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个人所得税计算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个人所得税ppt课件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广泛,包括工资、薪金、年终奖金、兼职收入、利息、股息 、红利等。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根据不同的所得水平而有所不同,如超额累进税率、比例税率等 。
个人所得税的历史沿革
个人所得税起源于19世纪末的 英国,最初是为了弥补政府财 政收入不足而设立的。
在中国,个人所得税最早出现 在20世纪初,但直到1980年才 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个人所得税法》。
THANKS
感谢观看
优化税收结构
总结词
优化个人所得税税收结构,建立更加公平和合理的税收制度,减轻中低收入人群的税收负担,增加对高收入人群 的税收。
详细描述
优化个人所得税税收结构可以建立更加公平和合理的税收制度。通过降低中低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增加 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可以更好地调节收入分配,减少贫富差距。同时,也可以鼓励居民增加储蓄和投资,促进 经济增长。
扣缴义务时间
扣缴义务人应当在每月或者每次支付所得时,按照规定代扣代缴税 款,并及时向税务机关申报。
扣缴义务人权利和义务
扣缴义务人应当依法履行代扣代缴税款的义务,同时享有按照规定 申请减免税款、退还多缴税款等权利。
03
CATALOGUE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与计算
税率
比例税率
对大多数纳税人采用相同的比例 税率,如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
详细描述
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可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此外 ,降低税率也可以促进就业和创业,提高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推动经济增长 。
扩大征收范围
总结词
逐步扩大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将更多的人群纳入征税范围,增加财政收入, 同时减少贫富差距。
详细描述
逐步扩大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将更多的人群纳入征税范围,可以增加财政收 入。此外,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可以调节收入分配,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 公平和稳定。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根据不同的所得水平而有所不同,如超额累进税率、比例税率等 。
个人所得税的历史沿革
个人所得税起源于19世纪末的 英国,最初是为了弥补政府财 政收入不足而设立的。
在中国,个人所得税最早出现 在20世纪初,但直到1980年才 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个人所得税法》。
THANKS
感谢观看
优化税收结构
总结词
优化个人所得税税收结构,建立更加公平和合理的税收制度,减轻中低收入人群的税收负担,增加对高收入人群 的税收。
详细描述
优化个人所得税税收结构可以建立更加公平和合理的税收制度。通过降低中低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增加 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可以更好地调节收入分配,减少贫富差距。同时,也可以鼓励居民增加储蓄和投资,促进 经济增长。
扣缴义务时间
扣缴义务人应当在每月或者每次支付所得时,按照规定代扣代缴税 款,并及时向税务机关申报。
扣缴义务人权利和义务
扣缴义务人应当依法履行代扣代缴税款的义务,同时享有按照规定 申请减免税款、退还多缴税款等权利。
03
CATALOGUE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与计算
税率
比例税率
对大多数纳税人采用相同的比例 税率,如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
详细描述
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可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此外 ,降低税率也可以促进就业和创业,提高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推动经济增长 。
扩大征收范围
总结词
逐步扩大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将更多的人群纳入征税范围,增加财政收入, 同时减少贫富差距。
详细描述
逐步扩大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将更多的人群纳入征税范围,可以增加财政收 入。此外,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可以调节收入分配,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 公平和稳定。
第五章任务三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税法》PPT课件
税
应
纳税人,2019年2月取得由该企业发放的工资收入10 400元
纳
税 额
人民币,此外还从别处取得劳务报酬5 000元人民币。
计
算
要求:计算当月其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1)该专家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10 400-5 000 )×10%-210=330(元) (2)该专家当月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5 000×(1-20%) ×10%-210=190(元)
税
额 计
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
算
(6)个体工商户在货币交易中,以及纳税年度终了时将人民币以外的货
币性资产、负债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时产生的汇兑
损失,除已经计入有关资产成本部分外,准予扣除。
14
三、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任 务
三 (一)个体工商户应纳税额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
1
过
渡
页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 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 非居民个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 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 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 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 应纳税额计算中的特殊问题处理
1
一、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按照一定的标准定额扣除,该标准是( )元。
000元后A.2的00余0 额为应纳税B.3所60得0 额;劳务报酬C.4所80得0 、稿酬所得、特许
权使用D费.12所00得0 ,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5
二、非居民个人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任 务 三
个
人
所 得
(计算题)在某外商投资企业中工作的美国专家为非居民
个人所得税课件
个体户所得应纳税的计算
• 计税方法:按年计算 • 计税依据: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税金 • 税率:5级超额累进税率 • 应纳税额=(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税金) ×适用的税
