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优化卷文言加框 (1)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专题综合突破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知能优化训练新人教版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专题综合突破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知能优化训练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4aceec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1d.png)
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一、(2024天津)(一)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回答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畎亩:田间,田地B.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C.行拂.乱其所为拂:违反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告知,了解、明白。
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百里奚举于市B.必先苦其心志C.空乏其身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同“横”,梗塞、不顺。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从个人和国家两个不同角度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B.文章开篇以六位先贤的经验证明:只有出身贫贱的人,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C.文章列举事例和阐述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结构紧凑,论证缜密。
D.本文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概磅礴,对今日的写作仍具借鉴意义。
,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分析不当,证明的是成就不平凡事业的人都曾经受过一番艰苦磨炼。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上①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侍臣曰:“有之。
”上曰:“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
吏受赇③抵④法,与帝王徇⑤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魏徵曰:“昔鲁哀公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纣乃忘其身’,亦犹是也。
”上曰:“然。
朕与公辈宜.戮力相辅,庶免为人所笑也!”(选自《资治通鉴》):指唐太宗。
②贾(gǔ)胡:胡商。
2024年高考真题完全解读:2024年高考语文真题完全解读(全国甲卷)
![2024年高考真题完全解读:2024年高考语文真题完全解读(全国甲卷)](https://img.taocdn.com/s3/m/3c850a1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8.png)
试题不设置唯一答案或标准答案,而是给出多个要点供阅卷参考,学生答案只要与之部分相符即可得满分;在已给出的要点之外,学生可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就可得分。通过给出多个答案示例的方式留给学生更多发挥的空间。只要学生回答得有道理,就可以拿到相应的分数。例如有试题的参考答案给出三点,但学生只要回答出来两点,就意味着能力水平达到考试要求,也可以拿到满分。这是对语文学科规律的尊重。再比如语用题第18题长句改短句,也是给出了两个参考示例。
2024年高考真题完全解读(全国甲卷)
适用省份
(四川、陕西、青海、内蒙古、宁夏)
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的高考试题,在立德树人和服务选才方面,体现得非常充分。试题材料的选择,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又贴近现实生活。试卷的形式稳中有变,稳中有进,试题总体平稳,但又有很多新意,体现了考查的灵活性,也是向新高考的平稳过渡。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落实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考查应体现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的要求,试题在考查高阶思维品质、鼓励学生个性回答、加强教考衔接等方面均有新的尝试。
4.语言文字运用题型变化大, 2道选择题,主观题3道,主观题考查的是近年未考过的变换句式和压缩语段。
甲卷语用题与2023年相比,变化很大。一是往年的成语填空题放到第5题去考了,而且改成了词语填空。二是2023年语用没有设置选择题。今年却设置了选择题2道,分别语境中词语的含义和修辞手法。3道主观题除去第20题修改病句外,还有2道是第18题变换句式——长句变短句和第21题压缩语段,这两个题型是近些年来高考语文没有考过的题型。
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29f80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2.png)
房山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作品甲】【作品乙】【作品丙】①苏轼的《寒食帖》笔画雄浑劲健,体势宽博多变,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②韩愈的《盆池诗帖》狂放不拘,大开大合,气势磅礴,有宗师风范。
