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议李清照前后期词风转变及其原因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西安思源学院教务处制
二〇一年月
摘要
李清照,宋代婉约派词人,号称易安居士,其词被称为易安体,现存诗词虽然仅有50阕左右,但是其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非凡的意义和显着的地位。李清照生活在宋朝历经了两宋时期的巨变,以靖康之难为界就不难发现她的词有了显着地变化,李清照前后期词风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前后期生活的坎坷经历,这些经历造成了她前后期词风上的差异。究其一生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词的风格的变化绝对不仅仅是偶然, 本论文认为造成李清照词作风格变化的原因不仅仅国破家亡、漂泊他乡,具体来说应该有六个方面,而这些原因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从而了解到因为李清照历经的颠沛流离和各种磨难,使得她的词突破了前期的闺怨和思念的桎梏,超越了文学史上其她女性,使得后期的词变得豪迈奔放、词境开阔在文学史上流芳千古。
关键词:李清照前后期原因
目录
(一) .....................................................................................................
(三)前后期词风差异的比较 (11)
李清照前期词与后期词的比较
一、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落于文学气氛浓厚的士大夫家庭,其父李格非乃进士出身,是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丰富,擅长词章,其母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李清照自幼生活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里,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慧,年少便能做得一首好文章,就连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也曾极力称赞她。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朱弁《风月堂诗话》。《说郛》第四十六卷--《瑞桂堂暇录》称先生“才高学博,近代鲜伦”。朱彧《萍洲可谈》别本卷中称扬其文“诗文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
本文主要引证史据和现存的诗词做简单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李清照的生平。力求用唯物辩证主义的方法看待人物,进一步对她的前后期的诗词进行鉴赏,在鉴赏中分析李清照词风的转变从而得出李清照诗词风格变化的原因。并研究李清照的诗词对中国文学史的贡献。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李清照少女时代随父亲生活在繁华的汴京,京城的繁华盛世无异于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以《如梦令》和《点绛唇》为例,此时李清照的词风轻松活波,语调明白晓畅,既反映了无忧无虑的生活,又反映了对爱情的向往。宋微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李清照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此时两家均在朝廷当中出任重位,然而新婚初期夫妇二人的生活较为清贫拮据,其后赵明诚进入仕途两人的生活有了起色,但是经常需要出仕宦游,此时李清照的生活安静和谐、充满了幸福和欢乐、思念和甜蜜,以《减字木兰花》和《一剪梅》为例,此时李清照的笔调较为细腻,多数表达了闺阁之情和对大自然美好风光的描写,在总体上并无较大的变化,和少女时代的作品相比更加成熟。但是随着朝廷和国事
这样的美好生活并没有持续很久。
宋微宗崇宁元年(1102年),被列入元佑党籍不得在朝廷任职,随后政变越演越重甚至牵扯到李清照身上,迫使夫妇两人在青州居住。宋钦宗靖康元年、高宗建炎元年,金人南侵俘虏钦宗父子,史称“靖康之变”同年五月北宋朝廷崩溃,康王赵构南下建朝。此时李清照清醒的认识到了朝廷的覆灭,对于赵构的一味苟且偷安十分的不满,作《绝句》借吊项羽之意表达了对南宋的统治者进行了嘲讽。而后赵明诚在路途中感疾而亡,此时李清照已经经历了北宋的崩溃和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加上亡夫之痛和生活的颠沛流离使得她陷入了生活的绝境当中。
绍兴二年(1132年),李清照到达杭州,此时因为生活的窘迫和生活的绝境,万般无奈之下李清照再嫁张汝舟,当婚后张汝舟知道李清照和赵明诚所藏书籍在颠沛流离的途中已经所剩无几顿时恶相露出,和李清照发生多次口角甚至对她拳脚相加,随后李清照发现了张汝舟的勾当告发了官吏但是自己也受到刑罚,随后在亲友的大力营救下方得出狱,此时李清照的悲痛之伤又增加了一层,但是生活有压迫也必然会有反抗,李清照这时开始从个人的悲痛之情转变到国家身上,曾作《打马图经》借博弈之事讽刺南宋统治者,此时已于李清照的晚年时期,词风与少女时代相比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题材从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转变为深闺生活和家破国亡,也从一个单单表述闺阁之情到关心国事政治,词风也从前期的委婉细腻转变到了较为豪迈奔放。
本文在简述了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后主要对于她不同的时期的所作的词结合当时她所处的背景进行详细的鉴赏,力求反映一个真实的形象;并且找出李清照不同时期词风具体不同的体现。最终分析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对中国文学所做的贡献。
二、前后期词风差异的表现
(一)南渡前词风差异
1、李家有女初长成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在朝中任高官,母亲博雅能文,贤良淑得。这样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背景使得她自小聪慧博得父母喜爱,后来随父亲生活在汴京,繁华的京城开拓了她的眼界和胸襟使得她在少女时期便形成了自己卓尔不凡的文学修养和率真的性格。因此,少女时期的词风天真烂漫、无忧无虑、轻快明亮。例如《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在这首词中李清照用“藕花”、“鸥鹭”、“日暮”这几种看见的客观景物勾勒了一幅荷花日暮图,又使用了“回舟”、“误入”、“争渡”、“惊起”等动词描述了一个少女和朋友玩耍的太尽兴了最后因为醉酒乘舟回家的时候不知道回家的路,无意当中误入了一片荷塘深处惊醒了在此栖息的鸥鹭。简单明了的笔调渲染了一个迷离灵动的愉悦氛围,同时勾勒一位少女的天真活泼、顽皮率真的形象。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发现李清照描绘的情景简单自然表达了感情也自然纯真。
古代女子的束缚较为严重,但是在宋代商品经济有了初期的萌芽,商品经济也催生了较为宽松地社会环境。少女时期总是免不了对爱情的憧憬和期望,这也是李清照少女时期作品的一个方面。例如《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在这首词中李清照更多的侧重了心理的描写,把一个青春期是懵懂女孩遇见客人时的羞涩、敏感描绘的栩栩如生。词的整体上可以看出是清晨词人穿着轻薄的外衣在自家的后院上慵懒的荡秋千,而整篇词中只有“浓雾”、和“花瘦”是现实当中的景象,可以想象在清晨,薄雾还没有完全散去,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上遗留的晶莹剔透的露珠,可看出这句词乃暗指了自己年龄的美好和朝气。词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