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为学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环境行为学恰恰就是研究、探讨外界环境与人类自身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互为影响关系的学科
环境行为学有称环境心理学的。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它把人类的行为(包括经验、行动)与其相应的环境(包括物质的、社会的和文化的)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结合起来加以分析。

研究目的是提高人类生活的品质。

1860年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研究人的不同“感觉”与“物理刺激”之间的关系,由此发展成实验心理学。

心理学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50年代,有所谓“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行为主义”等带有机械唯物论色彩的理论,偏于实验室研究。

相关学派
•格式塔心理学
•构造论(structuralism)
•皮亚杰学派
•格式塔不是孤立不变的现象,而是指通体相关的完整的现象。

它认为人的大脑生来就有一些法则,对图形的组合原则有一套心理规律。

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知觉的组织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八条:
1. 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原则
2. 接近或邻近原则
3. 相似原则
4. 封闭的原则,有时也称闭合的原则
5. 良好完形的原则
6. 共方向原则
7. 简单性原则
8. 连续性原则
贡献及缺点
◆格式塔心理学的贡献偏重于知觉理论(perceptual theory)方面。

这一规律力求说明建
筑中构图有规律生理及心理基础,但有一定片面性。

◆格式塔心理学只注重人的天生因素,而没有重视人先前的经验因素
◆观点
构造论不认为形象的构图规律是人们大脑中的天生因素在起作用,而认为是先前经验的记忆痕迹加到感觉中去,构造出一个知觉形象。

对于同样的图形,不同的人可构造出不同的知觉。

皮亚杰学派
•代表人物:
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 J.),瑞士人
•观点:
其理论的核心是,人的心理发展(或认识发展)从婴儿开始直到成人,都是他与外部物质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

他提出的一般发展原则是组织、平衡和适应。

Norberg-schulz 从人的头脑里如何构成外部世界图式出发,论述空间理论,提出环境图式构成要素。

•中心和地点
•方向与途径
•地区与领域
•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地点精神
一、
行为与环境关系的几种论点
1 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论
2 环境是行为模式不可分的部分
3“打招呼”效应(Hello,Harthorne Effect)
4我们塑造了环境,环境又塑造了我们。


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
•环境可能论(environmental possibilism)
•环境忽然率论(environmental probobilsm)
人的基本需要可分为下列六个等级:
①生理的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如饥、渴、寒、暖等
②安全的需要(security needs):安全感.领域感.私密性等
③相属关系和爱的需要(affiliation needs):情感.归属某小团体.家属.家庭.朋友等
④尊重的需要(esteem needs):威信、自尊、受到人们的尊重等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actualization needs)
⑥学习与美学的需要(learning and aesthetic needs)
人类对聚居地的基本需要
①安全:安全是使人类能生存下去的基本条件。

人要有土地,空气,水源,适当的气候,地形等,以适合人类抵御来自大自然与其他人类的袭击。

②选择与多样性:在满足了基本生存条件的前提下,就要满足人们得以根据自身的需要与意愿进行选择的可能。

“钟爱多样性”(物质与精神需要)
③需要满足的因素
在下列五个方面的需要予以最大﹑最低或最佳限度的满足:
a最大限度的接触:与自然﹑社会﹑与人为设施与信息……有最大限度的接触,即与外部世界有最大限度的接触(活动的自由度);
b以最省力(包括能源)﹑最省时间﹑最省花费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
c任何时刻﹑任何地点,都要有一个能受到保护的空间(protective space),公共性与私密性是人的基本需要,所有的聚居地建筑都是这两者间矛盾平衡的体现;
d人与其生活体系中各要素之间有最佳的联系,包括大自然与道路、基础设施与通讯网络;
e 根据具体的时间,地点,以及物质的,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种种条件,取得四个方面的最佳综合,最佳平衡;

领域性(Territoriality)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一个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

