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智力与创造力
《智力与创造力培养》课件
![《智力与创造力培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76914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e.png)
contents
目录
• 智力与创造力的定义 • 智力培养的方法与策略 • 创造力培养的途径与技巧 • 智力与创造力在各领域的应用 • 智力与创造力培养的未来展望
01
智力与创造力的定义
智力的定义与构成
定义
智力是指个体在认知、思维、学 习等方面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人 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科技领域
在科技领域中,智力与创造力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关键 因素。科学家和工程师需要具备高水平的智力和创造力,才 能够解决复杂的技术问题,发明新的科技产品,推动科技创 新和产业发展。
在科技领域中,智力与创造力的应用体现在科研项目、产品 开发、技术革新等方面。科学家和工程师需要具备创新思维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探索新的科技领域,推动科技创新 和产业发展。
社会文化对智力创造力的影响
要点一
社会文化环境的塑造
要点二
社会文化环境的变革
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智力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 响,包括教育观念、家庭氛围、社会价值观等。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社会文化环境也在不断变化 ,这为智力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个人与集体智力创造力的平衡发展
个人创造力的重要性
记忆力提升
总结词
通过科学的记忆方法和训练,提高记忆力,增强学习和工作 的效率。
详细描述
记忆力提升的方法包括记忆宫殿、联想记忆、重复强化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记忆能力,提升学习和工作的 效率。
问题解决能力提高
总结词
通过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提高问题 解决能力,增强应对复杂情境的能力 。
详细描述
教育领域
智力与创造力在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智力,帮助他们 掌握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 新精神。
智力与创造力_学生
![智力与创造力_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0846e30327d3240c8447ef9c.png)
辑 p pt
13
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
➢ ①低智商的人不可能有高创造力;
➢ ②高智商的人并不都有高创造力;
➢ ③创造力低的人智商有高有低;
➢ ④创造力高的人必须具有中等以上的智 力。
➢ 因此,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但不
是充分条件。创造力是一种较特殊的智编辑
力品质,是智力发展的结果。
p pt
14
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
编 辑 p pt 4
➢ (二)能力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 成的人格心理特征。 • (ability capacity)
• 已有的学会的心理能力;潜力或能量。
编 辑 p pt 5
智力与能力的区别与联系
➢ 我国学者认为,能力和智力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 ➢ 区别: ➢ 第一,智力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能力属于实际活动的范
编 辑
p
制约,相辅相成。
pt
29.12.2020
➢ 形式教育 实质教育
1111
(四)创造力与智力
➢ 创造力是以多种心理特 质为基础的。它的智力 因素有观察能力、记忆 能力、思维能力、想象 能力;非智力因素包括 个人的兴趣、情绪、意 志、性格及道德情操等。
最新第第六章 智力与创造力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第第六章 智力与创造力教学讲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c356d316fc700aba68fcce.png)
长 的 时 间 隧 道,袅
第第六章 智力与创造力
第一节 智力的发展与培养
智力的含义 智力的理论 智力的测量
智力的发展与差异 国内外智力开发的主要模式
第六章 智力与创造力 学生
![第六章 智力与创造力 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b6ed3f1dfad6195f312ba619.png)
离差智商的计算公式:
_
IQ 100
15 (
X X Z
)
IQ:离差智商 X:团体的平均分数 X:个人测验的得分 Z:团体分数标准差
离差智商的提出是智力测验史上的又一 里程碑,使用上优于比率智商,韦克斯 勒量表成为国际 智力测验的通用量表。
创 造 与 创 造 力
离差智商的计算
一施测年龄组的平均分为80,标准差为5。 甲得分85,乙得分75,其离差智商为 85-80 甲:IQ=100+15(————)=115 5 乙:IQ=85
(1)多元智力(Multiple
Intelligences)理论在当前美国教育 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产生了广泛的积 极影响,并且已经成为许多西方国家 9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2)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提 供了看待“聪明”问题的全新视角。
