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油粘度等级与牌号对照关系
基础油赛氏粘度
![基础油赛氏粘度](https://img.taocdn.com/s3/m/27a1861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7c.png)
基础油赛氏粘度赛氏粘度(Saybolt Viscosity)是用来表征油品粘度的一种常用单位,通常用于测量石油和液态燃料的粘度。
它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时间内通过标准粘度计的油品流动的时间。
基础油是石油加工过程中的主要产品之一,也是制造润滑油和润滑脂的基础材料。
而基础油的赛氏粘度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赛氏粘度的单位是Saybolt Seconds Universal(SUS),常用于美国和加拿大。
它是在指定温度下,油品通过标准赛氏粘度计的时间,单位为秒。
赛氏粘度越大,表示油品的粘度越高,流动性越差。
基础油的赛氏粘度要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低粘度的基础油适用于高速机械设备和低温环境,而高粘度的基础油适用于高负荷和高温环境。
根据赛氏粘度的不同,基础油可以分为多个等级,如SAE 5W-30、SAE 10W-40等。
赛氏粘度的测量通常使用赛氏粘度计进行,它是一种漏斗形状的仪器,内部有一个精确的孔。
在测量时,将待测油品倒入赛氏粘度计中,打开阀门,使油品流动。
通过计时器记录流动的时间,即可得到赛氏粘度值。
赛氏粘度的测量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流量等因素,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赛氏粘度还受到油品的化学成分、含水量、污染物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测量赛氏粘度时,需要注意样品的准备和处理,以及仪器的校准和维护。
基础油的赛氏粘度对于润滑油和润滑脂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
赛氏粘度的选择应根据设备的工作条件、润滑要求和环境温度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
过高或过低的赛氏粘度都会导致润滑效果不佳,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在润滑油和润滑脂的生产中,常常需要对基础油进行混合和调整,以获得符合要求的赛氏粘度。
这可以通过添加不同粘度的基础油或添加粘度调节剂来实现。
粘度调节剂是一种能够改变润滑油粘度的添加剂,可以使基础油的赛氏粘度达到目标要求。
基础油的赛氏粘度是衡量其质量和适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合理选择和控制赛氏粘度,可以保证润滑油和润滑脂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中国基础油的划分标准
![中国基础油的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6fa666e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2.png)
中国基础油的划分标准
中国基础油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基础油分类标准:根据黏度指数、硫含量、饱和烃含量等指标,将基础油分为不同的类别。
其中,黏度指数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分为低黏度指数(LVI)、中黏度指数(MVI)、高黏度指数(HVI)、很高黏度指数(VHVI)和超高黏度指数(UHVI)。
此外,饱和烃含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基础油中饱和烃含量越高,其性能越好。
2. 使用范围分类:根据使用范围,将基础油分为通用基础油和专用基础油。
通用基础油可用于多类产品的调制,而专用基础油则用于特定类型的产品,如适用于多级发动机油、低温液压油和液力传动液等产品的低凝基础油(代号后加W)和适用于汽轮机油、极压工业齿轮油等产品的深度精制基础油(代号后加S)。
基础油分类标准
![基础油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8a5aba6b14e852458fb57ec.png)