该场所或区域就是拥有或占用它的某个人或群体的
领域。

领域行为有其生物性基础,但很大程度上受文化因素的影响与调节。

人类的领域行为有四点作用:
①安全(窝,家)
②相互刺激
刺激是机体生存的基本要素,一般常从其同类中寻找刺激。

个体如果完全失去刺激,会出现行为与心理失常,无论动物或人类均如此。

一般在领域中心有安全感,领域的边界是提供刺激的场所。

边缘效应
③自我认同(self identity)
•自我认同即维持各自具有的特色,表现他在群体中的角色地位
•地区文化与建筑特点:
着眼于技术→消灭特色
着眼于文化→维护特色
④管辖范围
•大到国家.民族,小到单位.个人:封建割据?领域性?
•同一层次不同管辖的边界上会产生矛盾、刺激、竞争
领域行为的空间层次
控制领域的机制一般有两种:防卫、个性化
•微观环境(Microspace):微观空间行为
•中观环境(Mesospace):中观空间行为
•宏观环境(Macrospace):宏观空间行为
•微观环境或称个人空间为机体占有的围绕自己身体周围的一个无形空间,如受到别人干扰,会立即引起下意识的积极防范。

它是随人身体移动而移动的,具有伸缩性。

•中观环境指的是比个人空间范围更大的空间,属半永久性,由占有者防卫。

可能是个人的,也可能是群组的、小集体的、属于家庭基地与邻里。

在此领域内大部分时间用于食宿等日常生活。

•宏观环境指机体离家外出活动的最大范围,属公共空间,交通愈方便,这个范围愈大。

但个人在城市中并非遍及各地,通常也只限于一定的范围。

“空间是指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芦原义信)。

人与人之间保持的空间距离概括地分为四类:
①亲密距离(intimate distance)
②个人间的距离(personal distance)
③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e)
④公共空间(public distance)
➢一般地说在60~90cm以内,如果不是受到对方邀请与默许,就侵犯了对方的个人空间。

影响个人空间大小的因素
1.文化与种族:拉丁美洲人的个人空间>北美人;阿拉伯人的个人空间最小;乡下人与
城里人
2.年龄与性别:妇女间交往的个人空间比男性的要小一些;
3.亲近关系:人们之间的亲属关系影响到人际距离(小孩);
4.社会地位:退避三舍、敬而远之;唯唯诺诺…
5.个性:有人认为内向的人比外向的人占有的个人空间大(不准确);对精神不正常的人其个人空间难以有一定准则;
6.环境:公共汽车﹑电梯;在不拥挤的情况下,人际距离都自然地保持在1.2米以外。

7.个人状况:个人情绪可能影响个人空间。

◆环境设计的一个基本点在于创造条件求得两者间的平衡,满足两方面的需要,即私
密性与公共性。

社会离心空间与社会向心空间
●概念:一般情况下,人总是三三两两﹑三五成群地交谈,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所谓
的小群生态。

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无论是广场、街道、绿地、休息厅、门厅、直至一些交通空间如过道等,如果空间设计符合小群生态的特点,那么空间模式就与人们的活动模式较好地结合起来,反之则结合不好。

这就取决于设计构思时是否对小群生态地活动模式有充分的了解。

在较大的公共空间中,人愿意在半公共、半私密的空间中逗留。

中心和地点构成了人们头脑中的空间意象。

中观空间行为包括家与邻里两个层次。

“家”的特征
•①个性化:室内;室外
•②安全防卫:安全感,私密性;围墙,铁栏,篱笆;“家的安全体现在大门的不可侵犯性”;“不同文化的住宅对私密性程度要求不同”
•③特色:正如自己的与非自己的是心理空间中的基本区分点,自己的房子与他人的房子也是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区分点;房子外表——主人特点。