③欧阳修的《集古录题跋》笔势险劲,敦厚中见凌厉,秀丽中见风姿。
A.②①③B.②③①C.①②③(一)(共7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为了能给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近年来,运营企业不断对共享单车进行升级改进。
以滴滴青桔单车为例,升级“焕新”后的“青骊3.0”对多处重点部件做了改进:增大鞍座面积,选配全新的减震器,使骑行更加舒适;优化脚蹬传导,使骑行更加省力;增大车头码面积,使扫码效率提高;增加车筐深度,使盛放容量更大;优化单车结构和材料,既减轻了整车重量,又提高了车辆的耐久性。
除了硬件方面的升级,新款单车还配备了更先进的蓝牙模块,借助北斗高精度定位芯片,使定位精度达到亚米(1米以下)级,便于用户精准还车。
一系列的升级改进,使得共享单车越来越成为人们绿色出行的首选。
材料二一直以来,找车难、停车难是困扰共享单车用户的主要问题。
为了破解难题,运营企业在对车辆进行智能升级的基础上,还利用大数据及时对重点区域实施单车总量的调控。
运营公司利用AI(人工智能)计算各点位的车辆供需情况,同时根据调度人员的实时位置和载具运力,生成有针对性的调度任务,包括去附近哪些站点调度闲置车辆、调度多少车辆以及最优的调度路线等,及时满足用户骑行需求。
此外,运营企业还与监管部门通力合作,在对用户日常骑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出用户用车和停放需求,不断优化车辆停放点。
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市已施划共享单车停放区4万余处,较年初增加了6000处,极大地解决了用户停车难的问题。
材料三随着骑行热潮的兴起,北京市中心城区内自行车“无路可走”的问题也突显出来。
为持续改善骑行环境,2020年10月底,北京市交通部门启动了二环辅路慢行系统优化改造工程。
八省八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测评语文试题(含答案)
![八省八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测评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09c54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11.png)
八省八校2025届高三12月联合测评语文试题考试时间:2024年12月12 日9:00—11:30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①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与人文历史研究碰撞出不少火花,那么,AI对于古代汉语的理解能力怎么样?②日前,北京师范大学中文信息处理与古典文献学专业的研究者们尝试训练一个“饱读诗书”的语言模型,并让AI来参与古籍整理的工作。
模型学习的对象包括《四库全书》与“殆知阁”语料库,而学习的方法则来自语言智能领域最新的深层语言模型。
③2018年,谷歌公司曾推出了深层语言模型BERT,它在阅读理解等11项语言理解任务中刷新纪录。
和之前的方法相比,深层语言模型一是可以吞吐超大量的数据,二是有很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现有的深层语言模型覆盖了英文和中文,但却不具备理解古汉语的能力。
于是,研究者们希望通过上述海量的古汉语数据来让机器“感受”一下博大精深的诗书礼乐文化。
在多块计算卡上并行训练了约一周时间后,古汉语BERT初出江湖,AI可以像人一样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含义,并将其以数学向量表示。
④为了检测其理解效果,研究者们引入了句读任务。
在古典文史学习过程中,句读通常是必备的基本功。
古文句读不仅需要考虑当前文本的语义和语境信息,还需要综合历史文化常识,对古汉语知识有较高要求。
宋代大儒朱熹读韩愈文章,便有“然不知此句当如何读”之惑。
在句读的过程中,有三项重要的技能点:利用古汉语特有的节奏和韵律感,联系上下文语境信息推敲求解,调用文本之外的历史文化知识。
【创新设计简易通】(新课标)高考语文二轮三级排查大提分古代诗文高考命题全仿真(一)
![【创新设计简易通】(新课标)高考语文二轮三级排查大提分古代诗文高考命题全仿真(一)](https://img.taocdn.com/s3/m/c45503adad02de80d5d84018.png)
【创新设计简易通】(新课标)高考语文二轮三级排查大提分古代诗文高考命题全仿真(一)【创新设计简易通】(新课标)高考语文二轮三级排查大提分古代诗文高考命题全仿真(一)(分值:36分时间:40分钟)一、文言文阅读(19分)(仿XX·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崔宏字玄伯,清河东武城人,魏司空林之六世孙也.祖悦,仕石季龙,位司徒右长史。
父潜,仕慕容日韦,为黄门侍郎.并以才学称。
宏少有俊才,号.曰冀州神童.苻融之牧冀州,虚心礼敬。
拜阳平公侍郎、领冀州从事。
出总庶事,入为宾友,众务修理,处断无滞。
苻坚闻之,征为太子舍人。
辞以母疾,不就。
左迁著作佐郎。
太原郝轩名知人,称宏有王佐之材,近代所未有也.坚亡,避难齐鲁间,为丁零翟钊及晋叛将张愿所留。
郝轩叹曰:“斯人也,遇斯时,不因扶摇之势,而与雀飞沈,岂不惜哉!〞仕慕容垂,为吏部郎、尚书左丞、高阳内史,所历著称。
立身雅正,虽在兵乱,犹厉志笃学,不以资产为意,妻子不免饥寒.道武征慕容宝,次常山。
弃郡走海滨.帝素.闻其名,遣求,及至,以为黄门侍郎,与张衮对总机要,草创制度。
时晋使来聘,帝将报之,诏有司议国号。
宏议曰:“三皇、五帝之立号也,或.因所生之土,或以封国之名。
故虞、夏、商、周始皆诸侯,及圣德既隆,万国宗戴,称号随本,不复更立。
唯商人屡徙,改号曰殷.然犹兼行,不废始基之号。
故《诗》云‘殷商之旅’,此其义也。
国家虽统北方广漠之土,逮.于陛下,应运龙飞。
虽曰旧邦,受命惟新。
以是登国之初改代曰魏.慕容永亦奉进魏土.夫魏者大名,神州之上国,斯乃革命之征验,利见之玄符也.臣愚以为宜号为魏.〞道武从之,于是称魏。
道武崩,明元未即位,清河王绍因人心不安,大出财帛,班赐朝士。
宏独不受绍财,长孙嵩以下咸愧焉.诏遣使者循行郡国,纠察守宰不如法者,令宏与宜都公穆观等案之,帝称其平当。
又诏宏与长孙嵩等朝堂决刑狱.(选自《北史·列传第九》,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号.曰冀州神童号:被称为。
专题21古诗文阅读综合练习(二)-2022年初升高语文无忧衔接