率-速算扣除数 • 例:某运输个体户某年运输收入总额25万元,耗用汽
油成本9万元,上交的养路费用2万元,保险费1万元, 计算其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 应纳税=(250000-90000-20000-10000) × 35%-6750
•
做一枚螺丝钉,那里需要那里上。20. 12.2807 :32:390 7:32De c-2028 -Dec-2 0
•
日复一日的努力只为成就美好的明天 。07:32:3907:3 2:3907:32Mon day , December 28, 2020
•
安全放在第一位,防微杜渐。20.12.28 20.12.2 807:32:3907:3 2:39De cember 28, 2020
•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 0年12 月28日 上午7时 32分20 .12.282 0.12.28
•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因为相信而伟 大。202 0年12 月28日 星期一 上午7时 32分39 秒07:3 2:3920. 12.28
•
让自己更加强大,更加专业,这才能 让自己 更好。2 020年1 2月上 午7时32 分20.1 2.2807:32December 28, 2020
境外所得在户籍所在地或指定的税务机关纳税
•
生活中的辛苦阻挠不了我对生活的热 爱。20. 12.2820 .12.28 Monday , December 28, 2020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 7:32:39 07:32:3 907:32 12/28/2 020 7:32:39 AM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PPT课件
555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105
1 不超过1500元的
3
0
精品pp
相关知识点
• 1.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 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 2.以下三类纳税人适用附加减除费用: (1)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
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员; (2)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
级距4500元 +2000×20% 4500 20% =745(元)
级距3000元
10% 1500
级距1500元 3%
3500元
精品pp
• (公式一) • 应纳税额= ∑每月工资、薪金所得位于各级的数额 ×各级适用税率
精品pp
例如: 纳税人小李月工资、薪金总额5600元 ⒈超额部分(应纳税所得)=5600- 3500=2100(元) ⒉位于第一级的超额数1500元,位于 第二级的超额数600元 ⒊小李应纳个税税额=1500×3%+ 600×10%=105(元)
精品pp
• 3退休人员再任职和个人兼职取得收入计算征收个 人所得税问题
• (1)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的收入,在减除按个人 所得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后,按“工资、薪金 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 (2)个人兼职取得的收入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 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精品pp
例题
• 居民纳税人王老师,2011年1月份取得工资收入 3800元,年终奖3600元,季度奖1500元,在校外讲 课收入1000元,先进奖金500元。请帮胡老师计算其 工资、薪金收入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 第二步,将雇员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 性奖金,按上述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 算征税。
个人所得税培训ppt课件
国债利息、国家发行金融债券利息、教育储蓄存款利息免税
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 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 得的所得
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取得的所得。不扣除任
何费用
提供担保获得的报酬等
1
累进税率
税率
工资、薪金 7级超额累进税率
级数
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元的
3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 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5、保险赔款;
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 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8、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 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10、见义勇为奖金---乡镇以上政府或县以上政府批准设立的基 金
11、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
12、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课件
个人所得税根据纳税人的所得类型和计算方式的 不同,分为11项具体征税项目。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1
计算方法概述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查看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来了解。各类所得在个人所得税纳税 申报表中都有相应的税前扣除项目和适用税率。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算
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算方法是根据收入减去各项阶段性减除费用后,再按照相应的扣除项目和适用 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常见问题及解答
如何避税
个税汇算清缴
要在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前提下, 尽可能多地使用扣除优惠政策。
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是指出现年度 综合所得与预扣预缴税额不相符的 情况时,要进行的结算程序,并通 过核定的方式实现应纳税额和实际 缴纳的税款处于一致状态。
个人所得税的减免政策
双重征税问题
在双重征税问题上,主要解决的是 海外所得纳税问题,可通过减免税 款、避免双重征税等方式解决。
3 建议与参考
要在纳税过程中了解个税优惠政策、多多咨询税务人员,充分利用税收政策的支持,避 开税务漏洞,减免税款费用,提高个人所得水平。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从各种来源获取所得后,在法定的计税期内,根据国家 税法规定必须缴纳的税款。了解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有助于合理规划财务 和避免不必要的罚款。
什么是个人所得税
1 定义个人所得税
2 个人所得税的分类
个人所得税是指纳税人因取得工资、薪金所得、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 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 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等各种所得而 应纳缴纳的税款。
国家对个人所得税实行了一系列 的优惠政策。比如综合所得、专 项扣除、教育、医疗、住房等, 可以有效降低个人所得税的负担。
个人所得税培训课件(PPT 19张)
