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坯表面裂纹形成及防止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合适的保护渣 对结晶器坯壳表面易产生凹陷(纵裂)和粘结的钢种,选用保护渣的原则是: 凹陷钢(包晶钢) 粘结钢 * 热流控制 * 摩擦力控制 * 固体渣层厚度 * 液渣膜厚度 * 较高熔点 * 低熔点 * 较高粘度 * 低粘度 * 较高结晶温度(高碱度) * 低碱度(玻璃性) 除设计合适的保护渣组成和熔化性能外,在生产上,根据浇注钢种和拉速, 控制好: η·v(粘度· 拉速)=0.2~0.4 Pa· s· m/min 结晶器钢液面上液渣层厚度10~15mm 均匀渣膜厚度(d = 0.95· Vc-0.47) 合适渣子消耗(0.3~0.5kg/m2,或0.5~0.7kg/t)
如比值太小,说明侧面铜板热流过低, 凝固坯壳厚度较薄,钢水静压力作用 使侧面鼓胀,加大了宽面坯壳变形, 在薄弱处产生微裂纹。
如比值过大,说明侧边热流过高,侧 边凝固坯壳生长过厚,当宽面鼓胀时, 侧边不能随之收缩而导致宽面坯壳薄 弱处应力集中产生微细裂纹。
侧面热流与宽面热流比值与裂纹关系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矫直温度与横裂纹关系
3 铸坯表面横裂纹
3.4 防止横裂纹措施 (1) 采用高频率,小振幅结晶器振动 负滑脱时间tN与拉速v成正比,与频率和振幅f成反比。为防止横 裂纹,就要减浅振痕,则必须降低,要降低,则必须采用高频率 (100~400min-1),小振幅(±5mm)的结晶器振动机构。 (2) 合适的二次冷却水量 根据钢种不同,二冷配水量分布应使铸坯表面温度分布均匀, 应尽量减少铸坯表面和边部温度差。采用动态二冷配水模型。 (3) 合适保护渣性 保护渣用量和粘度,既要满足减浅振痕,又要防止坯壳粘结。最 少为 0.3kg/m2。
铸坯表面裂纹类型
1-横向角部裂纹 2-纵向角部裂纹 3-横裂纹 5-星形裂纹 4-宽面纵向裂纹 6-深振痕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2.1 板坯表面纵裂纹特征 表面纵裂纹可能发生在板坯宽面中心区域或宽面到棱边 的任一位置产生。 以250×1200mm(C=0.08%)板坯为例: 细小纵裂纹:宽度1-2mm,深度3-4mm,长100mm左右 宽大纵裂纹:宽度10-20mm,深度20-30mm,长度有 几米,严重时会贯穿板坯而报废
(3)宽度收缩受侧面约束产生的弯曲应力
这些力的综合作用在坯壳上,当张应力超过钢的高温允许的强度,则就在坯 壳薄弱处萌生裂纹,出结晶器后在二冷区继续扩展。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在结晶器弯月面区坯壳厚度生长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是: (1)包晶相变(L+δ→γ)收缩特征,气隙过早形成, 导致坯壳生长不均匀。 (2)工艺因素影响结晶的坯壳生长不均匀 显然要防止产生纵裂纹,就是要使结晶的弯月面初 生坯壳厚度均匀,避免坯壳产生应力梯度。要做到这点, 对于包晶相变的收缩特征是由Fe-C相图决定的,人为 无法改变,而重要的是准确控制影响结晶的初生坯壳生 长的工艺因素,来防止产生纵裂纹。
2W (T1 T2 ) W
对于方坯:管式结晶器由单锥度(0.6%/m,0.75%/m)→多 锥度(结晶器上部1.4~2.3%/m,结晶器下部0.6%~0.8%/m) → 抛物线锥度演变。 控制结晶器窄面热流与宽面热流比值为0.8~0.9,以减少纵裂纹。 调节结晶器水量和进出水温度,控制结晶器弯月面铜板温度为恒 定值。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2) 拉速 拉速增加,纵裂纹指数增加 拉速增加,渣膜厚度减少
