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简介
物联网简介[推荐5篇]
![物联网简介[推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24f53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2.png)
物联网简介[推荐5篇]第一篇:物联网简介物联网—感知的世界摘要:既计算机,互联网后,物联网作为一个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代名词,掀起信息产业第三浪潮,大国纷纷将其纳为重点领域,显而易见,它将影响到政治,军事,经济,环境等方方面面,必在未来极大改变人们的生活。
关键词:物联网、互联网、传感器、通信业务。
机器联网了,人也联网了,下一步就是物体与物体之间要联网了,于是,物联网来了。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英文名“The Internet of things”。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那么,具体地说,怎样才算是纳入了物联网范围?这里的“物”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够被纳入“物联网”的范围:1.要有相应信息的接收器;2.要有数据传输通路;3.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4.要有CPU;5.要有操作系统;6.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7.要有数据发送器;8.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9.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
那么,总地说,物联网与普通网络有什么区别呢?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
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
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
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
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
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
物联网的简介
![物联网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e8cebf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7.png)
物联网的简介物联网的简介1-引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由各种物理设备、传感器、软件、网络连接和云计算等技术集成形成的一个互联网络,使得不同设备能够相互通信、交换数据和协同工作。
2-物联网的概述2-1 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指具有独立 IP 地质且能够通过网络连接的物理设备和物体的网络。
2-2 物联网的架构:物联网的架构包括感知层、传输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2-3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
3-物联网的应用领域3-1 智能家居: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家居设备的互联互通,提高生活品质和便利性。
3-2 智慧城市: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管理,提升城市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3-3 工业物联网: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生产设备和工业系统的互联互通,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4 农业物联网: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农业设备和农田的智能化管理,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3-5 医疗健康: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医疗设备的互联互通,提供更加个性化和远程的医疗服务。
4-物联网的发展趋势4-1 与物联网的结合:将技术应用于物联网中,能够实现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系统。
4-2 区块链与物联网的结合:通过区块链技术确保物联网设备的安全和可信性。
4-3 边缘计算与物联网的结合:将计算和存储等功能从云端移到边缘设备,提高物联网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安全性。
5-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参考附件部分。
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物联网技术:指物联网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包括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等。
6-2 IP 地质:互联网协议地质的简称,是指用来唯一地标识一个设备或者网络的标识符。
6-3 云计算技术:指将计算和存储等功能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的一种技术。
(完整word版)物联网(IOT)简介
![(完整word版)物联网(IOT)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5d28ed2bed5b9f3f80f1c9f.png)
物联网简介1物联网的定义随着各种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应运而生。
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中提及物物互联。
1998年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了当时被称作EPC 系统的物联网构想。
1999年,在物品编码,RFID技术的基础上Auto-ID公司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2005年11月17 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其在报告中称以物联网为核心技术的通信时代就要来临。
现如今,各国政府重视下一代的技术规划,纷纷将物联网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重点。
2008年11月,题为《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人议程》的讲话由美国IBM 公司总裁在纽约对外关系理事会上发表,他正式提出了智慧地球” (Smarter Pla net)的最新策略,并且希望在基础建设的执行中,植入智慧”的理念,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希望以此掀起互联网”浪潮之后的又一次科技产业革命。
2009年1月,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 这一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
2009年,在欧盟委员会的资助下,《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和《RFID与物联网模型》等对物联网概念有重要推广作用的意见书由欧洲物联网研究项目工作组( CERP-IoT)制订。
同年,日本针对物联网发展趋势也制订了i-Japan计划。
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来到江苏省无锡市,对中科院所属的高新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进行了考察,在认真参观了解后,提出了感知中国”的想法,针对中国现状提出了要尽早策划未来发展,尽早掌握关键技术,并且指示尽早构建中国的传感信息技术中心;并提出要尽全力掌握物联网、传感网的核心技术,提早对后IP时代相关的技术研发工作进行详细部署,借助信息网络产业的动力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快速迈向信息社会”。
