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脉冲电镀镍钴合金的内应力

合集下载

脉冲电镀 Ni-Co 合金在高温处理下的结合力变化

脉冲电镀 Ni-Co 合金在高温处理下的结合力变化

脉冲电镀 Ni-Co 合金在高温处理下的结合力变化张飞;林峰;肖乐银;刘志环;苏钰;蒋燕麟【摘要】The combination of pulse electroplated Ni-Co alloy layer on steel substrate was investigated with various parameters namely heat temperature,heat time and pretreatment of steel substrate.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1 hour heat treatment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the combination of Ni-Co alloy layer rised initially and then decreased along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Furthermore, the lessening extent reduced gradually.After then the combination rised steadily.When the layer was heated at 400 ℃,the combination rised gradually in the first 30 minutes,which could reach a maximum strength of 5.41 MPa,followedby a drastic abatement.The steel substrate pretreatment could greatly impro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i-Co alloy layer,such as the increase of plastic deformation zone and the yield strength which could dramatically enhance the combination.%采用数控双脉冲电源电镀钢基 Ni-Co 合金,并分别研究了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基体预处理对镀层结合力的影响。

高频脉冲电镀镍钴合金的内应力

高频脉冲电镀镍钴合金的内应力

高频脉冲电镀镍钴合金的内应力高频脉冲电镀技术是一种新型电化学加工技术,它采用高频脉冲直流电源,通过控制电镀液流动状态和电沉积条件,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高质量、高性能的薄膜。

高频脉冲电镀技术应用广泛,尤其在镍钴合金沉积方面,具有突出的特点。

然而,高频脉冲电镀镍钴合金的内应力是制约其应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

高频脉冲电镀镍钴合金的内应力原因分析高频脉冲电镀镍钴合金的内应力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引起的。

首先是沉积速率的变化。

由于高频脉冲电流的作用,沉积速率在电沉积过程中时而增快,时而减慢。

这种周期性变化会导致镀层内应力分布不均,从而引起发生拉伸或压缩等现象。

其次是电解液的流动状态。

在高频脉冲电镀过程中,电解液的流动状态是不稳定的。

因此,镀层的结构和形貌往往不规则,导致应力集中。

而且,由于过高的电荷密度和电流密度,会引起水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从而改变电解液的性质,也会对镀层内应力产生负面影响。

第三是金属表面形态和微观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镍钴合金有着复杂的微观结构,而高频脉冲电镀过程导致了其结晶情况的改变,也导致了镀层内应力的变化。

同时,由于沉积速率的非均匀性,会产生晶格面的位移和晶格构形变化,引起内应力的累积。

高频脉冲电镀镍钴合金的内应力解决方法探讨为了解决高频脉冲电镀镍钴合金的内应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优化镀层结构。

通过调整电镀条件,使得沉积速率和晶体生长率得到均匀分布,从而避免过度应力集中和晶粒大小不均的情况发生。

此外,通过添加复合沉积剂,可以增加镀层的均匀性和致密性,从而降低内应力。

2. 改善电解液流动状态。

提高电镀液的流速和温度,可以有效减少液体的动力作用,使得沉积速率更为均匀。

同时,加入抗氧化剂和泡沫抑制剂,可以有效降低沉积过程中水解反应带来的影响。

3. 表面处理。

在电镀前需要对钢材表面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抛光,使其表面粗糙度和无杂质,从而增加镀层的附着力和耐腐蚀性能。

脉冲电镀镍实验报告

脉冲电镀镍实验报告

脉冲电镀镍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脉冲电镀方法在金属表面制备镍层,并研究脉冲电镀对镍层性质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和方法1. 实验原理脉冲电镀是一种在电化学过程中通过断续施加电压的方法,由于脉冲电流具有高频和高峰值,能够提高电解质中活性物质的扩散速度和物质转移速度,从而得到更加均匀致密的电镀层。

2. 实验方法实验中,选取一块铜板作为阳极,作为工作电极,连接到阳极端。

在实验过程中,监测电流和电压变化,并控制电流和电压的参数。

金属盐酸镍(NiCl2)作为电解质,通过溶解在去离子水中,作为电解液。

将电解液放置在实验槽中,将待电镀的试样作为阴极,连接到阴极端,将两电极完全浸没于电解液中。

通过控制电流密度和脉冲电镀参数(如占空比,电流频率等),进行脉冲电镀镍的实验。

在一定时间后,将试样取出,清洗并干燥。

三、实验过程1. 准备实验装置:将阳极和阴极连接至电源,将电解槽放置在实验平台上。

2. 准备电解液:将金属盐酸镍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制备所需浓度的电解液。

3. 设置脉冲电镀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置脉冲电镀的电流密度、占空比、电流频率等参数。

4. 将待电镀试样,即待电镀金属材料,放置在电解液中,并完全浸没。

5. 开启电源,开始脉冲电镀过程,在实验过程中,监测电流和电压变化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6. 在设定的时间后,关闭电源,将试样取出,并用去离子水彻底清洗干净,用干燥纸吹干试样。

7. 对试样表面进行观察和测试,如测量镍层厚度、分析镍层组成、镍层均匀度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操作,我们制备了不同脉冲电镀参数下的镍层,通过观察和测试得到了如下实验结果:1. 观察镍层表面的光洁度和均匀性:脉冲电镀方法能够得到更加均匀致密的镍层,光洁度较好。

2. 测量镍层厚度:根据测量数据,我们得到了不同脉冲电镀参数下的镍层厚度数据,并比较了其差异。

3. 分析镍层组成: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镍层表面进行观察,得到了镍层的组织结构和成分分布情况。

影响镍镀层内应力的因素及排除方法

影响镍镀层内应力的因素及排除方法

影响镍镀层内应力的因素及排除方法作者:鬼影转贴 文章来源:PCBTech 点击数:102 更新时间:2005-4-14摘要:对影响镍镀层内应力的因素做了介绍和分析,提出了对收缩应力的一种解释,提供了排除这些因素影响的方法,指出重视镀液的管理是减少各种影响内应力因素的主要办法。

