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2020新政策
三险一金和五险一金具体.
![三险一金和五险一金具体.](https://img.taocdn.com/s3/m/a315362d52ea551810a6872b.png)
三险一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1、养老保险:个人缴纳工资基数的4%,企业缴纳工资基数的10%,个人缴费至法定正常退休年龄。
2、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纳工资基数的2%,单位缴纳工资基数的9.8%其0.8%部分进个人账户;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个人每月缴纳3元,单位缴纳工资基数的 1%。
个人生病时,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共同费用。
超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起付标准,按照比例应当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
个人帐户不足支付部分由本人自付。
3、失业保险:个人缴纳工资基数的x 0.5%,单位缴纳工资基数的 1.5%。
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可领取失业保险。
4、住房公积金:个人缴纳工资基数的x 8%,单位缴纳工资基数的 8%。
个人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离休、退休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户口迁出所在的市、县或者出境定居的;偿还购、贷款本息的;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
关于五险一金五险一金”讲的是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
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
个人不需要缴纳。
这里要注意的是“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五险一金”的缴费比例是什么?目前北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0%(其中17%划入统筹基金,3%划入个人帐户,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0%,个人2%+3元;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5%,个人0.5%;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单位0.8%,个人不交钱。
公积金缴费比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
(2020)史上最全“五险一金”专题问答大汇总
![(2020)史上最全“五险一金”专题问答大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2eaa74910a6f524ccbf8557.png)
社保史上最全“五险一金”专题问答大汇总五险一金专题(最权威版本整合版)五险一金五险一金专题所谓的“五险一金”指的是五种社会保险以及一个公积金,包括养老保险(endowment insurance)、医疗保险(medical insurance)、失业保险(unemployment insurance)、工伤保险(employment injury insurance)和生育保险(maternity insurance);“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Housing Provident Fund)。
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
个人不需要缴纳。
这里要注意的是“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章第七十三条规定“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1、退休;2、患病、负伤;3、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4、失业;5、生育”。
因此,“五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用人单位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
“一金”指住房公积金。
《国务院关于修改〈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一条中将住房公积金定义为“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住房公积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
因此,“四险一金”和“三险一金”的说法是不够全面的。
第2页共 110 页目录第1章五险一金专题解释 ---------------------------------------------- 101 几种“N险N金”的解释-------------------------------------------------- 101.1 三险一金 ------------------------------------------------------------ 101.2 四险一金 ------------------------------------------------------------ 101.3 五险一金 ------------------------------------------------------------ 101.4 六险二金 ------------------------------------------------------------ 102 五险的具体解释 ----------------------------------------------------------- 112.1 养老保险 ------------------------------------------------------------ 112.2 失业保险 ------------------------------------------------------------ 112.3 医疗保险 ------------------------------------------------------------ 112.4 工伤保险 ------------------------------------------------------------ 112.5 生育保险 ------------------------------------------------------------ 123 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 123.1 住房公积金 ---------------------------------------------------------- 123.2 企业年金 ------------------------------------------------------------ 134 五险一金的缴纳 ----------------------------------------------------------- 144.1 五险一金缴纳比例 --------------------------------------------------- 144.1.1 养老保险缴费比例 --------------------------------------------- 144.1.2 医疗保险缴费比例 --------------------------------------------- 144.1.3 失业保险缴费比例 --------------------------------------------- 154.1.4 生育保险缴费比例 --------------------------------------------- 154.1.5 工伤保险缴费比例 --------------------------------------------- 154.1.6 住公积金缴费比例 --------------------------------------------- 165 五险一金相关法规 --------------------------------------------------------- 166 五险一金计算-------------------------------------------------------------- 177 五险一金问题-------------------------------------------------------------- 18 第2章住房公积金------------------------------------------------------------ 201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基本特征 ------------------------------------------------ 202 为什么要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213 住房公积金涉及的法律关系 ------------------------------------------------ 223.1 缴存法律关系-------------------------------------------------------- 223.2 使用法律关系-------------------------------------------------------- 233.3 管理法律关系-------------------------------------------------------- 23五险一金4 单位和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好处 ----------------------------------------- 245 住房公积金缴存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255.1 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义务----------------------------------------------- 255.2享有住房公积金的权利 ----------------------------------------------- 255.3 职工的基本权利有五项----------------------------------------------- 256 住房公积金的归集年度----------------------------------------------------- 267 住房公积金缴存范围和对象 ------------------------------------------------ 268 非本市城镇常住户口职工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条件限制------------------- 269 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手续 -------------------------------------------------- 2710 单位办理住房公积金登记应携带哪些文件?------------------------------- 2811 如何缴存住房公积金? --------------------------------------------------- 2812 新参加工作的职工何时缴存住房公积金? --------------------------------- 2913 单位破产,住房公积金如何解决? ---------------------------------------- 2914 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转移 --------------------------------------------------- 3015 住房公积金账户的封存 --------------------------------------------------- 3016 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封存需要填写哪些表格?----------------------------- 3117 住房公积金账户的启封? ------------------------------------------------- 3218 计算住房公积金的工资基数如何确定?