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梗后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新型药物已经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

重组人脑利钠肽是一种内源性的激素,在心力衰竭患者中被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生存率。

在临床实践中,护士作为医疗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对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以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本文将从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不良反应及护理要点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作用机制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是一种内源性激素,主要由心脏和大脑产生,具有利钠、利尿、扩张血管和抗交感神经系统激活的作用。

在心力衰竭患者中,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通过促进钠和水的排泄,降低心脏前负荷,减轻心脏负荷,促进心肌收缩力和心排血量的增加,从而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力衰竭的症状。

重组人脑利钠肽还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减轻肺部充血,改善心脏的后负荷,缓解心力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等症状。

重组人脑利钠肽主要适用于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特别是那些伴有严重呼吸困难和肺部充血的患者。

在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重组人脑利钠肽可以迅速减轻心脏负荷,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预后。

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重组人脑利钠肽则可以作为辅助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进一步改善心功能,减轻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虽然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效果显著,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头晕、低血压、心动过速、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的不适感,以及注射部位的疼痛、红肿等局部反应。

少数患者在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后还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

在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患者时,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的安全。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段冬蓉【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8)15【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效果。

方法随机将7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等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效果理想。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effect of rhBNP in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Methods 7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used nitroglycerin, observation group used rhBNP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rhBNP in the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ideal.【总页数】2页(P135-136)【作者】段冬蓉【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绥阳林业局职工医院内科,黑龙江绥阳 1572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相关文献】1.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及疗效评价 [J], 孙艳霞2.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及预后观察 [J], 徐杰3.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伊伐布雷定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观察[J], 张振;刘瑞娟;郭晓曼;王猛;陈月婷4.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小剂量呋塞米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心功能分析 [J], 林祯乐5.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及预后观察 [J], 徐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3-06-07T09:53:43.794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2月3期作者:邹玲马遵义[导读]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邹玲马遵义(1四川宝石花医院;2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 目的:探究急诊接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效果。

方法:本研究方案设计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方案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对研究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发现,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表现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有效稳定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生命体征,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急诊;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生存时间无法一概而论,部分心梗患者经积极治疗度过危险期,生存期可达10-30年。

但较多心梗患者在家未到医院前便产生猝死,部分患者到医院进行抢救、治疗、手术,急性期仍存在生命危险[1]。

因此,患者生存期取决于疾病严重程度、具体治疗方式。

本文主要研究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具体研究入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方案设计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方案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实验组,对照组46例患者中包含男性患者22例,女性24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46.50±2.93)岁;实验组46例患者中包含男性患者25例,女性21例,年龄22-72岁,平均年龄(47.00±2.9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替罗非班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研究

替罗非班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研究
二、结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他们的数据差异和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些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和吸烟历史等。此外,在这两组患者的尿量和肾功能指标方面,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48小时后,他们总尿量和治疗之前相比是有一定的增加,并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的患者血肌酐下降和治疗之前相比,数据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治疗前后的总尿量、血钠和血钾的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苗秀兰,左溢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应用替罗非班及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6,35(13):7-9
由此可以得知,重组人脑利钠肽它有着比较良好的安全性。这种药物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来说和单纯的使用替罗非班来进行常规治疗相比,它能够有着比较好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和临床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龙双祈,刘彬等.替罗非班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5(10):97-98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观察组的患者在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来进行治疗之后,他们各个时间点的一些指标和治疗之前都有着比较明显的改善,比单纯使用常规治疗的患者在疗效上要更加的明显和快速。对于常规组的患者来说,他们在治疗之后的三个小时之内,SVR这个指标才出现比较明显的改善,而其他指标则在治疗六个小时之后才出现了明显的改善。这两种患者之间差异性的存在,有可能和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患者的容量血管进行扩张,并且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有着直接的联系。这种药物会对患者的小动脉和静脉进行扩张,从而使得肺部的毛细血管气压和体循环总阻力都出现明显的下降,可以比较有效的使得患者在心脏前后的负荷得到降低,促进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明显改善,使得他们每搏的输出量和心脏指数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的患者在治疗48个小时之后,总的尿量和治疗之前相比有一定的增加,同时血肌酐也出现下降,血清钾和血清钠不存在着明显的变化,由此可以发现患者的肾功能不仅没有出现恶化,并且还出现了改善的趋势。与此同时患者没有血压下降、心率增快以及电解质紊乱等一些不良影响的存在。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重组人脑利钠肽的生物学作用
在了解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一下重组人脑利钠肽的生物学作用。

