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海洋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形成及其气候特点
![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形成及其气候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00779ea0912a21615792932.png)
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形成及其气候特点发表时间:2009-07-17T15:36:07.827Z 来源:《中外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供稿作者:孟祥刚[导读] 我们根据气候成因和特点,又可把气候分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式气候等不同类别,现就其中的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作一分析。
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形成及其气候特点孟祥刚陕西省柞水县凤镇中学一、气候概述“气候”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一定地区里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
它与气流、纬度、海拔高度,地形等有关。
《实用地理词典》解释为:某一地区多年天气特征的综合,包括其平均状况,反复变化的常态及极端变化。
气候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以及人类活动。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对气候作如下描述:气候是指大气平均的物理状态长时间的综合表现,与天气形成明显对比。
无论哪一种解释,我们都能从中总结出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在多年内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
平均状况是用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平均值或统计量来表现的。
不同的地区,气温降水的状况不同,气候特点也就不同,而对此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
我们根据气候成因和特点,又可把气候分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式气候等不同类别,现就其中的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作一分析。
二、海洋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是地球上最基本的气候类型,总的特点是受大陆影响小,受海洋影响大。
在海洋性气候影响下,气温的年、日变化都比较和缓,年较差和日较差都比大陆性气候小。
春季气温低于秋季气温。
全年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比大陆性气候的时间晚:北半球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
由于海洋巨大水体作用所形成的气候,包括海洋面或岛屿,以及盛行气流来自海洋的大陆近海部分的气候。
海洋气候有以下特点:1.气温年变化与日变化都很小,在洋面上甚至观测不到日变化。
年变化的极值一般比大陆后延一个月,如北半球最冷月为2月最暖月为8月。
中国的气候分布
![中国的气候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efa5c32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3.png)
中国的气候分布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拥有多样丰富的气候类型。
由于地理和地形的因素,中国的气候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
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中国的气候从极寒到亚热带,从干旱到湿润,变化万千,充满了神奇和魅力。
以下将对中国的气候分布做一个简单概述。
中国的气候主要受到西风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影响。
西风带是指位于亚洲大陆西侧的高空西风带,其带来的潮湿的空气决定了中国许多地区的气候分布。
季风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夏季大陆和海洋的温差引起的,带来了中国南部和东部地区的明显季风气候。
大陆性气候是由于中国地势高大,内陆远离海洋,所以会有大范围的季节性温差。
海洋性气候则是指沿海地区由于海洋的调节作用而拥有较为温和湿润的气候。
根据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中国的气候可以大致分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季风气候、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寒温带海洋性气候六个主要类型。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浙江等省份。
这个地区夏季炎热潮湿,冬季相对温暖,降水充沛,年降水量较多。
这里的气候适宜农业发展,特别是稻米的种植。
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则分布在中国的华南地区和台湾岛,如海南岛、广西、台湾等地。
这个地区夏季炎热潮湿,冬季相对温暖,降水较为充沛。
这里的气候适宜水果类作物的种植,如柑橘和菠萝等。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东部地区,如江苏、湖南、四川等省份。
这个地区夏季炎热湿润,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量适中。
这里的气候适宜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如小麦、水稻和棉花等。
亚寒带季风气候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如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
这个地区夏季短暂而凉爽,冬季严寒干燥,降水较少。
这里的气候适宜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如大豆和玉米等。
寒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如新疆、甘肃、青海等省份。
这个地区夏季短暂而炎热,冬季严寒干燥,降水极少。
这里的气候条件较为恶劣,适宜发展畜牧业以及耐旱和耐寒农作物的种植。
总结中国气候知识点
![总结中国气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79be1f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12.png)
总结中国气候知识点中国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热带气候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气候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海洋气候。