关键词:镀镍 内应力 排除法1 前言电镀镍无论是作为防护装饰性镀层还是功能性镀层都有着广泛的用途,可以说是电镀工业中最重要的镀种。

它是多种复合镀层的载体,还可以与多种金属形成合金镀层,也是采用添加剂和光亮剂的种类和品种最多的镀种。

作为贵金属电镀的抗扩散中间层,其在电子电镀中的应用也日渐增长。

电镀镍工艺的这种广泛的应用,促进了电镀镍工艺的进步,研究和应用者都提出了不少有关镀镍的技术报告,但是有关镀故障排除方面的资料,则相对较少。

本文拟就影响镀镍层内应力的因素及排除方法加以介绍,供从事镀镍工艺管理和操作的同仁参考。

2 镍镀层的性能及内应力金属镍本身的塑性是较好的,易于压延,但电解镍有较高的硬度,并且在不同的电镀条件下所镀得的镀层的机械性能有很大的差异。

镍的标准电位为 -0.25 伏,但镍的平衡电位和析出电位会由于电镀条件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当PH 值为6时,可通过电极电位方程计算得知其平衡电位为 - 0. 36伏,而当镀液的PH 值是3时,其平衡电位是 - 0. 18伏,这种变化使氢的析出电位也随之有所变化,这对镀镍层的性能是有影响的,后面将会专门的一节谈PH 值的影响。

镀镍层极易钝化,这是它具有较好耐腐蚀性的原因,但也是镀层容易分层的原因。

这种易钝化性与其内应力是否有关联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内应力高的镀层结合力不好已经是公认的。

电镀层的应力是其结晶过程与冶炼学结晶过程不同而产生的。

对镀镍来说,这种不同是很明显的,尤其当使用有电镀添加剂时,这种应力效应就更加明显。

根据添加剂所产生的应力的不同性质,人们将镀镍添加剂分为两类,即初级光亮剂或一类光亮剂,次级光亮剂或二类光亮剂。

27SiMn合金钢电沉积镍-钴合金镀层的性能

27SiMn合金钢电沉积镍-钴合金镀层的性能

21-HJN 合金钢电沉积镍/钴合金镀层的性能
<D?SADOHAL?M$HK[AF/3?CIFO#FF?R3?IOHNTL8FAKOD?QAS?LHOAQ?N21-HJN#FF?R-OAAF
杨玉辉!王!蕤!吴念初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抚顺!!.22!
&#$=&XUXH!V#$= ;XH!V% $HINKUX
.*/!李家明"徐淑庆"梁铭忠B电沉积&S"(%& 复合镀层的研究.W/B
电镀与环保"*2!#".##3$):"!!B
../! $RQRZR,R 1"ZR,R,616 1"$R^R,Y[R 1"9M@AB
5I'N9IM%9E'J9A9CMI';9N'E%M9;%-L@I89"$%@AA'<!(%&C'?N'E%M9
数的影响 - .*"3/ 目前普遍采用硫酸盐镀液制备镍"钴 合金镀层-与硫酸盐镀液相比"氨基磺酸盐镀液具
米复合镀层的耐蚀性.W/B无机材料学报"*2!2"*###$)
#**"#*0B
.0/!耿信笃"王彦"虞启明B液"固吸附体系中扩展的U@-O?S%I方程
的推导和检验 化学学报 .W/B
"*22!"#:#!!$)!)3+"!)#*B
参考文献)
.!/!李保松"张文"环宇星"等B(%&对$%"7 镀层耐蚀耐磨性能的强
年 月 2.*, **
电镀与环保 !!!!!!!!!!!!!!

《Ni-Co-P合金脉冲镀工艺及性能研究》

《Ni-Co-P合金脉冲镀工艺及性能研究》

《Ni-Co-P合金脉冲镀工艺及性能研究》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Ni-Co-P合金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及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其中,Ni-Co-P合金的镀层技术,特别是脉冲镀工艺,对提高材料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Ni-Co-P合金的脉冲镀工艺及其性能,以期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二、Ni-Co-P合金脉冲镀工艺(一)材料准备本文选取纯度较高的镍、钴和磷作为原料,采用电镀法进行Ni-Co-P合金的制备。

在镀液中,需加入适量的添加剂以改善镀层的性能。

(二)脉冲镀工艺脉冲镀是一种电镀技术,通过在电镀过程中施加脉冲电流,使镀层具有更好的致密性和均匀性。

本文采用脉冲电流进行Ni-Co-P合金的电镀,并研究不同脉冲参数对镀层性能的影响。

(三)实验过程1. 配置镀液:按照一定比例将镍、钴、磷等原料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加入添加剂后搅拌均匀。

2. 预处理:对基材进行除油、除锈等预处理,以提高镀层的附着力。

3. 脉冲电镀:将预处理后的基材浸入镀液中,施加脉冲电流进行电镀。

4. 后处理:电镀完成后,对镀层进行清洗、烘干等后处理。

三、性能研究(一)表面形貌分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Ni-Co-P合金镀层的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分析不同脉冲参数对镀层表面形貌的影响。

(二)硬度测试通过维氏硬度计对Ni-Co-P合金镀层的硬度进行测试,分析脉冲镀工艺对镀层硬度的影响。

(三)耐腐蚀性测试采用盐雾试验和电化学腐蚀试验等方法,对Ni-Co-P合金镀层的耐腐蚀性能进行测试。

通过对比不同脉冲参数下的耐腐蚀性能,分析脉冲镀工艺对耐腐蚀性的影响。

四、结果与讨论(一)表面形貌分析结果SEM结果显示,Ni-Co-P合金镀层具有致密、均匀的表面形貌。

不同脉冲参数下,镀层的表面形貌有所差异,适当调整脉冲参数可获得更优的表面形貌。

(二)硬度测试结果维氏硬度计测试结果表明,Ni-Co-P合金镀层具有较高的硬度。

高频脉冲电镀镍-钴合金沉积速率的研究

高频脉冲电镀镍-钴合金沉积速率的研究

e et o rcs cn io s uh a us eu n y 。。,cr n d ni ,t ea r n C - f c f oes o dt n ,sc sp l f s p i e ̄ q e c ,t/ nⅡ ur t e s y e rt ea dP( o e t mp u
p rme s t e tc n lg fe e to ltn s o tmie s:p le ̄e e c e i nt h e h o o y o lcr p ai g wa p i z d a us qu n y,1 0 k ,tn。 2 Hz 。 0. / 2,c r u-
(ntueo h mir , cec f col B in i t gU i r t, e i 1 0 4 ,C ia Istt f e s y S i eo h o, e igJ oo n esy B in i C t n S j a n v i j g 0 0 4 hn )
Absr c By t t o fhih  ̄e u n y p le ee to l t g,Ni Co aly c a i s p e a e . Th t a t: he me h d o g q e c u s l cr p ai n - lo o t ng wa r p r d e

