信息与信息技术导学案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0dd815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9.png)
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内容】⒈认识信息与信息技术;⒉了解信息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教学目标】⒈认识信息;⒉掌握信息的概念;⒊了解信息技术。
【教学重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教学工夫】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社会里,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
那甚么是信息呢,信息又有哪些作用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成绩。
(出示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二)新授:一、信息(出示课件图片1)师问:从这张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出示课件图片2-4)分别问:经过观看以上图片,你能得到甚么信息呢?师问:你还能说出其它的信息呢?(生答)我们可以知道:信息是一些音讯,在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都离不开信息。
(浏览课本P2-3)[师生归纳]1. 信息就是有用的音讯,包括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知识、音讯、数据、旧事等等。
2.信息的特点:(1)信息无处不在(2)信息可以共享(3)信息可以传递3. 信息的表现方式:信息通常以文字、图象、图形、声响、言语等方式表达。
二、信息技术[自主探求]浏览“人类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图文材料,从人类信息技术发展的五次革命历程中,你发现了甚么?生:本人浏览课本,小组讨论完成。
写出探求结果。
师:结合课件讲解演示并与先生一同归纳。
[归纳小结]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次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它次要是运用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行信息零碎及运用软件。
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次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
信息技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技术:1. 传感技术2. 通讯技术3. 计算机技术三、正确运用信息[自主探求]浏览观察以下文字与图片,议一议,你怎样看待当今社会丰富多彩而又纷繁复杂的信息?生:本人浏览课本,小组讨论完成。
[导学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2
![[导学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2](https://img.taocdn.com/s3/m/923c8adc84254b35eefd3445.png)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吴为想要买到一张北京2008奥运会开幕式的门票,他所需要的信息是()。
A.开幕式举行多长时间B.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卖开幕式门票
C.开幕式上怎么样的点火方式D.开幕式上有多少个国家运动队参加
8、现在我们常常听人家说到(或在报纸电视上也看到)IT行业各种各样的消息。那么这里所提到的“IT”指的是()。
3、人类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使用;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4、检测
1.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与支柱是(术
9、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A.语言的使用B.印刷术的发明
C.文字的创造D.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10、下列不属于信息技术的是()。
A、绘画技术B、网络技术C、计算机技术D、通信技术
11、下列不属于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的是()。
A、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应用B、蒸汽机的出现
A、计算机技术B、液压技术C、通信技术D、微电子技术
2.人们可以通过电视了解到发生在远方的事件,这主要体现了信息可以通过()。A.时间传送B.电缆传送C.信道传送D.空间传送
3.小孙将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文章扫描后,通过OCR软件和文字处理软件处理,保存在计算机中。对此处理过程及所获取的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计算机中的信息可以复制,因此只有计算机中的信息才具有共享性
B.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进行加工和处理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导学单、导学案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导学单、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f8b8d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1f.png)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导学单、
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简单描述它们的作用;
2、掌握电脑基本操作技能,能正确使用鼠标和键盘;
3、初步了解处理器和内存的概念;
4、初步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危害;
5、初步了解计算机的网络基础知识。
二、教学重点:
1、能够正确使用鼠标和键盘;
2、初步了解计算机的组成部分;
3、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危害。
三、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处理器和内存的概念;
2、初步了解计算机的网络基础知识。
四、教学方法:
1、观看视频,听取介绍;
2、分小组讨论;
3、互联网搜索。
五、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我会使用电脑
1、观看视频《电脑的诞生》、《电脑的组成部分》
2、小组讨论计算机的作用及其组成部分
3、键盘手势练
第二课时:我会使用鼠标
1、观看视频《鼠标的使用方法》
2、使用鼠标进行练
第三课时:计算机病毒
1、观看视频《计算机病毒》
2、根据老师课堂讲解完成练
第四课时:我们的网络
1、观看视频《什么是网络》、《什么是万维网》
2、上网搜索有趣的事物
六、教学用具:
计算机、幻灯片、视频、练题、教学软件
七、教学评价:
1、观看视频、听取介绍的反应;
2、小组讨论的贡献;
3、练的完成情况;
4、搜索结果汇报。
八、教学反思:
1、内容是否充实丰富?
2、难易程度是否适宜?