![专题21古诗文阅读综合练习(二)-2022年初升高语文无忧衔接](https://img.taocdn.com/s3/m/9f44761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3.png)
专题21 古诗文阅读综合练习(二)综合练习01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2022·江苏宿迁·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
少孤,太祖①破荆州,徙汝南,为农民养犊。
年十二,随母至颍川,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艾遂自名范,字士则。
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
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
为稻田守丛草吏。
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
后为典农纲纪,上计吏,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
宣王奇之,辟之为掾,迁尚书郎。
嘉平元年,与征西将军郭淮拒蜀偏将军姜维。
维退,淮因西击羌。
艾曰:“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军以备不虞。
”于是留艾屯白水北。
三日,维遣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结营。
艾谓诸将曰维必自东袭取洮城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潜军径到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败景元..四年秋,诏诸军征蜀。
维还守剑阁。
钟会攻维未能克。
艾上言:“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
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②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
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
”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
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
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
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
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陈待艾。
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
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击。
”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将斩之。
忠、纂驰还更战,大破之,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进军到雒。
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为笺诣艾请降。
艾至成都,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
(选自《三国志·邓艾传》,有删减)【注】①太祖:魏武帝曹操。
上海市杨浦区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杨浦区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33a59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13.png)
上海市杨浦区2024学年度初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一、古诗文(25分)(一)默写与运用(8分)1.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2. ,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3.芳草鲜美,。
(陶渊明《桃花源记》)4.小杨读到“枯藤老树昏鸦”时,想起《醉翁亭记》中“”一句描绘了截然不同的秋日景象。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10题。
(17分)【甲】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忱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游岳阳楼记(节选)袁中道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取酒共酌,意致闲淡。
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暮,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
予始四望惨淡,泫然①不能自已。
昔滕子京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
既成,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滕子京)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③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
玄鬓已皤,壮心日灰。
近来又遭知已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注释]①泫然:指流泪。
②束发:古代男子成童(十五岁以上)时束发为髻,因以代指成童之年。
③毛锥子:这里借指科举考试。
5.【乙】文中的“范公”应是(人名)。