一、工资、薪金所得
应纳税额=Σ每一级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月收入减除一定费用后的余额 关于应税所得额 =(每月收入-2000或48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扣除2000元/月 2、扣除4800元/月:适用范围
(一)一般支付方式计算
1.某企业一职工本月工资单上的收入2800元,其中包 括误餐补贴100元,独生子女费100元,该职工应纳的 个人所得税? 2.在境内某公司受聘的美籍专家杰克逊(非居民纳税 人),2009年2月从公司取得工资收入计人民币20 800 元。杰克逊2月份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1.当月应纳税所得额=2800-200-2000=600(元) 当月应纳税额=600×10%-25=35(元) 2.当月应纳税所得额=20 800-4 800=16 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100 000-20 000)+1100×12]- 2000×12=69200(元)
相关案例
应纳税额=69200×35%-6 750=17470(元)
三、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个人独资、合伙)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查账征收:
应纳税所得额=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 注意:
1.投资者只允许扣除每月2000元计生费 2.企业向其从业人员实际支付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允许在 税前据实扣除。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发生的职工福利费、 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分别在工资薪金总额2%、14%、2.5%的标准 内据实扣除。 3. 广告和业务宣传费用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 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二、对企业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1、对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比照工资薪金计税) 2、对经营成果有所有权: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 =纳税年度承包、承租经营收入总额-必要费用 (每月2000元)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五级超额累进 ) 3、实际不足一年,按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年度
应纳税额=Σ每一级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月收入减除一定费用后的余额 关于应税所得额 =(每月收入-2000或48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扣除2000元/月 2、扣除4800元/月:适用范围
(一)一般支付方式计算
1.某企业一职工本月工资单上的收入2800元,其中包 括误餐补贴100元,独生子女费100元,该职工应纳的 个人所得税? 2.在境内某公司受聘的美籍专家杰克逊(非居民纳税 人),2009年2月从公司取得工资收入计人民币20 800 元。杰克逊2月份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1.当月应纳税所得额=2800-200-2000=600(元) 当月应纳税额=600×10%-25=35(元) 2.当月应纳税所得额=20 800-4 800=16 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100 000-20 000)+1100×12]- 2000×12=69200(元)
相关案例
应纳税额=69200×35%-6 750=17470(元)
三、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个人独资、合伙)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查账征收:
应纳税所得额=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 注意:
1.投资者只允许扣除每月2000元计生费 2.企业向其从业人员实际支付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允许在 税前据实扣除。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发生的职工福利费、 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分别在工资薪金总额2%、14%、2.5%的标准 内据实扣除。 3. 广告和业务宣传费用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 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二、对企业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1、对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比照工资薪金计税) 2、对经营成果有所有权: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 =纳税年度承包、承租经营收入总额-必要费用 (每月2000元)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五级超额累进 ) 3、实际不足一年,按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年度
个人所得税4PPT41页
3. 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减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4.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收入的认定标准 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共同取得同一项目收入的,先减除的费用后,再按“先分、后扣、再税”的办法计算纳税。 对纳税人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等七项所得,按次为计税依据计算应纳税额。
具体税收抵免的方法是: 个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实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低于依照规定计算的扣除限额的,应当在中国补缴差额部分的税款; 超过扣除限额的,其超过部分不得在当年的税额中扣除,但可于以后年度在同一国家(地区)的扣除限额的余额中补扣,补扣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 计算扣除限额应当分国且分项
三、个人所得税税率工资、薪金所得,九级超额累进税率,5%-45%;个体、承包承租、独资合伙所得,五级超额累进5%-35%;劳务报酬所得,比例税率为20%;稿酬所得,比例税率为20%;特许权、股息红利、财产转让、偶而和其他所得,20%。
瑞士个税采用累进税率,最高11.5%
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税率表(1)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说明:经营成果归单位: 经营成果归己:
(四)劳务报酬所得的计税方法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800)X20% 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X (1—20%) X20% 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加成征收。
(九)财产转让所得的计税方法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X20%[例]某人建房一栋,造价150,000元,支付费用20,000元.该人转让 售价280,000元,在卖房过程中按规定支付交易等有关费用8500元,计算其应交纳得个人所得税税额.