3、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4、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兴趣?。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21870b5687c24028915fc36a.png)
小学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导学案课题第1课从未停止的脚步所属单元第 1 单元第1 课时主备学校希望小学主备人冯波参加人. 审核领导分享学校分享人学校审核人学习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计算机在信息社会活动中的价值;2.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观。
学习重点: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2、信息与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学习难点: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2、信息与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学习策略:教学流程教学调整温故知新导学释疑导:1.同学们,我有一个远在北京的亲戚,他想知道我们重庆这两年发生了哪些变化?我该如何让他知道咱们这儿的信息呢?2.生各抒己见。
3.师:刚才同学们给老师提了这么的好建议,我一定会把信息及时告诉他的。
可是,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可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传递方式,那他们又是如何做到的呢?问题:1.自由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说说古人是靠哪些方式传递信息的呢?(古代采用烽火、人报信、漂流瓶的形式传递信息)2.你还知道哪些从前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呢?3.读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并结合上一个故事,看看人类历史上从远古到当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远古:口耳相传或借助器物。
古代:靠驿差长途跋涉。
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
现代:电报、电话。
当代:计算机网络巩固提升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用过哪些信息传递方式,你比较喜欢用哪一种呢?为什么?检测反馈从古至今,人们都需要交流信息,传递信息显得多么重要啊!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传递的方式越来越先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这都是──(生齐说)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盘点收获:个人收获小组收获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第1课从未停止的脚步教后反思:小学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导学案课题第2课时代进步的象征所属单元第 1 单元第2课时主备学校希望小学主备人冯波参加人. 审核领导分享学校分享人学校审核人学习目标:1.通过综合性学习, 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
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导学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24c4ce6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7b.png)
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导学案全册单元一:编程入门研究目标- 了解编程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使用Scratch创作简单的动画和游戏- 发现编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研究内容- 什么是编程?- Scratch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使用Scratch编写一个简单的动画- 使用Scratch编写一个简单的游戏研究任务1. 阅读课本第一单元的相关内容2. 观看教学视频,研究Scratch的基本操作方法3. 完成课后题和作业单元二:网络安全研究目标- 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掌握网络安全知识和技巧- 学会使用密码保护个人信息研究内容- 什么是网络安全?- 如何创建一个安全的密码- 如何避免网络钓鱼和电信诈骗- 如何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研究任务1. 阅读课本第二单元的相关内容2. 观看教学视频,研究网络安全知识和技巧3. 参与网络安全讨论和演练活动单元三:数字音乐研究目标- 了解数字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掌握使用数字音乐软件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 发现数字音乐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研究内容- 数字音乐的定义和特点- 数字音乐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使用数字音乐软件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 探索数字音乐在电影配乐和广告音效中的应用研究任务1. 阅读课本第三单元的相关内容2. 观看教学视频,研究数字音乐制作的基本方法3. 使用数字音乐软件创作一首简单的音乐作品*请注意:本文档为信息技术导学案全册的概览,请参考课本和其他教学资源获取更详细的内容和任务安排。
*。
2024年《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设计意图
![2024年《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设计意图](https://img.taocdn.com/s3/m/56ed70f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c.png)
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多元化参与
01
02
03
04
学生自评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 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主
意识和自我反思能力。
学生互评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促进 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宽
评价视角。
教师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专 业评价,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
和指导。
多元化参与
将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 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提高
网络教学平台
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混 合式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学 习方式。
互动式、合作式等多样化课堂组织形式
互动式教学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辩论等形式,鼓 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 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合作式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 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 沟通能力。
方面的表现。
02 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与选择依据
教材特点
《信息与信息技术》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入门课程,具有基 础性、前瞻性和实用性。本次教案设计所选教材注重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强调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
