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犯罪特点
女性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女性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8462adb33d4b14e852468dd.png)
1 女性 犯罪 的特点
从 传统和现 实来看 ,女性 犯 罪数 量少 ;就 整体 而 言 , 女性犯 罪的危害性 远远小于男性 ;女性犯罪 使用暴力 和再 犯率 低。从笔 者所在 区 2 0 0 6年 以来 女性 犯 罪情 况看 ,具
有 以下特点 :
22 思想观念 扭曲 ,价值观错位 . 社会的变化发展使传统文化和价值观遭受冲击。拜金
其中 l 4 8~ O岁的中青年女性 占 8 % 以上 ;个体 劳动 者 占 3
2 % :无业人员 占 5 % ;初 中以下文化程 度 的人员有 1 1 2 0 2
23 社会压力与社会角色的转变 .
传统社 会 中,女性 的角色 是 “ 夫教 子 ” 相 ,以家庭 主 妇 的身份 出现 在 社会 中,基本 上 不用 顾 及 家庭 的经 济来
名 ,如拒 不 执行 判 决 、妨害 作 证 、非 法 拘 禁 等 ,应 引起
警惕 。
要保 障女性 的受 教育权 , 其是经济落后 地区 的广 大 尤 农村 。对 成年女性 ,应努力创造 条件开展法律 知识 、心 理 健康 、 会科学 、劳 动技能等 方面知识 的培训 。 社
3 强化女性法制观念与自律意识 . 2
陈燕:女性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法制 天 地
女性 犯 罪 的特 I 成 因及 对 策 , 白. I I
陈 燕
220 ) 206 ( 连云港市新浦 区人 民检察院,江苏 连云港
[ 摘
要 ]女性 是家庭的 纽带 ,家庭是社会 的细胞 ,女 性犯 罪对社会的 负面影 响是 长期 而 巨大 的。剖析女 性犯 罪特
手段 ,要 么默默忍受 ,要 么采用过激手 段奋起反抗 ,完全 没想过是 否会触犯法 律 ,是否会受 到法律 的惩 罚 ,造成 了 诸多不该 发生的遗憾后 果 。
社区矫正女性方案
![社区矫正女性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1e844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e.png)
社区矫正女性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现象不断增加,其中女性犯罪的趋势也在不断增长。
女性犯罪的特点在于多发于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和家庭关系不稳定的群体,涉及面也相对较小。
社区矫正是一种针对非暴力和非严重性质犯罪的刑罚形式,主要是对犯罪人员进行修复和教育。
而社区矫正女性方案则是基于女性犯罪的特殊性质而制定的矫正方案。
一、女性犯罪的特点女性犯罪相对于男性犯罪较少见,但在近年来呈现增加的趋势。
女性犯罪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犯罪类型多样:女性犯罪可涉及到抢劫、偷盗、欺诈、毒品交易、聚众斗殴等多种犯罪行为。
2.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女性犯罪主要发生在社会地位低下、经济贫困的群体中。
3.家庭关系不稳定:家庭里存在着家庭暴力、丈夫出轨、离婚等问题,导致女性产生心理困扰从而产生犯罪行为。
二、社区矫正女性方案的制定原则社区矫正的目的是对犯罪人员进行修复和教育,帮助其重回社会。
而社区矫正女性方案需要根据女性犯罪的特点制定出具体的方案。
下面是社区矫正女性方案的制定原则:1.个性化:不同的女性犯罪分子犯罪动机和特点不同,需要量身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
2.教育为主:通过心理辅导、法律教育、职业培训等方式,提高犯罪分子的法律意识和职业技能,帮助其融入社会。
3.支持和帮助:社会和家庭的重视和支持是矫正方案成功的关键,需要加强对女性犯罪者的关怀和帮助,让她们能够从心理和物质上得到支持。
三、社区矫正女性方案的实施措施社区矫正女性方案的实施措施需要围绕以上制定原则展开,下面是社区矫正女性方案实施的具体措施:1.符合女性特点的心理辅导:针对女性犯罪分子在家庭、财务、婚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她们解决内心难题。
2.教育和职业培训:通过心理辅导和职业培训,提高犯罪分子的法律意识和职业技能,减少再次犯罪的风险。
3.经济援助:提供必要的生活、医疗、教育等支持,帮助犯罪分子解决物质上的问题。
4.社区互助:建立社区的互助组织,调动社区的力量帮助犯罪分子回归社会,同时也间接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监狱学对女性犯罪与女性监狱的研究
![监狱学对女性犯罪与女性监狱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abfe0a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e.png)
监狱学对女性犯罪与女性监狱的研究监狱学是犯罪学的一个分支领域,主要研究犯罪分子的关押、惩罚和改造等方面的问题。
在这个领域中,对于女性犯罪和女性监狱的研究日益引起重视。
本文将探讨监狱学对女性犯罪与女性监狱的研究情况,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女性犯罪的特点与原因女性犯罪与男性犯罪有许多不同之处。
首先,女性犯罪相对较少,占全部犯罪人口的比例较低。
其次,女性犯罪的类型和性质也与男性犯罪存在差异,女性更多地参与非暴力的犯罪行为,如偷盗、欺诈等。
此外,女性犯罪的动机也较为复杂,包括经济因素、心理因素以及家庭环境等。