和耐磨 性而可 用作 防护 装 饰析 氢 材料 ; 当镀 层 中钴 的质
量分 数 在 8 % 左 右 时 , 层 具 有 良好 的磁 性 能 ; 0 镀 另
c o合金 镀层 的研 究还 很少 。 本 文探讨 了电镀工 艺 对高频 脉 冲 电镀 - o合 c
收 稿 日期 : 0 70 —8 2 0 —5 1 修 回 日期 : 0 70 —3 20 —6 1 作 者 简 介 : 晓静 ( 93 ) 女 , 宫 18 一 , 山东 烟 台 人 , 京 交通 大学 理 学 院 化 学 所 硕 士 研 究 生 北

ni-sic复合电铸层内应力的实验研究

ni-sic复合电铸层内应力的实验研究

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rocess parameters on the stress inNi-SiC composite electroformed layer,orthogonal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maximum reduction of internal stress is34%.and the effects of the current density and the SiC concentration are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magnetic stirring speed and the electroforming temperature on reducing the internal stress.The optimum process parameters of the composite electroforming layer are:the concentration of SiC is20g/L,the current density is1A/dm2,the magnetic stirring speed is600rpm and the electroforming temperature is50℃.Key Words:E lectroformed layer stress;SiC particles;Composite electroforming;Orthogonal experiment;-III-Ni-SiC复合电铸层内应力的实验研究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引言 (1)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2铸层内应力的产生及去除方法研究 (2)1.2.1铸层内应力的产生 (2)1.2.2铸层内应力去除方法的研究 (5)1.3复合电铸技术概述及发展 (8)1.3.1复合电铸的发展 (8)1.3.2Ni-SiC复合电铸研究进展 (12)1.4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内容 (13)2Ni-SiC复合电铸的理论基础 (15)2.1复合电铸层内应力的测量 (15)2.1.1铸层内应力的测量方法 (15)2.1.2XRD测量内应力的原理及方法 (17)2.2复合电铸基础 (21)2.2.1复合电铸原理 (21)2.2.2制备复合铸层的工艺条件 (24)2.2.3镍基复合颗粒的选择 (25)2.3本章小结 (26)3SiC颗粒对镍电铸层影响的实验研究 (28)3.1SiC颗粒的预处理 (28)3.1.1SiC颗粒粒度的选择 (28)3.1.2SiC颗粒的预处理 (29)3.2实验及结果 (30)3.2.1实验过程 (30)3.2.2铸层内应力的测量 (32)3.2.3微电铸实验结果 (33)3.3SiC颗粒对镍电铸层的影响分析 (34)3.3.1电铸层的生长过程 (34)-IV-V3.3.2电铸层压应力的形成 (37)3.3.3SiC 颗粒对镍电铸层内应力的影响 (39)3.4本章小结 (404)Ni-SiC 复合电铸工艺参数选择................................................................................414.1Ni-SiC 复合电铸层内应力的正交试验 (41)4.1.1正交试验 (41)4.1.2试验结果及极差分析 (42)4.2工艺参数对复合电铸层内应力的影响..........................................................444.3本章小结..........................................................................................................46结论 (47)参考文献 (48)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52)致谢 (53) (55)-1-1引言1.1选题背景及意义基于硅微加工技术的MEMS 器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是为了提高微结构的性能或者满足特定的要求,将部分或者全部微结构用金属代替就诞生了金属微器件。

镀镍层内应力及其测量方法

镀镍层内应力及其测量方法

镀镍层内应力及其测量方法前言镀镍是电镀工业中最重要的镀种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航空、航天、国防等领域。

特别是近年来镀镍在特种加工和微/纳米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使其用途更加广泛。

在电镀过程中,由于金属的结晶有一定变形或有异相渗入,会产生一定内应力,这种现象在镀镍过程中尤为明显。

电镀层的内应力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使镀层本身体积有膨胀趋势的应力,称为压应力;另一类是使镀层体积有收缩趋势的应力,称为拉应力。

电镀过程中,拉应力过大会使镀层开裂;而压应力过大会引起镀层起泡,从而导致镀层的失效。

在微/纳米制造中,不平衡的拉应力或压应力很容易引起加工部件发生变形,从而使制造过程失败。

因此,深入了解镀层内应力产生的原因、内应力的表征手段及其调控方法对电镀生产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本文综述了镀镍层内应力产生的原因,介绍了镀镍层内应力的测量方法,并对各种影响镀镍层内应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1 镀镍层内应力的形成原因电镀层内应力是在金属离子形成金属的过程中产生的。

为了避免或控制内应力对镀层产生的不良影响,人们很早就开始对内应力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

然而,由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至今仍无完善统一的理论解释。

归纳起来,关于镀镍层内应力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解释:(1)渗氢理论在金属电沉积过程中若有氢析出,它将以氢原子或氢化物的形式存在于镀层中,氢在镍中具有很好的扩散性,能迅速逸出形成氢分子。

