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区域储层特征认识
试分析大庆油田压裂裂缝形态与特征
试分析大庆油田压裂裂缝形态与特征大庆油田是我国最早开发的油田之一,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东南部,地质构造复杂,储层特点明显。
该油田采用了压裂技术,利用高压水射流将岩石破碎,形成裂缝,从而增加油气的渗透性,提高采收率。
下面将详细分析在大庆油田中应用的压裂裂缝形态及其特征。
1.裂缝形态大庆油田中通过压裂技术形成的裂缝可以分为两种形态,分别为垂直于井眼的裂缝和平行于地层走向的裂缝。
根据实际情况,多数井口以全深垂直压裂为主,而横向裂缝的应用相对较少。
1.1 垂直裂缝垂直裂缝是在井眼周围的岩石中形成的,因此也被称为径向裂缝。
它们主要是垂直于井眼的,从而形成一系列沿径向展开的直线型裂缝。
这种形态的裂缝通常是具有高度关联性的,裂缝宽度与深度比较一致,具有较高的渗透性,是压裂技术的居多应用形态。
平行裂缝是指与地层走向平行的裂缝,这种裂缝通常是在地层的纹层和节理面等断层和裂缝上形成。
由于沿着地层走向,这种裂缝通常被认为是具有较强的分段性质的,裂缝宽窄、分布稀密,它们通常比垂直裂缝的渗透性要差。
2.裂缝特征在大庆油田中形成的裂缝密度较高,是一种比较贴近实际情况的景观。
由于该油田中岩石质地较硬,所以在压裂时需要更高的压力,才能形成裂缝,因此裂缝密度较高。
2.2 裂缝宽度在大庆油田中形成的裂缝宽度大多在0.1~1mm之间。
裂缝宽度的大小与井筒的直径和压裂速度等因素有关。
裂缝宽度对渗透性有很大影响,通常越宽的裂缝渗透性越大,但非常宽的裂缝常常难以形成,这是因为压力会在宽裂缝中分散开来无法使岩石形成一条连续的裂缝。
裂缝长度是指由裂缝开口延伸出来的长度。
在大庆油田中形成的裂缝长度通常在几米到几十米之间。
裂缝越长,渗透性越好,能提高油气的采收率。
裂缝面积是指水力压裂后在地层中形成的裂缝在横截面上所占的面积。
裂缝面积的计算对于进行流体运移的数值模拟非常重要。
在大庆油田中形成的裂缝面积通常在0.1~10m\textsuperscript{2}之间,常常通过岩心样本分析来获得。
石油的储集层
石油的储集层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油湖”和“油海”的说法,容易使人联想到石油就象湖泊和海洋一样在地下分布着,甚至有人担心,深怕我国边境油田的石油会流到外国去。
其实,这是夸张的比喻带给人们的错觉,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石油是储存在岩石的孔隙、洞穴和裂缝之中。
凡是具有孔、洞、缝,液体又可以在其中流动的岩石,就叫做储集层。
石油就是在储集层中储集和流动的。
专业人员主要用孔隙度和渗透率两个因素来衡量储集层的优劣。
孔隙度的数值大,表明储藏油的空间大、可以容纳较多的石油。
渗透率的数值高,则表示孔隙、缝洞之间的连通性好,石油容易流动,容易采出来,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储集层的类型种类比较多,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即颗粒之间孔隙型储集层、溶蚀的洞穴型储集层和破裂的裂缝型储集层。
这些储集空间有的大到肉眼可以看见,有的微细到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发现。
我国已发现的储集层是多种多样的,但也超不出以上三种类型。
以大庆油田为代表的属砂岩颗粒间的孔隙型储集层;以任丘油田为代表的属碳酸盐岩的溶蚀洞穴型和裂缝型储集层;以四川气田为代表的属碳酸盐岩裂缝型储集层。
还有一些特殊的储集层,如在辽河油田见到的火山岩储集层(孔隙型);在玉门鸭儿峡油田的变质岩储集层(裂缝型)以及青海油泉子油田的泥岩储集层(裂缝型)等等。
油气盖层为了不使储集层中的油气逸散掉,在储集层的上方需要有一套致密的、不渗透的地层把储集层中的油气保护起来。
这种致密不渗透的保护层就叫做盖层,适合做盖层的岩石有页岩、泥岩、盐岩、石膏等。
致密的泥灰岩和石灰岩有时也可以充作盖层。
盖层要有一定的厚度,太薄了就承受不住油气对它的压力,就不能阻止油气逸散,起不到保护的作用。
盖层的分布要稳定。
即厚度的变化不能太悬殊,更不能有的地方有盖层,有的地方没有盖层。
否则,就会在储集层的上方出现“漏洞”。
油气就会从“漏洞”中逸散出去。
盖层还要求不受地壳运动的破坏,如果一个完整的盖层被地壳运动破坏得支离破碎,也就失去了盖层的作用。
大庆油田开发过程中储层变化研究
大庆油田开发过程中储层变化研究石工10-2班宋倩兰 2010021205一,大庆油田勘探资源简介大庆油田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砂岩型油田。
南北长138公里,东西长73公里,面积约为6000平方公里,由萨尔图、杏树岗、喇嘛甸、朝阳沟等48个规模不等的油田组成。
主要包括东北和西北两大探区,共计14个盆地,登记探矿权面积23万平方公里。
油层分布(从上至下): 1、黑帝庙 2、萨尔图 3、葡萄花4、高台子 5、扶余 6、杨大城子。
二,大庆油田储层特点简介1,构造特征:据葡萄花油层一组顶面构造图可知,大庆长垣是有七个背斜构造组成的背斜构造带,各局部构造之间有鞍部分隔。
自北而南七个构造是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太平屯、高台子、葡萄花、敖包塔。
整个长垣构造带成近北北东方向延伸,南北长约145km,东西宽6~30km,具有北窄南宽的特点。
2,油气水性质:原油:相对密度中等,粘度较高,凝固点较高,含蜡量较高,含硫量低,含胶量中等。
天然气:相对密度较高,乙烷以上的重烃组分含量较高,丙烷含量较高,氮气含量较低,二氧化碳、硫化氢气体含量低,甲烷含量较低,此外还有微量氦气。
地层水:属于中—低矿化度的碳酸氢钠型水,pH在7~9之间。
三,大庆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岩石表面性质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岩石表面性质的变化与原油中极性物质的含量及储层岩石中粘土矿物含量、组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油层岩石表面性质是控制油水微观分布的主要因素。
国内外有关方面研究结果表明,造成岩石表面性质变化因素除与含水饱和度变化、岩石中粘土矿物、组成有关外,还取决于原油中极性物质含量变化。
国内有关学者认为在原始水饱和度小于35% 时, 储层岩石表面性质偏亲油,水饱和度大于35% 时,表现为亲水。
随着含水饱和度增加,亲水程度也增加。
润湿性变化的原因是注入水长期的冲刷和浸泡。
大庆油田是采取早期内部切割注水方式开采的,由于注入水中含有微量的生物元素、细菌和溶解氧,储层中原油难于逃脱介质的氧化,而使原油烃类中环烷酸、碳基、胶质和沥青质含量发生变化。
大庆油田N地区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研究