对于女性犯罪的原因研究表明,社会角色的压力和社会期望对女性犯罪具有重要影响。
传统的家庭角色对女性的性别角色定位有一定作用,一些女性出于经济压力或其他原因,可能选择从事非法活动。
另外,心理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女性参与犯罪行为,例如,自卑感、攀比心理等都可能促使某些女性违法犯罪。
二、女性监狱的特点与挑战女性犯罪的研究对于监狱学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女性犯罪的增加导致了女性监狱的发展与建设。
然而,女性监狱的特点和挑战也需要研究者们给予更多关注。
女性监狱相对于男性监狱而言,面临更多独特的问题。
首先,女性在监狱中的社会角色和心理需求不同于男性。
例如,女性犯罪者更容易受到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对家庭关系的培养与保持也成为关注焦点。
其次,女性监狱中的犯罪人员往往需要面对更多的性别歧视和暴力问题。
安全保障和人权保护是建设女性监狱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准确理解女性犯罪以及女性监狱的特点对于更好地进行监狱改造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近年来,监狱学对女性犯罪与女性监狱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方面,研究者通过对女性犯罪的调查与统计,揭示了女性犯罪的现状与趋势,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另一方面,对女性监狱的研究着重于改善犯人的心理健康、满足其家庭和社会需求,为女性犯罪者的改造与重返社会提供支持和帮助。
此外,监狱学家们还通过实地调查和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女性犯罪现状及特点
![农村女性犯罪现状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fd44a1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c.png)
犯罪现状及特点一、农村女性犯罪嫌疑人占全部犯罪嫌疑人的比例有增大趋势。
以遂平县检察院所办案件为例,2006年的13名农村女性犯罪嫌疑人占当年受理审查逮捕人数比例为6.25%,2008年的22名农村女性犯罪嫌疑人占当年受理审查逮捕人数的比例达7.33%,2009年的23名农村女性犯罪嫌疑人占当年受理审查逮捕人数的比例跃升到了10%。
二、侵财性犯罪特点明显。
遂平县检察院2006年至2009年间受理的66名农村女性犯罪嫌疑人中,涉嫌盗窃罪的20人,涉嫌诈骗罪的18人,涉嫌其他侵财性犯罪的9人,侵财性犯罪人数占全部农村女性犯罪嫌疑人的71.2%。
三、外来人员流动作案占一定比例。
遂平县检察院受理的66名农村女性犯罪嫌疑人中,外省的有14人,主要来自云南、贵州等省,本省外市、县的有24人,本县的仅有28人,外来人员占57.6%。
四、文化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者占大多数。
遂平县检察院受理的66名农村女性犯罪嫌疑人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只有25人,其他均为小学文化或文盲,占总人数的62.1%。
五、因婚姻、家庭纠纷而被迫走上暴力犯罪道路的占农村女性暴力犯罪的大部分。
遂平县检察院受理的66名农村女性犯罪嫌疑人中,涉嫌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暴力犯罪的只有7人,但其中5人都是在处理自身婚姻、家庭纠纷过程中出于一时气愤而走上犯罪道路的。
[page]六、存在由被侵害对象转变为加害方的角色转变现象。
在2005年以前,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女性往往是拐卖妇女犯罪的被侵害对象,但近4年遂平县检察院受理的66名农村女性犯罪嫌疑人中,有10人就是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女性结伙以婚姻诈骗的方式专门来骗钱的。
更有甚者,有的原来是被强迫卖淫的被害人,后来却成了强迫、组织他人卖淫的犯罪嫌疑人。
法律快车知识延伸:我国女性经济犯罪的特点1、因亲情走上犯罪道路。
这部分女性一般文化水平较低,或在家庭中处于从属地位,在其亲属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时,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其中,成为从犯或无意识地触犯法律。
女性犯罪的特点
![女性犯罪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e807045fe4733687e21aaaf.png)
例子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夏耀中刘青2002年桐柏县人民检察院起诉的女性犯罪16人,占全年起诉总人数201人的7.9 %。
2003年起诉的女性犯罪31人,占全年起诉总人数 243人的12.8 %。
比2002年增加15人,增长48%。
女性是家庭的纽带,女性犯罪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是长期而巨大的。
从调查数字分析,女性犯罪占整个犯罪比率不断上升,对整个社会稳定来说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女性犯罪存在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我们应采取应对之策,遏止其发展之势。
一、女性犯罪的主要特点:1、被动性犯罪。
