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微分方程的拉氏变换求解方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A1 et s in( d t ) A3e s3t
A [( s s1 ) 1
Yzs ( s ) ]s s1 X ( s)
A1的角度 90
由于 s1 是复数,所以 A1 也是复数, 且A1 和A2 是共轭复数
5
暂态响应
暂态响应:拉普拉斯变换方法
F ( s)
Yzs ( s ) Yzs ( s ) X ( s) ( s s1 )( s s2 ) ( s sn )
Yzs ( s ) An A A2 1 X ( s) s s1 s s2 s sn
关键点在于如何得到传递函数的部分分式表达
F ( s)
[s]平面
Im
A1的角度 90
由于没有阻尼项与正弦函数相乘,因此正弦函 数为稳态值
s1 s3 s2
9
Re
暂态响应
暂态响应:拉普拉斯变换方法
情况 4:F(s) 具有多重共轭复数极点(分母具有多重二次多项式 形式)
多重共轭复数极点非常少见
可以用处理多重实极点的方式来进行处理
LT-1
Im [s]平面
f (t ) A0 A e 1
s1t
A2 e
s2t
对于一个稳定系统,所有与通解相关的实极点 必须位于 S 平面的左半平面
Re
s1
s0
s2
系数 Ak 是 F(s) 在相应极点处的留数,因此一阶实极点的系数为
Ak [( s sk ) Yzs ( s ) Y (s) ]s sk [ zs ] ( s ) s sk X ( s) X
为了得到系统的时间响应,需要进行拉普拉斯逆变换
y zs (t ) L1[ F ( s ) X ( s )]
如果初始条件不等于零,我们能够得到系统的时间响应吗?如何得到?
1
暂态响应
暂态响应:拉普拉斯变换方法
通常可以利用拉氏变换表或计算机程序来进行拉普拉斯逆变换
Yzs ( s ) a w s w a w1 s w1 a1 s a0 F (s) X ( s) s n bn 1 s n 1 b1 s b0
3
暂态响应
暂态响应:拉普拉斯变换方法
情况 2:F(s) 具有多重一阶实极点
F ( s) Yzs ( s ) Yzs ( s ) A13 A12 A11 A2 X ( s) ( s s1 ) 3 ( s s2 ) ( s s1 ) 3 ( s s1 ) 2 s s1 s s2
Aet s in( d t )
s1
n
η cos
1
Im
[s]平面
(过阻尼)
j n 1 2 j d
Ae
t
Re
s3
n
(欠阻尼)
Aet
s2
7
暂态响应
暂态响应:拉普拉斯变换方法
例:
F ( s) A3 10 A1 A2 ( s 2 6s 25)( s 2) s 3 j 4 s 3 4 j s 2
LT-1
f (t ) A1e j nt A2 e j nt A3e s3t 2 A1 sin( n t ) A3e s3t
A [( s s1 ) 1
Yzs ( s ) ]s s1 X ( s)
A3 [( s s3 )
Yzs ( s ) ] s s3 X ( s)
第三节 微分方程的拉氏变换求解方法
一般地,n 阶系统具有如下形式的微分方程:
y ( n ) (t ) bn 1 y ( n 1) (t ) b0 y (t ) aw x ( w) (t ) a1 x(t ) a0
在零初始条件下,取拉普拉斯变换,可以得到
情况 3-1:F(s) 具有一对共轭复数极点(分母具有二次多项式形式)。 如果复数极点具有负实部 n ,其中阻尼比 >0 极点将位于S 平面的左半平 面(如图所示),系统是稳定 的
s1
Im
[s]平面
极点与原点连线同负实轴的 夹角 取决于阻尼比
η cos1
s3
Im
[s]平面 Re
s1]3
s2
Y ( s) 1 d2 A11 { [( s s1 ) 3 zs ]}s s1 2 ds X ( s)
如何计算 A2?