通过研究分析 N 地区存在构造油藏、岩性油藏、岩
特征等综合分析,
认为该区存在4种易成藏的地质模式。
性—构造油藏等多种油藏类型,其中以岩性—构造油
藏类型最发育,主要有岩性—断鼻油藏、岩性—断层油
气藏两种类型;构造油藏类型以断块油气藏和断鼻油
参考文献:
[1]
气藏为主,局部见断背斜油藏类型;岩性油藏,低部位
中图分类号:TE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4-5716(2021)03-0074-04
N 地区是油田增储上产的主要潜力区块,扶余油
影响。因此,需要综合分析构造、断裂、储层、油源、测
层是该区主要目的层段,以往勘探和开发的研究结果
井解释、试油成果等资料,确定 N 地区整体及局部油水
表明,扶余目的层段具有油气水分布复杂、油藏类型多
5.27
3
4
构造单元
区块名
N35
肇源鼻状西翼
油源条件
近油源
7
肇源鼻状
N180-246
Hale Waihona Puke Z180-2466.29
近油源
8
模范屯鼻状
N212
Z212-1
12.37
近油源
9
肇源鼻状东翼
N243
Z241
8.7
一般
10
裕民构造东
N79
Z79
5.72
一般
11
肇源鼻状东翼
N243
Z266-366
0.13
一般
12
扶余Ⅱ号构造
圈闭均较发育。研究表明,三肇凹陷青山口组主要生
东向,受河道微相控制,砂体展布形态呈明显北东走向
油层的大量排烃期为明水组末期,而区内构造形成均
定射角射孔工艺在大位移定向井中的应用与实践
大庆油田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开发阶段,整体上油层动用程度高,但在断层附近由于开发井点少,再加上断层的遮挡,油层动用程度较低,剩余油较多。
因此,对断层附近剩余油富集的部位需采用大位移定向井进行挖潜,大位移井是侧深和垂深比大于或等于2的井,其主要用于开发地面条件很差、钻直井和一般定向井不经济区域。
目前,传统的大位移井射孔器的射流方向都垂直于枪体,对于大位移定向井射孔施工时,射流方向无法与储层平行,尤其是对于薄层井施工时,极易发生穿层,影响了射孔施工效果[1-4]。
为提高射流的有效率,通过研制定射角射孔器[5],设计工艺管柱结构,实现了平行储层射孔,提高了复合射孔有效率,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油田开发效果。
1定射角射孔区域概要1.1区域基本概况及构造特征萨中112#断层研究区位于萨中开发区背斜中部偏北位置,包括北一区断西、北一区断东、中区西部和中区东部四个区块的部分区域,含油面积为3.76km 2。
区域内发育断层全部为正断层,断层走向以北西向为主,断层倾向以北东向和南西向为定射角射孔工艺在大位移定向井中的应用与实践司海媛(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摘要:通过对萨中开发区112#断层区块构造特征和开发井网情况的深入研究,部署距离断层50m 平行断层面钻井的大位移定向井。
考虑射孔油层保护要求,结合定射角射孔工艺原理,确定射孔工艺、射孔输送方式及匹配的射孔枪、弹等射孔参数,选用合理的射孔液,采用负压射孔工艺、确定合理负压值,保证了定射角射孔工艺效果。
实现了单井日增液17.6t,日增油4.2t,年节电约2.56×104kWh,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保证了油田开发效果。
关键词:大位移;定向井;定射角射孔工艺;射孔枪;射孔弹DOI :10.3969/j.issn.2095-1493.2024.04.006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of fixed shooting angle perforating technology in large-dis⁃placement directional wells SI HaiyuanNo.1Oil Production Plant of Daqing Oilfield Co .,Ltd .Abstract:By studying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well pattern of 112#fault block in Sazhong development area,the large-displacement directional wells that is 50m parallel fault plane drilling apart from the fault is deployed.Considering the requirement of perforating oil reservoir pro-tection,combined with the principle of fixed shooting angle perforating technology,the perforating technology,the perforating conveying mode and matching perforating parameters such as perforating gun and perforating bullet are determined.Selecting reasonable perforating fluid,adopting negative pressure perforating technology and determining reasonable negative pressure value have ensure the ef-fect of fixed shooting angle perforating technology,which increases 17.6t of fluid and 4.2t of oil per day in a single well,saves 2.56×104kWh of electricity per year,creates better economic benefits and ensures the development effect of oilfield.Keywords:large displacement;directional well;fixed shooting angle perforating technology;perfo-rating gun;perforating bullet作者简介:司海媛,高级工程师,201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构造地质学专业),从事采油工程方案设计工作,引文:司海媛.定射角射孔工艺在大位移定向井中的应用与实践[J].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2024,14(4):30-35.SI Haiyuan.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of fixed shooting angle perforating technology in large-displacement directional wells[J].Energy Conservation and Measurement in Petroleum &Petrochemical Industry,2024,14(4):30-35.主。