(1分)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2分)(1)入为名谏议()(2)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四年级语文优化设计考试卷
![四年级语文优化设计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584a92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1.png)
1.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1)这篇短文讲述了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
(2)短文中,小明的表现如何?为什么?(3)短文中的哪个情节让你印象深刻?请简要说明理由。
(4)结合短文内容,谈谈你对“团结互助”这一主题的理解。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词语:①渔樵;②在乎;③舍;④者。
(2)翻译下列句子:①渔樵耕读,其乐陶陶。
②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根据文言文内容,简要概括文章的主题。
二、古诗文积累(20分)1. 背诵并默写下列古诗。
(1)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 背诵并默写下列古文。
(1)《论语》十则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③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孟子》两章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得民心得天下。
三、写作(50分)1. 题目:我的好朋友要求:以第一人称叙述,写一篇关于你的好朋友的作文。
字数在400字左右。
2. 题目:我的暑假生活要求: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你的暑假生活。
字数在400字左右。
四、附加题(10分)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下成语的意思。
(1)悬梁刺股(2)画龙点睛2. 请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1)引人入胜(2)废寝忘食答案:一、阅读理解1. (1)小明和小红团结互助,帮助小刚过河。
(2)小明和小红表现良好,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3)短文中,小明和小红在寒风中等待小刚过河的情节让我印象深刻,体现了他们关爱他人的精神。
(4)团结互助是一种美好的品质,它能让我们在困难面前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2. (1)渔樵耕读,其乐陶陶。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文章主题:通过渔樵耕读的乐趣,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古诗文积累1.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明月何时照我还?2.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024学年浙江省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学年浙江省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0bf39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f3.png)
2024学年浙江省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模拟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2024.11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17分)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越发深入影响人类命运。
科技作为一把“双刃剑”,可能是造福人类的“利器”,也可能成为危害人类的“凶器”。
科技伦理是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技活动的规范发展提供价值理念,保障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
文化价值是科技伦理的内核,基于何种文化价值决定着秉持怎样的科技伦理,影响着科技发展的方向。
一、向善:科技伦理的底线价值数千年的历史文明长河中,仁爱精神始终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既包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科技伦理的文化价值中,“仁爱”应处于核心位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逐步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
如果科技受“个人至上”的文化价值影响,那么个人的私心、欲望会越发膨胀,科技活动则容易失控而带来灾难。
科技伦理要注重“仁爱”的文化价值,怀有“仁者爱人”的仁善之心。
科技活动要以人类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美好幸福为目的。
在看待“天人关系”的问题上,西方文化是一种“分”的文化,主张“主客二分,天人对立”,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简单的主客体关系。
在此文化价值下,科技活动很容易破坏自然的平衡与和谐,带来诸如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生态失衡等生态问题。
中国文化是一种“合”的文化,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把人与自然看作密不可分的生命整体,即“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可以在科技伦理中弘扬和发展“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做到守“善道”、走“正道”。
