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苏少版美术六上《瞧这一家子》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5瞧这一家子|苏少版(1)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5瞧这一家子|苏少版(1)](https://img.taocdn.com/s3/m/24d6a74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3.png)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5 瞧这一家子 | 苏少版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运用绘画或剪贴等手段,制作家庭成员的生肖作品。
2. 学生能够理解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关系,并能在作品中体现出来。
3. 学生能够运用色彩、线条等美术语言,表达家庭成员的特点和情感。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家庭成员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美术技能,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家庭成员作品。
3. 学生能够通过展示和评价,提高自己的美术欣赏和创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能够培养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
2. 学生能够培养对美术的热爱和自信心。
3. 学生能够培养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教学内容1. 家庭成员的外貌和性格特点2. 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关系3. 美术创作的方法和技巧4. 色彩、线条等美术语言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美术技能,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家庭成员作品。
2. 学生能够理解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关系,并能在作品中体现出来。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运用色彩、线条等美术语言,表达家庭成员的特点和情感。
2. 学生能够培养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教具与学具准备1.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2. 剪刀、胶水等剪贴工具3. 家庭成员的照片或图画4. 课堂展示板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庭成员的照片或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家庭成员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2. 讲解:讲解美术创作的方法和技巧,以及色彩、线条等美术语言的应用。
3.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家庭成员作品的创作。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评和互评。
板书设计1. 家庭成员的外貌和性格特点2. 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关系3. 美术创作的方法和技巧4. 色彩、线条等美术语言的应用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创作一幅家庭成员的作品。
2. 学生写一篇关于家庭成员的作文,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性格特点和亲情关系。
苏少版美术六上《瞧这一家子》表格式教案
![苏少版美术六上《瞧这一家子》表格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f9ed1d5727a5e9856a61dd.png)
书
设
计
预习
要求
教学过程
个性化设计
1.组织教学。
2.情景导入
分小组讲述家庭生活中的快乐时刻,并请其中一位小组长,让他做导演,请其他同学到台上表演,让学生很贴切地感受家庭生活的快乐。
请学生回答,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什么?板书:《瞧这一家子》。
3.师生交流。
瞧人家的这一家子,可以想想自己一家最难忘、最有趣的幸福时刻,同学们把自家的家庭成员,把自己家的趣事介绍给大家。
小组先交流,然后请2—3位同学拿着家庭照片到实物投影仪上介绍,最高的是谁?最矮的是谁?特征最明显的是谁?样子最有
教学过程
个性化设计
有趣的是谁?你最喜欢的是谁?为什么?
除了我们人类有这种亲情以外,动物也同样有这种感情
可以请同学将准备的动物图片展示给大家看,并请同学们讲述收集到的动物亲情小故事。
4.欣赏分析。
刚才同学们看了由同学们自己表演的、老师拍下的画面,再来看一些同学画的习作,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请学生说说还可以画哪些?你准备怎么画?
小组讨论,请部分同学发言并分析课本上的作品,他们是怎么表现一家人的和谐、融洽的气氛? (从内容、构图、技法上分析)
6.布置作业。
7.评价练习。
教后记
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家庭的其乐融融,力求使学生通过生活场景来表现家人和动物的和谐美好。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体验家庭的温馨和快乐,突出主题;营造出爱的氛围,勾勒出创意独特的画面。
教具
学具
教师准备:“家庭照片”和“动物一家”的图片若干张,范画几张。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绘画用纸、彩色铅笔、水彩色或水粉色等。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瞧这一家子》教案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瞧这一家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00615fa45177232f60a264.png)
《瞧这一家子》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同学感受家庭的爱和温暖,并以相应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
2、学会表示群像之间大小、高矮、疏密和神态的对比关系。
教学重点:
寻找恰当的艺术语言,通过大小、高矮、疏密等对比,表达出丰富和谐的群像。
教学难点:
表示出一家子成员的亲密和幸福感。
教学过程:
一、资料赏析
孩子最喜欢这样轻松的假日。
雪再大也不冷,因为有暖融融的一家子。
快乐的一家子。
黑天鹅家长呵护着自身的婴幼儿,多么安宁和谐的一家子!
