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改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 在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其次, 由于当时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对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所处的阶段也处于不完全清醒的状态, 制定的有些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作为今天工作的借鉴, 才能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尽量减少损失,

为什么要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 消灭私有制是无产阶级在过渡时期的重要任务。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 必须利用政权的力量去剥夺资本家的资产, 把它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 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财产,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也是无产阶级在过渡时期的重要任务。第二, 对民族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第三, 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是维护国家独立的当然要求, 是中国摆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关键所在。

重新认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相当成功的, 它结合实际, 创造性地运用了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和马恩提出的对资产阶级实行赎买的设想,实现了

和平改造。成功的重要标志是改造过程中经济不仅没有遭到破坏, 而且还有了发展。党

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肯定这次改造是伟大的历史胜利, 只是指出了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

的使用和处理不很适当。现在看来, 这个基本估价应予重新考虑。即使是对生产的影响, 也不能只看当时的暂时状况, 而应看长远的后果。我认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主要表现有:

l. 使我国的商品经济彻底转变成产品经济。现在大家知道,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我国解放前是商品经济还很不发达而且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 建国后, 本应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但我们却急于把尚不发达的商品经济转变成产品经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是完成这一转变的标志。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前期, 我国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 有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当时在国营经济内部实行了产品经济的管理体制, 但由于社会上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 在不同经济成分之间和不同的所有者之间的交换不能采取无偿调拨的办法, 因而从整个国民经济来说, 只能实行商品经济的体制。当时在农村自然经济还占着优势, 但在城市里, 商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都相当发达。我们本应扶植和完善这些市场的发展, 并使之逐渐符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但我们没有这样做, 相反, 采取了限制和消灭的政策。首先取缔了证券市场和私人的钱庄银行, 把私商排挤出批发商业, 之后, 随着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包括农业、手工业改造的完成) , 全国只有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两种成分, 商品经济也就全面转变成产品经济, 只剩下了一个不完全的个人消费品市场。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二十多年, 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促进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完成。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是与产品经济相一致的。在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 原来的私营企业虽然名义上叫做公私合营企业, 原来的私方还拿着定息, 但国家对这些企业已完全按照国营企业一样来进行管理[ 国家统计局所编的伟大的十年一书中明确地说:1956 年的国家资本主义工业, 已经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除资本家还拿定息外, 同社会主义工业实质是已没有多大区别。( 人民出版社1959 年版, 第32页) ] , 终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实行统一的指令性计划、财政统收统支、产品统购统销、物资统一调拨、劳动力统一分配、工资物价统一管理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对这种高度集中体制的某些弊端尽管当时已有所觉察, 如陈云在中共八大的发言和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中都有所提及, 但他们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这种体制。以后经过多次权力下放和上收的变动,

但都是在原有体制范围内的局部性变动, 而非根本体制的改变。这个体制的弊病今天已看比较清楚了。

3. 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 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叫做割断资本主义与农村的联系, 如把私商排挤出批发商业, 对粮食、油料、

棉花实行统购统销等。所谓资本主义与农村的联系过程, 也就是农村卷入商品经济的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会出现两极分化的阵痛, 但农村由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 必然会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这是农村的一场革命。我们割断了资本主义与农村的联系, 却又没有着力在农村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事实上是保护了落后的自然经济。时至今日, 农业中仍是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据着优势, 绝大多数农民仍然只是为吃饱肚子而耕作, 农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离现代化遥遥无期。

4. 割断了与国际上的经济联系。新中国成立后, 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 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行了经济封锁。但我国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由于历史的和社会关系的原因, 与国际上仍保持着微弱的却是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些资本家在海外还有投资或开办着企业。我们没有因势利导, 利用这种联系来冲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 而是通过消灭国内的资本主义经济, 自己把这种联系的渠道给割断了。以后, 与苏联的关系又恶化, 几乎彻底中断了与外界的经济联系。

5.埋没了一批善经营、懂技术的人才。

6.高度集中的产品经济体制的建立, 是经济工作中左倾错误的客观基础。1956 年三大改

造基本完成, 1958 年即出现了大跃进, 这并非偶然。人们既然可以完全依靠主观的力量消灭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 当然可以依靠同样的办法提前进入共产主义。在经济战线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之后, 又取得了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大跃进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而对资改造完成以后, 国家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和调动人力、物力, 才使得实行大跃进有了可能。

这场革命脱离了我国的国情, 超越了社会的发展阶段。因而, 尽管在消灭资本主义经济的具体做法和步骤上, 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相比较, 我们做得好一些, 当时的损失小一些, 但若总体上来考虑, 则应该给以否定的评价。

1.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 毛泽东就提出: 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一方

面是替资本主义扫清道路, 另一方面又是替社会主义创造前提.资本主义会有一个相当程度的发展, 这是经济落后的中国在民主革命胜利之后不可避免的结果。

2.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中, 毛泽东明确提出新中国的经济构成是: ( 1) 国营经济, 这是领导的成分; ( 2) 由个体逐步地向着集体方向发展的农业经济; ( 3) 独立小工商业者的经济和小的、中等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和总目标是: 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3.《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中, 毛泽东进一步明确指出:

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利用、限制的方针。

、但是1952 年6 月,毛泽东就认为, 由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1952 年党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 提出一化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就把消灭资本主义的任务提上了日程。建国前后短短的几年时间, 由节制资本的政策转变为消灭资本,

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资料, 从1949 年到1953 年, 私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速度是相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