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摄影史大事年表

合集下载

世界摄影首事年表 早期摄影(1840—1889)

世界摄影首事年表 早期摄影(1840—1889)

★世界摄影首事年表早期摄影(1840—1889)1839 ○法国学术院举行的科学院和美术院联席会议宣布是年八月十九日是世界摄影术诞生日。

○《达盖尔摄影手册》于八月二十日开始发行,是世界上最早介绍摄影术的书籍。

○A·昂克诺恩摄制的《救世主的雕刻头像叠印在株树叶上》,是世界上第一幅叠印照片。

○10月16日萨克斯顿的《费城风光》一片为美国现存最早一幅银版法照片。

○世界摄影史上第一件摄影文史材料,是法国天文学家、国会议员F·阿拉哥为达盖尔代为申请专利的报告书《关于达盖尔式摄影法的报告》。

○W·H·塔尔波特,在实验中将实物置于涂有硝酸银或盐化银的纸上,使之曝光,并以安摩尼亚或碘化钾定影制作成画面有该实物影象的“照片”。

这些照片应是摄影史中最早的“无底照片”或曰“物影照片”。

○出现首批建筑摄影照片。

如W·H·塔尔波特的《拉科克修道院》,P·G·J·洛特宾耶雷的《雅典的卫城入口》等作品。

○R·科尼利厄的《自画像》为现存的最早人像摄影作品。

(也有材料说是A·沃尔科德于1840年用达盖尔法于年底拍摄J·约翰逊的《侧面像》为最早人像摄影作品)。

○“摄影”(photography)、“负片”(Negative)、“正片”(positive)出自J·赫谢尔爵士的建议,也有说早在1937年H?弗洛朗斯就用photographie一词。

〇W·H·塔尔波特成功拍摄了显微镜下的物体。

1840 ○摄影史上现存最早的一幅人体摄影,是佚名拍摄的《裸女》。

○H·巴亚尔拍摄的《溺水者自拍像》是世界上第一幅“有感而发”的摄影作品。

同时摄影史家认为:它还是摄影艺术中“荒诞摄影”这一品种第一幅“萌发”性作品和首幅自拍照片。

○世界上第一幅天文摄影是美国化学家J·W·德雷珀拍摄的月蚀照片。

摄影简史-摄影技术的诞生与发展

摄影简史-摄影技术的诞生与发展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1826年 尼埃普斯在他的工作室里利用“日光摄影法” 1826年,尼埃普斯在他的工作室里利用“日光摄影法”,把涂有沥青的金 属锡板放在装有镜头的暗箱中,并将镜头在窗口对准室外,经过8小时的曝光, 属锡板放在装有镜头的暗箱中,并将镜头在窗口对准室外,经过8小时的曝光, 再将锡板浸入熏衣草油中冲洗, 再将锡板浸入熏衣草油中冲洗,得到了目前存世的唯一保留下来的一幅最早期 的影像照片,但由于日光摄影法光敏度特别低,不可能成为实用的摄影方法。 的影像照片,但由于日光摄影法光敏度特别低,不可能成为实用的摄影方法。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应用CCD 应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传感器元件的数码后背。 CCD( Device)传感器元件的数码后背。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2000年 2000年5月,佳能(Canon)公司推出高档数码相机EOS-D30,它使用CMOS代替 EOSCMOS代替 佳能(Canon)公司推出高档数码相机EOS D30,它使用CMOS CCD。 CCD。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1841年 1841年,英国塔尔博特把墨底白图象的负片与另一张感光的药膜面 相贴,然后曝光、显影、定影, 相贴,然后曝光、显影、定影,最后得到了无数张与原物影像一样的正 ,(“卡罗式”摄影法)这种负片——正片法一直延用至今, ——正片法一直延用至今 像,(“卡罗式”摄影法)这种负片——正片法一直延用至今,缺点是 负片纸基厚,印出的照片清晰度差。以后, 负片纸基厚,印出的照片清晰度差。以后,又发明用透明的片基代替纸 基做负片并制成干板,逐渐改用醋酸纤维做负片, 基做负片并制成干板,逐渐改用醋酸纤维做负片,照片的质量有了很大 的提高。 的提高。