女性在现实社会中属于弱势团体,女性犯罪有相当比例属于“逼近犯罪”、“情面犯罪”,而积极主动实施犯罪的比例相对较小,女性犯罪案件中,80%属于被动性犯罪,是由于受到伤害、欺骗、盲从而犯罪。
女性贪污犯罪的案件中,90%的女性都不是单位主要负责人而是会计或出纳,出于对领导的盲从,或者是来自于领导的压力,而被动的成为领导实施不法行为的工具。
2、激情犯罪。
激情犯罪,是一种强烈情绪情感的表现形态,当女性在外界强烈的刺激下,由于认识范围缩小,内控能力减弱,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从而产生突发性、短暂性和难以控制性等特点的行为。
从犯罪主体上看,这类女性具有性情暴躁、文化水平低、控制能力不强等特征。
不善于用理智去控制自己的情感,对一些社会现象和个人行为往往难以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
女性故意伤害案件中,100%是属于此类犯罪。
如杨某由于和其公公因几百元债务发生纠纷,在争吵时,持刀将其公公的头部砍成轻伤。
事后,杨某也很后悔自己的一时冲动。
3、无知犯罪。
由于对法律的无知和淡薄,用无知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
如卢某、殴某,明知乔某杀害其丈夫的的犯罪行为而为其提供钱物、食品等而构成包庇罪,在当地引起的很大的轰动,许多群众,尤其是女性认为,卢某、殴某作为乔某的朋友,如果不帮助乔某,会被别人骂成不讲仁义,根本就不能算作犯罪。
再如李某为了帮助夫弟赵某逃脱强奸的罪名,而串通6人作出赵某不在作案现场的伪证,李某被判处六个月的拘役,在法庭中李某还很委屈:我怎么能算犯罪呢?4、高知犯罪上升。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及预防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6596c8682e3f5727a5e962c0.png)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关键词】女性犯罪;特点;预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妇女的政治、社会、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大部分女性逐渐摆脱家庭的束缚,越来越广泛的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及贪图虚荣的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女性失去正确把握自身的能力,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
现今女性的犯罪率节节上升,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我们应对此加以重视研究,并遏制其发展之势。
一、女性犯罪的概念及特征女性犯罪,顾名思义即指犯罪主体为女性的犯罪类型。
这是一类根据犯罪主体性别的不同,及女性罪犯的心理、生理的特殊性,而独立于男性犯罪的犯罪类型。
刑法对于女性犯罪并未单独划分出来进行相关规定,但是犯罪学把它单独归为一类犯罪进行研究,可见女性犯罪具有其自身的犯罪特点。
女性犯罪一般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法律意识也较为淡薄。
犯罪嫌疑人多为文盲或小学文化,约占犯罪女性的90%。
由于文化水平低下,法律意识不强,容易受物质利益的诱惑和外界因素的干扰而走向犯罪。
同时由于受教育程度有限,对事物的认识也有一定局限性,导致这些人性格偏激、狭隘,易感情用事,遇事易冲动,自控能力较差,常因家庭、感情等琐事处置不当,而采取过激行为,诱发犯罪。
2、因情感犯罪是女性犯罪的一个突出特点。
区别于男性,女性是一个偏于感性化的群体,感情生活在女性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但同时,她们意志偏于薄弱,极易情绪化,因而当她们的感情遭遇挫折时,她们便容易滋生出嫉恨报复等等心理,而当这种心理主导其意志时,她们往往会通过一些偏激的行为来表达其意志。
这些偏激的行为如杀人、故意伤害、诽谤、盗窃、吸毒等往往便是犯罪行为。
还有一些女性情感错位, 为了满足其情人恋人的物质需求, 不惜铤而走险,通过非法的手段如卖淫、盗窃等来获取金钱方面的利益。
因此大部分的女性犯罪行为带有强烈的情感因素3、具有加害人和受害者二重性。
论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论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75e98b7524de518964b7ddf.png)
论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作者:郭婷蔡文菲管鑫来源:《法制与社会》2012年第01期摘要本文主要是从女性犯罪的特点来浅析女性犯罪的原因(自身、家庭及社会等方面)从而针对这些原因或者因素,采取的一些预防对策。
关键词女性犯罪自身因素社会因素作者简介:郭婷、蔡文菲、管鑫,山东警察学院2010级本科治安一中队。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1-074-02几年前,一部《红蜘蛛》红遍大江南北,这部电视剧讲诉了九个女人由于各种原因而故意或被迫所犯的不同的罪行,给自己、家人及社会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和影响,她们有的吸毒,有的卖淫,有的政治犯罪,有的杀人,等等。
不管是哪一种犯罪行为,都深深地伤害了自己和家人,同时也说明,女性犯罪也成为社会和国家不得不重视的一种现象。
并且近年来女性犯罪呈一种上升趋势。
从女性的重要性(家庭的纽带)出发,这种趋势,对整个社会来说,无疑是一种危险的信号,由此可能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冲击社会的各个环节。