油田第一手资料精确
油田第一手资料精确8月30日,在大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技术员李建辉正在做井场施工作业。
近年来,大庆采油厂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深化“六项工程”,加强勘探开发动态研究和评价工作,持续提升地质调查工作质量。
在油田地质调查过程中,李建辉将目光聚焦于“老井”、“薄点”、“老井”等“禁区”“无人区”里的第一手资料。
这是采油厂为实施精细钻井和压裂作业探索的一条新路子。
一、勘探“老井”大庆采油厂在长期的地质勘探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以老带新”的油藏勘探开发评价方法。
在大庆采油厂的普查工作中,勘探人员对“老井”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比如,有一些“老井”由于油层厚度小、压力较小、渗透率低、含油气性差等因素,导致地层不含油气。
如何让“老井”有新发现。
采油厂围绕开发实际需求,提出了“有针对性地找油、有针对性地建产能”的地质工作思路和油藏评价新方法,持续深化“六项工程”:实施滚动勘探和精细研究;实施探井工程和试油工程;进行精细解释和油藏评价;开展精细钻井和压裂综合研究;开展地层流体性质及地层产液规律研究;开展油气层评价与开发配套研究;进行地质储层研究;开展地层对比分析研究;开展复杂油气藏地质评价和精细研究;开展储量动用研究与评价。
1、在大庆盆地的油气勘探过程中,采油厂通过分析勘探规律,找出了一批在石油地质理论、地质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较大、产量低、成本高、勘探潜力小的地层,这些地层不含油气。
这些“老井”经过长期有效开发,目前累计产油5.7万吨、日产原油9.6吨,平均单井日产量不足30吨和3个月。
油田的稳产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采油厂采用了“老井新认识”新方法:根据井区产液量计算产量,并分析产量变化趋势;对比出含水率越低,寻找更多的接替区,为提高产能提供有利地层;通过压裂增加产量,提高采收率;优选“老井”提高单井产量。
2、在大庆盆地东部,有一个广袤的盆地——松嫩平原,有个被称为“龙沙三叠系”的地方。
这里的地质特征是:一套沉积和储层多以条带状沉积为主、层序交错发育。
大庆油田储层渗透率分布概型特征的地质解释
大庆油田储层渗透率分布概型特征的地质解释大庆油田是中国著名的油气田之一,这里的油气藏是由多个地质层组成的。
在地质勘探和开采过程中,对于储层渗透率的分布概型特征的解释至关重要,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储层的储油能力和开采效果等方面的信息。
在大庆油田的地质勘探过程中,我们发现该地区的大部分储层均属于岩性储层,主要由砂岩、泥岩和灰岩组成,并且由于地质构造的复杂性,使得储层的渗透率分布概型特征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因此,在解释储层渗透率分布概型特征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储层的组成和结构。
根据实际勘探和开采的情况,我们发现该地区的储层通常为多层次、多储层的组合,不同储层之间常常存在明显的储区分界,储层之间的联系也相对较弱。
因此,在考虑储层渗透率分布概型特征时,我们应该将不同储层的渗透率分别进行分析。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储层岩石学特征。
在大庆油田中,砂岩储层的渗透率一般较高,而泥岩和灰岩储层的渗透率相对较低。
此外,由于储层的成因和历史演化等方面的影响,不同储层之间的岩石学特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解释渗透率分布概型特征时,需要对不同储层的岩石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第三,我们需要考虑储层的地貌和构造特征。
在大庆油田中,地貌因素对于储层的渗透率分布概型特征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在一个颗粒度较大的沉积环境下,砂岩储层的渗透率可能相对较高;而在构造变形比较频繁的地区,则可能存在多个构造复合影响下的储层,其渗透率分布概型特征也会发生变化。
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储层的成藏和演化过程。
在大庆油田中,储层的成藏和演化过程相对较为复杂。
例如,由于古近系中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四期四次入侵”,使得大庆油田的储层演化经历了多个阶段,并且在不同的地区也具有不同的特点。
因此,在解释储层渗透率分布概型特征时,我们还需要考虑成藏和演化过程对于储层的影响。
大庆油田油气藏形成的地质背景分析
学号:**********哈尔滨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题目大庆油田油气藏形成的地质背景分析学生孟健指导教师何葵教授年级 2007级专业资源勘察工程系别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系学院地理科学学院说明本表需在指导教师和有关领导审查批准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认真填写。
说明课题的来源(自拟题目或指导教师承担的科研任务)、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若课题因故变动时,应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提交题目变动论证报告。
学士学位论文题目大庆油田油气藏形成的地质背景分析学生孟健指导教师何葵教授年级2007级专业资源勘察工程系别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系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3月大庆油田油气藏形成的地质背景分析孟健摘要:通过对该地区的地质发展史的了解,为更好的理解地质地质构造对油气的聚集、分布规律的影响,从而得到在不同地质构造条件下油气产生。
研究该地区地质构造发展史,在构造发育过程中的,其控制了烃源岩及储层裂缝等成藏要素的发育程度,从而影响油气运聚和油水分布规律。
通过该油气资源的腹部状况,提出该地区的主导构造类型并对与其相识的构造类型判断其油气存储情况。