最新摄影简史

最新摄影简史

摄影简史1,法国科学家尼埃普斯于19世纪20年代完成了关于摄影的最早实验,并在1826年拍摄了最早的永久影像。

2,1839年8月9日,法国科学院向全世界公布了法国科学家达盖尔的银版法摄影术---将一块涂有感光剂的金属板通过照相机短暂感光后,再通过药液的化学作用,直接获得相当逼真的影像。

同时,英国科学家塔尔博特也通过照相机试验,采用了纸负像工艺,并成功将负像转印成正像,为摄影发展奠定基础。

1839-1924年,摄影技术的初创阶段。

1841年,第一台全金属机身的照相机诞生。

1851年,物理学家马科斯威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

1866年,德国化学家和数学家联手,在德国蔡司公司发明鋇冕光学玻璃,生产出多组多片的正光摄像镜头。

1868年,法国科学家提出了一整套更为完善的彩色摄影方法,并于1877年采用三色滤镜完成天然色照片。

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将乳化银感光剂涂布在明胶上,制造出新型的感光材料--柔软、可绕卷的胶卷。

同年,柯达公司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这种胶卷的可携带方箱相机。

1936年,柯达公司生产出第一张三层乳剂的减色法彩色反转片。

1925年,直到20世界60年代,是摄影技术发展的第二阶段。

1925年,德国莱兹公司生产出世界第一批平视旁轴取景的135相机,这种采用铝合金机身、五镜片镜头、焦平面快门的相机命名为“徕卡”。

1929年,德国禄莱公司生产出世界第一台双镜头反光120相机,命名为禄莱弗莱克斯。

50年后的中国海鸥相机继承了其技术与摄影风格。

1948年,原民主德国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五棱镜取景的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康泰克斯S型。

同年,瑞典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俯视取景的组合式120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哈苏勃莱德。

1977年,日本小西六摄影工业公司生产出世界第一台自动对焦的135平视旁轴取景相机--柯尼卡C35AF型。

1985年,日本美能达公司生产出世界第一台集多功能于一身的A7000型135单镜头反光相机,内置马达。

世界摄影史 百年大事

世界摄影史 百年大事

1900年,国际镜头制造商巴黎会议商定镜头光圈级数统一。

1901年,伊斯曼柯达公司成立。

1902年,美国耶鲁大学开始有了新闻摄影课。

1902年,美国摄影家斯蒂格利茨组织“摄影分离派”,使美国摄影界摒弃了19世纪以来模仿欧洲学院式艺术的传统。

20世纪初,艺术摄影中心从英国转移到美国。

1904年,英国《每日镜报》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用照片报道新闻的报纸。

1904年9月30日,日本《朝日新闻》刊登照片,为日本报刊刊登照片之始。

1906年,德国化学家制出第一批对所有颜色都能感光的黑白“全色”片{胶片与干版)。

1909年,海因发表两套童工照片直接影响厂美国关于童工的立法。

以推动社会变革为己任的写实派摄影家把镜头对准人和社会,海因是其代表人物。

1912年,伊斯曼柯达公司发售袖珍柯达相机。

1914年,美国开始在护照上贴用像片。

1916年,伊斯曼柯达公司生产出第—台具有测距器的相机。

1917年,伊斯曼柯达公司开发出航空照相机及航空摄影所用软片,广泛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美国摄影家科伯恩拍出第一批抽象照片,名为“旋涡照片”。