----------------------------------- 3218.1 计时工资 ----------------------------------------------------------- 3318.2 计件工资 ----------------------------------------------------------- 3318.3 奖金--------------------------------------------------------------- 3318.4 津贴和补贴--------------------------------------------------------- 3318.5 加班加点工资------------------------------------------------------ 3318.6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 3419 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 --------------------------------------------------- 3420 效益差时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可否下调? --------------------------------- 3421 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如何计算? ------------------------------------------ 3522 住房公积金是否要缴纳个税?-------------------------------------------- 3523 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方式 --------------------------------------------------- 3624 提取住房公积金的条件 --------------------------------------------------- 3625 调动工作时住房公积金缴存额是否调整? --------------------------------- 3726 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如何列支? --------------------------------- 3727 住房公积金存储利率----------------------------------------------------- 3728 职工的住房与公积金本息为什么免征个税?------------------------------- 38第4页共 110 页29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职责----------------------------------------------- 3830 企业破产后如何处理欠缴的住房公积金----------------------------------- 3831 失业后可否提取本人的住房公积金储存余额?----------------------------- 3932 异地职工可否申请公积金个人住房委托贷款?----------------------------- 3933 可以提取他人的住房公积金吗? ------------------------------------------ 4034 提取他人住房公积金应提供哪些材料?----------------------------------- 4035 调离本市如何处理住房公积金-------------------------------------------- 4136 应向谁提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的申请?-------------------------------------- 4137 住房公积金能否提取现金?----------------------------------------------- 4238 什么叫住房公积金的连续缴存? ------------------------------------------ 4239 住房公积金开户手续的办理----------------------------------------------- 4340 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的还款方式 ------------------------------------------ 4341 单位可否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 4442 已购房的职工为何还要缴存住房公积金? --------------------------------- 4443 单位为什么要记住房公积金账? ------------------------------------------ 4444 住房公积金记帐的凭证 --------------------------------------------------- 4545 职工死亡,住房公积金储存余额如何处理?------------------------------- 4546 可否凭生效判决强制执行公积金账户中的储存余额?---------------------- 4547 职工可否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 --------------------------------- 4648 向谁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 4649 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应符合哪些条件? -------------------------- 4649.1 贷款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 ------------------------------------------- 4649.2 贷款用途必须专款专用 --------------------------------------------- 4749.3 具备一般住房贷款应具备的条件 ------------------------------------ 4750 住房公积金的实际缴存 --------------------------------------------------- 4751 住房公积金的累计缴存 --------------------------------------------------- 4852 “同户成员”范围确定 --------------------------------------------------- 4853 住房公积金的共同借款人 ------------------------------------------------- 4854 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额度-------------------------------------------- 4955 住房公积金账户中的储存余额-------------------------------------------- 5056 申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程序 ---------------------------------------- 5056.1 贷款对象 ----------------------------------------------------------- 5056.2 贷款条件 ----------------------------------------------------------- 5056.3 贷款额度 ----------------------------------------------------------- 5156.4 贷款期限 ----------------------------------------------------------- 51五险一金56.5 贷款程序 ----------------------------------------------------------- 5157 公积金个人购房借款合同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5158 住房组合贷款 ------------------------------------------------------------ 5259 借款人可否提前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 5360 提前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是否有条件限制?------------------------------- 5361 离退休职工为什么不再实行公积金制度? --------------------------------- 5362 住房公积金的运行机制 --------------------------------------------------- 5463 提前退休职工可否继续缴存、提取、贷款住房公积金?-------------------- 5564 申请住房公积金购房贷款,贷款额度如何审定? -------------------------- 5565 在住房组合贷款情况下,如何解决贷款的担保问题?---------------------- 5666 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用于归还购房贷款本息有哪些条件?-------------------- 5767 住房公积金贷款提前偿还时的利息如何计算?----------------------------- 5868 什么情况下可免缴存住房公积金? ---------------------------------------- 5869 住房公积金能否用于购买国债和股票?----------------------------------- 5870 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是如何设置的?-------------------------------------- 5971 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是何种性质的机构?------------------------------- 6072 单位未按时缴存住房公积金怎么办?-------------------------------------- 6073 影响公积金个贷偿还能力的债务 ------------------------------------------ 6174 在外地购房能否提取住房公积金和申请公积金个贷?---------------------- 6175 支付首期款时,为什么不能用公积金储存余额支付?---------------------- 6276 贷款利率调整时,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是否随之调整?-------------------- 6277 破产、改制时能否用售房款补交职工住房公积金? ------------------------ 6378 单位不缴存住房公积金,职工怎么办?----------------------------------- 6379 查询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有哪些途径?----------------------------------- 6480 承办住房公积金信贷业务的银行有几家? --------------------------------- 6481 实行住房补贴后,还要缴存住房公积金? --------------------------------- 6482 补充住房公积金 ---------------------------------------------------------- 6583 夫妻离婚,住房公积金如何处理? ---------------------------------------- 6584 公积金管理中心对单位的违法行为有哪些制裁措施?---------------------- 6685 公积金管理中心能否将住房公积金用于保值增值运营?-------------------- 6686 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原则 --------------------------------------------------- 6687 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是如何组成的?----------------------------------- 6788 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有哪些监督权利? --------------------------------- 6888.1 对职工缴存、使用、提取住房公积金行为的监督-------------------- 68第6页共 110 页88.2 对单位缴存住房公积金行为的监督 ---------------------------------- 6888.3 对住房公积金金融业务承办银行的监督------------------------------ 6888.4 对公积金管理中心的监督 ------------------------------------------- 6989 财政如何落实对公积金制度的监督?-------------------------------------- 6990 对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行政行为不服,怎么办?----------------------------- 6991 公积金管理中心违纪或违法行为 ------------------------------------------ 7092 用住房公积金发放个贷、购买国债免征营业税、所得税吗? --------------- 7193 怎样建立住房公积金监管信息系统?