脑利钠肽是一种内源性的激素,在体内主要由心脏和脑组织产生,其主要作用是促进利尿、盐排泄以及扩张血管等,从而减轻心脏负担。

而重组人脑利钠肽是在实验室中合成的具有相似作用的激素药物,可以通过注射或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

1. 减轻心衰症状:通过促进利尿、盐排泄以及扩张血管等作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可以有效减轻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衰症状,如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

2. 改善心脏功能:重组人脑利钠肽还可以通过减轻心脏负荷、扩张血管等作用,改善心脏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心脏输出量,减轻心脏负荷。

3.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重组人脑利钠肽的应用还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如肺水肿、脑水肿等。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除了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外,重组人脑利钠肽的应用还可能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一定的影响。

下面将具体探讨其在患者预后中的作用:
1. 降低死亡率:一些研究显示,重组人脑利钠肽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

其主要通过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等途径,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

2. 提高生存质量: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重组人脑利钠肽的应用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3. 减少再入院率:通过减轻心衰症状、提高心脏功能等作用,重组人脑利钠肽的应用还可以有效减少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再入院率,降低对医疗资源的消耗。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
△ P< 0 0 . 5, ★P< 0 0 . 1。
行 治 疗 ,包 括 吸 氧 、 卧 床 休 息 、抗 凝 、抗 血 小 板 、抗 炎 调
脂 、 血 管 紧 张 素 转 化 酶 抑 制 剂 应 用及 抗 感 染 治 疗 ,均 禁 用 洋 地 黄 、多 巴 胺 、多 巴酚 丁 胺 和 米 力 农 等 正 性 肌 力 药 物 。治 疗
1 资 料 与 方 法
治 疗 组 较 对 照 组 C 、poB VP r— NP 显 著 降 低 ,E 、 7 F 2h
总尿量显著增加 ( 1。 表 )
表 1 两 组患 者治 疗前 后各 项检 测 指标 的 比较 ( =2 士s n 8。 )
1 1 一 般 资 料 :2 0 . 0 8年 5月 至 2 1 0 1年 5月 ,我 院 内 科 I U C
肌 酶 学 、冠 状 动 脉 造 影 和 血 液 动 力学 监 测 证 实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发 病 小 于 2 4h并 为 急 性 心 力 衰 竭 患 者 ( lp Ⅱ ~ Ⅲ 级 ) Kii l 。
5 6例 患 者 随机 分 为 两 组 :治 疗 组 2 8例 ,男 1 6例 ,女 1 例 , 3
【 要】 摘 目的 对 比静 脉 应 用 重 组 人 脑 利 钠 肽 ( h NP 与 硝 酸 甘 油 ( T) 对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伴 急 性 心 力 衰 竭 ( rB ) NI AMI — 5 6例 A I M — AHF患 者 随 机 分 为两 组 ,治疗 组 应 用 r B P,首 次 静 脉 负 荷 剂 量 1 59 / g h N . g k ,然 后 按
平 均 年 龄 (9 4 7 4 6 . ± . )岁 , 心 功 能 Ⅲ级 1 7例 、 Ⅱ级 l 例 ; l 对 照组 2 8例 ,男 1 4例 、女 1 3例 , 平 均 年 龄 ( 8 8 9 2 6. ± . ) 岁 ,心 功 能 分 Ⅲ级 1 6例 、 Ⅱ级 1 2例 。 两 组 患 者 的 临 床 资 料 ,包 括 吸 烟 比例 ,糖 尿 病 、高 血 压 病 患 病 率 ,急 性 心 肌 梗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摘要】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危重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效果常常不理想。

本研究旨在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效。

重组人脑利钠肽通过促进利尿和扩张血管等方式,有望成为急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药物。

研究结果显示,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心力衰竭程度,提高生存率。

本研究还分析了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作用机制,以及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

综合讨论后认为,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具有潜在作用,有望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研究启示了利用生物技术和新药物开发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展望未来有望取得更大的突破。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效果、作用机制、临床特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潜在作用、研究启示、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急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其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肺水肿、心源性休克等。