1919年世界摄影出现新的流派——抽象主义摄影。

1919年8月27日,列宁签署命令,把俄国摄影、电影工商业收归国有。

之后,苏联把这—天当作苏联摄影的诞生日。

20世纪20年代,德国摄影家哈特菲尔德运用剪辑照片作政治宣传。

1921年,匈牙利摄影家莫霍伊——纳吉.尝试不用照相机的抽象摄影。

后发表《绘画•摄影•电影》、《新的视觉》等文。

他的理论与实验对20世纪中叶西方摄影、美术及应用美术有很大的影响。

1921年,美国超现实主义摄影家曼•雷把多种平面的、立体的不透明物,放在感光纸上曝光和显影,制作出“光影图像”。

1929年他发明“中途曝光”技术。

1921年,伊斯曼柯达公司制出第一批放大机。

1922年,小机身、大口径(f2-f1.8)镜头的Er-manox相机在德国出世。

在徕卡相机出世前许多摄影记者使用它。

摄影——理论基础知识

摄影——理论基础知识

1839年8月19日,在法国学术院举行的科学院和美术院的联席会议上,法国政府授命巴黎天文馆长阿拉贡公布了达盖尔发明的银版摄影技术的详细经过,在摄影史上,都认为这一天是摄影术的正式诞生日。

第一策略:摄影知识一、摄影的历史1、摄影技术的变迁:达盖尔版(1839-1850)→卡罗版(1841英国科学家塔尔博特“卡罗摄影术”的技术,奠定了现代摄影术的基础。

)→湿版(1851-1890,1851年,英国雕塑家阿切尔,发明了湿版摄影法。

)→干版(现代摄影雏形:19世纪70年代,英国医生马多克思,发明了干版摄影。

)2、相机的变迁:伸缩木箱照相机(1839)→柯达1号(1888)→4又1/2单反相机→莱卡I型(1925)→35CM单反相机(1949)→傻瓜相机(20世纪70年代)→拍立得(Polaroid)(1948)→数码相机(1995)。

3、第一幅照片:1826年用8小时曝光。

感光材料:银版的发展,1839年它将曝光时间缩短到2至3分钟。

4、伊斯曼的出现,给摄影史带来了新的革命,1889年,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将伊斯曼提供的70毫米胶卷切成两条各宽35毫米的长条,并在两边打上卷片用的小方孔,这就是日后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35毫米胶卷。

达盖尔的伸缩木箱摄影机。

由于曝光时间过长,当时拍摄人像时,被拍摄者需要坐装有头部支撑架的特制座椅。

美国柯达公司于1934年推出了宽度为35毫米的胶片,很快成为最流行的胶卷和电影胶片类型,并一直持续使用至现今。

5、几次重大变革与相关人物:1931年,美国电器工程师埃杰顿(称为“闪光灯之父”)发明了电子闪光灯。

1907年,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天然彩色片”透明正片,是真正实用的彩色片。

1936年,伊斯曼公司推出了第一个三层乳剂彩色片考贝以后,德国阿克发、日本富士、英国伊尔福等相继推出了彩色正、负片。

1947年,美国物理学家兰德发明了一次成像摄影术。

1945年,瑞典人哈斯布莱德设计了120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摄影发展历史

摄影发展历史
摄影简史
主讲人:
路百乐
我要学摄影
谁都当不了你的老师, 只有自己才是最好的老
师。 --静水深流
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 1826年,法国人尼普斯发明“日光蚀刻 法”。
窗 外 的 风 光
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1837年 法国人达盖尔(Daguerre)发明了 “银版法摄影术”。1839年8月19日,摄影术 诞生。
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 1990年东芝公司生产出40万像素mc200数 码相机。
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 1997年东芝公司生产出世界第一台33万像 素CMOS图像传感器数码相机。
优秀摄影作品欣赏
• 尤瑟夫•卡什摄于1941年12 月。拍摄过程中,丘吉尔 总叼着一支雪茄,神情闲 散。与人们熟知的坚毅、 自信、镇定不相符,于是 卡什走近丘吉尔,一把扯 掉了他嘴上的雪茄。丘吉 尔正要发怒,卡什按下了 快门。就这样,一幅世界 名作诞生了。这张照片发 表后,极大地激励了英国 人反抗德国法西斯的斗志, 成为英国人的精神象征。 照片本身也成了世界摄影 史上最著名最重要的影像。
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 1929年禄莱生产出双镜反光120相机。
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 1948年德国生产出第一台五棱镜单镜头反 光135相机“康太克斯S型”。
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 1948年瑞典生产出第一台可换镜头和片盒 的120单镜反光相机“哈斯勃徕德”。
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 1959年德国阿克发公司生产出自动曝光照 相机。
优秀摄影作品欣赏
• 挟尸要价---金镜头奖
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 1888年美国人伊斯曼制造出第一部“柯达” 照相机。
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 1891年,柯达生产出可装卸胶卷。 • 1936年,柯达生产出彩色胶卷。 • 1947年,美国波拉公司生产出一