氢的逸出导致镀层收缩形成拉应力。

这一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阴极大量析氢时,镀镍层往往具有较大的拉应力。

(2)晶体聚结理论电沉积时产生的晶核在成长过程中为了降低表面能而彼此聚结在一起,因而产生拉应力。

而在晶核聚结之前,由于受到基体施加的力而被压缩,同时晶核生长时的表面张力也有收缩作用,故镀层出现压应力。

这种理论可以说明基体材料的表面取向对镀镍层内应力的影响。

(3)夹杂理论电沉积时要获得没有杂质的纯镀层是非常困难的,杂质与镀层金属一起沉积或夹杂在晶界上,这使得杂质周围的金属晶格发生扭曲,从而产生内应力。

高频脉冲电镀镍钴合金工艺及性能的研究

高频脉冲电镀镍钴合金工艺及性能的研究

内应力较低 ,而 且硬度 较高 ,具有 良好 的镀 厚性能。电 沉 积制备 的N — o i 合金具 有较 高的硬度 、优异的磁 性能 C 和 较高温度下 的高强度 口 J 这些特 性决定 了N . o 金 。 i 合 C
可 以广 泛地 应 用 于 对材 料 表 面 具 有特 殊 要 求 的领域 , 如 :微机 械系统( MS 、航 空航天等 。 ME ) 脉 冲 电镀是近几十 年发展起来 的一 种 电镀技术 。 在 个脉冲 周期 内,当电流 导通 时 ,电化学极 化增大 ,阴 极 区附近 金属离子被充分沉积 ,形成结 晶细致 的镀层 。 当电流关 断时 , 阴极 区附近 的放 电离子又 恢复到初始浓
为基 体 ,电镀 一段时 间,将 电镀层剥离 。采用 水浴加热 控制 电解液温度 ,电镀过程搅拌 。 选用L 5( 6 2 5 )正 交试验表 安排试验 ,正交试验 的 因素和 水平值见表 1 。 以镀层在 1 % H s 自腐蚀 电位 、 自腐蚀 电流作 5 2O 中 为镀层抗蚀性 能的检测指标 , 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对 表 1 正 交试验因素水平表L 5 ( 2 5)

水 平4 1 0 04 2 .0 水 平 5 1 0 06 4 .0
22 腐蚀试验 . 阳 极 极 化 曲线 的测 量 恒 电 位 极 化 曲线 测 量 在
M2 3 电位 仪 ( G& 7恒 E G公 司 )上 进行 。数据 采集和 处 理 由计算 机进 行 ,试验 结果使用M3 2 5 软件进 行分析 。 电解池为E G公 司的标 准三 电极体系 ,试样 作工作电 G& 极 ,密封 于电极架 内,面积为0 c . m :辅助 电极 为P , 6 t 参 比电极 为饱 和 甘汞 电极 ,实验在 室温 下进 行 。 1% 5 HS 4 2O 溶液用二 次蒸馏水配置 ,H20 为分析纯 。 s4

高频脉冲电镀镍钴合金的显微硬度研究

高频脉冲电镀镍钴合金的显微硬度研究

•15 •高频脉冲电镀镍钴合金的显微硬度研究宫晓静,许韵华,杨玉国,曹克宁,赵宇(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化学所,北京 100044)摘 要:在高频(20 ~ 40 kHz )下,采用脉冲电镀法在1Cr18Ni9Ti 不锈钢上制备了镍钴合金。

研究了脉冲频率、硫酸钴质量浓度及热处理温度对镀层微观形貌及显微硬度的影响。

与直流镀层相比,高频脉冲镀层的表面较致密均匀,孔隙率较低,显微硬度较高。

随着脉冲频率的升高或镀液中硫酸钴含量的增加,镀态镍钴合金镀层的显微硬度增大。

当热处理温度为200 ~ 400 °C 时,直流及脉冲频率为20 ~ 80 kHz 所得镀层的显微硬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热处理温度超过400 °C 时,显微硬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频率为120 kHz 及140 kHz 下所得镀层的显微硬度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降低。

关键词:镍钴合金;脉冲电镀;高频;显微硬度 中图分类号:TQ15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 – 227X (2007) 10 – 0015 – 03Study on micro-hardness of Ni–Co alloy prepared byhigh-frequency pulse electroplating ∥ GONG Xiao-jing, XU Yun-hua, YANG Yu-guo, CAO Ke-ning, ZHAO Yu Abstract: Ni–Co alloys were prepared on 1Cr18Ni9Ti stainless steel by pulse electroplating at high frequency (20-40 kHz). The effects of pulse frequency, mass concentration of CoSO 4 and heat treatment temperature on the morphology and micro-hardness of deposit were studied. The Ni–Co alloy obtained by high-frequency pulse electroplating features higher compactness, better uniformity, lower porosity and higher micro-hardness as compared with that electroplated with direct current. The micro-hardness of the as-plated Ni–Co alloy coating i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ulse frequency or CoSO 4 content in plating bath. The micro- hardness of deposits prepared with direct current and 20-40 kHz pulse i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heat treatment temperature from 200 to 400 °C, but decreased with further increasing temperature over 400 °C. The micro-hardness of deposit prepared at pulse frequency 120 kHz and 140 kHz i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heat treatment temperature.收稿日期:2007–04–27 修回日期:2007–05–21作者简介:宫晓静(1983–),女,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频脉冲电镀。

高频脉冲电沉积Ni-Co合金在H2SO4溶液中的耐蚀性

高频脉冲电沉积Ni-Co合金在H2SO4溶液中的耐蚀性






T me d i /
图 1 镀层在 1%H S 4 5 2O 溶液 中的失重 曲线
F g 1 Ch n e n weg tl s o iCo a lysd p ii n i a g si ih o sf rN — l o e osto i 5 % H 2 n1 S04s u i ol t on
曹克 宁 ,许 韵 华 ,杨 玉 国 ,赵 宇 ,宫晓静
( 京交通大学 理 学院,北京 1 04 ) 北 00 4 2O 水溶液 的阳极极 5 S4
CO O47 0 5e S ・ H2 1 eL,Ni ・ 0 O / C1 H2 l gL,KBr1 ,M g O4 S
金 由立方最 密堆 积结构的 固溶体组成 。
5/ g L,H B 43 g 3 O 0/ L所用试 剂均为分析纯 ,用 去离子 水
配制 。
电沉积 N — o 合金镀层 由高频脉冲 电源进行恒 电 i C 流 电镀 制得 ,频 率分 别 为 2 ~ 10 Hz 0 4 K 。镀 槽容 积 为 50 。阴极衬底材 料为厚度为 1 0 0 ml . mm 紫铜 片,阳极 0 材 料 为 纯 镍 板 。 为 使 阳 极 活化 ,沉 积 操 作 前 阳 极在 3 2O 水溶液 中浸泡 2 。电沉积条件是平均 电流密 %H S 4 h 度 厶为 1 /m A d ,占空 比 为 0 , 电解液温度为 5 " 4 5 C,
3 实验 结 果 与 讨 论
31 N .o合 金镀层 的失重 曲线 . i C 实 验 中 测 定 了 在 不 同 频 率 下 所 得 合 金 镀 层 在 1 %H S 4 5 2O 溶液 中的失重情况 ,并与直流镀层作对 比,