创 造 与 创 造 力
加德纳的智力多元论,对传统的智力观念提出
创 造 与 创 造 力 11
形式教育 实质教育
(四)创造力与智力
创造力是以多种心理特
质为基础的。它的智力 因素有观察能力、记忆 能力、思维能力、想象 能力;非智力因素包括 个人的兴趣、情绪、意 志、性格及道德情操等。
230
创 造 与 创 造 力
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
许多研究表明,智商与创造力分数之间的相关是
由法国的心理学家比内和医生 西蒙于1905年共同编制。 主要用于鉴别智力落后儿童, 以进行特殊教育。
比内
创 造 与 创 造 力
1、“斯坦福一比内量表”
1916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推孟进行修订,
“斯坦福一比内量表”。 用智商表示儿童智力的发展水平: MA:智龄,受测者通过测验项目所属的
《智力与创造力》_2023年学习资料
![《智力与创造力》_2023年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d05c8d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a.png)
霍华德·如德纳-FRAMES-OF MIND-The Theory-of Multiple-Intelli ences-器满形克-hah。名Inmdrtinie-Ie.Nidbr-Howard-Gardner-23
表10-2 Gardner的多元智力-智能種類-定義-優異表現-語文智能-運用口語及書面文字的能力-詩人輯一數學智能-運用数字和抽象推理的能力-數學家、科學家-空問智能-知覺、轉換或重現视覺或空間訊息的-棋藝大 、航海家-音樂智能-能創作、溝通並理解聲音的意義,對-作曲家、演奏家-節奏、音調、旋律或音色敏感-身體一運 智能-善於運用整個身體來表達想法和感-舞蹈家、演員、運動員-覺,以及運用雙手靈巧的創造或改變-事物-人際智 -能覺察和區辨他人的感受、信念和意-顧問、政治領袖、心理-囹-治療師-自我瞭解智能-能區分自己的感受、意圖 動機-宗教领袖-自然觀察智能-能辨識自然界的組型-生物學者-24
「卡持尔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G因素-S因素-13
概念释义-·流体智力fluid intelligence:指与基本过-程过程有关的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 -度和推理能力等,它是先天的,排除了文化-因素,几乎可以参与到一切活动中去。-·晶体智力crystal i telligence:是后天经-验的结晶,它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习-得的,是流体智力过去应用的结果。4
斯皮尔曼智力二因素模型-S-S3-S1-g-G-S2-9
g-能力的-St-三-2-素说-图-示-Sa-10
斯皮尔曼二因素论-。G因素基本上是一种推理因素,而且相当-程度上是遗传的,它是智力的首要因素。-·S因素有 类:口语能力、计算能力、机-械能力、注意力、想象力。
经典智力理论之-卡特尔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卡特尔,美国心理学-家,60年代提出了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的 论,他-最早应用因素分析法研究-人格。他对心理测验的研-究,对个体差异的测量,-以及对应用心理学的倡导,力地推进了美国心理学-的机能主义运动。他编制-的“16种人格因素测验”-Raymond B.Cattell 应用十分广泛。-1905-1998-12
第六章智力与创造力
![第六章智力与创造力](https://img.taocdn.com/s3/m/86563d146c175f0e7cd137e5.png)
第六章智力与创造力第一节智力及其理论一、什么是智力智力一词在现实生活中相当流行,我们经常说“这个人很聪明”,或“那个人真笨”。
人们还把我国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这个人物看作“智慧的化身”。
聪明、智慧、笨这些词,都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涉及智力问题时惯用的说法。
心理学家对智力及智力测验向来很重视,但由于智力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他们对智力的看法不尽一致。
智力概念的演进(见书)。
我国心理学家大多认为,智力(intelligence)就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是个人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考、有效地应付环境的一种综合能力。
二、与智力相关的几个概念(一)能力能力(ability)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那些心理特征。
能力总是和人的某种活动相联系并表现在活动中。
只有从一个人所从事的某种活动中,才能看出他是否具有某种能力。
能力是保证活动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
活动能否顺利地进行,能否取得成功,往往还与人的整个个性特点、知识与技能、工作态度、物质条件、健康状况以及人际关系等因素有关。
但是,在这些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能力强的人比能力弱的人更能使活动顺利进行,更容易取得成功。
人的能力多种多样,可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优势能力与非优势能力等。
其中,一般能力是在许多基本活动中都表现出来,且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一般能力的综合也就是智力。
(二)知识与技能知识、技能不同于能力。
个人所掌握的知识(knowledge)就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储存。
技能(skill)是个人掌握的动作方式。
如证明一道几何题,人在证明的过程中所应用的公理、定理、定义、公式等属于知识,而在证明过程中思维活动的严密性和灵活性则属于能力。
如果一个人不仅在证明这道几何题时思维分析是严密的、简练的、迅速的,而且这种简捷的思维操作还能经常迁移到不同的运算场合,这时我们就可以说他具有数学运算思维敏捷的能力。