树立“以道驭技,道技合一”的科技伦理精神,用“道”来引领和规范技术向“善”发展。
中国儒家还讲究“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是一种“成己达人”的善行,同时也是一种“内省自律”的慎行。
在科技活动中,特别是在高尖前沿领域,科技人员很多时候独处于“无人在之处”“无人知之时”,能否做到“慎独而行”则显得尤为重要。
2024年安徽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2024年安徽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1e958fb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d.png)
2024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题卷)本试卷共四大题,17小题,满分为100分。
共8页。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背面左上角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考试结束时,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选择题,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该题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要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统筹覆盖面聪明伶俐B.潦倒儒子牛金戈铁马C.诞生望远镜智理名言D.韵律平横木有的放矢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
B.在寒气袭人的冬日,我们一早就随着车水马龙....的人流,走进了百货大楼。
C.很明显,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驱动着我们不断追求,努力创新。
D.《论语》一书让我爱不释手....,因为书中的内容符合我的期望又无比美好。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春运中的多样化出行,带来的是旅行的便捷,催生的是更为火爆的春节消费市场。
B.随着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新词语在不断地涌现,为汉语增添了鲜活的生命力。
C.当下,日趋严重的触网低龄化和近视低龄化现象,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D.由于电子商务的推行,使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使传统商业模式受到了冲击。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我们城市部分路段的骑行安全设施得到明显改善,_______仍有一部分道路没有独立自行车道。
建议相关部门将骑行基础设施的优化提升作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着力点,这在一定程度上_______可满足市民出行与健身的需求,_______可改善城市的交通环境。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同步测试题:古诗文阅读优化卷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同步测试题:古诗文阅读优化卷](https://img.taocdn.com/s3/m/680ba59b2cc58bd63186bdc4.png)
古诗文阅读优化卷(一)(2019年温州市鹿城区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归嵩山作①[唐]王维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释】①《归嵩山作》是王维从济州贬所返回之作。
②薄(bó):草木丛生的地方。
1.__暮禽相还__凄清悲苦__2.示例一:从写作背景来看,诗人此时仕途不顺,政治失意,产生了归隐的心理,而归隐后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生活,传递出了诗人安然闲适的心境。
诗人选择“归”,纵然有一些失意无奈,但更是其豁然洒脱、宁静淡泊、热爱自然的人生选择。
示例二:《归嵩山作》中诗人因被贬而选择了“归”,在归去的路上心情经历了由悠闲到伤感,最终释然的过程。
而《竹里馆》中,也可看到诗人归隐后的生活,虽然有孤独寂寞,但更多的是心境的澄净恬淡。
由两首诗可知,“归”正体现诗人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
(二)(2019年温州市外国语学校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晚春江晴寄友人[唐]韩琮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有人说,结尾句中的“不”应该改为“正”,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请结合全诗阐明理由。
__我不赞同。
夕日欲颓,落霞绮丽,远山一抹,宛如美人的翠黛,河畔的青草绿绿的,嫩嫩的,诗人由望景而望乡,望景怀乡,望景怀人,本是常情,但是诗人越是反意说之,“不是”,正是突出思乡之情深切。
正如辛弃疾《丑奴儿》识尽愁滋味却欲说还休一样的道理。
__(三)(2019年温州市绣山中学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阆水①歌[唐]杜甫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②衔鱼来去飞。
阆中胜事可肠断③,阆州城南天下稀。
【注释】①阆水:即嘉陵江。
②水鸡:水鸟名。
③可肠断:此处以“可肠断”写“阆中胜事”,如同以“恼杀人”赞“韦曲之花”,反弹琵琶犹有味。