-------------------------------------- 7194 买断工龄后可否提取个人住房公积金?----------------------------------- 7195 怎样在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中依法行政? --------------------------------- 7295.1 明确行政执法的主体资格 ------------------------------------------- 7295.2 明确工作人员的执法身份 ------------------------------------------- 7295.3 熟悉行政执法的法律程序 ------------------------------------------- 7295.3.1 一般程序 ----------------------------------------------------- 7295.3.2 听证程序 ----------------------------------------------------- 7395.3.3 执行程序 ----------------------------------------------------- 7395.4 制作统一规范的法律文书 ------------------------------------------- 74 第3章养老保险 -------------------------------------------------------------- 751 养老保险的类型 ----------------------------------------------------------- 752 养老保险的特点 ----------------------------------------------------------- 763 养老保险的基本模式------------------------------------------------------- 763.1 传统型养老保险制度 ------------------------------------------------- 763.2 国家统筹型养老保险制度-------------------------------------------- 773.3 强制储蓄型 ---------------------------------------------------------- 784 社会养老保险概述 --------------------------------------------------------- 784.1 社会养老保险的特点 ------------------------------------------------- 794.2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情况-------------------------------------------- 795 养老保险的类型 ----------------------------------------------------------- 796 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小窍门 -------------------------------------------------- 807 养老保险的保险期间------------------------------------------------------- 818 养老保险的领取时间------------------------------------------------------- 819 养老保险的领取方式------------------------------------------------------- 8110 养老保险金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是怎么算的?----------------------------- 8111 三类商业养老保险之比较 ------------------------------------------------- 8211.1 社会养老保险------------------------------------------------------ 82五险一金11.2 个人商业养老保险 -------------------------------------------------- 8211.3 单位性质的企业年金------------------------------------------------ 8312 办理跨省转移养老保险手续----------------------------------------------- 8313 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解读----------------------------------------------- 8413.1 实个人账户--------------------------------------------------------- 8413.2 为什么要逐步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 8413.3 做实个人账户的时间和范围----------------------------------------- 8513.4 做实个人账户会影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当期发放吗? ---------------- 8513.5 做实个人账户给参保职工带来什么好处? --------------------------- 8513.6 做实个人账户基金是如何管理的? ---------------------------------- 86 第4章医疗保险 -------------------------------------------------------------- 871 医疗险定义及投保理赔指南 ------------------------------------------------ 872 如何投保 ------------------------------------------------------------------ 873 如何理赔 ------------------------------------------------------------------ 884 哪些人必须参加医疗保险? ------------------------------------------------ 895 基本医疗保险的管理模式 -------------------------------------------------- 896 基本医疗保险的形式------------------------------------------------------- 906.1 下列人员参加综合医疗保险 ------------------------------------------ 906.2 下列人员参加住院医疗保险: ---------------------------------------- 907 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程序----------------------------------------------------- 907.1 基本医疗保险登记 --------------------------------------------------- 907.2 个人基本信息采集 --------------------------------------------------- 917.3 缴费工资基数核定 --------------------------------------------------- 917.4 基金收缴 ------------------------------------------------------------ 917.5 个人账户 ------------------------------------------------------------ 917.6 人员增减 ------------------------------------------------------------ 927.7 补缴与退费 ---------------------------------------------------------- 927.8 退休人员不足缴费年限补缴 ------------------------------------------ 927.9 单位跨区转移-------------------------------------------------------- 938 医疗保险费用结算方式----------------------------------------------------- 939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 9410 个人医疗帐户和作用----------------------------------------------------- 9511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床位费标准 ---------------------------------------- 9512 参保人员如何在定点药店购药-------------------------------------------- 95第8页共 110 页13 医疗保险制度 ------------------------------------------------------------ 9614 商业医疗保险 ------------------------------------------------------------ 9714.1 商业医疗保险的含义------------------------------------------------ 9714.2 商业医疗保险的特征------------------------------------------------ 9714.3 商业医疗保险的种类------------------------------------------------ 9814.3.1 普通医疗保险------------------------------------------------- 9814.3.2 手术医疗保险------------------------------------------------- 9814.3.3 意外伤害医疗保险 -------------------------------------------- 9814.3.4 住院医疗保险------------------------------------------------- 9814.3.5 特种疾病保险------------------------------------------------- 9914.4 商业医疗保险的注意事项 ------------------------------------------- 9914.4.1 免赔条款 ----------------------------------------------------- 9914.4.2 如实陈述 ----------------------------------------------------- 9914.4.3 投保犹豫期--------------------------------------------------- 9914.4.4 责任条款 ---------------------------------------------------- 10015 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时应留意4个重要条款 -------------------------------- 10015.1 责任条款 ---------------------------------------------------------- 10015.2 免赔条款 ---------------------------------------------------------- 10015.3 投保犹豫期-------------------------------------------------------- 10015.4 如实陈述 ---------------------------------------------------------- 10116 如何选择商业医疗保险 -------------------------------------------------- 10116.1 险种要适合自身情况----------------------------------------------- 10116.2 进行险种组合----------------------------------------------------- 10116.3 注意保险条款的特点----------------------------------------------- 10217 为什么所有的单位和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 10218 特种疾病保险 ----------------------------------------------------------- 10219 如何用商业保险弥补社会医疗保险的不足?