高频脉冲电镀镍钴合金机械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频脉冲电镀镍钴合金机械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频脉冲电镀镍钴合金机械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镍钴合金是一种高性能的合金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高温强度、磁性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

而高频脉冲电镀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电化学表面处理技术,其制备出的镍钴合金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尤其是在机械性能方面表现突出。

因此,研究高频脉冲电镀镍钴合金的机械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拟采用以下方法研究高频脉冲电镀镍钴合金的机械性能:
1.采用高频脉冲电镀技术制备出不同厚度的镍钴合金镀层。

2.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测试手段对不同厚度的镀层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分析。

3.通过万能试验机等测试手段对镀层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包括硬度、拉伸强度、抗疲劳性等指标的测试。

4.通过数据分析和数学统计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镀层力学性能与厚度的关系。

三、预期研究结果和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预期得出以下结论:
1.高频脉冲电镀镍钴合金的力学性能随着镀层厚度的增加而提高。

2.相比于普通电镀技术,高频脉冲电镀技术制备的镍钴合金镀层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

此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推动高频脉冲电镀技术的应用提供重要依据,并有望在材料加工、新能源等领域取得广泛的应用。

高频脉冲电镀Ni-Co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

高频脉冲电镀Ni-Co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


层 的细 化 有 重要 影 响 并 使 镀 层 的 耐蚀 性 提 高


耐 关键 词 :高 频 脉 冲 电 镀 ;N i C o ; 蚀 性

中 图 分 类 号 :T Ql 5 3

2
T ;
Gl l 3 23 ; Gl 72 T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0 2 6 4 9 5 ( 2 0 0 8 ) 0 6 0 4 6 2 0 4
-
-
-
COR R OSION R E SIS T A NCE OF HIG H F R E
E L E CTR o PL ATE D Ni C

QU E N C Y
P UL S E
o
C OA T ING IN 3 5 % Na Cl S OL UT ION

x u Yu
In
s
n

hu
a

GONG X ia

许 韵 华 宫 晓 静 杨 玉 国 曹克 宁 赵 宇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理 学 院化 学 所 北 京 1 0 0 0 4 4

摘 要 :用 电 化 学方 法研 究 了 高 频 脉冲 电 镀

N i Co

复 合镀 层 在

N a CI
溶 液 中 的耐蚀 性 结 果 表 明 随 着 频 率 的 增 加 沉
to w
a n
d s p o s it iv
a n
d Ic
de
r e
—Leabharlann c r e a s e s

高频脉冲电镀镍层内应力的研究

高频脉冲电镀镍层内应力的研究

高频脉冲电镀镍层内应力的研究摘要:文章研究了不同脉冲参数如脉冲频率、占空比和电流密度等对高频脉冲电镀镍层内应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脉冲频率的增大,镀镍层内应力先增大后减小,逐渐趋于平缓;随着占空比和电流密度的增大,内应力先减小后增大,在低电流密度区,应力值相当高,但在中等电流密度区应力有最小值。

当在占空比为0.3,电流密度为7.5A/dm2、频率为20kHz时,内应力最小。

关键词:高频脉冲;电镀镍;内应力0引言电镀镍层作为耐蚀涂层、耐磨涂层、防护装饰性涂层和其他功能性涂层而被广泛应用在诸多领域吒从用于防护和装饰目的的薄膜或镀层材料到印刷工业上使用的电铸产品,电镀镍的生产量都非常大。

尽管电镀镍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但人们对改进电镀镍的性能依旧怀有极大的兴趣,这就促进了电镀镍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以及电镀镍工艺和技术本身的不断发展和改进。

脉冲电镀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电镀技术I在一个脉冲周期内,当电导通时,电化学极化增大,阴极区附近金属离子被充分沉积,形成结晶细致的镀层。

当电流关断时,阴极区附近的放电离子又恢复到初始浓度,浓差极化消除。

脉冲电镀利用电压或电流的张弛,增加阴极的电化学极化,降低阴极的浓差极化,达到改善沉积层的物理化学性能的目的。

由于脉冲电源制造技术的限制,对脉冲电镀列出水平表与实验表。

镀液采用瓦特型镀液,基本组成及操作条件为:1\;304^71120 275^/1^、见0 61120 45^^ 93803 3协、505 0.4/1、光亮剂於901 5爪1几、光亮剂姑902 0.2011/1,值3.6,1=551,兑2.5人^ 如―2—10八'如-2,110.2-0.4,20啦-140他。

所用药品均为分析纯。

将各药品用蒸馏水溶解后混合,用旧109^的仏011溶液和#159^的稀硫酸调讲至规定值,最后用水稀释至规定体积。

阳极用大面积的镍板,镀件以厚度为0.11X101、工作面积为的紫铜片为基底,电镀一段时间,将电镀层剥离。

电铸镍钴合金的工艺规范及其性能是什么?

电铸镍钴合金的工艺规范及其性能是什么?