•④刺激:在房子边界上有刺激,包括防卫或与邻居间的比较、竞争等;独院住宅—连排—花园公寓—超过三层的公寓;最不喜欢简单的、经济的、像方盒子似的公共住宅。


•邻里(the neighborhood)指的是带有集体性的家庭基地,是一种地理上的空间。

进入邻里人们会有家的感觉。

•产生背景:邻里根植于过去,那时以手工业、商业为基础的城镇,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地区以及住宅里坊,那时邻里具有某种功能上的内聚力(胡同、里弄)。

•一般邻里要维持两方面的平衡:其一,住宅要有自己的私密性;其二,有相互间的交往接触与支持。

•邻里单元是近代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指在城市中一个比较小的、可被识别的、低层次的单元,存在于居民的住宅与城市中间。

•从古典的观点看,一个邻里是一个在物质空间上有所限定的整体,其中设有一些低层次的,以满足居民的日常需要服务设施,住在邻里单元的居民有一种社区的感觉。

•邻里既是一个在形式上的整体(物质性单元),也是一种社会功能上的整体(社会性单元)。

•邻里在城市中实际存在,且对居民是有益的。

这并非由于科学研究的结论,而是城
市规划方面始终把邻里单元作为一种基本构想,把邻里单元作为城市规划中城市的次单元,在西方世界有很深的根由。

后来邻里单元由Clarence Perry(佩里)所定义
•佩里(Perry,1929)提出,邻里单位设计要考虑的6个要素:
①规模(size)
②边界(boundaries)
③开敞空间(open space)
④公共设施区位(institutions site)
⑤地方商店(local shops)
⑥内部街道系统(internal street system)
理想化的邻里单元平面
根据生态相似性分析——小邻里的集体,不超过8——12家,这是居民能够自己感觉到的邻里规模。

离家出行的主要目的地:
①工作地点;②娱乐与社交地点;
③购物;④个人事务。

•关于人在城市中的认路方法有两种假设:
假设1:行为心理学家的“刺激--反应”学说
假设2:地理与城市规划设计家“概括的环境意象”
不论城市本身的可读性如何,可以分析为由三方面组成∶
①特色(identity):即城市有个性。

②结构(structure):每座城市均应有其特色的形态与道路结构。

(北京、堪培拉、纽约、泰安)
③含义(meaning):“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
意象的内容
从大量不断重复的要素、模式中归纳出五大类∶
•路径(path)
•边界(edge)
•区域(district)
•中心与节点(node)
•标志物(landmark)
加强区域特色的方法(不同理论):
绝对均匀一致地混合分团分组地相对集中(不合理)
分散的集中(既有一定的混合,但仍保留具有主旋律的“特色”。

)•什么是标志物?
•—城市空间中的外部参考点。

•与节点不同
•—标志物是“物”而非空间,与“节点”不同,人不能进入其内部。

•作用
•—“积极的城市建筑”。

•体量
•—可大可小:建筑物、山丘、塔、牌楼、店铺招牌、雕塑…
表达意象的不同方法
1.重视道路(序列性要素)
2.强调空间的部位(空间性要素)
建筑在城市中可被意象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1.形式因素(form attributes)
•有变化的、动态的东西最引入注目(华侨大厦)
•建筑物的轮廓线很重要,它使建筑从背景中跳出来(流水别墅)
•与周围建筑体量大小的对比
•建筑的形状
•建筑物面材的亮度、粗糙程度、色彩、表面处理等
•建筑的风格
•广告牌的运用
•…
2.可见度因素(visibility attributes)
•可见的频度
3.使用与意义因素(use and significance attributes)
•使用率(use intensity)
•研究工作的趋向
•1、城市给人们的总印象
•2、道路景观
•3、为何空间要素能被意象
二、
现象环境(客观世界)
以人构成的环境
以物构成的环境
个人环境(个人)
行为环境
经验环境
文脉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由人构成的环境,指由其他人构成的环境,而这些其他人只是作为物体存在的。