目前,对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包括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物等,但仍存在治疗效果不佳以及药物副作用大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效,探讨其潜在作用及临床应用前景。

通过对患者的治疗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评估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具科学依据的治疗方案。

借此研究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期望能够深化对急性心力衰竭治疗的认识,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2. 正文2.1 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作用机制重组人脑利钠肽是一种重要的内源性调节剂,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在心力衰竭患者中,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降低心脏前负荷,通过扩张血管和促进利尿利钠的作用,减少心脏负荷,降低心脏的后负荷,从而改善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重组人脑利钠肽是一种与内源性利钠肽相似的外源性荷尔蒙,通过激活利钠肽受体,能够扩张血管、减少心脏前负荷、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从而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促进尿液排泄,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等。

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重组人脑利钠肽可通过上述多种机制发挥治疗作用,对改善病情、减轻症状、提高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 改善症状研究表明,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显著改善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水肿、乏力等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提高生活质量。

2. 减轻心脏负荷重组人脑利钠肽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容量等方式,能够显著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提高心排血量,降低肺动脉嵌顿压,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从而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3. 促进尿液排泄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促进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减轻水肿症状,改善肾功能,有助于恢复体液平衡,降低血浆肌酐和尿素氮水平。

1. 降低死亡率临床研究表明,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通过减轻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脏负荷等方式,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

2. 减少住院时间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还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资源的占用,降低医疗费用。

3. 提高生活质量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症状、减轻心脏负荷、提高预后。

需要指出的是,重组人脑利钠肽并非适用于所有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心力衰竭患者,如伴有低血压、肾功能不全等情况,重组人脑利钠肽的治疗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

在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时,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治疗作用。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常常因为心脏功能急剧减退导致组织灌注不足而危及生命。

在临床治疗中,重组人脑利钠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旨在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是一种内源性的利钠激素,在心血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它可以通过促进尿钠排泄和扩张血管等方式来降低循环血容量和血压,从而减轻心脏的负担。

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心脏功能急剧减退导致组织灌注不足,而利钠激素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利尿和血管舒张,改善心脏功能和组织灌注。

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重组人脑利钠肽已经在多个临床研究中证实了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

一项针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试验显示,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循环血容量指数,减轻患者的肺淤血和组织灌注不足症状,并且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

另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重组人脑利钠肽的应用可以显著减少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积极的影响。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重组人脑利钠肽并非没有副作用,包括低血压、肾功能损害等。

在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谨慎使用,并及时监测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以确保患者获得最大的益处。

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的最佳使用途径、剂量和联合治疗方案,以更好地发挥其治疗效果,改善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研究,我们能够为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全面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重组人脑利钠肽是一种内源性的多肽激素,通过促进钠盐和水的排泄,扩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等多种机制来调节血管张力、液体平衡和心脏功能。

在AHF患者中,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可以有效降低心脏前负荷,减轻水肿,改善心肌收缩力和舒张功能,从而达到改善心脏功能,减缓病情恶化的目的。

重组人脑利钠肽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以在急诊室和重症监护病房中使用,为AHF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1. 改善症状研究显示,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后,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明显减轻,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的呼吸和活动能力。

这表明重组人脑利钠肽可以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 降低并发症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常常伴随心律失常、肺水肿、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而且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增加死亡风险。

研究发现,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改善预后。

3. 减少住院时间和再入院率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常常需要在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和监护,而且短期内可能会出现病情反复、再次入院的情况。

研究显示,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的风险,减轻医疗资源的负担。

1. 降低死亡率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大、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失调的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更是非常关键。

研究表明,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可以显著降低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2. 提高生活质量除了减少死亡率外,重组人脑利钠肽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发现,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后,患者的身体功能、精神状态、社会功能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这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3. 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有着显著的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疗效观察李永才【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临床症状、射血分数、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以及6 min步行试验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间相比,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射血分数、血浆NT-proBNP以及6min步行试验改善明显(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可有效治疗心力衰竭,且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2(010)012【总页数】2页(P1512-1513)【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心力衰竭;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作者】李永才【作者单位】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048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R256.2心力衰竭是一种以心室功能不全、神经内分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固酮系统(RAAS)的活性增强和外周血流分布异常为特征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许多疾病的终末环节,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