因此,研究女性犯罪及对策,对家庭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女性犯罪的基本特征(一)女性犯罪具有被动性和被迫性虽然社会大变迁使男女平等的观念在法律上得以确立,但在现实生活中男权主义封建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女性的地位没有根本性的提高,家庭暴力现象还很多而且日益突出,不少女性不堪忍受痛苦和虐待,又不会正确的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终采取了极端的方式,铤而走险,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女性犯罪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被迫的,积极主动犯罪的相对较少。
据调查统计,女性犯罪中约80%属于被迫或者被动犯罪,而且主要是由于伤害、痛苦、被欺骗、盲从而犯罪。
有很多女性被拐卖到山区以后,由于受威胁而参与到拐卖组织中,成为犯罪人。
也有相当部分女性被骗到娱乐场所被强迫卖淫。
而在女性贪污案例中,90%的女性都不是单位主要负责人,而是会计或者出纳,利用职务之便或者出于对领导者的盲从或工作的压力,而被动的去参与贪污犯罪活动。
第六章:女性犯罪心理分析
![第六章:女性犯罪心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55993f8856a561252d36f8a.png)
多由家庭、婚姻方面的矛盾激化而引起
家庭琐事、家庭暴力、家庭危机、婚姻不幸, 遭到毒打等,或是婆媳不和、邻里不睦等; 女性杀人侵害的对象主要是其丈夫、 子女等亲 属以及邻居和其他熟人。 被害人绝大部分为成 年男性, 也有少数针对小孩或者其他女性家属、 邻居等。
第二节、女性犯罪与家庭暴力
3. 犯罪种类以普通刑事犯罪为主
女性犯罪集中在性犯罪、盗窃、杀人、伤害、 拐卖人口、诈骗等类型上,抢劫犯罪也占有一 定比例。 女性犯罪中性犯罪比例较高,其增长速度远远 高于其他犯罪类型,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据官方估计,现在全国大约有300万到600万的 三陪女,其中60%左右的人员有卖淫行为。(白 雪,2002)
犯罪手段隐蔽。
由于女性心理细腻 做事谨慎,女性在实施杀人犯罪时,为 了不暴露自己,往往经过仔细策划和精心准备,多是采用投 毒 、电击、 麻醉、 色诱 、雇凶等相对平静的手段去犯罪, 很少实施力量型暴力犯罪,这显示出女性犯罪的方式具有手 段的隐蔽性; 投毒是女性的惯用手段,在所有的投毒杀人案件中,女性作 案占到 60%多,投毒几乎成了女性的专利。
未曾特意准备过作案工具,都是就地取材,农村的有使 用木棒、耙的,有使用农药、老鼠药下毒的,还有的在 杀害后用家里的棒子面掩盖尸体
现场多位于室内。 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时多趁其不备, 突然下手,迅速 将被害人置于死地, 所以现场常无挣扎抵抗痕迹, 不具备他杀现场一般比较紊乱的特点。 损伤多集中在人体要害部位, 分布范围小, 打击次 数多, 致命性损伤多, 死后损伤多, 通过损伤的严重 性可以反映出犯罪分子长时间受压抑的情感冲破束 缚后, 表现出来残忍、 冷酷的特点。
当今社会,家庭暴力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 存在的社会现象。
女性犯罪心理
![女性犯罪心理](https://img.taocdn.com/s3/m/c658031255270722192ef766.png)
二、女性犯罪的心理原因及特点
(一)女性犯罪的心理原因
1、依附心理强而自我保护能力差
依附心理是女性固有的心理,女性生来性格内向,性情温和,进入社会晚,体力和认识能力又不如男性,导致在社会中不能很好地适应各种要求,因而就出现了在家靠父母,婚后靠丈夫儿子,工作靠男性领导和同事的现象,并常常受周围人的暗示,服从于权威,缺乏主见和掌握自我命运的能力。这样强烈的依附心理,势必会造成女性在社会人际关系和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不利的状态,而且越是处于被动不利的状态,某些女性的依附心理就越强,加上进入社会后,社会经验不丰富,是非判断能力差,对事物的认识水平还不能由现象上升到本质,因而女性很容易依附上道德品行不端的人,误入贼船,不能自拔,进而很容易毁掉前途,毁掉一生。例如女性较容易上当受骗,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被拐卖。这样看来,女性在有很强依附心理的同时有表现出了自我保护能力差的特点,很多女性就是由于如此轻信他人、盲目听从他人,受他人指使,被他人教唆,最终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4、犯罪女性的个性特征
(1)强烈的生理性需要。犯罪女性需要的共同特征是对高级社会需要十分微弱,对低级的生理需要相当强烈。社会性需要不能制约和调节生理性需要,追求生理性需要的满足是她们违法犯罪的内在动力。
(2)消极的性格特征。性格是人对客观现实的隐固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惯常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性格是一个人的个性中最重要、最显著的心理特征。犯罪女性的性格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但一般都具有消极性,不良的性格特征。
2、情感丰富但情绪不稳定