基础油分类标准类别饱和烃含量/% 黏度指数VI 硫含量/%(质量分数)I类 (MVI) <90% 80--<120 >0.03%II类 (HVI) ≥90% 80--<120 <0.03%III类(VHVI) ≥90% ≥120 <0.03% I类基础油通常是由传统的“老三套”工艺生产制得,从生产工艺来看,I类基础油的生产过程基本以物理过程为主,不改变烃类结构,生产的基础油质量取决于原料中理想组分的含量和性质。
因此,该类基础油在性能上受到限制。
II类基础油是通过组合工艺(溶剂工艺和加氢工艺结合)制得,工艺主要以化学过程为主,不受原料限制,可以改变原来的烃类结构。
因而II类基础油杂质少(芳烃含量小于10%),饱和烃含量高,热安定性和抗氧性好,低温和烟炱分散性能均优于I类基础油。
III类基础油是用全加氢工艺制得,与II类基础油相比,属高黏度指数的加氢基础油,又称作非常规基础油(UCBO)。
III类基础油在性能上远远超过I类基础油和II类基础油,尤其是具有很高的黏度指数和很低的挥发性。
某些III类油的性能可与聚α-烯烃(PAO)相媲美,其价格却比合成油便宜得多。
从外观上来说,精制程度越高的看上去就越纯净,所以三类颜色浅,一类颜色深超高粘度指数:≥140 划分‘SN’油的粘度以 40℃运动粘度很高粘度指数: 120--140 ‘BS’油的粘度以100℃运动粘度高粘度指数: 90--120中粘度指数: 40--90低粘度指数:﹤40通用基础油粘度牌号Ⅰ类基础油粘度牌号粘度等级75 100 150 200 300 350 400 500 600 650 750 900运动粘度(40℃) 12.0-﹤16.019.0-﹤24.028.0-﹤34.035.0-﹤42.050.0-﹤62.062.0-﹤74.074.0-﹤90.090.0-﹤110.0110.0-﹤120.0120.0-﹤135.0135.0-﹤160.0160.0-﹤180.0Ⅱ、Ⅲ类基础油粘度牌号粘度等级 2 4 5 6 8 10 12 14 16 20(90BS) 26(120BS) 30(150BS)运动粘度(100℃)1.5-﹤2.53.5-﹤4.54.5-﹤5.55.5-﹤6.57.5-﹤9.09.0-﹤11.011.0-﹤13.013.0-﹤15.015.0-﹤17.017.0-﹤22.022.0-﹤28.028.0-﹤34.0。
基础油分类标准
![基础油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44af7236bec0975f465e2ba.png)
基础油分类标准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分类标准
类别含量/% VI 硫含量/%(质量分数)
I类 (MVI) <90% 80--<120 >0.03%
II类 (HVI) ≥90% 80--<120 <0.03%
III类(VHVI) ≥90% ≥120 <0.03%
I类通常是由传统的“套”工艺生产制得,从生产工艺来看,I类的生产过程基本以物理过程为主,不改变烃类结构,生产的基础油质量取决于原料中理想组分的含量和性质。
因此,该类基础油在性能上受到限制。
II类基础油是通过组合工艺(溶剂工艺和工艺结合)制得,工艺主要以化学过程为主,不受原料限制,可以改变原来的烃类结构。
因而II类基础油杂质少(含量小于10%),含量高,热和抗氧性好,低温和烟炱能均优于I类基础油。
III类基础油是用全工艺制得,与II类基础油相比,属高的,又称作非常规基础油(UCBO)。
III类基础油在性能上远远超过I类基础油和II类基础油,尤其是具有很高的和很低的挥发性。
某些III类油的性能可与聚(PAO)相媲美,其价格却比便宜得多。
从外观上来说,精制程度越高的看上去就越纯净,所以三类颜色浅,一类颜色深
超高粘度指数:≥140 划分‘SN’油的粘度以 40℃运动粘度
很高粘度指数: 120--140 ‘BS’油的粘度以100℃运动粘度
高粘度指数: 90--120
中粘度指数: 40--90
低粘度指数:﹤40。
基础油分类标准
![基础油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4b8c10f5fbfc77da369b11b.png)
基础油分类标准
类别饱和烃含量/% 黏度指数VI 硫含量/%(质量分数)
I 类(MVI)V 90% 80Y20 >0.03%
II 类(HVI) > 90% 80Y20 <0.03%
III 类(VHVI) > 90% > 120 <0.03%
I类基础油通常是由传统的“老三套”工艺生产制得,从生产工艺来看,I类基础油的生产过程基本以物理过程为主,不改变烃类结构,生产的基础油质量取决于原料中理想组分的含量和性质。
因此,该类基础油在性能上受到限制。
II类基础油是通过组合工艺(溶剂工艺和加氢工艺结合)制得,工艺主要以化学过程为主,不受原料限制,可以改变原来的烃类结构。
因而II类基础油杂质少(芳烃含量小于10%),饱和烃含量高,热安定性和抗氧性好,低温和烟炱分散性能均优于I类基础油。