关键词:构造成因;油气形成;理论研究;大庆一、区域地质概况(一)在地质构造上,大庆位于松辽盆地的中央拗陷区。
盆地周围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千山、努鲁儿虎山环抱。
约在中生代的侏罗纪后期,形成了松嫩大湖。
在中生代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湖水中和湖的周围繁衍了大量生物、介形虫和鱼类。
这些中生代生物的繁衍和死亡,积累了大量的生油物质。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新生代的第四纪,松嫩大湖因地势抬升和松花江、嫩江两大水系带来大量泥沙的淤积而消失。
盆地内的地史沉积物厚达 6 000米,地表的现代沉积物1 400米。
大量有机物质在这样厚的沉积层下,由于高温、高压和封闭缺氧等条件生成了丰富的石油。
经过以后的大地构造运动,发生褶皱和断裂,又逐渐形成了石油聚储的条件。
大庆油田某地块层序地层的类型
大庆油 田某地块 层序地层 的类型
纪 立辉 安 宁 綦 汉 光 ( 中国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 海洋 采油厂 山东 东营
2 5 7 2 3 7 )
【 摘 要】 大庆 油田是我 国重要的油 气生产基地之一 , 然而多年 的勘探开发 , 大庆 油田已进入油 气田 勘探 与开发的 中 后期 阶段 , 目前正 面临 着储 采失衡 、 资源接替 不足的严峻局面 . 而大庆油 区扶余油层具有较大的勘探 开发潜 力, 是石油开采的主战场。 因此, 对扶余 油层 开展精细的 高 分辨率层序 地层 学及 沉积相研 究. 总结 油气富集规律 , 对油气勘探 开发具有 重要 的指 导作用和借鉴价值。本论文将以沉积学、 高分辨率层序地 层学理论为指导. 综合应 用地震 资料 、 钻/ 测井资料 、 岩心 资料对 大庆 南部扶余油层进行 系统深入的层 序地层研 究。 【 关键词】 层序 地层 学; 扶余 油层; 沉积微相
3 . 发展方 向 0 . 前 言 综观层序地层 学的发 展历程 . 层序地层 学研 究已发展到宏观与微 层序地层学分 析以地表三维露头 钻井岩心 测井和高分辨 率地 震发射剖面为主要研 究对象 . 其 中以钻井岩心 和测井 剖面资料为最重 观结合 . 定性与定量同行 , 纵向与横 向交叉 并进 。 从而不断促生 了一个
要的研究基础 通过各种资料的精 细层序划分 和对 比技术 , 将钻井或 露头 以及地震剖面中的一 维或二维信息转化为三维地层 关系的信息 , 从而建 立区域 、油 田乃 至区块 或油藏级规模存 储的等时地层 对 比格 架. 大大提高储 层 、 各层级 油层分布 的预测 和评价精度 。时间表明 , 高 分辨率层序 地层学 的原理 和方 法是进行 含油气盆地 中地层 成因解释 和油砂层对 比的一种有效的心方法 . 它不仅实 现了高时间精度的等时 地层对 比. 而且将原来的组合对 比结果从感性认识 阶段上升到理性认 识阶段 . 研究方法更科 学 , 结 果更 可靠 。 信息业更为丰 富。 又一个 的研究热点和前沿 概括起来 . 当前和今后 的研究方 向可包 括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f 1 谪 分 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不仅适合于海相地层 . 更重要 的是 它 特别适用于我 国陆相地层 . 因而必将 成为我国今后陆相地层研究 的长 期方 向。 f 2 ) 从我 国陆相碎 屑岩地层 . 碳酸盐岩地层油气勘探开发现状 的需 要看 . 陆相 层序地层学 . 碳酸盐岩层序 地层学研究也仍将 是我 国今 后 的方 向 。 ( 3 ) 成岩层序地层 学 . 胶结物层序地层学在微观上开展层序地层研 究. 提 高了层序地层学 的研 究精度 . 方便 对更小尺度 的沉积体进行 圈 定描述 。因而 , 这种微观尺度上的层序地层学研究对于精细研究储 层 具有更大价值 f 4 1 层序地层 的计算机模拟分析 与智能识别大大提高 了层序地层 学 的定量 化研究 水平 . 并赋 予它全新 的地层 学概念 . 因而必 是今后层 序 地层学发展 的一个重要方 向 f 5 ) 在层 序地层学 与数学地 质 , 应用 地球化学 。 古生 物学 , 古地 磁 学. 岩相 岩石学等 的交叉结 合点上 . 期 望产生相应 的层序地层学研 究 方 向。 总之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由于其科学 性 、 预测性 、 定量性和 实践 性等特点 , 将成为层序地层学未来发展的分支 , 必将成为盆地分 析 、 矿 产资源勘探 、 开发与预测的一种强有力的科 学工具
大庆油田萨北地区剩余油类型及分布
大庆油田萨北地区剩余油类型及分布欧阳静芸;尹太举;吴志超;刘晓【摘要】大庆油田萨北地区开采注水时间长,现已处于高含水阶段,储层内部的油水分布日趋变得复杂,其运动规律越来越难以预测.利用油藏动态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剩余油,最大限度利用已有测试和生产资料,研究其高含水时期油层内部的剩余油分布,认清油水运动规律,准确预测剩余油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平面上研究区剩余油有5种分布类型:①好砂层砂体边角部位零散分布的剩余油;②好砂层主砂体边部连续分布差砂体中的连片分布的差油层;③差砂层中由于层间屏蔽形成的连片分布剩余油;④差砂层由于砂体孤单注采不完善形成的连片分布剩余油;⑤差油层砂体过于孤单注采不完善形成的零散剩余油.从垂向上研究区剩余油呈以下5种分布类型:①剖面中的低渗层中的剩余油;②剖面中的高渗层中的低渗层段的剩余油;③剖面中厚层砂体中的剩余油;④剖面中的砂体尖灭区的剩余油;⑤砂体射孔不完善的剩余油.【期刊名称】《石油天然气学报》【年(卷),期】2013(035)004【总页数】5页(P50-54)【关键词】剩余油类型;剩余油分布;萨北地区;大庆油田【作者】欧阳静芸;尹太举;吴志超;刘晓【作者单位】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四川遂宁62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1 地质概况大庆油田萨北地区位于萨尔图油田北部背斜构造的西端,研究区发育河流-三角洲沉积,属于碎屑岩储油层,其上白垩统发育萨尔图油层(S)、葡萄花油层(P)、高台子油层(G)等3套油层,是在松辽盆地整体拗陷时沉积填充形成的,即青山口组(K2q)水退旋回沉积晚期至姚家组(K2y)-嫩江组(K2n)水进旋回沉积早期,沉积总厚度约380m (图1)[1]。
从1964年至今近50年,研究区块的主力油层萨尔图油层、葡萄花油层先后经历了3次大的调整,目前共有7套井网,现今该区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
地下油水分布更加复杂,剩余油难于预测。
大庆油田储层渗透率分布概型特征的地质解释
大庆油田储层渗透率分布概型特征的地质
