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PD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
导言
1.经济学的产生:
经济学产生于客观存在的稀缺性及由此所引起的选择的需要。
2.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
第一,生产什么物品和各生产多少;第二,如何生产这些物品;第三,为谁而生产这些物品。3.稀缺性的存在与选择的必要引起了经济学的产生。
4.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研究人类行为作为目的与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资源之间的关系。5.微观经济学:
定义: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主要理论: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厂商均衡理论和分配理论。
中心理论:价格理论。
6.宏观经济学:
定义: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关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主要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和宏观财政与货币政策。
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一章供求的一般理论
1.需求:
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一商品的各种价格,人们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2.需求的两个条件:
第一,有购买欲望;第二,有购买能力。
3.需求曲线:
表示需求量与商品价格的关系的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4.需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5.需求量的变动:
当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是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6.需求的变动:
当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时,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是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
7.供给:
厂商(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出卖的商品量。
8.供给的两个条件:
第一,有出售愿望;第二,有供给能力。
9.供给曲线:
表示价格和供给量关系的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的关系)10.供给理论: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11.供给量的变动:
当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是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移动。
12.供给的变动:
当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时,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是整个供给曲线的移动。13.均衡价格: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等于生产者所提供的该商品的供给量时的市场价格。
14.支持价格:
定义: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手段:政府收购过剩产品,用于储备、出口或外援。
15.限制价格:
定义: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
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
手段:政府采用配给制(市场上会出现抢购现象和黑市交易)
16.需求的价格弹性:
衡量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17.需求弹性系数的五种情况:
需求完全无弹性:∣E P∣=0。需求曲线成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
单位需求弹性:∣E P∣=1。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
需求完全有弹性:∣E P∣=∞。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
需求缺乏弹性:∣E P∣< 1。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需求富有弹性:∣E P∣﹥1。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18.影响某种商品需求弹性大小的因素:
第一,人们对这种商品的需求程度的大小(奢侈品大,生活必需品小);第二,这种商品本身的可替代程度(容易被替代的大,不容易被替代的小);第三,这种商品的用途是否广泛(用途广泛的大,用途少的小);第四,这种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非耐用品大,耐用品小)。
19.供给的价格弹性:
衡量供给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20.供给弹性系数的五种情况:
供给完全无弹性:∣E P∣=0。无论价格如何变化,供给量不会发生变化。
供给完全有弹性:∣E P∣=∞。价格既定,供给量无限。
单位供给弹性:∣E P∣=1。供给量变动的幅度等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供给缺乏弹性:∣E P∣< 1。供给量变动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供给富有弹性:∣E P∣﹥1。供给量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21.影响某种商品需求弹性大小的因素:
就长期来说比较复杂;就短期来说,主要取决于某商品生产的难易程度(劳动密集型产品大,资本密集型产品小)。
22.蛛网理论:
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产量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的变动。(本期供给量由上期价格决定;当期需求量由当期价格决定)
23.蛛网理论的三种模型:
收敛性蛛网:供给弹性小与需求弹性(蛛网稳定条件)。
发散性蛛网: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蛛网不稳定条件)。
封闭型蛛网: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蛛网中立条件)。
第二章消费理论
1.基数效用论:
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基数效用论者用边际效用分析来研究消费者行为。
2.序数效用论:
效用是不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序数效用论者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来研究消费者行为。
3.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愿意对某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差额(即图中绿色部分)。
n1
4.无差异曲线:
定义: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的曲线。
基本特征:第一,向右下方倾斜,其斜率(边际替代率是无差异曲线上点的斜率)为负值;第二,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第三,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绝不能相交;第四,凸向原点(边际替代率递减);第五,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5.消费者可能线(预算线):
在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够买到的各种商品数量的最大组合。
y 6.消费者均衡的实现:
只有当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时,才达到消费者均衡。
第三章生产理论
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如果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则仅增加某一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收益,迟早将会出现递减的现象。也就是说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连续把数量相等的某种生产要素增加到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时,最初产量会增加,但该生产要素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则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甚至成为负数。
2.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关系图:
点C时是总产量最大;点B’时是平均产量最大;点C’时是边际产量为0。
3.规模经济:
所有生产要素同时变动,从而生产规模变动时引起的产量变动的情况。
4.平均固定成本(AFC):
平均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固定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最初减少的幅度大,以后减少的幅度越来越小。
5.平均可变成本(A VC):
平均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开始时,随产量的增加,生产要素的效率逐渐得到发挥,平均可变成本减少,但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则由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