(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优化提升训练:1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Word版含解析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优化提升训练:1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4bfba15af1ffc4fff47ac03.png)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优化提升训练
1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绿(pín) 宦.游(huàn) 扁.舟(biǎn) 徘.徊(pái)
B.没.晓天(mò) 琴瑟.(sè) 铁骑.(jì) 南浦.(pǔ)
C.金樽.(zūn) 江畔.(pàn) 芳甸.(diàn) 滟滟.(yàn)
D.牙璋.(zhānɡ) 江渚.(zhǔ) 绮筵.(yán) 凤阙.(què)
解析:选A。
“扁”读piān。
2.下列各句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淑气
..催黄鸟淑气:春天温暖的气候
B.闲云潭影日悠悠
..悠悠:悠长,漫长C.雪暗凋.旗画凋:使……凋落
D.江流宛转绕芳甸.甸:草地
解析:选D。
甸:郊外之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明月隐高树,长河
..没晓天
B.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
C.江流宛转
..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D.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
..空自流
解析:选B。
B项,“不平”是“心情激昂,愤懑不平”的意思,和今义相同;A项,长河,这里指银河,今指长的河流;C项,宛转,这里是指曲折,今指说话温和而曲折或形容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D项,长江,这里指赣江,今指长江。
重组优化卷高考语文复习 阶段练二不分版本
![重组优化卷高考语文复习 阶段练二不分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c14e0af1a6c30c2258019e41.png)
重组优化卷高考语文复习阶段练二不分版本阶段练二一、(XXXX·长春十一中高三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人也。
以明经为官,至昌邑郎中令,事王贺。
贺动作多不正,遂为人忠厚,刚毅有大节。
内谏争.于王,外责傅相,引经义,陈祸福,至于涕泣,蹇蹇..亡已。
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
〞及国中皆畏惮焉。
王尝久与驺奴宰人游戏饮食,赏赐亡度。
遂入见王,涕泣膝行,左右侍御皆出涕。
王曰:“郎中令何为哭?〞遂曰:“臣痛社稷危也!愿赐清闲竭愚。
〞王辟左右,遂曰:“大王知胶西王所以为无道亡乎?〞王曰:“不知也。
〞曰:“臣闻胶西王有谀臣侯得,王所为拟于桀纣也,得以为尧舜也。
王说其谄谀,尝与寝处,唯得所言,以至于是。
今大王亲近群小,渐渍.邪恶所习,存亡之机,不可不慎也。
臣请选郎通经术有行义者与王起居,坐那么诵《诗》《书》,立那么习礼容,宜有益。
〞王许之。
会昭帝崩,亡子,昌邑王贺嗣立,官属皆征入。
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馀人唯遂与中尉王阳以数谏争得减死髡为城旦。
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
上以为渤海太守。
时遂年七十馀,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
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
〞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
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廉价从事。
〞上许焉,加赐黄金,赠遣乘传。
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
诸持鉏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
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盗贼亦皆罢。
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
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用书语文(新高考)专题4 文言文阅读
![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用书语文(新高考)专题4 文言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e065bdca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9.png)
重难攻坚与热考突破
易错点1 自主断句容易忽视的七种句式结构
文言断句需要考生综合掌握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文化、历史等方面 的常识,同时还要求考生对这些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前几年全国卷 对文言断句的考查一直采用四选一的形式,但今年出现自主断句的考查形 式。断句为选择题,考生可以根据选项设置,获得提示,排除若干项,选对的 概率较大。改为了自主断句,就有效防止了考生利用技巧作答。自主断句, 需要掌握七种句式结构,很多考生因为忽视了这七种句式结构而失分。
解析 “直接导致”错误,由原文“忠臣危死而不以其罪,则良臣伏矣;奸邪之臣 安利不以功,则奸臣进矣”可知,君主根据声誉和朋党关系选拔任用人才会 导致忠臣退、奸臣进,进而导致国家走向灭亡。
5.(文言翻译)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2)交众、与多,外内朋党,虽有大过,其蔽多矣。
典例突破(2023·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襄子围.于晋阳中①,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张孟谈