第六章 智力与创造力培养PPT课件
![第六章 智力与创造力培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335f6e7cd184254b353581.png)
7、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J.Sternberg)从信息加 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三元智力理论。他认 为智力理论可分为三个分理论:
▪ 情境分理论,阐明智力与环境的关系; ▪ 经验分理论,阐述智力与个人经验的关系; ▪ 成分分理论,揭示智力活动的内在心理结构。
11
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
▪ 把操作、内容、产品3 个变项组合起来,会得 到4×5×6=120种不同的 智力因素。吉尔福特把 这些构想设计成立方体 模 型 , 共 有 120个 立 体 方块,每一立方块代表 一种独特的智力因素, 见图5-1。
12
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
▪ 1971年,吉尔福特将智 力加工内容中图形分为 视觉和听觉两部分,智 力 因 素 为 150 种 。 1988 年他又将智力活动过程 中的记忆分为短时记忆 和长时记忆两部分。至 此, 将 智 力 分 为180 种 元素。
3
国外心理学家对智力的定义有:
▪ 法国心理学家比纳、美国心理学家推孟认 为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
▪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力是适应环境 的能力。
▪ 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认为智力是各种认 识能力的有机综合。
▪ 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一种潜在的学 习能力。
▪ 弗里曼等人认为,智力就是智力测验所测 的能力。
▪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智力包括语言智 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 体/运动智力、音乐智力、人际交往智力、 自我认识能力。
19
二、青少年智力发展的差异
▪ 量的差异表现为: 一是智力的水平差异 二是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 质的差异表现为: 一是智力的类型差异 二是智力的性别差异
第六章 智力与创造力 学生
![第六章 智力与创造力 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b6ed3f1dfad6195f312ba619.png)
比内
创 造 与 创 造 力
1、“斯坦福一比内量表”
1916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推孟进行修订,
“斯坦福一比内量表”。 用智商表示儿童智力的发展水平: MA:智龄,受测者通过测验项目所属的
认知 记忆 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 评价
单元 类别 关系 体系 转换 蕴涵
视觉 听觉 符号 语义 行为
创 造 与 创 造 力
(四)多元智力理论
霍华德· 加德纳(美 哈佛教授) 智力并非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
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 在着的一种智力,而是彼此相
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 着的一组智力。 每一个体都是8种智力的组 合,但这8种智力在每个个 体身上的表现形式、发展 程度各不相同。
(1)多元智力(Multiple
Intelligences)理论在当前美国教育 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产生了广泛的积 极影响,并且已经成为许多西方国家 9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2)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提 供了看待“聪明”问题的全新视角。
创 造 与 创 造 力
加德纳的智力多元论,对传统的智力观念提出
年龄。
CA:实际年龄
创 造 与 创 造 力
智商(IQ) (比率智商) 是智力商数
的简称,是测量个体智力发展水 平一种指标 智商最早由德国施特恩(Stern)提出 推孟对此进行了改进,为去掉计算 中 的 小 数 , 将 商 数 乘 以 100 :
IQ MA CA 100
创 造 与 创 造 力
创 造 与 创 造 力
Howard Gardner's 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
[教育学]第六章-智力与创造力
![[教育学]第六章-智力与创造力](https://img.taocdn.com/s3/m/4c8d944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8.png)
各阶段学习成绩与智商的关系
0.8
0.7Βιβλιοθήκη 0.60.50.4
low high
0.3
0.2
0.1
0
小学
中学
大学
研究生
(二)常用的团体测验量表
➢ 1、美国陆军测验量表 ➢ 2、瑞文推力测验
二、科学运用智力测验
在西方广泛应用.但毁誉并见. 再好的智力测验其应用也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 局限性: ➢ 1、智力测验测得的是智力还是知识技能? ➢ 2、公平性:是否适应所有人? ➢ 3、只测出了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忽视其 他,尤其是创造能力。 ➢ 4、智力水平影响学业成绩,但并不一定决定将 来的成就的高低。
➢ 1、综合法则 ➢ 2、对应法则 ➢ 3、移植法则 ➢ 4、离散法则 ➢ 5、换元法则 ➢ 6、逆反法则 ➢ 7、群体法则
Stanford psychologist who developed intelligence testing with the Stanford-Binet
IQ test.
