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油气运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初次运移其他问题
(一)初次运移的痕迹 无论在烃源岩中还是油气本身,都或多或少保留着一些初次运移的痕迹。 主要有: (1)烃源岩中的有机包裹体
有机包裹体主要分布在石英和长石假晶与次生加大边、碳酸盐胶结物、裂缝充填物
中。包裹体的成分、相态、丰度、均一化温度和产状,取决于油气初次运移时的温、压、
盐条件、油气相态和成分、通道与方向等因素。反过来,研究有机包裹体又有利于揭示
(5)增加烃类(油)在水中溶解度。
3.成烃增压 干酪根热降解生成烃类化合物,体积增加,
在三种地温梯度下,正常压 力带水的比容-深度关系图 (据真柄钦次,1974)
4. 黏土矿物脱水作用
黏土矿物在成岩过程中,由一种黏土矿物(如:蒙脱石)变成另一种黏土
矿物(如:伊利石)时,释放水,从而增加流体和流体压力,有助于烃类排出。
(三)初次运移的方向 初次运移的方向取决于油气初次运移的驱使因素和通道特征。 对于分子溶液受控于水势;对于油或气游离相运移受控于油或气势梯度和毛细管压力; 对于分子扩散运移取决于浓度梯度;等。 裂缝是排液的主要通道,裂缝方向控制了油或气初次运移的方向(运移的方向另一种 表述)。
(四)初次运移的排烃效率 排烃效率是指排出烃的质量与生产 烃的质量之比。 石油的排烃效率很低,根据估计小 于百分之十。天然气的排烃效率要高于 此值。 油气从烃源岩中排出前后,在组成 上有所变化。由于粘土矿物和固态有机 质对烷烃的吸附程度比对芳烃的弱,比 N、S、O化合物更弱,因此,烷烃最优 先排出,故石油中一般是饱和烃含量大 于芳烃、芳烃含量大于N、S、O化合物 (图5-13)。
这些因素的本来面貌。
(2)油气中的微化石
油气初次运移可以将烃源岩中的微化石(如孢子花粉)携带出烃源岩。微化石记载 着运移时烃源岩的许多信息。
(二)初次运移的时期、深度 原则上说,在油气生成之后,只要具备了排烃的条件,就有可能发生初次运移。所以, 油气开始生成期(或者开始生成的深度)便是初次运移发生期的最早时间(例如分子扩散 在油气一旦生成后即有可能发生)。开始运移后,不同时期油气运移的强度有所不同。初 次运移的时期(时限)、深度可以通过下列几方面确定。 (1)根据压实阶段确定
(2)维持破裂的烃源岩中微裂缝张开的条件是: Pp=S3 微裂缝的形成后,流体排出,流体压力Pp降低,微裂缝再次闭合,直到下一 次流体压力又一次增大,超过S3,微裂缝又重新张开,流体再次排出。这个过程
反复进行。微裂缝排烃的过程可以概括为:
微裂缝排烃可能是油气初次运移的重要方式。似乎已被实际情形和模 拟实验证实(如图5-11)。
(二)二次运移通道
1. 孔隙系统:常规储集层的主要通道。
2. 裂缝系统:裂缝性储集层以及部分双重孔隙储集层的主要通道。
3. 其他不连续面:断裂、不整合面等,前者属于广义的裂缝,后者属于
广义的孔隙系统。
(三)二次运移方向 如前所述,沿油气力场强度方向运移,或沿流体势梯度相反方向运移。 当运移遇到非渗透层时,沿储集层和非渗透层界面发生运移,在该界面 内,油气沿其力场强度在该界面投影方向运移。见图5-16。
图5-8 A-H组气源岩通过标准体积累积的扩散总量 和两个气田甲烷原始储量对比图(据Leythacuser, 1982) Ch.奇韦尔油田;Ha.哈林根气田
(二)油气初次运移相态 1. 分子溶液 烃类以真溶液形式运移。 溶解度大小依次是:芳香烃、 环烷烃和烷烃,同族烃类化合 物分子越小溶解度越大(图59)。因此天然气溶解度大于 石油。 2. 胶体溶液 一般认为胶体溶液是烃类 可能形式,但不是主要形式。
图5-13 法国帕朗蒂盆地侏罗系原油与母岩 抽提物的化合物组成 (引自Barker,1979)
第三节 石油、天然气二次运移
一、油气二次运移的油气作用力
单位质量(连续相)油气受四个力作用:
1. 重力:g
2. 浮力: ρw / ρo × g。
净浮力等于浮力减去重力:
(ρw / ρo –1)× g 。
3. 水动力: ρw / ρo ×Ew (Ew为水的力场强