温馨的一家子。
二、技巧操作
1、确定表示对象,仔细观察对象的特征。
2、用简单的几何体定好所要表示对象的轮廓,注意对象之间的大小、高矮关系。
3、逐步进行细节刻画,注意对象之间年龄、神态的差别。
三、作品展示
四、作业要求:
1、可以默写也可以参考照片,可以表示自身的家庭,也可以表示其他家庭甚至动物朋友的快乐一家子。
2、表示出家长与小朋友之间大小、高矮,年龄、神态的差别。
3、采用绘画、泥工等形式来表示快乐的
五、课后拓展
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一家子”在一起的生动有趣场景,并用各种艺术手法把他们记录下来。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5课 瞧这一家子》说课稿1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5课 瞧这一家子》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277bc37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0.png)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5课瞧这一家子》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15课瞧这一家子》是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以家庭为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人物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在表现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和关系方面,学生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家庭的理解各有不同,因此在绘画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表现家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人物画的基本技巧,能够表现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能从家庭的角度出发,理解和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支持,增强对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运用线条、色彩等手段,表现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细节出发,抓住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特点,进行生动的表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2.实践法:学生通过绘画实践,掌握人物画的基本技巧,表现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3.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讲解绘画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家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2.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庭成员之间的感受和理解。
3.示范:教师示范绘画过程,讲解绘画技巧。
4.实践:学生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课题《瞧这一家子》、家庭成员的符号表示、绘画技巧的关键词等。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5课 瞧这一家子》教学设计1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5课 瞧这一家子》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48a0468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b.png)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5课瞧这一家子》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15课瞧这一家子》这一课主要让学生学习通过观察和描绘家庭成员的形象特征,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创作出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家庭肖像画。
教材中提供了多幅家庭肖像画作品,以及创作指南,方便学生参考和学习。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于家庭成员的形象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如何在画中表现家庭特色,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仍然是他们的学习难点。
此外,学生可能对家庭成员的形象特征缺乏深入观察,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可能需要引导他们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观察家庭成员的形象特征,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创作家庭肖像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提高学生运用绘画表现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增进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观察家庭成员的形象特征,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创作家庭肖像画。
2.难点:如何表现家庭特色,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分组合作法、讨论交流法等,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画纸、画具等。
2.学生准备:画纸、画具、家庭成员照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绘画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家庭肖像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a.这些家庭肖像画有哪些共同特点?b.画家是如何表现家庭成员的形象特征的?c.如何在画中表现家庭特色?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互相观察家庭成员的形象特征,讨论如何表现家庭特色。
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家庭肖像画的创作。
4.巩固(10分钟)教师随机抽取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从线条、色彩、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六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B)-瞧这一家子-苏少版
![六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B)-瞧这一家子-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53d4e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1.png)