温带气候包括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南温带海洋性气候。
寒带气候则分为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寒温带海洋性气候。
中国北方多为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南方多为季风气候,夏季雨量充沛,冬季湿润。
西藏高原气候寒冷干旱,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气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紧密,地理环境对气候的形成和演变有着重要影响。
地形的高低、山地的位置、干湿的地理环境、海陆的分布等因素都会影响气候,而气候又会影响植被的分布、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和人类的生产生活。
因此,了解中国的气候知识对于理解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热带气候中国的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和台湾岛等地区。
热带气候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海南岛和西南部的云南省。
这些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气温变化不大,年降水量较大,常年高温多雨,植被茂密,热带雨林广泛分布。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特点是冬季干燥,夏季多雨。
气候温和湿润,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年降水量较大,夏季多台风。
这种气候区的植被种类繁多,且保持着较好的生态平衡。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的新疆地区。
这些地区气候干燥、炎热,日照时间较长,降水量极少。
气温昼夜温差大,整年气温较高,多年平均气温在14℃以上。
这些地区荒漠沙地较多,植被稀疏,动植物种类较少。
亚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和华南沿海地区。
亚热带气候主要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海洋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这些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春秋气温适中,夏季雨量充沛,降水主要分布在夏季,冬季少雨,显著的四季变化。
夏季存在低气压和高气压系统的交替,形成季风,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中国水资源态势及合理配置格局
![中国水资源态势及合理配置格局](https://img.taocdn.com/s3/m/562f4828a5e9856a5612601a.png)
错误
15、河流的洪水量是可以有效控制利用的。
正确
错误
11、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就是流域的总水量பைடு நூலகம்
正确
错误
12、最小的生态用水就是河道里的常流水,就是维护河道基本功能的用水量。 正确
错误
13、当地水资源总量中可供河道外最大利用水资源量,叫水资源可利用量。 正确
错误
14、如果我们挤占了河道内最小的生态需水,河流的生态系统就会恶化。 正确
正确
错误
6、我国的西南诸河主要是一些国际河流。
正确
错误
7、西北诸河区为资源性缺水和水污染严重地区。
正确
错误
8、珠江、东南诸河区要严格遵守节能减排规定。
正确
错误
9、从近期看,中国北方的水资源总水量没有衰减。
正确
错误
10、我国水资源均匀分布。
正确
1、整个中国都处于海洋性气候。
正确
错误
2、中国水资源一共有十大流域。
正确
错误
3、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使得中国北方地区雨水增多,慢慢湿润。 正确
错误
4、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与生产力布局相匹配。
正确
错误
5、黄河、淮河、海河区要实行严格的节水措施。
我国气候分布图类型
![我国气候分布图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619bbd0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5e.png)
我国气候分布图类型
我国气候分布复杂,主要受地形和位置等差异影响,可以细分为四类:温带大陆型气候,
亚热带大陆型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1、温带大陆型气候: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大兴安岭,秦岭山区,西北和东北,特点是冬暖夏凉,气温下降的越大,冬季降雪越多。
2、亚热带大陆型气候:主要分布在江淮河流、湖北水系,黄河平原,长江和珠江流域,
福建楠溪江源、武夷山天然屏障,温度升高,雨量充沛,地势较低。
3、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北沿海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也称为暖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雨量充沛。
4、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广西南部、海南岛、新疆、西藏和大部分台湾岛,一
年四季温暖,冬季降水少,夏季雨量大。
总之,我国气候分布丰富多彩,不同地区气候特点迥异,构成了独特的气候景观。
同时也
影响着中国具体地域的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了多样化的发展道路。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特点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3c735b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f.png)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特点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多样的国家,拥有多样化的地貌、气候和生物资源。
本文将从中国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条件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来探讨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濒临太平洋,东临日本海、东海和南海,陆地边界与14个国家相接,包括俄罗斯、蒙古、印度等。
中国东部与韩国、日本相对,西部与中亚、印度次大陆相连,南部与东南亚相望,北部与俄罗斯、蒙古相接。
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中国在地理上具备了与多个国家交流合作的优势。
二、地貌特征中国的地貌特征丰富多样,主要包括高山、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等。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和昆仑山脉。
高原主要有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分布在西南地区。
丘陵地带主要位于长江和黄河流域,如川渝丘陵和华北丘陵。