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作为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新型药物,显示出比传统治疗心衰的药物不可比拟的优势。

现就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疗效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将2009年10月—2011年6月就诊于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60例,按1∶1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30例,年龄(58.3±8.6)岁,男18例,女12例;对照组30例,年龄(56.7±9.4)岁,男16例,女14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心力衰竭Ⅲ级~Ⅳ级;年龄40岁~70岁;收缩压≥90 mm Hg(1 mm Hg=0.133 k Pa),舒张压≥60 mm Hg;可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扩张型心肌病、肺心病等疾病。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心肌缺血。
利尿排钠
03
rhBNP可以促进肾脏排钠排水,减轻水肿和降低心脏
负担。
重组人脑利钠肽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急性心力衰竭
对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rhBNP可以快速缓解症状,改善心 功能。
慢性心力衰竭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rhBNP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延缓病 情进展。
02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1990年代,基于BNP的化学结构和生 物活性,科学家开始研发重组人脑利 钠肽(rhBNP),以用于治疗心力衰 竭等疾病。
重组人脑利钠肽的药理作用
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01
rhBNP可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的分泌,
从而降低血压和减轻心脏负担。
扩张血管
02 rhBNP可以扩张动静脉,增加心脏的供血供氧,改善
总结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总结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减轻心力衰竭患者的肺部感染症状。
详细描述
肾功能不全也是心力衰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重组人脑利 钠肽能够通过多种机制保护患者的肾功能,降低发生肾功 能不全的风险。
04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的安全性评价
重组人脑利钠肽的副作用与不良反应
01
02
详细描述
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 担、减轻肺水肿等,从而缓解心衰症状,如 呼吸困难、乏力等。
总结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降低心力衰竭患 者的再住院率。
03
总结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延长心力衰竭患者的生 存期。
05
04
详细描述
通过改善心衰症状和心肌重构,重组 人脑利钠肽能够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 ,减少医疗费用支出。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急性重症心力衰竭(ACCF/AHA阶段D)是一种危急的心血管疾病,是因为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重度肺淤血、器官灌注不全等病理过程而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肺部啰音、低血压等症状。

随着医学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控制急性重症心力衰竭的病情,利钠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利钠肽的重组形态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

一、重组人脑利钠肽的治疗效果1. 促进利尿排钠排水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激活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鸟苷酸环化酶,使其产生环鸟苷酸,提高肾小管对钠的排泄,从而促进利尿排钠排水。

这一作用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水肿症状,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肺淤血和周围水肿等症状,对于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2. 扩张静脉和动脉重组人脑利钠肽还能够直接作用于静脉血管和动脉血管,导致这些血管的扩张,从而降低心脏前负荷和后负荷。

这一作用可以显著降低心脏负荷,减轻心脏的工作负荷,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为其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

3. 改善心脏功能重组人脑利钠肽的扩血管作用和利尿作用不仅能够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还能够改善心脏功能。

通过扩血管和促进利尿排钠排水的作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有效降低心脏的负荷,改善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功能,进而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1. 改善患者预后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降低心脏负荷和改善心脏功能,重组人脑利钠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2.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常常存在心源性休克、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重组人脑利钠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血管状态,减轻心脏负荷,防止心源性休克的发生,同时通过促进利尿排钠排水还可以保护肾脏功能,降低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为患者的康复赢得宝贵时间。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1. 引言1.1 背景介绍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是一种重要的内源性激素,具有利钠、利尿、扩血管等生理功能。

急性重症心力衰竭(AHF)是指急性心力衰竭在短时间内加重,出现迅速加重的症状和体征。

AHF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急症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重组人脑利钠肽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AHF患者的治疗中。

其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肺动脉嵌顿压,改善心功能等机制,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关于rhBNP在AHF 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方面的影响仍存在争议,有些研究结果显示其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而另一些研究结果则认为其并不能显著提高患者的预后。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从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作用机制、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对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为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和效果,分析其对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作用机制和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旨在为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以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通过对影响重组人脑利钠肽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生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急性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为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带来积极的影响。

1.3 研究意义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是一种危急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常表现为肺水肿、低排血量和休克等严重症状,病情进展迅速,治疗难度大,预后不佳。

