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简析

合集下载

利用GIS技术对城市交通状况进行分析和决策

利用GIS技术对城市交通状况进行分析和决策

利用GIS技术对城市交通状况进行分析和决策一、前言城市交通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保障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其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

而GIS技术是一种以地理信息为基础,进行空间分析和空间决策的技术体系。

故本文将论述如何通过GIS技术对城市交通状况进行分析和决策。

二、GIS技术在城市交通中的应用1. 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和处理GIS技术的基础是地理信息数据,因此在对城市交通状况进行分析和决策时,首先需要进行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主要采集对象包括道路、交叉口、公交站点、人口分布、车辆流量等。

2. 空间分析GIS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可以进行空间分析。

在城市交通中,空间分析可以用来解决以下问题:(1)交通瓶颈的分析:通过对交通流量、道路通行能力等数据的分析,找出交通瓶颈所在,并提出对策。

(2)交通拥堵的预测:通过历史交通数据和人口分布数据等,预测未来交通拥堵状况,以便提前规划和调整交通管理措施。

(3)公交线路优化:根据人口密度、用车需求等数据,对公交线路进行优化,提高公交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3. 空间决策GIS技术中的空间决策是指利用空间分析的结果,制定出可以实施的交通规划和管理措施。

具体包括:(1)交通路网规划:制定合理的道路规划方案,以保障城市交通正常通行。

(2)路口信号灯优化:通过对路口车流量的测算,优化信号灯配时,从而提高道路使用效率。

(3)停车管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城市停车位进行智能管理,实现停车位高效利用和管理。

三、案例分析以北京市为例,如何利用GIS技术进行城市交通状况分析和决策。

1. 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和处理通过对北京市的高清卫星影像进行解译,获取道路、交叉口、公交站点等地理信息数据。

2. 空间分析(1)交通瓶颈分析通过对北京市道路通行能力、车流量和拥堵状况等数据的分析,发现北京市南二环路是交通状况最糟糕的地方。

因此,需要对南二环路周边的道路和公交站点进行规划和管理。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流动性分析与优化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流动性分析与优化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流动性分析与优化在当今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时代,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交通拥堵成为了许多城市面临的严峻挑战。

为了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基于 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城市交通流动性分析与优化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GIS 作为一种强大的空间分析工具,能够整合和处理与地理位置相关的各种数据,为城市交通流动性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交通数据,如道路网络、车辆流量、出行时间等,GIS 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城市交通的运行状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方案。

首先,GIS 可以用于构建精确的城市道路网络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道路的长度、宽度、坡度、车道数量等详细信息都被准确地记录下来。

同时,通过与实时交通数据的结合,如传感器监测到的车流量、车速等,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交通流量在道路网络中的分布情况。

比如,在某些路段,可能会出现车流量过大、车速过慢的情况,这就提示我们可能存在道路瓶颈或者交通设施不合理的问题。

其次,基于 GIS 的交通可达性分析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交通可达性指的是从一个地点到达另一个地点的难易程度。

通过GIS 技术,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区域之间的最短路径、最短时间等指标,从而评估城市中各个区域的交通可达性水平。

对于那些交通可达性较差的区域,我们可以考虑优化道路布局、增加公共交通线路或者改善交通换乘设施,以提高居民出行的便利性。

另外,GIS 还能够对城市交通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

例如,通过分析不同时间段(如早晚高峰、工作日与非工作日)的交通流量变化,我们可以了解到交通需求的时间分布规律。

这有助于我们制定合理的交通管理策略,比如在高峰时段实施交通限流、优化信号灯配时等。

同时,从空间角度来看,不同区域的交通产生和吸引量也存在差异。

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等在不同的时间段会有不同的交通需求,GIS 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识别这些差异,为交通规划提供依据。

然而,基于 GIS 的城市交通流动性分析与优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快速交通对我国区域可达性及经济空间关联的影响

快速交通对我国区域可达性及经济空间关联的影响

第36卷 第5期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gpyVol.36 No.5p 收稿日期:2019-09-29; 修回日期:2019-11-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24) 作者简介:余慧敏(1994-),女,硕士,助教,主要从事区域发展与旅游规划研究。

通讯作者E-mail:weidongwh@163.comdoi:10.3969/j.issn.1672-0504.2020.05.004快速交通对我国区域可达性及经济空间关联的影响余慧敏1,岳 洋2,曹卫东2(1.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13;2.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2)摘要: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快速交通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我国区域空间格局。

通过GIS网络分析、成本加权栅格法以及“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方法构建模型,定量分析快速交通对我国区域可达性及经济空间关联的影响。

结果发现:1)快速交通引发了非均质的时空收敛效应,影响了区域空间结构,可达性格局呈现以“钻石模型”为核心向周边递减的圈层式结构;2)快速交通扩大了中心城市的日常辐射范围,加快了中心城市的空间扩张,等时圈沿交通线呈带状分布,距离相近的城市群在空间上发生聚合和重构;3)快速交通促使城市突破原有空间邻近的限制,改变了城市经济聚类分布,高—高聚类和低—高聚类分布明显增多,1h等时圈内城市经济集聚效应显著加强。