环境体验的特点
综合性
指向性与选择性
差异性
直觉性
综合性
多种感觉信息的综合(上海南京路和外滩)
体验也与自然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广义的文化与历史因素对体验具有深刻的影响
人与物质环境相互作用的主要领域
适应性领域——物质环境是阻碍还是促成人们的活动
综合性领域——物质环境与社会集团的关系
步行街的功能
(1)步行街有利于交通管理
(2)步行街可刺激商业发展
(3)步行街利于改善物质环境
(4)步行街利于增进社会效益
综合性领域的主要内容
学习环境——“谈天制度”
居住环境——组团布置、小胡同布局;“对门”
亲近问题——物质上的接近、功能上的接近、匀质性接近、相互帮助的接近
概念:任何空间或场合只要被其使用者意识到最适合某种活动,不管是不是建筑师有意识地设计出来的,都可称之为行为场合。

感知是行为空间的一部分,是由外界的刺激引起的而被经验环境所修正。

各群组有自己的行为准则、看法、喜好等。

人类中群组之间最大的区别有两个:
①文化;②性别
生活方式、生活水平、生命周期
美国第一次城市更新是1940年由清除贫民窟开始的。

城市更新的目的
使市中心重新振兴繁荣起来,能自负盈亏,且能成为一个更重要的文化场所。

三、
行为迹象
①以磨损度为线索的行为迹象(如足迹、坐痕等);
②以积厚度为线索的行为迹象(如烟头、纸片、
餐饮等消费物的积累等);
“5W法”
What (什么活动)
Who (谁)
Where (在哪儿)
When (什么时间)
Why (为什么)
研究的目的并不在于单纯进行描述,而是要探索不同活动的时空特点及其规律,并据此提出改进外部设计的建议
观察力的实用价值
环境支持(physical support)
心理支持(psychological support)
交通方便(convenience)
四、群体还可按人数分成以下几类:
特小群:2~3人,活动范围一般较小,动作相对较少,目的易于辨别。

“占多数”
——恋爱争斗谈话相骂下棋等
小群:3~7人,活动范围较大,动作相对较多。

——聚餐祭祀出游访友运动小组活动
中群:7~8人以上,至数十人不等,心难齐,往往“三心二意”,易于分解为更小的群体。

——开会聚餐劳动打拳联欢郊游
大群:数十人至百余人不等。

“群集行为”
——上课做操参观行军祷告
特大群:百人上,有组织的活动。

——候车、看球、联欢
关于“兼作他用”环境的“提供”一旦符合生态知觉,现场又别无选择,就有被兼作他用的可能性。

“兼作他用”现象的普遍性:
花台当作坐椅;
草地当作床铺;
雕塑当作靠背;
花池当作垃圾桶;
路牌当作晾衣架;
喷泉当作洗脚池;
台阶当作观众席……
设计人员应该从中得到启示:
鼓励合理的他用,提倡一物机动多用;防止不合理甚至有害的他用。

如:
加宽花池的边沿作为“坐墙”;
提供动物雕塑供儿童抚摸或骑坐;
铺设起伏的草地供人躺卧;
设置浅水池让人濯足和戏耍……
——分析外部空间中的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了解人的需要和使用特点,以便改进
城市外部空间的规划和设计。

动作性行为习性
(1)抄近路
(2)靠右(左)侧通行
(3)逆时针转向
(4)依靠性
体验性行为习性
(1)看人也为人看
(2)围观
(3)安静与凝思
行为习性的差异
①情境差异
在不同情境中,即使同一种行为习性也可能表现各异:回头路、归巢本能、逛公园特殊情境中往往具有特殊的行为习性
红地毯效应:越是维护良好的环境越是为人们所爱护
垃圾桶效应:越是受到污损的环境越易为人们所污损
基于行为的外部空间设计建议
1、设置有利于公众接触和交往的外部空间
2、加强外部空间的生气感
3、兼顾私密性活动
4、形成私密性——公共性层次
5、合理满足人的行为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