中外摄影史

中外摄影史

中外摄影史中外摄影史1. .流传至今的金属板固定影像照片<<牵马的孩子>>是尼埃普斯1825年拍摄的,它拍摄的是一幅17世纪的荷兰版画,这照片是有确切年代可稽的世界上第一张照片.2. 尼埃普斯于1826年拍摄<<窗外风景>>是世界上第一张自然拍摄的照片.3. .1839年8月19日.法兰西学术院举行科学院和美术院联席会议,正式认定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创立了摄影术,并将这一发明公之于众.达盖尔在1839年8 月20日出版发行了<银版摄影术与透视画的演进实录>一书.这本后来被简称为”达盖尔摄影手册”的书迅速传遍欧美.4. 1839年塔尔博特得知达盖尔法即将公布,便于1839年1月申报了自己创立的负像,正像摄影系统.1841年,经历改进完善后的塔尔博特负正系统摄影才在英国正式获得专利权.塔尔博特把他这一摄影方法命名为”卡罗式摄影” 5. 塔尔博特除作为摄影主流负正系统发明人而载入摄影史册外,在1833年至1846年间以连载方式,发表了著名的作品<<自然的画笔>>,<<打开的门>>. 6. 亚当森的肖像摄影稳定地展示了卡罗摄影的优点.7. 法国人勒.格雷.成为”美术沙龙”平面艺术组的第一位摄影家,1855年在世界展览上奖.1856年拍摄的<<海上的双栀船>>,世界上第一个得到国家最高当局支持的摄影团体”英国皇家摄影学8. 1853年”(时称”英国伦敦摄影学会”)在伦敦成立. 会9. 画意摄影的真正开拓者,还要数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1857年,雷兰德在英国曼彻斯特艺术珍品展览会上展出了他的代表性摄影作品<<人生的两种选>>,使他赢得了”艺术摄影之父”的美誉. 择10.罗宾逊式的画意摄影又被称为”风俗画意摄影”1858年罗宾逊的代表作<<逆留>>.11.罗宾逊不仅是一位成功的艺术摄影实践者,也是一位杰出的摄影理论家和活动家.1869年塔出版<<摄影的画意效果>>.1884年,罗宾逊又发表《照片的构图方法》。