电铸镍钴合金的工艺规范及其性能是什么?
电铸镍钴合金的工艺规范及其性能是什么?
为提高电铸镍层的硬度,常向溶液中加入有机添加剂,若用钴盐代替有机添加剂来获得硬度较高的镍钴合金层,则具有溶液无有机分解产物、溶液中钴含量易于分析控制、电铸层无硫脆性的优点。

它比电铸镍层有更高的硬度和热稳定性,更适于塑料注射成型模具型腔的电铸。

电铸镍钴合金最适宜的是氨基磺酸盐溶液,其所得合金层的内应力较低。

合金层的硬度以含钴(质量分数)35%~40%时最高。

不同钴含量合金层的内应力和硬度见下表。

从性能上综合考虑,合金层的钴含量以不超过20%为宜。

镇钴合金层的内应力和硬度
电铸镍钴合金的典型工艺规范如下:
溶液成分
所得合金层的钴含量约为20%。

工艺规范对合金层钴含量的影响是,溶液中钴盐含量的增加使钴含量显著升高;pH值和电流密度的上升,温度的降低均使钴含量有所上升,但其影响钴盐含量的影响小得多。

电铸时可采用镍、钴分体阳极并分别供电,钴阳极通电电流的百分数与金层中钴含量的百分数相当。

这样可得到钴含量稳定的金属。

无钴阳极时,溶液中的钴盐可采取定期分析补加的方式进行补充。

高镍正极材料内部应力的成因、危害及改性策略

高镍正极材料内部应力的成因、危害及改性策略

高镍正极材料内部应力的成因、危害及改性策略01引言高比容量高镍正极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是实现高能量密度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之一。

然而随着镍含量的提高,高镍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会快速下降,严重阻碍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高镍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衰减主要来自两方面原因:(1)荷电态下表面高催化活性的Ni4+会催化电解液分解,导致SEI膜增厚的同时侵蚀正极材料;(2)由于Li+和Ni2+的离子半径相近(分别为0.76 Å和0.69 Å),较高的Ni含量会加剧材料晶体结构中Li+/Ni2+的混排,进而引发材料的结构衰变。

这两方面的诱因分别来自于高镍正极材料的界面和结构不稳定性。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高镍材料机械结构的失效会明显加重其界面化学和体相结构的不稳定性;而高镍材料内部应力累积是导致其机械结构失效——即二次颗粒沿晶界发生开裂的元凶。

裂纹的产生会暴露更多的材料/电解液界面,从而加重界面副反应;同时,材料内部应力的存在会导致大量结构缺陷出现,降低Ni2+向Li层迁移的能垒,进而引发不可逆相变。

因此,消除或妥善处理高镍正极材料中的应力累积现象对提高其结构稳定性与循环寿命起着重要作用。

02成果展示近期,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吴锋院士和陈来研究员等人就近年来关于高镍正极材料内部应力累积的形成机制、危害以及改性策略的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和展望。