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计算课件
继续教育
个人接受学历或非学历继续教育支出的费用,可以按月扣 除400元或3000元。
大病医疗
个人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的医 疗费用,每年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可在80000元的 限额内据实扣除。
首套房贷款利息
个人支付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 的年度,按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等个人所得。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因获 得所得而应缴纳税款的自然人பைடு நூலகம் 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
税义务人。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 围
01
02
03
04
05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根据 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 的税率进行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是纳税人每一纳 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 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计算课件
• 个人所得税基本概念 • 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计算规则 • 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主题简介
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
计算方法
本课件的主题为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 的计算,旨在帮助学习者了解和掌握 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
课件将详细介绍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 的计算方法,包括应纳税所得额的确 定、税率的选择以及税款的计算等。
对纳税人进行税务登记,建立个 人所得税征收档案,对纳税人进
行监管。
税务检查监管
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 核实其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防止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
税务稽查监管
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进行全面检 查,对存在偷税漏税行为的纳税
人进行处罚,维护税收秩序。
案例一: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计算实例
个人所得税法一般项目计算课件
-800)X 10% =(2500-800)X 10% =170元 (2)牛某2005年应纳税额=170 X 12
=2040元
个人所得税法一般项目计算
(年总收入—成本—费用—损 失)X 税率—速算扣除数
3。对企事 业单位 承包承 租经营 所得
(1)对经营成果有所 有权:五级超额累进税 率
(2)对经营成果无所 有权:九级超额累进税 率
年收入扣除必 要费用:每月 1600元
(年总收入—必要费用)X 税 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法一般项目计算
[案例5-12]李经理月薪5400元,其不适用附加减除费用的标准,请计算 李经理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参考答案: 方法1: (1)李经理的应税收入=5400-1600=3800(元) (2)李经理的应纳个人所得税额=500X5%+(2000-500)X10%+
按年 按年 按次
按次 按次
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和 损失
每一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即每 月1600元
四项所得均实行定额或定率扣除,即 每次收入≤4000元:扣800元 每次收入>4000元:定额扣20%
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 (卖出财产时按规定支付的有关费用) 无费用扣除,每次收入即为应纳税所得额
(3800-2000)X15% =445(元) 方法2: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月收入—1600或4800)X 税率—速算扣除数 =(5400-1600)X 15%-125 =445(元) 提示:税率及速算扣除数见P223
个人所得税法一般项目计算
[案例5-13]2005年1月1日,秦某与事业单位签订承包合同经营书店,承 包期为3年,同日即开始营业。2005年书店实现承包利润85000元,按合 同规定承包人每年应从经营利润中上交承包费20000元。请计算2005年 秦某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参考答案: (1)年应纳税所得额= 经营利润-承包费-必要费用
=2040元
个人所得税法一般项目计算
(年总收入—成本—费用—损 失)X 税率—速算扣除数
3。对企事 业单位 承包承 租经营 所得
(1)对经营成果有所 有权:五级超额累进税 率
(2)对经营成果无所 有权:九级超额累进税 率
年收入扣除必 要费用:每月 1600元
(年总收入—必要费用)X 税 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法一般项目计算
[案例5-12]李经理月薪5400元,其不适用附加减除费用的标准,请计算 李经理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参考答案: 方法1: (1)李经理的应税收入=5400-1600=3800(元) (2)李经理的应纳个人所得税额=500X5%+(2000-500)X10%+
按年 按年 按次
按次 按次
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和 损失
每一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即每 月1600元
四项所得均实行定额或定率扣除,即 每次收入≤4000元:扣800元 每次收入>4000元:定额扣20%
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 (卖出财产时按规定支付的有关费用) 无费用扣除,每次收入即为应纳税所得额
(3800-2000)X15% =445(元) 方法2: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月收入—1600或4800)X 税率—速算扣除数 =(5400-1600)X 15%-125 =445(元) 提示:税率及速算扣除数见P223
个人所得税法一般项目计算
[案例5-13]2005年1月1日,秦某与事业单位签订承包合同经营书店,承 包期为3年,同日即开始营业。2005年书店实现承包利润85000元,按合 同规定承包人每年应从经营利润中上交承包费20000元。请计算2005年 秦某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参考答案: (1)年应纳税所得额= 经营利润-承包费-必要费用