III类基础油是用全加氢工艺制得,与II类基础油相比,属高黏度指数的加氢基础油,又称作非常规基础油(UCB)III类基础油在性能上远远超过I类基础油和II类基础油,尤其是具有很咼的黏度指数和很低的挥发性。
某些山类油的性能可与聚a -烯烃(PAO相媲美,其价格却比合成油便宜得多。
从外观上来说,精制程度越高的看上去就越纯净,所以三类颜色浅,一类颜色深
超高粘度指数:> 140 划分‘ SN油的粘度以40 C运动粘度
很高粘度指数:120--140 ‘BS油的粘度以100 C运动粘度
高粘度指数:90--120
中粘度指数:40--90
低粘度指数:< 40
通用基础油粘度牌号。
机油级别怎么分粘度说明
![机油级别怎么分粘度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97aa24f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3.png)
机油级别怎么分粘度说明尊敬的客户您好机油型号分三类:夏季、冬季和四季机油1.冬季用油牌号分别为:0W、5W、10W、15W、20W、25W,符号W代表冬季是Winter(冬天)的缩写,W前的数字越小,低温粘度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适用的最低气温越低;2.夏季用油牌号分别为:20、30、40、50,数字越大其粘度越大,适用的最高气温越高;3.冬夏通用油牌号分别为:5W/20、5W/30、5W/40、5W/50、10W/20、10W/30、10W/40、10W/50、15W/20、15W/30、15W/40、15W/50、20W/20、20W/30、20W/40、20W/50,代表冬用部分的数字越小,代表夏季部分的数字越大者粘度越高,适用的气温范围越大。
(1)高温型(如SAE20~SAE50):数字表示100℃时的粘度,数字越大粘度越高。
(2)低温型(如SAEOW~SAE25W):W表示仅用于冬天,数字越小粘度越低,低温流动性越好。
(3)全天候型(如SAE15W/40、10W/40、5W/50):表示低温时的粘度等级分别符合SAE15W、10W、5W的要求、高温时的粘度等级分别符合SAE40、50的要求,属于冬夏通用型。
•追答: API机油分为三类:1. “S”开头系列代表汽油发动机用油,规格有:API SA、SB、SC、SD、SE、SF、SG、SH、SJ、SL、SM、SN。
2. “C”开头系列代表柴油发动机用油,规格有:API CA、CB、CC、CD、CE、CF、CF-2、CF-4、CG-4、CH-4、CI-4。
3. 当"S"和"C"两个字母同时存在,则表示此机油为汽柴通用型。
在S或C后面的字母表示的含义是:从“SA”一直到“SN”,每递增一个字母,机油的环保级别都会优于前一种,字母越靠后环保等级越高,国际品牌中机油级别多是SF级别以上的,目前环保级别最高的机油是“SN”级。
基础油分类
![基础油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811cbf24a5e9856a56126022.png)
矿物润滑油基础油又称中性油。
中性油粘度等级以37.8℃(100℉)的赛氏粘度(秒)表示,标以100N、150N、500N等;而把取自残渣油制得的高粘度油,则称作光亮油(bright oil),以98.9(210℉)赛氏粘度(秒)表示,如150BS、120BS等。
我国于70年代起,制定出三种中性油标准,即石蜡基中性油、中间基中性油和环烷基中性油三大标准,分别以SN、ZN和DN加以标志。
例如:75SN、100SN、150 SN、200SN、350SN、500SN、650SN和150BS。
但是,SN油的粘度以40℃的运动粘度,BS则以100℃运动粘度划分。
这些中性油的规格标准已在国内实行了一段时期,对于润滑油总体生产技术起了促进和提高作用。
中国石化总公司从90年代起按照国际上通用的中性油分类方法,并根据国内原油性质和粘度指数,把中性油分为UHVI(超高粘度指数,粘度指数>140)、VHVI(很高粘度指数,粘度指数>12 0)、HVI(高粘度指数,粘度指数>80)、MVI(中粘度指数,粘度指数40-80)和LVI(低粘度指数,粘度指<40)四大类。
另外,根据大跨度多级内燃机油、液力传动油、高性能极压工业齿轮油等高档油品对中性油的性质要求,又订出了HVIS和MVIS两类深度精制的中性油标准,以及HVIW和MVIW两类深度脱蜡的中性油标准。
这些中性油的氧化安定性、抗乳化性、蒸发损失和倾点等指标均较前面几种中性油规定了更高的要求。
HVI高粘度指数中性油,规定粘度指数不小于95。
用于配制粘温性能要求较高的润滑油。
粘度牌号为HVI-75、HVI-100、HVI-150、HVI-200、HVI-350、HVI-400、HVI-500以及HIV-650和两个H VI-120BS、HVI-150BS光亮油。
MVI为中粘度指数中性油。
粘度指数不小于60。
适用于配制粘温性能要求不高的润滑油。