➢ 智商(IQ)(又称比率智商)是智力商数的简称, 是测量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一种指标。
➢ 智商最早由德国施特恩(Stern)提出。 ➢ 推孟对此进行了改进,为去掉计算中的小数,
第六章 智力与创造力
学习目标
关键词:
智力 智力开发 智力测验 智商 创造力
学习目标:
掌握智力概念 了解主要智力理论及智力测验的方法 理解什么是创造力
第一节 智力及其理论
一、智力的含义:
➢ 通常认为:智力属于一般认识能力: 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
力、想象能力等。 ➢ 我们课本上认为:
智力是包含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能力。
6第六章 智力与与创造性
![6第六章 智力与与创造性](https://img.taocdn.com/s3/m/7d28b52eaaea998fcd220e05.png)
智力是个体重要的心理品质,也是学校教育 中对人的培养的重要方面。本章一方面阐述智力 的概念,尤其是近些年来心理学家在这方面的研 究进展;另一方面介绍常用智力测验的方法,以 及如何开发智力和培养创造性。
• • •
智力及其理论
智力测验 智力开发与创造性培了解智力的主要理论。 3、识记常用的智力测验量表名称,了解智力测验结果 的意义。 4、知道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5、知道智力在全人口中的分布情况。 6、了解影响创造性地因素。
群因素论
• •
瑟斯顿(Thurstone)提出。
智力包括七种平行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的 不同搭配,便构成每一个人独特的智力结构。 这七种因素是:计算(N);语词流畅(W); 语词理解(V);记忆(M);空间知觉(S);推理 (R)和知觉速度(P)。
主要心理能力之间的相关 (瑟斯顿)
R R W V N M S — 0·48 0·55 0·50 0·39 0·39 W 0·48 — 0·51 0·47 0·39 0·17 V 0·55 0·51 — 0·38 0·39 0·17 N 0·54 0·47 0·38 — 0·19 0·26 M 0·39 0·39 0· 39 0·19 — 0·15 S 0· 39 0·17 0·17 0·22 0·15 —
三维结构模型
吉尔福特(J.Guilford)提出。 智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维度:智力的内容、操作和结 果(产品)。 智力的内容(contents)包括:听觉、视觉、符号、 语义和行为。 智力的操作(operations)包括:认知、记忆、发散 思维、集中思维和评价。 智力的结果(products)包括:单元、类别、关系、 系统、转换和蕴含。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第六章智力与创造力培养
![第六章智力与创造力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6978a98931b765ce0408145c.png)
4.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1ford)认为,智力活动可以区 分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物,这三个维度的各个成分可 以组成为一个三维结构模型。
2、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 测验分别度量个体的言语能力和操作能力。言语能力的测量包括常 识、词汇、类比、理解、算术和记忆广度,操作能力包括图片排列、 填图、积木、译码、拼图等。 韦氏量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摈弃了心理年龄的概念,但保留了智商 概念。它运用统计方法,以儿童在同一个年龄团体中成绩所处的位置 确定智商高低。用这种方法确定的智商又称离差智商。
它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不仅给出了一个人的智商总分,而且还 给出了言语和操作两方面的各个分量表分,使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 解一个人的智力结构,以及他在智力发展上的优势与弱点,从而对培 养和补救提供了科学依据韦氏智力量表也需要进行个别施测。
(三)智力测验的发展趋势
❖ 1.智力测验的内容:智力理论的发展将促进智力 测验内容的多元化
3.智力测验的效度 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
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一个测验总是为一定的测量目的而 设计编制的,并具有一定的操作规则和使用范围,判断它 的效度高低,首先要看它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如果能正 确地测量出所要测的东西,那么它就是高效度的测量。
例如,用英文书写的算术题测量儿童算术能力,他的 成绩不佳可能出自算术能力低,也可能出自英文水平差未 能理解题意。因此,作为能力测验便是无效的。同理,智 力测验只能用来度量智力,而不能用它来度量个性,否则 也是无效的。智力测验的效度系数一般在0.3-0.6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力的评定—智力测验
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比奈—西蒙量表 (1905年,法国),提出智力年龄的概念;1916 年,斯坦福大学的推孟修订斯坦福—比奈量表, 采用IQ概念,适用2岁半到18岁;韦克斯勒发展一 整套—儿童、成人、学前和学龄初期智力量表, 均从言语和操作两方面评定智力。