教学设计:六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B)瞧这一家子苏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庭人物肖像画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家庭成员的形象特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家庭成员的情感和祝福。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通过构图和色彩搭配,创作出富有个性和温馨的家庭肖像画。
教学内容:1. 家庭人物肖像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2. 家庭成员的形象特征,包括外貌特征、表情、姿态等。
3. 构图的基本原则,如主次分明、平衡对称等。
4. 色彩的基本知识,如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家庭人物肖像画的基本技巧,能够表现家庭成员的形象特征。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家庭成员的情感和氛围。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幻灯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自己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表情和姿态。
2. 展示一些家庭肖像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其中的线条和色彩运用。
二、基本技巧讲解(10分钟)1. 讲解线条的运用,如粗细、曲直、虚实等。
2. 讲解色彩的搭配,如冷暖、明暗、纯度等。
三、家庭肖像画创作指导(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成员的形象特征,包括外貌、表情、姿态等。
2. 指导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家庭成员的形象特征。
3. 指导学生构图,注意主次分明、平衡对称等原则。
四、创作实践(10分钟)1. 学生独立创作家庭肖像画,教师巡回指导。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意识,运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彩搭配。
五、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板书设计:1. 家庭人物肖像画的基本技巧。
2. 家庭成员的形象特征。
3. 构图原则:主次分明、平衡对称。
4. 色彩搭配:冷暖、明暗、纯度。
15、瞧这一家子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苏少版
![15、瞧这一家子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9a4b594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8.png)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掌握家庭成员的画法,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线条和颜色,表现出家庭成员的特点和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尊重,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瞧这一家子》是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内容是学习家庭成员的画法,通过观察和分析,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表现出家庭成员的特点和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家庭成员的画法,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线条和颜色,表现出家庭成员的特点和情感。
难点:如何通过绘画表达出家庭成员的特点和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家庭成员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引发学生对家庭成员画法的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家庭成员的画法。
3.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家庭成员的画法,并进行示范,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
4.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瞧这一家子》家庭成员的画法观察和分析掌握绘画技巧表现出特点和情感七、作业设计学生回家后,画一幅自己家人的画,要求能够表现出家人的特点和情感。
八、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掌握了家庭成员的画法,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线条和颜色,表现出家庭成员的特点和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同时,教师也引导学生对家庭产生热爱和尊重,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在作业设计中,教师要求学生画一幅自己家人的画,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家庭成员的特点和情感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绘画过程中难以表现出家庭成员的真实情感。
六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A)-瞧这一家子-苏少版
![六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A)-瞧这一家子-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27a11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d.png)
教学设计:六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A)瞧这一家子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 通过观察和描绘家庭成员的形象特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家庭亲情,激发学生对家庭关系的思考。
二、教学内容1. 家庭成员的关系:父母、子女、祖父母等。
2. 家庭成员的形象特征:外貌、表情、动作等。
3. 美术表现手法:线条、色彩、构图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家庭成员的形象特征,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家庭亲情。
2.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家庭成员的形象特征,运用美术手法进行生动的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PPT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家庭照片,引导学生谈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家庭的思考。
2. 讲解:介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讲解如何观察和描绘家庭成员的形象特征。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绘画家庭成员的形象,讲解绘画的技巧和方法。
4. 练习:学生根据观察和思考,动手绘画自己的家庭成员,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家庭成员关系:父母、子女、祖父母等。
2. 家庭成员形象特征:外貌、表情、动作等。
3. 美术表现手法:线条、色彩、构图等。