外国摄影史

外国摄影史
1932年,“f64小组”F64小组名字来自于当时镜头最小的光圈值,隐喻著衍生的涵义是力求作品具有最清晰的画面与景深。这个小组对於摄影的纯粹度要求甚高,追求画面的精致,但不赞同在底片曝光前後做多余的处理,要求画面的张力,不格放或裁切影像,不用光面像纸,这些对摄影者的技术与艺术都是很高的挑战,对美国的摄影史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代表人物:爱德华·韦斯顿;1935年FSA摄影群体。1936年,摄影联盟。
1961细江英公(日)《蔷薇刑》杜恩·迈克斯1969《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恩斯特·哈斯《亚利桑那风光》。1977,苏珊·桑格塔(美)《论摄影》
布兰·阿伦《闪电捕捉者》
1980罗兰巴特(法)《明室》。1984大卫·霍克尼(美)照片拼贴集《摄影作品》。
参考书目:
王传东《现代摄影教程》山东美术出版社山东2005
彼得·亨利·埃默生(英)《从沼泽地归来》著作《自然摄影》,作品《收获》
1889,戴维森《葱田》针孔成像的一个典例;1897,《摄影笔记》创刊,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参与编务。德马奇《在草坪上》、1900《裸体》
斯蒂格里茨《终点站》1892;纯影派爱德华·斯泰肯1902《小圆镜》、1904《记忆中》;
1886年,伊斯曼(美)公司开张,批量生产“胶卷”;1888年,“柯达一号”照相机诞生;约翰·卡巴特生产以赛璐珞为基础的柔韧负片。
“柯达ABC”系列照相机诞生。1899年,在法国巴黎诞生第一台彩色照相机;明胶溴化银晒相纸普及;出现曝光表和焦平面快门。90年代末,出现真正的袖珍相机和亮室装片胶卷。
1900,在巴黎国际会议出现光阑光圈系统。1904,卢米埃尔兄弟(法)“奥托克罗姆”彩色工艺;1906,克莱尔·芬利(英)“芬利彩色工艺”。1910,路易·D·杜菲(英)“屈光彩色干版”。1912,柯达出售“最佳盒式柯达相机”。1915,约翰·哈特菲尔德和乔治·格罗兹(德)开始摄影蒙太奇创作。

摄影发展简史(胶片和相机)[121页]

摄影发展简史(胶片和相机)[121页]

醋酸纤维素软片
由于这种硝化纤维素软片十分易燃,人们在不断探 究新的材质来代替它。到了20世纪30年代,人们采用 了没有燃烧性的醋酸纤维素软片。从此以后,又屡次 改进乳剂,使其感光性能不断增加。
1912年后,电影机厂商大量生产35毫米胶卷,照 相机制造厂家把这种电影底片应用于照相机。
彩色软片的诞生:“减色法”
16世纪——暗箱摄影
• 早在十六世纪,艺术家们就利用照相暗盒来记录 光影。
• 这种早期的照相设备并不能产生出照片,它只是 利用了一个黑暗的屋子的一堵墙上的孔,将外面 的景物投射到了平面上。实际上,整个屋子就能 构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Pinhole camera)。而 照相暗盒英文原文(camera obscura)的字面意 思就是“黑暗的屋子”。
法国人约瑟夫·尼埃普斯:世界第一部照相机的发明 者和第一张照片的拍摄者(1826年)
实景拍摄《窗外》
• 法国人约瑟夫·尼埃普斯是世界上第一幅永久性照片的成功拍摄者。 从1793年起,尼埃普斯就已从事用感光材料做永久性的保存影像的 试验。
• 1826年的一天,尼埃普斯在房子顶楼的工作室里,拍摄了世界上第 一张永久保存的照片。
• 他当时的制作工艺是将装有镜头的暗箱放在工作室的窗台上,在白 蜡板上敷上一层薄沥青,然后利用阳光和原始镜头,拍摄下窗外的 景色,曝光时间长达八小时,再经过熏衣草油的冲洗,才获得了人 类拍摄的第一张照片《窗外》。
• 在这张正像上,左边是鸽子笼,中间是仓库屋顶,右边是另一物的 一角。由于受到长时间的日照,左边和右边都有阳光照射的痕迹。 尼埃普斯把他这种用日光将影像永久的记录在玻璃和金属板上的摄 影方法,称作“日光蚀刻法”,日光绘画,又称阳光摄影法。
安装有头部支撑架的特制座椅上。

【摄影史话】摄影术170年大事记

【摄影史话】摄影术170年大事记

【摄影史话】摄影术170年大事记一、摄影术的诞生和初期发展(公元前400多年——1839年——1870年)◆公元前400多年,中国哲学家墨子观察到小孔成像的现象,并记录在他的著作《墨子·经下》中,成为有史以来对小孔成像最早的研究和论著,为摄影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