------------------------------ 10319.1 北京市现行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 -------------------------- 10319.1.1 缴费--------------------------------------------------------- 10319.1.2 待遇水平 ---------------------------------------------------- 10419.2 现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下商业保险的空间 -------------------------- 10519.2.1 门诊医疗保险------------------------------------------------ 10519.2.2 住院医疗保险------------------------------------------------ 10519.2.3 重大疾病保险------------------------------------------------ 10519.2.4 满足高水平医疗服务需求的商业医疗保险-------------------- 106五险一金19.2.5 收入损失保险------------------------------------------------ 10620 军人牺牲或病故时退役医疗保险金如何给付?---------------------------- 10621 八类人可免费享受医保待遇---------------------------------------------- 10722 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业务流程------------------------------------------- 10823 社会保障卡使用管理须知 ------------------------------------------------ 10923.1 社会保障卡解决了什么问题?-------------------------------------- 11023.2 参保人员如何领取社会保障卡? ----------------------------------- 11023.3 首次发放的社会保障卡个人是否缴纳费用? ------------------------ 11023.4 社会保障卡内的信息到哪儿进行查询?----------------------------- 11023.5 社会保障卡丢失后怎么处理?-------------------------------------- 11023.6 预挂失的有效期是多少天?---------------------------------------- 11123.7 能否撤销预挂失? ------------------------------------------------- 11123.8 如何办理正式挂失与补卡?---------------------------------------- 11123.9 正式挂失后能否撤销挂失?---------------------------------------- 11123.10 什么情况需要换卡,如何办理? ---------------------------------- 11123.11 补(换)卡是否收取费用?--------------------------------------- 11223.12 哪些情况需进行社会保障卡信息变更? --------------------------- 11224 持社会保障卡就医流程(普通门诊)------------------------------------- 11425 社保卡丢了怎么办?---------------------------------------------------- 11526 哪些情形需进行社保卡信息变更? ---------------------------------------- 11627 发生工伤后,如何使用社保卡? ----------------------------------------- 11628 外购药品医疗费用是否持卡实时结算?---------------------------------- 11629 参保人员什么特殊情况下发生的全额现金垫付医疗费用可进行报销? ----- 11630 如何读懂实时结算收费票据?------------------------------------------- 11731 在职转退休人员应如何进行社保卡信息变更?---------------------------- 11732 在职转退休人员没有及时变更社保卡会出现哪些问题?------------------- 11733 持卡就医是否需要选定医院?------------------------------------------- 11734 参保人员持社保卡就医,起付线有变化吗?------------------------------ 11835 持卡就医后,个人帐户管理的政策有何调整?---------------------------- 11836 社会保障卡到哪里领取? ------------------------------------------------ 11837 领到卡后,发现卡内信息有误怎么改?---------------------------------- 11838 领到的社保卡与本人身份证信息不一致怎么办? ------------------------- 11839 如何查询卡内信息?---------------------------------------------------- 11940 参保人领卡后,对持卡就医的时间如何确定?---------------------------- 11941 已领取社保卡的参保人员,其手中的医保手册(蓝本)是否继续使用?--- 11942 本次看病忘了带卡怎么办?---------------------------------------------- 11943 持社会保障卡怎样看病? ------------------------------------------------ 12044 补(换)社会保障卡期间如何看病?------------------------------------- 12045 持卡人员到不具备刷卡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如何就医?------------------- 120 第5章工伤保险 ------------------------------------------------------------- 1221 工伤保险的认定 ---------------------------------------------------------- 1222 工伤保险是自己交还是单位交?------------------------------------------ 1223 职工在借调期间工伤,工伤保险责任由谁承担?--------------------------- 1224 承包经营的单位,职工的工伤保险由谁承担? ----------------------------- 1225 工被派遣出境工作的,其工伤保险应该怎么办?--------------------------- 1236 企业破产了,工伤保险还能享受吗? -------------------------------------- 1237 企业没有参加工伤保险,职工是否按国家规定享受有关待遇? ------------- 1238 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大内的劳动者,遭受工伤如何处理?----------- 1239 供养亲属抚恤金赔偿金额的计算公式 -------------------------------------- 12310 关于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规定---------------------------------------------- 12711 供养亲属抚恤金中的亲属条件------------------------------------------- 12912 工伤保险待遇申领(供养亲属抚恤金)办理指南 ------------------------- 13013 1-4级老工伤人员门诊医疗待遇的申领办理指南 -------------------------- 13214 工伤保险待遇申领(工伤津贴、工伤护理费)办理指南------------------- 13215 工伤保险待遇申领(辅助器具配置费用)办理指南 ----------------------- 13416 首次工伤保险待遇申领 -------------------------------------------------- 13417 工伤复发工伤保险待遇申领---------------------------------------------- 13718 因工死亡工伤保险待遇申领---------------------------------------------- 13819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办理工伤保险(待遇)流程---------------------------- 14120 工伤待遇核准程序------------------------------------------------------- 14221 工伤残疾辅助器具配置 -------------------------------------------------- 145 第6章生育保险 ------------------------------------------------------------- 1471 生育保险的主要特征------------------------------------------------------ 1472 生育保险的给付条件及标准 ----------------------------------------------- 1472.1 生育保险的给付条件 ------------------------------------------------ 1472.2 生育保险的给付标准 ------------------------------------------------ 1483 生育保险相关法律政策---------------------------------------------------- 1483.1 生育保险法律------------------------------------------------------- 1493.2 生育保险异地分娩规定---------------------------------------------- 149五险一金3.3 生育津贴发放标准 -------------------------------------------------- 1493.3.1 女职工-------------------------------------------------------- 1493.3.2 男职工-------------------------------------------------------- 1504 生育保险生效时间 -------------------------------------------------------- 1505 生育保险费率如何确定? ------------------------------------------------- 1516 生育保险哪些费用不埋单? ----------------------------------------------- 1516.1 八种情况生育保险基金不支付医疗费 -------------------------------- 1516.2 三种分娩形式属于难产---------------------------------------------- 1516.3 五种情况属于分娩期并发症 ----------------------------------------- 1517 生育保险主要待遇 -------------------------------------------------------- 1527.1 产假---------------------------------------------------------------- 1527.2 生育津贴 ----------------------------------------------------------- 1527.3 医疗服务 ----------------------------------------------------------- 1538 生育保险基金------------------------------------------------------------- 153 第7章失业保险 ------------------------------------------------------------- 1551 失业保险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 1551.1 普遍性-------------------------------------------------------------- 1551.2 强制性-------------------------------------------------------------- 1551.3 互济性-------------------------------------------------------------- 1552 失业保险基数------------------------------------------------------------- 1562.1 单位缴费基数和费率 ------------------------------------------------ 1562.2 个人缴费基数和费率 ------------------------------------------------ 1563 失业保险转移的程序------------------------------------------------------ 1563.1 失业保险转移的政策依据------------------------------------------- 1563.2 