物联网(IOT)简介
![物联网(IOT)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729947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f.png)
物联网(IOT)简介物联网(IOT)简介一、概述1\1 定义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将各种物体连接起来的网络系统。
这些物体包括传感器、设备、车辆、家居设备、工业设备等,它们都具备自动识别的能力并能够进行信息交互和数据传输。
1\2 历史发展物联网的概念最早由MIT Auto\ID Center提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物联网的发展迅速。
现在,物联网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
二、物联网的关键技术2\1 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进行信息传输和交互,包括WiFi、蓝牙、ZigBee、LoRa等。
2\2 传感技术物联网设备利用各种传感器来获取环境信息,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2\3 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物联网设备产生的大量数据需要进行实时处理和存储,以支持数据分析和决策。
2\4 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是物联网发展的关键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保障其安全性。
三、物联网的应用领域3\1 智能交通物联网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包括交通监控、智能停车管理、车载导航系统等。
3\2 智能家居物联网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包括智能灯光、智能家电、智能安防等。
3\3 智能医疗物联网在智能医疗领域的应用包括健康监测、智能医疗设备、远程医疗等。
3\4 工业自动化物联网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包括智能制造、物流管理、设备监控等。
四、物联网的挑战与前景4\1 安全与隐私问题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面临着严峻挑战,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政策。
4\2 标准化与互操作性物联网涉及的设备和系统多样化,缺乏通用的标准和协议,互操作性成为困扰物联网发展的问题。
4\3 数据管理和分析物联网产生的大量数据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分析,以提供对应用场景的支持和决策依据。
4\4 市场机遇与前景物联网市场发展迅猛,未来将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机会。
物联网对智能家居的影响
![物联网对智能家居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f04513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2.png)
物联网对智能家居的影响一、物联网简介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是指互联网的一种扩展,通过互联网连接各种智能设备,使其互相沟通、协作,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技术体系。
简单来说,就是各种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通过数据共享、互联协作等方式,达到更高效、更智能的目的。
二、智能家居的定义智能家居是以物联网为基础,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家居设备,实现家居智能化、自动化的一种新型家庭生活方式。
智能家居可以通过智能化的温控系统、照明系统、家电等设备,实现家居的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通过对家居设备的监测、控制和调节,实现节能、安全、便利等方面的提升。
三、智能家居的特点智能家居相较于传统家居,在以下几点具有显著优势:1. 节能环保:智能家居可以通过温控系统、照明系统、智能家电等设备,实现对家居设备的智能管理,有效节省能源,降低能源消耗。
2. 安全可靠:智能家居可以通过智能门锁、监控系统等设备,实现对家居的安全监控和控制,让家庭更加安全可靠。
3. 便捷舒适:智能家居可以通过智能语音助手、手机app等控制方式,实现远程控制家居设备,让家庭生活更加便捷舒适。
4. 个性化定制:智能家居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实现个性化定制,让家居设备更贴合个人需求和生活习惯。
四、物联网对智能家居的影响1. 智能化程度提升智能家居的实现离不开物联网的技术支持。
物联网的出现,使得各种家居设备可以实现互联互通,使得智能家居可以更加智能化、自动化。
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家居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家居的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高家居生活品质。
2. 从单一设备到系统集成传统家居设备一般是单一的设备,功能有限。
而智能家居设备多为集成系统,如温控系统、空气净化系统、音响系统、照明系统等。
通过互联网连接,智能家居设备可以形成一个智能系统,实现各个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互相控制,让家居生活更加舒适便利。
3. 便捷的远程控制传统家居设备大多需要人为干预才能实现控制,如手动调节温度、关灯、开启烤箱等。
物联网物联网简介介绍
![物联网物联网简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9c5693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4.png)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物联网概述 • 物联网技术体系 • 物联网在各行业的应用案例 • 物联网发展趋势与挑战 • 总结与展望
01
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的定义
• 定义描述: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 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对物品、设备、动物等进行普 遍感知、信息传输、智能处理,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 、监控和管理的一个网络。
03
物联网在各行业的应用案例
物联网在各行业的应用案例
•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信息传感 设备,如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 器等,按照约定的协议,对物品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 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个网络。下面 将介绍物联网在各行业的应用案例。
物联网发展历程
初始阶段
物联网概念在1999年首次被提出 ,当时主要是基于RFID(射频识
别)技术的应用。
发展阶段
随着技术的进步,物联网开始涉及 更多的传感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 范围也逐渐扩大。
成熟阶段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得到了飞速发 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 技术的融合,使得物联网在各个领 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医疗健康
物联网在医疗健康领域,可以实现远程医 疗、健康监测等,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 质量。