墨子之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数学家欧几里德、春秋时期法家韩非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北宋科学家沈括等中外科学家都对针孔成像有颇多论述,针孔影像,已为察觉乃至运用,但只可观察,无法记录。

◆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了供绘画用的“成像暗箱”。

◆1704年,英国人牛顿首先论及“干涉色”现象。

◆1725年,德国纽伦堡阿道夫大学医学教授亨利其舒尔茨(Heinrich Schulze1687-1744)发现硝酸银溶液在光作用下会变黑,并于1727年发表论文《硝酸银与白垩混合物对光的作用》,论文讨论了硝酸银混合物在光作用下记录图案的功能,德国人称之为现代摄影的始祖。

◆1756年,奥地利人福伦达在维也纳创立福伦达公司。

◆1757年,英国人道龙发明消色差透镜。

同年,意大利人贝卡利发现了氯化银的感光性能。

◆1793年,法国尼埃普斯兄弟两人首先设想利用感光物质来固定针孔镜箱所形成的影像。

◆1802年,英国人汤姆斯维吉伍德(Thomas Wedgwood)完成“晦影照相机”,使用可感光的硝酸银纸,其学生亨弗利爵士以氯化银取代硝酸银定影,制成人类史上第一张较能久存的照片。

此二人被誉为“暗箱”与感光材料结合的先驱者。

◆1816年,尼埃普斯用自己定名的“人工魔眼”的透镜装配成第一架照相机。

并使用它制作出一些不能耐光的负像照片。

◆1817年,德国人格罗特胡斯创立光化学反应的理论,并在1818年公开发表。

◆1819年,英国人赫谢尔(John Herschel)发明了定影法,可使已感光的氯化银固定下来,从而可长期保存影像。

其方法一直被沿用至今。

◆1825年,尼埃普斯用晒相法在涂有沥青的石板上制作了《牵马少年》照片。

摄影史论年表

摄影史论年表

世界感光材料发展年表1727 ○德国医学教授J·H·舒尔茨发现硝酸银具有感光性能。

1826 ○法国J·N·尼埃普斯用光敏沥青涂布锡板获得影象的“日光绘画”问世。

1835 ○F·塔尔波特完成了用图纸浸泡氯化银溶液获得负像,再复制出正象的“光力照相法”。

1837 ○法国画家L·J·M·达盖尔用自己发明碘化银法拍出照片《静物》,1839年正式推出,命名“达盖尔摄影法”。

1839 ○1月29日,英国天文学家J·W·F赫歇尔配制出迄今仍在使用的定影剂“硫代硫酸钠”。

1840 ○F·塔尔波特首次用碘化银用作感光剂。

1841 ○F·塔尔波特的用碘化银用作感光剂取得英国专利,命名“卡罗式摄影法”,后又称“塔尔波式摄影法”。

奠定了负象——正象的感光洗印基础。

1847 ○J·N·尼埃普斯的侄子A·尼埃普斯研制成功“蛋白玻璃”感光板。

1850 ○L·D·B·埃夫拉尔发明“蛋白相纸法”(一说为1848年6月)。

1851 ○F·S·阿切尔的火棉胶湿板摄影法诞生,该法又译作“湿珂罗丁法”使摄影的感光材料发展到一个比较完善的阶段。

1852 ○H·V·赫尔姆霍茨提出以T·杨的彩色感觉理论为基础的彩色照相法。

○12月,卢谷勒发明“蜡纸版”感光材料。

1854 ○法国人M·A·戈丹的“干珂罗丁法”问世。

1855 ○J·C·麦克斯韦尔发明了加色法彩色摄影原理。

1861年由T·萨顿用三色滤光镜予以验证,(时间有说为1860年)。

1868 ○L·D·奥伦提出减色法理论。

1869 ○C·克罗同样独立提出该法设想。

1871 ○R·L·马多克斯发明明胶溴化银照相干板,创立了现代所用负片——正片的印制方法。

摄影的发展史

摄影的发展史

摄影的发展史关于摄影的发展史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

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发射或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摄影的发展史,一起来看看吧。