失业保险转移的办理程序------------------------------------------- 1563.3 失业保险转移的办理时限------------------------------------------- 1574 职工失业保险条件及登记 ------------------------------------------------- 1574.1 职工失业保险条件 -------------------------------------------------- 1574.2 职工失业保险登记 -------------------------------------------------- 1575 办理失业保险的流程------------------------------------------------------ 1585.1 失业保险金申领手续 ------------------------------------------------ 1585.1.1 办理依据 ----------------------------------------------------- 1595.1.2 办理条件 ----------------------------------------------------- 1595.1.3 办理凭证 ----------------------------------------------------- 1595.1.4 办理程序 ----------------------------------------------------- 1595.1.5 办理结果 ----------------------------------------------------- 1595.2 失业保险金领取手续 ------------------------------------------------ 1605.2.1 办理依据 ----------------------------------------------------- 1605.2.2 办理条件 ----------------------------------------------------- 1605.2.3 办理凭证 ----------------------------------------------------- 1605.2.4 办理程序 ----------------------------------------------------- 1606 失业保险参保范围 -------------------------------------------------------- 1617 失业保险的罚则 ---------------------------------------------------------- 1618 下岗几年的居民还能不能申领失业保险金? -------------------------------- 1629 失业保险的构成 ---------------------------------------------------------- 16210 失业保险费的计算------------------------------------------------------- 16311 失业保险费的缴纳------------------------------------------------------- 16412 失业保险费的领取------------------------------------------------------- 16413 失业保险费一次性领取 -------------------------------------------------- 16614 如何依法处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失业保险争议? -------------- 16615 骗取失业保险金的,有什么后果? ---------------------------------------- 16716 对于农民合同制工人有怎样的失业保险待遇? ----------------------------- 16717 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应由谁领取,有什么相关义务? ---------------- 16718 从何时开始计发失业保险金? --------------------------------------------- 16719 缴失业保险有必要吗? -------------------------------------------------- 16820 具备怎样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享受失业保险金待遇? ---------------------- 16921 职工失业后,关于失业保险,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需要履行什么手续?17022 失业人员如何领取失业保险金? ------------------------------------------ 17023 失业人员申领失业保险金,应履行什么手续? ----------------------------- 17024 失业人员在领取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对其家属有什么待遇? -------------- 17125 在怎样的情形下,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员停止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 17126 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多长? ------------------------------------ 17227 如何核定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 ------- 17228 失业保险金采取怎样的标准? --------------------------------------------- 17329 失业人员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享受什么待遇? ---------------------- 17330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患病就医的,有什么待遇? -------------- 173五险一金第1章五险一金专题解释1 几种“N险N金”的解释1.1 三险一金“三险”指的是三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
“五险”变“四险”是怎么回事
![“五险”变“四险”是怎么回事](https://img.taocdn.com/s3/m/dd802b6f650e52ea54189837.png)
“五险”变“四险”是怎么回事一、四险是什么意思四险指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四种保险。
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发布通知再次明确,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将合并实施。
“五险一金”变“四险一金”。
1.养老保险这是为保障劳动者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需要而设立的保险。
主要内容有:离休、退休条件;离休、退休后的待遇;死亡后的丧葬费、补助费、抚恤费、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等。
2.失业保险这是为保障劳动者在失业后寻找工作期间基本生活需要而设立的保险。
主要内容有失业救济金、生活补助费、失业期间医疗费等。
西方国家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的期限一般为26周至一年。
享受的条件:必须是非自愿性失业。
3.医疗保险这是为保障劳动者在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期间暂时或长期丧失劳动能力时的基本生活需要而设立的保险。
主要内容有:病假及病假期间的工资待遇、医疗费用、住院费用、药费、供养直系亲属的医药费等。
4.工伤保险或称工业伤害和残废保险。
这是为保障劳动者在身体受伤以及因病或因伤而致残废,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的基本生活需要而设立的保险。
它一般分因工伤残和职业病两种。
内容包括因伤残而退休、退职的处理方法,因工残废抚养费,因工残废补助费和工作照顾等。
根据《劳动保险条例》规定,我国工人和职员因工负伤,其全部诊疗费、药费、住院费和就医路费均由企业行政负担。
医疗期间工资照发。
确定为残废,则按残废等级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按月付给因工残废抚恤费或因工残废补助费。
5.生育保险这是为保障妇女劳动者在生育期间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时的基本生活需要而设立的保险。
内容包括产假、产假期间工资待遇,生育医疗费用等。
二、“五险”变“四险”有哪些变化(1)2016年7月,人社部公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将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要求“完善生育保险政策,实行生育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登记、缴费、管理、经办、信息系统统一”,“五险一金”或将变为“四险一金”。
新政策解读:在外面交了五险一金,家里居民医保到底要不要交
![新政策解读:在外面交了五险一金,家里居民医保到底要不要交](https://img.taocdn.com/s3/m/1df38b9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f.png)
新政策解读:在外⾯交了五险⼀⾦,家⾥居民医保到底要不要交⼜到⼀年⼀度的缴纳下年度城乡居民医保的时候了,每到这时,在外⾯上班的地⽅交了五险⼀⾦,家⾥的城乡居民医保到底要不要交是⼀个热门话题!九⽉初,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原则上不允许重复参保。
怎么理解这三个部门的这份指导意见呢,笔者曾经做了⼏年医保⼯作,现在没做医保⼯作了,以个⼈⾓度来解读⼀下:在这⼀份指导意见发出来之前,应该是可以重复参保的,因为根据“法⽆禁⽌即可为”的原则,对于参保⼈员来说,只要法律没有禁⽌性规定,那么就可以做,以前国家有关部门没有明⽂规定禁⽌重复参保,那么就可以重复参保,这是参保⼈员的权利(重复参保与重复报销这是两个概念)。
壶瓶⼋景之泰和流芬现在国家有关部门明确,原则上不允许重复参保,那么就要认真琢磨了。
⼀般来说,城乡居民医保不太可能出现重复参保的情况,很简单,参保⼈员不会多交⼀份钱,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呢!参保⼈员的钱也不是捡的,何况现在费⽤越涨越⾼。
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主要注意⼀个原则:在⼀个县之内,居民医保尽量在户籍所在地参保,反正⼀个县的报销政策完全⼀样,打个⽐⽅来说,壶瓶⼭镇的⼈常住⽯门县城,那么医保参保地还是要选择在壶瓶⼭镇才好,这样才⽅便医保经办机构统计参保⼈员到底参保了没有,也才⽅便各种经费的统计发放,反正你在⽯门县城参保⼜不会给你多报⼀分钱。
壶瓶⼋景之南天胜境经常居住地如果不在户籍所在地的县内,⽐如说户籍在壶瓶⼭镇的⼥性嫁到外县外省,你在外县外省就近参保,报销什么的也⽅便些,这个不强求⾮得在户籍所在地参保,同理,外县外省的媳妇如果常住⽯门县,那么在⽯门参保那肯定还是⽅便些,反正以⽅便报销为原则。
注意:这⾥说的在户籍所在地参保,是指医保系统中的参保地,不是说常住⽯门县城的⼈⼀定要跑回壶瓶⼭镇上交医保,你常住县城,只要你医保系统中参保地在壶瓶⼭镇,不管你在哪⾥交,那么都是在壶瓶⼭镇参保。
武汉的五险一金最低缴费标准是多少?
![武汉的五险一金最低缴费标准是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4bd0289eda38376bae1fae06.png)
武汉的五险一金最低缴费标准是多少?
说了很多五险一金代缴的问题,那么五险一金是什么呢?五险就是由单位缴纳的社保,包含了五个险种: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一金就是公积金了。
五险一金是只能由单位来申报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个人想要缴五险一金只能找代缴公司来帮忙缴纳了。
那么五险一金最低缴纳标准是多少呢?今天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
五险每年都有社保局公布的最低缴纳基数,2019年7月-2020年6月的基数是3739.8,那么对应下来五险费用合计是1351.09元/月,公积金和社保不一样,社保是按上一年度武汉市在职人员的社平和岗平工资来定最低缴纳基数,公积金只是按最低工资标准来定最低缴纳基数,所以公积金最低月缴基数是1750元,按单位8%+个人8%的月缴交比例每月月缴金额就是280元。
需要重点说一下的是每年的7月份社保的基数都会有调整,所以并不是每年的社保费都是一样的哦。
那么今年更特殊一点,因为疫情的关系,国家减轻企业的负担对五险在2020年7月-2020年12月都有减免政策,但是具体的金额还没有出来,让我们静待半个月,就知道新的减免后的社保费啦。
好了,今天给您讲了下五险一金的最低缴费标准,您了解清楚了吗?如果想知道2020年7月最新缴纳标准,请关注我们方阵金保网,我们将第一时间告诉大家。
