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与选育和转育技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两大类:
单基因控制的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 基因互作型的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
2.1单基因控制的显性核不育
由单基因控制的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即没有完全的保持系,也 没有完全的恢复系,它的原始不育株一般以杂合显性存在,杂合不 育株与普通品种杂交,F1代发生育性分离,而且后代始终是1 :1 分离,单基因控制的显性核不育的材料既找不到完全的恢复系,也 找不到完全的保持系,后代总是分离出一半不育株和一半可育株。 最有代表性的实例是太谷核不育小麦,其为单基因控制的显性核基 因雄性不育。刘秉华(1984,1986)用染色体组定位,端体测 验和端体分析等一套新的定位程序和方法,把太谷核不育小麦的显 性不育单基因MS2定位于在4D染色体臂上,距离着丝点31.6个遗 传单位。利用该基因先后培育出了一些遗传基础广适应性强的优质 高产的新品种。 方智远(1979)等在甘蓝材料79-399的自然群体中发现雄性株, 通过测交和微量花粉自交,观察后代分离表现,结果表明该材料的 不育性有一对显性核基因控制,并有修饰基因起作用。
三、植物雄性不育的表现及鉴定方法
(一)雄性不育的表现型:
1、雄蕊退化或变形 2、花药异常
3、孢子囊退化
4、小孢子退化 5、花粉功能缺陷
(二)雄性不育的鉴定方法
1、目测法 2、染色法
3、花粉离体培养
4、活体测定法
四、雄性不育的来源
1、天然雄性不育
2、自交
3、品种间杂交 4、种属间杂交 5、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6、理化诱变
2. 显性基因控制的核不育
显性核不育虽不及隐性核不育普遍,但是截止目前为止,也至少在
21个属24个植物中发现了显性核不育,这种作物种类包括小麦、水
稻、谷子、陆地棉、甘蓝型油菜、大白菜、亚麻、莴苣、马铃薯、 胡萝卜、大麦、蚕豆、玉米、红三叶草、红胡麻草和锦紫苏等(刘 定富,1992)。 自80年代以来,作物显性核不育的发现极大地促进了对作物核 基因雄性不育的研究和利用,为核质型雄性不育应用拓宽了应用范 围和提高了利用价值。就目前我国已经发现的显性核不育材料可分
④隐性上位假说:
陈凤祥(1993)甘蓝型油菜上提出,该不育材料的育性表现与3 个基因有关,受两对隐性重叠不育基因和一对隐性上位可育基因互作 控制。 虽然上述研究都根据自己的试验材料对这一遗传特性进行了解释,并 在育种实践中加以利用,但也发现了育成的100%雄性不育系中出现了 少数的可育株,临时保持系中出现了少数的不育株及不育系中出现了不同 程度不育度的嵌合不育株等现象,为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形式遗传学角度对雄性不育现象进行了解释。
进入90年代,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孙东发(1993)提出了一种新的学说—变异基因假说。 其不仅能解释上述学说所能解释的雄性不育基因固有属 性、育性表现连续变异、正反交都能选得雄性不育后代 和不育性可以通过嫁接进行传递等现象,还能解释上述 学说所不能解释的光温敏雄性不育现象。
①显性上位假说:
李树林等(1985)对一直被认为是隐性核不育的甘蓝型油 菜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现象进行了研究,并育成了“23A”等显 性核雄性不育系。根据显性上位性假说提出了甘蓝型油菜显性 核基因互作雄性不育系遗传模式,解决了核基因雄性不育性利 用的难题,对整个作物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三、核-质互作雄性不育遗传机制的研究
在世界范围内,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研究与利用,是当前和今后
长期采用的杂种优势育种的主要途径,至少现在在20个科47个属的 140个物种中发现了CMS,足见CMS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由于细胞
质不育基因“S”与隐性核不育基因“msms”互作控制的雄性不育系,
经测交筛选可以获得稳定遗传的胞质不育系S(msms)及其相应的 保持系N(msms)和恢复系S(MsMs)或N(MsMs)实现三系
互作显性基因雄性不育的育性是由显性不育基因和能使其育性 恢复的显性上位基因共同控制的。关于基因互作显性核不育材料的 遗传机制的研究报道比较多,主要的不育性遗传假说如下:
①显性上位假说:
显性上位性基因只对显性不育基因发生作用,它不独立控制某 一性状。胡洪凯和马尚耀等(1986)在“澳大利亚谷×吐鲁番谷” 的谷子后代中首次发现了谷子的显性核雄性不育基因,定名为 MSch,并育成了“ch”型谷子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材料。 胡洪凯等(1991,1993)认为“ch”谷子的显性核基因雄 性不育和上位基因是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除不育基因(Ms-ms) 位点外,还存在另一个基因位点(Rf-rf)。Rf对Ms具有上位性作 用,能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且Rf与Ms具有连锁遗传关系,提出 了显性上位假说。
类型,但是核不育也相当的普遍,据报道已在175个植物中发 现了自发产生的核不育材料,包括几乎所有的栽培作物。
细胞核雄性不育在遗传上是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
雄性不育类型,因基因表达的形式不同而分为隐性核不育和显 性核不育两种类型;又因控制这种雄性不育性的基因数量的不
同,而分为单基因核不育,双基因核不育和多基因核不育等类
由此我国科研工作者提出了两用系的概念,两用系概念的
提出及它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作物杂种优 势的利用。但两用系配制杂种必须在开花授粉前拔除两用 系中的可育株,因此制种成本高,大面积制种时很难彻底 拔除,杂种的纯度难以保证。 潘涛(1998)、侯国佐(1990)发现了甘蓝型油菜双 隐性核不育后,对其遗传规律进行的大量的研究,并提出 该材料的不育性由两对独立遗传的隐性重叠基因共同控制 的双隐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得到验证,通过杂种F2代 或F3代成对兄妹交可转育新的不育系。
型。在核不育材料中隐性居多,占80%左右,而显性核不育仅 占10%。
wk.baidu.com
二、核雄性不育遗传机制的研究
1. 隐性基因控制的核不育:隐性核不育受控于隐性不育基因。
目前在油菜、白菜、甘蓝型油菜、番茄、辣椒、大豆、大麦、水稻、 玉米等作物中均发现了隐性核不育现象。在所发现的隐性核不育材 料中,大约64%是由隐性单基因控制的,而由隐性多基因控制的 仅占14%。 由一对隐性雄性不育基因(ms)控制的雄性不育基因型为 msms,他与正常可育品系(MsMs)杂交一代是可育的,也就 是说任何品种都是它的恢复系,但隐性核不育材料找不到典型的保 持系,保持能力仅为50%。
刘忠松(1995)提出了双基因模型假说使雄性不育的理
论有得以丰富。 为探索雄性不育的机理,各国学者在上述各种假说的基 础上又提出了各种雄性不育的遗传模型,从不同角度阐 述了形成雄性不育的原因。
据统计,目前,已在43个科162个属617个植物种中发现
了雄性不育(刘定富,1993),其中多数属于细胞质雄性不育
nap cms——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细胞质
pol cms——油菜品种波里马,Polima MI cms——日本甘蓝型油菜品种杂交,连续回交选育而成 Diplotaxis muralis cms ——墙生二行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B.juncea cms——芥菜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陕2A cms——甘蓝型油菜S74-3为母本,丰收4号为父本杂交 这几种不育细胞质有被转移到其他十字花科蔬菜上,使其杂种
配套,即胞质不育可以找到100%的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
各国的科技工作者试图在各种作物中找到或创制胞质不育系,而 关键是找到或创制不育细胞质。据统计我国已选出不同细胞质源的水 稻不育系达30多种,小麦11种,玉米100多种。不同作物中存在着 不同的细胞质雄性不育,同一作物中也存在着不同类型的不育细胞质。 例如,在十字花科作物中主要的不育细胞质有: Ogu cms——萝卜不育细胞质
第三章 园艺植物 雄性不育的遗传与 选育和转育技术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 论 第二节 雄性不育遗传特性的研究 第三节 植物雄性不育的细胞形态水平研究 第四节 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研究
第一节 概 论
一、植物雄性不育研究简史 二、雄性不育的类型 三、植物雄性不育的表现及鉴定方法 四、雄性不育的来源