平原主要有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盆地主要有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等。
这些不同的地貌特征给中国带来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资源条件。
三、气候条件中国的气候条件因地理位置的广度而多样化。
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冬季漫长且寒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多雨,冬季相对较短,以亚热带和季风气候为主。
西南地区气候多样,有亚热带湿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
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以海洋性气候为主。
这种气候条件为中国的农业、旅游和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四、生物多样性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中国境内有大量的动植物物种,其中包括多种珍稀濒危物种。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竹子资源,以及丰富的草地、森林和湿地资源。
中国的动物资源也非常丰富,包括世界上最大的熊种——大熊猫、藏北岩羊、华南虎等。
同时,中国还是世界上重要的候鸟栖息地之一,吸引着数百种候鸟在中国境内停留或迁徙。
总结: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特点主要体现在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条件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中国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在地缘政治和经济上具备了独特的优势。
中国气候分类及划分标准
![中国气候分类及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5cd9f7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2.png)
中国气候分类及划分标准中国气候分类及划分标准中国气候分类是根据中国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等因素,将中国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
目前,中国气候分类主要采用的是气候类型划分标准,即根据气温、降水量、气压等气象要素的特点,将中国划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湿润气候、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寒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七种气候类型。
1.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分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春秋季节气候宜人。
北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地区和华南北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春秋季节气候宜人。
2.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春秋季节气候宜人。
3. 亚寒带湿润气候亚寒带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气候寒冷湿润,夏季短暂,冬季漫长,春秋季节气候干燥。
4. 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寒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短暂,冬季漫长,春秋季节气候干燥。
5. 寒温带海洋性气候寒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海岸地带,气候寒冷湿润,夏季短暂,冬季漫长,春秋季节气候宜人。
6.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等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气候稳定,四季如春。
7.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等地区,气候干燥,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春秋季节气候宜人。
以上是中国气候分类及划分标准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中国不同地区气候特点的划分,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气候条件,为农业、旅游等行业提供参考。
福建的厦门的气候
![福建的厦门的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4ad7c80076a20029bc642d2d.png)
福建的厦门的气候1、厦门的气候特点是什么厦门气候是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厦门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8月份雨量最多,风力一般3~4级,常向主导风力为东北风。
由于太平洋温差气流的关系,每年平均受4~5次台风的影响,且多集中在7~9月份。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1、气温年较差小,最冷月在25摄氏度以下。
气温日较差也比较小。
2、全年降水量皆多,夏秋两季比较集中,无明显干季,常有地形雨。
(1)福建的厦门的气候扩展资料:厦门地形以滨海平原、台地和丘陵为主。
厦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势地貌构成类型多样,有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台地、平原、滩涂等。
西北部多中低山,其中位于同安与安溪交界处的云顶山海拔1175.2米,为全市最高的山峰。
从西北往东南,依次分布着高丘、低丘、阶地、海积平原和滩涂,南面是厦门岛和鼓浪屿。
云顶山为厦门市最高峰,云顶岩为厦门岛最高峰,日光岩为鼓浪屿最高峰。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形成背景: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位于信风带的迎风坡,终年盛行热带海洋气团,东岸常有暖流流经,海洋性显著。
陆地面积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显著,所以相对热带季风气候区比较少有热带季风现象。
[1]夏季多对流雨,夏秋时热带气旋活动频繁;位于信风带迎风坡,最冷季节仍有一定量降水(地形雨)。
热带海洋性气候常与热带干湿季气候以山脉为界,山的迎风坡为热带海洋性气候,背风坡则为热带干湿季气候。
2、厦门的气候状况厦门6月份的天气已经进入夏季了,穿短袖衬衣、体恤、短裤、裙子(不知你是男、女)等。
厦门属于海洋性气候,对比武汉夏季厦门不会那么闷热、冬季温暖。
厦门真正的冬季很短,大概就1—3月份冷点,当然真正很冷的天气没几天而且气温也都在0摄氏度以上。
冬季穿个保暖内衣和外套,冷的时候再加个毛衣就可以应付了,厦门的气候很舒服的没必要刻意准备什么。
【气候】全国各地气候特点解析,出行攻略!
