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可行性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创园二号道路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浙江伟东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二○一六年一月
陈晓红(高级工程师)田鑫华(工程师)
叶涛(工程师)钟煜炜(工程师)
目录
第一部分报告正文
第二部分附图
1、道路总平面图
2、道路平面图
一、概述
1.1工程项目的背景、建设的必要性以及项目研究过程。
文创园二号道路工程位于桐庐县城迎春南路与320国道交叉口东南侧文创园区快内,作为以商住、展览、休闲为主的区块,丝绸博览中心、养生文化度假村等项目目前正在开发中。
究报告进行编制,同时进行现场踏勘和收集资料,对设计方案进与建设方进行沟通和优化。
1.2编制依据
1、由桐庐县城市建设测绘队完成的1:10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以及道路纵、横断实测数据,相交道路排水管道有关数据;
2、工程地质勘查资料;
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米。
2、论证道路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3、工程建设规模和技术指标。
4、道路、排水及其附属工程等到的研究。
5、环境评价。
6、工程投资估算。
1.5主要研究结论
道路性质为城市支路,规划道路宽为8米,道路全长为1000米。
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
1、道路工程
(1)道路平面
道路性质为城市支路,规划道路宽为8.0米,道路全长为1000米。
(2)道路纵断面
设个4个纵坡,分别为1.582%、0.522%、6.407%、和4.8%。
(3)横断面
1米(人行道)+6.0米(车行道)+1米(人行道)=8米(红线宽)(4)路基
级配碎石垫层 30cm
人行道路面结构:厚度38cm
花岗岩人行道板 5cm
M10水泥砂浆卧底 3cm
C20水泥混凝土 15cm
级配碎石垫层 15cm
(6)路堤边坡防护
边坡坡度为1:1.5,后期绿化覆盖处理。
(7)附属工程
全线按照国家、行业标准,设置标志标线、照明供配电设施,以规范交通组织。
发区,为县城主城区,地处桐庐县境南侧。
2.2道路现状及评价
工程范围内现状基本为农田、空地、和水塘,适合本工程的建设。
2.3现状道路交通量及评价
本工程周边已建道路有迎春南路、320国道,道路车流量较大。
区块内暂无交通量,但区块内建筑正在施工。
本工程完工后,可解决区块内部交通及区块与外部道路的衔接。
2.4沿线建筑、树木及地上、地下杆管线等情况
所在区域属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宜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年平均日照1936小时,年平均气温16.5℃,年极端最高气温42.6℃,年极端最低气温-9.5℃,年均总降雨量1462毫米。
地下水埋深在1.20 m—2.00 m,年变化幅度在0.50—1.50 m之间,属潜水类型,主要由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根据附近工程水质分析资料表明:该场地地下水对混
凝土具微腐蚀,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对混凝土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参考临近建筑的地质资料,拟建场地岩土层结构按其岩性、成因类型划分为素填土、粉质粘土、含粉质粘土圆砾三大单元层。
三、工程建设必要性论证
1、项目建设条件基本具备
项目所在位置交通便捷,与其相衔接的迎春南路、320国道道路交通、市政排水、给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已完成设计,项目建设条件完全具备。
2、项目建设技术方案可行
本项目用地面积约15.02亩,项目建设内容有道路、雨水、污水、给水、路灯、绿化、管线综合等工程。
本项目建设方案各功能配置合理,项目建设方案符合桐庐县城市总体建设规划。
3、项目建设资金方案合理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为2035.02万元,项目建设资金由县财政统筹。
设计车速30公里/小时;
道路红线宽度8.0米;
道路设计为双向2车道;
设计使用年限10年;
路面形式为沥青混凝土柔性路面;
道路设计长度1000米。
4.3道路工程方案
采用单块板形式,其中车行道宽6.0m,双向两车道,两侧人行道宽1.0m。
道路总宽8.0米。
1000
纵坡段数(个):4
最小坡长(米):229.154
最大坡长(米):270
最小纵坡(%):0.522%
最大纵坡(%):6.407%
总填方量9406m3, 总挖方量14720m3,总土方量24126m3,具体详见“道路纵断面图”。
1、路基特点
10cm
填筑路基前,首先要清除地表的耕植土,对挖方段或不足路基最小填土高度路段,采取换填处理;然后按规范要求分层填筑宕渣,宕渣最大粒径应小于15cm,含泥量小于15%,其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
填方: 0—80cm ≥ 95% 80—150cm ≥ 93% 150cm以上≥92%