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家庭成员的绘画作品,要求表现家庭成员的形象特征和亲情。
2. 写一篇关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的短文,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描绘家庭成员的形象特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家庭亲情,激发学生对家庭关系的思考。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绘画技巧。
一、导入环节(5分钟)1. 教师展示一张家庭照片,引导学生谈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例如父母、子女、祖父母等。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5 瞧这一家子 |苏少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5 瞧这一家子 |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c3d310b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c.png)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5 瞧这一家子|苏少版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生活和亲情的重要性2.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和特点3.提高孩子们的描绘人物的能力教学重点1.描绘家庭成员的外表和特点2.在绘画中表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1.每位学生需要准备一张白纸、一支铅笔和一支笔。
2.教师需要准备纸板、油画颜料和画刷。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可以先进行一些感性的渲染和氛围烘托,如播放一首关于家庭的歌曲或者播放一个小短片。
2.让学生谈论一下家庭的重要性,简单围绕下面的问题展开讨论:–家庭对你意味着什么?–家庭里每一位成员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帮助?–家庭里每个人的特点有哪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有哪些?观察(10分钟)1.教师先通过投影或者展示图片的方式,给学生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家庭照片或者家族画像。
让学生看一看画上的每一个人,家庭成员保持微笑,甚至在对钦佩的观众看来似乎是在展示他们的幸福世界。
2.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认识到家庭里每个人的角色和关系,和每个人的特点、性格和气质、着装和仪态。
分组讨论(15分钟)1.老师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到5个人,看一张图片,让他们讨论:–这个家庭成员的特点和外形是什么?–这个家庭成员看上去多大?为什么?–这个家庭成员的眼神在说些什么?–这个家庭成员的着装和仪态是什么?2.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讨论的结果,确保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认真描写出来。
画画(30分钟)1.让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铅笔和一支笔。
2.学生跟着老师的步骤和指导,首先用铅笔画出一个家庭成员的脸部轮廓和身体,然后在轮廓内做细节和色彩处理。
3.学生需要画出该家庭成员的外貌、气质、着装、仪态等细节特点,颜色均要配合。
4.学生可以在画的两个人之间融合。
作品展示(10分钟)1.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张贴到教室墙上或展示柜上。
2.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并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各自画的那个家庭成员的特点、气质、着装、仪态等细节特征,并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投票。
小学美术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第15课《瞧这一家子》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美术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第15课《瞧这一家子》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9a1709915f804d2b16c17f.png)
小学美术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第15课《瞧这一家子》公开课
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1新设计
通过让学生观察,回忆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情景,并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定格”幸福家庭温馨动人的一瞬间.感受人与人之间,入和动物之间和谐融治的感情,从而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家人以及所喜欢动物神态、表情、动作,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2)操作目标:通过绘画、手工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独特的观察力、想像力,表现力、创造力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能够表现出家庭中和谐幸福的一个场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作品表现生活的兴趣,充分感受家庭的温馨和快乐,增进与家人及一些动物的了解和沟通。
3学情分析
通过让学生观察,回忆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情景,并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定格”幸福家庭温馨动人的一瞬间.感受人与人之间,入和动物之间和谐融治的感情,从而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举生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家庭的其乐融融,力求使学生通过生活场景来表现家人和动物的和谐美好。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体验家庭的温馨和快乐,突出主题,营造出爱的氛围.勾勒出创意独特的画面。
把握人或动物的神态特征,努力表现幸福家庭和睦相处的场景。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情境导入
情景导入。
(苏少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瞧这一家子》教学设计设计
![(苏少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瞧这一家子》教学设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a84111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a.png)
(苏少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瞧这一家子》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概述本次教学是以苏少版六年级美术上册中的《瞧这一家子》为题材,以此为基础,进行绘画创作的教学。
本篇教材主要围绕如下内容展开:1.生活环境和互动场景的设计;2.人物角色塑造;3.彩色铅笔的运用;4.素描的表现;5.运用主题语言来写标题。