三险一金,五险一金
![三险一金,五险一金](https://img.taocdn.com/s3/m/ca56a3a3d1f34693daef3ec4.png)
[转] 毕业生该明白的三险一金,五险一金转载自李利敏转载于2010年06月08日 22:05 阅读(12)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举报毕业生该明白的三险一金,五险一金三险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一金即:住房公积金(购房按揭时所用)假设你的社会保险基数为2000(此基数以你们公司为准,你可以问一下你们公司的人事部门,而交费比例都是统一的),现以北京地区缴费比例为例1、养老保险个人缴纳比例8%,公司交纳比例20%,其中个人账户每月存储额=(8%+3%)*2000=220元公司交纳的其余17%作为社会统筹基金,在你满足领取养老金条件之前,可暂时理解为统筹基金都发给了目前的老人。
领取养老金条件: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0周岁1998年7月1日前参加工作并缴纳社会保险,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的1998年7月1日后参加工作并缴纳社会保险,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特别注意:“累计”,如果中途你到过的公司不给你缴纳,你的保险就要断了,那么你以前交过的就不算了,要重新交纳至累计15年方可取用。
如果你有一天辞职不干了,你也要争取到当地人才中心自己缴纳,以保证累计15年。
养老金的领取数量我想这个也是你最关心的,举个例子。
某男性员工目前25岁,2000年参加社会保险,其领取退休金的年龄为60岁。
假设2035年该员工累计缴纳社保35年,且缴费基数为2000元;期间公司共缴费168000元,个人缴费共67200元;个人账户中金额92400元。
2004年全国职工月平均工资1022元;假设2030年全国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该员工月退休金为①+②=1770元①基础养老金:5000元×20%=1000元②个人账户养老金:924000÷120=770元此例子适用于98年7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人。
你可以参照此例大致计算一下自己的数量2、医疗保险个人部分:2%+3元;公司部分:10%其中个人账户(也就你的医疗存折)每月:(2%+0.8%)*2000=56元其余部分都是统筹基金,交给社会,由国家统一分配享受医疗保险保准:在外省市发生的医疗费不能享受医疗保险。
2020年最新薪酬优化措施方案
![2020年最新薪酬优化措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b37dbd3968011ca2009114.png)
薪酬优化措施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定,提高职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可以用以下方式进行薪酬合理优化:1.企业提供住所,是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的有效方法具体措施:员工每月薪资中设定一定比例住宿费,如规定员工使用公司提供宿舍,需每月扣取费用,4人间每月每人元,2人间每月每人200元,单间每月每人400元;2.企业提供免费餐食具体措施:规定员工在公司就餐,每月每人从薪资中扣除300元。
3.部分计入工资单,其余工资采取用发票报销的方式(公司及员工层面有较大风险)具体措施:和员工协商,工资卡发放一部分薪资,另一部分以发票走账员工领取现金(如为公司购买某某物品,开票名称开公司抬头);4.多向税务部门争取福利金比例,多走福利根据《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5.以实物形式发放企业以某种形式集中采购物品,按进货价格发放给员工,并从员工薪资总额中扣除该数额。
6.多缴公积金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工薪阶层个人每月所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是从税前扣除的,也就是说按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是不用纳税的。
同时,职工又是可以缴纳补充公积金的。
所以,巧用公积金避税是合理可行的。
需要注意的是:纳税人要在所在单位开立个人补充公积金账户;纳税人每月缴纳的补充公积金虽然避税,但不能随便支取,固化了个人资产。
具体措施:房屋装修可提取额度为职工当前账户余额65%的金额,上限不超过10万元(每人一次性最多,其余金额需等退休或其他情况才可提取)。
租房可以每月提取,其提取额度为职工月缴存额(单位+个人两部分)的65%且不超过1500元;7.企业提供交通工具具体措施:规定员工使用公司中巴车,每月扣除交通费100元。
8.利用通讯费/交通费/差旅费/餐补费等发票实列实报实销我国税法规定:凡是以现金形式发放通讯补贴、交通费补贴、误餐补贴的,视为工资薪金所得,计入计税基础,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险一金
![三险一金](https://img.taocdn.com/s3/m/7f94da22bcd126fff7050b1e.png)
三险一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1、养老保险:个人缴纳工资基数的4%,企业缴纳工资基数的10%,个人缴费至法定正常退休年龄。
2、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纳工资基数的2%,单位缴纳工资基数的9.8%其0.8%部分进个人账户;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个人每月缴纳3元,单位缴纳工资基数的1%。
个人生病时,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共同费用。
超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起付标准,按照比例应当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
个人帐户不足支付部分由本人自付。
3、失业保险:个人缴纳工资基数的x 0.5%,单位缴纳工资基数的1.5%。
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可领取失业保险。
4、住房公积金:个人缴纳工资基数的x 8%,单位缴纳工资基数的8%。
个人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离休、退休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户口迁出所在的市、县或者出境定居的;偿还购、贷款本息的;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
关于五险一金“五险一金”讲的是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
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
个人不需要缴纳。
这里要注意的是“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五险一金”的缴费比例是什么?目前北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0%(其中17%划入统筹基金,3%划入个人帐户),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0%,个人2%+3元;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5%,个人0.5%;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单位0.8%,个人不交钱。
公积金缴费比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
最新天津五险一金比例缴费比例是多少?
![最新天津五险一金比例缴费比例是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304141eaf12d2af90342e6a1.png)
The sun illuminates the path of life, the moon illuminates the path of the soul.(页眉可删)天津年五险一金比例缴费比例是多少?导读:天津五险一金缴纳比例如下:养老保险单位21%,个人8%。
医疗保险单位9%,个人2%+3元。
失业保险单位2%,个人1%。
工伤保险缴纳0.5%。
生育保险缴纳1%。
住房公积金:用人单位按工资的12%办理缴纳住房公积金。
单位和个人都是工资的12%。
天津2020年五险一金比例缴费比例是多少?五险一金,是每个工作的人都关心的问题,新的一年来了,新的关于五险一金的政策下来了,那么它对天津人有没有影响,年的天津的五险一金,它的缴费比例以及缴费基数又是多少?单位缴费与个人缴费有多少不同,相信很多人都对这个问题很关心。
一、单位缴费(一)、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历年缴费基数及比例:其中,缴费基数上限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确定,下限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确定。
缴费基数:下限4209、上限21045缴费比例:企业19%个人8%划入个人账户比例:8%困难企业暂缓缴养老保险费,免收滞纳金(二)、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年缴费比例为13%,其中:单位缴费比例11%,个人缴费比例2%;困难企业缴费比例为8%。
同时每年年初还应缴纳大额医疗费救助金。
(三)、失业保险失业保险自2016年6月起,缴费比例调整为1.5%,其中:单位缴费比例1%,个人缴费比例0.5%2016天津社保缴费比例及基数标准(五险一金)农民工和城镇职工缴费比例一致。
(四)、生育保险生育保险自2016年6月启动,缴费比例0.5%。
(五)、工伤保险工伤保险自2016年6月启动,按照行业基准费率或浮动费率缴纳,天津工伤保险基准费率为0.2%至1.9%,其中单位缴费比例为0.54%特别提示:补缴社会保险费时需补缴滞纳金、保值金或利息。
(六)、公积金2016年5月1日起天津住房公积金最高缴存比例由单位和职工各15%调整为11%,企业公积金缴费比例为最高为11%,个人缴费比例最高为11%,2016天津公积金缴存比例调整为11% 7月1日起实施二、个人缴费(一)、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及比例:缴费基数:下限2630、上限5714缴费比例:20%划入个人账户:8%(二)、医疗保险个人缴纳基本医疗保险比例为8%,缴费基数年度为2912元。
2020五险一金调基问答
![2020五险一金调基问答](https://img.taocdn.com/s3/m/5465d5ac7cd184254a353511.png)
【2020调基问答】北京五险一金基数调整、人数不匹配、申报流程、工资核定和合规等49个典型问答北京市人社局发文,公布了五险一金上下限基数和平均工资标准,很多公司都开始调基操作了。
在调基过程中,有很多关于基数调整、人数不匹配、申报流程、工资核定和合规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困扰,今天统一为大家解答。
问答划重点◆1.基数核定问题◆2.人数不匹配问题◆3.调基申报明细问题◆4.公积金难点问题◆5.工资核定问题◆6.合规政策问题一基数问题Q1.员工的公积金基数都不一样,比例也不一样,合并申报之后,还可以再去公积金中心调整基数和比例吗?答:正常情况下,相同主体应当只有一个比例,比例是可以调整的。
合并申报完成后,比例就不能再调整了,但基数还可以在公积金中心调整一次。
Q2.社保和公积金的基数不一样应该如何申报?答:方法一:通过系统合并申报一个基数,后续再通过公积金平台单独调整公积金基数(仅有一次调整机会)。
方法二:社保采取线下申报,公积金可按需采取线上或线下申报。
需要注意:统一基数是日后的大趋势。
Q3.公司员工工资低于社保最低标准,核定申报社保基数会自动调整为最低基数,那公积金呢?是按实报的,还是按照社保最低基数呢?答:社保基数和公积金基数应保持一致,公积金的下限是按照最低工资或最低生活费,要注意:如果按2200在公积金系统上填报,个人是不扣费的。
Q4.公司2019年年终奖财务已经做了12月份的账目里,但实际发放的时间是2020年的1月份,需要计入2019年的社保基数吗?答:不用计入。
社保是以自然年内实际发生为准,所以就要在2020年核定基数的时候再去计算到里边,同时还要注意合理性。
Q5.如果平均工资为11000,按照10000申报基数可以吗?答:按照调基通知规定,应当按照11000申报基数。
现阶段,按照10000也是可以申报成功的,但是会面临以下风险:①将来可能发生员工举报没有足额缴纳的风险;②公司补缴1000元的社保差额;③公司需要缴纳因此产生的滞纳金。
企业保险费支出如何进行税前扣除
![企业保险费支出如何进行税前扣除](https://img.taocdn.com/s3/m/bfe20af7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a.png)
企业保险费支出如何进行税前扣除成卉现在许多企业都为企业本身或者为员工购买了保险,但 购买保险的种类五花八门,如社会保险“五险”即:基本养老 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商业 保险有财产保险、意外保险、责任保险等。