解释
大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陆上油田之一,其储层渗透率分布概型特征是研究该油田地质特征的重要方面之一。
储层渗透率是指岩石中孔隙或裂缝的连通性和大小,是油气储层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
大庆油田的储层渗透率分布概型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大庆油田的储层渗透率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质性。
在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不同岩性储层中,渗透率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
例如,砂岩储层的渗透率普遍较高,而泥岩储层的渗透率则较低。
此外,同一储层中不同位置的渗透率也存在差异,这与储层的地质构造、沉积环境等因素有关。
大庆油田的储层渗透率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垂向变化。
随着深度的增加,储层渗透率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在地质演化过程中,深部岩石受到了更大的压力和温度影响,孔隙和裂缝的连通性和大小逐渐减小,导致渗透率降低。
大庆油田的储层渗透率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不同区块、不同井位的储层渗透率存在较大差异。
这与储层的地质构造、沉积环境、成岩作用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勘探开发过程中,需要对不同区块、不同井位的储层渗透率进行详细的地质解释和评价,以制
定合理的开发方案。
大庆油田的储层渗透率分布概型特征是其地质特征的重要方面之一。
了解储层渗透率的分布规律,对于制定合理的勘探开发方案、提高油气勘探开发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二类油层储层沉积模式
2 研 究 思 路
二类 油层储层 的研究 以高 分辨率 层序 地层 学 、 河流 精细沉 积学 理论 为依 据 , 立单期 河 流短期层 序 的 建
复合河 道砂 体高分 辨率 层序 地层 格架 , 实现 成 因单 砂 体 时 间单 元 精 细对 比.利用 密 井 网对 单期 河 流 短期
层序进 行精 细沉 积微 相研究 _ , 单井 微相 精 细识别 的 基础 上 , 重点 取 心井 确 定 的单 元 亚相 为 控 制 , 3在 ] 以 运 用各井 沉积 时 间单元 对 比结 果 、 测井 曲线 特 征 、 井微 相 模 式 , 测 确定 各 开 发井 同一 单元 的测井 微 相l .根 4 ]
据 二类 油层 特有 的沉 积环境 , 合考 虑物 源方 向 、 系特 征 、 相类 型 、 综 水 微 规模 及 其 与邻 井 微 相共 生 关 系 , 对 成 因单 砂体 进行精 细 刻划 , 重点 进行 单一河 道 划分 .以废弃河 道 为重要 标 志 , 考层位 高 低变 化及 河 道边 参
据 , 照 “ 回对 比 、 级控 制 、 同相 带 区别 对 待 ” 顾 “ 原 保 单 ” 按 旋 分 不 兼 遵 的原 则 , 用 井 井 对 比 、 面 井 网 对 比 、 因 移 界 对 比 采 平 成 方 法 , 建单 期 河 流 短 期 层 序 的 高 分 辨 率 层 序 地 层 格 架 , 别 2 亚 相 和 1 搭 识 种 1种 微 相 , 细 刻 划 萨 Ⅱ、 Ⅲ组 2 精 萨 8个 沉 积 单 元 单 砂体 , 立 4种 类 型 河 道 砂 沉 积 模 式 .研 究 储 层 非 均 质 性 , 立 储 层 平 面 及 垂 向储 层 非 均 质 模 式 , 次 为 复 合 河 道一 建 建 级
加密钻井后北二东油层发育状况再认识
(0 9 X 50 - 40 ) 目资助 2 0 Z 0 090 -1 项 0
作 者 简介 : 林
田 开发 。
立 (9 3 ) 女 , 士 , 级 工程 师 , 究 方 向 : 气 17 一 , 硕 高 研 油
G I G1油层 发育 较好 , 和 1 SⅡ组 油层 发育 砂 岩厚 度
l , 发初期 采用 萨 尔 图基础 行列 式 井 网 , 进 0吨 开 后 行 了葡萄花 基础 、 萨葡高 一 次加 密 、 I 高 I 二 次 高 I I I 加 密和萨 葡高 I 次 加 密共 计 4套井 网 , 油 水 井 二 有 7 6口 , 中注水 井 2 其 8口, 产 井 4 生 8口。 目前 又 钻
小 层进行 重新 划 分 合 层 , 则 是 : 果 上 一 层 的二 原 如
类砂 岩顶 深 加 二类 砂 岩 厚 度 等 于下 一 层 的二 类 砂 岩 顶深 , 合 为 一 层 , 是 如 果 不 是 同一 沉 积 单 元 就 但 不 能合为一 层 。合 层 标 准是 厚 度 加 和 , 透 率加 权 渗 平均 _ 。各油 层 组 厚 度 发 育 状 况 按 不 同厚 度 等 级 3 J 划分: 有效 厚度 I2 0m、 . > . 10m≤有效 厚度 < . 2 0m、 0 5m≤有效 厚 度 <1 0 1、 . . I有效 厚 度 <0 5 m和 表 T .
北二 东 试 验 区块 位 于 松 辽 盆地 大 庆长 垣 萨尔 图构造北 部纯 油 区 内 , 有 8个 油 层 组 ,5个 砂 岩 共 3
产 量逐年 递减 ¨ , 了增加 可采 储 量 , 重 新认 识 为 需
该 区块油层 发育 状况 , 因此 对加 密钻 井后 新 钻井 资 料 进行重 新 统 计 。把 沉 积 微 相 库 中每 口井 的各 个
大庆油田葡萄花油层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1
图 5 小层内垂向上的非均质模式图 Fig.5 Model of vertical heterogeneity of individual reservoir
表 2 PⅠ1-PⅠ4 小层夹层频数表 Table 2 Interbeds frequency of individual reservoir from PⅠ1toPⅠ4
化的信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故在本次研究过程中,考虑利用 BP 网络对渗透率进行预测。
研究表明,渗透率可以视为孔隙度(φ)、泥质含量(Vsh)、粒度中值(Md)、束缚水饱和度(Swi)
的函数,即 K = f (φ,Vsh,Md,Swi)。由于 K 值变化较大,取其对数形式,即 lg K = f (φ,Vsh,Md,
平行层理和斜层理的存在一方面有利于注入剂均衡地进入油层内进行驱动提高驱油效率一方面降低储层的渗透率这是因为层理面上富集炭屑和碳质薄层对垂向渗透率影响更大小层内韵律性特征储层中渗透率在三维空间上分布的韵律性有简单正韵律复杂正韵律均质韵律反韵律和复合式韵律图4由于层内渗透率在空间上分布差异性的影响层内水淹及驱油效率差异性很大因此剩余油多分布在渗透率较低的部位尤其是正韵律中上部的低渗区
