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自由主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讲自由主义
刘丰
2011年10月12日
一、定义自由主义
(一)界定
自由主义世界观的核心要素包括:
(1)进步:国际关系将会通过增加人身安全、物质福利、表达自由及政治影响的机会这样的方式,逐步沿着增加人类自由的方向发展。

(2)合作:和平、福利和公正会通过国际合作来实现,虽然他们的观点在合作发生的性质和强度上有差别。

合作包括对道德准则的接受、对国际法律的坚持、或者通过国际组织达成合作。

(3)现代化:现代化进程是促进和平、福利、公正和合作的动力。

科技革命和自由的知识革命促使国际关系发生深刻的转变。

(二)基本假定
1、国际体系:和谐的自然状态
2、行为体:个人是主要行为体,国家是个体利益的集合。

3、目标与偏好:福利
二、思想渊源
(一)洛克
自然状态的特征是“和平、意愿美好、互助以及保存”,是人们享受彻底自由和平等的状态。

唯一缺陷是缺乏组织、法庭、法官和成文法。

(二)斯密
对于人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来说,自然的智慧比政府驱使的公共行动更具有效率。

人在追求私利的同时,也服务于公共利益。

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个体。

(三)边沁
幸福是人类使快乐最大化、痛苦最小化习惯的结果。

当每个人都通过理性的幸运盘算努力获取幸福时,他就自动地对社会的善作出了贡献。

国际议会的运行并不依靠任何强制性的力量,而仅靠人类理性本身。

影响国会决策最有力的工具就是公众舆论。

为使世界公众能够公正理性的作出判断,世界公民必须能够自由和经常地得到关于国家间冲突的信息,必须废除秘密外交。

(四)康德
永久和平的先决条件:不秘密保存未来战争的物资、不兼并独立的国家、以民兵代替常规军、不举债发动战争、不干预其他国家事务、不采取妨碍未来和平的敌对行为。

永久和平的决定性条件:每个国家必须是共和政体、国际法的基础是自由国家之间的联盟、世界公民权利的条件是普遍的善意。

三、理想主义
(一)对一战的反思
空前惨烈的战祸
一场无人想要、各方皆输的战事:先发制人的心理和联盟行为把各国拖入战争2、政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权力政治
(二)理想主义的救世方案
人类可以通过学习改进行为,加强透明度和沟通以消除导致战祸的误解、错误信息和误判,通过理性达成妥协与互利合作
治理无政府状态-世界政府和国际法,消除安全两难和军备竞赛-集体安全
(三)理想主义的破灭
现实检验:国联的失败和二战的爆发
理论漏洞:不具备强制力的世界政府和无法达成共识的集体安全保障
四、社会自由主义:跨国民间关系促成多中心跨国“新社会”以削弱国家间关系(一)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以英国学者戴维•米特兰尼(David Mitrany)为主要代表。

技术性或非政治性任务---国际关系中的大量的技术性问题---职能性国际合作组织机构
“分枝理论”(doctrine of ramification):在某一技术领域合作的发展会导致其他技术领域的合作。

这样,一个部门的职能合作或一体化便可以分枝、长杈,扩大到其他许多部门。

(二)新功能主义
新功能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厄恩斯特•哈斯(Ernst B. Haas)、和约瑟夫•奈。

“高级政治” 与“福利政治” 之分。

在“高级政治”领域,权力斗争依然是核心问题。

而在“福利政治”领域,各国之间的人民有着较多的共同利益,容易实现较高程度的合作和一体化。

强调超国家组织在国际一体化过程中的作用,这是把他们与早期功能主义区别开来的主要特征。

外溢:从一个功能领域到另一个功能领域,从经济领域到政治领域。

五、商业自由主义:相互依赖增加减少国家间暴力冲突
(一)相互依赖
相互依存:指的是一个体系中的行为体或者事件相互影响的情势,其中必然涉及成本和收益。

完全均等或纯粹依赖都较为罕见,不对称相互依赖是最常见的情形。

不对称相互依赖就是“相互的但又不平等的依附关系”。

依赖性较少的行为体经常可能把相依赖关系作为在某一问题上进行讨价还价的筹码或者影响其他问题,这就是相互依赖关系中政治讨价还价过程的核心所在。

(二)敏感性与脆弱性
敏感性指依赖效应的强度和速度,即体系的一个部分发生变化在多长时间里引起另一部分发生变化。

脆弱性是指改变相互依存体系结构的相对成本,即逃离体系或改变游戏规则的成本。

(三)复合相互依赖的基本特征
(1)各个社会之间存在多渠道联系,包括政府精英之间的非正式联系或对外部门的正式联系;非政府精英之间的非正式联系;跨国组织的联系。

(2)世界政治中各问题之间无明确等级之分,军事安全并不始终居于议事日程首位,内政与外交之间界线模糊;
(3)在复合相互依赖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政府不在自己所处的地区内或在某些问题上对其他政府使用武力。