一、摄影术的诞生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古代的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墨翟(前468-前376)就发现了小孔成像的现象,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的直线传播。

直到16世纪的后半页,欧洲人在墙壁上打孔并装上凸透镜,从另一侧的墙壁上观看室外的彩色图像。

称为“暗室”。

17世纪初,装有凸透镜的小型“暗箱”开始出现,用来作为绘画的工具。

但300多年来始终没有办法把画面固定下来。

19世纪初,英国人韦奇五德用皮子作画“阳光画”最终失败了。

世界摄影史上的第一张照片是1826年由法国人尼普斯拍摄的《鸽子棚》。

现代公认的摄影术的诞生是在1839年。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术”。

二、摄影术的发展1、卡罗式摄影术;2、玻璃的使用;3、火棉胶的发明;4、从湿板到干板;5、从干板到胶卷;6、柯达公司的诞生。

三、从黑白到彩色黑白胶卷:1981年:ISO20°;20世纪20年代:ISO30°;20世纪40年代:ISO100°; 20世纪50年代:ISO400°;20世纪60年代:ISO3200°;1936年,柯达公司推出了第一卷彩色反转片胶卷(Kodakchrome);1937年,爱克发公司柯达公司推出了第一卷彩色负片胶卷(Agfacolor)。

四、四大胶片公司柯达公司:美国,1888年;爱克发公司:德国,1873年;依尔福公司:英国,1879年;富士公司:日本,20世纪初。

五、照相机的发展19世纪初,装有45°反光镜的“暗箱”;1839年以后,去掉反光镜的“暗箱”成为照相机;1860年,带有皮箱的照相机出现(黑布蒙头);1905年,柯达公司生产出使用胶卷的照相机;1923年,徕卡公司生产出第一台使用135胶卷的小型平视取景照相机;1940年以后,单镜头反光相机开始出现;1870年,“傻瓜”照相机开始出现;1990年以后,数码相机出现。

中外摄影史

中外摄影史

中外摄影史第一节:摄影史前史1786-1830 面向摹写术面向摹写术虽然与摄影技术发展毫不相干,但它可以被说成摄影在观念形态上的向导,从而进一步导致了今天的投币照相机以及波拉罗伊德相机(一次性成像相机)的产生。

第一节影术的诞生摄影术诞生的原因:社会需求、描绘世界、记录影像、传递信息1.尼埃普斯的“日光刻蚀法”1827年尼埃普斯用8个小时曝光拍摄了《窗外景色》,并称其摄影方式为阳光摄影术。

2.影术的正式诞生———达盖尔的“银版影法”1837年,《工作室一角》被认为是首次定影成功的金属银盐干版,并作为摄影术发明的凭证。

1839年8月19日,达盖尔公布发明,摄影术公布于世。

达盖尔银版摄影的优点:影响品质极其优良,颗粒细腻,影像锐利,层次丰富。

曝光时间减少到30分钟。

达盖尔银版摄影的缺点:观看照片视线必须与照片成一定角度,且不可复制,不利于影像的传播。

达盖尔主要作品:《巴黎寺院街》1838年3.“负正系统”与塔尔博特的“卡罗式摄影法”1841年,塔尔博特为他发明的卡罗版摄影术申请了专利。

卡罗式摄影术的特点:优点:成本低廉,可反复印制缺点:使用纸纤维成像,颗粒粗,清晰度差,反差大。

塔尔博特主要作品:《巴黎林荫道的风景》1843年;《自然的铅笔》摄影集1844年-1846年1840年,巴耶尔《扮成溺水自尽者的巴耶尔》第二节影初创期的艺术探索1.影术的应用和改进蛋白相纸:尼埃普斯的侄子发明蛋白玻璃摄影法,但因感光速度慢改成“蛋白相纸”优点:影响质量好,不易褪色,提高了影像的层次感,降低了反差和硬度。