第五章任务二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及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税法》PPT课件
及 应
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
纳
税 所
3600元定额扣除。
得
额 的
特别提示: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
计
算
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为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
扣除范围: 1 )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2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19
二、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
任 务 二
应 纳
( 2 )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不能以
税
所 每天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得
额 的
2.稿酬所得(国务院令第707号)
计
算
( 1 )只有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 2 )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不能以每 天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7
个
人 所
【单选题】 居民个人取得的下列所得中,适用按次征收个人所得税
得
税 税
的是( )。
率
及 应
A.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所得
纳 税
B.出租房产取得的租金所得
所
得 额
C.在公司任职取得的季度奖
的
计 算
D.承包某乡镇企业取得的经营所得
【答案】B
10
二、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
任
务 二
(二)应纳税所得额和费用减除标准
4
一、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任 务 二
不同个人所得项目适用税率归纳如下:
个 人 所 得 税 税 率 及 应 纳 税 所 得 额 的 计 算 5
二、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
任
务
二 (一)每次收入的确定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PPT精品课件
速算扣除数 例题:P265(例8-1)
• 特殊支付方式的计算方法:
全年一次性奖金(年终奖):P270 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额
一次性奖金÷12,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额=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额
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不纳税 [一次性奖金-(费用扣除额-当月工资薪金所得)]÷12,确
个人的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的,应合并其因连载而 取得的所得为一次。连载后又出书取得的稿酬,或先 出书后连载取得稿酬的,应视同再版稿酬分次征税。 例题:P268例8-8
返回
6.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每次收入≤4000元: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
每次收入>4000元: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
在中国境内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 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
关中工作的外籍专家;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受雇而取得工资、
薪金所得的个人; 财政部确定的其他人员;
上述人员包括华侨和港、澳、台同胞。
返回
二.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工资、薪金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 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20%
返回
10. 特殊计税方法
• 公益救济性捐赠 • 一人兼有多项应税所得 •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纳税人共同取得同一项所得 • 纳税人从境外取得收入应纳税额的计算
返回
• 公益救济性捐赠
– 捐赠扣除限额=应纳税所得额×30%
– 允许扣除的捐赠额=实际捐赠额(实际捐赠额≦捐赠扣除
例题
• 某专家向某企业提供一项专利技术使用权,
• 特殊支付方式的计算方法:
全年一次性奖金(年终奖):P270 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额
一次性奖金÷12,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额=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额
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不纳税 [一次性奖金-(费用扣除额-当月工资薪金所得)]÷12,确
个人的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的,应合并其因连载而 取得的所得为一次。连载后又出书取得的稿酬,或先 出书后连载取得稿酬的,应视同再版稿酬分次征税。 例题:P268例8-8
返回
6.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每次收入≤4000元: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
每次收入>4000元: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
在中国境内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 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
关中工作的外籍专家;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受雇而取得工资、
薪金所得的个人; 财政部确定的其他人员;
上述人员包括华侨和港、澳、台同胞。
返回
二.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工资、薪金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 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20%
返回
10. 特殊计税方法
• 公益救济性捐赠 • 一人兼有多项应税所得 •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纳税人共同取得同一项所得 • 纳税人从境外取得收入应纳税额的计算
返回
• 公益救济性捐赠
– 捐赠扣除限额=应纳税所得额×30%