人。 对社会关系不感兴趣,但具有高度社会敏感性的
具有直觉。 能影响别人。
大学生创造者16PF结果比较 (谢光辉,张庆林,1995)
与一般大学生相比,大学生创造者在以下方 面表现出明显差异: 低乐群性 高敏感性 高独立性 高自律性创造力 Nhomakorabea测量与鉴别
以发散性思维为指标的测验: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托伦斯创造性 思维测验等。词汇联想测验、物体用途测验、隐 蔽图形测验、寓言解释测验(结尾)、做图问题、 火柴问题等。
评价标准
发散思维发为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三个层次。这6个题 目的答案也需要从这三方面来评判。
流畅性是发散思维最低层次的特性,它只是表现思考的数量。 这6个题目,你一共写了多少答案?每一个答案计1分,然后 对照下表,就可知道你的发散思维的流畅性的好坏,也可表 示你的发散思维的熟练程度。 差:0~29 一般:30~54 好:55~74 很好:75~
3、请你举出包含“三角形”的各种物品,举得越多越好 (10分钟完成)。
4、给你三条直线,一个任意三角形,请你同时使用这些 简单图形和线条,组成各种意义的图案,画得越多越好 (10分钟完成)。
5、请你列举出所能想到的普通砖头的各种用途,举得越 多越好(10分钟完成)。
6、请你根据以下故事情节,用简洁的语言(不超过一百 字)写出故事各种可能的结尾,写得越多越好(10分钟完 成)。
能力及其定义
指能胜任某种工作或完成某项任务的心理条件。 包括已经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和潜在的尚未表现
出来的心理潜能。 一般能力(即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想象、
记忆、思维、言语能力)和特殊能力 液态智力(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取
决于天赋,与文化和教育关系不大。20岁达到顶 峰,30岁后下降)和晶态智力(获得评议和数学 知识的能力,取决于后天学习,一生中均在发展)
以创造性个性为指标的测验 以创造成果为指标的产品评定(论文或制作产品
的质量和数量) 创造性自我测验
创造力自我测验
1、请你写出所能想到的带有“土”的字,写得越多越好 (5分钟完成)。
2、请你用数字或字母,以各种数学运算形式来完成 “1=?”这一等式,写得越多越好(5分钟完成)。
古时候,有兄弟三人。大哥、二哥好吃懒做,三弟勤劳聪
明。三兄弟长大后都成了家。有一天,他们在一起喝酒, 大哥、二哥提议:“从现在起,我们三个说话,互相不准 怀疑,否则罚米一斗。”酒后,在哥说:“你们总说我好 吃懒做,现在家里那只母鸡一报晓,我就起床了……”三 弟直摇头说:“哪有母鸡报晓之理?”二哥接下去说: “好!你不信我的话,罚米一斗。”二哥接下来去说: “我没有大哥这么勤快,因此,家里穷得老鼠撵着猫吱吱 叫……”三弟又连连摇头,二哥得意地说:“你不信,也 罚米一。”后来……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七种:语言、音乐、逻辑数理、空间智力、 身体运动、内省、人际智力。
理论特色:强调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 强调探索自我、把握命运的重要性。
启示:简单地说一个人是否聪明其实没有意义,因 为每个人都能够摸索到各自成功的道路 。关键是要 明白自己的才能在哪一方面。
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7种相对独立的 智力成分所构成。
发散思维的变通性按照答案可分成几类评量。如可分成四类 就计4分,最后,把6个题目的变通性的得分加起来,对照下 表,就能知道你发散思维变通性的高低了。 差:0~11 一般:12~19 好:20~23 很好:24~
独创性是发散思维最高层次的特性,它常常突破常规和经验 的束缚。在发散思维中,答案凡是符合新颖、独特和稀有这 三个条件,都被视为有独创性。
IQ=MA(心理年龄)/CA实足年龄X100 IQ=100+15X(X1-X2)/SD 常态分布
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
①发展水平的差异P78 ②表现早晚的差异 ③结构的差异
创造力的含义
创造力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知信息, 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 的产品的能力。这里的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 存在的思维成果。它既可以是一种新概念、 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 工艺、新产品。筷子上的风扇
下列8幅图形可令人分别想象到形形色色的事情。猛地一见到 这些图形,你能马上联想到什么词汇呢?请从A、B、C、D之 中择出最近你所联想的词汇。
A.心脏 B.爱情故事 C.扑克牌 D.别针
A.太阳光线 B.夕阳 C.日本国旗 D.希望
第六讲 智力与创造力
人才素质5L说
Learning to learn(学会学习) Learning to be(学会生存) Learning to do(学会做事)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共处) Learning to creat(学会创造)
知识要点: 能力的定义及种类 多元智力理论 能力的测量与发展差异 创造性及其心理结构 创造性的培养
创造力与智力(IQ=110~130) 创造力与人格 创造性测试
高创造者的特征(斯特恩,1974)
具有高度成就需要。 寻求次序。 高度好奇。 武断、自满、略带攻击性。 不循常规、不拘礼节、玩世不恭。 对工作持之以恒且能自律。 具有独立性。 具有批判精神,不满足于现状。 兴趣广泛。 情感丰富。 重视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