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外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太阳辐射能

太阳辐射能在可见光线~μm)、红外线(>μm)和紫外线(<μm)分别占50%、43%和7%,即集中于短波波段,故将太阳辐射称为短波辐射。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吸收红外线的能力非常强,臭氧吸收紫外线,这样学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是很少的(大气对于太阳辐射来说是透明的),为什么对流层的气温会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地面辐射是它的热量主要来源),而平流层的气温会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了。

3、积温

高中地理课外知识点(二)

1、耕作制度

是根据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与生产条件采用的种植方式,包括单种、复种、休闲、间种、套种、混种、轮作、连作等。耕作制度在一定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并随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而发展变化。在农业发展史上,其演变过程大致由撩荒农作制、休闲农作制、连作农作制、轮作农作制向复种农作制发展。在中国,除东北、西北、华北北部因热量条件不足实行一熟制外,大部分地区实行复种制。

2、复种指数或种植指数

是指耕地上全年内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是反映耕地利用程度的指标,用百分数表示。热量条件好、无霜期长、总积温高、水分充足是提高复种指数的基础。经济发达和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则为复种指数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中国南方水热条件好,耕地利用率高,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复种指数均在200%以上。复种种类,主要的有稻-稻-麦(油菜)、小麦-玉米、小麦-棉花、小麦-甘薯等。

复种指数与作物熟制有一定关系。全国各类地区复种指数大致为:南岭以南约200%左右;南岭以北,长江以南地区约180~200%;长江以北,黄河、秦岭、白龙江以南地区为150~180%;黄河、秦岭、白龙江以北,长城以南地区约120~150%; 长城以北地区,除部分旗、县外,大部在100%以下。根据中国人口多、

耕地少的特点,因地制宜地提高复种指数,是扩大作物播种面积,挖掘耕地利用潜力和提高农作物总产量的有效途径

3、球面上大圆(涉及到最短航线的选择、方向的判断等)

球面上的大圆就是经过球心的平面截球面所得的圆。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连线的长度,就是经过这两点的大圆在这两点间的一段劣弧的长度。我们把这个弧长叫做两点的球面距离。高中地理中常常涉及到的大圆有经线圈、纬线中的赤道及晨昏圈。

年平均降雨量季节分配

春季降水:长江流域中下游占全年30%~45%,新疆占30%~35%,全国其他地区小于20%;

夏季降水:长江中下游、华南和新疆部分地区占全年50%以下,其他地区都大于50%;

秋季降水:西南地区占全年25%,其他地区不足20%;

冬季降水:长江中下游、华南大部、新疆地区占全年10%~15%,其他地区都在10%以下。

地域分布

东南沿海的广东、广西东部、福建、江西和浙江大部以及台湾等地区年降水量为1 500~

2 000毫米;

长江中下游地区为1 000~1 600毫米;

淮河、秦岭一带和辽东半岛年降水量为800~1 000毫米;

黄河下游、渭河、海河流域以及东北大兴安岭以东大部分地区为500~750毫米;

黄河上、中游及东北大兴安岭以西地区为200~400毫米;

西北内陆地区年降水量为100~200毫米;

新疆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不足50毫米,盆地中心不足20毫米。

中国年平均日照时数的分布

中国年平均日照时数的分布形势是东南少而西北多,从东南向西北增加。

①秦岭淮河以北和青藏、云南高原东坡以西的高原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都在2200 小时以上。

②青岛、兰州一线,即北纬36°以北地区,除了东北的北部和东部以外,日照时数都在 2 600 小时以上。

③锡林浩特、呼和浩特、银川、西宁、拉萨一线以西北的内陆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普遍在3 000小时以上,是中国日照最多的地区,其中局部地区甚至可以达到3 300~3 500 小时以上。例如,中国日照最多的台站青海冷湖年日照为3 小时,即平均每天日照近10小时之久,其次是内蒙古额济纳旗为3 小时,内蒙古海力素为3 小时,甘肃呼鲁赤古特为

3 小时,哈密为3 小时等。

④淮河、秦岭以南,青藏和云南高原东坡以东的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多在 2000 小时以下,是我国少日照地区。其中四川盆地、贵州大部分地区是少日照的中心地区,年平

均日照时数不到1400 小时。该中心地区中四川盆地西坡、川东南、黔西北、鄂西南交界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更在1200 小时以下,有些地方甚至不足1000 小时。中国日照最少的台站就出现在四川盆地西部和滇东北地区。例如,云南盐津为小时,四川荥经为小时,芦山为小时等。而四川宝兴为小时,即平均每天仅有2小时10分钟的日照时间。

降雨类型

一、地形雨

潮湿气流受到山地阻挡,被迫沿迎风坡上升,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而降水,称为地形雨.气流越过山顶,沿背风坡向下流动,则形成增温、干燥等现象,有些地方还出现干热的焚风.

二、对流雨

对流雨盛行于热带及温带夏季午后,因高温使得蒸发旺盛,富含水汽的气流剧烈上升,至高空因减压膨胀,而冷却成云致雨,称为对流雨.其特点为:强度大、雨时短、雨区小、常伴有雷电、短暂强风,又称为热雷雨、雷雨或雷阵雨.如台湾夏季午后的西北雨即是.

三、锋面雨

冷暖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其接触面称为锋面.暖湿空气因密度小,较乾冷空气轻,会沿著锋

面爬升,而致水汽凝结降雨,称为锋面雨,如台湾5、6月间的梅雨.锋面雨多发生于温带气旋的天气系统内,故又称气旋雨.

四、台风雨

在热带洋面出现的热带气旋,其降雨主要是由海上潮湿空气的强烈辐合上升作用而形成,称

为台风雨.热带气旋的范围较温带气旋小,但云层浓密,且环绕在低气压中心的气流强盛,带

来狂风暴雨,经常造成灾害.热带气旋在东亚地区称为台风,在美洲地区则称为飓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