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
摘要:近代科学是在古希腊理性化科学的基础上诞生的,古希腊理性化科学从理论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三方面促进了西方近代科学的诞生。而我国古代科学是实用型的经验化科学,缺乏理性化。我国古代科学是实用型的经验化科学,缺乏理性化。从科学自身的发展来看,我国古代科学是实用型的经验化科学,缺乏理性化,是我国没有诞生近代科学的内在原因;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因素是导致我国古代理性化科学缺失的原因,同时也就是我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外部因素
关键词:古代科学封闭性极端实用化
一、我国古代科学是实用型的经验化科学,缺乏理性化
(一)、技术发明没有在实际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例如在河南省南阳、巩县、渑池等地出土过多种汉代球墨铸铁的铁器具,但在其它地方、其它年代再没有发现了。这就表明球墨铸铁这样重要的技术发明没有得到推广传播。相反的是,当西方发明球墨铸铁技术时,马上推广到多领域和广泛的地区,对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科学发现处于被隔离的孤立状态,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
如元代赵有钦通过小孔成像实验,发现光源的远近、强弱和小孔、像屏的远近诸方面因素的相互关系的规律。这本来是很重要的科学发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就会探索到光度的一系列问题。但是,赵有钦就此停步了。而西方科学家取得赵有钦差不多的成就时,继续深入,终于建立起光度学这个新的学术领域,一举解决了光学上的一系列问题,显示了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开放性。
(三)、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科学技术及其研究的相互隔绝
例如,指南针车、记里鼓车无论在战争中或交通运输中都有重要的意义,可是它们多次失传,至使对它们的研制工作在不同朝代多次重复。指南车内部有复杂的齿轮结构系统,无论车怎样转弯抹角,竖在车杆上的木偶的手总是指着南方。此车最早出现在周成王时期,后来失传,至三国时马钧又研制成功。此后指南车几度失传,又几度重新研制出来。在西方,科学技术上的发明不但绝少失传,而且会非常快地传播开去。例如当一个荷兰眼镜匠人无意中发现望远镜之后,就迅速传到欧洲各国。1601年法国就用这类望远镜观察天象,1608年德国已有望远镜出售,1609年就传到意大利。
(四)、科学技术知识传授途经狭窄,不易继承流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往往被局限于很窄的范围之内。由于技术普遍缺乏理论的总结和概括,技术的发展只靠自身经验的积累,技术的传授只靠人的感官通过实际操作才能完成。“父子秘传”或“师徒亲授”是传授技术的主要形式。很多著名的技术专家的工艺,都是从实践中直接悟知的,往往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都是科技封闭性的表现。
(五)、科学技术只有能直接应用,迅速见效,才能以存在和发展,否则就不加研究
中国古人很早就掌握了水法炼铜技术,曾青这种铜盐与铁接触得到铜即铁铜置换反应,但一旦铜被直接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的成果后,这种现象的科学价值就完结了,科学的研究
就终止了。实际上往往在这里才可希望得到最后科学价值的东西,而理论的成果却被埋藏,因此就难以存在和发展了。又比如燃烧现象,尽管中国古代比欧洲早一千年就知道氧气,但是,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更没有因此而促进化学的产生和发展。甚至连认识氧气这一伟大成就也是在流散到外国的中国古籍中发现的,而国内资料竟毫无记载。
(六)、能用的就不思改进,更无理论的总结提高,科学技术极难深入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沿用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技术工艺并不罕见。其中以农业最为突出。无论耕作工具、作物品种的改造提高甚为缓慢,特别宋元之后并无根本性进展。例如起源于商代的汲水工具“桔柞”(俗称桃竿或架斗),它是架木置杆式机械,一头系石头,一头系水斗,利用杠杆原理,从井中一上一下地汲水。直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广州郊区的一些地方还在使用汲水机械。至于建筑方面也是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一贯制的,特别是民房建筑。其它领域也屡见不鲜。
二、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因导致我国古代理性化科学缺失
古代中国封建势力异常强大,一切事物只能在封建势力所允许的秩序下才能得到发展,任何触动到封建制度的东西都会马上被扼杀。
(一)、政治阻碍了近代科学的诞生
郑和下西洋与西方航海的地理大发现对经济、科技和整个社会的作用就有天壤之别。就时间而言,两者是差不多的,郑和还稍早几十年。郑和的船队也先进得多,其规模和阵势远非西方地理大发现的舰队可相比。但是效果却截然相反。郑和下西洋不是为了发展海外事业,掠夺财富,而是推行怀柔政策,宣扬中华帝国的富强,希望海外各邦臣服王朝。郑和每次出海,装卸大量金银、铜钱、瓷器、丝绸、棉布、铜器、铁农具和生活用品,而换来的是专供皇室和贵族官僚享用的奇珍异宝。因此,郑和七下西洋,不仅没有像后来西欧冒险家的远航那样带来巨额利润,反而使国库空虚。相反,西方地理大发现的舰队却是为了掠夺财富,开辟殖民地,开辟市场,掠夺原材料。
(二)、文化信仰阻碍了近代科学的诞生
儒家著名学者王阳明观竹子七天,连一点科学思维的萌芽也没有出现,儒家哲人都把技艺和知识落脚点放到人生伦理上,他们认为,"将物致知当求诸心,不当求诸物。"于是,缺乏超越的思想,终极的追寻。英国基督徒牛顿观察苹果落地,他的思考进路不像王阳明那样回到人事,而是归到神事,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样落到地上,不落到天上,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获得科学上的重大突破,基督徒发现万有引力属必然事件,因为基督徒认识到天,地是上帝创造的,人类只能崇拜上帝,而不能崇拜被造之物的天地,天和地都是物质的。儒家却错误地认为万物乃天地所生,所以儒家学看到苹果落地也习焉不察。更不会思考为什么苹果不落天上?,因此也就想不到地心引力。所以,宗教信仰的正确与否在科学发现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儒、宗思想诱惑知识分子热衷于科举仕途,而且压抑从事科技发明的工匠。儒家有鄙视生产劳动的传统。孔子的学生撵迟请如何种庄稼,孔子就指责撵迟为小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历来重视儒家经典和偏爱文学,主张文以载道,崇尚立德、立功、立言,对科技知识或无所用心,或斥之为淫技奇巧。"在中国科技史上做出巨大发明的科学家大都困窘潦倒,结局可悲。有的受封建士大夫的毁谤,有的被宫廷权贵残害,有的遭皇帝重臣的嘲弄。
(三)、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经济基础从根本上制约了科技的发展
我们长达几千年的耕种文化,从正面来将抚育了我们,让我们的祖先不用担惊受怕的过上基本温饱的日子,这从根本上把我们的祖先的创造力都扼杀在日复一日的简单劳作和简单享受之中。更重要的是,大量土地都集中在地主手里,作为地主的依附者农民,是没有去搞科技创新的积极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