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 稷殆.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仲尼 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或.曰:仲尼不知
4.(文意概述)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墨子从王公大人“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的为政愿望与现实国 情不相符谈起,引出观点。 B.墨子以上行下效为起点,以不同人的反应为线索,反复究诘,不厌其烦,使 “举义”的观点无可辩驳。 C.墨子的尚贤,要求不避富贵贫贱、亲疏远近,这打破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 念,可见墨子思想高远宏达。 D.韩非子说理冷峻深刻,在对比中指出君主根据声誉和朋党关系提拔任用 人才会直接导致国家走向灭亡。
2024年3月九省新题型卷-语文各地模考好题优选优组卷(新高考卷区)解析版
![2024年3月九省新题型卷-语文各地模考好题优选优组卷(新高考卷区)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cc95fe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14.png)
【名校地市好题必刷·新高考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3月九省新题型精选优组卷四(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广东江门市2024高考模拟3月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汉服分为古代汉服和现代汉服两个历史阶段。
古代汉服源自黄帝创制衣裳,至清初行“剃发易服”政策而消亡,是自成一体的服饰文化体系;现代汉服是现代继承古代汉服基本内容而建构的民族传统服饰体系。
之所以划分为古代和现代两个部分,是因为历史造成的中断,不仅有民族服装属性的消失,还有现代化进程导致的传统断裂,双重断裂导致很多人对“汉服”这一概念产生误读,特别是在民族性和传统性两个方面。
一方面,社会风俗习惯的力量远远大于历史记忆,汉服在现实和历史记忆中都消失已久,与其他民族服装的一脉相承形成鲜明对比,使很多人认为只有其他民族才有民族服装。
在多民族的中国社会里,民族服装是其他民族最重要和醒目的标识之一,往往可以成为少数民族的身份标识和民族认同的象征,这是汉族所不具有的。
清初的“剃发易服”政令,“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消解了黄帝以来的“衣冠之治”,也中断了汉服作为汉族唯一服饰的属性。
汉族服饰从生活世界中消失,更不再作为国家公服、仪式礼服,只是在特定人群和场合中保留了部分结构和元素。
与此同时,承载汉服记忆的穿着群体发生了变化,汉服由“汉民族服饰”解构为“古人的服装”。
这也导致汉服的样式对当代人来说显得陌生,甚至被当作戏服、和尚服等特定群体的着装,而近日一些韩国网友竟认为“汉服源于韩服”。
另一方面,工业革命后社会向现代转型,非西方文明国家的传统服饰都经历了应用场景的转换。
日本和服与韩国韩服尽管不再是本民族的唯一服饰,但可以应用在仪式、节日等重要场景。
而汉服在三百余年前的消失,导致它错过了现代演化的可能历程,一些人视之为被现代化、全球化淘汰的前工业时代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盛文肃察人沈括
游黄溪记柳宗元
会石下。
以为有道,
文言优化字词圈划第2组
韦澳惩戒郑光庄吏
“卿禁郑光庄吏,何
“臣欲置于法。
”上曰:“郑光甚惜,如何?”澳曰:
”上曰:
死可否?”澳曰:”上曰:“可也。
为郑光所税扰乡,行法自近。
”澳自延英出,
汉武帝微行至柏谷
“汝长大多力,当勤稼穑;何忽带剑群聚,夜行动众,此
不欲为盗则淫耳。
主人妪出安过客。
妪归,谓其翁曰:”其夫曰:
”妪曰:”翁从之。
时上从者十余人,既闻其谋,皆惧,劝上夜去。
上曰:”有顷,妪出,谓上曰:“诸公子不闻主人翁言乎?此翁好
”妪自还内。
时天寒,妪酌酒多与其夫及诸少年,皆醉。
妪自缚其夫,诸少年皆走。
妪出谢客,杀鸡作食。
时丞相公孙雄数谏上弗从,因自杀,上闻而悲之,后二十余日有柏谷之逼;乃改殡雄,为起坟冢在茂陵旁。
3.
华佗治病
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
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
”或难其异,佗曰:”即各与药,
问说
道”,学即继以问也。
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4.第4组
韦睿为辅国将军
?
祖征曰:”
“”睿曰:“
”众犹迟疑,睿指其节曰:“”
书巢记
陆子曰:
‘此非吾所谓巢
者邪。
’””客去,陆子叹曰:“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
不如居者知之为尽。
吾侪未造夫道之堂奥,自藩篱之外而妄议之,可乎?”
5. 第五组
蔡文姬
?!”操感其言,乃追
误。
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
稼说送张琥
熟。
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
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耰铚艾,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
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
6.
郑玄传(节选)
、《九章算
术》。
又从东郡张恭祖受《礼记》、《左氏春秋》、《古文尚书》
“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
互起。
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
时汝南应劭亦归于绍,因自赞曰:“仲尼
之门考以四科,回、赐之徒不称官阀。
墨翁记
!
?吾既不能为此,则无怪其即彼之多也。
且吾墨虽不售,然视箧中,则黝然者固在,何遽戚戚为!”乃谢客闭户而歌曰:“守吾玄以终年,视彼沽者泚
7.