女性的高级神经兴奋程度较强,抑制较弱,因而女性的情感非常丰富,心软,遇到事情很容易动感情,而且还表现出情感的细腻和情感的深沉,在处理事情时常常分外有心,连细微之处都能做得很好,而且感情蕴涵其中,主要见于母爱和妻爱当中。但女性具有丰富情感的同时,又表现出情感的复杂多变,情绪变化迅速,波动幅度大,很小的事情常常会引起轩然大波,因而女性的心情常常如“六月的天,孩子的脸”,一会儿多愁善感,泪流满面,一会儿眉开眼笑,手舞足蹈;一会儿亲同手足,视为知己,一会儿恨之入骨,视为仇敌。所以女性比男性更会吵架,更会由于感情激动而冲动犯罪。另外,女性的意志力通常也受情绪的影响,有了好的情绪,则意志坚定,不甘落后,一旦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意志也就不强,从而工作学习无信心,产生自暴自弃的悲观心理,从而报复他人,报复社会,引起犯罪。
女性犯罪的特点、心理原因及矫正思路探析
![女性犯罪的特点、心理原因及矫正思路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a7c81c6f69eae009581bece8.png)
女性犯罪的特点、心理原因及矫正思路探析目录摘要┅┅┅┅┅┅┅┅┅┅┅┅┅┅┅┅┅┅┅┅┅┅┅┅┅┅┅┅┅┅┅1 前言┅┅┅┅┅┅┅┅┅┅┅┅┅┅┅┅┅┅┅┅┅┅┅┅┅┅┅┅┅┅┅1 一、女性犯罪的主要特点┅┅┅┅┅┅┅┅┅┅┅┅┅┅┅┅┅┅┅┅┅┅1 (一)被动性犯罪┅┅┅┅┅┅┅┅┅┅┅┅┅┅┅┅┅┅┅┅┅┅┅┅┅1 (二)激情犯罪┅┅┅┅┅┅┅┅┅┅┅┅┅┅┅┅┅┅┅┅┅┅┅┅┅┅2 (三)无知犯罪┅┅┅┅┅┅┅┅┅┅┅┅┅┅┅┅┅┅┅┅┅┅┅┅┅┅2 (四)高知女性犯罪┅┅┅┅┅┅┅┅┅┅┅┅┅┅┅┅┅┅┅┅┅┅┅┅2 二、女性犯罪的心理原因分析┅┅┅┅┅┅┅┅┅┅┅┅┅┅┅┅┅┅┅┅┅2 (一)物欲型犯罪心理┅┅┅┅┅┅┅┅┅┅┅┅┅┅┅┅┅┅┅┅┅┅┅2 (二)情绪型犯罪心理┅┅┅┅┅┅┅┅┅┅┅┅┅┅┅┅┅┅┅┅┅┅┅4 (三)无知型犯罪心理┅┅┅┅┅┅┅┅┅┅┅┅┅┅┅┅┅┅┅┅┅┅┅5 (四)恶逆变型犯罪心理┅┅┅┅┅┅┅┅┅┅┅┅┅┅┅┅┅┅┅┅┅┅5 三、弱化女生犯罪心理的矫正思路探析┅┅┅┅┅┅┅┅┅┅┅┅┅┅┅┅┅6 (一)心理矫治┅┅┅┅┅┅┅┅┅┅┅┅┅┅┅┅┅┅┅┅┅┅┅┅┅┅6 (二)社会帮教┅┅┅┅┅┅┅┅┅┅┅┅┅┅┅┅┅┅┅┅┅┅┅┅┅┅7 (三)构建社会和谐,宏观防控女性犯罪┅┅┅┅┅┅┅┅┅┅┅┅┅┅┅8 (四)加强法制教育┅┅┅┅┅┅┅┅┅┅┅┅┅┅┅┅┅┅┅┅┅┅┅┅9 结论┅┅┅┅┅┅┅┅┅┅┅┅┅┅┅┅┅┅┅┅┅┅┅┅┅┅┅┅┅┅10 参考文献┅┅┅┅┅┅┅┅┅┅┅┅┅┅┅┅┅┅┅┅┅┅┅┅┅┅┅┅┅10摘要摘要: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女性犯罪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女性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们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从而导致了女性犯罪行为。
本文首先介绍女性犯罪的特点,分析了形成女性犯罪的心理原因,在此基础上引用了相关的心理学方法与技术,初步探讨了针对女性犯罪特点可以采取的矫正策略,以期抛砖引玉,掀起全社会各界对女性犯罪的更多关注与思考。
当前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当前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ff94418a32d7375a5178002.png)
当前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却出现了另一不容忽视的现象,即女性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发展,结合区法院审结的女性犯罪为视角,试分析当前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一、女性犯罪的基本情况一是犯罪的种类相对集中。
经统计,201X年至201X年期间,XX法院共审结32件女性犯罪案件,犯罪的种类主要集中在诈骗、贩卖毒品、贪污、盗窃、抢劫、非法拘禁等几类犯罪。
三年来,该院判处的犯诈骗罪的女性人数为10人,占女性犯罪总人数的28%;犯贪污罪、贩卖毒品罪的各4人,各占女性犯罪总人数的11%;犯盗窃罪、抢劫罪的各3人,各占女性犯罪总人数的8.3%,犯非法拘禁罪的两人,占女性犯罪总人数的5.5%。
二是犯罪女性多数系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在上述36名女性犯罪人中,文盲2人,占女性犯罪总人数的5.5%;小学文化程度12人,占女性犯罪总人数的33%;初中文化程度16人,占女性犯罪总人数的44%。
比较典型的是在诈骗案件中,10名犯罪人全系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
三是犯罪人的年龄以中青年居多。
在上述的36名女性犯罪人中,仅2名的年龄超过60岁,其余均为60岁以下的中青年人,占女性犯罪总人数的94%。
二、女性犯罪的特点一是财产型犯罪比较严重。
女性本该是重感情的人,但是从这些女性犯罪情况来看,他们却因为生活的压力及就业难等原因,90%以上女性犯罪都与钱财有着直接的关系,钱财既是犯罪的标的物,也是诱发犯罪的催化剂。
在女性犯罪中,可以说其犯罪目的或起因一般都与钱财有关,许多外来女性几乎甚至全部都是为财而犯罪,为钱财可以不顾一切。
二是共同犯罪案件较多。
女性由于生理、心理及体力等因素所限制,为了在精神上互相依赖、帮助,减少恐惧心理,往往倾向于结伙作案、共同犯罪。
而女性暴力犯罪如抢劫的案件虽少,但女性一旦涉及,则必有男性同案犯,而且多为恶性的暴力犯罪。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f6e39c0aa00b52acfc7caac.png)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其预防对策女性往往代表着温婉与贤淑,是慈祥、善良的象征。