![【气候】全国各地气候特点解析,出行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cc0b5be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10.png)
【气候】全国各地气候特点解析,出行攻略!你是否曾经因为去一个新地方旅行而犯了难?你是否因为对当地的气候和天气没有充分了解而导致旅行不顺畅?在规划旅行时,了解当地的气候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气候条件可能会对旅行带来许多影响,包括所需的衣物、旅行方式以及旅行的时间规划等等。
本文将为你解析中国各地的气候特点并提供出行攻略,帮助你更好地规划旅行。
1. 北京 - 强烈的季风气候北京位于中国北方,拥有明显的季风气候。
这意味着北京的四季明显,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则寒冷干燥。
春秋季节是最宜旅行的时候,气候宜人,温度适中。
然而,由于北京的季节变化剧烈,旅行时要准备好适应不同天气的衣物,尤其是冬季的防寒衣物。
出行攻略: - 夏季(6月至8月):带上轻便凉爽的夏装,同时要注意太阳防晒。
- 冬季(12月至2月):准备厚重的冬装,包括羽绒服、棉衣、帽子、手套等。
- 春秋季(3月至5月,9月至11月):适合穿着轻便的春秋装,同时要注意早晚的温差。
2. 上海 - 温暖潮湿的海洋性气候上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属于温暖潮湿的海洋性气候。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相对较冷潮湿,春秋季节相对较温和。
上海的夏季雨水较多,所以在旅行时要随时准备一把雨伞。
出行攻略:- 夏季(6月至8月):带上夏装,准备好雨伞,同时要注意防晒。
- 冬季(12月至2月):穿着较厚的冬装,包括羽绒服、厚毛衣等。
- 春秋季(3月至5月,9月至11月):穿着轻便的春秋装,要注意早晚的温差。
3. 广州 - 湿热的亚热带气候广州位于中国南方,属于湿热的亚热带气候。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较温暖。
由于广州的夏季多雨,记得随身携带雨具。
出行攻略: - 夏季(6月至8月):准备轻便凉爽的夏装,同时也要准备好雨具。
- 冬季(12月至2月):可以穿着比较轻薄的冬装,不过最好还是带上一件厚衣服应对冷天。
4. 成都 - 四季分明的高原气候成都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拥有四季分明的高原气候。
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2dd4fc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e.png)
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拥有多样的气候类型。
从北方的寒冷干燥到南方的湿润炎热,中国的气候在不同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北方地区主要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寒温带大陆性气候。
这些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年降水量较少。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和内蒙古高原,冬季寒冷且干燥,夏季炎热而短暂。
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冬季更加严寒,夏季短暂而凉爽。
这些地区的气候特点决定了农业生产的难度,但也造就了北方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
华北地区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这里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年降水量较少。
季风的影响使得华北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则较为干燥。
这种气候类型对于农业生产有着积极的影响,但也带来了干旱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华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这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向。
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这些地区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多雨。
由于受到季风的影响,这些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也有一定的降水量。
这种气候类型使得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也为这些地区的物产丰富和生态多样性提供了条件。
西南地区则属于高原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这里冬季温和而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西南地区的气候类型受到高原地形和季风的共同影响,使得这个地区的气候变化多样,温差较大。
这种气候类型为西南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并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传统。
东南沿海地区则属于海洋性气候。
这里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潮湿。
海洋性气候的特点使得东南沿海地区的降水量较为充沛,气候温和。
这种气候条件为这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造就了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独特的海洋文化。
总的来说,中国的气候类型多样,各地区的气候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
了解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
了解中国的气候多样性
![了解中国的气候多样性](https://img.taocdn.com/s3/m/67c13e5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1.png)