4
暂态响应
暂态响应:拉普拉斯变换方法
情况 3-1:F(s) 具有一对共轭复数极点(分母具有二次多项式形式)
F (s) Yzs ( s ) Yzs ( s ) A3 A1 A2 2 2 X (s) ( s 2 n s n )(s s3 ) s s1 s s2 s s3 A3 A1 A2 s s3 s n j n 1 2 s n j n 1 2
根据 X(s) 的分母,部分分式分解可以分四种情况进行讨论
2
暂态响应
暂态响应:拉普拉斯变换方法
情况 1:F(s) 有一阶实极点
F ( s) Yzs ( s ) Yzs ( s ) A A A2 1 0 X ( s) s ( s s1 )( s s2 ) s s s1 s s2
LT-1
f (t ) A1e{ n j n
f (t ) 2 A e Ae
{ n tn n j 1 1
1
1
2
}t
}t n
A2 e{ n j n
{ n jn 2
1
1
2
}t
A3e s3t
s in(
2
} t A2 t ) A3ets3 A3e s3t 1 e
A1 [( s 3 4 j )
10 ]s 3 4 j 0.303 194 ( s 2 6s 25)( s 2)
A1的角度 90 194 90 104
A3 [( s 2) 10 ]s 2 0.59 2 ( s 6s 25)( s 2)
LT-1
t 2 s1t f (t ) A e A tes1t A e s1t A2 e s2t 13 12 11 2 其中, A13 [( s s1 ) 3 Yzs ( s ) ]s s 1 X ( s)
A12 { Y (s) d [( s s1 ) 3 zs ]}s s1 ds X ( s)
10
小结
• • • 关于时间响应的新概念 考虑了控制系统的标准输入信号 总结了线性微分方程的解 – 经典方法 – 拉普拉斯变换方法 • • • 稳态响应 暂态响应 全解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仅仅取决于特征方程的根,而与输入信号无关
•
……...
11
Yzs ( s ) a w s w a w1 s w1 a1 s a0 F (s) X ( s) s n bn 1 s n 1 b1 s b0
其中,通常有 nw,F(s) 是系 统传递函数 特征函数--(s) (s)=0 是系统的特征方程
n
j n 1 2 j d
Re
cos η
n
问题:如果复数极点具有正实部, 系统的稳定性如何?
s2
6
暂态响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暂态响应:拉普拉斯变换方法
情况 3-1:F(s) 具有一对共轭复数极点(分母具有二次多项式形式)。 如果复数极点具有负实部 n ,其中阻尼比 >0
可查阅拉氏 变换表
8
暂态响应
暂态响应:拉普拉斯变换方法
情况 3-2:F(s) 具有一对虚数极点(实部为零)
F (s) Yzs ( s ) Yzs ( s ) A3 A1 A2 2 2 X (s) ( s n )(s s3 ) s s1 s s2 s s3 A3 A1 A2 ; (here 0) s j n s j n s s3
a=3, b=4, c=2
f (t ) 2 A1 et s in( d t ) A3e s3t 0.606 e 3t s in(4t 104 ) 0.59 e 2 t
e ct e t sin(bt ) b f (t ) 10{ , tan 1 ( c a ) 2 b 2 b (c a ) 2 b 2 ca 0.59e2t 0.606e3t sin(4t 104 )
2 A1 et s in( d t ) A3e s3t
A [( s s1 ) 1
Yzs ( s ) ]s s1 X ( s)
A1的角度 90
由于 s1 是复数,所以 A1 也是复数, 且A1 和A2 是共轭复数
5
暂态响应
暂态响应:拉普拉斯变换方法
F ( s)
Yzs ( s ) Yzs ( s ) X ( s) ( s s1 )( s s2 ) ( s sn )
Yzs ( s ) An A A2 1 X ( s) s s1 s s2 s sn
关键点在于如何得到传递函数的部分分式表达
F ( s)
[s]平面
Im
A1的角度 90
由于没有阻尼项与正弦函数相乘,因此正弦函 数为稳态值
s1 s3 s2
9
Re
暂态响应
暂态响应:拉普拉斯变换方法
情况 4:F(s) 具有多重共轭复数极点(分母具有多重二次多项式 形式)
多重共轭复数极点非常少见
可以用处理多重实极点的方式来进行处理
LT-1
Im [s]平面
f (t ) A0 A e 1
s1t
A2 e
s2t
对于一个稳定系统,所有与通解相关的实极点 必须位于 S 平面的左半平面
Re
s1
s0
s2
系数 Ak 是 F(s) 在相应极点处的留数,因此一阶实极点的系数为
Ak [( s sk ) Yzs ( s ) Y (s) ]s sk [ zs ] ( s ) s sk X ( s) X
为了得到系统的时间响应,需要进行拉普拉斯逆变换
y zs (t ) L1[ F ( s ) X ( s )]
如果初始条件不等于零,我们能够得到系统的时间响应吗?如何得到?