拉速对纵裂纹的影响
拉速对渣膜厚度的影响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3) 保护渣 ◆ 液渣层厚度<10mm, 纵裂纹增加。 ◆高凝固温度和高结晶 器温度的保护渣,减 少结晶器弯月面传热 可使纵裂发生率减少 50%。
液渣层厚度对纵裂纹的影响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2.3 影响表面纵裂纹产生的因素 (1) 钢水成分
◆ [S]>0.015%,纵裂纹增加
◆ Mn/S升高,纵裂纹降低 ◆ [C]=0.12~0.15%,纵裂纹产生严重(包晶钢)
钢中[S]与裂纹指数的关系
Mn/S对纵裂的影响
碳含量对板坯宽面纵裂纹的影响
包晶相变钢δ→γ转变,收缩大,气隙过早形成,坯壳折皱,结晶器热流不稳定,坯壳厚度生长 不均匀性加重。
连铸坯表面裂纹形成及防止
2011-7-23
内容
1 2 3 4 5 前言 铸坯表面纵裂纹 铸坯表面横裂纹 铸坯表面星形裂纹 结论
前言
连铸坯质量概念: ◆ 铸坯洁净度(夹杂物数量、类型、尺寸、分布) ◆ 铸坯表面质量(表面裂纹、夹渣、气孔) ◆ 铸坯内部质量(内部裂纹、夹杂物,中心疏松、缩 孔、偏析) ◆ 铸坯形状缺陷(鼓肚、脱方)
前言
缺陷的控制策略图
前言
铸坯裂纹是影响连铸机产量和 铸坯质量的主要缺陷。据统计铸坯 各类缺陷中的50%为裂纹。铸坯出 现裂纹,重者会导致漏钢和废品, 轻者需进行精整。 带液芯的铸坯在连铸机内运行 和凝固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裂纹,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当外力作用 于带液芯的坯壳上,究竟是否产生 裂纹决定于钢的高温力学行为、凝 固的冶金行为和铸机设备运行状态。 就裂纹而言,可分为铸坯表面裂纹 和铸坯内部裂纹两类。
3 铸坯表面横裂纹
F1图片
3 铸坯表面横裂纹
3.2横裂纹产生原因 (1) 横裂纹产生于结晶器初始坯壳形成振痕的波谷处,振痕 越深,则横裂纹越严重,在波谷处,由于:
-奥氏体晶界析出沉淀物(AlN,Nb(CN)),产生晶间断裂 -沿振痕波谷S、P元素呈正偏析,降低了钢强度
这样,振痕波谷处,奥氏体晶界脆性增大,为裂纹产生提供了条件。
(10)出结晶器下口的冷却
足辊和零段二冷水过强,板坯宽面纵裂加剧,如水流密度由110 l/m2.min 降到60 l/m2.min,纵裂指数由2降到零。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2.4. 防止表面纵裂纹措施
防止纵裂纹产生的根本措施,就是使结晶器弯月面区域坯壳生 长厚度均匀。 (1) 结晶器初始坯壳均匀生长 热顶结晶器(弯月面区热流减少50~60%) 波浪结晶器(弯月面区热流减少17~25%) 结晶器弱冷 合适结晶器锥度 对于板坯:为补偿结晶器宽面凝固壳收缩,窄面给出线性锥 度如图所示,应满足: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2) 结晶器钢水流动的合理性
液面波动±3~±5mm
浸入式水口对中,防止偏流 合理的浸入式水口设计(合适的出口直径,倾角) 合适的水口插入深度
(3) 结晶器振动
合适的负滑脱时间tN
合适的频率和振幅 防止振动偏差(纵向,横向<0.2mm )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2.2 表面纵裂纹产生的原因 ◆ 板坯横断面低倍检验指出,纵裂纹起源于激冷层薄弱处(约2-3mm) ◆ 结晶器的模拟试验指出,纵裂纹起源于结晶的弯月面区(几十mm到
150mm)周边坯壳厚度薄弱处。这说明纵裂纹起源于结晶器的弯月面区初生凝
固壳厚度的不均匀性。由于受力的作用: (1)板坯凝固壳四周温度不均匀而产生的收缩力 (2)板坯收缩由钢水静压力产生的鼓胀力
