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论文)数学课堂:学生个性发展的乐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堂:学生个性发展的乐园

南通市港闸区实验小学邵毓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程改革行至今日,越来越清楚的表明,其基本出发点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堂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是成长的生命,发展的主体,只有有效的教学活动才能为学生个人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平台。数学课堂应是充满民主的课堂、是思维碰撞的课堂、更是开放创新的课堂;是师生和谐、心扉敞开的场所、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更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不断邂逅精彩的旅程。

曾参加过的一次教学研讨活动,听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执教老师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艺术,都给在场的每个人带来了惊喜与收获。现在截取其中两个片段,与大家共享,共同感受学生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中自由挥洒、个性发展的过程。

一、民主的课堂和谐愉悦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民主的课堂,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民主平等的态度,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感情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基础。在积极良好,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教师教得热情高涨,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师生之间能够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和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验, 丰富教学内容。先生还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师生关系的和谐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追求民主的课堂更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水平,与学生共同探索、共同前进、共同发展。

片段一:例题探讨后的一组练习题

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

周长是()cm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cm2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老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两道题学生都出现了两种答案,老师将两种答案分别板书:第1题两种答案是10和12;第2题的两种答案是9和10 师:第1题的“12”是怎么想的?

生1:通过平移,把原图转化成一个边长是3cm的正方形,所以图形的周长就用3×4=12cm。

师:有其他想法吗?

生2:(不好意思的说)我是数出来的。

师:对此你有什么评价?

生:……

师:看问题要一分为二,数有时是比较可靠的。

(紧接着对于出现答案10的原因予以了分析。)

……

师:第2题中的9,你知道是怎样来的吗?

生1:把阴影部分看成了是1个边长为3cm的正方形。

生2:可以把阴影部分旋转,边长应该会大于三格的长度。

生3:可以看空白部分的直角三角形,斜边就是阴影部分正方形的边长,所以边长一定大于3cm。

师:那10是怎么来的呢?

生1:可以用整个正方形的面积减去空白部分的面积……

师:这位同学在面对问题时选择了逃避,(全班同学忍俊不禁)当然这种逃避是智慧的逃避。其实,“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也是转化的方法之一。

生2:还可以分割拼,将阴影部分分割成一个边长是2cm的小正方形和4个直角三角形……

师:这位同学选择了直接面对问题……

(两种方法过后,还有一位同学举起了手,听课的老师们都在奇怪: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3:我的这种方法不是用的转化的方法,我是用勾股定理来想的……,用12+32=10

(听课老师恍然大悟)

老师就此简单介绍了勾股定理……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虽然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但在这短短的四十分钟里,可以感受得到老师爱他的学生,所以他善于给学生以“安全感”和“自由感”,善于营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老师真诚的微笑,老师的亲切、随和一下子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敲开了学生的心灵。在学习了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后,有学生仍然用“数”的方法求图形周长,对于这种看似比较“笨”的方法,老师没有简单的评价“这种方法也对,但是很麻烦”,而是“换了个角度看问题”,认为“数有时比较可靠”,尊重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获得受到肯定的满足。而在解决阴影部分的面积时,老师幽默的引导与赞扬,更是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局面,碰撞出了精彩而独到的智慧之花。

在这样一位亲切的老师面前,孩子们怎能不启动心智,怎能不畅所欲言?就像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把孩子当作“孩子”看待,首先是要把孩子当作“人”看待,我们要承认学生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情感、有追求、有自尊心的活生生的人,我们要懂得尊重学生,要懂得师生之间完全是一种正常的、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只有在民主的课堂中,孩子们才能满足师生间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这样的课堂也就成了学生自由挥洒的天地,学生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提高学习的内驱力。

二、开放的课堂精彩纷呈

陶行知先生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我们所教学的对象是一群儿童,他们是带着自己的认知、经验、思考、灵感、兴趣等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教学是依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展开。在这样的理念下,课堂不属于知识,而属于学生,是学生实践体验、理解、创造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独立见解的发挥,追求开放的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境界。教师要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探讨研究问题,充分肯定孩子所发现的通往目标的不同途径。学生拥有了个性发展的时空,课堂也会焕发出创新的活力。

片段二:学习试一试:16

1814121+++ 师:观察加数有什么样的特点,然后独立完成。

……(学生完成后汇报,用的是通分的方法)

师:对此满足吗?如果是这样一道题呢,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同时出示:64

1321161814121+++++ (学生思考中……)

生1:(激动的)画图,用图形表示……

(老师欣喜不已,这就是书本中所介绍的方法)

师:好,我们就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

……

师:(试探性的)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2: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

161814121+++=1618181414121211-+-+-+-=1611-=16

15 师:(意外的)哦,这是将每个加数都拆成了一个减法算式,比数形结合的方法来得更加的直接,想得真好,就称之为“拆数法”吧。

生3:(迫不及待的)老师,我还有,我还有 161814121+++=161161161814121-++++=1611-=16

15 师:(喜形于色)这是先借个16

1,将原来的算式凑成整数1,然后再从1中去掉16

1,简单易懂,我们可以称之为…… 一生插嘴道:借还法。

师:好,就称之为“借还法”

……

开放的课堂是心灵融通的交流场所,是唤醒学生潜能开发的殿堂,这样的课堂有利于学生展示个性,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每个学生都可以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开放的课堂引领着我们数学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在上面的片段中,从老师提出“对此满足吗?”这样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开始,学生的思维之窗已被打开,老师更是为思维之花的绽开留足了时间。在老师精心的设计中,学生顺利的完成了书本中介绍的“数形结合”的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