粘度牌号为:MVI-60、MVI-75、MVI -100、MVI-150、MVI-250、MVI-500、MVI-600、MVI-750、MVI-9 00以及MVI-90BS、MVI125/140BS和MVI-200/220BS三个光亮油。
各种基础油性能对比
![各种基础油性能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584d0d06fad6195f312ba6d3.png)
1、润滑油基础油1)定义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大约占润滑油的85—98%.因此基础油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润滑油的品质问题。
目前用做润滑油的基础油主要来源于矿物油和合成油,矿物油基础油由于炼制技术成熟,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等许多特点,目前仍然是润滑油的主要原材料,并且应用范围很广。
合成基础油是在矿物油基础油不能满足润滑油的应用要求的条件下开发出来的,由于合成基础油具有比矿物基础油更好的应用特性,虽然生产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但是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对润滑油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分类美国API根据基础油组成的主要特性把基础油分成5类:I类为溶剂精制基础油,硫含量>0.03%,饱和烃含量<90%,粘度指数80-120;II类为加氢处理基础油,硫含量<0.03%,饱和烃含量>90%,粘度指数80-120;III类为加氢异构化基础油,硫含量<0.03%,饱和烃含量>90%,粘度指数>120;IV类为聚a-烯烃(PAO)合成油;V类为不包括在I-IV类的其他基础油。
基础油可分为矿物油和合成油,第Ⅰ类、第Ⅱ类和第Ⅲ类是矿物油;第IV类和第V类是合成基础油。
2、矿物基础油一)定义矿油基础油由原油提炼而成。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
1995年修订了我国现行的润滑油基础油标准,主要修改了分类方法,并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两类专用基础油标准。
矿物型润滑油的生产,最重要的是选用最佳的原油。
矿物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
其组成一般为烷烃(直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环烷基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
二)分类矿油是指通过润滑油加工工艺得到的润滑油高、低粘度组分,中国的行业标准按粘度指数(VI)分为五类:①低粘度指数基础油(代号:LVI,VI < 40)②中粘度指数基础油(代号:MVI,VI = 40-80)③高粘度指数基础油(代号:HVI,VI ≥ 95)④很高粘度指数基础油(代号VHVI,VI ≥ 120)⑤超高粘度指数基础油(代号UHVI,VI ≥140)基础油粘度等级采用赛氏通用粘度(秒)划分:①粘度组分称为中性油(Neutral),以100℉(37.8℃)赛氏通用粘度(秒)表示,如150N 等;②粘度组分称为光亮油(Bright Stock),以210℉(98.9℃)赛氏通用粘度(秒)表示,如150BS等。
机油粘度与温度对应及适用地区表
![机油粘度与温度对应及适用地区表](https://img.taocdn.com/s3/m/9941d86b561252d380eb6eac.png)
机油粘度与温度对应及适用地区表稀粘度适应温度适用地域(中国)∣5W30 -35℃至30℃新车及北方冬季∣10W30 -25℃至30℃新车及北方冬季∣10W40 -25℃至40℃大部分地区适用↓15W40 -20℃至40℃南方地区5w-40 -30--40度稠20W50 -15℃至50℃南方热带地区及磨损严重的旧车SAE是英文“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的缩写,大家能看见机油罐上会有SAE40,SAE50 或SAE15W-40、SAE5W-40这样的标记,它代表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粘度等级。
W代表冬季使用的机油,前面的数值越小,代表可供使用的环境温度越低,一横后面的数值则代表非冬季使用系列,数值越大,可供使用的环境温度越高。
象SAE40,SAE50这样只有一组数值的是单级机油,不能在寒冷的冬季使用。