作者首先介绍了高镍正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内应力产生和累积的主要原因;其次列举了内部应力累积的危害,即加速材料晶间裂纹和晶内裂纹的产生,并进一步影响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随后总结了目前研究工作中常见的抑制微裂纹产生的改性策略,对阳离子掺杂、晶界调控、多孔结构设计以及一次颗粒取向调控等改性手段进行详细论述;论文最后将目前的改性策略进行归纳,针对应力累积的危害认为可以从抑制应力累积和增强材料颗粒强度这两方面入手,并对高镍正极材料将来应用于固态电池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67320291(2009)0320064204高频脉冲电镀镍钴合金的内应力许韵华,李小莉,袁 逖(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北京100044)摘 要:研究了脉冲频率、硫酸钴浓度对高频脉冲电镀Ni -C o 复合镀层微观形貌与内应力的影响.高频脉冲电镀获得的沉积层表面比直流电镀致密、均匀、孔隙率低、内应力低.随脉冲频率的升高,Ni -C o 镀层的内应力先减小后增加,并在80kH z 取得最小值.随硫酸钴浓度的增加,镀层的内应力先增大后减小,在30g/L 取得最大值.关键词:高频脉冲电镀;Ni -C o 合金;内应力中图分类号:T Q153112 文献标志码:AStudy on I nternal Stress of H igh Frequency PulseE lectroforming Ni -Co PlatingXU Yunhua ,LI Xiaoli ,YUAN Ti(School of Science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China )Abstract :The in fluence of pulse frequency ,quantity of C oS O 4on micro -m orphology and internal stress of high frequency pulse electroplating Ni -C o com posite coating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e following details.As the frequency increased ,the surface of the plating tended to be m ore com pact and internal stress of the plating was lower.The internal stress of the plating g ot the minimum at 80kH z ,and as the frequency in 2creased ,internal stress of the plating decreased at first ,and then increased with the minimum at 80kH z.inter 2nal stress of the plating g ot the maximum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C oS O 4・7H 2O 30g/L in the bath.K ey w ords :high frequency pulse electroforming ;Ni -C o alloy ;internal stress 收稿日期:2008-03-11基金项目: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资助(2007C B714705);北京交通大学科技基金项目资助(2005S M060)作者简介:许韵华(1963—),女,浙江临安人,高级工程师,博士.em ail :yhxu @. 科技发展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Ni -C o 合金镀层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具有较广泛的用途[1],它具有比亮镍镀层更高的耐蚀性和耐磨性而可用作防护装饰性镀层;具有较低的析氢过电位而可用作阴极析氢材料;当镀层中钴含量在80%左右时,镀层具有良好的磁性能.另外,Ni -C o 合金镀层内应力较低,而且硬度较高,具有良好的镀厚性能.电沉积制备的Ni -C o 合金具有较高的硬度、优异的磁性能和较高温度下的高强度[2-4].这些特性决定了Ni -C o 合金可以广泛应用于对材料表面具有特殊要求的领域,如微机械系统(ME MS )、航空航天等.脉冲电镀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电镀技术.在一个脉冲周期内,当电流导通时,电化学极化增大,阴极区附近金属离子被充分沉积,形成结晶细致的镀层.当电流关断时,阴极区附近的放电离子又恢复到初始浓度,浓差极化消除.脉冲电镀利用电压或电流的张弛,增加阴极的电化学极化,降低阴极的浓差极化,达到改善沉积层的物理化学性能的目的[5-7].由于脉冲电源制造技术的限制,对脉冲电镀的研究一般的脉冲电源的频率使用在1kH z 以下的较第33卷第3期2009年6月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学 报JOURNA L OF BEI J I NGJ I AOT ONG UNI VERSITY V ol.33N o.3Jun.2009低频率范围[8-11],而频率为140kH z的脉冲电镀镍钴合金镀层的研究未见文献报道.本文作者探讨了脉冲频率及硫酸钴浓度对高频脉冲电镀镍钴合金镀层内应力的影响,并分析了镀层的微观形貌.1 实验部分111 镀层的制备电镀液使用瓦特型镀液,其基本组成及操作条件为:NiS O4・7H2O180g/L、NiCl210g/L、C oS O4・7H2O 10~40g/L、K Br1g/L、MgS O45g/L、H3BO330g/L, pH315,温度55℃,平均电流密度3A・dm-2,占空比012,频率20~140kH z.将各药品用蒸馏水溶解后混合,最后用10%NaOH溶液调pH至规定值,用水稀释至规定体积.所用药品均为分析纯,用蒸馏水配制.阳极为镍板,以80mm×60mm×1mm的不锈钢(1Cr18Ni9T i)为基体,电镀一定时间,将电镀层剥离.采用水浴加热控制电解液温度,电镀过程中,保持电解液pH=315.电镀过程搅拌.112 内应力的测试测试中将140mm×30mm×012mm的紫铜试片,在700℃下退火60min后消除铜箔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变形,自然冷却、清洗、干燥、碾平,在试片的一侧用绝缘胶带绝缘备用.施镀时试样上端用夹具固定,下端呈自由状.施镀后镀层中产生的内应力迫使钢条朝向镀层方向(拉应力)或背向镀层方向(压应力)弯曲.施镀完成,取出铜片测出其下端偏转情况.镀层的内应力可通过电镀后试样下端的形变,按以下经验公式进行定量计算S=13×Et2ZdL2(1)式中:S为镀层内应力,MPa;E为基体弹性模量, MPa;t为基体试片厚度,mm;Z为试片下端偏转量, mm;d为镀层厚度,mm;L为试片镀面的长度,mm. 113 SEM使用日本J E O L公司的JS M-6700F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最大优点是可直接观察较大的样品,其分辨率高,景深大,立体感强,在很宽的放大倍数范围内连续观察,清晰地显示组织形貌.114 XR D日本Rigaku(理学)公司的D/MAX-rc型X-射线衍射仪分析镀层的表面形貌及晶体结构.X-射线衍射可用来分析样品物相,晶体取向及应力等.特定波长的X-射线束与晶态样品的点阵发生相互作用时会发生X-射线衍射现象.收集X-射线的角度信息及强度分布,则可获得样品点阵类型,点阵常数,晶体取向及应力等一系列有关材料结构的信息.2 结果与讨论211 频率对镀层内应力的影响图1为脉冲频率对镀层内应力的影响曲线,由图可见内应力在80kH z处取得最小值.图1 脉冲频率对镀层内应力的影响Fig.1 E ffect of pulse frequency oninternal stress of deposit212 镀液中CoSO4・7H2O浓度对内应力的影响电沉积镍和钴层都产生拉应力[12].张义成[13]等研究了Ni-C o合金中C o含量与内应力的关系并指出,随着沉积层中钴含量的增加,拉应力增大.图2为C oS O4・7H2O浓度对镀层内应力的影响曲线,内应力在C oS O4・7H2O浓度为30g/L处取得最大值.脉冲电结晶过程中,Ni、C o共沉积形成固溶体,且共沉积过程受电化学极化和扩散极化控制[14].Ni、C o 沉积时形成固溶体,其生长过程随钴含量的增加,沉积层Ni、C o交替排列,因原子半径的差别引起晶格的畸变,因此会产生位错、空位等缺陷,使镀层表现为拉应力.而当位错累积到一定程度,会产生小角晶界,使组织细化,当C o含量高到一定量,出现两相结构,两相共同生长,组织得以进一步细化,镀层内应力又减小.图2 CoSO4・7H2O浓度对镀层内应力的影响Fig.2 E ffect of content of C oS O4・7H2Oin plating bath on internal stress of deposit从图3镀态下镀层的表面形貌中可以看出,脉冲条件下获得的沉积层表面致密、均匀、孔隙率低.56第3期 许韵华等:高频脉冲电镀镍钴合金的内应力据经典理论,金属离子在电极表面的形核功为A =32σ2v2n 2F 2η2k(2)式中:A 为晶核的形核功;ηk 为过电位;σ为表面张力;v 为晶体的克分子体积.晶核形成几率W 与晶核形成功之间的关系为W =B exp -bη2k(3)式中B ,b 为常数.从式(2)、式(3)可以看出,阴极极化值ηk 越大,所需的形核功越小,晶核形成的几率越大,晶核的数目增加,因而所形成的沉积表面致密,孔隙率低,结晶致密.图3 镀态Ni 2Co 合金的SEM 形貌图Fig.3 SE M m orphology for sur face of Ni 2C o alloys当脉冲镀平均电流密度与直流镀电流密度相同时,脉冲电流可以在接通瞬间,给电极以较直流高得多的电流密度,提高电极的电化学极化,使得成核速率远大于晶粒生长速率,因而晶粒变细,产生光亮细致的镀层;断开后,可使电极迅速回复至原状,消除浓差极化,且使吸附在阴极上的杂质、氢气泡等脱附,从而使得镀层结晶更细致,孔隙少.而直流沉积条件下,电流密度较低,阴极极化值小,活性生长点较少,因而晶粒粗大,沉积层表面粗糙.图4为镀层的X 射线衍射.Ni 2C o 合金为固溶体,纯Ni 属于面心立方晶体,α2C o 的晶体结构为密排六方,当Ni 与C o 共沉积形成Ni 2C o 合金时,则为密排立方晶格和面心立方晶格混杂的晶格结构.从图4可以看出,在循环搅拌的高频脉冲下,频率增大.复合块体中的C o 含量随之增加;且随频率的增大,晶粒的细化强度渐强.图4 Ni 2C o 合金的XRD 衍射图谱Fig.4 X 2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of am orphous Ni 2C o alloys3 结论1)随脉冲频率的升高,Ni 2C o 镀层的内应力先减小后增加,并在80kH z 取得最小值.2)随硫酸钴浓度的增加,镀层的内应力先增大后减小,在30g/L 取得最大值.3)频率的增大使得镀层的孔隙率减小,并增加表面的致密性,对提高镀层的显微硬度有利.4)在高频脉冲下,频率增大.