– 允许扣除的捐赠额=实际捐赠额(实际捐赠额≦捐赠扣除
例题
• 某专家向某企业提供一项专利技术使用权,
各类个人所得税计算课件
得税。
离退休人员减免
离退休人员按规定取得的离退休 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免征个
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减免计算示例
子女教育扣除
假设有一对夫妇,每月收入均为10,000 元,子女年满3周岁,则每月可享受2000 元的子女教育扣除,年度可享受24,000 元的子女教育扣除。
VS
大病医疗扣除
假设某纳税人个人负担医药费用为 150,000元,则可享受115,000元的大病 医疗扣除。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个人取得的各项 所得按照规定的项目和标准计算的净所得。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 围
工资、薪金所得
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 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人投资者生产、经营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可扣除与转让财产相关的税费,如 契税、印花税等。
其他所得
根据不同情况适用不同的扣除项, 如劳务所得可扣除与提供劳务相关 的费用。
财产租赁、财产转让所得的计算示例
财产租赁所得计算示例
个人出租住房,年租金收入为10万元,可扣除相关费用1万元,应纳税所得额为9万元, 应纳税额为9万元 * 20% = 1.8万元。
财产转让所得计算示例
个人出售房产,售价为200万元,可扣除相关税费1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为190万元, 应纳税额为190万元 * 20% = 38万元。
PART 05
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与减 免
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01
02
03
04
子女教育
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子女 教育扣除,最长不超过子女年
离退休人员减免
离退休人员按规定取得的离退休 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免征个
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减免计算示例
子女教育扣除
假设有一对夫妇,每月收入均为10,000 元,子女年满3周岁,则每月可享受2000 元的子女教育扣除,年度可享受24,000 元的子女教育扣除。
VS
大病医疗扣除
假设某纳税人个人负担医药费用为 150,000元,则可享受115,000元的大病 医疗扣除。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个人取得的各项 所得按照规定的项目和标准计算的净所得。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 围
工资、薪金所得
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 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人投资者生产、经营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可扣除与转让财产相关的税费,如 契税、印花税等。
其他所得
根据不同情况适用不同的扣除项, 如劳务所得可扣除与提供劳务相关 的费用。
财产租赁、财产转让所得的计算示例
财产租赁所得计算示例
个人出租住房,年租金收入为10万元,可扣除相关费用1万元,应纳税所得额为9万元, 应纳税额为9万元 * 20% = 1.8万元。
财产转让所得计算示例
个人出售房产,售价为200万元,可扣除相关税费1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为190万元, 应纳税额为190万元 * 20% = 38万元。
PART 05
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与减 免
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01
02
03
04
子女教育
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子女 教育扣除,最长不超过子女年
各类个人所得税计算ppt课件
Page 9
谢 谢 各 位!
10
Page 3
经济补偿金的个税缴纳
3、2001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又发了《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 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对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经济补偿的个人所得税问题又作了进一步规定,应该通知 指出:”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 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 ,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 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人力资源部周例会 &个人所得税
一、上周工作总结&本周工作计划 二 、个人所得税 (一) 经济补偿金的个税缴纳 (二) 企业福利个税的缴纳 (三) 竞业限制补偿金个税缴纳
Page 2
经济补偿金的个税缴纳
1、经济补偿金的个税缴纳 税法规定用人单位对于劳动者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有代扣代缴义务。对于经济补偿金是否应征 收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并无明确规定。但是1999年国家税务局发布了《关于个人因解 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规定:“对于个人因解 除劳动合同而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2、经济补偿金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考虑到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数额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员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固 定收入,因此,对于 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 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具体平均办法为”以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 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 个人所得税。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计算。“ ”按照上述主方法计算的个人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支付单位在支付 时一次性代扣,并于次月7日纳入国库。“ (新税法时间有调整)
谢 谢 各 位!