智慧城市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城市设施的智能化 管理,如智能交通、智能照明、智能安防 等,打造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02
物联网技术体系
物联网技术体系
•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对物品、环境、人员等进行智能化识别 、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目的是实现人、机、物三者之间的智能互联,构建一个更加高效、便捷、 智能的社会。
《初识物联网》课件
![《初识物联网》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0447a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66.png)
智能环境
通过智能空调、智能空 气净化器等设备,改善
家庭环境。
智能家电
如智能冰箱、智能洗衣 机等,实现远程控制和
智能化管理。
智能农业
01
02
03
04
智能监测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土壤 、气象等条件,为农业生产提
供科学依据。
智能控制
通过智能灌溉、智能施肥等手 段,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
智能化。
STEP 02
STEP 01
位置追踪问题
数据泄露风险
物联网设备收集的个人信 息可能被非法获取和使用 ,导致个人隐私泄露。
STEP 03
强制数据共享
物联网设备之间的信息共 享可能导致个人隐私数据 被强制共享给第三方。
物联网设备可能被用于追 踪个人的位置和行为,侵 犯个人隐私。
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
2
领域的自动化水平提升,
提高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
创新应用涌现
3 随着技术的进步,将出现
更多具有创新性的物联网 应用,满足人们不断增长 的需求。
物联网的挑战与机遇
技术标准与协议的统一
物联网发展面临不同设备间互操作性的挑战 ,需要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协议。
商业模式创新
物联网发展需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以实现 商业价值。
Part
02
物联网技术基础
感知层技术
传感器技术
条形码与二维码技术
传感器是物联网感知层的重要组成部 分,能够感知和测量各种物理量,并 将数据传输到网络层。
条形码和二维码技术是物联网中常用 的信息标识技术,能够为物品提供唯 一的标识符。
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通过无线电波识别目标 ,可实现非接触式、快速、准确的物 品识别和数据采集。
物联网和RFID简介
![物联网和RFID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2ecd87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6.png)
物联网和RFID简介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物理设备和网络连接,使普通物理对象具备感知、通信、计算和控制能力,实现物与物的互联互通的一种技术体系。
物联网基于传感器、通信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多种技术,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连接为一个庞大的网络,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互。
而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则是物联网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RFID技术通过使用射频信号,对标签(Tag)上的信息进行无线读写,实现对物品的追踪、识别和管理。
RFID系统由标签、读写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标签内含有芯片和天线,可以被读写器通过射频信号识别和读取,从而实现对物品的自动化管理和追踪。
物联网和RFID技术的结合可以为各个领域带来巨大的变革和创新。
它们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物流供应链管理、智慧城市建设、智能家居、医疗健康、工业制造等。
在物流供应链管理领域,RFID技术可以实现货物的自动追踪和管理。
通过在货物上附加RFID标签,可以方便地对货物进行跟踪和实时管理,提高物流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物联网可以将物流节点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连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进一步提升物流效能。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物联网和RFID技术可以应用于交通、能源、环境等方面。
例如,通过智能感知设备和RFID标签的应用,可以实现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和路况的实时监测,提高交通的流畅性和安全性。
同时,物联网还可以实现对能源的智能管理,通过对用电设备的监测和控制,实现能源的节约和合理使用。
在智能家居领域,物联网和RFID技术可以实现家庭设备的互联互通。
通过将家庭中的各种设备连接到物联网平台,可以实现家电的智能控制和信息的共享。
例如,通过RFID标签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家庭门禁、智能锁等设备的自动开关和管理,增强家庭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在医疗健康领域,物联网和RFID技术可以应用于患者监测和医疗设备管理。
物联网的简介
![物联网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4fc3476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a.png)
物联网的简介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正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的运行模式。
那么,什么是物联网呢?简单来说,物联网就是让各种物品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它不仅仅是把物品连接到网络上,更重要的是让这些物品能够相互交流和协同工作,从而为我们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和智能的服务。
想象一下,早上醒来,你的智能床垫感知到你的睡眠质量,自动调整室内的温度和光线,让你在最舒适的环境中醒来。
当你走进厨房,冰箱会告诉你哪些食物即将过期,并且根据你的饮食习惯为你推荐当天的食谱。
出门时,你的汽车会提前预热,并且根据实时交通状况为你规划最佳的出行路线。
这一切看似科幻的场景,正是物联网带来的可能性。
物联网的构成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就像是物联网的“感官”,负责收集各种信息。
这包括各种传感器,比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等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安装在物品上,实时感知物品的状态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电信号或数字信号。
此外,感知层还包括一些智能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它们可以作为人与物联网进行交互的接口。
网络层则是物联网的“神经中枢”,负责将感知层收集到的信息传输到应用层。
这一层主要依靠各种通信技术,如 WiFi、蓝牙、Zigbee、移动通信网络(4G、5G 等)等。
这些通信技术可以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的物品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
网络层还需要解决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等问题,确保信息能够准确无误地传输。