部葡萄花油层组的非均质性进行了定量-半定量研究。文章认为大庆油田中部葡萄花油层组 PⅠ2 小层层内非均质
性最严重,与沉积微相密切相关;单砂层垂向上渗透率的变化以正韵律和复合式韵律为主,局部发育反韵律模式。
经对葡萄花油层组 PⅠ1—PⅠ4 系统研究(PⅠ表示葡萄花油层组一段;PⅠ1 为次一级分层,以下名称类推),层
Swi =21.742-2.7526Srr Md =0.1682-0.0035Srr。 AC — 声波时差; Srr — 微电极幅度差。
(3)
大庆长垣东部地区扶余油层多类型砂体储层综合分类评价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Petroleum Geology & Oilfield Development in Daqing2023 年 8 月第 42 卷第 4 期Aug. ,2023Vol. 42 No. 4DOI :10.19597/J.ISSN.1000-3754.202204003大庆长垣东部地区扶余油层多类型砂体储层综合分类评价宋子学 李恒双 樊晓东 尚云志 谢明举(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摘要:大庆长垣东部地区扶余油层整体剩余储量基数大,储层具有纵向不集中、连续性差、物性差、常规试油产量低的特点,如何精准评价、优选效益可动用储量是目前致密油储层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以地质认识为基础,运用R 型聚类“五步法”优选河道砂体厚度、孔隙度、含油饱和度等7项反映不同类型砂体储层储集和流动能力的关键参数,建立以储集因子、流动因子为综合评价参数分类图版,对扶余油层资源进行分类优选。
结果表明:以主力层河道砂发育区、主薄层河道砂错叠区及薄层分流河道砂叠置区储集因子分别大于等于15、2.5、2.5且流动性大于等于2为标准,优选出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规模效益动用的45个Ⅰ类储量潜力区;以主力层河道砂发育区、主薄层河道砂错叠区及薄层分流河道砂叠置区储集因子分别为8~15、1.2~2.5、1.2~2.5且流动因子为1~2为标准,优选出目前技术下需要降投资才具开发价值的151个Ⅱ类储量潜力区;以主力层河道砂发育区、主薄层河道砂错叠区及薄层分流河道砂叠置区储集因子分别小于等于8、1.2、1.2且流动因子小于等于1为标准,优选出目前技术下降投资也无法效益动用的38个Ⅲ类储量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Ⅰ、Ⅱ类储量区块需要通过氮气驱、二氧化碳驱、减氧空气驱等技术手段,适时补充地层能量控制递减,并运用控水增油支撑剂等措施,控制Ⅱ类储量区含水率上升。
研究成果解决了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所采用的数学算法与地质认识不一致的矛盾,实现了效益分类评价的目的,可为油田剩余潜力挖掘和接续稳产提供技术支撑。
大庆油田区域储层特征认识
盆地沉积盖层自侏罗系开始,至中,新生代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但是以白垩系,尤其是下白垩统为主,新生界厚度不大。
地表均被第四系所覆盖。
盆地内发现三套含油组合,起上部含油组合为黑地庙油层,分布在嫩江祖的三四中;中部含油组合为萨尔图,葡萄花和高台子油层,分布在青山口组二三段及姚家组和嫩江祖一段中;下部含油组合为扶余和扬大城子油层,分布在泉头组三四段中,油田集中在中部含油组合内。
盆地沉积盖层被划分为七个一级构造单元,31个二级构造和130多个局部构造,目前所发现的油田大部分都集中在中央坳陷区内。
松辽盆地基底分别由大兴安岭华里西晚期褶皱带和吉黑华里西晚期褶皱带汇合而成。
在经历了三叠纪和侏罗纪早期的抬升剥蚀后,在侏罗纪晚期由于以断裂为主的构造运动的作用,在这里产生了众多的断陷、地垒和断阶带。
进入早白垩世松辽盆地沉降作用不断增强,使早期出现的分割性的小断陷扩大沟通,形成统一的松辽盆地大型沉积坳陷,至晚白垩世和第三纪,由于淤积充填而使盆地沉降速度明显减缓,坳陷渐趋萎缩。
松辽盆地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大型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面积约26×104km2,沉积地层厚度5000~6000m,全盆地分为7 个一级构造单元:中央坳陷区、西部斜坡区、东南隆起区、东北隆起区、北部倾没区、西南隆起区、开鲁坳陷区,大庆长垣是松辽盆地北部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由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太平屯、高台子、葡萄花、敖包塔7个背斜构造组成大庆松辽盆地属于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同志划分的中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即呈北北东走向的中新生代沉降带中的一个大型沉积盆地。
盆地内部总的轮廓是北部、东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为隆起区,西部是平缓斜坡,中间是大面积的拗陷区大庆长垣北部,基岩以上沉积了上侏罗统、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的巨厚地层。
各沉积岩层的层序、岩性及含油状况见图1—3。
厚度最大、分布最广的是白垩系地层。
根据岩性、沉积环境和生、储、盖的组合关系可划分四个沉积旋回:即登娄库组、泉头组—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四方台组—明水组。
特高密井网开发区ZQ储层沉积特征再认识
大 庆油 田是 一个 典 型 的陆相 河流 一三角 洲沉 积 的 多油 层 砂 岩 油 田口 ] , 严 重 的非 均质 性 始 终 是 影 响 其开 发效 果 的首 要 因 素 , 它 决 定 了井 网 对 储 层 的控 制程 度 、 注采 关 系 的完 善 程 度 , 以及 油 田 的层 间 、 平 面 和层 内三 大矛 盾_ 2 ] 。大 庆油 田萨尔 图和 葡萄 花 油 层 由于在 沉 积过 程 中沉 积 条件 的不 断 变 化 , 发 育 了 许 多形态 、 规 模 和物性 等 各异 的砂 体 , 形成 了十分 复 杂 的沉积 体 系 。 由于砂 体 发 育 的 多样 性 , 井 网密 度 高低 就决 定 了人们 对 砂体 的认 识 程度 [ 3 ] 。随着 二 次 开发 工 程 第 一 个 建 设 区块 Z Q 三 套 井 网 的完 钻 , 使 得 该 区块平 均 井 网密 度 达 到 2 7 5口/ k n i , 成 为 大
石 2 0 1 3年 7月
油
地
质
与
工
程
P E T R O I E UM G E OI O G Y A N D E N G I NE E R I N G
