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行为心理的相关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 以期为预防小学生高年级 问题行为 出现提供科学依据 。 .
【 关键词】 心理学 小学高年级儿童 问题行为 家庭教养方式
【 中图分类号】G 6 2 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 0 0 8 — 8 8 8 1 ( 2 0 1 3 ) 0 4 — 0 1 5 7 - 0 3
人, 六年 级 4 5人 。 ( 二) 施 测 工具
方式为 民主的和尊重孩子 的情况显著地低 于无 问 题行为的学生。高雪屏调查发现 : 多动 一冲动组儿 童父母 的“ 情感 温暖与理解” 得分 均明显的低于正 常组儿童 ; 而“ 严厉惩罚” 和“ 拒绝否认 ” 得分 明显高 于正 常组 儿 童 ( p < 0 . O 1 ) 。
弗 洛伊德称 小学 高年级 阶段为 “ 停滞” 和“ 退
化” 的潜伏期 。而艾里 克 森认 为 , 个 人未 来对 学 习和
二、 研 究 方法
( 一) 施 测 过程
工作的态度与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勤奋感有关。由此 可见 , 小学高年级阶段在儿童的成长 中占据重要地 位, 也是重要 的转折期。但是近年来 , 我 国青少年社 会适应不 良和犯罪等现象不断增加 , 已有研究表明 导致这些青少年行 为障碍的原 因之一就是 儿童期 的问题行为倾向。而儿童期 问题行为的出现与家庭 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甫等以锦州市某小学
用 S P S S 1 3 . 0对 所 收集 到 的数 据 进 行整 理 , 同时
可以看到 , 母 亲的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更容易导致
子女 的 问题行 为 。
四、 分 析 与讨论
进行了描述性统计 、 X 2 检验 、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三、 研究 结果
( 一) 小学高年级儿童的问题行为检 出率 在 1 3 0名有效被 试 中有问题行为倾 向的学生 为3 0 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 2 3 . 1 %。
被试 、 惩罚严厉 、 过分干涉 、 拒绝否认 、 过度保护 ; 五 个母亲教养因子 : 情感温暖和理解 、 惩罚严厉 、 偏爱
( 一) 家庭教 养方 式 家 庭 教 养 方 式 是 父 母 亲抚 养 和 教 育 儿 童 中 经 常使用的方式 , 是一种相对稳定 的教养风格 , 是在 父 母 与儿 童 的互动 中形 成 、 发展 的[ 3 1 。目前 国内研 究 者 将 父 母 教 养 方 式 分 为溺 爱 型 、 专制 型 、 权 纵 型 和
学 生 为被 试 调查 发 现 : 在 问题 行 为 学 生 中父 母 教 养
本次调查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 , 在太原市某小 学选取 1 3 5 名四、 五、 六年级的学生为被试。其 中四
年级 4 3人 ,五年 级 4 5人 ,六 年 级 4 7人 ;男生 6 5
人, 女生 7 0 人。由主试提供问卷 , 班主任加以配合 , 利用放学时 间 , 学生仔细阅读指导语后 , 以不记名 的方式 填 写 。本 次调查 发 放 1 3 5份 问卷 ,回收 1 3 0 份有效问卷 , 有效回收率为 9 6 . 3 %。在有效问卷 中, 男生 6 3 人 ,女生 6 7 人 ;四年级 4 2 人 ,五年级 4 3
民主 型 四种 。
( 二) 问题 行 为
被试 、 过度干涉和保护 、 拒绝否认 。该问卷分半信度 0 . 5 0 — 0 . 9 1 , 重测信度 0 . 5 8 - 0 . 8 2 ; 且效度 良好同 。 2 . 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 ( P P C T) 。儿 童 问 题
行为 的评价使用的是 由长岛贞夫等人编制 ,周步 成修订 的《 问题行为早期 发现测验 ( P P C T ) ) , 包括 考察人 际不适应 的 R O量表 ,考察情绪不适 应 的 I A量表和考察 学习适应 的 S N量 表。每一分量表 原始分 ≥8 作为问题行为检出的标准 。 该量表分半 信度 0 . 8 8 — 0 . 9 1 , 重 测信 度 0 . 7 8 - 0 . 8 5 ; 有较 好 的结
第2 6 卷
第4 期
・
教 育理论探索 ・
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行为心理的相关研究
陈彦芳
( 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山西 太原 0 3 0 0 1 3 )
【 摘 要】本文运用《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E M B U ) ) 和《 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 P P c T ) 》 , 对小学高年级儿童的
2 0 1 3年 l 1 月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 o u na r l o f S h a n x i C o a l - Mi n i n g Ad mi n i s t r a t o r s Co l l e g e
No v
一
1 . 父母教育方式评价量表( E M B u ) 。 评价家庭教
、
概 念 界定
养方式采用的是岳冬梅修订的《 父母教育方式评价 量表 ( E M B u ) 》 。该 问卷 由佩瑞 斯 ( c . P e r r i s ) 等人编 制, 包括六个父亲教养因子 : 情感温暖而理解 、 偏爱
构效度 。
问题行为是妨碍个体社会适应的异 常行为 , 分 为 内化 问题 行 为与 外化 问题 行 为两类 。内化 问题 是 儿童经历 的一些不愉快的 、 消极 的情绪 , 如抑郁 、 焦 虑等 ;外化 问题是违反道德 或社会 行为规范的行 为, 如攻击、 盗窃 、 逃学等[ 4 1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 0 9 — 2 6
作者简介 : 陈彦芳 ( 1 9 8 7 一 ) , 女, 山西 吕梁人 , 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 院助教 , 硕士 。
1 5 7