应用层是物联网的“大脑”,负责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并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各种应用服务。
比如,智能家居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习惯自动控制家电设备;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实时监控交通流量,优化交通信号灯的控制;智能医疗系统可以远程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疾病的风险。
物联网简介物物联网主要作用是什么
![物联网简介物物联网主要作用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ba2c52a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6c.png)
物联网简介物物联网主要作用是什么物联网简介及其主要作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技术和应用模式,它将现实世界的物理对象与互联网进行连接和交互,实现信息的智能感知、传输、处理和应用。
物联网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的界限,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机遇。
本文将对物联网进行简要介绍,同时深入探讨其主要作用。
一、物联网的定义和结构物联网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技术体系,通过传感器、数据通信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将各类物理对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
这些物理对象可以是传统的物品,如电器、汽车、家具等,也可以是人、动物和环境,甚至是非物质实体,如虚拟现实、数字化的服务等。
物联网由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物体(Things)、网络(Internet)和服务(Services)。
物体指的是被感知和控制的对象,包括各种传感器、执行器和智能设备等。
网络则是将各个物体连接在一起的通信网络,可以是有线或无线的。
服务则提供物联网的支持和应用功能,包括数据存储、处理、分析和应用开发等。
二、物联网的主要作用1. 实时智能感知和监控物联网利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技术,可以对环境、人员和设备等进行实时监控和感知。
通过接收来自各个物体的数据,物联网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准确、全面的信息,从而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所监测对象的状态和动态。
例如,智能家居系统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家庭环境的监测和控制,实时调节温度、湿度等参数,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2. 智能化的数据传输与处理物联网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物体采集的数据传输至云端,实现海量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存储。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实时处理这些数据,提取有用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挖掘。
物联网的智能化数据处理能力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精确、全面的决策支持。
例如,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城市交通状况,并根据数据进行智能化的交通管控,提高交通效率。
物联网(IOT)简介
![物联网(IOT)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fe838c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56.png)
物联网(IOT)简介物联网(IOT)简介1. 介绍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 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将物品与物品之间、物品与人之间相互连接的网络。
它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信息传递和智能控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智能化体验。
2. 物联网的组成部分2.1 传感器与执行器传感器用于感知物理世界的信息,例如温度、湿度、光照等,而执行器则用于对环境做出响应,例如控制灯光、打开门窗等。
2.2 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是用于连接和管理物联网设备的软件平台。
它可以提供设册、数据传输、设备管理、数据分析等功能,使物联网设备能够顺利地与云端进行通信和交互。
2.3 通信技术物联网需要使用各种通信技术来实现设备之间的连接和数据传输。
常用的物联网通信技术包括Wi-Fi、蓝牙、LoRa、NB-IoT等,每种技术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3.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3.1 智能家居物联网可以实现家庭设备的互联互通,例如智能家电、智能安防系统、智能健康设备等。
通过手机或其他设备可以远程控制家庭设备,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3.2 工业控制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被称为工业物联网(IoT),它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数据采集和生产过程的智能控制。
通过物联网技术,工业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3.3 城市管理物联网可以应用于城市的交通管理、环境监测、智能停车等方面。
通过感知设备和数据分析,可以实现交通拥堵监测、空气质量监测等功能,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生活质量。
3.4 农业领域物联网可以用于农业自动化和精准农业。
通过感知设备和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土壤监测、植物生长环境控制等功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 本文档涉及附件:暂无附件。
5. 法律名词及注释:5.1 物联网安全法:指关于物联网安全管理和保护措施的法律法规,旨在保障物联网设备和数据的安全。
5.2 数据隐私保护法:指关于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旨在保障个人数据的合法使用和保护。
《物联网简介》课件
![《物联网简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26ecf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1b.png)
物联网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起步期、快速发展期和融合 创新期。目前,物联网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各种应用场景不断涌现,推动着物 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
智能家居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家庭设备的互联 互通,提供智能化的家居生活体验。如 智能照明、智能安防、智能家电等。
02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与技术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
01
感知层
负责收集各种数据,包括传感 器数据、RFID数据等。
02
网络层
负责将收集的数据传输到数据 中心,由各种通信网络、互联