象SAE15W-40、SAE 5W-40这样两组数值都有,这就代表这种机油是先进的"多级机油",适合从低温到高温的广泛区域,粘度值会随温度的变化给予发动机全面的保护。
一般说来,可依据车辆所在地常年气温选择机油,具体推荐如下:生产日期与保质期的说明:根据北美和欧洲的法律法规,所有的化学品未开封前都是没有保质期的,可以长期存放,所以原包装的英文说明上是没有“shelf life”的。
但是根据中国国内的法律法规,是必须标有保质期才可在市场上销售,所以购买霍尼韦尔的化学养护用品是不需要担心商品的保质期。
(SAE)适用的环境温度(°C)5w -3010w -2515w -2020w -1530 3040 4050 50多级油的优点1.全年使用,延长发动机寿命,减少磨损(减少冷启动引起的磨损);2.提高燃油经济性;3.降低润滑油消耗;4.减少磨损;5.提供良好低温润滑性;6.更长的换油期;7.大多数重负荷发动机制造商推荐。
目前,机油分类体系以美国石油协会(APT)品质分类系统使用最为广泛,它是根据机油的工作能力,采用简单的代码来描述发动机机油的。
基础油分类标准
![基础油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8d73a31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10.png)
基础油分类标准基础油是炼制润滑油产品的重要原料,根据其化学组成和性能特点,可以将基础油分为不同的分类。
基础油的分类标准通常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和相关行业组织制定,以确保基础油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特定的要求。
1.按照石蜡含量分类1.1 非蜡基基础油非蜡基基础油是指在炼油过程中去除了绝大部分或全部蜡质的基础油。
非蜡基基础油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较高的低温性能,适用于低温环境下的润滑要求,如北方寒冷地区的机械设备。
1.2 蜡基基础油蜡基基础油是指保留了较高含量蜡质的基础油。
蜡基基础油由于蜡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高温性能和润滑性,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润滑要求,如发动机和工业齿轮箱等。
2.按照硫含量分类2.1 低硫基础油低硫基础油是指硫含量低于0.03%的基础油。
低硫基础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和耐磨性,适用于长期使用和高负荷润滑的设备,如航空发动机。
2.2 中硫基础油中硫基础油是指硫含量在0.03%至0.5%之间的基础油。
中硫基础油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润滑性,广泛应用于汽车和工业设备的润滑系统中。
2.3 高硫基础油高硫基础油是指硫含量在0.5%以上的基础油。
高硫基础油在润滑性能方面较差,主要用于特殊工艺要求或特定工业领域,如军工设备或特种机械。
3.按照粘度指数分类3.1 低粘度指数基础油低粘度指数基础油的粘度指数一般在80以下。
低粘度指数基础油具有较大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特点,适用于温度变化较小的场合。
3.2 中粘度指数基础油中粘度指数基础油的粘度指数一般在80至120之间。
中粘度指数基础油具有较好的黏滑性,适用于一般机械设备的润滑要求。
3.3 高粘度指数基础油高粘度指数基础油的粘度指数一般在120以上。
高粘度指数基础油具有较小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特点,适用于温度变化较大的场合。
综上所述,基础油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非蜡基基础油和蜡基基础油、低硫基础油、中硫基础油和高硫基础油、低粘度指数基础油、中粘度指数基础油和高粘度指数基础油等。
机油粘度等级
![机油粘度等级](https://img.taocdn.com/s3/m/dae7f0e4b8f67c1cfad6b81c.png)
40耐外部高温40°C
50耐外部高温50°C
例如:5W-40机油的适用外部温度范围从-30°C至40°C;而10W-30机油适用外部温度范围是-25°C至30°C。显然5W-40的耐热和抗寒性能好于10W-30,不过价钱也相对较贵,所以你要根据你所处环境的要求选择适合你的机油,不然就浪费银子了。
(SAE)
适用的环境温度(°C)
0w
-35
5w
-30
10w
-25
15w
-20
20w
-15
30
30
40
40
50
50
多级油的优点:
1.全年使用,延长发动机寿命,减少磨损(减少冷启动引起的磨损);
2.提高燃油经济性;
3.降低润滑油消耗;
4.减少磨损;
5.提供良好低温润滑性;
6.更长的换油期;
7.大多数重负荷发动机制造商推荐。
市场中现有的机油按SAE法分类,单级机油:冬季用油有6种,夏季用油有4种,多级机油:冬夏通用油有16种。冬季用油牌号分别为:0W、5W、10W、15W、20W、25W;夏季用油牌号分别为:20、30、40、50;冬夏通用油牌号分别为:5W-20、5W-30、5W-40、5W-50、10W-20、10W-30、10W-40、10W-50、15W-20、15W-30、15W-40、15W-50、20W-20、20W-30、20W-40、20W-50。
表5 SAE粘度分级与过去国产机油粘度标号对应关系和使用地区范围
使用地区大气温度范围
过去国产发动机机汽油机机油1
柴油机机油
相当SAE粘度标号
-30℃~-45℃
严寒区稠化8号或寒区稠化合成8号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与性能测试方法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与性能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4579c0d2af90242a895e57f.png)
• 其他指标 • 色度、密度、中和值、残炭等
• 氧化安定性 • 润滑油抵抗氧气的氧化作用而保持其性质不发生 永久性变化的能力。 • SH/T 0193 • 将试样、水和铜催化剂线圈放入一个带盖的玻璃 盛样器内,置于装有压力表的氧弹中。氧弹充入 620kPa压力的氧气,放入规定的恒温油浴中,使 其以100r/min的速度与水平面成30°角轴向旋转。 试验达到规定的压力降所需的时间(min)即为试 样的氧化安定性。
• • • •
饱和烃含量 反映精制深度,影响抗氧能力,粘度指数。 SH/T0753 根据薄层色谱(TLC)分离原理 ,将试样用 甲苯溶解 ,在硅胶棒上分别用正庚烷 、甲 苯展开剂展开后 ,采用氢火焰 (EID)扫描技 术进行检测,最后用面积归一法计算出饱 和烃 、芳烃 、极性化合物 (胶质 +沥青质 ) 三个组分的质量分数 。
• 根据GB/T 265测得试样在100℃时和40℃ 时的运动粘度,通过查表计算得到。
• 倾点 • 油品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被冷却的式样能 够流动的最低温度。反映润滑油的低温流 动性。 • GB/T 3535 • 试样经过与加热后,在规定的速率下冷却, 每隔3℃检查一次试样的流动性,记录观察 到试样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作为倾点。
基础油的理化指标及测试方法
• • • • • 粘度 粘度的表示方法:运动粘度和赛氏粘度 测试方法 GB/T 265 在某一恒定的温度下,测定一定体积的液 体在重力下流过一个标定好的玻璃毛细管 粘度 计的时间,粘度计的毛细管常数与流 动时间的乘积,即为该温度下测定液体的 运动粘度。
• 粘度指数 • 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特征 的约定量值。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粘 度随温度变化越小,粘温性能越好。 • GB/T 1995 • 分为方法A(适用于粘度指数小于等于100的 石油产品)和方法B(适用于粘度指数大于等 于100的石油产品)
油品粘度分类[整理版]
![油品粘度分类[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57b82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18.png)
关于机油粘度分类及标号的含义(补充选购润滑油时的注意事项)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的机油粘度分类法。
SAE采用的是粘度等级分类法,将润滑油分成夏季用的高温型、冬季用的低温型和冬夏通用的全天候型。
具体含义如下:冬季用油有6种,夏季用油有4种,冬夏通用油有16种。
1.冬季用油牌号分别为:0W、5W、10W、15W、20W、25W,符号W代表冬季,W前的数字越小,其低温粘度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适用的最低气温越低;2.夏季用油牌号分别为:20、30、40、50,数字越大,其粘度越大,适用的最高气温越高;3.冬夏通用油牌号分别为:5W/20、5W/30、5W/40、5W/50、10W/20、10W /30、10W/40、10W/50、15W/20、15W/30、15W/40、15W/50、20W/20、20W/30、20W/40、20W/50,代表冬用部分的数字越小,代表夏季部分的数字越大者粘度越高,适用的气温范围越大。