选择依据
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 选择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和适用性的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 科学性和有效性。
。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启发式、探究式等现代教学方法应用
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探究式教学法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 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深入 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3信息技术导学案
![3信息技术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16fe95ec3a87c24028c429.png)
《信息技术》导学案
一、课堂目标
1.能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
2.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二、知识要点
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一般认为,信息技术是指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传输、存储、表达和使用的技术。
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等方面。
微电子技术:是建立在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各种半导体器件基础上的高新电子技术。
通信技术:是指传递信息的技术。
计算机技术:研究计算设备的科学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其应用等诸多内容。
传感技术:是关于从自然信源获取信息,并对之进行处理(变换)和识别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
传感技术同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
2.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展望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生大影响,信息技术本身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例如: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网格计算、机器人技术、数字地球和智能化社区、因特网和下一代因特网、虚拟现实的实用化等。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和虚拟化。
多元化:信息技术在不同的领域的深入应用,使得信息技术成为一个多学科技术的组合。
智能化:如智能教学系统模仿教师教学等。
虚拟化:由计算机仿真技术生成虚拟的现实世界,可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
如医生做手术、载人航天等。
三、学习任务
1.信息技术是指;
2.信息技术主要包括
3.通过因特网查询,回答近现代的哪些发明或发展对信息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近代的信息科技。
浙江省瑞安市上海新纪元高级中学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导学案:第二专题信息及信息技术(无答案)
![浙江省瑞安市上海新纪元高级中学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导学案:第二专题信息及信息技术(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0ca28d83c4bb4cf6ecd164.png)
量子计算机:是一类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装置。当某个装置处理和计算的是量子信息,运行的是量子算法时,它就是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的概念源于对可逆计算机的研究。研究可逆计算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计算机中的能耗问题。
1.某村大面积种植的水果滞销,村干部在网上发 布了水 果销售信息,引来各地订单,水果销售一空,从而避免了村民的经济损失。该事例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共享性B.载体依附 性C.真伪性D.普遍性
2. 小张的爸爸收到一条短信:“恭喜您!您的手机号码中大奖了,奖金为88万元!请您先交2 000元的奖金税款……”等他向指定的银行账号汇入钱后,再也联系不到原来发短信的人了。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④数码相机不光能拍照,有些还具备拍摄短片功能 ,它是一种常用的信息采集工具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5.这是一个无法脱离信息的社会,以至于很多人成为了“低头一族”,马路上、公交车上随处可见拿着手机低头的人。以下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信息都是好的,我们可以全 部吸收
B.人类不能脱离信息,更不能没有信息,只有“低头”才能跟得上时代
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等有总体的了解。对于信息编码,特别是计算机内部信息存储、传输、计算所使用的编码有初步了解。
1、信息:是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感知的。
2、信息的特征:
载体依附性:任何信息都必须依附于载体,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载体可以是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纸张、胶片、磁带、磁盘、电磁波、光盘、Ipod、手机、人脑、笔记本电脑等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导学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导学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d51f1e6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89.png)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导学案(全册)一、导学目标本导学案旨在帮助七年级学生全面掌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材内容,提升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研究效果。
二、导学步骤1. 课程概述- 介绍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研究安排。
-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他们明确研究目标。
2. 课程导入- 利用问题、图片、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主题。
-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为本课的研究做好铺垫。
3. 研究重点与难点- 分析本课的研究内容,明确研究重点和难点。
- 提醒学生注意关键概念和操作技巧,预估可能遇到的困难并提供解决思路。
4. 研究任务- 分配研究任务,让学生按照教材的研究顺序逐步完成。
-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信息搜索和整理的能力。
5. 研究检测- 设计相关练或小测,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课的核心内容。
- 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价,及时给予肯定和批评意见。
6. 课程总结与拓展- 进行本课的总结,强调学生应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 提供一些拓展资源,引导学生继续深入研究和应用信息技术。
三、导学效果评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研究态度、思维方法和研究成果等。
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补救。