注: ( 1)事实上,二次运移和三次运移不易 区分,常常把二次运移和三次运移统称二次运移。 (2)同一油气质点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显然有
先后,但不同油气质点运移可能是交替发生的 。
5. 垂向运移、侧向运移: 6. 穿层运移、顺层运移:
油气运移和聚集示意图 (据Tissot等,1978) 1.初次运移; 2.二次运移; 3.油气苗
第二节 石油、天然气初次运移
一、油气初次运移介质条件 (一)烃源岩的物理性质 1. 烃源岩的压实 烃源岩的一般压实服从Athy 方程: φ(Z)=φ0 ×e—cZ ( c >0,称为压实常数(或压实 因子))。 压实后烃源岩的孔隙度很小, 孔隙直径也很小,增加了油气的 初次运移的难度。
图5-2 砂岩和页岩孔隙率随深度的变化 (据Athy,1930)
Eo= - g -▽P/ ρo
Eg= - g-▽P / ρg( p)
在静水条件下,P= —ρwg Z ,因此有( g =g k, k是Z轴的单位矢量):
Ew= —g—▽P (1 / ρw)= 0
Eo= —g—▽P (1 / ρo )=( ρw—ρo )/ ρo×g Eg = —g— ▽P / ρg( p)=( ρw—ρg )/ ρg ( p) ×g
5. 扩散作用
烃源岩内烃类化合物的浓度高于储集层时,由于浓度差发生扩散作用,使 烃类化合物发生初次运移。扩散作用作用服从费克定律,其中扩散系数与扩散 物质的性质等有关;扩散聚集的油气数量与扩散时间和扩散源物质的数量等有 关。见图5-7和5-8。
图5-7 轻正烷烃有效扩散系数与烃分子碳原子数的关系曲 线图(据Leythacuser,1982,实测数据来自1980 )。 1. 测定值;2.据回归曲线外推值
Eg =g — ▽P / ρg( p)= —( ρw—ρg )/ ρg ( p) ×g
图5-15 静水(a)、动水(b)环境中同一质点位置Ew、Eo、Eg示意图 (据陶一川(1983)修改)
三、油气二次运移的一般规律
(一)二次运移的条件
1. 油气饱和度大于临界饱和度。
2. 运移动力大于阻力。如克服毛细管阻力等。
青柳宏一和浅川忠(1979)认为,早期压实阶段石油尚未生成,而重结晶阶段石油难 以排出,故最重要的初次运移发生在晚期压实阶段,运移深度取决于地温梯度(图5-12) 。 (2)根据微裂缝形成时间确定 按照微裂缝排烃的模式,初次运移发生的时间就是微 裂缝形成的时间。微裂缝形成时间取决于流体压力变化。 初次运移会周期性地发生。 (3)根据有机包裹体确定 有机包裹体形成的温度和压力,能够用来确定油气运 移的时间及深度。包裹体的寄主矿物生成年代也可以用 来确定油气运移的时代。 此外,根据地球化学分析,也可确定油气运移的时期 和深度。 图5-12 日本秋田地区地温梯度 对石油运移的影响
二、油气初次运移机理
油气初次运移动力和相态是一个有争议问题, 一般认为如下。 (一)油气初次运移的驱使因素 1.压实作用 压实作用在排水的同时,油气被排出。但是, 有人认为大量正常压实作用和油气主要生成时间 上存在矛盾,因此,欠压实作用可能是烃类初次 运移的一个驱使因素。图5-5。
图5-5 压实不平衡到平衡过程中,最上部lo 沉积前、后页岩孔隙度和深度关系 (据Magara,1977)
Eo= —▽φo Eg= —▽φg 坐标轴OZ正向向上时,水、油、气体势分别为: φ w= ∫gdz + ∫dv/dm dp= g z+ P/ ρw φ o= ∫gdz + ∫dv/dm dp= g z+ P/ ρo φg= ∫gdz + ∫dv/dm dp= g z+∫(1/ρ(P)) dp 那么,水、油、气体的力场强度分别是: Ew= - g-▽P / ρw
2. 烃源岩的孔隙和比表面
(1)烃源岩的孔隙直径与烃类化合物分子直径大致在同一个数量级(如图6-3和图6-4)。 (2)烃源岩的比表面(单位质量沉积物颗粒的表面积)很大,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图5-3 泥质岩石的各种物理参数与埋藏深度的关系 (据Jungten and Karwell et al.,1970)
第五章 石油、天然气运移
第一节 油气运移概述