10
Page 3
经济补偿金的个税缴纳
3、2001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又发了《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 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对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经济补偿的个人所得税问题又作了进一步规定,应该通知 指出:”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 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 ,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 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人力资源部周例会 &个人所得税
一、上周工作总结&本周工作计划 二 、个人所得税 (一) 经济补偿金的个税缴纳 (二) 企业福利个税的缴纳 (三) 竞业限制补偿金个税缴纳
Page 2
经济补偿金的个税缴纳
1、经济补偿金的个税缴纳 税法规定用人单位对于劳动者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有代扣代缴义务。对于经济补偿金是否应征 收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并无明确规定。但是1999年国家税务局发布了《关于个人因解 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规定:“对于个人因解 除劳动合同而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2、经济补偿金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考虑到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数额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员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固 定收入,因此,对于 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 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具体平均办法为”以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 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 个人所得税。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计算。“ ”按照上述主方法计算的个人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支付单位在支付 时一次性代扣,并于次月7日纳入国库。“ (新税法时间有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点二:《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限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关于个 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作为离职竞业 限制补偿金缴纳个税的依据,即将竞业限制补偿金作为“其它补助费用”并入解除劳动合同补 偿金中,如全部补偿收入在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以上部 分,以“工资、薪金”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目前尚未有明文规定出台,上述两种09年1月实施的《国家税务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第三条 规定,“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
(一)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分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 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 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 (二)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 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际医疗统筹企业职工的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 补贴、供暖费用补贴、职工防暴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 通补贴等。 (三)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 等。
也就是说,除可归劳务费、职工卫生保健用品等项目,实物福利很难被认为“福利费” 以上“福利费”的概念为税务局和财政部所发针对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或企业制作 帐目明细,与《个人所得税》中的免税”福利费 “不是同一概念。
Page 7
企业福利个税的缴纳
3、《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免税的”福利费“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 即,企业制作帐目明细中的”福利费“中,只有从中或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免予 缴纳个人所得税。 4、《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形式,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 式的经济利益;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 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由此可见,《个人所得税法》中应纳税项目强调的是“所得”,既包括现金,也包括实物。 企业逢年过节或平时发放给职工的“福利”,不论是现金还是实物或卡,不论价值多少,都应 缴纳个人所得税。 5、如何计征实物个税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所得为实物的,应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价格计算应纳税 所得额;无凭证的实物或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参照市场人价格核定应纳所得额
用人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准确的履行代扣代缴的义务,并将相关规定事前告知员工,避 免产生没必要的纷争。
Page 5
经济补偿金的个税缴纳
特别注意事宜: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三倍的,支付经 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支付的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即2008年以后的经济补偿金是不存在超过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以上的情形,因此2008年 后新入职公司的员工在取得经济补偿金时是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但是因为《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劳动法》并未对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作出限制性要求, 因此会出现超过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复杂情形
Page 4
经济补偿金的个税缴纳
举例:
李先生于2003年3月进入苏州某网络公司市场部工作,由于其工作出色,在公司一路高升, 2006年12月升职为市场部总监,2010年1月荣升为公司总经量。2011年7月公司被另一家公 司收购,双方对合并后的工作调整未达成一致意见经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根据李先生的工 资发放记录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平均工资为每月50000元,协商解除合同前12个月的收 入情况平均工资为每月80000元,经双方协商确定了公司支付给李先生的经济补偿金为 239870.25元,对此双
2、2009年11月实施的《财务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规定,企业为职 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按月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 通补贴或车改补贴、通讯补贴,应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企业给职工发放的节日补助、未统一供 餐而按按月发放的午餐费补贴,应当纳入工资总额管理。
Page 3
经济补偿金的个税缴纳
3、2001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又发了《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 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对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经济补偿的个人所得税问题又作了进一步规定,应该通知 指出:”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 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 ,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 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Page 8
竞业限制补偿金个税缴纳
1、竞业限制又称为竞业禁止,是指某此员工在任职期间及离职后一定时间内不得从事与原任 职单位具有竞争性质业务的一种法律制度。 2、观点一: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向个人支付不竞争款项征收个人所得税问 题的批复》的规定,将离职竞业限制补偿金按“偶然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Page 9
谢 谢 各 位!