网及信息处理技术等组成。
03
应用层
将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 实现各种智能化应用,为用户
提供服务。
物联网的技术组成
传感器技术
用于数据采集的设备,包括温度、湿度 、压力、位移等传感器。
智能交通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交通工具的智能化 管理和运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 拥堵和事故。如智能公交、智能停车等 。
智能工业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工业生产的自动化 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如智能制造、智能物流等。
智慧农业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实现 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提高农业 产量和品质。如智能温室、智能灌溉等 。
网络通信技术将更加高效和可靠
物联网需要高效可靠的网络通信技术来支撑其大规模应用,未来网络通信技术将不断优化 和发展。
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数据处理和分析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物联网的应用趋势
1 2
物联网将应用于智能制造领域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物联网(IOT)简介
![物联网(IOT)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fa8fee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7.png)
物联网(IOT)简介物联网(IOT)简介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互联网使身边的物体能够相互连接并传输数据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物理设备嵌入传感器、通信模块等技术,在物体之间建立一个通信网络,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
随着技术的发展,IOT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一、IOT的基本构成IOT的基本构成包括物体(Object)、传感器(Sensor)、网络(Network)和应用(Application)四个部分。
1. 物体:物体是指被嵌入传感器和通信模块的具体物品,可以是智能手机、家用电器、汽车等各种电子设备。
2. 传感器:传感器是IOT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感知环境的各种参数,例如温度、湿度、光强等,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传输至网络。
3. 网络:网络是连接物体和应用的桥梁,可以是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如Wi-Fi、蓝牙、Zigbee等。
4. 应用:应用是基于IOT技术开发的各类软件和服务,可以实现远程监控、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功能。
二、IOT的应用领域1. 智能家居:通过IOT技术,居民可以实现对家中电器的远程控制,如遥控开启空调、定时开启热水器等,提高居住舒适度。
2. 智能交通:在交通领域,IOT技术可以实现交通信号的智能调度系统,提高道路利用率。
同时,IOT还可应用于车辆追踪与管理、智能停车场等方面。
3. 智能医疗:通过IOT技术,可以实现医疗设备与医院之间的远程连接,医生可以通过网络监控患者的健康状况,并远程调整治疗方案,提高医疗效果。
4. 工业自动化:在工业领域,IOT技术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 智能农业:应用IOT技术可以实现农田灌溉的自动化控制、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监测和调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6. 智能能源:通过IOT技术,可以实现能源的合理分配和管理,如智能电网的建设,优化能源消耗。
物联网技术手册
![物联网技术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e400df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8.png)
物联网技术手册第一章:物联网简介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通过互联网实现物理设备之间的连接和交互。
它将传感器、设备、网络和云计算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融合。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便利。
本章将介绍物联网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场景。
1.1 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各种物理设备(如传感器、执行器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物联网不仅仅是传统互联网的延伸,更是对物体与物体之间、物体与人之间、物体与环境之间的智能化连接和智能化交互的实现。
1.2 物联网的原理物联网的实现主要依靠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云计算技术。
传感器可以感知和收集环境中的各种数据,通过通信技术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云平台进行存储和处理,然后通过云计算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提取有用信息,最终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1.3 物联网的应用场景物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
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家电设备的互联互通,提高了家居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性;智能交通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车辆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实时路况监测,提高了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智能医疗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医疗设备的联网和远程监护,提供了更好的医疗服务和管理。
第二章:物联网关键技术物联网的实现离不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支持。
本章将介绍物联网中常用的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
2.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中最基础的技术之一,它能够感知和采集环境中的各种数据。
传感器可以根据需要感知不同的物理量,如温度、湿度、压力、光照等,并将这些数据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传感器的种类繁多,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传感器。
2.2 通信技术物联网中设备之间的通信需要依靠各种通信技术。
常见的通信技术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蓝牙、Wi-Fi、以太网等。
物联网的简介
![物联网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4df50962f60ddccdb38a046.png)
一、物联网的简介