四、教学反思及优化对本次导学案的实施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从中发现不足之处,并提出优化的建议。
同时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为《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导学案(全册)》的大致框架,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教材的章节和课时进行详细设计与安排。
小学部信息技术导学案
![小学部信息技术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5f7558f01dc281e53af095.png)
一、学生基本情况本计划针对小学部。
小学部初次接触《微机》这门课程,由于农村学生信息比较闭塞,,对于微机的基础知识根本不了解,但多数同学由于认为其能打游戏的功能,因此对“微机”还比较感兴趣,积极性还比较高。
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其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
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
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
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一、教材分析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与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和计算机的软件,让电脑开始工作---开机和关机,认识windows视窗的组成等内容。
小学部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用途及其组成,能够正确地开机和关机,能够输入汉字等内容。
重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上机习惯,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二、指导思想: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初步学会开机、关机,认识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组成,认识windows窗口的组成。
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四、教学措施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入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
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2023年新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导学案全套
![2023年新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导学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623f198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a.png)
2023年新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导学案全套导学目标本套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课程的内容和要求,以及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导学内容单元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区别和联系- 研究计算机的运行系统和常用应用软件单元二:计算机网络-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研究网络安全和网络应用单元三:多媒体技术- 了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掌握数字音视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处理方法- 研究多媒体应用的制作和展示技巧单元四:信息安全- 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 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手段- 研究信息安全管理和应对策略单元五:信息化管理- 了解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和目标- 掌握信息系统规划和建设的基本步骤- 研究信息化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导学过程1. 在每个单元开始前,学生应预相关课本内容,了解本单元的要点和重点知识。
2. 在课堂上,教师会通过讲解、示范和实例演练的方式介绍单元的核心概念和理论知识。
3. 学生可以通过合作研究、小组讨论和问题解决等方式深入理解和掌握单元的内容。
4. 在单元结束后,学生应进行课后作业和复,确认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导学评价1. 每个单元结束后,学生将进行单元知识点的测试,以检验掌握情况。
2.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研究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
3. 学生可以通过课后辅导和自主研究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成绩。
> 注意:本导学案仅供参考,请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实施。
信息技术导学案模板
![信息技术导学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0d1a9856529647d272852ec.png)
信息技术导学案单元一课次 1 课题找宝藏课时 1 执教教学目标1 画图的启动与退出、更换画布(新建与清除图像)2 画图程序的界面(标题栏、菜单栏、工具箱、颜料盒、状态栏、画布)3 使用画笔工具画出一幅图画(农家小院)学情分析学生初次接触画图程序,会有些不知所措,鼠标控制也会不稳,鼓励学生不必着急,慢慢练习,一定会画出优美的图画来。
重点目标 12 难点目标 3 课型新授教法讲授教具计算机、课件步骤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教学方法时间一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信息与信息技术、文字输入、写字板与资源管理器,本学期学习画图与金山画王的使用。
与教师互动,复习旧知识,初识新知识。
复习引导导入新课5二举例演示指导画图程序的启动、退出更换画布及界面,注重重点知识的指导与解决。
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过程,找出新知的规律和技巧。
点拨指导演示教学5三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步新知的模仿和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真进行模仿练习,对其中不明白的知识及时与小组合作,或与老师合作解决。
学生体验激发兴趣10四展示课程中的难点部分用铅笔工具画图,提示解决难点的方法与技巧。
向自己挑战,向难点挑战,慢慢控制鼠标,把图画画得更好、更漂亮。
巩固创新培养能力15五本课学习了画图程序的启动、退出、界面及更换画布,并用铅笔工具画了一幅“农家小院”归纳总结巩固新知5课后作业复习本课的旧知识,预习下一课的内容,为学好下一课新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
课后复习提前预习课后知识结构1 开启宝藏的大门(启动画图)板书设计第一课画图启动:开始→程序→附件退出:文件→退出或单击关闭按钮画布:文件→新建界面:标题栏、菜单栏、工具箱、颜料盒、状态栏、画布铅笔:画出一幅图(农家小院)2 宝物博览(画图程序的界面)3 使用神奇的铅笔画图(铅笔工具)4 更换画布(新建文档)5 出口(退出画图)小组成绩一二三四五六七八80 100 90 80 90 100 80 90课后反思优点:学生很快学会了画图程序的启动与退出,及如何更换画布。
小学信息技术导学案(学生用)模板
![小学信息技术导学案(学生用)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e8d895a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8.png)
小学信息技术导学案(学生用)模板
目标
本次导学旨在帮助同学们掌握以下内容:
- 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
- 认识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研究一些常用的信息技术词汇。
活动一:什么是信息技术?