第2 7卷 第 4期
文 章编 号 : 1 6 7 3—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7 ( 2 0 1 3 ) 0 4—0 0 4 5—0 4
开发 工程 , 更 好地 满 足特 高含 水期 油 田开 发需 求 。
Z Q 先 后 部 署 了基 础 井 网 、 一次 加 密、 二 次 加
油气藏和油气田知识问答-大庆油田
油气藏和油气田知识问答1、什么叫油气田?答:聚集物以油为主的叫油田,以气为主的叫气田,既有油又有相当数量的气则叫油气田。
2、油气田是如何形成的?答:世界上的油气田,绝大多数是在沉积盆地里找到的。
它是沉积凹陷中的生物遗体,随同沉积物一起堆积掩埋之后,在低洼的海洋或湖泊里沉积下来,随着沉积盆地的连续沉降和沉积以及沉积物成岩作用的不断加强又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
3、什么是生油气层?生油气层中是如何生成石油和天然气的?答:广义的生油气层是指能够生成石油和天然气的岩层。
黑色、灰绿色岩就是一种生油气岩层,它原来是在湖泊中沉积的淤泥,这种淤泥中埋藏了大量的有机生物,这些有机生物在淤泥变成泥岩过程中,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变成了石油和天然气。
4、什么是油气的运移?答:石油和天然气都是流体,在地下是流动的。
油气的运移是指油气在地壳中的移动过程。
5、油气运移的外界条件是什么?答:在外力作用下,油气既可随生油层的紧结成岩过程,而发生初次运移;也可在生油层紧结成岩后,沿着储集层的孔隙、裂隙或其他通道发生二次运移。
油气既可沿着地层层理方向作侧向运移,也可沿着断裂、裂隙穿过地层层面作垂直运移;既可在一个油区内局部运移,也可在沉积盆地范围内进行区域性运移。
但最根本条件是地壳运动引发油气运移。
6、什么叫圈闭?答:油气运移至储集层以后,遇到了遮挡,运移不以能继续进行,油气逐渐聚集并形成油气藏。
这种适于油气聚集并形成油气藏的场所就叫做圈闭。
7、什么叫油气藏?答:当圈闭之内聚集了一定数量的油气之后,就形成了油气藏。
8、油气藏的类型有哪几中?其定义内容是什么?答:油气藏分为四种类型,即:构造油气藏、断层油气藏、地层油气藏。
构造油气藏:指由构造运动使储油层发生褶皱、断裂等形成而形成圈闭条件的油气藏。
断层油气藏:指因断层切割而形成的圈闭中的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指由沉积成岩作用和构造运动相结合形成的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由于沉积环境变迁,导致沉积物岩性变化,形成岩性尖灭体和透镜圈闭,由这类圈闭形成的油气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地沉积盖层自侏罗系开始,至中,新生代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但是以白垩系,尤其是下白垩统为主,新生界厚度不大。
地表均被第四系所覆盖。
盆地内发现三套含油组合,起上部含油组合为黑地庙油层,分布在嫩江祖的三四中;中部含油组合为萨尔图,葡萄花和高台子油层,分布在青山口组二三段及姚家组和嫩江祖一段中;下部含油组合为扶余和扬大城子油层,分布在泉头组三四段中,油田集中在中部含油组合内。
盆地沉积盖层被划分为七个一级构造单元,31个二级构造和130多个局部构造,目前所发现的油田大部分都集中在中央坳陷区内。
松辽盆地基底分别由大兴安岭华里西晚期褶皱带和吉黑华里西晚期褶皱带汇合而成。
在经历了三叠纪和侏罗纪早期的抬升剥蚀后,在侏罗纪晚期由于以断裂为主的构造运动的作用,在这里产生了众多的断陷、地垒和断阶带。
进入早白垩世松辽盆地沉降作用不断增强,使早期出现的分割性的小断陷扩大沟通,形成统一的松辽盆地大型沉积坳陷,至晚白垩世和第三纪,由于淤积充填而使盆地沉降速度明显减缓,坳陷渐趋萎缩。
松辽盆地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大型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面积约26×104km2,沉积地层厚度5000~6000m,全盆地分为7 个一级构造单元:中央坳陷区、西部斜坡区、东南隆起区、东北隆起区、北部倾没区、西南隆起区、开鲁坳陷区,大庆长垣是松辽盆地北部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由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太平屯、高台子、葡萄花、敖包塔7个背斜构造组成
大庆松辽盆地属于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同志划分的中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即呈北北东走向的中新生代沉降带中的一个大型沉积盆地。
盆地内部总的轮廓是北部、东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为隆起区,西部是平缓斜坡,中间是大面积的拗陷区
大庆长垣北部,基岩以上沉积了上侏罗统、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的巨厚地层。
各沉积岩层的层序、岩性及含油状况见图1—3。
厚度最大、分布最广的是白垩系地层。
根据岩性、沉积环境和生、储、盖的组合关系可划分四个沉积旋回:即登娄库组、泉头组—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四方台组—明水组。
各个沉积旋回之间是以不整合或沉积间断的方式相互接触的,每一个沉积旋回从下至上岩性为粗→细→粗的演变,岩石颜色(尤其是泥质岩颜色)呈浅色→暗色→浅色的变化,反映了从湖退到湖进再到湖退的完整过程。
一萨尔图油田
其构造演化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泉头组—青山口组及以前,第二阶段是姚家组—嫩江组时期,第三阶段是明水组末期。
大庆长垣北部,基岩以上沉积了上侏罗统、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的巨厚地层。
各沉积岩层的层序、岩性及含油状况见图1—3。
厚度最大、分布最广的是白垩系地层。
目前发现含油气最丰富的是中部含油组合,其储集层就是大庆油田的生产目的层—萨尔图、葡萄花和高台子油层
萨尔图油田地势平坦,地面海拔为150m 左右。
萨尔图油田属于背斜构造油气藏,油、
水分布主要受构造控制,各油层油水界面一致,一般在海拔-1050m~-1030m,油层埋藏深度为600m~1200m。
油田边水不活跃,纯油区无底水,无夹层水,无气顶。
萨尔图油田的原油具有粘度大、凝固点低、含蜡量高、含硫量低的特点
萨尔图油田储层的岩性主要是砂岩、泥质砂岩,
萨尔图油田的储集层,是属于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以粉—细砂岩为主,