该研究可为城市(群)发展定位、区域协调发展、交通基础路网规划等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快速交通;可达性;区域空间格局;“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中国中图分类号:F299.27;F5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04(2020)05-0021-080 引言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快速交通的发展标志着交通运输进入快速化时代[1-3],目前正在深刻改变和影响我国区域空间格局。

特别是自2007年我国第六次火车大提速以来,陆路快速交通网络逐步成型,加深了我国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广度和深度,也有力支撑了国家战略,在纵深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上,快速交通都起着基础性、服务性和先导性作用。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网络可达性分析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网络可达性分析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网络可达性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优化交通路线规划等问题,基于GIS的城市交通网络可达性分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从交通网络的建立、可达性分析方法以及可达性分析结果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和探索。

一、交通网络的建立城市交通网络是可达性分析的基础。

建立一个准确、完整的城市交通网络模型对于分析交通可达性至关重要。

以某市为例,可以通过收集交通路网数据、公共交通站点数据以及交通流量数据来搭建城市交通网络模型。

利用GIS软件,将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和处理,建立出一个真实、精确的城市交通网络模型。

二、可达性分析方法在城市交通网络模型建立完成后,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通网络可达性分析。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最短路径分析、可达度分析和权重距离分析等。

最短路径分析是计算两点之间最短路径的方法,适用于短途出行的可达性分析。

可通过计算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或时间来评估出行的便捷程度。

可达度分析是根据交通网络模型计算出各区域的总可到达性,常用指标是可达性指数。

可通过计算每个节点到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长度,再统计可到达其他节点的个数,得出可达度指标。

权重距离分析考虑了不同交通路段的阻抗系数,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交通网络的可达性。

通过设定不同的权重,可以得出更接近实际情况的结果。

例如,道路拥堵程度高的路段可以设置较大的阻抗系数,从而在计算中反映出拥堵对可达性的影响。

三、可达性分析结果的应用交通可达性分析结果可以为城市交通规划、交通拥堵疏导、公共交通站点布局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通过研究交通网络中不同节点的可达性情况,可以找出交通瓶颈区域,并进行相应的优化规划,以提升交通效率。

此外,可达性分析结果还可用于公共交通站点布局。

通过分析各个区域的可达性指数,可以确定哪些区域需要新建或调整公交站点,以提供更便捷的公交服务。

另外,可达性分析结果还可以为交通拥堵疏导提供参考。

基于GIS技术的可达性分析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GIS技术的可达性分析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城市总体规划能够充分的对城市建设工作进行调控,是管控城 市空间管理资源的主要方式,在规划中,城市的居住用地以及交通 系统情况与市民的生活情况息息相关。所以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应用 可达性理论,不仅仅具有理论性,更加具有现实性。
1 可达性分析 可达性通常指的是通过交通工具、土地以及交通体系使得人或 者物到达终点的情况。通常包含了三个点,即:人、人的活动以及 人和活动之间的关系。这三个点对可达性大小的三个点有着相互对 应相互影响的作用,即:个体、土地使用以及交通。 2 城市总体规划和GIS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观点的逐渐改变,城市的总体规划 对于规划以及处理管理信息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城市规划工作 中通常是使用了CAD软件技术辅助进行规划工作。其主要是利用点、 线、面储存矢量数据,但是属性数据不够多,没有空间数据库,加 大了属性查询工作以及使用工作,进可以当作为绘图的软件。与CAD 相比,GIS技术能够充分的将对象的具体属性与相对应的空间位置结 合起来,填补了以往城市总体规划中纯文字或者纯图片的缺陷,可 以最大程度的满足用户对于信息、图形等更高的规划要求。 GIS技术可以充分提高城市总体规划的合理性。在做城市总体 规划的时候,需要计算大量的规划指标。而GIS技术首先确保对大量 的数据进行分门别类的储存。然后GIS技术可以对空间特征的数据进 行科学性的分析,保证了准确的反映出这一城市的实际情况以及 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GIS软件能够很方便的形成多种规划 图、报告,并且可以通过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管理,及时的更新自 己增补动态。更加主要的则是相关技术人员能够进行二次开发工 作。而且,近几年来,由于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卫星遥感技 术俩者之间相互结合,相互应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有关数据的 含量,从而加快了城市总体规划工作效率。并且,存储的基础数 据在连续更新的情况下,可以长期的进行使用,进而确保城市领 导者能够一直使用最新的城市数据,最大程度上节约了成本,有 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 3 GIS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3.1 GIS技术在信息采集等方面的应用 以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中就能够看出,城市的总体规划应该首 先要采集城市的基础资料,其中包含了城市的地址图形数据、规划 控制性数据等。在这一环节中GIS技术和遥感技术互相结合,可以有 效的提高影像定位以及地图校准的工作,进而可以做到定位准确, 快速的完成采集信息的工作。比如,在GIS软件中,通过使用遥感影 像技术,可以对土地进行分类,提取专题特征以及测算面积等,可 以充分掌握城市的现状情况从而形成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基本数据。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是通过将城市的现实情况当作基础,以城市

基于GIS的交通可达性分析与优化研究

基于GIS的交通可达性分析与优化研究

基于GIS的交通可达性分析与优化研究交通可达性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人们达到目的地所需的交通成本和时间的度量。