了解中国的气候多样性中国是一个辽阔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地形和气候。
从北方的寒冷和干燥到南方的湿润和温暖,中国的气候变化多样,给人们的生活和经济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了解中国的气候多样性对于我们更好地适应和利用自然资源,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至关重要。
1. 中国的地理和气候特征中国地理辽阔,东西跨度达12.4万公里,南北跨度达5.5万公里。
地形复杂,包括高山、平原、沙漠、河流和湖泊等多种地貌类型。
这种多样性直接导致了中国的气候多样性。
2. 北方的寒冷和干燥气候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年降水相对较少。
这种气候类型被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在这个地区,旱灾和缺水是常见的问题,农业和人们的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3. 南方的湿润和温暖气候与北方不同,中国的南方地区气候湿润,夏季炎热,冬季相对温暖。
南方地区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这里的降雨量较高,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生产。
南方地区的气候对于水稻等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
4. 西南地区的高山和高原气候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青藏高原和川西高山地区,这里的气候和地形都非常特殊。
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干燥,而川西高山地区气候凉爽多雨。
这些地区的高海拔和多样的地形条件,为珍稀物种提供了独特的栖息地。
5. 东南沿海地区的海洋性气候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受到海洋性气候的影响。
这里夏季炎热潮湿,冬季相对温暖。
由于临近大海,这里的降雨量较高,气候湿润。
这种气候条件对于水果和渔业资源非常有利。
6. 中国气候多样性带来的挑战中国的气候多样性给人们的生活和经济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挑战。
首先,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和资源利用方式的差异。
例如在北方,人们需要采取保暖措施以应对严寒的冬季,而南方则需要利用充足的降雨量进行灌溉。
7.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中国的气候模式也在发生变化。
温度上升,降雨变化,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等都对中国的农业、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挑战。
中国的海洋性气候城市
![中国的海洋性气候城市](https://img.taocdn.com/s3/m/92d157c655270722182ef7a3.png)
中国的海洋性气候城市1、中国哪个地方的气候更像温带海洋性气候青岛啊!青岛全年降水量不大,但是全年都有降水,背靠着崂山,可以使海上来的湿润气流留在青岛,使得青岛的气候接近海洋性气候2、中国的四川是海洋性气候么?为什么?四川气候具有冬暖、春早、夏长、年均温高的特点。
1月均温5~10℃以上,攀枝花超过12℃;7月超过24℃,东部长江河谷高达28℃,极端最高温大于40℃,为中国夏季高温地区之一。
年均温16~20℃,攀枝花为20℃。
10℃以上活动积温5000~7000℃,攀枝花达7500℃。
四川盆地的长江河谷和川西南的金沙江河谷,具有南亚热带气候属性。
川西北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无霜期短,属温带和寒温带气候。
四川深受东南太平洋季风和西南印度洋季风影响,除少数地区外,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以多夜雨为特色。
四川盆地是中国著名少日照地区,盆地西缘则是中国多雨区之一,最多地区年降水量超过2400毫米。
但各地降水年内分配不均,故每年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和洪涝。
东部的四川盆地年平均气温14~19℃,比中国同纬度的其它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地区)高1℃左右。
其中,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3~8℃,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5℃~29℃,春季及秋季气温则接近年平均气温。
该地区四季分明,无霜期为280~300天。
川西高原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小于8℃,其中1月平均气温-5℃左右,7月平均气温也只有10℃~15℃,全年无夏,冬季漫长。
而川西南山地年平均气温因地形而异,一般谷地为15℃~20℃,山地为5℃~15℃。
3、我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区划的特点是?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温和少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内部,远离海洋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北纬25-35度,大陆东岸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我国西南的季风,加上地形的影响)南北纬35-55度,大陆东岸4、全球有哪些是热带海洋性气候的城市?热带海洋性气候。
填绘中国气候大区图
![填绘中国气候大区图](https://img.taocdn.com/s3/m/0ab07c11eefdc8d376ee32bc.png)
第三章气候一、填图填绘中国气候大区图。
要求:在中国空白地地图上,按中央气象局的中国气候区划方案填绘出9个气候带、18个气候大区和1个高原气候区域、4个气候大区。
注意:①不要求填绘气候小区②气候大区名称以热量带(或高原气候区域)+湿润区名称写出。
例如,中温带湿润区、中温带亚湿润区、高原气候区域湿润区等。
