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透镜及其应用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初二物理备课组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简析
本章主要讲透镜的初步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等光学仪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是本章的核心内容,本章所有内容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的。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和眼镜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光学仪器,学生应该对它们有一定的了解,这些知识对学生了解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际应用,感受“物理是有用的”,以及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都是很有价值的。
本章先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以及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然后介绍生活中常用的透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做准备,接着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从而进一步认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原理,最后通过对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及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增强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搞清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初步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的放大作用。
3、通过交流评价提高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会应用图表法、控制变量法、图象法、猜想验证法等解决物理问题。
4、通过视力缺陷产生原因和矫正方法的复习,进行用眼卫生保护视力的情感教育。
5、在知识整合过程中,运用物理规律,拓展求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学资源分析
1、本章结束,学生在知识方面已具有了透镜以及凸透镜成像结论的认识,并了解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几种应用,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以及望远镜和显微镜有了一些感性的体验,初步了解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2、在能力方面学生经历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分析论证的能力。经过
前阶段的学习,虽然学生在不同章节运用过控制变量法、图表法、图象法、猜想验证法等解决物理问题,但综合能力有待于提高。
3、在器材使用方面,学生在物理实验中用过光具座,生物课上使用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过人眼球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借助计算机课件模拟物理图景,采用视
频播放器增大信息量,运用光具座研究显微镜二次成像作用,可以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发挥有效的作用。
4、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评价的意识进一步增强,要求实现知识重组、能力迁移的欲望更加强烈,力求提高自己提出问题、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以及采用不同渠道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些都是本课需要利用的资源所在。
教学策略分析
1、梳理知识结构,整合单元内容,形成知识的链结。
2、采用过程和结论开放性问题打开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实验过程和输送信息,既可以增强过程直观性,又可以增大复习密度。
4、在复习中,运用对比法、图表法、控制变量法、图象法、猜想验证法解决物理问题,以求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本章重难点:
1、透镜对光的作用
2、凸透镜成像规律
本章课时计划:(共7 课时)
一、透镜 1 课时
二、生活中的透镜 1 课时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 课时
四、眼睛和眼镜 1 课时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 课时
复习和总结 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道什么是透镜、薄透镜,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主光轮、光心、焦点和焦距;
知道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知道利用凸透镜能产生平行光。
教学重点
本章主要讲述透镜的初步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研究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和凸透镜的成像是本章的重点。而本书中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又是理解凸透镜像以及透镜在生活中应用的根本。
教学难点
以“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这个知识点为载体,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活动的设计以及实验现象,合理运用物理的研究方法进行解释即为本节课设计应着力之处。
二•生活中的透镜
教学目标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
(3)通过讲解照相机的结构及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4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像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物距与像距的大小比较。
难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目标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习的兴趣;
2•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用观察、比较、列表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对科学的兴趣,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拉近生活、社
会、科技与物理的距离;
2•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3•渗透科学、技术、社会(STS教学的指导思想。
教学准备
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放大镜、刻度尺、小水电筒、金鱼缸、小金鱼1条、水。
教学重点
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反思
四.眼睛和眼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模拟眼睛成像活动,经历、体验和领悟眼睛成像的原理,通过比较实验,领会近视的成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关心残疾人和热爱世界的情感;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
教学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