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社会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矫正社会工作概述
一、监禁矫正与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的优点:有利于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促进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二、矫正社会工作的内涵
指社会工作实施于矫正体系中。它是指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处遇、社会处遇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
1)一种社会福利服务;2)为特殊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的福利服务;3)司法矫正体系中的社会福利服务;4)一种专业化的社会福利服务
三、矫正社会工作的分类
根据司法程序可以分为:(司法判决前)和(司法判决后)的矫正社会工作;而司法判决后的矫正社会工作又分为:(监禁处遇中)和(社区中)的矫正社会工作。
(1)司法判决前的矫正社会工作
工作对象:犯罪嫌疑人和及其亲友
工作目的:撰写有关犯罪嫌疑人背景的调查报告,提交法庭做审判参考。或者向犯罪嫌疑人的亲属提供各种帮助。
(2)监禁处遇中的矫正社会工作
为在监服刑人员提供的服务,目的是调动罪犯自身的潜能以及社会资源,引导罪犯向积极的方向转化,以达到改过自新、回归社会的目的。
具体工作内容:1)个案辅导;2)团体治疗;3)联系社会;4)职业辅导;5)评估报告
(3)社区中的矫正社会工作
1)社区矫正社会工作
社区矫正是对罪行较轻或狱内服刑表现较好的罪犯,在执行一定的刑期后,运用社会力量在社区环境中继续执行刑罚的一种开放型改造方式。
它是一种刑罚执行过程,具体工作对象: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哺乳期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适用于监外执行的、被裁定假释的、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犯罪人员。
目的在于恢复矫正对象的社会功能,促使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
2)刑释人员的社会工作
以刑满释放人员为对象进行的更生保护,工作内容是:提供住宿场所;提供就业和就学辅导;提供生活辅导和医疗保健转介服务;提供物质帮助。
四、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与作用
(1)针对罪犯的功能与作用
监管、矫正和服务
(2)针对社会环境的功能与作用
1)营造有利于罪犯更新的家庭和社区环境
2)促进刑罚制度的人性化和科学化发展
第三章矫正社会工作模式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和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诞生于19世纪末期,植根于多元决定论,强调从心理因素(人格、智力和能力等)和社会因素(不幸的家庭历史、同伴关系等)两个方面理解矫正服务对象。
•1)基本假设(详见教材32-34页)2)治疗目标3)实施原则4)主要治疗技术•(2)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改变矫正服务对象不良认知和行为的治疗模式。由行为治疗模式发展而来,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原理成为行为治疗的重要技术。
•1)基本假设2)治疗目标3)社工的角色(教练和伙伴)4)社工的任务5)介入策略•二、任务中心模式和现实治疗法
•均认为矫正对象对于问题的解决是有责任和自主能力的,认为人的行为受外在支配,不应推诿自己生活的责任,而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人也有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
•(1)任务中心模式
•通过确认要解决的问题,认识问题的意义,并将之转化为可以了解和采取行动之任务,为矫正服务对象提供短期有效的服务。
•1)基本假设2)基本特质和原则3)焦点
•4)问题类别5)介入策略6)介入程序
•7)实施技巧
•(2)现实治疗模式
•帮助矫正服务对象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在生活中作出新的选择。建立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假设人们可以对其生活、行为、感受和思想负责。
•1)理论依据
•控制理论——人类行为是有目的的,并且这些行为源自于个人的内在,而非外在环境的力量。
•2)治疗目标和特征
•3)社会工作者的功能
•4)治疗关系
•5)现实治疗法的专业技术
•三、生态系统理论和社会网络干预模式
•(1)生态系统理论
•考察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交互关系,把人类成长所依存的社会环境(家庭、机构、团体、社区等)看做是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1)基本假设2)主要理论观点3)实践原则4)介入策略
•(2)社会网络干预模式
•个人适应环境要求的重要基础在于是否拥有良好的支持性资源(社会资源)。该模式的目的,即在于强化人的社会资源以增强个人的社会整合度并且协助个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1)基本假设2)主要理论观点3)介入目标与功能4)介入过程
•5)社工的角色
第四章矫正社会工作价值伦理
•一、矫正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哲学基础
•(1)关于人的本质
•马克思从1)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出发;2)人的社会关系的角度;3)人的劳动和社会关系构建的功能的角度,规定了人的本质,成为矫正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哲学基础。
•(2)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把人的本质归还给人自身,而人的本质则在于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人的社会关系、人的需要。矫正对象如果丧失了人的这些本质,他们就会与社会脱离,不能像其他人那样正常生活。
•二、矫正社会工作介入理念及价值伦理
•(1)介入理念
•人与环境的构成状态,是矫正社会工作介入的基点,也构成矫正社会工作最基本的介入理念。•(2)价值伦理
•相信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价值和尊严,它带给每一个人不可剥夺的社会权利,因此对待受助者的基本态度应是接纳而非批判。具体详见教材58-62页。
•三、社会工作价值观在实践中的运用
•(1)平等以平等的观念对待矫正对象。
•(2)尊重对矫正对象的接纳和尊重矫正对象的自决权。
第五章矫正社会工作方法
•一、个案社会工作方法在矫正工作中的运用
•(1)个案社会工作的核心要素
•1)了解和理解矫正服务对象的基本需求,并运用专业的方法给予回应、处理和帮助。•2)作为一种专业服务方法,深受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取向、价值观的影响。
•3)是一种理论和实务技巧的整合。
•4)专业关系是核心动力。专业关系是指矫正服务对象在整个个案服务中的参与和互动。•5)人与环境的视角成为现代个案工作的核心要素。
•(2)个案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
•1)个案服务
•2)家庭服务
•支持型家庭及社工介入;
•沟通方式失当型家庭及社工介入;
•关系紧张型家庭及社工介入;
•破裂型家庭及社工介入
•二、小组社会工作方法在矫正工作中的运用
•是一种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服务的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