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生产中常见的禁用药物及引起的不良反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猪生产中常见的禁用药物及引起的不良反应

1.盐酸克伦特罗(β—兴奋剂,又名“瘦肉精”)

也称克喘素,是治疗哮喘病的一种药物。被猪食用后全身都有分布,以内脏特别是肝脏中残留最多。人误食了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可扰乱激素平衡,引起人体中毒。临床表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心慌、心悸、甲状腺性机能亢进等。

2.性激素类

有促进性器官发育成熟、母猪催情、公猪提高性欲、蛋白质合成、肌肉发达、加快增重的作用。已烯雌酚在人体内残留会促进女童性早熟、男性女性化,增加女性患乳腺癌、卵巢癌的危险。雄性激素在动物体内残留,可促进性机能亢进,易发生自淫症。

3.抗生素类

大部分抗生素大多是广谱抗菌素,对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均有程度不同的抑制作用。虽大部分未禁用,但由于长期超量使用,动物的耐药性明显增强,如现已被禁用的氯霉素对哺乳动物的大肠杆菌病基本失去治疗作用,且能抑制蛋白质合成和骨髓造血功能,导致血小板减少性紫斑、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等。

4.呋喃唑酮(痢特灵)

是一种毒性较大的药物。可治肠炎、腹泻和鸡、兔球虫病。如长期连续使用,不执行休药期的规定,在猪、鸡肝脏中残留,被人食用后,能引起出血综合症,其潜在危害是诱发基因变异和痛症。

5.安眠酮

又名甲喹酮、海米那。有镇静、催眠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动物过度兴奋或惊厥,可使机体平静。但该药副作用较大,人误食了含有此药的猪肉,会表现出恶心、呕吐、头晕、无力,四肢及口舌麻木,个别较重患者有短时间的精神失常。过量中毒可出现昏迷、视神经乳头水肿、心跳过速、呼吸抑制等症状。久吃含有此药的肉类,人体可产生耐药性。

6.磺胺类和喹乙醇

这两种药虽未列入《禁用清单》中,但前者已被列入《无公害食品——猪肉》理化指标中严格控制使用,肉中残留超标,能使人恶心、呕吐、眩晕等,抑制骨髓功能,破坏造血系统,引起再生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少尿、无尿或血尿等,易产生抗药性,易引起过敏反应。轻者皮肤瘙痒或发生荨麻疹,重者甚至出现死亡。按《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规定,休药期不得少于28天。

喹乙醇是一种基因毒剂和生殖腺诱变剂,促生长效果较好,且有抗菌作用。如在饲料中超量添加,鸡、鸭很敏感,鸡每千克体重口服50毫克,即会中毒死亡,猪体重55千克时应禁用。如在肉中残留,对人的潜在危害很大,可致基因突变、致畸和致癌。此药休药期为35天。

上述两种药的替代药物,可对症选用抗菌消炎中药或抗生素,并严格执行休药期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