1. 请同学们围坐在一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什么是信息技术。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
2. 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一些信息技术的例子,例如电脑、手机、
互联网等。
同学们尝试将这些例子和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联系起来。
活动二:信息技术的应用
1. 请同学们思考并写下三个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例子。
例如使用手机打电话、使用电脑做作业等。
2. 请同学们和旁边的同学分享他们的例子。
让每个同学都有机
会听到不同的观点和例子。
活动三:信息技术词汇
1. 老师给同学们分发一份信息技术词汇表。
2. 同学们在小组内合作,使用这些词汇造句。
可以互相帮助和讨论。
3. 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句子,并解释词汇的意思。
总结
通过本次导学,希望同学们对信息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它。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并勇于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 注意:此份模板仅供参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导学案25
![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导学案25](https://img.taocdn.com/s3/m/715fc43752ea551810a6877e.png)
《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绪言导学案小调查:1、你玩过电脑游戏吗?是否影响到你的其他课的学习了?2、家里有电脑吗?你上过网吗?在哪儿上的?3、进过网吧没有?你对网吧有什么认识?一、信息与信息的特征1.什么是信息提问:从以下现象你了解到了什么?校园铃声、清晨的闹钟、电视上的天气预报、网上的新闻、我们高一学生的中考成绩或是刚进校的入学考试成绩等等。
说明:从以上现象中可以获取到各种“信息”,而且信息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那么什么是信息呢?不同学科或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信息意义的理解不完全相同。
请在教材P2中找出关于信息的认识最具代表性的三种典型观点:第一种典型观点信息学奠基人香农提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在书上补充注明:这是从信息的“作用”来说的)第二种典型观点控制论奠基人维纳提出: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在书上补充注明:这是从信息的“本质”来说的)这里也间接说明了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形态有三种:(请补充)第三种典型观点我国信息论专家钟义信提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在书上补充注明:这是从信息的“来源”或“内涵”来说的)综上所述,到底什么是信息呢?诸多资料表明:信息是事物所包含或反应的意义。
(补充并做说明)。
2.信息的主要特征请阅读教材P2-3,找出信息的主要特征,并分组讨论各种特征的实质以及其典型例子代表。
●普遍性信息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可以说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依附性信息总要借助某种形式(如文本、图象和声音等)才能表现出来,即依附于某种载体,但载体本身不是信息。
烽火传情、结绳记事、书本上记载的内容等等;思考: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载体而存在的呢?解读依附性:1、信息无处不在,但需要依附于某种载体2、同一信息可以依附不同载体3、载体形式多种多样4、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共享性信息可复制和传递;解读共享性:1、信息资源共享2、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3、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
2024年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教案(增加多场景)
![2024年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教案(增加多场景)](https://img.taocdn.com/s3/m/e752dbc9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7.png)
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教案(增加多场景) 教案: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3.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1.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3.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1.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2.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1.投影仪和电脑。
2.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给出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定义。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信息技术的应用案例,如互联网、方式、电脑等。
2.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信息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五、信息处理方法(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如收集、整理、分析、传递等。
2.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六、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七、作业布置(5分钟)1.教师布置作业: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解释信息和信息技术。
2.学生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导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信息处理方法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理解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掌握了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重点关注的细节: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一、信息收集信息收集是信息处理的第一步,它涉及到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
信息技术优质课导学案模板
![信息技术优质课导学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587929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c.png)
信息技术优质课导学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和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基础概念、信息安全常识等,其中重点掌握信息技术的含义及其作用、信息安全概念、密码安全技术和病毒防治方法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信息技术的含义及其作用、信息安全概念、密码安全技术和病毒防治方法等。
2. 难点:如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信息安全技术的实际应用,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讲解、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实验演示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五、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提问或情境创设等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讲解(1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多种手段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知识。
3.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并针对小组中的问题和疑问进行探讨和解疑。
4. 实际操作(2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5. 总结评价(10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评价,强调重点和难点,同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作业布置与要求1. 作业内容:布置相关练习题或操作任务,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操作能力。