一、植物雄性不育研究简史
张书芳等(1990)于1976年首先在大白菜地方品种“万 泉青帮”中发现了显性核不育基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大白菜 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与显性上位性基因互作雄性不育的遗传模 式并提出了“甲型”两用系和“乙型”两用系的概念。
②复等位基因假说:
马尚耀等(1990,1991),用与胡洪凯提出“显性上位假说”所 用材料相同的一份材料则提出了“复等位基因假说”,认为显性核不 育基因位点上存在Msf,Ms,ms存在复等位基因序列,Msf为显性 恢复基因,Ms为显性不育基因,ms为隐性可育基因,其显隐关系 为Msf>Ms>ms。
第一阶段:雄性不育现象的观察研究(1763-1908)
1694年发现高等植物具有雌雄性别后,1763 年观察到花药败育, 第二阶段:雄性不育的遗传研究和分类( 1908-1956 )
把这种花药败育叫做雄蕊萎缩。这种萎缩的花药后来先后在石竹科、 第三阶段:雄性不育机理的比较研究( 1954-1976) 1900年孟德尔遗传定律被重新发现; 杜鹃花科和百合科的一些植物中是经常出现的。由于这种现象在许多 1908 年Bateson和Shull分别提出了“遗传学”和“杂种优势”概 这个时期各种生理生化方法和显微技术广泛应用于雄性败育过程 第四阶段:雄性不育机理的实验研究( 1977) 科的植物中观察到,达尔文( 1893)认为这种现象具有进化意义,可 念。 和原因的研究,采用的策略是比较雄性不育株(系)与雄性可育株 以促进异交。但是这个时期仅限于不同植物中雄性不育的观察,缺乏 这个阶段是在此比较的基础上运用实验方法阐明不同基因、生理 1908 年Bateson等人对香豌豆雄性不育的研究表明,雄性不育不只是 (系)之间的差别。 深入研究。 生化过程、细胞和组织对雄性育性表达的调控和作用。 个偶然的个别的现象,而是一个遗传的性状, 在香豌豆中的雄性不育是由 比较研究能找到一些雄性不育机理的线索,但因为雄性不育与雄 实验研究不但能阐明雄性不育机理,而且也为培育、改良雄性不 核内一个隐性基因控制的。 ——开创了雄性不育遗传研究的新时代。后来 性可育间的差别并不一定与雄性育性有关,因而比较研究难以作出确 育系提供了新途径、新方法。 相继发现了细胞质雄性不育和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类型。 切结论。
③抑制基因假说:
魏毓棠(1992)利用9个雄性不育两用系进行两系间不育株与可 育株的双列杂交,配出了100%的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系,提出了细 胞核主效基因显性抑制及微效多基因修饰遗传假说。董振生(1998) 对油菜杂交后代分离出的不育株进行了遗传研究,并提出育性表现受 一对育性基因和另一对抑制基因互作控制。
7、转座子和T-DNA插入诱变
8、基因工程
第二节 雄性不育遗传特性的研究
一、植物雄性不育遗传概述 二、核雄性不育遗传机制的研究 三、核-质互作雄性不育遗传机制的研究 四、生态型核雄性不育的研究
五、雄性不育性不稳定性的研究
一、植物雄性不育遗传研究概述
Stephens(1937),Jones和Emsweller(1937) 提出利用雄性不育配制杂种促进了雄性不育的研究。Kihara (1951)通过异种核置换开创了一条培育植物雄性不育的新途 径。随着对雄性不育现象研究的深入,有许多现象不能由“三型” 或“二型学说”学说所解释,人们又相继提出了多种雄性不育的 假说。例如,病毒假说(1967),多种核质基因对应学说(王 培田,1974),数量性状遗传假说(裴新澍,1980)等都从
冯辉等(1995)在进行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性转育研究的过程中, 发现一些育性分离结果与复等位基因假说不符,因此对大白菜核基因 雄性不育的遗传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设计了两个遗传试验, 验证了复等位基因假说,更便于解释大白菜现存的遗传现象,并通过 转育过程证实了这一假说的正确性。
沈向群(1999)用同一份材料进行了RAPD标记从分子水平进一步 证实了复等位基因的存在。
1947年Sears将植物雄性不育分为核不育、质不育和核质互作雄性不育
三种类型,俗称“三型学说”。 1956年Edwardson提出纯粹的质不育客观上是不存在的,植物雄性不 育只有核不育和核质互作不育两种类型,俗称“二型学说”。
二、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型
质不育 可遗传的雄性不育 雄性不育 生境敏感的雄性不育 生理性雄性不育 核不育 核质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