结晶器锥度和钢成分对皮下内裂的影响 (断面尺寸240x240mm,拉速0.7m/min)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7) 结晶器振动
振痕浅,无角部纵裂纹; 振痕深,角部纵裂纹增加;
负滑脱时间值增大,板坯表面纵裂升高;=0.2~0.3s, 纵裂降低。 水口对中,防止产生偏流;水口材质浸蚀,出口流股 不对称,造成偏流。
振痕深度与横裂纹产生几率的关系
振动频率与振痕深度的关系
负滑脱与振痕深度的关系
3 铸坯表面横裂纹
结晶器液面波动与角裂发生率的关系
保护渣消耗量与角裂发生率的关系
(3) 结晶器液面波动 结晶器液面波动增加,横裂纹加重 (4) 保护渣性能 保护渣耗量增加,横裂纹减少
3 铸坯表面横裂纹
(5) 合适二冷强度 调整二冷水分布,在 矫直前铸坯温度 >900℃,避开脆性区 合适二冷水量并降低 铸坯横向中心与边部 温度差,尤其是避免 角部温度过低。
弯月面以下45mm热流与纵裂纹指数关系。
>41Cal/cm2· s(1.7MW/M2)纵裂纹增加。
铸坯热流对纵裂指数的影响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250×1400mm板坯
宽面铜板热流与裂纹的关系
侧面铜板热流与裂纹的关系
由图可知:结晶器的宽面铜板平均热流为1.4- 1.6MW/m2 ,侧面平 均热流为1.1-1.3MW/m2,板坯表面纵裂纹发生率最小。
水口插入深度合适
(8) 结晶器钢液流动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9) 结晶器变形
对于小方坯常出现角部纵裂纹(靠近角部棱边或离开角部1015mm),它是与凝固前沿热撕裂有关的。它的产生决定于: 方坯菱变; 结晶器圆角半径R(R大,纵裂沿棱角;R小,纵裂离开角部); 结晶器变形与磨损。 保持结晶器合适锥度,较大的圆角半径(R=6-8mm),准确对弧 和支承,防止结晶器磨损,均匀的冷却等可消除小方坯角部纵裂。
断裂前 断裂后 钢在600~900℃区域内发生脆断示意图
3 铸坯表面横裂纹
(2) 铸坯运行过程中,受到外
力(弯曲,矫直,鼓肚,辊子不 对中等)作用时,刚好处于低温
脆性区的铸坯表面处于受拉伸应
力作用状态,如果坯壳所受的ε 临>1.3%,在振痕波谷处就产生 裂纹。
钢高温延性示意图
3 铸坯表面横裂纹
3.3影响产生横裂纹因素
(1) 钢成分 C=0.10~0.15%,坯壳厚度不均匀 性强,振痕深,表面易产生凹陷或横 裂纹;生产实践表明,C=0.15~ 0.18%或0.15~0.20%时,振痕浅了, 铸坯边部横裂减少; 降低钢中[N],防止氮化物沉淀; (2) 结晶器振动特点 振痕深度增加,横裂纹增加; 振动频率f增加,振痕变浅,横裂纹 减少; 负滑脱时间增加,振痕深度增加, 方坯tN=0.12~0.15s,板坯tN=0.20s。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4) 结晶器液面波动 液面波动<±5mm,纵裂纹最少 液面控制方式对纵裂纹也有影响
结晶器液面波动对纵裂纹的影响
液面控制方式对纵裂纹的影响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5) 结晶器热流和冷却
●
如图所示,90×1000mm板坯结晶器 ◆低碳钢(0.05%C),结晶器热 流>60Cal/cm2· s(2.1MW/ M2), 纵裂纹增加; ◆中碳钢(0.11%C),结晶器热流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宽面铜板热流差值与裂纹的关系
侧面铜板差值与裂纹的关系