哪些保险费支出 是能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那些是不能扣除的呢?本文结 合现行政策梳理如下:_、社会保险费“五险一金”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企业依 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 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 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 积金,准予扣除。
注意事项:必须是为职工缴纳的,而不能是给其他人员 缴纳的;必须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 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很明显如果超标准的,不得税前扣 除。
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由企业支付的基本社会保险准予 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计入员工应付职工薪酬。
超过的部则可能涉嫌虚开发票,若被税务部门认定为虚开发票,不能 增值税进项抵扣,亦不得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抵扣。
十二、预付卡发票:购买或充值环节不得税前扣除对于企业购买、充值预付卡,应在业务实际发生时按照 规定税前扣除。
在购买或充值环节,预付卡应作为企业的资 产进行管理,购买或充值时发生的相关支出不得税前扣除。
按照购买或充值、发放和使用等不同情形进行以下税务处 理:1.在购买或充值环节,预付卡应作为企业的资产进行管 理,购买或充值时发生的相关支出不得税前扣除。
2.在发放环节,凭相关内外部凭证,证明预付卡所有权已 发生转移的,根据使用用途进行归类,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税 前扣除(如:发放给职工的可作为工资、福利费,用于交际应 酬的作为业务招待费进行税前扣除)。
3.本企业内部使用的预付卡,在相关支出实际发生时,凭 相关凭证在税前扣除。
十三、个税完税发票:企业管理费列支的不得税前扣除按照《关于雇主为雇员承担全年一次性奖金部分税款有分,是不得在税前扣除的。
2020年五险一金新变化
![2020年五险一金新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03e60594360cba1aa811dadc.png)
2020年五险一金新变化五险一金是我们广大工薪阶层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因为这切实关系到大家的福利和钱袋子。
每次有变动都会引来热议。
2020年有些变动关乎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件件都跟你的钱包有关!快来一起了解一下。
【2020年五险一金新变化】医疗保险新规在哪儿住院,在哪儿报销(1)逐步解决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到2020年年底扩大到符合转诊规定人员的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2)逐步将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和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纳入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覆盖范围。
4种不同情况养老保险领取地(1)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地的,当地领取;(2)不在户籍地的,在累计缴费满10年的地区领取;(3)不在户籍地,且缴费不满10年的,转回上一缴满年限地领取;(4)不在户籍地,且在多地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归集户籍地按规定领取。
生育保险新规将与医疗保险合并“五险一金”或变为“四险一金”(1)2020年7月,人社部公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将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要求“完善生育保险政策,实行生育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登记、缴费、管理、经办、信息系统统一”,“五险一金”或将变为“四险一金”。
(2)自2020年1月1日,河北邯郸、山西晋中、辽宁沈阳、江苏泰州、安徽合肥、山东威海、河南郑州、湖南岳阳、广东珠海、重庆、四川内江、云南昆明等12个试点城市,将生育保险基金并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征缴和管理。
工伤保险新规到2020年劳动者参加工伤保险覆盖率超80%(1)到2020年,建立健全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格局。
(2)劳动者依法应参加工伤保险覆盖率达到80%以上,逐步实现工伤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社会慈善、商业保险等有效衔接,切实减轻职业病病人负担。
失业保险新规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东、山西、青海等7个省份宣布上调失业保险金标准。
人力资源就业五险年金详解
![人力资源就业五险年金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502e17bf01dc281e43af003.png)
就业“五险一金”详解什么是“五险一金”?“五险一金”讲的是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
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
这里要注意的是“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五险一金”的缴费比例是什么?目前北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0%(其中17%划入统筹基金,3%划入个人帐户),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0%,个人2%+3元;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5%,个人0.5%;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单位0.8%,个人不交钱。
公积金缴费比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
但原则上最高缴费额不得超过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300%的10%。
(统筹基金:在养老保险制度从国家—单位制逐渐向国家—社会制转变的过程中需要国家统筹,以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及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1)以企业缴费为主建立社会统筹基金;(2)由职工和企业缴费为主建立个人帐户;(3)政府负担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费用。
这种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半基金制有利于应付中国人口老龄化危机,逐渐分散旧制度到新制度的转轨成本,逐步实现由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到个人养老保险制度的转变。
)四险一金的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基数是以工资总额为基数。
有的企业在发放时有基本工资,有相关一些补贴,但有的企业在缴纳时,只是基本工资,这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具体比例要向当地的劳动部门去咨询。
关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支取,是在法定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以领取,是由设保登记部门来发放,比如“养老保险,要达到法定的年龄才可以,失业保险金的领取也是要具备条件,比如你到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办理失业证明,同时又办了求职证,就是指你失业以后还必须有求职的意愿,这样的条件才可以领取。
五险一金指的是五种保险
![五险一金指的是五种保险](https://img.taocdn.com/s3/m/965274dc1eb91a37f1115cc5.png)
五险指得就是五种保险五险”就是法定得,而“一金”不就是法定得“五险”指得就是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与生育保险;“一金”指得就是住房公积金。
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与失业保险,这三种险就是由企业与个人共同缴纳得保费,工伤保险与生育保险完全就是由企业承担得。
个人不需要缴纳。
这里要注意得就是“五险”就是法定得,而“一金”不就是法定得。
五险一金得缴纳额度每个地区得规定都不同,基数就是以工资总额为基数。
有得企业在发放时有基本工资,有相关一些补贴,但有得企业在缴纳时,只就是基本工资,这就是违反法律规定得。
具体比例要向当地得劳动部门去咨询。
各地缴纳比例不一样。
养老保险目前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1%(全部划入统筹基金),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
医疗保险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9%,个人2%+3元失业保险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个人1%;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为您缴纳0、5%,您自己一分钱也不用缴;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得行业范围来确定它得工伤费率,在0、5%~2%之间;生育保险单位每个月为您缴纳1%,您自己一分钱也不用缴;住房公积金公积金缴费比例:根据企业得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
但原则上最高缴费额不得超过职工平均工资得10%。
2010年下半年起,全市统一规定所有用人单位按工资得12%办理缴纳住房公积金。
单位与个人都就是工资得12%、2.死亡待遇。
(1)丧葬费(2)一次性抚恤费(3)领养社保退休金得死者得直系亲属符合生活困难补助费,按当地上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个月发给。
(其中领养财政退休金得才就是按月发放,直至供养直系亲属死亡就是对领养财政退休金)注意:养老保险应尽量连续缴纳,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凡企业或被保险人间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得(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或按有关规定不缴费得人员除外),被保险人符合国家规定得养老条件,计算基本养老金时,其基础性养老金得计算基数,按累计间断得缴费时间逐年前推至相应年度上一年得本市职工平均工资计算(累计间断得缴费时间,按每满12个月为一个间断缴费年度计算,不满12个月不计算)举例来说吧:如果您2020年退休,正常您得基础养老金就是2019年得社会平均工资×20%,但就是如果您在退休之前养老保险中断了30个月,就就是中断了2、5年,按2年算,您得基础养老金就就是2017年社会平均工资×20%编辑本段基本养老金得计算公式基本养老金得计算公式如下: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得按15%)+个人账户本息与÷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
五险一金2020新政策
![五险一金2020新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e390b9b2551810a6f52486f2.png)
五险一金包括什么?五险一金是什么?现在很多人对于五险一金都有困惑。
其实五险一金指的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公积金,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是固定的,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公积金由员工和单位一起缴纳,失业保险、工伤保险...