10
结合这两份通知规定 {[(李先生的经济补偿金239870.25元-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45566元的3倍)*本单位工作年限 7.5年-个人所得税扣除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本单位工作年限7.5年 ={[( 239870.25-136698)*7.5-2000]*20%-37}*7.5 =14821.95元
人力资源部周例会 &个人所得税
一、上周工作总结&本周工作计划 二 、个人所得税 (一) 经济补偿金的个税缴纳 (二) 企业福利个税的缴纳 (三) 竞业限制补偿金个税缴纳
Page 2
经济补偿金的个税缴纳
1、经济补偿金的个税缴纳 税法规定用人单位对于劳动者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有代扣代缴义务。对于经济补偿金是否应征 收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并无明确规定。但是1999年国家税务局发布了《关于个人因解 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规定:“对于个人因解 除劳动合同而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2、经济补偿金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考虑到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数额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员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固 定收入,因此,对于 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 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具体平均办法为”以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 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 个人所得税。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计算。“ ”按照上述主方法计算的个人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支付单位在支付 时一次性代扣,并于次月7日纳入国库。“ (新税法时间有调整)
(一)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分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 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 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 (二)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 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际医疗统筹企业职工的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 补贴、供暖费用补贴、职工防暴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 通补贴等。 (三)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 等。
也就是说,除可归劳务费、职工卫生保健用品等项目,实物福利很难被认为“福利费” 以上“福利费”的概念为税务局和财政部所发针对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或企业制作 帐目明细,与《个人所得税》中的免税”福利费 “不是同一概念。
Page 7
企业福利个税的缴纳
3、《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免税的”福利费“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 即,企业制作帐目明细中的”福利费“中,只有从中或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免予 缴纳个人所得税。 4、《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形式,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 式的经济利益;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 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由此可见,《个人所得税法》中应纳税项目强调的是“所得”,既包括现金,也包括实物。 企业逢年过节或平时发放给职工的“福利”,不论是现金还是实物或卡,不论价值多少,都应 缴纳个人所得税。 5、如何计征实物个税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所得为实物的,应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价格计算应纳税 所得额;无凭证的实物或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参照市场人价格核定应纳所得额
用人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准确的履行代扣代缴的义务,并将相关规定事前告知员工,避 免产生没必要的纷争。
Page 5
经济补偿金的个税缴纳
特别注意事宜: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三倍的,支付经 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支付的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即2008年以后的经济补偿金是不存在超过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以上的情形,因此2008年 后新入职公司的员工在取得经济补偿金时是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但是因为《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劳动法》并未对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作出限制性要求, 因此会出现超过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复杂情形
Page 4
经济补偿金的个税缴纳
举例:
李先生于2003年3月进入苏州某网络公司市场部工作,由于其工作出色,在公司一路高升, 2006年12月升职为市场部总监,2010年1月荣升为公司总经量。2011年7月公司被另一家公 司收购,双方对合并后的工作调整未达成一致意见经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根据李先生的工 资发放记录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平均工资为每月50000元,协商解除合同前12个月的收 入情况平均工资为每月80000元,经双方协商确定了公司支付给李先生的经济补偿金为 239870.25元,对此双
2、2009年11月实施的《财务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规定,企业为职 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按月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 通补贴或车改补贴、通讯补贴,应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企业给职工发放的节日补助、未统一供 餐而按按月发放的午餐费补贴,应当纳入工资总额管理。
Page 3
经济补偿金的个税缴纳
3、2001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又发了《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 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对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经济补偿的个人所得税问题又作了进一步规定,应该通知 指出:”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 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 ,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 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Page 8
竞业限制补偿金个税缴纳
1、竞业限制又称为竞业禁止,是指某此员工在任职期间及离职后一定时间内不得从事与原任 职单位具有竞争性质业务的一种法律制度。 2、观点一: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向个人支付不竞争款项征收个人所得税问 题的批复》的规定,将离职竞业限制补偿金按“偶然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Page 9
谢 谢 各 位!
10
结合这两份通知规定 {[(李先生的经济补偿金239870.25元-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45566元的3倍)*本单位工作年限 7.5年-个人所得税扣除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本单位工作年限7.5年 ={[( 239870.25-136698)*7.5-2000]*20%-37}*7.5 =14821.95元
人力资源部周例会 &个人所得税
一、上周工作总结&本周工作计划 二 、个人所得税 (一) 经济补偿金的个税缴纳 (二) 企业福利个税的缴纳 (三) 竞业限制补偿金个税缴纳
Page 2
经济补偿金的个税缴纳
1、经济补偿金的个税缴纳 税法规定用人单位对于劳动者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有代扣代缴义务。对于经济补偿金是否应征 收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并无明确规定。但是1999年国家税务局发布了《关于个人因解 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规定:“对于个人因解 除劳动合同而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2、经济补偿金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考虑到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数额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员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固 定收入,因此,对于 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 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具体平均办法为”以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 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 个人所得税。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计算。“ ”按照上述主方法计算的个人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支付单位在支付 时一次性代扣,并于次月7日纳入国库。“ (新税法时间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