由图可知,对称铜板热流差值控制在±0.05MW/m2时,板坯表面 纵裂纹发生率较小。这说明对称铜板导出热量相同凝固坯壳厚度 生长均匀。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侧边铜板热流与宽边铜板热流之比为 0.8-0.9时板 出结晶器铸坯运行 结晶器与零段的支撑对弧准确 二次冷却均匀性 (6) 调整钢水成分 钢中碳含量避开包晶区,C向下线或上线控制 钢中S<0.015%,Mn/S>30 残余元素Cu、As、Zn控制<0.1%
3 铸坯表面横裂纹
3 铸坯表面横裂纹
3.1表面横裂纹特征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综合分析表明纵裂纹有以下特征: (1) 产生纵裂纹的表面常伴有凹陷,纵裂纹的 严重性与表面凹陷相对应 (2) 裂纹沿树枝晶干方向扩展 (3) 裂纹内发现有硅、钙、铝等元素的夹杂物 (4) 在裂纹周围发现有P,S,Mn的偏析 (5) 在裂纹边缘出现有一定的脱碳层,说明裂 纹是在高温下形成扩展的。
结晶器弱冷,有利 于减少纵裂纹。 某厂板坯结晶器水 量减少(由100%降 至87%),二冷强 度由100%降至80%, 纵裂指数由1.92降 至0.51。
结晶器弱冷对小纵裂纹的影响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6) 结晶器的锥度
● 锥度<0.8%/m,窄面凸出→角 部纵裂; ● 锥度>0.8%/m,窄面凹入→无 角部纵裂。 板坯角部纵裂纹与出结晶 器宽面鼓肚有关。宽面鼓肚而 窄面随之收缩(凹入),则无 角部纵裂纹,而窄面凸出则有 角部纵裂纹。 强化足辊宽面冷却,减弱 窄面冷却可消除角部纵裂纹。
横裂纹可位于铸坯面部或棱边 横裂纹与振痕共生,深度2~4mm,可达7mm,裂纹深处生成 FeO。不易剥落,热轧板表面出现条状裂纹。振痕深,柱状晶异常, 形成元素的偏析层,轧制板上留下花纹状缺陷。 铸坯横裂纹常常被FeO覆盖,只有经过酸洗后,才能发现。
振痕形貌-酸洗后
板坯窄面振痕
板坯宽面振痕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铸坯表面裂纹与中厚板表面缺陷关系: 板坯表面裂纹1-5mm深,当压缩比4.2-6.8,产品裂纹 深度为2mm。1000块板坯轧制统计: 轧制厚度 <20mm 20—40mm >40mm 裂纹指数 0.32 2.98 11.25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板坯表面纵裂纹形貌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如比值太小,说明侧面铜板热流过低, 凝固坯壳厚度较薄,钢水静压力作用 使侧面鼓胀,加大了宽面坯壳变形, 在薄弱处产生微裂纹。
如比值过大,说明侧边热流过高,侧 边凝固坯壳生长过厚,当宽面鼓胀时, 侧边不能随之收缩而导致宽面坯壳薄 弱处应力集中产生微细裂纹。
侧面热流与宽面热流比值与裂纹关系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矫直温度与横裂纹关系
3 铸坯表面横裂纹
3.4 防止横裂纹措施 (1) 采用高频率,小振幅结晶器振动 负滑脱时间tN与拉速v成正比,与频率和振幅f成反比。为防止横 裂纹,就要减浅振痕,则必须降低,要降低,则必须采用高频率 (100~400min-1),小振幅(±5mm)的结晶器振动机构。 (2) 合适的二次冷却水量 根据钢种不同,二冷配水量分布应使铸坯表面温度分布均匀, 应尽量减少铸坯表面和边部温度差。采用动态二冷配水模型。 (3) 合适保护渣性 保护渣用量和粘度,既要满足减浅振痕,又要防止坯壳粘结。最 少为 0.3kg/m2。
铸坯表面裂纹类型
1-横向角部裂纹 2-纵向角部裂纹 3-横裂纹 5-星形裂纹 4-宽面纵向裂纹 6-深振痕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2.1 板坯表面纵裂纹特征 表面纵裂纹可能发生在板坯宽面中心区域或宽面到棱边 的任一位置产生。 以250×1200mm(C=0.08%)板坯为例: 细小纵裂纹:宽度1-2mm,深度3-4mm,长100mm左右 宽大纵裂纹:宽度10-20mm,深度20-30mm,长度有 几米,严重时会贯穿板坯而报废