随着妇女政治、社会、经济的地位不断提高,广大女性逐渐摆脱了家庭的束缚,越来越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及贪图虚荣的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女性失去了正确把握自己的能力,铤而走险,身陷犯罪的泥潭不能自拔,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笔者在此结合所在检察院自2008年以来办理的女性犯罪案件情况,对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作简要分析。
一、女性犯罪的特点1、犯罪人数及所占比例呈直线上升。
近三年,我院公诉部门共受理涉嫌各类犯罪人数为950人,其中妇女涉嫌犯罪的为71人,占犯罪嫌疑人总数的7.58%,且每年均呈上升态势(见下表)。
2、以中青年农民及无业人员为主。
三年中,被移送审查起诉的71人中,农民30人、无业人员21人,两者占了涉嫌犯罪总人数的71.83%。
30至45岁49人,占涉嫌犯罪总人数的69.04%。
3、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71人中,初中文化的有26人,小学文化的有25人,文盲有3人,占涉嫌犯罪总人数的76.04%。
4、涉及到财产型犯罪比例大、犯罪类型较集中。
涉及的犯罪类型有盗窃,组织、容留、强迫卖淫,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诈骗、贩卖毒品,非法拘禁,故意伤害,贪污、受贿、行贿,窝藏赃物,重婚,交通肇事等案件。
但以盗窃,组织、介绍、容留、强迫卖淫,非法经营等涉财性犯罪为主,涉嫌这几种犯罪的有44人,占涉嫌犯罪总人数的61.97%。
二、女性犯罪的成因1、文化素质低下,不计手段泄私愤。
由于受历史的、社会的、家庭的诸多因素的制约,封建残余思想在一些农村影响还比较严重,广大农村妇女往往不能接受比较完整的教育,许多处于文盲和半文盲状态,导致妇女的法制观念淡薄,不自觉地走上了犯罪道路。
相当多的妇女在受到不法侵害时不知道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反而采取“以毒攻毒”、“以牙还牙”的手段。
数据分析女性犯罪故意杀人的特点
![数据分析女性犯罪故意杀人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12b6c9c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d.png)
女性犯故意杀人罪呈现的特点:(一)从年龄层次来看,中青年占绝大多数比例。
犯罪人平均年龄为37.45岁,其中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48岁。
未婚的占9.09%,90.91%为已婚女性。
(二)从社会阶层来看,高学历高层次比例高。
11名女性犯罪人中,1名小学文化,8名初中文化,2名大学文化。
其中,大学在校学生1人,教师1人。
(三)从杀人对象来看,选择熟人作案比例高。
11例女性故意杀人案件共致死12人,其中7名男性被害人(一名误杀),从两者之间的关系看,均为熟人,其中5例指向丈夫,1例指向是情人的儿子,1例是误伤情人的儿子;5例女性被害人,从关系看,分别是1例是丈夫的情人、1例是同性恋伴侣、1例是情人的妻子、2例是因为琐事而记恨的同性。
(四)从犯罪起因来看,婚外情引发杀人比例高。
11件女性故意杀人案中,因婚外情引发的凶杀案件有6件,占54.5%。
其中有婚外情被公公发现,而将公公杀死的;有因情人的冷落而迁怒于他人,分别选择情人的妻子、儿子泄愤;有因婚外情而将丈夫杀死的;有因丈夫有外遇,而杀害第三者的;还有因同性恋对象提出分手,而将同性恋对象杀死的。
(五)从杀人手段来看,残忍程度不亚于男性。
持刀杀人2例,1例戳了三十几刀,1例戳了十余刀;汽油烧伤致死一人;硫酸致毁容重伤1例、打斗中随意持钝器致死一人1例;乘被害人熟睡用绳子、钝器致死被害人3例;毒杀的2例。
残忍程度不亚于男性故意杀人案件。
(六)从杀人状态来看,激情杀人的比例较高。
与其他蓄谋的杀人犯罪相比,激情杀人的情况比较多,其中8例是因为矛盾在短时间内激化,犯罪嫌疑人控制不住情绪而案发,案发后均后悔莫及。
其余3例为有预谋的杀人。
[page](七)从作案形态来看,共同作案的比例很少。
在调研的11例故意杀人案中,10起为行为人单独实施。
1例拟杀人时求助熟人,熟人告诉方法但没有参与,2例杀人后分别伙同前夫、朋友为掩盖其犯罪事实一起分尸。
(八)从案发时间来看,夜晚发生的比较多。
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066021ea76e58fafab0039b.png)
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刘青2002年桐柏县人民检察院起诉的女性犯罪16人,占全年起诉总人数201人的7.9%。
2003年起诉的女性犯罪31人,占全年起诉总人数243人的12.8%。
比2002年增加15人,增长48%。
女性是家庭的纽带,女性犯罪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是长期而巨大的。
从调查数字分析,女性犯罪占整个犯罪比率不断上升,对整个社会稳定来说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女性犯罪存在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我们应采取应对之策,遏止其发展之势。
一、女性犯罪的主要特点:1、被动性犯罪。
女性在现实社会中属于弱势团体,女性犯罪有相当比例属于“逼近犯罪”、“情面犯罪”,而积极主动实施犯罪的比例相对较小,女性犯罪案件中,80%属于被动性犯罪,是由于受到伤害、欺骗、盲从而犯罪。
女性贪污犯罪的案件中,90%的女性都不是单位主要负责人而是会计或出纳,出于对领导的盲从,或者是来自于领导的压力,而被动的成为领导实施不法行为的工具。