(1)高温型(如SAE20~SAE50)---其标明的数字表示100℃时的粘度,数字越大粘度越高。
(2)低温型(如SAEOW~SAE25W):W是Winter(冬天)的缩写,表示仅用于冬天,数字越小粘度越低,低温流动性越好。
(3)全天候型(如SAE15W/40、10W/40、5W/50):表示低温时的粘度等级分别符合SAE15W、10W、5W的要求、高温时的粘度等级分别符合SAE40、50的要求,属于冬夏通用型。
在选购润滑油时的注意事项:1、要看清生产厂商的商标及条形码,看看是否有权威部门的认证,如ISO-9002等国际质量标准认证,认准润滑油的品牌购买;2、选取价格适中的产品,并非价格越高用起来就越好;3、气温高时使用粘度大一点的润滑油,气温低时使用粘度小一点的润滑油;4、新发动机应选择粘度较小的润滑油,磨损严重的发动机应选择粘度较大的润滑油;5、尽量选择全天候型润滑油。
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按机油粘度等级分类法将机油质量分类,第一类为单级粘度型,又分为高温环境用型和低温环境用型。
机油粘度以及机油型号有什么关系
![机油粘度以及机油型号有什么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d3dd8f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25.png)
机油粘度以及机油型号有什么关系机油有两个指标,一个就是机油的级别。
一个是机油的黏度。
如果更专业一些就是用的第几类的基础油和什么添加剂,就决定机油的品质。
如果用的是五类基础油,加品质非常好的添加剂10,000甚至15,000公里保养是没有问题的。
机油跟市场上其他产品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独家的高新技术,早在1919年就对基础油进行了规范,即分为五类基础油,加添加剂的通用产品,只是包装成不同的品牌而已。
对于内行只会认两个标准,第几类基础油用和哪个公司的添加剂,对于外行就只会认品牌。
甚至荒唐的出现了陶瓷,纳米等润滑油。
就像我们熟悉的商品黄瓜西红柿,你就不会关注品牌,而是只看其品质,如果你了解机油。
机油同样如此。
机油型号分三类:夏季、冬季和四季机油一、冬季用油牌号分别为:0W、5W、10W、15W、20W、25W,符号W代表冬季是Winter(冬天)的缩写,W前的数字越小,低温粘度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适用的最低气温越低;二、夏季用油牌号分别为:20、30、40、50,数字越大其粘度越大,适用的最高气温越高;三、冬夏通用油牌号分别为:5W/20、5W/30、5W/40、5W/50、10W/20、10W/30、10W/40、10W/50、15W/20、15W/30、15W/40、15W/50、20W/20、20W/30、20W/40、20W/50,代表冬用部分的数字越小,代表夏季部分的数字越大者粘度越高,适用的气温范围越大。
(1)高温型:数字表示100℃时的粘度,数字越大粘度越高。
(2)低温型:W表示仅用于冬天,数字越小粘度越低,低温流动性越好。
(3)全天候型:表示低温时的粘度等级分别符合SAE15W、10W、5W的要求、高温时的粘度等级分别符合SAE40、50的要求,属于冬夏通用型。
基础油粘度等级与牌号对照关系
![基础油粘度等级与牌号对照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f7c1886bceb19e8b8f6baaf.png)
基础油粘度等级与牌号对照关系润滑油基础油与粘度等级有一定的对照关系,下面的资料是润滑油基础油的一些基础性知识。
—矿物润滑油基础油又称中性油。
中性油粘度等级以37.8℃(100℉)的赛氏粘度(秒)表示,标以100N、150N、500N等;而把取自残渣油制得的高粘度油,则称作光亮油(bright oil),以98.9(210℉)赛氏粘度(秒)表示,如150BS、120BS 等。
我国于70年代起,制定出三种中性油标准,即石蜡基中性油、中间基中性油和环烷基中性油三大标准,分别以SN、ZN和DN加以标志。
例如:75SN、100SN、150SN、200SN、350SN、500SN、650SN和150BS。
但是,SN油的粘度以40℃的运动粘度,BS则以100℃运动粘度划分。
这些中性油的规格标准已在国内实行了一段时期,对于润滑油总体生产技术起了促进和提高作用。
中国石化总公司从90年代起按照国际上通用的中性油分类方法,并根据国内原油性质和粘度指数,把中性油分为UHVI(超高粘度指数,粘度指数>140)、VHVI(很高粘度指数,粘度指数>120)、HVI(高粘度指数,粘度指数>80)、MVI(中粘度指数,粘度指数40-80)和LVI(低粘度指数,粘度指<40)四大类。