目前,对于急性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仍然面临挑战,尤其是缺乏有效的药物干预手段。

寻找新型治疗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梗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梗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梗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张鸥【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6(010)012【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梗)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效果。

方法82例急性心梗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

对照组采用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组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脑钠肽、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功能 Killip 分级和30 d 内病死率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脑钠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功能 Killip 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0 d 内病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性心梗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血脑钠肽水平,改善心功能。

【总页数】2页(P144-145)【作者】张鸥【作者单位】473058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梗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J], 张伟2.浅析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梗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J], 孟繁宇3.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梗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J], 薄小萍;李明秋;陈茂华;张常莹;鲍小京;陆卫红;吴小庆4.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梗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评价 [J], 陈曦;朱媛;刘俭雄;石理5.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梗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J], 杨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一、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作用机制1. 研究对象我们选取了一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在40-80岁之间。

2. 治疗方法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我们采用了单一的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方案,而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我们采用了联合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和其他药物的治疗方案,如洋地黄类、利尿剂等。

并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3. 疗效观察经过治疗后,我们观察到了一定的疗效。

在病情较轻的患者中,单一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的疗效非常显著,症状明显缓解,心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而在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中,联合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和其他药物的疗效也较为明显,病情得到一定的控制,症状有所缓解。

4. 不良反应观察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也观察到了一些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痛、恶心、低血压等,但这些不良反应一般较为轻微,对患者的整体情况影响不大。

1. 疗效显著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可以看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是显著的。

特别是在病情较轻的患者中,单一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已经可以得到较好的疗效,这为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2.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3. 个体化治疗方案通过本次临床观察,我们还发现,重组人脑利钠肽的治疗效果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有一定的关系。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求达到最佳的疗效。

四、结语通过对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其疗效是显著的,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还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需要注意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避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的最佳治疗方案,以及其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情况,以提高其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对于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2021年第19卷第10期•临床医学・55及ESR的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知,其外周血中IL-17的浓度与其IgG的水平和ESR均呈正相关(r=0.678, P<0.05;r=0.634,P<0.05)。

详见图1、图2。

表1对比观察组患者中三组患者外周血中IL-17的水平(pg/mL,X 土S)组别例数IL-17初发组1626.73±7.32稳定组1517.42±6.45复发组1124.96±6.51r=0.678P<0.05平图1pSS患者外周血中IL-17的浓度与其IgG水平的关系IL-17WE度(pgftnl)r=0.634P<0.05IL-17WH(pg/ml)图2pSS患者外周血中IL-17的水平与其ESR的关系3讨论pS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免疫系统疾病。

有报道称,pSS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29%~0.77%[4]。

30~50岁的女性是此病的高发群体,男性和女性pSS的发病率之比约为1:9。

对此病患者进行唇腺活检可见淋巴细胞灶性浸润。

目前,临床上尚未彻底阐明pSS的发病机制。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多种细胞因子在pS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Tasaki等[5]研究指出,辅助性T细胞17(Th17)在pSS发生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Th17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IL-17、IL-21、IL-22等°Th17主要通过分泌IL-17而发挥作用°IL-17家族至少有6个成员,分别是IL-17A、IL-17B、IL-17C、IL-17D、IL-17E和IL-17F冋。

目前临床上所说的IL-17主要是指IL-17A。

迄今为止,在IL-17家族中仅发现IL-17A和IL-17F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有关,其余IL-17家族成员的功能尚不清楚[7]°IL-17可诱导产生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CXCL1)、CXCL5、CXCL8,也可诱导促炎性细胞因子〔如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载脂蛋白2等〕的分泌,促进CD4+T淋巴细胞分化产生IL-6和转化生长因子B(TGF-B)[8]。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常会导致身体的各种器官因为缺氧,导致严重的损害。

当前常用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对于心功能欠佳的患者来说,危险性和治疗难度也非常大。

利钠肽是一种神经肽类激素,对于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具有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非常好,有效率高,副作用小。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的方法是回顾性、前瞻性、开放式的临床研究。

研究对象是已经被诊断为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根据记录可得患者年龄在35-85岁之间,均符合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以及B型钠尿肽/利钠肽(BNP/NT-ProBNP)等实验室检查指标。