2、激情犯罪。
激情犯罪,是一种强烈情绪情感的表现形态,当女性在外界强烈的刺激下,由于认识范围缩小,内控能力减弱,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从而产生突发性、短暂性和难以控制性等特点的行为。
从犯罪主体上看,这类女性具有性情暴躁、文化水平低、控制能力不强等特征。
不善于用理智去控制自己的情感,对一些社会现象和个人行为往往难以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
女性故意伤害案件中,100%是属于此类犯罪。
如杨某由于和其公公因几百元债务发生纠纷,在争吵时,持刀将其公公的头部砍成轻伤。
事后,杨某也很后悔自己的一时冲动。
3、无知犯罪。
由于对法律的无知和淡薄,用无知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
如卢某、殴某,明知乔某杀害其丈夫的的犯罪行为而为其提供钱物、食品等而构成包庇罪,在当地引起的很大的轰动,许多群众,尤其是女性认为,卢某、殴某作为乔某的朋友,如果不帮助乔某,会被别人骂成不讲仁义,根本就不能算作犯罪。
再如李某为了帮助夫弟赵某逃脱强奸的罪名,而串通6人作出赵某不在作案现场的伪证,李某被判处六个月的拘役,在法庭中李某还很委屈:我怎么能算犯罪呢?4、高知犯罪上升。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及预防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e350601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1d.png)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女性犯罪的特点及预防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了社会,参与到各个领域中。
但是,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快,女性犯罪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女性犯罪的特点与男性犯罪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对于女性犯罪的特点的探讨与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女性犯罪的类型、动机、心理特点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社会提供更好的预防女性犯罪的建议和措施。
一、女性犯罪的类型女性犯罪的类型与男性犯罪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女性犯罪的主要类型包括:1、经济犯罪女性犯罪者在经济犯罪方面占有较大的比例,如信用卡盗窃、保险欺诈、电信诈骗、账户垫支等。
经济犯罪有时与女性的职业生涯有关,女性群体的就业机会增加,但往往由于性别差异,职业晋升所需要的策略、修养与能力等方面不如男性,使得她们对金钱利益的渴望具有相对的突出性。
而在家庭环境中,女性往往要担负起经济承担能力,所以她们更容易利用自身的位置、身份和掌控的机会进行经济犯罪。
2、非法占有女性犯罪者太多,潜在的原因往往与方舆、婚姻、家庭、经济、心理等因素有关,而非法占有就是一种受到这些因素驱动下的犯罪类型,包括了偷窃、盗抢、贩卖不法物品等。
这些犯罪往往起因于个人利益的需要,个人生活中遇到的难题需要通过非法的手段来解决。
3、暴力犯罪虽然女性犯罪的暴力行为比男性少,但女性犯罪者在家庭暴力、杀人、人身攻击等行为方面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多数事件的原因在于女性遭受了旧有家庭、婚姻关系的压迫、剥削利用或感情上的压力,为了保护自身权益,或者为了露出态度,有时候会采取极端手段来进行抵抗。
二、女性犯罪的动机女性犯罪动机的产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多重因素密切相关。
女性犯罪的动机主要有以下三种:1、生存利益女性在职业和家庭中往往处于较弱的地位,所以她们容易在面对经济压力时,选择某些非法手段来迅速获取利益,从而得到生存保障。
关于对女性犯罪的调查报告(范本)
![关于对女性犯罪的调查报告(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7cd8493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fc.png)
关于对女性犯罪的调查报告关于对女性犯罪的调查报告的还是行为人自身心理失衡,不能抵抗金钱、物质的诱惑而陷入犯罪的深渊。
女性犯罪大多是贪污、挪用、受贿、行贿、诈骗等经济犯罪。
5、文化偏低。
是女性犯罪的另一个共同特点。
在被调查的107起案件138名犯罪嫌疑人中,本科学历2人,大专文化11人,中专文化19人,高中23人,初中34人,小学文化43人,文盲6人。
文化程度分别占犯罪人数的1%、7%、13%、16%、24%、31%、4%。
从文化程度结构来看,文化水平低下,其法律意识也较为淡漠,容易受物质利益的诱惑和外界因素的影响。
同时,由于性格偏激、狭隘,遇事易冲动,自控能力较差,常因琐事处置不当而采取过激行为,从而诱发犯罪二、当前女性犯罪的主要趋势(一)犯罪者的年龄趋向低龄化。
从统计资料可以看出: 1995年女性犯罪高峰期为31岁40岁,其次是26岁一30岁;而1996年,女性犯罪高峰期虽未改变,但是18岁~25岁年龄段的人数比例上升至第二位,且出现未成年人犯罪;到1997年,女性犯罪高峰期变为18岁~25岁,这一年龄段的女性涉世未深,认识能力相对较差,缺乏起码的生活经验,对人对事缺乏必要的分析,因而极易受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使自身的物质、精神、感情及需要发生变化,而当其满足需要的方式和手段超越了法律许可的范围时其行为就构成了犯罪。