“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 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的一种网络概念。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 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 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 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 网络概念。
射频读写器: 射频读写器是可以利用射频技术读/写射频识别标签信息的设
备。读取(或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 式。阅读器可无接触地读取并识别电子标签中所保存的电子数 据,从而达到自动识别物体的目的。通常阅读器与计算机相连, 所读取的标签信息被传送到计算机上,进行下一步处理。
RFID工作原理如下: (1)无线电载波信号经过射频读写器的发射天线向外发射 (2)当射频识别标签进入发射天线的作用区域时,射频识 别标签就会被激活,经过天线将自身信息的数据发射出去; (3)射频识别标签发出的载波信号被接收天线接收,并经 过天线的调节器传输给读写器。对接收到的信号,射频读写 器进行解调解码后再传送到后台的电脑控制器; (4)该标签的合法性由电脑控制器根据逻辑运算进行判断 ,针对不同的设定作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 (5)按照电脑发出的指令信号,控制执行机构进行运作; (6)计算机通信网络通过将各个监控点连接起来,形成总 控信息平台,根据实际不同的项目要求可以设计各不相同的 相应软件来完成需要达到的功能。
(3)传感网组织结构及底层协议 网络体系结构是网络的协议分层以及络协议的集合,是 对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功能的定义和描述。对传感网 而言,其网络体系结构不同于传统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 网络。对于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已经提出了多种参考模型。 就传感网体系结构而言,也可以由分层的网络通信协议、 传感网管理以及应用支撑技术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分 层的网络通信协议结构类似于TCP/IP协议体系结构;传 感网管理技术主要是对传感器节点自身的管理以及用户 对传感网的管理;分层协议和网络管理技术是传感网应 用支撑技术的基础。
物联网是什么(2023最新版)
![物联网是什么(2023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89e9dcb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e.png)
物联网是什么物联网是什么⒈简介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物理设备、传感器、软件、网络连接以及通信技术,将普通物体与互联网相连,实现物体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的技术和应用领域。
⒉物联网的特点⑴大规模连接:物联网能够将海量的物理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共享。
⑵感知与识别:物联网通过传感器和智能设备,能够感知和识别实时的环境信息、用户行为和物体状态。
⑶自动化和智能化:物联网能够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智能算法,实现对物体和环境的智能控制和管理。
⑷数据驱动和分析:物联网通过收集和分析物体的数据,能够帮助用户做出决策、提高效率和优化资源使用。
⒊物联网的应用领域⑴智慧城市:利用物联网技术和智能设备,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包括交通管制、垃圾处理、能源管理等。
⑵工业控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工业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⑶农业领域: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监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⑷医疗健康:通过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监测和管理患者的生理数据,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和远程医疗。
⑸物流和供应链: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物流和供应链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物流效率和减少资源浪费。
⒋物联网的挑战和风险⑴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大规模的物联网连接带来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风险,需要加强对数据的加密和访问控制。
⑵标准和互操作性:物联网涉及到多种设备和技术,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和协议,实现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
⑶能耗和可靠性:物联网设备的能耗和可靠性是挑战之一,需要解决能源供应和设备故障等问题。
附件:本文档并没有涉及具体的附件。
如果需要相关的附件材料,请联系相关人员。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没有涉及具体的法律名词或注释。
如有需要,请参考相关法律条文或咨询法律专家。
物联网的简介
![物联网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c73201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a.png)
物联网的简介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将各种物理设备、传感器和其他技术互联互通,通过互联网共享数据和信息的网络系统。
它使得人与物、物与物之间能够实现智能化的互动和通信,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生产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一、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物联网的概念最初由麻省理工学院的Auto-ID实验室提出,旨在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物体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物联网逐渐成为现实,并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二、物联网的核心技术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感知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
2. 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的设备需要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互联互通,如Wi-Fi、蓝牙、Zigbee等。
3. 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物联网所产生的海量数据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用信息和进行决策支持。
4. 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可以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使得物联网设备能够实时处理和存储大量数据。
5. 安全和隐私保护技术:物联网中的设备和数据安全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用户的隐私。
三、物联网的应用领域1. 智能家居: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家居设备的远程操控和智能化管理,如智能灯光、智能家电等。
2. 智慧城市:物联网技术可以应用于城市交通、公共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3. 工业制造: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测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降低能耗和资源浪费。