交通可达性分析主要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来评估和分析不同地区的交通可达性水平,从而为交通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重点研究基于GIS的交通可达性分析与优化方法。

一、引言交通可达性是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关系到人们的出行方便程度、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交通可达性分析方法主要基于经验和主观判断,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

随着GIS 技术的不断发展,交通可达性分析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

GIS技术可以利用地理信息数据库和网络分析算法,快速准确地计算不同地区的交通可达性水平,并提供可视化的结果,方便决策者进行交通规划和改进。

二、基于GIS的交通可达性分析方法1. 数据准备:首先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交通网络数据和需求数据。

交通网络数据包括道路网络、公共交通线路等,需求数据包括人口分布、工作地点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地理信息采集和处理技术进行获取和整理。

2. 网络分析:利用GIS软件中的网络分析模块,根据收集到的交通网络数据,计算不同地区的交通可达性指标,如路程、时间、费用等。

这些指标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权重设置和调整,以反映不同出行方式的重要程度。

3. 结果展示:利用GIS软件提供的可视化功能,将交通可达性指标以图形和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可以使用色彩渲染的方式,在地图上标示出不同地区的交通可达性水平,以便决策者直观地了解不同地区的交通状况。

三、基于GIS的交通可达性优化方法1. 基于网络优化的交通路径规划:基于GIS技术的网络分析模块,可以实现基于交通网络的最短路径规划和多模式路径规划。

在实际的城市交通中,不同出行方式的路径选择也会影响交通可达性水平。

通过优化交通路径的选择,可以提高整体交通可达性水平。

2. 基于规划优化的交通设施布局:利用GIS技术,可以对交通设施的布局进行优化。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城市交通状况分析与优化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城市交通状况分析与优化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城市交通状况分析与优化城市交通状况分析与优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的交通状况分析与优化方法使得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更加高效和精确。

本文将从交通状况分析和优化的角度,探讨如何利用GIS来进行城市交通管理。

首先,GIS可以提供精确的交通数据和实时监控。

通过采集GPS信号、摄像头和传感器等设备,GIS可以收集到大量的交通数据,如交通工具的流量、速度、拥堵情况、交通事故等信息。

同时,GIS还可以实时监控城市交通状况,在交通拥堵或事故发生时,及时调度交通信号灯、路由导航系统等,以优化交通流动性和减少交通堵塞。

其次,GIS可以进行交通网络分析和模拟。

通过建立城市的交通网络模型,利用GIS软件进行交通网络的分析和模拟,可以评估交通基础设施的容量、交通拥挤状况和瓶颈点。

通过分析瓶颈点的特征和调查交通需求情况,可以优化交通网络布局,提高交通效率。

同时,还可以模拟不同的交通管理方案,如交通限行、交通信号优化等,以评估其对交通流分布和拥堵情况的影响,从而选择最优方案,并进行实时调整和管理。

另外,GIS可以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和优化规划。

通过分析历史交通数据、人口分布、产业布局等信息,结合交通网络模型,可以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如交通流量、出行需求、交通拥堵情况等。

基于这些预测结果,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交通优化规划,如新增或修改道路、公共交通线路的规划,优化交通信号配时方案,提供更合理的出行方案等,以满足未来交通需求,并减少交通拥堵。

此外,GIS在城市交通管理中还可以与其他技术手段相结合,如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称ITS)和大数据分析等。

通过将GIS与ITS集成,可以实现更加精确的车辆定位、交通信号控制和出行导航等功能,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交通数据,可以发现交通问题的原因和模式,进一步优化交通管理策略。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应用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GIS通过将空间位置与经济数据相结合,提供了城市规划、资源管理和市场分析等方面的关键信息,帮助决策者制定更科学、更有效的发展战略。

首先,GIS在城市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城市规划需要对土地利用、交通规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通过GIS系统可以将地图信息与人口普查、交通流量和气候数据等信息结合起来,为城市规划师提供准确、全面的空间数据。

基于这些数据,规划师可以评估不同用地类型的潜在影响,并制定出最佳规划方案。

例如,GIS可以帮助规划师确定最佳的住宅区位置,考虑到人口密度、交通便利性和公共服务等因素,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市民的幸福感。

其次,GIS在城市资源管理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城市拥有大量的房屋、土地和基础设施等资源,如何高效管理这些资源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GIS可以帮助城市管理者实时监测资源利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在房地产管理方面,通过GIS可以准确记录并追踪不同地区的房产销售情况和土地供应情况,从而更好地掌握市场动态,避免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GIS还可以应用于自然资源管理,例如森林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的管理和保护,从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另外,GIS在市场分析和商业决策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商业竞争的加剧,市场分析成为企业决策的重要一环。

通过GIS系统,企业可以将销售数据、客户分布和竞争对手位置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市场的热点和潜在机会。

例如,在零售业中,GIS可以帮助企业确定最佳的销售点位置和仓储中心位置,考虑到顾客分布、交通便利性和竞争压力等因素,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占有率。

此外,GIS还可以应用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

现代社会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如何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可达性研究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可达性研究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可达性研究城市交通可达性研究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议题之一,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和便捷性,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