二、教学目标学生能够:1.通过本次创作,进一步了解到人物创作的特点和表现方法;2.能够了解到绘画作品背后的构图、色彩、比例等艺术概念,对美术语言进行理解和运用;3.能够创作出自己的美术作品,并在此过程中,肯定自我、放飞想象,表达思维。
三、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瞧这一家子》是一幅有关普通家庭生活的素描,主题贴近生活,细腻抒情,将生活中的琐事和角色关系刻画得淋漓尽致。
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感悟,把主题语言转化成自己的感性认知和语言表达,借助自然的笔触和快感,通过艺术的渲染,把生活中的美好传递到自己的笔下。
2.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人物塑造的特点和表现方法,能够体验抒情表现的方式;2.难点:利用素描和彩色铅笔两种手法,来表现出人物和生活环境的特色,需要注意线条构成,造型感和色彩渲染。
3. 教学过程第一步:主题的提取和引导阅读《瞧这一家子》全文,从作品名以及作品的主题入手,帮助学生把握作品风格和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原文作者的表达方式。
第二步:形象塑造教师为学生介绍本篇作品中的各个角色,带领学生一起观察各人物细节特征,探究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帮助学生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能够准确表达其心理与情感特点。
第三步:铅笔落款要求学生首先用淡涂法描绘出不同人物的轮廓和基本形态,再引导学生运用线条的变化,利用不同明暗关系和阴影,塑造出人物的特色。
第四步:彩色铅笔填充引导学生运用彩色铅笔,如何将图像的冷暖调整,如何利用色彩的层次关系,将生活场景丰富地诠释出来。
让学生体验并掌握绘画的快感。
第五步:添加细节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细节的变化,然后在自己的作品中,用不同的细节描绘法,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场景更加生动。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5 瞧这一家子 |苏少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5 瞧这一家子 |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04956249804d2b160b4ec0d1.png)
瞧这一家子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学生熟悉的题材,有很大的创作空间。
是在学习了前面《爸爸妈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造型能力的一课。
一家人长期生活在一起,对于家人的外貌、衣着、性格、言行学生是非常了解的。
本课学习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将自己对家人的爱融入到创作中去。
教师在人物神情、动态等方面引导和点拨,融情于画,用生活中的小事和细微的场景作为情感的“载体”,在学习中充分体验到家庭浓浓的亲情和爱意。
二、学情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在苏少版美术教材中,学生在第五册《亲昵》一课中,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过初步了解,并进行了创作表现。
本课在前面学习的人物画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把自己对家人的爱融入到创作中去。
从而增强学生爱家人,爱生活、爱一切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家人以及所喜欢动物神态、表情、动作,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2、通过绘画、手工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独特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创作力以及学生动手能力,并且能够表现出家庭中和谐融洽的感情的一个场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表现生活的兴趣,充分感受家庭的温馨和快乐,增进与家人以及一些动物的沟通。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家庭的其乐融融,力求使学生通过生活场景来表现家人和动物的和谐美好。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体验家庭的温馨和快乐,突出主题,营造出爱的氛围,勾勒出创意独特的画面。
把握人或动物的神态特征,努力表现出幸福家庭和睦相处的场景。
五、教学准备:教师:“家庭照片”和“动物一家子”的图片若干张。
范画几张。
学生:学生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
六、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激发情感分小组讲述家庭生活的快乐时刻,并请其中一位小组长,让他做导演,请其他同学到台上表演,让学生很贴切地感受家庭生活的快乐。
教师可以用手机把表演场景拍下来,定格这难忘的瞬间,然后接上多媒体,在大屏幕上进行情景再现,感受到温馨和睦的气氛,班级也是一个大家庭,引入“家”这个概念。
(小学教育)2019年六年级美术上册 瞧这一家子教学设计 苏少版
![(小学教育)2019年六年级美术上册 瞧这一家子教学设计 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35d56f4a7302768f993921.png)
2019年六年级美术上册瞧这一家子教学设计苏少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家人以及所喜欢动物的神态、表情、动作,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2、通过绘画等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独特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
3、使学生充分感受、体验家庭的温暖,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表现家庭的其乐融融,力求使学生通过生活场景来表现家人以及动物家庭间的和谐美好。
教学难点:把握人和动物的神态特征,努力表现幸福家庭和睦相处的场景。
教学对象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长期与父母在一起,各方面都得到父母的无私关爱,孩子与父母之间十分亲近,感情也特别深厚。
孩子对父母悉心照料自己的事情有着十分亲切的记忆,对父母的长相、性格、行为、衣着打扮的印象最为熟悉,对自己家里的场景,趣事也印象深刻。
同样在学生周围小动物家庭里的温暖,学生也很熟悉。
让学生凝聚全部情感画画我的一家子或者是自己感兴趣的小动物的一家子,学生不仅会十分投入,也会很有兴趣,并能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形象记忆能力,艺术表象能力,培养学生对父母的尊敬与感恩之情。
教学媒体的选择:Microsoft Powerpoint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播放课件——全家福照片(背景音乐《让爱住我家》),让学生想象照片中家庭成员的心理活动,增强学生学习这一课的兴趣。
2、教师提问:你们家都有那些人啊?你爱你的家人吗?他们爱你吗?表现在什么地方?我们可以从一件事,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来说说看。
学生讨论发言。
板书课题:《瞧这一家子》二.欣赏分析、小组讨论1.我们先来欣赏同学们带来的家庭照片(在实物投影仪上),并请该同学说说照片中你的一家正在做什么。
2.你的一家子在一起最经常做的是什么事?(在一起吃饭;逛书店;逛超市;去公园······)最有趣的时候会是怎样?影响最深刻的场景又是怎样的呢?(小组讨论后请学生说说)3.你觉得你的家庭怎么样?(和睦,幸福······)4.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画家们手中表现出来的幸福家庭吧。