(3)宽度收缩受侧面约束产生的弯曲应力
这些力的综合作用在坯壳上,当张应力超过钢的高温允许的强度,则就在坯 壳薄弱处萌生裂纹,出结晶器后在二冷区继续扩展。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在结晶器弯月面区坯壳厚度生长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是: (1)包晶相变(L+δ→γ)收缩特征,气隙过早形成, 导致坯壳生长不均匀。 (2)工艺因素影响结晶的坯壳生长不均匀 显然要防止产生纵裂纹,就是要使结晶的弯月面初 生坯壳厚度均匀,避免坯壳产生应力梯度。要做到这点, 对于包晶相变的收缩特征是由Fe-C相图决定的,人为 无法改变,而重要的是准确控制影响结晶的初生坯壳生 长的工艺因素,来防止产生纵裂纹。
2W (T1 T2 ) W
对于方坯:管式结晶器由单锥度(0.6%/m,0.75%/m)→多 锥度(结晶器上部1.4~2.3%/m,结晶器下部0.6%~0.8%/m) → 抛物线锥度演变。 控制结晶器窄面热流与宽面热流比值为0.8~0.9,以减少纵裂纹。 调节结晶器水量和进出水温度,控制结晶器弯月面铜板温度为恒 定值。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2) 拉速 拉速增加,纵裂纹指数增加 拉速增加,渣膜厚度减少
拉速对纵裂纹的影响
拉速对渣膜厚度的影响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3) 保护渣 ◆ 液渣层厚度<10mm, 纵裂纹增加。 ◆高凝固温度和高结晶 器温度的保护渣,减 少结晶器弯月面传热 可使纵裂发生率减少 50%。
液渣层厚度对纵裂纹的影响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2.3 影响表面纵裂纹产生的因素 (1) 钢水成分
◆ [S]>0.015%,纵裂纹增加
◆ Mn/S升高,纵裂纹降低 ◆ [C]=0.12~0.15%,纵裂纹产生严重(包晶钢)
钢中[S]与裂纹指数的关系
Mn/S对纵裂的影响
碳含量对板坯宽面纵裂纹的影响
包晶相变钢δ→γ转变,收缩大,气隙过早形成,坯壳折皱,结晶器热流不稳定,坯壳厚度生长 不均匀性加重。
连铸坯表面裂纹形成及防止
2011-7-23
内容
1 2 3 4 5 前言 铸坯表面纵裂纹 铸坯表面横裂纹 铸坯表面星形裂纹 结论
前言
连铸坯质量概念: ◆ 铸坯洁净度(夹杂物数量、类型、尺寸、分布) ◆ 铸坯表面质量(表面裂纹、夹渣、气孔) ◆ 铸坯内部质量(内部裂纹、夹杂物,中心疏松、缩 孔、偏析) ◆ 铸坯形状缺陷(鼓肚、脱方)
前言
缺陷的控制策略图
前言
铸坯裂纹是影响连铸机产量和 铸坯质量的主要缺陷。据统计铸坯 各类缺陷中的50%为裂纹。铸坯出 现裂纹,重者会导致漏钢和废品, 轻者需进行精整。 带液芯的铸坯在连铸机内运行 和凝固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裂纹,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当外力作用 于带液芯的坯壳上,究竟是否产生 裂纹决定于钢的高温力学行为、凝 固的冶金行为和铸机设备运行状态。 就裂纹而言,可分为铸坯表面裂纹 和铸坯内部裂纹两类。
3 铸坯表面横裂纹
F1图片
3 铸坯表面横裂纹
3.2横裂纹产生原因 (1) 横裂纹产生于结晶器初始坯壳形成振痕的波谷处,振痕 越深,则横裂纹越严重,在波谷处,由于:
-奥氏体晶界析出沉淀物(AlN,Nb(CN)),产生晶间断裂 -沿振痕波谷S、P元素呈正偏析,降低了钢强度
这样,振痕波谷处,奥氏体晶界脆性增大,为裂纹产生提供了条件。
(10)出结晶器下口的冷却