而近年来,随着GIS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GIS的城市交通可达性研究在城市规划领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何为城市交通可达性开始,详细介绍基于GIS的城市交通可达性研究的意义和方法,以及它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城市交通可达性城市交通可达性是指城市中一个地理空间单元与其他地理空间单元之间交通的可达程度。

其中,地理空间单元可以是城市中的一个街区、一个工业园区、一个商业区或一个居住区等。

在城市交通可达性的研究中,交通可达性的标准通常包括时间、距离和费用等因素。

交通可达性水平高的地区通常意味着人们可以更快、更便捷、更经济地到达其他地方,从而提高城市的整体效率和便捷性。

二、基于GIS的城市交通可达性研究的意义基于GIS的城市交通可达性研究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例如:1. 帮助规划师了解城市中哪些地区的交通可达性较好,哪些地区的交通可达性较差,从而能够制定更科学的城市规划方案。

2. 帮助城市规划者在设计公共交通线路时确定线路的最佳路径,从而使得公共交通的覆盖面更广、效率更高。

3. 帮助城市规划者更好地规划城市的用地结构,例如商业、住宅、文化娱乐等用地的布局,从而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出行需求。

三、基于GIS的城市交通可达性研究方法1. 数据收集:建立基于GIS的城市交通可达性研究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例如道路交通网络、公共交通线路、交通流量等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从城市交通部门、地理信息部门等机构中获得。

2. 数据处理: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清洗,生成更准确和可靠的数据集。

例如,从路网数据中得到每条路的长度、车速等参数。

3. 空间分析:通过将收集到的数据在GIS中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不同地区的交通可达性等参数,例如,如果基于一定的时间、距离和费用因素,可以得到每个街区的交通可达性分数。

基于ArcGIS的交通可达性分析

基于ArcGIS的交通可达性分析

基于ArcGIS的交通可达性分析摘要:交通可达性(accessibility)可简单地解释为利用特定交通系统,从某一区位到达指定区位的便捷程度,是评价交通网络和交通区位的常用指标。

交通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区位因素,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传递纽带。

本文运用ARCGIS空间分析的方法,对比韶关市各市县在武广高速铁路开通前后以及韶赣铁路、韶赣高速公路、深湘高速公路建成后(以下称规划目标年)三个时间点的可达性,得出过境交通对于区域城镇群可达性的一般影响。

关键词:交通可达性;ArcGISAbstract: traffic accessibility (accessibility) can be a simple explanation for the use of specific transportation systems, from one location to designated location and convenient degree, it is evaluation traffic network traffic location and the common use of the index. Traffic is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important location factor, is poured, logistics, cash flow,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link.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of spatial analysis of ARCGIS, the contrast of each city and county in shaoguan, wuhan-guangzhou railway opened and compositions of railway, jiangxi and jiangxi compositions of highway, deep xiang the highways are built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planning target years) three time points of accessibility, draw the transit traffic on the regional city of accessibility of general influence.Keywords: traffic accessibility; ArcGIS中图分类号:C91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引言韶关市地处粤北山区,属于广东省相对欠发达的区域。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交通可达性分析研究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交通可达性分析研究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交通可达性分析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交通状况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人们的出行效率和舒适性,也与城市的发展和竞争力息息相关。

因此,对城市交通状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城市规划和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围绕基于GIS 技术的城市交通可达性分析展开讨论。

一、GIS技术与城市交通可达性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以地理数据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在地理空间上进行管理、处理和分析,可以为城市交通可达性分析提供强大的支持。

城市交通可达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和条件下,人们从出发点到达目的地所需的时间和成本等因素的综合评价。

GIS技术通过将城市交通网络和基本设施信息等数据进行整合,可以更加精确地反映城市交通网络的实时情况,并为研究城市交通可达性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

在GIS技术的基础上,可以利用路网模型等方法,对城市交通网络的规划、设计和评价进行分析和优化。

同时,GIS技术还可以构建城市交通信息系统,实现实时交通监测和管控,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二、GIS技术在城市交通可达性分析中的应用1. 建立城市交通网络模型在城市交通可达性分析中,建立交通网络模型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通过GIS技术可以获取城市道路、轨道交通等交通网络信息,并将其转化为交通网络模型。

同时,还可以结合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出交通网络中的道路、桥梁等元素信息,以便更加准确地模拟城市交通网络。

2. 分析城市交通瓶颈城市交通瓶颈是指交通网络中影响交通运行效率和可达性的瓶颈点,例如拥堵交通路段、交叉口等。

通过GIS技术可以对城市交通瓶颈进行分析,包括交通流量、交通速度、交叉口通行能力等指标的分析,以便更好地优化城市交通网络。

3. 评价城市交通可达性通过GIS技术,可以将城市交通网络数据与交通需求数据结合起来,并运用最短路径算法等方法,评价城市交通可达性,确定城市各区域的交通可达性水平。

同时,还可以结合人口分布、商业热点等数据,分析城市交通需求的变化规律,进一步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建筑论文:基于GIS的县域交通可达性分析

建筑论文:基于GIS的县域交通可达性分析

建筑论文:基于GIS的县域交通可达性分析第1 章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交通网络在一个区域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达性作为审评交通网络的一项重要综合性指标[1],通常意义下,它是指城市中一点到达其他地点的交通方便程度,有时也指其他地点到达这点的交通方便程度。