1
暂态响应
暂态响应:拉普拉斯变换方法
通常可以利用拉氏变换表或计算机程序来进行拉普拉斯逆变换
Yzs ( s ) a w s w a w1 s w1 a1 s a0 F (s) X ( s) s n bn 1 s n 1 b1 s b0
3
暂态响应
暂态响应:拉普拉斯变换方法
情况 2:F(s) 具有多重一阶实极点
F ( s) Yzs ( s ) Yzs ( s ) A13 A12 A11 A2 X ( s) ( s s1 ) 3 ( s s2 ) ( s s1 ) 3 ( s s1 ) 2 s s1 s s2
Aet s in( d t )
s1
n
η cos
1
Im
[s]平面
(过阻尼)
j n 1 2 j d
Ae
t
Re
s3
n
(欠阻尼)
Aet
s2
7
暂态响应
暂态响应:拉普拉斯变换方法
例:
F ( s) A3 10 A1 A2 ( s 2 6s 25)( s 2) s 3 j 4 s 3 4 j s 2
LT-1
f (t ) A1e j nt A2 e j nt A3e s3t 2 A1 sin( n t ) A3e s3t
A [( s s1 ) 1
Yzs ( s ) ]s s1 X ( s)
A3 [( s s3 )
Yzs ( s ) ] s s3 X ( s)
第三节 微分方程的拉氏变换求解方法
一般地,n 阶系统具有如下形式的微分方程:
y ( n ) (t ) bn 1 y ( n 1) (t ) b0 y (t ) aw x ( w) (t ) a1 x(t ) a0
在零初始条件下,取拉普拉斯变换,可以得到
情况 3-1:F(s) 具有一对共轭复数极点(分母具有二次多项式形式)。 如果复数极点具有负实部 n ,其中阻尼比 >0 极点将位于S 平面的左半平 面(如图所示),系统是稳定 的
s1
Im
[s]平面
极点与原点连线同负实轴的 夹角 取决于阻尼比
η cos1
s3
Im
[s]平面 Re
s1]3
s2
Y ( s) 1 d2 A11 { [( s s1 ) 3 zs ]}s s1 2 ds X ( s)
如何计算 A2?
4
暂态响应
暂态响应:拉普拉斯变换方法
情况 3-1:F(s) 具有一对共轭复数极点(分母具有二次多项式形式)
F (s) Yzs ( s ) Yzs ( s ) A3 A1 A2 2 2 X (s) ( s 2 n s n )(s s3 ) s s1 s s2 s s3 A3 A1 A2 s s3 s n j n 1 2 s n j n 1 2
根据 X(s) 的分母,部分分式分解可以分四种情况进行讨论
2
暂态响应
暂态响应:拉普拉斯变换方法
情况 1:F(s) 有一阶实极点
F ( s) Yzs ( s ) Yzs ( s ) A A A2 1 0 X ( s) s ( s s1 )( s s2 ) s s s1 s s2
LT-1
f (t ) A1e{ n j n
f (t ) 2 A e Ae
{ n tn n j 1 1
1
1
2
}t
}t n
A2 e{ n j n
{ n jn 2
1
1
2
}t
A3e s3t
s in(
2
} t A2 t ) A3ets3 A3e s3t 1 e
A1 [( s 3 4 j )
10 ]s 3 4 j 0.303 194 ( s 2 6s 25)( s 2)
A1的角度 90 194 90 104
A3 [( s 2) 10 ]s 2 0.59 2 ( s 6s 25)( s 2)
LT-1
t 2 s1t f (t ) A e A tes1t A e s1t A2 e s2t 13 12 11 2 其中, A13 [( s s1 ) 3 Yzs ( s ) ]s s 1 X ( s)
A12 { Y (s) d [( s s1 ) 3 zs ]}s s1 ds X ( s)
10
小结
• • • 关于时间响应的新概念 考虑了控制系统的标准输入信号 总结了线性微分方程的解 – 经典方法 – 拉普拉斯变换方法 • • • 稳态响应 暂态响应 全解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仅仅取决于特征方程的根,而与输入信号无关
•
……...
11
Yzs ( s ) a w s w a w1 s w1 a1 s a0 F (s) X ( s) s n bn 1 s n 1 b1 s b0
其中,通常有 nw,F(s) 是系 统传递函数 特征函数--(s) (s)=0 是系统的特征方程
n
j n 1 2 j d
Re
cos η
n
问题:如果复数极点具有正实部, 系统的稳定性如何?
s2
6
暂态响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暂态响应:拉普拉斯变换方法
情况 3-1:F(s) 具有一对共轭复数极点(分母具有二次多项式形式)。 如果复数极点具有负实部 n ,其中阻尼比 >0
可查阅拉氏 变换表
8
暂态响应
暂态响应:拉普拉斯变换方法
情况 3-2:F(s) 具有一对虚数极点(实部为零)
F (s) Yzs ( s ) Yzs ( s ) A3 A1 A2 2 2 X (s) ( s n )(s s3 ) s s1 s s2 s s3 A3 A1 A2 ; (here 0) s j n s j n s s3
a=3, b=4, c=2
f (t ) 2 A1 et s in( d t ) A3e s3t 0.606 e 3t s in(4t 104 ) 0.59 e 2 t
e ct e t sin(bt ) b f (t ) 10{ , tan 1 ( c a ) 2 b 2 b (c a ) 2 b 2 ca 0.59e2t 0.606e3t sin(4t 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