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的春节》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并理解课文中“熬腊

八粥、泡腊八蒜、买杂拌儿、吃零七八碎儿、逛逛庙会、骑骑毛驴、赛赛骆驼”等词语所体现出来的北京韵味,体会老舍语言京韵十足的特点;

2.随着文字的进程,在感情朗读中,让画面立起来:闻闻腊八的浓香,尝尝小年的麦芽糖和江米糖,听听除夕的鞭炮声,逛逛初一的庙会,看看元宵的花灯,还有正月十九的残灯末庙,感受老舍笔下好一幅北京《春节序曲》图景;

3.感受老舍笔下北京的春节的风俗美,体味老舍语言俗白美妙的独特味道。

教学过程:

一、初读,于节点转换中点出“京韵十足”

1.初读课文后思考:老舍先生写北京的春节,是抓住哪几个时间点展开的?

2.理清脉络后回味:在语言上、内容上最直觉的感受是什么?

二、再读,于词段对应中摩挲“京韵十足”

1.浏览课文,思考:哪些词语带给你京韵十足的感觉?

2.摩挲词语,感受京韵。

三、细读,于花灯花海中品味“京韵十足”

1.由曹禺的话语直指老舍京韵语言的核心。

2.锁定“美不胜收”,在“花灯花海”这一特写镜头中细细地体味语言:

——在大人赏灯处,体味“原来重复是一种美”;

——在小孩玩灯处,体味“原来简洁是一种美”;

——在铃儿叮叮处,体味“原来留白是一种美”。

四、写读,于铃儿叮叮中续写“京韵十足”

1.民乐声声,练笔融融。

2.结课延伸,感叹:原来京韵语言“你本来就很美”。

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

老舍

腊八

小年京韵十足

除夕

初一美不胜收

元宵重复

十九简洁

留白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先生的一篇课文,题目叫——北京的春节。看老师板书课题。春节,一个多么温暖的名字,老北京的春节,肯定充满浓浓的北京特色。作者,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老舍。老舍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了解北京,熟悉北京,所以他的文字具有浓厚的北京风味。来咱们来齐读课题。学生读。注意京是后鼻音。再读——北京的春节。关于课题,有两种读法,教师泛读,第二种重音在“春节”。你们觉得哪种更好?显然,作者把笔墨集中在“春节”上,所以,这个题目那个感觉那个味道落在春节上,特别号!来,再来读课题,就读课题。预习过了吗?

学生:三遍

教师:请同学们在课堂上再读一遍课文,这篇课文生字新词比较多,特别是我刚才说的,老舍的文字具浓郁浓的北京风味,有很多的儿化,有很多轻声,很多次平翘舌音很难区分,要力争把他们都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边度边思考,老舍在写北京的春节抓住哪几个时间点来展开的,明白吗,孩子?好,放开声音,按照自己的节奏读课文。开始。

学生读课文。(5分钟)

教师:刚才同学们读课文读得非常带劲,我看有两个男孩子读着读着就忍不住咂咂嘴,看来,你们被老舍的文字给吸引了,好像自己正品尝着那纯正风味的北京年菜和小吃,正看着老北京的庙会呢,是吧?

学生:是。

教师:还是那个问题,老舍写北京的春节是按照哪些时间点来写的,我们按照顺序一个一个地说。第一个是什么?你说!

学生:腊八。

教师:腊八,是的。第二个,说响一点。

学生:腊月二十三

教师:那是什么?

学生:过小年。

教师:那就是小年。是吗?好的。

板书:小年。

教师:这是第二个问题,第三呢?那女

孩你说!接下来说:初一

好,最后一个男孩你说!

学生:元宵。

教师:还有一个时间点,最后的!那短发的那小姑娘。恩,十九。是的。同学们,很会读书。通过初读课文,迅速地就理清楚了文章的脉

搏。是啊,很显然,这是一种怎么样的写作顺序啊?——时间顺序。是啊,老舍先生骑着时间的毛驴,优哉游哉地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老北京过年的画面。是吗?现在请你回味一下,这很重要哈,你在第一次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或者你刚才在课堂上再次读完这篇北京的春节的时候,老舍在写北京的春节,在语言的的味道上,在内容的描述上,带给你最浓的味儿是什么味儿。

学生:朴素的;

学生:直白的;

学生:朴实的;

学生:耐人寻味的

教师:那是什么味儿?

学生:让人容易理解的。

学生:通俗易懂的。

学生:老北京的?

教师:老北京的那是一种什么味儿?

学生:一种京味

教师:一种京腔。

教师:老北京,就像刚才那个男孩子说的,那是一种京腔,京韵,而且这味道,在我们看来真是十足得很啊。现在,请大家再次快速地浏览课文,拿出一支笔来,找一找,你认为老舍描写北京春节词语具有浓浓的京腔味,或写吃的,或写看的,或

写玩的,或写乐的,或写大人的,或写小孩的。哪些词语一读上去就有京腔京韵的感觉。把这些词语画下来,来,开始。

多画几个啊!

教师:好,孩子们画了很多噢,你画了哪几个想说一说。哪些词语有十足的京韵的感觉,或者说,老舍哪些京味很浓的词语给你很纯正的北京味的感觉。说一说,不说理由,只说词语。学生:杂拌儿零七八碎儿玩意儿

教师:哎哟,真好。

学生: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教师: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还有很多很多。

学生:逛庙会光天桥听戏

教师:逛庙会逛天桥听戏,那是呀,北京味。

学生:江米糖

教师:麦芽糖江米糖

学生:腊七腊八贡萨

教师:你看,多有京味呀!跟他一样吗?还有吗?你说!

学生:赛骆驼

教师:诶,赛赛骆驼,赛赛骑马,其乐无穷,是吧?

教师:还有吗?

学生:走马灯,宫灯,纸灯,纱灯。

教师:都是灯,老北京过年用的东西。

学生:骑毛驴

教师:骑毛驴,赛赛骆驼。还有骑骑白马嘞!还有最后那个孩子,你站起来大声说!你说了一个句子。好的。我发现同学们关注的词语,或从入口的食品中体现京味,或从入眼的色彩中体现京味,有的同学关注词语是从入耳的声响中体现京味儿,一个词,那真是京韵十足!老师还特地把刚才同学们谈到的词语筛选了一下,排成了六排,这些都是老舍笔下描写北京春节的词,带有浓浓的京腔京韵,为什么要这么排呢?一拍两拍三排四排五排六排,现在请你联系板书,两相对照,谁发现了其中的奥秘。什么奥秘?

学生:都是按时间顺序的。

教师:说具体一点

学生:第一排是写腊八的。

学生:第二排是写小年的

学生:第三排是写除夕的

学生:第四排是写初一的

学生:第五排是写元宵的

学生:第六排是写十九的。

教师:是的,一一对应。现在我请六个孩子分别读读这六排词语。第一排,熬腊八粥泡腊八蒜买杂拌儿吃零七八碎儿。

教师:好的,你那个买杂拌儿吃零七八碎儿感觉很好。腊八,熬腊八粥也可以儿化的,熬腊八粥儿,泡腊八蒜儿。来!

学生再读:熬腊八粥儿,泡腊八蒜儿。

教师:还是有点拗。没关系。你知道腊八粥是怎么样熬成的吗?你知道吗?与各种米,各种豆,各种干果熬成的。

教师:这些干果,有核桃仁,杏仁儿,有莲子,有荔枝肉,有葡萄干,有花生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