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种导入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种导入方法
摘要:课前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前导入的好坏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而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课前导入这一环节。就初中历史教学中常见的几种导入方法做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课前导入;方法
有效的课前导入能充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之后的课堂教学中,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课前导入,并切实采用各种有效的导入方法来进行新课导入,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设疑导入法
设置疑问进行导入是新课导入中常用的方法。所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问能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到之后的新知识探索中。因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采用设疑的方式进行新课导入,以引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最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也是初中历史教学中较为常用的导入方
法。历史原本就是一门极具趣味性的学科,学生对于历史故事通常都很感兴趣,因而在导入环节采用故事进行导入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如,在教学“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来进行导入,相信一定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为教学效率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也是初中历史教学中极为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通过复习进行导入,也就是立足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使之得到发展、深化,并由此而获得新知识。如,在教学“三国鼎立”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复习来进行导入:大家还记得黄巾起义的意义何在吗?然后引导学生对之前学习过的知识进行简单复习后,再讨论之后要学习的新知识,很自然地通过复习进行导入,将新旧知识成功进行衔接。这样,有效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为教学效率的提高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正如俗话所说:“万事开头难。”新课的导入更是如此。而新课导入的方法有很多,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自然应该立足于教学实际,根据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导入方法进行新课导入,确保学生积极参与到之后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蔡凤莲.初中历史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法[J].读写算,2011(17).
[2]吴淑琴.探索初中历史课的导入方法[J].教育改革与实践,2011(21).
(作者单位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