六年级美术上册15瞧这一家子教学设计(新苏少版)【DOC范文整理】
![六年级美术上册15瞧这一家子教学设计(新苏少版)【DOC范文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09197c2b9d528ea80c77925.png)
六年级美术上册15瞧这一家子教学设计(新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课题瞧这一家子作者黄黎敏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类型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本课学习旨在通过对以往家人之间有趣、有益活动的回忆,引发对来自家人关怀的领悟和体会、对骨肉亲情的认识和思考。
此外,还将在人物形象的勾勒、活动场景的描绘等艺术创作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亲情的意义所在。
学生情况:在苏少版美术教材中,学生在中年级段曾经接触过《亲昵》一课,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过初步了解,也尝试过具体的人物形象的表现。
本课在以往的基础上将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集中在家庭成员的细节中,使艺术表现的内容集中于一点,以此更深刻、更透彻地予以彰显。
教学方式、手段: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将视点聚焦于生活中的家人,关注生活中的点滴细节。
引导学生学会感悟。
在家庭以及社会生活的经历中,体会到“温暖”“关爱”“亲密”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引导学生学会探究。
设置问题情境,在游戏中学习,在对话中感受,在活动中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主动探究、积极尝试,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引导学生学会审美。
激发创新精神,激活创新思想,使其形成独立的见解并创造性地予以呈现和表达。
教师准备:记号笔、彩色笔、画纸、PPT等,教室四周张贴相关作品,营造氛围。
学生准备:自己与家人在一起的合影、经历的故事,彩色水笔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回忆、观察,进一步熟悉不同人物外形的表现方法,用线描或色彩等自己喜欢的绘画表现方式呈现家人的具体形象,再现与家人亲密无间的生活场景。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记忆中经历过的家庭趣事的回忆和交流,搜寻家人言行及有趣场景的动人一幕,定格并艺术地重组这一瞬间情境。
注意表现个体之间大小、高矮、疏密和神态的对比与呼应关系,以相应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与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和体会到家人温暖包容的亲情,表现家庭和睦欢乐的场景。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5瞧这一家子|苏少版(1)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5瞧这一家子|苏少版(1)](https://img.taocdn.com/s3/m/6eb6bb7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8.png)
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5 瞧这一家子|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庭人物肖像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2. 通过观察和描绘家庭成员的形象特征,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家庭情感。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元素,表现家庭和睦、温馨的氛围,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家庭人物肖像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观察人物形象特征、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表现手法。
2. 欣赏和分析优秀家庭人物肖像画作品,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
3. 创作一幅家庭人物肖像画,表现家庭和睦、温馨的氛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家庭人物肖像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2.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元素,表现家庭和睦、温馨的氛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投影仪、电脑、绘画教材、画纸、画笔、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组家庭人物肖像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对家庭人物肖像画的兴趣。
2. 知识与技能:教师讲解家庭人物肖像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观察人物形象特征、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表现手法。
3. 欣赏与分析:教师展示优秀家庭人物肖像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情感联系,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4. 实践与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家庭人物肖像画创作,引导学生关注家庭成员的形象特征、表情、姿态等,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元素表现家庭和睦、温馨的氛围。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学习和进步。
六、板书设计1. 家庭人物肖像画基本技巧和方法观察人物形象特征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表现手法2. 表现家庭和睦、温馨的氛围七、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庭成员的形象特征,运用所学技巧和方法,创作一幅家庭人物肖像画。
2. 学生在作品中表现家庭和睦、温馨的氛围,可用文字简要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情感。
(小学教育)2019年六年级美术上册 瞧这一家子表格式教案 苏少版
![(小学教育)2019年六年级美术上册 瞧这一家子表格式教案 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10ef896294dd88d1d26b20.png)
6.布置作业。
7.评价练习。
教后记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请学生回答,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什么?板书:《瞧这一家子》。
3.师生交流。
瞧人家的这一家子,可以想想自己一家最难忘、最有趣的幸福时刻,同学们把自家的家庭成员,把自己家的趣事介绍给大家。
小组先交流,然后请2—3位同学拿着家庭照片到实物投影仪上介绍,最高的是谁?最矮的是谁?特征最明显的是谁?样子最有观察、体验家庭的温馨和快乐,突出主题;营造出爱的氛围,勾勒出创意独特的画面。
教具
学具
教师准备:“家庭照片”和“动物一家”的图片若干张,范画几张。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绘画用纸、彩色铅笔、水彩色或水粉色等。
板
书
设
计
预习
要求