通常情况下都是考查点对点之间的交通可达性,比如考查i 、j 之间的交通是否连通,顺畅情况如何等[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加剧建设,从事交通地理、区域经济研究的相关学者开始逐渐对可达性形成了更广泛的重视与研究。

可达性是由区域交通运输情况、交通相互通达的状况,两者的综合条件反映其水平高低的,现实中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区域交通与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联。

经由地区产业规模质量的升级由区域可达性的提升所推动,当这一推动过程顺利,将会顺利使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提升至新的层次。

通常情况下,一定地缘界限的空间内向着集约化发展时,以往的运输能力将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对应经济需求,这将会刺激新一轮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区域可达性与之成为统一的增长共同体[3]。

从目前国家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化发展的战略部署上讲,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单位—县域,研究其交通与经济的协调模式与格局显得尤为重要[4]。

随着当前国家级顶层经济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的部署,古老而文明商业贸易要道的“丝绸之路”将穿越浩瀚的历史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而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同样享负盛名的河西走廊,在提倡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的今天,其道路交通运输能力、公路的通达程度,能否出色完成“一带一路”的交通贸易重任,也将得到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有利政策的支持下,在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取得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面临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严重问题。

与其他省市相比,甘肃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仍严重落后,空间发展差异依旧问题突出,经济发展格局仍未发生改变[5-6]。

对此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甘肃省应予以重视,做到全省市的经济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战略部署。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可达性建模及计算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可达性建模及计算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可达性建模及计算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的交通状况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如何优化城市的交通网络,提高公共交通的可达性,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这方面,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应用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

本文就基于GIS的城市交通可达性建模及计算这一主题进行分析。

一、GIS与城市交通可达性GIS是一种集成了地图、数据库和解析器等功能的软件系统,它可以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属性数据相关联从而实现对地理信息的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

城市交通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方面,其可达性是指到达特定地点所需的时间和距离。

通过GIS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城市交通网络进行可视化展示和分析,从而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二、城市交通可达性建模城市交通可达性建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道路网络、公共交通站点、交通拥堵情况等。

在建模中需要先对城市交通网络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包括道路和公共交通线路数据的获取和加工。

之后可利用网络分析模型对交通网络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每个地点的可达性,包括步行、骑行、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并以此建立交通可达性模型。

三、城市交通可达性计算城市交通可达性计算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

以步行为例,可通过计算机程序模拟用户从某个出发点沿着道路网络前往目的地的过程,以确定所需时间和路径。

在计算中,需要考虑交通拥堵情况,以及人流量等因素对交通可达性的影响。

交通可达性计算结果可以为城市规划者提供决策依据。

四、案例分析以某城市为例,利用GIS技术建立了城市交通可达性模型,并进行了相关计算。

结果显示,该城市具有较好的步行和公交可达性,但机动车通行可达性存在瓶颈,呈现出拥堵状态。

基于这些结果,该城市将通过加强公共交通网络和优化道路规划等手段来优化城市交通可达性,提高居民的交通出行效率。

五、总结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GIS的城市交通可达性建模及计算。

借助GIS技术,可以有效地对城市交通网络进行分析和展示,为城市规划者提供决策支持。

浅谈GIS在交通可达性研究中的应用

浅谈GIS在交通可达性研究中的应用

浅谈GIS在交通可达性研究中的应用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功能(数据库和空间分析)及其目前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在城市规划方面的应用。

此外,详细叙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在交通可达性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在当前的研究中所涉及和采用的可达性指标和模型,如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等。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交通可达性1 地理信息系统1.1 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也称为“地学信息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1]。

地理信息系统的本质是给多维信息贴上地理标签,如位置、高度等,并加以整合和管理利用。

1.2 主要功能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是处理各种空间或地理信息,其基本功能包括对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和输出。

同时,地理信息系统依托这些基本功能,通过利用空间分析技术、模型分析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集成技术等,更进一步演绎丰富功能,满足社会和用户的广泛需要。

从总体上看,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可分为:数据库和分析功能1.2.1 数据库的建立与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利用数据库实现它对数据的采集与编辑的基本功能。

一方面,可以通过数字化扫描等技术实现对纸质地图表示的地理信息的采集。

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也来源于遥感数据,通过图像处理将遥感影像中的数据输入到GIS数据库中,实现数据的采集与利用。

此外,也可以利用GPS辅助地理信息的采集。

将数据采集录入数据库之后就是数据的处理与存储。

由于录入的数据格式等可能存在差异,就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统一格式。

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录入的数据以及处理后得到的各类地图共同组成了地理信息系统庞大的数据库。

1.2.2 空间分析功能地理信息系统的另一大功能是空间分析功能,利用已有的数据进行空间数据的查询与分析,从已知的地理数据中得出隐含的重要结论,从而应用在诸多研究领域。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可达性研究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可达性研究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可达性研究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城市交通可达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城市道路网络的规划、设计及管理、交通运输的效率和便捷度等问题。

GIS技术的应用为城市交通可达性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使得研究者可以更加系统和全面地了解城市交通可达性的情况,从而为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二、GIS技术在交通可达性研究中的应用GIS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备,处理地理信息的技术。