③9个气候和1个高原气候区域分别用10种不同颜色(或线形)表示。
4个湿润状况分别用4个不同线形(或颜色)表示。
二、填充1.季风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季风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种;狭义的季风指_________。
2.我国的的季风区域采用_________义的季风概念。
在此季风区中,冬季陆地比海洋_________,陆上近地层受_________系统控制,盛行_________风,气候_________;夏季陆地比海洋_________,陆上及地层受_________系统控制,盛行_________风,气候_________。
3.中国气候的大陆性,主要表现为_________、最热与最冷的月份紧跟在夏至与冬至之后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4.根据张家诚(1985年)的中国气候的大陆性或海洋性区划,其空间分布及主要特征如表3—1。
表3—1气候区分布气候特征大陆度年均日较差月均日较差海洋性气候区东块在<50 <10℃<10℃ (个别站、个别月>10℃)西块在海洋性过渡气候区东块在西块在大陆性过渡气候区东块在西块在大陆行气候区5.中央气象局的气候带和高原气候区域气温指标如表3—2。
应地出现______气候的面积不大,缺少______气候区域,以______和______气候为主。
7.低层大气中,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气压中心有冬季的______、_________,夏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纬度气候分布示意图
![中国纬度气候分布示意图](https://img.taocdn.com/s3/m/91b2e40d5022aaea998f0fd6.png)
中国纬度气候分布示意图1、地理:所有的气候类型和分布情况及特点?热带沙漠气候: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全年高温,炎热干燥,极少下雨。
地中海气候:副热带纬度的大陆西岸,约在纬度30°~40°之间,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在南、北纬15°~30°之间,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
热带雨林气候:位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至25°之间的大陆东岸,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南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大陆西岸,南、北纬40°~60°地区,全年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5°左右的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北纬35°~50°的亚洲和北美大陆的中心部分,冬寒夏热,年温差较大,干旱少雨,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在北纬50°~65°之间,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凉爽,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极地苔原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冬长而严寒,夏短而低温,降水稀少且集中在最热的月份。
极地冰原气候:极地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酷寒,降水极少,大部分不足100毫米。
高原山地气候:在中纬度地区的高原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海拔加而减,随海拔减而加。
(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全年低温,年气温差较小,日较差大。
(1)中国纬度气候分布示意图扩展资料:影响因素指影响气候状态。
决定各地气候物理条件的因素。
这种物理条件主要是指决定地球上各地位置的地理诸要素,如纬度、高度、海陆分布、相对海陆的位置、地形等等。
此外,海流、稳定性的高、低气压的位置、盛行风也可作为气候因素。
世界主要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及原因
![世界主要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及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db9f5b76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b.png)
世界主要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及原因
概述:
海洋性气候是指地球上邻近或位于海洋附近地区的气候类型。
由于海洋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沿海地区通常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
本文将探讨世界主要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及其原因。
北大西洋海洋性气候:
北大西洋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东部、北非、西欧沿海等地。
其特点是冬季温暖而湿润,夏季凉爽,降雨分布均匀。
这种气候主要由北大西洋暖流的强大暖湿作用所致。
东海海洋性气候:
东海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海岸地区。
冬季寒冷而湿润,夏季温暖多雨。
这是由壮观的季风系统和暖流冷流相互作用所引起的。
太平洋海洋性气候:
太平洋海洋性气候主要影响太平洋沿岸地区,如南美洲西海岸、西北美洲和东南亚等地。
夏季温暖多雨,冬季湿润但温度较低。
这
是因为海洋表面处于良好的热平衡状态,导致降水量较高。
印度洋海洋性气候:
印度洋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东非等地。
冬季温暖
而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这是由于孟加拉湾暖流带来的暖湿空气在
夏季季风的作用下造成的。
地中海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周围地区,如南欧、北非