足辊和零段二冷水过强,板坯宽面纵裂加剧,如水流密度由110 l/m2.min 降到60 l/m2.min,纵裂指数由2降到零。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2.4. 防止表面纵裂纹措施
防止纵裂纹产生的根本措施,就是使结晶器弯月面区域坯壳生 长厚度均匀。 (1) 结晶器初始坯壳均匀生长 热顶结晶器(弯月面区热流减少50~60%) 波浪结晶器(弯月面区热流减少17~25%) 结晶器弱冷 合适结晶器锥度 对于板坯:为补偿结晶器宽面凝固壳收缩,窄面给出线性锥 度如图所示,应满足: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2) 结晶器钢水流动的合理性
液面波动±3~±5mm
浸入式水口对中,防止偏流 合理的浸入式水口设计(合适的出口直径,倾角) 合适的水口插入深度
(3) 结晶器振动
合适的负滑脱时间tN
合适的频率和振幅 防止振动偏差(纵向,横向<0.2mm )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2.2 表面纵裂纹产生的原因 ◆ 板坯横断面低倍检验指出,纵裂纹起源于激冷层薄弱处(约2-3mm) ◆ 结晶器的模拟试验指出,纵裂纹起源于结晶的弯月面区(几十mm到
150mm)周边坯壳厚度薄弱处。这说明纵裂纹起源于结晶器的弯月面区初生凝
固壳厚度的不均匀性。由于受力的作用: (1)板坯凝固壳四周温度不均匀而产生的收缩力 (2)板坯收缩由钢水静压力产生的鼓胀力
结晶器锥度和钢成分对皮下内裂的影响 (断面尺寸240x240mm,拉速0.7m/min)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7) 结晶器振动
振痕浅,无角部纵裂纹; 振痕深,角部纵裂纹增加;
负滑脱时间值增大,板坯表面纵裂升高;=0.2~0.3s, 纵裂降低。 水口对中,防止产生偏流;水口材质浸蚀,出口流股 不对称,造成偏流。
振痕深度与横裂纹产生几率的关系
振动频率与振痕深度的关系
负滑脱与振痕深度的关系
3 铸坯表面横裂纹
结晶器液面波动与角裂发生率的关系
保护渣消耗量与角裂发生率的关系
(3) 结晶器液面波动 结晶器液面波动增加,横裂纹加重 (4) 保护渣性能 保护渣耗量增加,横裂纹减少
3 铸坯表面横裂纹
(5) 合适二冷强度 调整二冷水分布,在 矫直前铸坯温度 >900℃,避开脆性区 合适二冷水量并降低 铸坯横向中心与边部 温度差,尤其是避免 角部温度过低。
弯月面以下45mm热流与纵裂纹指数关系。
>41Cal/cm2· s(1.7MW/M2)纵裂纹增加。
铸坯热流对纵裂指数的影响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250×1400mm板坯
宽面铜板热流与裂纹的关系
侧面铜板热流与裂纹的关系
由图可知:结晶器的宽面铜板平均热流为1.4- 1.6MW/m2 ,侧面平 均热流为1.1-1.3MW/m2,板坯表面纵裂纹发生率最小。
水口插入深度合适
(8) 结晶器钢液流动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9) 结晶器变形
对于小方坯常出现角部纵裂纹(靠近角部棱边或离开角部1015mm),它是与凝固前沿热撕裂有关的。它的产生决定于: 方坯菱变; 结晶器圆角半径R(R大,纵裂沿棱角;R小,纵裂离开角部); 结晶器变形与磨损。 保持结晶器合适锥度,较大的圆角半径(R=6-8mm),准确对弧 和支承,防止结晶器磨损,均匀的冷却等可消除小方坯角部纵裂。
断裂前 断裂后 钢在600~900℃区域内发生脆断示意图
3 铸坯表面横裂纹
(2) 铸坯运行过程中,受到外
力(弯曲,矫直,鼓肚,辊子不 对中等)作用时,刚好处于低温
脆性区的铸坯表面处于受拉伸应
力作用状态,如果坯壳所受的ε 临>1.3%,在振痕波谷处就产生 裂纹。
钢高温延性示意图
3 铸坯表面横裂纹