4. 农业领域:物联网技术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的监测和管理,实现智能化的农业生产和资源优化利用。
5. 医疗健康:物联网技术可以连接医疗设备、监测器械和健康管理设备,实现远程诊疗和健康监测。
四、物联网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物联网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标准和互操作性、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等。
什么是物联网_物联网技术有什么用
![什么是物联网_物联网技术有什么用](https://img.taocdn.com/s3/m/916153d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a3.png)
什么是物联网_物联网技术有什么用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万物相连的互联网”。
它有两层含义,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万物相连。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它是业务和应用。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智能识别与信息通信,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
当前,在交通、环保、政府工作、安全、智能家居、消防、环境监测、照明控制等领域都有应用。
物联网技术有什么用1、智慧物流智慧物流(Intelligent Logistics System)是指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支持下,实现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各环节的系统感知、综合分析和处理。
目前物联网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仓储、运输监控、快递终端三个方面。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货物和运输车辆的监控,包括货物车辆的位置和状态、温湿度、油耗和货物的速度。
物联网技术的使用,可以提高整个物流行业和运输效率的智能化水平。
2、智能交通智能交通(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是物联网的重要体现,它利用信息技术改善交通环境,将人、车、路紧密结合,保障交通安全,提高资源利用率。
物联网技术的具体应用领域包括智能公交、自行车共享、车联网、充电桩监控、智能交通灯和智能停车。
其中,车联网是近年来互联网公司和各大厂商争相进入的领域。
3、智能安防传统的安防对工作人员需求量大,人员成本高,而智能安防系统可以通过机器来完成智能化的分辨工作,常应用在门禁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
这是一个很大的安全物联网应用市场,因为安全永远是人们的基本需求。
传统安防非常耗费人力,严重依赖人员,而智能安防可以通过设备实现智能判断。
目前智能安防的核心部分在于智能安防系统,将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并进行传输存储。
4、智慧能源与环境保护智慧能源环保是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其物联网应用主要集中在电、气、水、路灯等能源和公共设施,以及垃圾桶、井盖等环保设备。
物联网简介及原理图
![物联网简介及原理图](https://img.taocdn.com/s3/m/09067431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0.png)
物联网简介及原理图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
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
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而RFID,正是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的一种技术。
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商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
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
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联网目录一、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 (2)二、物联网的体系架构 (2)1、感知层 (3)2、网络层 (3)3、应用层 (4)三、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4)1、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 (4)2、传感技术 (4)3、人工智能技术 (5)4、云计算技术 (5)5、ZigBee技术 (5)6、M2M (6)7、数据挖掘 (6)四、物联网的典型应用 (6)1、人员管理 (6)2、车辆船舶的管理 (7)3、物品管理 (8)五、物联网的网络信息安全 (10)1、物联网的安全问题 (10)2、感知层安全 (10)(1)传感技术及其联网安全 (10)(2)RFID相关安全问题 (11)3、网络层安全 (11)4、应用层安全 (12)5、物联网安全的非技术因素 (12)六、引入IKI体系的物联网 (13)1,普通物联网流程图 (13)2,IKI体系的物联网.............................................................................................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
早在1995年,比尔盖茨《未来之路》中就提及到物联网概念,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设备的发展,并未引起重视。
1999年,Electronic Product Code (EPC) global 的前身麻省理工Auto-ID中心提出“Internet of Things”的构想,即物品上装置唯一识别的电子标签,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 完成标签数据的自动采集,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名为《Internet of Things》的技术报告[1],对物联网概念进行了扩展。
提出了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任意物体之间互联(“Any Time、Any Place、Any Things Connection”),无所不在的网络(Ubiquitous networks)和无所不在的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的发展愿景。
2006年3月,欧盟召开会议"From RFID to the Internet of things",介绍了RFID的概述和规范,应用前景和存在的不足。
2009年1月28日,在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的"圆桌会议"上,IBM 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希望通过加大对宽带网络等新兴技术的投入,振兴美国经济并确立美国的未来竞争优势。
在获得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积极回应后,这一计划随后上升为美国的国家战略。
现如今,物联网已经得到欧盟、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及地区的高度关注。
2009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科院嘉兴无线传感网工程中心无锡研发分中心时,提出“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并且明确要求尽快建立中国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
