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业绩评价【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我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业绩评价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我国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交易自2005年初开始以来已经逐渐受到了广大市场投资者的认可,交易量节节攀升,其独特的股票申赎机制、二级市场交易机制使得其兼具指数基金、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的三者之长,拥有交易便利便捷、成本低廉、资金使用效率高、收益稳定、操作透明、流动性高等多项优势。对ETF基金的业绩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能衡量其投资价值,对于我国基金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对于广大投资者慎重选择投资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选取5支最具代表性的ETF为样本,用以跟踪误差为核心的业绩评价指标结合传统基金业绩评价方法检验其投资绩效。基于本文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角度,本文主要采用回归分析等进行实证研究,辅以SPSS和Eviews5.0工具的帮助,以研究分析的所得出得相关结论,比较其业绩表现以为投资者提供较好的决策帮助,最后同时提出对策与建议以促进中国ETF市场的发展。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专家学者对ETF业绩评价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于ETF业绩评价主要集中跟踪误差。这区别于用基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MP)的基金业绩评价指标夏普比率、詹森比率和特雷诺比率从基金的整体业绩评价主动型基金业绩。

Kostovetsky(2003)认为跟踪误差受到标的指数的成分股和成分股权重变化的影响。Gallagher(2004)和Frino在研究标准普尔500共同指数基金时,发现跟踪误差也受指数委员会控制的指数管理程序这一外部因素影响和有效风险控制。Elton、Gruber、George和Kai Li(2002)发现在剔除管理费和股利因素的影响后ETFs的资产净值收益率之间的追踪误差很小,得出基金的申购与赎回对指数基金的跟踪误差影响极小。Gastineau (2004)认为ETF的对手指数基金表现欠佳。ETFs跟踪能力的缺乏至少一部分导致ETF基金经理不愿履行在指数调整前调整投资组合的职责。Rompotis (2005)研究了16支ETFs和指数基金在跟踪同一个指数的表现,并得出他们极大地导致相似回归和跟踪误差。

(2)国内学者对ETF业绩评价的研究

国内对于基金业绩评价方面的研究较晚,而且多采用国外成型的评价标准且,相关研究偏重于探讨指数型基金净值对其目标指数的跟踪误差。

①以跟踪误差为指标的业绩评价和实证研究

陈远志(2007)运用跟踪偏离度分析和回归模型分析分析了上证50ETF的跟踪误差变化。王煜、王华(2007)认为ETF运行业绩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是追踪误差,他们对中国市场上目前交易的四支:上证50ETF、深证100ETF、上证180ETF和中小板ETF的追踪误差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其投资业绩给予综合的评价。王剑、朱淑珍(2009)以我国A 股市场上全部5只ETF 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拟合和定量计算的计量方法,实证分析ETF上市后的跟踪误差及业绩对比。胡新明(2009)认为抽样复制、现金留存、基金分红以及基金费用等都会导致跟踪误差,较大的跟踪误差会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投资风险,影响其业绩表现。

②传统基金业绩评价方法

吕小娟(2007)运用完全复制型ETF业绩评价方法,将业绩评价指标分为收益率评价指标和运作效率指标,对我国上证50ETF的业绩评价。王敬、程显敏、宗乐新(2007)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评估了ETF的系统性风险。用模型中资产的贝塔值用来衡量资产的变化率对市场指数变化率的敏感程度,也就是该项资产的系统风险。童婷婷(2008)采取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从风险收益特征以及综合财务分析3大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综合分析了5支ETF在目前市场状态下所具有的投资价值。赵勇、陈永生(2009)将基于基金收益率的绩效评价方法(Jensen指数、H—M指数、相关系数)应用于指数基金绩效评价。

③总结

尽管对于业绩评价,各研究者的研究方法略有不同,包括以跟踪误差为指标、基金收益率的绩效评价方法、估值分析法、综合财务分析法等,但总的说来,对ETF特性的认识并无太大的分歧,普遍比较统一,即对于ETF业绩评价应主要集中于跟踪误差。国外学者对ETF的研究甚为全面,同时也越来越深入。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比较,我国对ETF业绩评价的研究还需要有所突破。但是

国内学者对ETF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紧跟国际理论前沿。

3.参考文献

[1]赵勇.我国指数基金投资风险评估[J].软科学,2010(5)

[2]王剑,朱淑珍.我国ETF跟踪误差比较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9(9)

[3]胡新明.论ETF基金的投资风险与投资策略[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9(4)

[4]邹平,张文娟.对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2008(4)

[5]童婷婷.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投资价值比较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6]李裕强.ETF投资理论与实证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7]吕小娟.完全复制型ETF业绩评价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07

[8]陈远志.上证50ETF的跟踪误差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6)

[9]王敬,程显敏,宗乐新.股指期货在ETF投资管理中的套期保值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10]王煜,王华.ETF跟踪误差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2007(2)

[11] Rompotis, G.G. AN empirical comparing investigation on exchange traded funds and index funds performance [EB/OL]./abstract=903110, 2005

[12]Frino, A. & Gallagher, D. & Neubert, A. et al. Index Design and Implications for Index Tracking: Evidence from S&P500 Index Funds [J].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2004,30(2):89一95.

[13]Timothy E. jares & Angeline M. Lanin.Janan and Hong Kong Exchange-Traded Funds (ETFs): Discounts, Returns, and Trading Strategies [J]. Journal of Finance Services ResearCh,2004.25(l):57一69

[14] Gastineau, G.L. The Exchange-Traded Funds Manual [J].New Jersey: JohnWilley & Sons, 2002

[15]Elton, E. & Gruber, M., Comer, G& Li, and K. Spiders: Where are the Bugs? [J].Journal of Business, 2002, 75(3):453-472

[16]Paul, H. & Eric, K. Quality Standards for index Products [J].University of Toronto Working Paper, 2001, 18-29, 54-59

[17]Frino, A. & Gallagher, D. Tracking S&P 500 index Funds [J].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2001, 28(l):44-55

[18]Ammann,M&Tobleer, G. Measurement and Decomposition of Tracking Error [D].Variance University of St. Gallen working Paper, 2000(3)

二、研究方案

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