它可以对地理信息进行空间分析、数据查询和数据可视化。

在城市交通可达性研究中,GIS技术可以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1. 道路网络的构建和管理GIS技术可以通过将各种不同的地图和空间数据整合在一起,构建出城市道路网络图,并对道路状况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控。

同时,还可以对交通管理进行规划和管理,分析道路拥堵、瓶颈和交通事故等问题,为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2. 交通模拟和预测GIS技术可以通过建立交通网络模型,对城市交通情况进行模拟和预测。

通过分析交通流量和车速等参数,可以预测道路拥挤情况,为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指导。

3. 配套交通设施规划GIS技术可以通过对城市人口、交通流量、商业区、生活设施等因素进行空间分析,帮助城市规划师进行配套交通设施规划。

比如,在人口密集或商业区周边,规划或改善公共交通线路的设置,从而提高交通的可达性和便利度。

三、城市交通可达性分析指标通过GIS技术的应用,城市交通可达性分析可以涉及一系列的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指标:1. 路程距离路程距离是指从一个起点到达一个终点的最短路径距离,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出城市交通的基础设施状况和道路布局情况。

2. 通行时间通行时间是指从一个起点到达一个终点的时间成本,包括交通拥堵的影响和路况变化等因素。

3. 交通速度交通速度是指在通行时间基础上,计算出的平均车速,通常作为衡量城市交通可达性的重要指标。

基于GIS的交通可达性分析与优化研究

基于GIS的交通可达性分析与优化研究

基于GIS的交通可达性分析与优化研究交通可达性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评价城市交通系统效率和便利程度的重要标志。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交通可达性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交通可达性进行分析与优化。

GIS(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逐渐在交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交通可达性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一、交通可达性的概念与意义交通可达性是指不同地区或地点之间通过交通工具(如汽车、公交、地铁等)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到达目的地的便利程度。

交通可达性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选择、生活质量以及经济活动的发展。

通过对交通可达性的分析与优化,可以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基于GIS的交通可达性分析方法在过去的研究中,学者们通常通过测量交通网络距离或时间来评价交通可达性。

然而,由于城市交通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单一指标无法全面反映交通可达性的实际情况。

基于GIS的交通可达性分析方法通过结合空间数据、交通网络数据和居民出行行为数据,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价交通可达性。

常用的方法包括缓冲区分析、最短路径分析、网络分析等。

三、基于GIS的交通可达性优化研究在当前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中,提高交通可达性已成为重要的发展目标。

基于GIS的交通可达性优化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交通网络优化:通过优化道路规划和公共交通线路设计,提高交通网络的连通性和效率,降低出行成本。

2. 设施布局优化: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确定交通设施的最佳位置,提高服务范围和覆盖率,优化城市交通网络结构。

3. 公交换乘优化:通过分析换乘站点的位置和布局,优化公交换乘线路设计,提高公交出行效率和便利性。

4. 出行服务优化:通过GIS技术对不同出行方式(步行、自行车、汽车等)的可达性进行比较分析,为居民出行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四、案例研究:基于GIS的交通可达性分析与优化实践以某城市为例,通过对城市交通网络数据、人口分布数据和交通设施数据的整合,运用GIS技术进行交通可达性分析与优化研究。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与公平性评估研究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与公平性评估研究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与公平性评估
研究
第一章: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组织与进度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 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与公平性研究概述
2.2 进展
2.3 存在问题与不足
2.4 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
第三章:理论框架与研究模型
3.1 基本理论框架
3.2 研究模型构建
3.3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数据获取与处理
第四章: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分析
4.1 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拓扑分析
4.2 基于网络分析的交通站点布局优化研究
4.3 基于网络分析的交通网络扩容规划研究
第五章: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评价方法
5.1 可达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 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可达性评价中的应用
5.3 可达性评价案例研究
第六章: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评估与公平性分析
6.1 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评估模型建立
6.2 基于可达性评估结果的公共交通线路优化研究
6.3 城市公共交通公平性分析
第七章:案例研究与实证分析
7.1 研究区域选择与数据收集
7.2 评估结果分析与讨论
7.3 优化策略提出与实施效果评估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总结
8.2 研究贡献与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数据处理方法及计算工具说明。

基于ArcGIS的交通可达性分析——以韶关市为例

基于ArcGIS的交通可达性分析——以韶关市为例

2.2 研究方法
空间上以韶关市各个市县为内部节点,以最近的大城市或中转站为外部联系
的外部节点,按通过 ARCGIS Network Analyst 网络分析功能计算出韶关市各市
1
县的交通可达性,得出过境交通对于日常城镇群的可达性的影响;再结合理论演
绎的方法,推导出日常城镇群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武江区、浈江区、曲江区均属于市区范围,因此全市划分为市区、乐昌市、
南雄市、仁化县、始兴县、翁源县、新丰县、乳源县 8 个次区域,分别选择其市
(县城)中心作为研究的区内可达性节点。考虑到距韶关市最近的主要联结点和
中转站为广州(可转珠海、东莞、深圳等地)、衡阳(可转入株洲、长沙、柳州、
昆明等地)、赣州(可转入梅州、南昌、厦门等地),笔者选择了广州、衡阳、赣
州这三个城市为韶关市的区外可达性节点。 综上,韶关市内某县 i 的可达性可表示为从该节点出发到区内各节点的最短
8.54 2.11 2.27 4.02 8.39 16.93
表 2 武广高铁开通后韶关各市县的通勤时间测算表
市区
乐昌 市 南雄 市 仁化 县 始兴 县 翁源 县 新丰 县 乳源 县 内 部 可 广州
衡阳
赣州
外部可 综合可
达性
达性
达性
市区