2. 作业要求: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对于有疑问的地方及时向老师请教,同时注意作业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1ebd4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5.png)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 奇心,培养其积极探索的精神。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社 会和个人发展的影响,树立正确
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 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信息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常见信息技术工具和软 件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如何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深层次 应用和影响。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异,如何因材施教也是 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学会使用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 和软件,如搜索引擎、电子邮 箱、办公软件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 加工信息、传递信息 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 力。
通过案例分析、实践 操作等方式,让学生 掌握信息技术的实际 应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挑战自我
鼓励学生挑战更高难度的任务和问题,如编程、数据分析 等。
提升能力
通过拓展延伸活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培 养未来社会所需的人才。
05
评价方式与标准
过程性评价:观察记录,及时反馈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思考、发言、合作等方面; 记录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任务完成情况、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等;
答疑解惑时间安排
课后自习时间
安排专门的课后自习时间,供学生自主复习和完成作业,教师可 提供必要的辅导和答疑。
晚自习辅导
针对学生在晚自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安排集中答疑和辅导时间, 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困难。
预约答疑
鼓励学生提前预约答疑时间,以便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 个性化的辅导和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文件名:即文件的名称,由()和()组成的,中间用“.”隔开如:英语.doc文件可分为()(如:EXE文件)和()两大类。
10.存储位置:即文件在计算机系统中具体的存储位置
①URL(统一资源定位器)路径:/123/drft
②UNC(通用命名约定)路径:\计算机01\共享资源\123.xls
③、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加工-------机器人、模认别等
13.信息的智能化加工: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工信息。
人工智能即人造的智能,主要是对人脑思维机理的模拟
14.几种典型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①、模式识别:如语音输入法、光学字符识别(ocr)、手写识别、指纹识别等
②、机器翻译:如金山快译、译星、万能对译等
GUI(图形用户界面)CRT(阴极射线管)DOS(磁盘操作系统)
㈠、虚拟现实技术(VR-virtual reality):融洽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三维动画技术等。
㈡、语音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ASR)语音合成技术(TTS)
㈢、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电子商务(EC)
.fla----------FLASH文件(源代码).swf---------FLASH文件(flash的执行文件)
矢量图像编辑软件:()()()()
④音频或声音文件
.mp3--------音频或声音文件.wav--------音频或声音文件
.mid--------音频或声音文件.voc----------音频或声音文件
②、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信息技术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
③、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Intel奔腾4 2.8GHz(CPU即中央处理器)/256M(内存)/80GB(硬盘)/50X(光驱)/15’(显示器)
6.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Ⅱ、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7.信息来源分类:
③本机路径:c:\windows\123.doc
11.文件类型(通过扩展名或文件图标来区分)
扩展名编辑软件
①.Exe--------可执行文件
②()--------文本文件()
()--------WORD文档()
()--------幻灯片文件()
()---------电子表格文件()
(.wps)--------文本文档(Wps)
③、其他应用:如智能机器人、智能代理技术(电子商务、搜索引擎的核心程序)、计算机博弈、专家系统、机器证明、数据挖掘。
二、习题集锦
1、以下工具哪个不属于音频信息采集、加工的工具?()
A.录音机B.超级音频解霸C.Photoshop D.GoldWave
2、“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兵不厌诈”表明了信息的( )
2.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信息,信息的价值表现在:一是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二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3.信息技术(即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4.信息技术经历了五次革命:
1、(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2、(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3、(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5、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5.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正向着人性化、大众化、个性化、集成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①、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三、巩固提高
6、因特网上有很多共享软件,有些软件容量很大,下载很慢,下列方法中可以提高下载速度的是()
①直接下载②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目标另存为…”③使用FlashGet下载④通过复制来达到目的⑤使用迅雷下载⑥使用FTP专用软件下载
音频编辑软件:()(Goldwave)
⑤.zip----------压缩文件.rar----------压缩文件
压缩软件:()()
6视频文件
.rm---------视频文件.ram---------视频--视频文件
.mov---------视频文件.dat---------视频文件
高三基本能力课堂教学导学案
课题:信息及信息技术主备教师:付娟使用时间:月日
考纲要求
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教学目标
灵活掌握信息的定义、特征识记信息技术五次革命及发展趋势
重点难点
文件扩展名及相应软件
一.知识梳理
Ⅰ、信息及信息技术
1.信息的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真伪性、普遍性、可存储性、可传递性、可转换性、可增值性。
视频编辑软件:()()()
常用音视频播放器:超级解霸Media Player暴风影音Realone Player千千静听
Ⅲ、信息加工
12.计算机加工信息的类型
①、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程序设计(VB VC VF)
②、基于大众化信息技术的人性化信息加工-------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
文献型信息源:比如报纸、期刊、公文、报表、图书、辞典等
口头型(个人)信息源:比如同学、朋友、父母、老师等
电子型信息源:比如广播、电视、电话、因特网等
实物型(现场)信息源:比如运动会、动物园、各类公共场所及事件发生现场等
8.信息获取的方法
比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因特网信息检索法、文献资料检索等等。
A.共享性B.时效性C.真伪性D.价值相对性
3、下列哪一种是动画文件的扩展名 ( )
A.wavB.swfC.txtD.xls
4、在WORD中,选择“文件”→( )命令,可以整个排版效果等待预览
A.“打印”B.“页面设置”C.“Web页浏览”D.“打印预览”
5、下列哪些不是模式识别输入方式? ( )
A.手写板输入B.键盘输入C.光学字符识别输入D.语音输入
()-------网页文件()、()
③图像类型文件
.Psd---------photoshop图像文件
.Jpg/Jpeg---------静态图像文件.Gif---------静态或动态图像文件
.Bmp---------图像文件(画图).tif----------图像文件
点阵图像编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