班超久在绝域
录。
妾窃闻古者十五受兵,六十还之,亦有休息,不任职也。
故妾敢触死为超求哀,丏超余年,一得生还,复见阙庭,使国家无劳远之虑,西域无仓卒
今君性严
失边和,如超所言。
狸食鸽
……
!
8.第8组
白居易为谏官
“”
恩造。
平章事,居易谏曰:“
朝。
唯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谓李绎曰:“自居易小子,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
”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
”上曰:“卿言是也。
”
病说
“子病乎?”曰:“病矣。
”曰:“吾
”
龙子喟然叹曰:“
”
9.第9组
儒冠。
尝谓世有才子书六,盖《楚辞》、《庄子》、《史记》、《杜诗》及施氏《水浒传》、王实甫《西厢记》也。
遍加评语,批论透辟,识见精到,谓为金批,盛行吴下。
顺治庚子“哭庙案”
怨谤。
致当哀诏初临日,集众千百,上惊先帝之灵。
但邑令命官,民称父母,诸生等擅敢于哭临之际,声言杠打。
似此目无法纪,深恐摇动人心”等
官。
”于是,同死者十八人。
当人瑞在狱时,付书妻子曰:”
10.第10组
寇准性刚直《宋史》
“陛下入则臣不得见,大事去矣,请勿还而行。
若不知,曰:
”准曰:“机
武昌九曲亭记苏辙
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
11.
赵温叔健饮啖宋•周密
“闻卿健啖,
遂召之燕饮。
蒸糊五十事。
忽闻其人腰腹间砉(huā)然有声,公惊曰:“是必过饱,腹肠迸裂无疑!
跼蹐起对曰:“某不幸抱饥疾,小官俸薄,终岁未尝得一饱,未免以革带束之腹间。
昨蒙宴赐,故有声耳。
”
赠黎安二生序
「生与安生之学于
12.
北宋名臣宗泽
靖康元年,中丞陈过庭等列荐,充和议使,泽曰:
程原迩稿序
能畅其文章之灵气。
交不奇不王也.
吾归山中,晨起见远烟一抹,起玳瑁湖上,九峰隐隐在西楼可数者,不觉旷然远览,有南峰之怀焉。
原迩其时寄我新篇,令我数浮大白,为原迩展山水之清音也。
13.
尹翁归传
浣花溪记
14.
颜之推二三事
、《老》、《传》。
博览群
绎遣世子方诸出镇郢州,以之推掌管记。
……后绎为周军所破,大将军李穆重之,荐往弘农,令掌其兄阳平公远书翰。
值河水暴涨:具船将妻子来奔,经砥柱之险。
时人称其勇决。
营外饮酒,孝信还以状言。
显祖乃曰:“且停。
”由是遂寝。
后累官至中书舍人,帝时有取索,恒令中使传旨,之推禀承宣告,馆中皆受进止。
所进文
《醒心亭记》
,使巩记之。
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
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
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15.
催科与驼医[明]江盈科
!
“与其得罪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
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
!
“吾但使国家无逋赋,吾职尽矣:不能复念尓民也。
”余求其比拟,类驼医然。
!”
呜呼!世之为令,但管钱粮完,不管百姓死,何以异于此医也哉!夫医而至于死人,不如听其驼焉之为愈也;令而至于死百姓,不如使赋不尽完之
洪渥传曾巩
16.
《范文正公文集》叙
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韩、范、富、
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
“吾得其为
人。
净因院画记苏轼
17.
鲁施氏有二子
?
蜃说
尝读《汉·天文志》
18.
王绂传
中书舍人。
19.
孟德传
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
一日十病十愈,吐利胀懑无所不至。
既数月,
同学一首别子固
人者。
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
辅而进之,其可也。
,以相警且相慰云。
20.
何武传(皮日休)
筼筜谷偃竹记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