挖方: 0—30cm ≥ 95% 30—80cm≥93%
路基边坡填方段采用1:1.5;挖方段采用1:1,路槽底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大于
等于30Mpa。
1、路面
面层结构方案比较表
对水泥砼路面和沥青砼路面两种面层结构方案进行比较(见上表),结合桐庐县城已建道路的实际使用情况,认为沥青砼路面更适用本工程。
2、基层
为适应交通增长需求,同时考虑便于筑路材料的就地取材,建议采用水泥稳定碎
人行道:厚度33cm
花岗岩人行道板 5cm
M10水泥砂浆卧底 3cm
C20水泥混凝土 15cm
级配碎石垫层 15cm
4.4 雨水工程方案
雨水管采用单管布置,布置在距道路中心线北侧1.5m处,道路上的雨水管除排路面雨水外,还承担周边地块相应汇水面积的雨水。
依据《桐庐县城区道路、排水专项规划》和相交道路排水设计资料,雨水接入四级电站尾水渠箱涵中,具体详见“排水
排水管道埋深一般均较浅,基本上采用大开挖法施工,可作为大开挖施工的管材主要有钢筋混凝土圆管、HDPE缠绕管。
本工程D250-D600推荐采用HDPE缠绕管,D600以上推荐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该管作为排水管材具有承插式胶圈柔性接口对各类地基的适应能力强,回填要求相对较低,造价低等优点。
根据已确定的排水量计算沿线管道管径为D250-D800。
4.7附属构造物
采用砖砌方形雨水检查井,每间隔20-40m设置一座。
同时在雨水管间隔90-120
充分考虑远期的发展。
为方便管线的管理和维护,管线优先布置在人行道下,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布置在行车道下或道路外侧绿化带内。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线的交叉处理,对于部分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地方进行局部特殊处理。
各种地下管线从道路边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其排列次序为:
道路由北向南布置为:电力管线、给水管、雨水、污水
道路内南向北布置为:弱电管线、燃气、污水
工程管线高程上自地表面向下排列的顺序为:电信管线、电力管线、煤气管线、给水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
各种工程管线之间的水平、垂直净距按规范执行。
能的现行政策、指令、规定、标准。
包括: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7)
2、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文件(计交能[1997]2542号)《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编制及评估的规定》
3、《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
4、《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
5、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有关规定
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节能降耗,综合利用资源是永恒主题,本项目按照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颁布的节约能源规定执行,贯彻国家“十一五”计划有关节能降
2、合理使用水资源,严格控制长流水。
5.2环保
1、社会环境影响
拟建工程的修建,有利于改善区域交通条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且道路两侧无居民住宅,本路的修建对沿线居民的生活将不会造成影响。
2、生态环境影响
施工期间及运营期间污水也对沿线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道路建设期间需要重视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尽量减少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3、噪音及空气环境影响
施工期间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噪音、营运期间车辆运行产生的噪音都对环
目设计、施工过程及营运期,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境保护方针。
1、施工期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噪音防护措施
施工期的主要噪声污染源为混凝土搅拌机、压路机、装载机等施工机械和施工现场的运输车辆,在施工过程中,受噪声影响较大的为道路沿线的居民区,为减少施工
噪声影响,本项目拟从以下两个方面采取降噪措施:
第一、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用场地等管理措施,包括:在环境比较敏感的路段尽可能在昼间施工;高噪声设备比如混凝土搅拌机、装载机等的时间安排在昼间;施工设备选型上采用低噪声设备,以降低噪声源声压级;在施工过程中对动力机械设备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搅拌站及其运料通道远离居民、文化区;