0.49 1.48 0.63 0.90 1.14 1.81 0.51 6.95 0.84 1.33 3.65 5.82 12.77
0.72 1.66 2.33 1.00 8.59 2.50 2.94 3.47 8.92 17.51
始兴 县 0.90 1.23 0.58 0.72 —
1.49 2.16 1.27 8.35 2.78 3.22 2.75 8.74 17.09

交通可达性与城市经济关系研究

交通可达性与城市经济关系研究

交通可达性与城市经济关系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交通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通可达性是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也与城市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就交通可达性与城市经济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分析其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交通可达性的概念及评价指标交通可达性是指人、物能够通过交通手段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条件下到达目的地的能力。

交通可达性包括时间成本、空间成本和金钱成本等多种因素,因此要综合考虑评价指标。

常见的交通可达性评价指标有:交通流量指标、行程时间指标、出行费用以及出行距离等。

其中,交通流量指标往往是衡量城市交通运营水平的重要标志,而行程时间指标则是衡量交通效率的重要指标,同时出行费用也是评估交通运营优劣的重要依据。

二、交通可达性与城市经济交通可达性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有研究表明,交通网络的发展水平与城市经济的发展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城市中心区域往往是城市经济活动的重心,同时也是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密集地区。

发达的市中心交通网络与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系统有利于商业区域的繁荣发展,为城市经济的增长提供了支撑力量。

此外,发展交通网络也有利于城市间的经济联系。

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发展,城市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方便了货物、资本、信息等的流通,使城市间产业的协同发展成为可能。

三、交通可达性存在的问题尽管交通可达性与城市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但是交通可达性的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方面,大城市中心区域的交通瓶颈问题比较突出。

交通拥堵、交通安全等问题已成为城市交通运营中的重点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城市交通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出现了新的交通拥堵区域。

如何加强城市交通整体规划,进行综合治理,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交通可达性的优化策略针对交通可达性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优化和改进。

一方面,可以加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疏通重点路段和区域,拓宽道路、加强交通信号灯、提高道路运输网络的组织协调水平,改进公共交通运营模式,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进程等,减缓交通拥堵的程度,提高交通运营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GIS的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简析发表时间:2018-07-09T16:15:24.8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作者:安宇航[导读]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交通体系也不断完善,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摘要: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交通体系也不断完善,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这种现象在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就表现的更为明显。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城市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交通可达性也就越好。

本文拟在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来对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使我国的城市交通可达性得到更好的改善,使我国的交通网络变得更加完善。

关键词:GIS;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交通可达性;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所谓交通可达性通常指的是从一个地区利用某种交通工具到达另一地区的快捷程度。

这一指标不仅体现出两个城市之间交通网络的完善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交通可达性不仅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同时还会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与文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促进我国方方面面的发展。

在这一形势下,各个领域都加大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

在当前的研究成果中,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交通可达性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密切关联。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运用GIS技术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一、研究背景当前,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有286个,这些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大都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的[1]。

同时这些城市的交通便利程度的发展也是相当不平衡的。

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快捷性与便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当前我国各个地市一方面都应该重视对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工作,从而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另一方面都应该充分发挥经济优势为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创造条件。

本文就旨在通过对这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与交通可达性进行分析,并对这两组数据之间所呈现出来的关系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对之间呈现出来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2]。

本文所选取的经济发展水平测量指标主要包括286个地市在人均GDP、资源配置效率、工业生产总值、居民平均工资水平、城市就业率、地市生产总值、地市恩格尔系数等。

而衡量地市的交通可达性时主要对该地市的公路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等每年的货运总量与客运总量进行分析来判断。

通过对各个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可达性中的多个维度的比较,从而得出二者之间关系的准确结果。

二、研究方法(一)引用GIS技术判断各地市5小时的交通可达性在本文中通过对相邻地市之间的距离、交通方式等数据的提取及分析,假设各地市之间的路途都是相同材质的(步行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四千米、公路运输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八十千米、铁路运输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就是千米,水路运输平均速度是每小时一千米),那么从一个地市的市政府所在地出发到另一个地市的市政府所在地所需要的平均时间设为5小时[3]。

(二)各个地市的交通运输客货运输总量各个地市的交通运输客货运输总量是衡量该地市的交通运输可达性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因此,只有清楚的知道该地市的客货运总量后,我们才能了解到该地区的交通可达性。

在对这一指标进行运算时,我们可以假设有某城市z,z城每天的客货运输总量为Tz,在每年的运输总量中,公路客运量为Gz、铁路客运量为Oz、水路客运量为Sz,每年的货运总量分别是G`z、O`z、S`z,那么z城每天的客货运输总量就可以表示为:Tz=(Gz+Oz+Sz)+(G`z、O`z、S`z)/365z=1,2……,n将5小时交通可达性与每天客货运输总量在每年中所占的比重设为M、N,在本文中将M、N分别设定为0.62和0.43。