五险一金缴纳基数一般是根据员工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来核定的,具体表现为:
1.上一年月平均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底职工平均工资300%及以上的,五险一金缴纳基数按照月平均工资的300%计算;
2.上一年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上年底职工平均工资60%及以下的,五险一金缴纳基数按照月平均工资的60%计算;
3.上一年月平均工资在当地上年底职工平均工资60%—300%之间的,按照实际工资申报五险一金缴纳基数。
2020社保新规,就得使用社保卡领养老金了,如果社保卡还没有激活金融功能(也就是具备存钱、取钱的银行卡功能),需要带上身份证、社保卡,到银行激活后才可正常领取养老金。
《人社部办公厅关于压缩制发周期优化社会保障卡管理服务的通知》要求:2019年底,全面实现通过社保卡发放养老保险待遇。
对此前通过其他途径发放的,本着便民利民原则,2019年底逐步转为社保卡发放。
2020年社保新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业务,网上即可办理!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办理,不再需要亲自跑的柜台办理
了,更加简便快捷!。
2020新疆五险一金新规
![2020新疆五险一金新规](https://img.taocdn.com/s3/m/6430f559ccbff121dc368316.png)
2020新疆五险一金新规2020新疆五险一金新规“五险一金”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与住房公积金。
最近,关于“五险一金”又出了一些新规定,包括跨省就医结算、养老金领取地、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等,条条都与你的钱包有关哦,不了解你准会吃亏。
医疗保险新规跨省就医结算启动:在哪儿住院,在哪儿报销(1)逐步解决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到2020年年底扩大到符合转诊规定人员的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2)逐步将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和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纳入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覆盖范围。
养老保险新规4种不同情况养老保险领取地(1)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地的,当地领取;(2)不在户籍地的,在累计缴费满10年的地区领取;(3)不在户籍地,且缴费不满10年的,转回上一缴满年限地领取;(4)不在户籍地,且在多地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归集户籍地按规定领取。
生育保险新规将与医疗保险合并“五险一金”或变为“四险一金”(1)2020年7月,人社部公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将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要求“完善生育保险政策,实行生育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登记、缴费、管理、经办、信息系统统一”,“五险一金”或将变为“四险一金”。
(2)自2020年1月1日,河北邯郸、山西晋中、辽宁沈阳、江苏泰州、安徽合肥、山东威海、河南郑州、湖南岳阳、广东珠海、重庆、四川内江、云南昆明等12个试点城市,将生育保险基金并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征缴和管理。
工伤保险新规到2020年劳动者参加工伤保险覆盖率超80%(1)到2020年,建立健全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格局。
(2)劳动者依法应参加工伤保险覆盖率达到80%以上,逐步实现工伤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社会慈善、商业保险等有效衔接,切实减轻职业病病人负担。
2020年最新个人所得税计算 个人所得税 个税政策迎新调整
![2020年最新个人所得税计算 个人所得税 个税政策迎新调整](https://img.taocdn.com/s3/m/75915b4da0116c175e0e4809.png)
2020年最新个人所得税计算个人所得税
个税政策迎新调整
2020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2020年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新个税税率表起征点为5000元,该税级距表适用于综合所得、4项劳动性所得(工薪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所得)简单实用的表格,让您更容易看懂税率表。
个税起征点历次变化
1980年,起征点为800元;
2006年,提高到1600元;
2008年,提高到2000元;
2011年,提高到目前的3500元;
2018年,将提高到5000元。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第一步:先算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 = 税前工资-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专项附加扣除额
第二步:对照工资税率表找出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代入下方公式计算: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速算扣除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险一金2020新政策
今年的民生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当整个国家都在与流行病作斗争的时候
此外,许多新的社会保障政策已逐步实施
降低社保费,稳定就业,保障民生
这些都是今年新社保政策的主题
从今年开始
你的社保和公积金都变了很多!
养老社保卡统一使用
五险变四险,生育保险纳入医疗保险
公积金必须与社保一起缴纳
......
让我们看看
这11项新的社会保障政策
2020年养老社保卡统一使用
到2020年,社保卡必须用于领取养老金。
如果社保卡尚未激活金融功能(即具有银行卡存钱、取款功能),则需携带身份证和社保卡,在银行激活后即可正常领取养老金。
年底,人社厅下发通知,优化社保卡发放。
按照便民利民的原则,2019年底前逐步发放社会保障卡。
更多详细邮票文字见:网上可申请!社保卡一对一精准发放!还没收到!
养老保险过户可网上办理
2020年新社保条例,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业务可在线办理!通过全国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不再需要跑柜台办理,更加方便快捷!更多详情:官网!这8种社保服务都可以在这里完成!网上查社保,养老金计算!
缩短社保卡申领时间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缩短社会保障卡制造周期优化管理服务的通知》要求,批量生产和发行周期缩短至30个工作日以下,从受理申请到收到领卡通知的周期从2个月缩短到3个月,缩短到30个工作日以内。
年底前注意你社保的这四大变化!
五险变四险,生育保险纳入医疗保险
2019年底前,完成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
简言之,原五险一金改为四险一金。
参加职工医疗保险是指参加生育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