有关概念
1. 油气运移:石油、天然气在各种自然因
素作用下发生位置移动的现象。
2. 初次运移:石油、天然气自生油岩向储 集层的运移。 3. 二次运移:石油、天然气在邻近生油 岩的储集层中、直到第一次聚集的运移。
4. 三次运移百度文库石油、天然气在第一次聚
集后的运移。
图5-9 烃类在水中溶解度与碳数的关系图 (据McAuliffe等,1963-1978)
3. 连续相和混合相
在烃源岩中烃类化合物饱和度增加 到一定程度,特别是烃源岩是烃类化合 物的润湿相时(毛细管力可能为动力), 烃类化合物有可能成为游离相运移。石 油运移时表现为“油丝”。 Magara(1978)所绘的示意图(图 5-10)表明了发生连续相运移与烃源岩 绝对渗透率、油水相对渗透率和压实作 用的的可能关系。
注:当Z的正向向下时, 流体势为:
φ = — ∫ l gdz + ∫ l dv/dm dp= — g z + ∫l (1/ ρ) dp
静水条件下P=ρw g Z,水、油、气力场强度分别为:
Ew= g —▽P (1 / ρw)=0 Eo=g — ▽P (1 / ρo )= —( ρw—ρo )/ ρo ×g
2.热力作用 温度增加对油气初次运移起到以下作用: (1)增加流体压力和孔隙直径,有助于烃 类排出。如:图所示,温度增加水的比容增加, 水的压力势必加大。 (2)烃源岩生成更多的烃类化合物,使烃
类化合物被排出。
(3)降低烃源岩对烃类吸附作用,减小油
水界面张力以减小毛细管阻力。
(4)降低流体黏度,有利于烃类运移。
图5-4 页岩孔隙率与孔隙直径的关系 (据Welte,1972修改)
3.烃源岩的润湿性与毛细管压力
烃源岩部分亲油、部分亲水。对于亲油者,吸附作用使之被吸附,但毛细管压力不是油 在烃源岩内部运动的阻力。反之亦然。
(二)初次运移的物理化学条件
1.温度条件 油气初次运移温度至少在其生成温度范围内。 2.压力条件 烃源岩普遍具有异常高流体压力,有助于油 气初次运移。
图5-11 含有机质粘土加压实验,表示微裂缝对油气运移的影响图 (据Tissot,1971)
(四)初次运移的模式 目前研究油气初次运移的模式(如数学模拟)主要有以下三种,其他 模式可以是他们的复合。 1. 压实水流模式 驱动动力(因素)为压实排流,油气初次运移通道为孔隙系统,油气 初次运移相态主要是水溶液(但可以包括其他一切相态)。 2. 微裂缝排烃模式 驱动动力是流体异常高压(各种产生高压因素)。油气初次运移的通 道是微裂缝,油气初次运移相态主要是游离相。 3. 分子扩散模式 驱动力是烃类化合物浓度差,油气初次运移通道是孔隙系统和裂缝系 统,相态是溶液。
图5-16 油气二次运移方向示意图: a.静水条件下,油气遇到水平遮挡, 停积在遮挡面底下; b.静水条件下,油气遇到倾斜遮挡, 向上倾方向运移; c.动水条件下,油气遇到水平遮挡,
度)
4. 毛细管力:2σ hc cos(θ)/ r 。 当烃类
为非润湿相时,它成为由孔隙通过喉道 的阻力,其大小为: Δp=2 σcos(θ)( 1/ r t —1/ r p )
图5-14 二次运移油气质点受力分析
二、流体势和力场强度
水、油、气力场强度和水、油、气势之间分别存在下列关系:
Ew= —▽φw
此外,石油游离相中可溶解大量天 然气,此时可称为混合相。 4. 分子扩散
油气初次运移可以时单个分子或分 子团扩散方式进行。
图5-10 页岩相对渗透率、绝对渗透率及 流体流动与压实关系示意图(据 magara , 1978)
(三)初次运移通道
1. 孔隙系统 在大量压实前,孔隙系统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大量压实后,孔隙系统 一般只能作为次要通道。 2.微裂缝系统 由于水热增压、成烃增压,烃源岩中流体压力可以达到很高,以致于可以克 服岩石骨架应力和烃源岩的抗张强度,产生破裂,形成微裂缝。微裂缝形成后便 成为油气初次运移的通道。 形成微裂缝的力学条件是: (1)完整烃源岩产生微裂缝并使微裂缝扩展时,流体压力Pp、最小主应力 S3和烃源岩抗张强度K满足下列关系: Pp≥S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