武力变成了一种无效的政策工具,军事力量不起主要作用。

“多数情况下使用军事力量的结果不仅代价高昂而且还难以预料。


六、制度自由主义:制度(组织、规则、惯例)通过减少交易成本促进合作
(一)从规制(regime)到制度(institutions)
国际规制:在一个给定的国际关系领域中体现行为体共识的一套明确或暗含的原则、规范、规则及决策程序。

原则是对事实、因果关系和诚实的信仰;规范是指以权利和义务形式规定的行为标准。

规则是指主张和反对某种行为的具体条例。

决策程序是制定和执行集体选择的通行作法。

国际制度:基欧汉指出,制度是一系列约束行为、塑好预期、规定角色的规则(rules),“在国际关系中,有一些制度是正式的组织,它们有规定的等级和实现有目的行动的能力。

另外,诸如货币和贸易领域的国际规制则是规则和组织的复合体”。

制度根植于惯例(practice)。

(二)制度的类型
国际制度包括三种形式:
(1)国际组织:有着明确规定的规则和章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如联合国和国际红十字会;
(2)国际规则:即政府之间经协商同意和达成的、涉及某一问题领域的明确规则,如海洋法、国际货币体系等;
(3)国际惯例:指有着非明确规定和谅解、可以帮助国际行为体协调各自的行为,达到期望值趋同的非正式制度,如未以明文确定下来之前的外交豁免、非世贸组织国家之间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的国际互给行为等。

(三)制度的作用
减少交易成本、提供信息、减少不确定性;促进合作、增进和平。

基欧汉:“理性主义的制度理论将制度视为影响成本的模式。

具体来说,制度减少了某种形式的不确定性,改变了交易成本,也就是说,改变了‘阐明和实施以交换为基础的契约的成本’。

即使是在缺乏等级制权威的情况下,制度也能(通过监督) 提供信息、稳定预期。

通过创造实现互惠的条件等方式,制度也会使非集中化的实施具有可行性。


七、共和自由主义:民主国家不打民主国家,但是民主国家与非民主国家打仗
(一)基本命题
虽然不能说民主国家比非民主国家的冲突倾向更弱,但民主国家之间不会相互开战。

民主:有竞争的选举,秘密投票、广泛投票权;有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和结社自由;宪法架构下的法律体制。

战争:死亡1000人以上的正式战争
(二)解释路径
规范(normative)模式认为,民主国家里,解决内部冲突的方法是妥协,而不是把对手消灭,这种民主政治的规范在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中得到了外部化。

民主国家通常根据民主价值观,理性地与对方和解,以非暴力的方式解决彼此之间的冲突。

民主国家与非民主国家的冲突则由非民主国家的规范支配,因为非民主国家倾向于利用民主国家的温和天性,强行解决问题。

结构(structural)模式认为,其原因是民主国家的战争动员过程相当困难和麻烦。

除非最后不得不做出战争选择,否则民主过程的复杂性会使领导人不愿意进行动员,发动战争;民主的双方会拿出足够的时间,使外交官能够找到解决冲突的非军事办法。

相反,非民主国家的领导人在进行战争动员时受到的结构约束很少,他们也不大关心民意,因此他们更容易将冲突迅速升级到暴力水平。

(三)三角和平
民主国家之间几乎不打仗,它们在总体上也比独裁国家更加倾向于和平;经济上处于高度相互依赖的国家倾向于抑制与其商业伙伴进行战争;一个国家加入的国际组织越多,其政府使用武力反对国际组织其他成员国的可能性越小。

因此,民主、经济相互依赖和国际组织这三大要素,对促进国际关系和平发展都具有独立的、有统计学意义的贡献;如果这三个变量值同时增加,冲突的可能性会明显降低,和平前景将明显增强;不仅如此,国际体系中上述三要素的扩展还会减少那些不具备这些要素的国家间的冲突。

八、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