最终通过这些条件就可以求出每个地市的交通可达性。

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上文中所说的对各个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衡量时所参照的几项指标对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量,运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出的各项数值进行分析,经此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本次研究中的研究结果。

三、研究城市通过对吉林省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进行分析了解,区域交通可达性能够反映出城市间的人员、物品、资金等方面的流动的难易程度,交通的可达性了影响城市经济的流通。

可以通过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测算吉林省城市的时间距离,还可以通过可达性系数有效的反映出各个城市的可达性水平的实际数据,并且分出高低,所以通过加权平均时间的表达式能够直观的反映出问题。

根据吉林省的实际情况了解后,通过测算公路交通的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的指数、可达性系数,然后对通过公式对两者进行加权,最后就能测算出综合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数和可达性系数了。

(1)关于引力的研究在对吉林省进行研究时,应当采取一定的模型来进行更合理的处理问题,更直观的得到答案,所以针对于吉林省我们可以先选取引力模型来进行对各个城市之间经济的关系量,把吉林省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的综合质量作为质量指数,然后我们可以通过选用吉林省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综合质量作为质量指数和距离来对关于引力的研究实验,通过运用公式的方式可以表达出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强度,然后我们可以通过对于两个城市间的经济联系的强度和两城市间的综合质量的指数还有两城市间的距离等数据可以有效的计算出关于经济联系的隶属度。

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对想对某一城市的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进行分析了解,应当先建立一个引力模型,通过合理的方式可以更容易、更直观的将问题简单化,最后得到正确的答案。

(2)关于可达性的测算和分析了解通过对于吉林省各个城市的可达性水平的分析。

可以了解到吉林省的大部分城市都是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的。

长春的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3.5小时,可达性系数为0.64,通过对于其中长春市的具体数据分析更够更全面的体现出长春在全省的交通网络中存在着比较大的优势和属于交通的重要中心位置。

但是对于吉林其他西北部等城市的可达性却比较落后,其加权平均旅行时间达到了五小时以上,而且可达系数要大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所以对于吉林省各个城市的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可达系数的分析能够全面的了解到其主要的影响是由于受地理位置和经济中心城市的距离、主要交通设备的通达度低等因素造成的。

吉林省城市的加权平均数有着规律性的变化,其中以吉林中部为中心,往西北部和东南部和东部的加权平均数越来越大,可达性系数由长春向外逐渐降低。

通过引力模型和关于对吉林各个城市的分析,运用城市间的联系强度和联系隶属度进行计算,并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的应用来对城市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进行充分的了解。

四、研究结果通过对吉林省的了解,并且进一步根据有效数据分析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研究,根据上述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我们通过对所得出的各项数值进行分析与整理,得出了以下结论:当前,在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城市有32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适中的有97个,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的有157个。

在城市交通可达性方面,可达性较高的城市有57个,可达性中等的有95个,可达性较低的有135个。

此外,通过该研究我们同时还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大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一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沿海地区交通完善程度较高提供了依据[4]。

我们在对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可达性进行分析时,通过二者在数量上的相关性就可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可达性之间是存在着必然联系的,一般来说,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相应的交通可达性也就越高。

这一联系可能是因为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的越好,就有可能在完善交通线路问题上投入更多的资金,而交通线路的完善必定会促进该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在经济往来的过程中,就会更好的促进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对我国地级及以上地市的城市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我们得出了二者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是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

因此,在今后各地市如果要想实现当地经济的飞速发展,必须要关注当地的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在对交通建设时还要进行相关制度的约束和技术上的支持,只有全面的进行对交通运输网的管理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总结: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交通运输所提出的高俅也越来越高。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加强了对于交通运输的投入以及关注,使我国的交通网络不断完善。

但是,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一个城市的交通可达性往往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本文基于GIS空间技术对我国地级及以上的城市交通可达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从中我们发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根据这一研究结果,我们在今后的交通管理过程中要更加充分的发挥经济优势,促进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1]刘传明,张义贵,刘杰,等.城市综合交通可达性演变及其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分析-基于"八五"以来淮安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12):2028-2033.[2]刘传明,曾菊新.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测度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对湖北省79个县域的定量分析[J].地理研究,2011,30(12):2209-2221.[3]王振波,徐建刚,朱传耿,等.中国县域可达性区域划分及其与人口分布的关系[J].地理学报,2010,65(4):416-426.[4]程钰,刘雷,任建兰,等.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格局研究-对山东省91个县域的定量分析[J].地理科学,2013,33(9):1058-1065.[5]卢茜,林涛.基于交通可达性的上海郊区新城房价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9(4):426-431.[6]宋佃星,李强,延军平.陕西省公路交通可达性时空演变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3):36-41.[7]陈洁,陆锋.京津冀都市圈城市区位与交通可达性评价[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24(2):53-56.[8]潘竟虎,石培基,董晓峰.中国地级以上城市腹地的测度分析[J].地理学报,2008,63(6):635-645.[9]沈惊宏,陆玉麒,兰小机,等.区域综合交通可达性评价-以安徽省为例[J].地理研究,2012,31(7):1280-1293.作者简介:安宇航(1996-10-05),男,汉族,籍贯:河南漯河,学历: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交通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