复合块体中的C o 含量随之增加;且随频率的增大,晶粒的细化强度渐强.参考文献:[1]Frederick A L.现代电镀[M].北京航空学院103教研室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189.Frederick A L.M odern Plating [M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T eaching and Research 103T ranslation.Beijing :China Machine Press ,1982:189.(in Chinese )[2]Fenineche N ,C oddet C ,Saida A.E ffect of E lect R odepositionParameters on M icrost 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 o -Ni Alloys [J ].Sur face and C oatings T echnology ,1990,41(1):75-81.[3]ZH U H ,Y ANG S G,NI G,et al.Fabrication and MagneticProperties of C o 67Ni 33Alloy Nanowire Array[J ].Scripta Materi 2alia ,2001,44(8/9):2291-2295.[4]M oina C A ,Vazdar M.E lectrodeposition of Nanosized Nucleiof Magnetic C o -Ni Alloys Onto N -S i (100)[J ].E lectro 2chemistry C ommunications ,2001,3(4):159-163.[5]向国朴.脉冲电镀的原理与应用[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XI ANG G uopu.Pulse E lectroplating of Principles and Applica 2tions [M ].T ianjin :T ianj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1989.(in Chinese )66北 京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第33卷[6]王鸿建.电镀工艺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W ANG H ongjian.Plating Process S tudy[M].Harbin:Harbin Institute of T echnology Press,1995.(in Chinese)[7]Panag opoulos C N,Papachristos V D,Christoffersen L W.Lu2bricated S liding Wear Behaviour of Ni-P-W Multilayered Al2 loy C oatings Produced by Pulse Plating[J].Thin S olid Films, 2000,366(1/2):155-163.[8]K ong H Z,Wee A T S,DI NG J,et al.MagnetoelasticNanocrystalline C o-Ni Alloy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science,2004,3(4/5):615-624.[9]解西锋,朱荻.高频脉冲电铸的试验研究[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3,39(2):10-13;33.XIE X ifeng,ZH U Di.Research on Process of H igh Frequency Pulse E lectroforming[J].Aviation Precision M anu facturing T ech2 n ology,2003,39(2):10-13;33.(in Chinese)[10]Y uan Xuetao,Wang Y u,et al.In fluence of Pulse Parameterson M icrostructure and M icrohardness of Nickel E lectrodeposits [J].Sur face&C oatings T echnology,2007,202(1):1-9.[11]Lei Shi,Chu feng Sun,Ping G ao,et al.Mechanical Propertiesand Wear and C orrosion Resistance of E lectrodeposited Ni-C o/S iC Nanocom posite C oating[J].Applied Sur face Science2006,253(6),3591-3599.[12]林蕾春.工业电铸[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1.LI N Leichun.E lectroforming Industry[M].Beijing:Ordnance Industry Press,1991.(in Chinese)[13]张义成,封万起,王建宇,等.电沉积Ni-C o合金的研究[J].电镀与精饰,1995,17(6):4.ZH ANG Y icheng,FE NG Wanqi,W ANGJianyu,et al.S tudy on E lectrodeposition of Ni-C o Alloy[J].Plating and Finish2 ing,1995,17(6):4.(in Chinese)[14]王伊卿,赵文轸,唐一平,等.Ni-C o合金电铸工艺及性能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23(3):39-43.W ANG Y inqin,ZH AO Wenzhen,T ANG Y iping,et al.S tudy on Ni-C o Alloy of Plating Process and Per formance[J].Ord2 nance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00,23(3):39-43(in Chinese).(上接第63页) ②技术指标的更新问题.由于近年来铁路的多次提速,铁道部对铁路路网进行了多次优化和改进,铁路路网上各大区段在改造后技术指标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系统的后台数据库要进行及时的更新,以满足管理和规划人员对技术指标的查询需求.③系统体系结构的改进问题.目前系统的开发是建立在VB与MapInfo Profes2 sional结合并单机运行的基础上,因此为了满足不同的用户在不同的电脑终端使用的需要,系统开发者就需要制作安装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能满足系统对基础数据进行实时更新的需要.为了使更多的用户能够同时应用该系统,系统在后续的开发中,可以考虑应用C/S或B/S结构,这对于系统功能的扩展和进一步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杨建国.GIS系统在交通规划中的重要性及典型应用[E B/O L].[2007-04-19].http:∥w w w.s /tech/6/68473.html.Y ANGJianguo.A T ypical Apply of GIS on the Planning of theC ommunication[E B/O L].[2007-04-19].http:∥w w w.s /tech/6/68473.html.(in Chinese)[2]王晓峰.北京市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E B/O L].[2007-05-12].http:∥w w /show-ar2ticle.asp?id=848.W ANG X iaofeng.C onstruct and Apply of GIS on Beijing’s CityC ommunication[E B/O L].[2007-05-12].http:∥w w w./show-article.asp?id=848.(in Chinese)[3]亚桥软件有限公司.Mapin fo在公路交通中的应用[C]∥方正Mapin fo GIS用户大会应用解决方案.北京:方正Mapin fo有限公司出版,2000.Y a-qiao S oftware Limited C om pany.The Apply of Mapin fo on Highway’s C ommunication[C]∥User’s F orum of F ounder’s Mapin fo GIS,Beijing:F ounder T echnology G roup C opr.,2000.(in Chinese)[4]郭年根,徐铿.Mapin fo在铁道部工务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C]∥方正Mapin fo GIS用户大会应用解决方案.北京:方正Mapin fo有限公司出版,2000.G UO Niangen,X U Qiang.The Apply of Mapin fo on Railhway’sCivil Engineering Management[C]∥User’s F orum of F ounder’s Mapin fo GIS,Beijing:F ounder T echnology G roup C opr, 2000.(in Chinese)[5]赵影,李忠.Mapin fo地理信息系统在铁路交通运输中的应用[C]∥第四届全国交通运输领域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交通研究与探索.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1.ZH AO Y ing,LI Zhong.The Apply of Mapin fo on Railway’sC ommunication[C]∥The F ourth Y outh Academic C on ferenceof C ommunication and T ransportation of China.China C ommuni2 cation and T ransportation Resarch.Beijing:China Aeria H ouse, 2001.(in Chinese)76第3期 许韵华等:高频脉冲电镀镍钴合金的内应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