所有受试者均为症状明显、心功能受限、胸水积聚明显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

研究组共计纳入60例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

平均年龄为68 ± 11岁,平均心功能分级为III级。

受试者均随机分组,其中研究组30例,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

对照组30例,仅进行常规治疗,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治疗方法研究组接受21天的连续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用量从0.03mg/kg,逐渐增加到0.1mg/kg,每日2次,共21天。

治疗后,根据身体情况逐步减少剂量,保持维持治疗的剂量。

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方法,进行长期随访,并且记录药物的使用情况和治疗效果。

评估指标本研究主要评估指标如下:1. 心功能等级:采用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等级标准,分为I级至IV级。

2. 体征:纪录体征指标,包括呼吸困难、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

3. 实验室指标:纪录BNP、NT-ProBNP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

4. 总生存率:记录治疗后患者总体生存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BNP/NT-ProBNP实验室检查指标降低明显,此现象在对照组中并未观察到。

研究组患者的心功能等级、体征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而在对照组中,患者的这些指标并没有明显的进展。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和预后影响。

首先介绍了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作用机制,然后回顾了临床研究证据支持其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研究结果表明,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

重组人脑利钠肽还对患者的预后产生积极影响,降低了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进一步探讨了其可能的治疗机制,为未来研究提供了展望和指导。

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治疗中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治疗效果、预后、作用机制、临床研究、影响、机制探讨、未来研究、心脏疾病、心衰、心衰患者、心力衰竭治疗1. 引言1.1 背景介绍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

在临床上,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目前,针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手段较为有限,常规治疗效果有限且不稳定。

重组人脑利钠肽是一种体内产生的内源性激素,在调节体液平衡、心血管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研究表明重组人脑利钠肽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具有潜在的积极作用,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脏负荷、促进尿量排泄等。

重组人脑利钠肽被广泛应用于急性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目前对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确切作用机制和影响仍不完全清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旨在通过分析相关临床研究结果,揭示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机制,评估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包括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调节体液平衡的机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梗后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梗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梗后心力衰竭患者93例,分为研究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

所有患者均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

比较观察两组心力衰竭缓解有效率,治疗前后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肺动脉血压(mPAP)等心功能指标,复发率。

结果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缓解效果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HR、LVEF均升高,mPAP均降低,研究组改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复发率分别为8例(17.0%)、20例(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状况,促进心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的缓解心力衰竭作用,且复发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标签:急性心梗;心力衰竭;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是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等特点的常见心脑疾病,常伴有多种并发症,心力衰竭属于最常见、最严重的一种。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均受到严重影响,若得不到重视,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已有研究证明,重组人脑利钠肽具有较好的改善血流动力学作用。

本次研究旨在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梗后心力衰竭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经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临床表现等确诊,且排除药物过敏史患者,合并血容量不足、心源性休克患者。

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研究组47例,男28例,女19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9.6±1.7)岁;合并高脂血症8例,糖尿病19例,高血压22例。

对照组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9.8±1.5)岁;合并高脂血症8例,糖尿病18例,高血压22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症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人脑利钠肽1.5 ug/kg,匀速在90 mm 内静脉注射冲击治疗,之后以每分钟0.0075 ug/kg的剂量静脉注射维持48 h。

1.3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两组心力衰竭缓解有效率,HR、LVEF、mPAP等心功能指标,复发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处理,计量单位以“x±s”表示,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力衰竭缓解有效率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缓解效果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
治疗后所有患者HR、LVEF均升高,mPAP均降低,研究组改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复发率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复发率分别8例(17.0%)、20例(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生而不断增长,不仅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也造成了严重的医疗负担。

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控制病情,缓解临床治疗。

常用抗心力衰竭药物有利尿剂、调脂药、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等,但只能暂时控制病情,复发率较高。

重组人脑利钠肽可降低血浆容量从而缓解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同时可促进肾小球滤过率,达到较好的利尿、排钠效果,缓解心脏前负荷。

将重组人脑利钠肽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治疗,可有效改善血管和肾脏的血流动力学平衡,减少心肌耗氧量,促进心功能的恢复,达到治疗效果;此外,该治疗方法还可降低患者心肌病变风险及预后复发率。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状况,促进心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的缓解心力衰竭作用,且复发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