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户节能计算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4-01)项目铝合金门窗工程外装饰结构热工性能
设计计算书
设计:
校对:
审核:
批准:
河南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十月十五日
目录
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0
2 计算中采用的部分条件参数及规定 0
2.1 计算所采纳的部分参数 0
2.2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意见稿》的部分规定 (1)
3 门窗系统结构基本参数 (5)
3.1 地区参数: (5)
3.2 建筑参数: (6)
3.3 环境参数 (6)
3.4 单元参数 (6)
3.5 框传热系数相关参数 (6)
4 玻璃的传热系数U值的计算 (6)
4.1 计算基础及依据 (7)
4.2 室外表面换热系数 (7)
4.3 室内表面换热系数 (8)
4.4 多层玻璃系统材料的固体热阻 (8)
4.5 多层玻璃系统内部气体间层的热阻 (8)
5 门窗系统框的传热系数U值的计算 (10)
5.1 框的传热系数U f (10)
5.2 幕墙框与玻璃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ψ (14)
6 门窗系统整体的传热系数U值 (14)
7 太阳光透射比及遮阳系数计算 (15)
7.1 太阳光总透射比g t (15)
7.2 门窗系统计算单元的遮阳系数 (16)
7.3 门窗系统计算单元可见光透射比计算 (17)
8 结露计算 (17)
8.1 水表面的饱和水蒸气压计算 (17)
8.2 在空气相对湿度f下,空气的水蒸气压计算 (18)
8.3 空气的结露点温度计算 (18)
8.4 门窗系统玻璃内表面的计算温度 (18)
8.5 结露性能评价 (18)
建筑门窗系统热工设计计算书
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建筑幕墙》 GB/T21086-2007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2010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134-2010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75-2003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意见稿》 [建标2006-46号]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JGJ/T151-2008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113-2009
《玻璃幕墙光学性能》 GB/T18091-2000
《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等以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GB/T2680-94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2007
《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JGJ/T132-2009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JGJ176-2009
《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JGJ/T177-2009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JGJ129-2000
《节能建筑评价标准》 GB/T50668-2011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DGJ08-56-2012
2 计算中采用的部分条件参数及规定
2.1计算所采纳的部分参数
按《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采用
(1)冬季标准计算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T in=20℃;
室外空气温度:T out=-2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3.6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16W/(m2·K);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T rm,in=T 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out=T out
太阳辐射照度:I s=300W/m2;
(2)夏季标准计算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T in=25℃;
室外空气温度:T out=3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2.5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16W/(m2·K);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T rm,in=T 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out=T out
太阳辐射照度:I s=500W/m2;
(3)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标准计算条件,并取I s=0W/m2;
(4)计算遮阳系数、太阳光总透射比应采用夏季标准计算条件;
(5)结露性能计算的标准边界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20℃;
室内环境湿度:30%,60%;
室外环境温度:0℃,-10℃,-20℃
(6)框的太阳光总透射比g f应采用下列边界条件:
q in=α·I s
α:框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I s:太阳辐射照度(W/m2);
q in:框吸收的太阳辐射热(W/m2);
2.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意见稿》的部分规定
(1)结构所在的建筑气候分区应该按下面表格取用。
表4.1.1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气候分区
气候分区分区依据
严寒地区(Ⅰ区)严寒A区5500≤HDD18<8000 严寒B区5000≤HDD18<5500 严寒C区3800≤HDD18<5000
寒冷地区(Ⅱ区) 寒冷A区2000≤HDD18<3800,CDD26≤100
寒冷B区2000≤HDD18<3800,100<CDD26≤200
夏热冬冷地区(Ⅲ区) 夏热冬冷A区1000≤HDD18<2000,50<CDD26≤150 夏热冬冷B区1000≤HDD18<2000,150<CDD26≤300 夏热冬冷C区600≤HDD18<1000,100<CDD26≤300
夏热冬暖地区(Ⅳ区) 夏热冬暖地区HDD18<600,CDD26>200
温和地区(Ⅴ区)温和A区600≤HDD18<2000,CDD26≤50 温和B区HDD18<600,CDD26≤50
居住建筑的设计,用采暖度日数HDD18和空调度日数CDD26衡量当地寒冷和炎热的程度。依据不同的采暖度日数HDD18和空调度日数CDD26范围,将全国划分为表 4.1.1所示的五个气候区,十一个气候子区。
(2)根据建筑所处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分别符合下面各表的相关
规定。
表4.1.4 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限值
建筑层数
≤3层4~6层7~9层≥10层
严寒地区≤0.55 ≤0.30 ≤0.26 ≤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