等地。
冬季温暖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这是由于地中海地区受到
较强的西风带和季风影响,使得降水量较少。
总结:
以上是世界主要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及其原因。
海洋的热量和湿
度对于地区气候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这些海洋性气候类型及
其特征,有助于我们对各地区气候条件的理解和适应。
海南为热带海洋性气候 温暖少极端
![海南为热带海洋性气候 温暖少极端](https://img.taocdn.com/s3/m/01113ce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1.png)
海南为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暖少极端海南位于南海之中,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其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热带海洋性气候地区。
这里的气候温暖而稳定,几乎没有极端天气的困扰。
本文将从气候特征、季节变化以及对生活的影响三个方面来介绍海南独特的热带海洋性气候。
首先,海南的热带海洋性气候具有明显的特征。
这里的气候表现为年平均温度高,冬季温暖而夏季略热,几乎没有寒潮的侵袭。
夏季最高温度一般都在30摄氏度以上,而冬季最低温度也很少低于10摄氏度。
此外,海南的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毫米以上,除了少数地区外,海南几乎每个月都有降水的记录。
这里的季风影响明显,夏季主要受东南季风的影响,而冬季则主要受北部季风的影响。
这种独特的气候特征,使得海南成为了中国少有的宜居之地。
其次,海南的季节变化相对较为平缓。
由于海南处于赤道以南,没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一年四季气温变化不大,季节变化相对较为平缓。
在海南,春夏秋冬并不明显,而是分为旱季和雨季两个主要的季节。
旱季从11月至翌年4月,这个季节气温较低,降水相对较少;而雨季从5月至10月,气温相对较高,降水较多。
这种季节变化平缓的特点,使得海南的气候非常适宜居住和旅游,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定居者。
最后,海南独特的热带海洋性气候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里的气候非常适宜农业发展。
海南气候温暖潮湿,适宜各类热带农作物的种植,如榴莲、龙眼、菠萝等。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海南的农业产业不断壮大,各类热带水果和蔬菜不仅供应本地市场,也远销国内外。
其次,气候的温暖和降水的充沛,为海南的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每年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来此观光、度假。
此外,海南的气候也为居民提供了健身运动和户外活动的良好条件,如海滩浴、冲浪、高尔夫球等,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总而言之,海南作为中国的热带海洋性气候地区,具有温暖少极端的气候特征。
中国东西南北气候
![中国东西南北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bede3e9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17.png)
03
02
01
气候特点
包括东部沿海地区和东北平原,气候湿润,降水丰沛,适宜农业发展。
东部湿润区
包括华北和东北部分地区,降水较少,气候半湿润,适合小麦、玉米等作物生长。
中部半湿润区
包括西北大部分地区和青藏高原,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以畜牧业为主。
影响因素
高原山地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到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响。由于海拔较高,大气压强较低,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较少,导致降水较少。同时,由于地形的阻挡和加热作用,气流方向和强度也会发生变化,进一步影响气候特征。
高原山地气候
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的内陆地区,如新疆、甘肃、内蒙古等。这些地区远离海洋,气候干燥,温差较大,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THANKS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
特点: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的沙漠地区,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等。这些地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
04
中国南部气候
分布地区
气候特点
植被类型
适合农作物
热带雨林气候
01
02
03
04
中国南部部分地区,如海南岛、西双版纳等。
全年高温多雨,降水充沛,四季不明显,日照时间短。
由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降水较少,主要适合发展旱作农业,如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北部的沿海地区,如东北、华北等地。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植被以森林和灌丛为主,如松树、柏树等。
象山气象
![象山气象](https://img.taocdn.com/s3/m/4bd5d4fe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05.png)
象山气象象山气象象山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浙江省宁波市,是一个被海洋环绕的美丽县城。
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象山的气象条件与其他地方有很大的区别,有着独特的气候类型和丰富多样的气象现象。
首先来看象山的气候特点。
