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8-0124-01
摘要: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应该从多方面完善教学的方法,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演讲,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高中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用声音交流信息、沟通感情越来越便捷、频繁而普遍。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成为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能力,人们口头表达能力的强与弱,已经成为影响人们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口语交际能力既然如此重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当然要引起重视,加大训练。可是,中学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有些教师对口语交际认识不足甚至有偏差。还有些教师认为只要学生语言运用题能做好就行了,再做其他的工作就是浪费时间。另外,还有部分教师由于不能设置良好的交际情境或者是没有恰当的评价激励机制,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
一、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
(一)学校教育观念淡薄
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改革的实施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根据实际
调查情况,教师对这一课改内容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黑龙江课改为例。黑龙江省自2007年开始使用新课程标准教科书之后,语文课中的课文讲解、作文教学和实验教材几乎占据了语文的所有课时,基本没有给口语交际教学留有任何余地。
(二)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空泛,教学活动随意零散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基本的要求,要完成这些课程目标,如果教师仅依靠教材是不够的。也因此,很多教师凭借个人喜好,组织了多种多样的口语交际学习比赛,如朗诵、演讲、开讨论会和辩论会等比赛,教师用这种形式取代了教学,便混淆了教学与比赛活动之间的区别,使学生的学习缺乏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是一种脱离学生实际需求的做法。
(三)结果评价体系缺乏
口语交际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学会如何交际,学会在生活工作中能进行有效的交际。因此,要检验学生是否通过学习达到了这些目的,就需要对学生能否掌握口语交际的一些基本要求,是否善于倾听,并在交流中捕捉重要的信息,很好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等做出有效的评价。而在新课标中对学生交际口语学习的评价寥寥无几,具体的指导方法和具体的评价标准非常缺乏。
二、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一)研究教材,优化教材
由于口语交际涉及的面比较广,口语交际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所以要求课本将口语交际所涉及的内容都谈到是不可能的,但教材
本身在结构上、知识体系上要完善。也可充分发挥《语文读本》的作用,目前使用的《语文读本》对口语交际的知识作了一些介绍,一册的114课、118课就涉及口语交际的知识,但还不够,还需要增加。同时教师选定教学重点要与学生平时的口语交际的实际相结合,不宜面面俱到,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二)采取灵活多变、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口语教学
单一的方式容易使人疲劳,会让学生参与的激情逐渐消逝。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说,可以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进行演讲,从背诵、复述课文,讲故事到限定话题再到即兴发挥式的演说;可以在适当的时机让学生进行问题探讨、文艺表演或者开展辩论等等。学生的活动范围不像成年人那样广阔,知识的阅历也不像成年人那样丰富。而选择的话题一定要贴近生活,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是学生感兴趣的,才能让学生有说的欲望并且有话可说。(三)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
鲁迅在《读书杂谈》里说:“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只精不泛则太陋,只泛不精则太浅。”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制定课外阅读计划,指导他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阅览室和图书馆的资源,选好书,读好书。针对高中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可对学生推荐以下书刊:(1)书籍类:①纯文学类:如中外文学名著、现当代名家散文集、当代有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集
等。②人文社科类:如文艺鉴赏学、美学、心理学等普及性读物。
③人物传记。(2)报刊类:如《散文》、《美文》、《杂文选刊》、《报刊文摘》等。阅读是一种生命的滋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话语资源,思想变得深刻,语言能力会不知不觉地提高。(四)在口语交际中要重视体态语的辅助作用
体态语就是是用身体动作来表达情感、交流信息、说明意向的沟通手段。包括眼神、面部表情手势、身姿等。这些动作、表情通常被认为是辨别说话人内心世界的主要依据,是一种人们在长期的交际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符号。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情。”因而在口语交际中,要注意对方的风俗习惯,以免影响双方的沟通。
(五)建立交际口语评价体系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没有可操作的评价准则,教师就没有具体的办法评价学生目前的口语交际能力。为此,必须建立可操作的评价标准。根据不同的年级特点,压迫制定出不同的评价标准。在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卷中出现了一些有关口语交际的试题,说明了这一领域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利用高考试题的形式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无疑对平时的学习起到很大的督促作用,所以要继续加大力度,拓宽范围,使用不同方法建立交际口语评价体系。
三、结束语
口语交际有它自己独特的规范和智慧,口语交际教学自有它存在的价值,我们亟需消除偏见,更新观念,确立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的地位,将口语交际教学渗透到每节课上,相信只要学校、教师、学生充分重视并在课内外积极练习,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丽颖.中职口语交际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1
[2]彭红亮.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思考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5
[3]韩志刚.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问题与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
[4]陆文萍.关于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下),2011(06)
[5]赵金科.关于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