3.3影响产生横裂纹因素
(1) 钢成分 C=0.10~0.15%,坯壳厚度不均匀 性强,振痕深,表面易产生凹陷或横 裂纹;生产实践表明,C=0.15~ 0.18%或0.15~0.20%时,振痕浅了, 铸坯边部横裂减少; 降低钢中[N],防止氮化物沉淀; (2) 结晶器振动特点 振痕深度增加,横裂纹增加; 振动频率f增加,振痕变浅,横裂纹 减少; 负滑脱时间增加,振痕深度增加, 方坯tN=0.12~0.15s,板坯tN=0.20s。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4) 结晶器液面波动 液面波动<±5mm,纵裂纹最少 液面控制方式对纵裂纹也有影响
结晶器液面波动对纵裂纹的影响
液面控制方式对纵裂纹的影响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5) 结晶器热流和冷却
●
如图所示,90×1000mm板坯结晶器 ◆低碳钢(0.05%C),结晶器热 流>60Cal/cm2· s(2.1MW/ M2), 纵裂纹增加; ◆中碳钢(0.11%C),结晶器热流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宽面铜板热流差值与裂纹的关系
侧面铜板差值与裂纹的关系
由图可知,对称铜板热流差值控制在±0.05MW/m2时,板坯表面 纵裂纹发生率较小。这说明对称铜板导出热量相同凝固坯壳厚度 生长均匀。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侧边铜板热流与宽边铜板热流之比为 0.8-0.9时板 出结晶器铸坯运行 结晶器与零段的支撑对弧准确 二次冷却均匀性 (6) 调整钢水成分 钢中碳含量避开包晶区,C向下线或上线控制 钢中S<0.015%,Mn/S>30 残余元素Cu、As、Zn控制<0.1%
3 铸坯表面横裂纹
3 铸坯表面横裂纹
3.1表面横裂纹特征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综合分析表明纵裂纹有以下特征: (1) 产生纵裂纹的表面常伴有凹陷,纵裂纹的 严重性与表面凹陷相对应 (2) 裂纹沿树枝晶干方向扩展 (3) 裂纹内发现有硅、钙、铝等元素的夹杂物 (4) 在裂纹周围发现有P,S,Mn的偏析 (5) 在裂纹边缘出现有一定的脱碳层,说明裂 纹是在高温下形成扩展的。
结晶器弱冷,有利 于减少纵裂纹。 某厂板坯结晶器水 量减少(由100%降 至87%),二冷强 度由100%降至80%, 纵裂指数由1.92降 至0.51。
结晶器弱冷对小纵裂纹的影响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6) 结晶器的锥度
● 锥度<0.8%/m,窄面凸出→角 部纵裂; ● 锥度>0.8%/m,窄面凹入→无 角部纵裂。 板坯角部纵裂纹与出结晶 器宽面鼓肚有关。宽面鼓肚而 窄面随之收缩(凹入),则无 角部纵裂纹,而窄面凸出则有 角部纵裂纹。 强化足辊宽面冷却,减弱 窄面冷却可消除角部纵裂纹。
横裂纹可位于铸坯面部或棱边 横裂纹与振痕共生,深度2~4mm,可达7mm,裂纹深处生成 FeO。不易剥落,热轧板表面出现条状裂纹。振痕深,柱状晶异常, 形成元素的偏析层,轧制板上留下花纹状缺陷。 铸坯横裂纹常常被FeO覆盖,只有经过酸洗后,才能发现。
振痕形貌-酸洗后
板坯窄面振痕
板坯宽面振痕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铸坯表面裂纹与中厚板表面缺陷关系: 板坯表面裂纹1-5mm深,当压缩比4.2-6.8,产品裂纹 深度为2mm。1000块板坯轧制统计: 轧制厚度 <20mm 20—40mm >40mm 裂纹指数 0.32 2.98 11.25
2 铸坯表面纵裂纹
板坯表面纵裂纹形貌
2 铸坯表面纵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