( 三) 数 据 处 理
母 亲 教养 方式 中的惩 罚严 厉 因子 关 系密切 。在 表 2
【 关键词】 心理学 小学高年级儿童 问题行为 家庭教养方式
【 中图分类号】G 6 2 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 0 0 8 — 8 8 8 1 ( 2 0 1 3 ) 0 4 — 0 1 5 7 - 0 3
人, 六年 级 4 5人 。 ( 二) 施 测 工具
方式为 民主的和尊重孩子 的情况显著地低 于无 问 题行为的学生。高雪屏调查发现 : 多动 一冲动组儿 童父母 的“ 情感 温暖与理解” 得分 均明显的低于正 常组儿童 ; 而“ 严厉惩罚” 和“ 拒绝否认 ” 得分 明显高 于正 常组 儿 童 ( p < 0 . O 1 ) 。
弗 洛伊德称 小学 高年级 阶段为 “ 停滞” 和“ 退
化” 的潜伏期 。而艾里 克 森认 为 , 个 人未 来对 学 习和
二、 研 究 方法
( 一) 施 测 过程
工作的态度与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勤奋感有关。由此 可见 , 小学高年级阶段在儿童的成长 中占据重要地 位, 也是重要 的转折期。但是近年来 , 我 国青少年社 会适应不 良和犯罪等现象不断增加 , 已有研究表明 导致这些青少年行 为障碍的原 因之一就是 儿童期 的问题行为倾向。而儿童期 问题行为的出现与家庭 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甫等以锦州市某小学
用 S P S S 1 3 . 0对 所 收集 到 的数 据 进 行整 理 , 同时
可以看到 , 母 亲的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更容易导致
子女 的 问题行 为 。
四、 分 析 与讨论
进行了描述性统计 、 X 2 检验 、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三、 研究 结果
( 一) 小学高年级儿童的问题行为检 出率 在 1 3 0名有效被 试 中有问题行为倾 向的学生 为3 0 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 2 3 . 1 %。
被试 、 惩罚严厉 、 过分干涉 、 拒绝否认 、 过度保护 ; 五 个母亲教养因子 : 情感温暖和理解 、 惩罚严厉 、 偏爱
( 一) 家庭教 养方 式 家 庭 教 养 方 式 是 父 母 亲抚 养 和 教 育 儿 童 中 经 常使用的方式 , 是一种相对稳定 的教养风格 , 是在 父 母 与儿 童 的互动 中形 成 、 发展 的[ 3 1 。目前 国内研 究 者 将 父 母 教 养 方 式 分 为溺 爱 型 、 专制 型 、 权 纵 型 和
学 生 为被 试 调查 发 现 : 在 问题 行 为 学 生 中父 母 教 养
本次调查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 , 在太原市某小 学选取 1 3 5 名四、 五、 六年级的学生为被试。其 中四
年级 4 3人 ,五年 级 4 5人 ,六 年 级 4 7人 ;男生 6 5
人, 女生 7 0 人。由主试提供问卷 , 班主任加以配合 , 利用放学时 间 , 学生仔细阅读指导语后 , 以不记名 的方式 填 写 。本 次调查 发 放 1 3 5份 问卷 ,回收 1 3 0 份有效问卷 , 有效回收率为 9 6 . 3 %。在有效问卷 中, 男生 6 3 人 ,女生 6 7 人 ;四年级 4 2 人 ,五年级 4 3
民主 型 四种 。
( 二) 问题 行 为
被试 、 过度干涉和保护 、 拒绝否认 。该问卷分半信度 0 . 5 0 — 0 . 9 1 , 重测信度 0 . 5 8 - 0 . 8 2 ; 且效度 良好同 。 2 . 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 ( P P C T) 。儿 童 问 题
行为 的评价使用的是 由长岛贞夫等人编制 ,周步 成修订 的《 问题行为早期 发现测验 ( P P C T ) ) , 包括 考察人 际不适应 的 R O量表 ,考察情绪不适 应 的 I A量表和考察 学习适应 的 S N量 表。每一分量表 原始分 ≥8 作为问题行为检出的标准 。 该量表分半 信度 0 . 8 8 — 0 . 9 1 , 重 测信 度 0 . 7 8 - 0 . 8 5 ; 有较 好 的结
第2 6 卷
第4 期
・
教 育理论探索 ・
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行为心理的相关研究
陈彦芳
( 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山西 太原 0 3 0 0 1 3 )
【 摘 要】本文运用《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E M B U ) ) 和《 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 P P c T ) 》 , 对小学高年级儿童的
2 0 1 3年 l 1 月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 o u na r l o f S h a n x i C o a l - Mi n i n g Ad mi n i s t r a t o r s Co l l e g e
No v
一
1 . 父母教育方式评价量表( E M B u ) 。 评价家庭教
、
概 念 界定
养方式采用的是岳冬梅修订的《 父母教育方式评价 量表 ( E M B u ) 》 。该 问卷 由佩瑞 斯 ( c . P e r r i s ) 等人编 制, 包括六个父亲教养因子 : 情感温暖而理解 、 偏爱
构效度 。
问题行为是妨碍个体社会适应的异 常行为 , 分 为 内化 问题 行 为与 外化 问题 行 为两类 。内化 问题 是 儿童经历 的一些不愉快的 、 消极 的情绪 , 如抑郁 、 焦 虑等 ;外化 问题是违反道德 或社会 行为规范的行 为, 如攻击、 盗窃 、 逃学等[ 4 1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 0 9 — 2 6
作者简介 : 陈彦芳 ( 1 9 8 7 一 ) , 女, 山西 吕梁人 , 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 院助教 , 硕士 。
1 5 7
( 三) 数 据 处 理
母 亲 教养 方式 中的惩 罚严 厉 因子 关 系密切 。在 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