象山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相对较冷。
年均气温在16-17摄氏度左右,最热的月份是七八月,高温常常能达到30摄氏度以上。
由于靠近海洋,象山的气温相对较为稳定,极端高温和低温现象较少,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其次是象山的降水分布。
由于受到季风的影响,象山的降水较为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左右。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尤其是六七月份。
夏季的象山时常会发生雷暴天气,伴有强降雨、雷电和阵风。
这种天气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而冬季则较为干燥,降水量相对较少。
除了降水,象山还经常出现的气象现象还有台风。
象山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台风频发地区之一。
每年夏秋两季,台风不时光顾象山,给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尽管如此,象山政府和居民们都做好了充足的台风防御准备,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象山拥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这也为其气象条件带来了一些特殊的影响。
象山县城东临东海,南靠舟山群岛,西临宁波市,北靠鄞州区。
这种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使得象山的气候不仅受到陆地的影响,还受到海洋的调节。
海风的吹拂使得象山的气温较为宜人,同时也为当地的渔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总的来说,象山的气象条件与其地理位置息息相关,既有一般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又受到陆地和海洋的双重影响。
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象山成为一个宜居的城市,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气象现象和风景。
对于游客来说,象山的气象条件也是吸引人的。
夏季的海滩游泳、冬季的温泉养生,都是每年吸引许多游客前来的原因。
与此同时,象山的气候也为当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便利,是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海洋性气候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气候的大陆性是相对于海洋性气候而言的,指受大陆热力性质变化大、水分少的性质所影响的气候。
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最热月与最冷月紧跟在夏至与冬至之后出现;春温高于秋温;降水集中在夏半年;气温年、月平均日较差>10℃等。
材料二:四川盆地多个气象站多年各月平均气温日较差和昼夜温差各月的平
(1)简述中国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特征。
(4分)
大陆性气候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强,分布在黑龙江北部、内蒙古、陕北、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和藏北等北部广阔地区;海洋性气候分为东、西两块。
东块在华南沿海,西块在四川盆地。
(2)分析四川盆地远离海洋为什么成为了海洋性气候?(6分)
因为四川盆地盆地北有秦岭和大巴山阻挡,使得四川盆地冬季不易受到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影响而气温较高,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
无论是看年平均日
较差,还是看月平均日较差,变化都很小且<10℃,昼凉夜暖。
因此四川盆地是海洋性气候。
(3)为什么许多滨海的地方比如大连、天津、青岛,甚至上海都不能算作海洋性气候却是海洋性过渡气候?(6分)
大连、天津、青岛和上海,冬天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寒冷的北风经常控制这些城市,冬天的寒冷和夏天的炎热构成强烈的对比。
气温年、月平均日较差均较大,所以这些滨海城市只能是海洋性过渡气候。
(4)大陆性气候与大陆性过渡气候分界线穿越了哪些地形区?(5分)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太行山、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等。
(5)分析中国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9分)
有利影响: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和雨热同期使得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使需热较多的作物(水稻、玉米)种植地区大大向北扩展,雨热季节配合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是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生长。
不利影响: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夏涝春旱现象严重,降水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
冬季冷空气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夏秋季节台风带来水灾、风灾等。
(6)从降水方面分析青藏高原以南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为什么成为了海洋性过渡气候而北侧的藏北高原却是大陆性过渡气候?(6分)
藏北高原地势高峻,四围高山环抱,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雅鲁藏布江谷地在夏季受西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在迎风坡形成丰富降水;而藏北高原处于背风坡,气流下沉,故降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