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马原思考题总结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涵及其鲜明特征?
涵:(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4)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鲜明特征:
(1)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

(2)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3)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鲜明的政治立场。

C.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d.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容是什么?
(1)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

(2)容:①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②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答:(1)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2)理论意义: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如何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答:(1)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从其本质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在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如何理解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首先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从其本质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从意识的作用来看,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体现在:
a.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
b.人类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意义:(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与违心轮、神学根本对立,是和二元论对立,是与科学的实践观相统一的,它对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

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

6、如何理解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联系是指事物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生事物一旦产生就具有不可战胜性,原因:
a.新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比旧事物更适应新环境和条件。

b.新事物源于并高于旧事物,添加了许多新容。

c.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7、如何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相互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作用:
a.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b.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8、如何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及其意义?
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2)矛盾的特殊性:
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③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意义:a.有助于我们正确的客观的认识事物。

b.有助于我们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

c.有助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9、如何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两者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

10、如何理解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意义?
(1)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2)实践意义: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11、如何理解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1)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容,包括一分为二看问题、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它的重要作用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的。

(3)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

而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法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也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第二章
12、科学的实践观包括哪些容:
人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

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2)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

(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13、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4、为什么说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原因:(1)辩证唯物主义者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

(2)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用于反映论。

(3)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认识的能动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摹写性和创造性。

15、如何理解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1)从实践到认识:认识运动的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既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阶段,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

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
(2)从认识到实践: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更为重要的飞跃。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发展和无限发展:这是对于认识运动过程的推移而言的。

任何过程,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

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功永远不会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也就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

16、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 了解:真理的绝对性两方面含义:
1)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

2)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 了解:真理的相对性两方面含义:
1)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这是真理在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2)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有限的。

这是真理在深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辩证统一关系:
(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包含的。

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2)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的发展规律。

总之,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它们是同一个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

意义:
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正确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经过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所证明了的真理,因而具有绝对性的一面。

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对一切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仍然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

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即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17、如何理解实践在检验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只有那种能够把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

(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主要依据。

(3)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别的标准。

(4)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

第三章
18、如何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②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③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②社会意识部各
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意义:a.理论意义: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b.现实意义:这一原理对于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9、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规律:(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其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其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意义:(1)理论意义: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并且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作为判断时代变革的客观依据。

(2)现实意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20、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一造福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的后果。

积极作用: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消极作用: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的后果,如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

21、如何理解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及其哲学依据?
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的观点。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哲学依据: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表现为:(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四章
22、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
(1)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量是由劳动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量增加,则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

(3)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有密切关系。

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

23、如何理解价值规律的容、表现形式和作用?
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积极作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作用:其一,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其二,导致收入两级分化。

其三,阻碍技术的进步。

24、如何理解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1)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不同于普通商品。

(2)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
的。

包括三部分:a.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3)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4)当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就变成资本,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25、如何理解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作用: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在剩余价值生产中,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大于劳动力的价值,价值量发生了变化,价值增殖了,产生了剩余价值
意义: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为确定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提供科学依据。

26、如何理解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条件下,单个资本家改进技术、改善管理的主观动机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但其客观结果则是整个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导致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和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

27、如何理解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及其后果?
答:(1)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

(2)提高: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动机和直接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资本家便尽可能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资本的积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扩大生产规模。

在生产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总额的扩大,在价值形式上,不变资本部分日益增多,可变资本在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贱,从而资本有机构成得以不断提高。

(3)后果: 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使劳动力得供给超过对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相对的过剩人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