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纷纷在无锡成立物联网研究中心,以无锡为首的国内大中城市也争相建设智能城市,争取成为感知中国示范城市。
物联网到现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普遍被接受的定义为:物联网是指通过装置在物体上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许多人对物联网有着各自的理解,有人认为RFID 的互联就是物联网,有人认为传感器网络就是物联网,有人认为M2M(Machine to Machine)就是物联网,还有人认为物联网是将互联网的客户端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
而物联网的实质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是物联网的主要特征二、物联网的体系架构物联网的价值在于让物体也拥有了“智慧”,从而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物联网的特征在于感知、互联和智能的叠加。
因此,物联网由三个部分组成:感知部分,即以二维码、RFID、传感器为主,实现对“物”的识别;传输网络,即通过现有的互联网、广电网络、通信网络等实现数据的传输;智能处理,即利用云计算、数据挖掘、中间件等技术实现对物品的自动控制与智能管理等。
目前在业界物联网体系架构也大致被公认有这三个层次。
底层是用来感知数据的感知层,第二层是数据传输的网络层,最上面是内容应用层,如图1、感知层感知层主要实现全面感知,即通过嵌入在物品和设施中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随时随地的获取物质世界的各种信息和数据,并接入到网络。
感知层的设备主要包括传感器、RFID、二维码、多媒体信息采集,GPS,红外等设备。
传感器是能感受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
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来记录数据符号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
多媒体信息采集是对音频、视频信息进行同步采集,并将其存储的技术。
所有的这些设备均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接入相关网络。
感知层还需要具备对设备的发现,远程监控和配置参数能力,保证设备能安全稳定的运行,智能化地移动或存储数据,执行本地的命令以及运行分布式操作逻辑,并能进行数据捕获与控制。
2、网络层网络层实现物联网数据信息的双向传递和控制,达到可靠传输的目的。
网络层必须具备复杂事件和数据流的处理能力,提供包括数据汇总、地理信息、识别与关联等服务,具备数据建模和集成能力,指定可互操作的信息框架,具备过程整合的能力,扩展原有系统,优化业务流程,从而实现更全面的互联互通。
目前用于支持人与人之间的通信网络技术主要是电信网,而物与物通信和人与人通信在需求和特点上存在差异,为使网络能够更加适应物与物的通信,需要对现有网络进行增强或优化。
利用虚拟化技术屏蔽异构网络在资源形态、资源使用方式上的差异,将网络的各类资源,如设备、存储、计算、承载传送等,进行感知、收集、抽象等处理。
3、应用层应用层实现对信息的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的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升对物质世界、经济社会、交通运输等的观察力、对物体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应用层包含应用支撑子层和应用服务子层,应用支撑子层实现跨行业、跨应用、跨系统之间的信息协同、共享、互通的功能,主要包括信息开放平台,云计算平台,服务支撑平台,其他中间件平台。
信息开放平台将各种信息和数据进行统一汇聚、整合、分类和交换,并在安全范围内开放给各种应用服务。
云计算平台提供支持高并发和海量数据的存储处理。
服务支撑平台面向各种不同的应用,提供综合的业务管理、计费结算、签约认证、安全控制、内容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
其他中间件平台用于支撑泛在应用的其他平台,例如封装和抽象网络和业务能力,向应用提供统一开放的接口等。
应用服务子层指的是物联网的各种应用,例如智能电力、智能交通、智能环境、智能家居等三、物联网的关键技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主要有RFID,传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
1、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RFID技术是物联网中让物品“开口说话”的关键技术,RFID标签上存储着规范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采用非接触的方式,利用射频通信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可以实现物品识别。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或雷达反射的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RFID标签可以分为如下几类,按供电方式分为有源(Active)标签和无源(Passive)标签;按工作频率分为低频(LF)标签、高频(HF)标签、超高频(UHF)标签以及微波(uW)标签;按通信方式分为主动式标签(TTF)和被动式标签(RTF);按标签芯片分为只读(R/O)标签、读写(R/W)标签和CPU标签。
RFID不仅仅是改进的条码,它具有非接触式,中远距离工作;大批量、由读写器快速自动读取;信息量大、可以细分单品;芯片存储,可多次读取;并可以与其他各种传感器共同使用等显著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诸如物流管理、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商品防伪、资产管理以及国防军事等领域,被公认为二十一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
RFID就的难点在于防冲撞技术,天线的研究,工作频率的选择,安全及隐私等问题。
2、传感技术传感技术主要负责接收物品“讲话”的内容。
传感技术是关于从自然信源获取信息,并对之进行处理、变换和识别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它涉及传感器、信息处理和识别的规划设计、开发、制造、测试、应用及评价改进等活动。
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基本组成包括如下几个基本单元:传感单元(由传感器和模数转换功能模块组成)、处理单元(包括CPU、存储器、嵌入式操作系统等)、通信单元(由无线通信模块组成)以及电源[3]。
传感器网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
网络的部署是通过适当的策略来布置传感器节点以满足特定的需求。
传感器网络涉及许多关键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网络拓扑控制、网络协议、网络安全、时间同步、定位技术、数据融合、数据管理、无线通信技术、网络能耗管理技术及分布式系统技术等。
先利用传感器采集到所需信息,传送嵌入式系统进行实时计算,再通过现代网络及无线通讯技术传输,最后送入上层服务器进行分布式处理。
因此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必须得到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及网络无线通讯技术的支撑。
我国在传感器研究方面持续投入不足,国际竞争能力不强,缺少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导致我国传感器产业企业规模小、产业链不完善,研发投入能力弱、竞争力不强,是物联网发展过程中比较薄弱的环节。
3、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类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技术。
在物联网中,人工智能技术主要负责将物品“讲话”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处理。
物联网所需的智能技术是海量信息的智能分析与控制。
海量信息智能分析与控制是指依托先进的软件工程技术,对物联网的各种信息进行海量存储与快速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实时反馈给物联网的各种控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