第二、设立简易的隔音棚等工程措施,包括:在朝向环境敏感点的一侧设立简易的隔音棚;对位置相对固定的高噪声机械设备,选择合适地点设置单面声屏障。
2)扬尘影响防治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间对大气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扬尘,主要来自于运输车辆,拌和、筛分系统和水泥库,为减少施工场地的扬尘污染,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拟采取以下措施:施工场地每天定期洒水,防止浮尘产生,在大风日加大洒水量和洒水次数;施工场地运输通道及时清扫、洒水、以减少汽车行驶扬尘;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低速或限速行驶,以减少产尘量;多尘物料采用帆布覆盖,以免露天堆放;施工场界设立隔离棚或墙体。
3)固体废渣
施工期间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和施工产生的废渣土。
生活垃圾拟用垃圾箱收集后由环卫工人定期送到垃圾场处理。
对施工中的弃土、淤泥和废渣及时清运。
4)废水
施工期间产生的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施工活动自身产生的污水。
施工污水和生活污水需收集、处理后排至下水道。
2、运营期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交通噪声影响及对策
为减少运营期间交通噪声影响,本项目拟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在两侧人行道上种植行道树;加强上路车辆的管理,禁止鸣号,禁止破旧车辆行驶,上路车辆噪声必须达到规定值,严禁超速行驶。
具
对周围环境影响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六、劳动卫生及安全
6.1卫生
施工期间由于民工比较集中,极易引起传染病的爆发流行,特别是痢疾、肝炎等
病感染率较高。
因此要高度重视卫生防疫,委托当地卫生防疫部门进行卫生监督管理,加强工区的卫生防疫宣传工作,检查施工人员饮水饮食卫生,加强工区的粪便、垃圾和其它污染物的管理,对已发生传染病要隔离治疗,周围人群打预防针处理。
各工区根据施工人员数量配备流动垃圾桶,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应指定专人收集清理,另外现场施工人员为防止粉尘污染,可配戴防尘口罩,以减少对身体的不利影响。
2、建设准备阶段,项目在开工建设之前是否切实做好各项工作是整个项目建设实施的关键之一,控制时间为一个月(2016年2月)。
主要内容如下:
(1)工程施工图设计;
(2)组织施工招标;
其中施工单位的资质和综合实力的高低对工程质量和建筑进度影响尤为重要。
施工单位招投标应面向浙江省或周边地区一类建筑施工企业择优确定。
3、建设实施阶段,控制工期为四个月,(2016年3月-2016年6月)。
4、竣工验收阶段。
总时间控制在一个月以内(2016年7月)。
本项目自立项起至工程竣工验收止,在各项工作开展顺利的前提下,总建设周期
领导和负责实施项目的建设工作,抓好项目进度,确保工程质量。
同时,严格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建设资金要专款专用,纳入项目专用帐户管理,按照工程进度实行集中支付,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1、项目管理工作内容
1)设计准备及设计阶段:主要包括编制设计任务书、组织设计招投标、组织设计
评审;组织施工图评审、设计阶段进度控制、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等。
2)施工及保修阶段:主要包括组织施工阶段招投标、组织施工前期手续办理工作、进行施工过程中的三控两管一协调以及信息管理工作、组织竣工验收和保修阶段相关工作等。
2、项目管理措施
8.1投资估算
1、可研图纸、可研说明、本工程地质报告等。
2、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浙江省建设工程计价规则(2010版)》、《杭州市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实施细则(2009年修订)》、
《关于规范杭州市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表式的通知》(杭建造价投资办[2010]42号)。
4、依据(2010版):《浙江省市政工程预算定额(2010版)》、《浙江省安装工程预算定额(2010版)》、《浙江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10版)》、《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费用定额(2010版)》、《浙江省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2010版)》、
万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为2035.02万元,项目建设资金由县财政统筹。
8.3工程估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