萨尔图油田储层沉积相包括泛滥平原相、三角洲分流平原相和三角洲前缘相
1.泛滥平原相
主要由砂岩与泥岩组成。
砂岩中发育有高角度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具有冲刷面、泥砾、钙砾等。
砂岩以中细砂为主,分选较好。
泥岩颜色以红色为主,其间夹有绿色、灰色。
泛滥平原河道以点砂坝为主要沉积砂体,砂体呈条带状分布。
具有叶肢介化石碎片和少量植物碎片。
胶结物以泥质胶结为主,有大量钙质结核,部分钙质胶结。
沉积韵律为正韵律。
泛滥平原相包括河道微相、决口扇微相、天然堤微相和河漫滩微相等。
2.三角洲分流平原相
主要由砂岩与泥岩组成。
具有冲刷面,含泥砾、钙砾。
砂岩以细砂、中砂为主,分选性好。
泥岩颜色以灰色、绿色为主,有少量红色。
砂体呈条带状,单砂层厚度在10m 以内,主要发育分流河道砂体。
具有破碎的介形虫化石,有少量蚌化石,植物化石及其常见。
砂岩以泥质胶结为主,少量为钙质胶结。
沉积韵律以正韵律为主。
三角洲分流平原相包括分流河道微相、沼泽微相和淡水湖泊微相等。
3.三角洲前缘相
岩性主要由砂岩与泥岩组成。
具冲刷面、低角度斜层理与断续水平层理,砂岩颗粒大小与分流平原相相似,分选好到差。
泥岩为灰色、黑色,少量绿色、红色。
砂体呈叶状或席状,具有介形虫和叶肢介化石,胶结物为泥质、钙质胶结,岩石中含少量钙质结核。
沉积韵律常为反韵律。
三角洲前缘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水下天然堤微相、分流河间微相、分流河口坝微相和远砂坝微相等。
萨尔图油田沉积的层理类型比较发育,
萨尔图油田储集层属于松辽盆地北部沉积体系,为大型内陆湖盆河流—三角洲沉积。
河流自北而南流入湖盆,将大量碎屑物堆积在三角洲地区。
萨零组油层的油气主要来自于嫩江组一段和青山口组生成的油气混合。
喇嘛甸嫩江组一段巨厚的暗色泥岩,可以生成大量的油气,因此为喇嘛甸油气自生部分油气,青山口组巨厚的暗色泥岩,也可以生成大量的油气,并可以运移到萨零油层。
萨零组烃源岩属于大庆长垣嫩一段泥岩,此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TOC 平均 1.189%),类型较好(有机质类型有I、II 两种),已经进入成熟阶段Ro=0.43%),生烃条件分析表明其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
萨零组油气藏的形成与大庆长垣具有相同的构造、沉积演化规律,良好的储盖条件为萨零组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砂岩储层中孔隙主要有两大类: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
原生孔隙包括颗粒支撑的岩石中的粒间孔隙和基质中的微孔隙,它是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次生孔隙是成岩以后,受后期的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的一些裂缝和节理。
本区储层孔隙类型较多,有粒间孔、溶蚀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及粒间扩大溶孔)、铸模孔、特大孔、晶间孔和粒内裂隙等,其中以原生粒间孔为主
二齐家—古龙坳陷
齐家—古龙坳陷构造位置图(框圈定区域)
齐家一古龙凹陷位置在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的西部地区,是一个深水凹陷。
松辽盆地主要的生油凹陷是齐家一古龙凹陷,属于长期继承性深水凹陷
齐家一古龙地区横跨松辽盆地北部西部斜坡和齐家一古龙坳陷两个一级构造单元,主体位于松辽盆地北部齐家一古龙坳陷。
目的层段扶杨油层(泉头组三四段)沉积时期处于松辽盆地坳陷期的加速沉降阶段,受控于北部和西部沉积体系韵扶杨油层处于三角洲分流平原及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的各种河道砂体平面上错迭连片,为扶杨油层形成大面积岩性油藏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
通过常规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将研究区砂岩的孔隙归纳为粒间孔隙、粒内孔隙、填隙物内孔隙、裂缝孔隙和溶蚀孔隙五种类型
大庆油田公司研究院(周厚清、薛文涛,1994)对研究区及邻区的扶杨油层进行的储层敏感性实验研究表明,扶杨油层存在着严重的速敏、水敏、酸敏、碱敏和盐敏现象。
根据扶杨油层的实际情况,通过薄片观察和相关资料的统计分析,我们将扶杨油层砂岩划分方解
石胶结成岩相、伊利石充填成岩相、石英次生加大成岩相和溶蚀溶解成岩相四种类型。
扶杨油层的粘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其次为绿泥石和蒙皂石/伊利石混层,高岭石和蒙皂石碌泥石混层少量
齐家一古龙凹陷的生油门限为1100一130m0,青一段地层埋深为1400一2500m,其中的有机质已进入成熟阶段。
在凹陷的南部处于高成熟阶段,烃类开始裂解,生成轻质油和湿气。
该地区现今地温梯度为4.4/100m,最高达4.7/100m
西部地区扶杨油层主要受四大物源的影响,但以西部和北部沉积体系控制为主。
泉三、四段沉积时期相当于阿尔必期,当时气候干旱,松辽盆地快速沉降、快速充填,导致平坦的古地形,形成了独特的沉积特征,其独特性在于位于沉降中心部位频繁涨落的浅水湖泊的存在。
洪水期坳陷中心部位形成统一的浅水湖盆,发源于盆地边缘的河流向湖泊汇集,形成三角洲,随着三角洲推进,湖泊被快速充填、分割,来自各方向的河流于盆地中心部位交汇并向东流出盆地,局部地区残存小型湖泊,成为河间湖。
在这个历史沉积时期,大庆长垣以西地区受到了发源于盆地边缘的四大沉积体系的控制,即北部的呐河一依安沉积体系,西部英台一白城沉积体系,西北齐齐哈尔沉积体系和南部保康一通榆沉积体系,宏观上沉积物源和古地势控制了重矿物组合特征及砂体展布趋势西部地区扶杨油层主要受北部和西部物源水系碎屑供给,由于主要为河湖交替相沉积,因此砂层薄,粒度细,泥质含量高。
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机械压实和化学胶结作用增强,岩石变得更加致密,孔隙度降低,储集物性变差。
大庆油田长垣以西地区扶杨油层孔喉半径等值图
油源对比表明扶杨油层油气主要来自上覆青一段生油岩,具有短距离运移聚集的特征。
(2)青一段烃源岩生烃能力较强;同时青一段泥岩又是扶杨油层好的区域盖层。
(3)青一段生油岩埋深最大、过剩压力最大,青一段生油岩生成的油气沿着活动断裂或裂缝向下灌注到扶杨油层,这一时期油气下排厚度最大,平面上埋深较大的凹陷油气下排的厚度大。
根据族组分对比及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发现扶、杨油层类型的原油来自青一段生油岩、而萨、葡、高油层类型的原油主要来自青二、三段和嫩一段生油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