另外,根据大跨度多级内燃机油、液力传动油、高性能极压工业齿轮油等高档油品对中性油的性质要求,又订出了HVIS和MVIS两类深度精制的中性油标准,以及HVIW和MVIW两类深度脱蜡的中性油标准。
这些中性油的氧化安定性、抗乳化性、蒸发损失和倾点等指标均较前面几种中性油规定了更高的要求。
HVI高粘度指数中性油,规定粘度指数不小于95。
用于配制粘温性能要求较高的润滑油。
粘度牌号为HVI-75、HVI-100、HVI-150、HVI-200、HVI-350、HVI-400、HVI-500以及HIV-650和两个HVI-120BS、HVI-150BS光亮油。
MVI为中粘度指数中性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油粘度等级与牌号对照关系
润滑油基础油与粘度等级有一定的对照关系,下面的资料是润滑油基础油的一些基础性知识。
—矿物润滑油基础油又称中性油。
中性油粘度等级以37.8℃(100℉)的赛氏粘度(秒)表示,标以100N、150N、500N等;而把取自残渣油制得的高粘度油,则称作光亮油(bright oil),以98.9(210℉)赛氏粘度(秒)表示,如150BS、120BS 等。
我国于70年代起,制定出三种中性油标准,即石蜡基中性油、中间基中性油和环烷基中性油三大标准,分别以SN、ZN和DN加以标志。
例如:75SN、100SN、150SN、200SN、350SN、500SN、650SN和150BS。
但是,SN油的粘度以40℃的运动粘度,BS则以100℃运动粘度划分。
这些中性油的规格标准已在国内实行了一段时期,对于润滑油总体生产技术起了促进和提高作用。
中国石化总公司从90年代起按照国际上通用的中性油分类方法,并根据国内原油性质和粘度指数,把中性油分为UHVI(超高粘度指数,粘度指数>140)、VHVI(很高粘度指数,粘度指数>120)、HVI(高粘度指数,粘度指数>80)、MVI(中粘度指数,粘度指数40-80)和LVI(低粘度指数,粘度指<40)四大类。
另外,根据大跨度多级内燃机油、液力传动油、高性能极压工业齿轮油等高档油品对中性油的性质要求,又订出了HVIS和MVIS两类深度精制的中性油标准,以及HVIW和MVIW两类深度脱蜡的中性油标准。
这些中性油的氧化安定性、抗乳化性、蒸发损失和倾点等指标均较前面几种中性油规定了更高的要求。
HVI高粘度指数中性油,规定粘度指数不小于95。
用于配制粘温性能要求较高的润滑油。
粘度牌号为HVI-75、HVI-100、HVI-150、HVI-200、HVI-350、HVI-400、HVI-500以及HIV-650和两个HVI-120BS、HVI-150BS光亮油。
MVI为中粘度指数中性油。
粘度指数不小于60。
适用于配制粘温性能要求不高的润滑油。
粘度牌号为:MVI-60、MVI-75、MVI-100、MVI-150、MVI-250、MVI-500、MVI-600、MVI-750、MVI-900以及MVI-90BS、MVI125/140BS和MVI-200/220BS
三个光亮油。
LVI为低粘度指数中性油。
未规定最低粘度指数。
适用于配制变压器油、冷冻机油等低凝点润滑油。
粘度牌号为:LVI-60、LVI-75、LVI-100、LVI-150、LVI-300、LVI-500、LVI-900、LVI-1200以及LVI-90BS、LVI-230/250BS两个光亮油。
HVIS高粘度指数深度精制中性油,除粘度指数大于95外,还有较优良的氧化安定性、抗乳化性和一定的蒸发损失指标。
适用于调配高档汽轮机油、极压工业齿轮油。
其粘度牌号对应于HVI中性油。
HVIW为高粘度指数、低凝点和低挥发性中性油。
除粘度指数大于95外,还规定了较低凝点、较低的蒸发损失和具有良好的氧化安定性。
适用于调配高档内燃机油、低温液压油、液力传动液等。
其粘度牌号对应于HVI中性油。
MVIS为中粘度指数深度精制中性油,除粘度指数不小于60外,还有较好的氧化安定性和抗乳化性。
适用于调配汽轮机油等。
其粘度牌号对应于MVI中性油。
MVIW为中粘度指数低凝点低挥发性中性油,除粘度指数不小于60外,还有较好的氧化安定性、抗乳化性和蒸发损失。
适用于调配内燃机油、低温液压油等。
粘度等级牌号的划分
本部分基础油粘度等级牌号是按赛氏通用粘度来划分的,其数值为某粘度等级基础油运动粘度所对应的赛氏通用粘度整数近似值。
低粘度组分称为中性油,粘度
等级以40℃赛氏通用粘度[秒(S)]表示;高粘度组份称为光亮油(BS),粘度等
级以100℃赛氏通用粘度[秒(S)]表示。
润滑油基础油的分类
项目
很高粘度指数
高粘度指数
中粘度指数
低粘度指数
120≤VI<140 90≤VI<120 40≤VI<90
<40
通用基础油 VHVI HVI
MVI LVI
低凝基础油 VHVI W HVI W MVI W —
深度精制基础油VHVI S HVI S
MVI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