教学过程
个性化设计
1.组织教学。
2.情景导入
分小组讲述家庭生活中的快乐时刻,并请其中一位小组长,让他做导演,请其他同学到台上表演,让学生很贴切地感受家庭生活的快乐。
2019年六年级美术上册瞧这一家子表格式教案苏少版
教
学
目
标
1、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2、通过绘画、手工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独特的观察力、想像力、表现力、创造力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作品表现生活的兴趣,充分感受家庭的温馨和快乐,增进与家人及一些动物的了解和沟通。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家庭的其乐融融,力求使学生通过生活场景来表现家人和动物的和谐美好。
个性化设计
(苏少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瞧这一家子》教案设计
![(苏少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瞧这一家子》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831e63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5.png)
《瞧这一家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2. 通过绘画表现家庭成员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家庭成员的特点:观察家庭成员的五官、身材、动作、表情等特点。
2. 绘画技法的运用:如何运用线条、色彩、明暗等绘画技法表现家庭成员的特点。
3. 创新思维的培养:如何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进行创意表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家庭成员的特点,运用绘画技法进行表现。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创意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水粉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成员,激发学生对家庭的感情。
2. 新课内容:讲解家庭成员的特点,示范绘画技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练习。
3. 创作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法,描绘自己的家庭成员,鼓励创新思维。
六、板书设计1. 家庭成员的特点2. 绘画技法的运用3. 创新思维的培养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庭成员的特点,用绘画表现出来。
2. 鼓励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创意表现。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是否充分,教学方法是否恰当。
2. 学生对家庭成员的观察和绘画表现是否到位,创新思维是否得到培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学生从接触到掌握知识、技能的全过程,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设计需要细致入微,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兴趣和个体差异,通过合理的步骤安排,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达到教学目标。
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下:一、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成员,如“你们家里有谁?”“你们家里的成员有什么特点?”等,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激发学生对家庭的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苏少版美术六上《瞧这一
家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家人以及所喜欢动物的神态、表情、动作,掌
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2、通过绘画等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独特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
力、创造力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
3、使学生充分感受、体验家庭的温暖,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表现家庭的其乐融融,力求使学生通过生活场景来表现家人以及动物家庭间的和谐美好。
教学难点:
把握人和动物的神态特征,努力表现幸福家庭和睦相处的场景。
教学对象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长期与父母在一起,各方面都得到父母的无私关爱,孩子与父母之间十分亲近,感情也特别深厚。
孩子对父母悉心照料自己的事情有着十分亲切的记忆,对父母的长相、性格、行为、衣着打扮的印象最为熟悉,对自己家里的场景,趣事也印象深刻。
同样在学生周围小动物家庭里的温暖,学生也很熟悉。
让学生凝聚全部情感画画我的一家子或者是自己感兴趣的小动物的一家子,学生不仅会十分投入,也会很有兴趣,并能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形象记忆能力,艺术表象能力,培养学生对父母的尊敬与感恩之情。
教学媒体的选择:Microsoft Powerpoint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课件——全家福照片(背景音乐《让爱住我家》),让学生想象照片中家庭成员的心理活动,增强学生学习这一课的兴趣。
2、教师提问:
你们家都有那些人啊?
你爱你的家人吗?他们爱你吗?表现在什么地方?我们可以从一件事,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来说说看。
学生讨论发言。
板书课题:《瞧这一家子》
二.欣赏分析、小组讨论
1.我们先来欣赏同学们带来的家庭照片(在实物投影仪上),并请该同学说说照片中你的一家正在做什么。
2.你的一家子在一起最经常做的是什么事?(在一起吃饭;逛书店;逛超市;去公园······)最有趣的时候会是怎样?影响最深刻的场景又是怎样的呢?(小组讨论后请学生说说)
3.你觉得你的家庭怎么样?(和睦,幸福······)
4.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画家们手中表现出来的幸福家庭吧。
5、展示课件,学生欣赏课件中的图片——画家笔下的这一家子6.除了我们人类有家庭,还有什么会有家庭?(小动物也会有家庭,每个小动物都有它们的爸爸,妈妈)比如说说看呢?(小鸡;小狗等等),你了解小动物的家庭是怎样的吗?谁来说说看。
7.出示小动物的家庭画面,请学生说说他们在做什么,你感觉到什么?(感觉到动物的家庭同样和睦、幸福、充满爱)
三.教师示范
1.教师示范画和睦家庭场景,重点注意教授学生学生表现孩子,家长的不同,主要从身高,身材,发型、神态上表现。
2.注重以线条的表现方法的演示。
四.学生尝试练习
1.作业要求:
①学生选择不同的场景来展示一家人的幸福时刻(如郊游.生日聚
会.家庭运动会等).或是表现自己感兴趣的动物一家.
②注意人的比例关系和神态差异.
③在表现手法上,可以先用线描打轮廓,后逐步上色.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业展示,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瞧着一家子》,说说你画的是什么。
2.学生评价那幅作品感觉最好,为什么?
3.教师总评本次作业效果,再点评优秀作业和有待完善作业。
六.课后拓展
1、向学生介绍其它的表现形式
——剪纸、雕塑(课件展示)
2、今后我们要更爱家人,要学会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