且未成年人犯罪比例持续增长,这说明,女性犯罪的高峰年龄在提前。
(二)犯罪类型多样化统计分析表明,近十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女性犯罪案件的类型多达177余种,其中既有盗窃、故意伤害、贪污等常见犯罪,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犯罪类型,如制造毒品;抢劫枪支;放火;杀人、投毒、绑架等等,可见,女性犯罪的结构和危害正在逐步扩大。
女性犯罪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女性犯罪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0c74f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7.png)
女性犯罪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女性犯罪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对于探究女性犯罪的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预防和解决女性犯罪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女性犯罪的一些特点以及可能与女性犯罪相关的因素。
首先,女性犯罪的特点之一是以非暴力犯罪为主。
相比于男性,女性更倾向于选择非暴力的犯罪方式,如经济犯罪、诈骗、偷盗等。
这可能与女性在生理上和社会角色上的一些特点有关。
在生理上,女性常常相对于男性而言体力较弱,所以在犯罪行为上更倾向于选择相对较为温和的方式。
在社会角色上,女性在家庭中承担较多的照顾和责任,犯罪行为的风险相对较高,因此,她们更倾向于选择一些非暴力的方式进行犯罪。
其次,女性犯罪的另一个特点是犯罪动机有别于男性。
根据研究,女性犯罪常常与经济困难、家庭暴力、心理健康问题等相关。
相对于男性,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女性常常处于相对较为弱势的位置。
她们面临着更多的经济困难和不公平待遇,可能会采取犯罪手段来获取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此外,家庭暴力和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女性犯罪的重要因素。
女性常常受到家庭暴力的困扰,导致她们产生了复仇或逃离的冲动。
同时,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等也可能导致女性产生犯罪倾向。
再次,女性犯罪的另一个特点是受男性犯罪影响。
女性在一些犯罪行为中往往是作为男性的帮凶或被迫参与其中,这与女性常常处于弱势和易受操控的地位有关。
近年来,伴随着性别平等意识的提高,女性犯罪的独立性也逐渐增加,但是男性犯罪对女性犯罪的影响仍然存在。
除了女性犯罪的特点,有一些因素可能与女性犯罪相关。
首先,社会经济因素是女性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女性在经济方面往往处于较为薄弱的地位,经济困难可能会推动她们采取犯罪行为来获取生活所需和提高社会地位。
其次,家庭环境因素也是女性犯罪的重要原因。
研究表明,家庭暴力、父母过度保护或严厉惩罚等不良家庭环境可能会影响女性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进而导致其产生犯罪倾向。
此外,心理健康问题也与女性犯罪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犯罪特点
●犯罪手段较为“温和”
根据案例,法院工作人员发现,女性具有性情温和的特点。
从具体案件来说,以盗窃罪、诈骗罪等非暴力犯罪居多,而像抢劫罪、绑架罪等严重暴力犯罪却较少出现。
即使是非暴力犯罪,所实施的犯罪手段也较男性犯罪温和。
(详见案例1.2)
●结伙作案现象突出
基于认知能力较差及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女性犯罪人很少单个人实施犯罪,这一点在涉毒类犯罪中表现尤为明显。
绝大部分涉毒类案件中,女性犯罪人都是与较为亲近的人合伙作案。
而且女性犯罪人也一般不是主犯或首犯,只是望风、提供工具等辅助行为。
●“被害人”向“犯罪人”转变
该类犯罪人往往在身体上、心理上长期遭受折磨,例如,遭受家庭暴力,她们往往在忍无可忍之时,情绪冲动,采取犯罪的手段来对抗。
案例1
谎称弟弟被绑“借”走男友10万
在部分诈骗案中,女性犯罪人假扮某种身份,接近被害人,迎合被害人的心理需要,进而实施诈骗行为,整个过程没有暴力因素。
2011年11月,被告人黄某以“黄某某”的名义与被害人何某认识并交往。
2012年5月1日,黄某谎称自己弟弟欠债被绑架,向何某借款港币60000元(折合人民币48468元)。
黄某借款后,一直没有归还。
2012年5月19日,黄某又
以上述理由向何某借款人民币52000元,也一直未还。
最终,黄某被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000元。
案例2
参加朋友婚礼顺走他人手机
部分盗窃案中,很多女性犯罪人利用自己的“保姆”、“朋友”等熟人身份,顺走被害人家中财物。
2013年3月2日,被告人霍某参加朋友郭某的婚礼。
其间,同去参加婚礼的周某和潘某将手袋放置在新娘房间内。
霍某趁无人之机,盗走了周某手袋内的一台iPhone4手机和潘某手袋内的一台iPhone4S手机。
上述手机共价值人民币4828元。
后,霍某与周某、潘某达成和解,并主动赔偿了二人的全部经济损失。
法院认为,霍某行为已构成盗窃罪,但根据其归案后的表现,对其进行从轻处罚。
最终,判处其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