1851年阿切尔“火棉胶法”:又称为湿版法,因为火棉胶干了就不感光了。

湿版摄影法优点:底片影纹极清晰,可无限印制;价格低廉;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火棉摄影法;它的光敏度比卡罗式摄影法和蛋白玻璃摄影法都高湿版摄影法缺点:使用不便,操作困难;都必须随身携带俺是帐篷最早的战地摄影师——罗杰·芬顿——克里米亚战争(1855)2.早期肖像摄影1853年,法国杜里奥《裸体》1853年,法国维伦努《拿水瓶的女子》苏格兰,希尔和亚当逊,以卡罗式摄影术为人们拍摄肖像。

摄影简史

摄影简史

摄影简史4个时期一、摄影术的诞生和初期发展(公元前400多年——1839年——1870年)小孔成像,摄影雏形原理探索,沥青作为感光剂二、摄影术快速发展期(1870年——1914年)使用卤化银做感光剂,曝光时间缩短三、摄影术成熟期(1914年——1960年)发明了胶卷和简单易用便于携带的相机,摄影大众化四、摄影术电子化高速发展时期(1960年——至今)电子化,数码化技术应用1825年法国发明家奈斯福尔.尼埃普斯使用感光方法制作的《牵马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照片。

现代公认的摄影术的诞生是1839年,法国人画家达盖尔银版摄影技术正式问世。

达盖尔成为举世公认的“摄影之父”贝亚德将照片第一次登上了报纸乔治.伊士曼George Eastman,这位柯达公司的传奇创办人,他成功的运作一些技巧,让小型的摄影机具进入到各个家庭1892年,美国人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和下属威廉•迪克森(William Dickson)推出了35mm胶片规格,19世纪初装有45°反光镜的暗箱♦1905年柯达公司使用胶片的照相机♦1923年徕卡公司使用135胶卷的小型平视取景照相机♦1940年单镜头反光相机♦1970年“傻瓜”照相机开始出现♦1990年数码相机开始出现1975年,柯达公司用CCD制造了可以操作的电子相机,实验室阶段的数码相机诞生摄影鉴赏摄影佳作的三个原则•1)一个鲜明的主题;•2)强烈的吸引力,欣赏者的眼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作品;•3)画面简洁,是减法。

成为经典摄影作品的六大准则:1作品准确定位,手法合法;2)作品对生活有独特的见地;3)创新,包括手法、立意和主题等4)作品领否令人激动或者过目不忘作品技巧娴熟6)有社会反响,经得起历史考验摄影出烂片西意欧十大三字经定律1)镜头多2)随便拍3)学习少4)俗旅伴5)缺准备6)闹哄哄7)居高位8)交孬友9)缺风格10)无恒心突出主体的六个手法•1黄金分割点•2大小对比•3明暗对比•4色彩对比•5动静对比•6虚实对比摄影画面的影像要素线条:画面组织的形式构成的重要元素,在画面中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世界摄影史的发展脉络

世界摄影史的发展脉络

•世界摄影史的发展脉络(一)早期(1825—1917):摄影术的探索和实验时期;(二)现代(1918——1960年代):摄影艺术现代主义思潮处于主流的时期,摄影艺术多元发展,相互辉映;(三)后现代(1970年代——今):摄影艺术进入后现代主义时期。

•摄影的曙光•第一节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第二节新的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第三节摄影术的改进•第一节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一·《墨经》光学八条•1、光的直线传播•2、影子的成因及变化规律•3、针孔成像的道理•4、针孔暗箱成像时,物、像大小取决于物距和像距的关系•5、类似放大率的概念•第一节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二·光学折射现象的发现1、公元前139年西汉淮南王刘安主编《淮南万毕术》——用冰造透镜的记载;2、汉武帝时,人们懂得用白光琉璃折射阳光使暗室变白昼;3、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对小孔成像和凹面反光镜作分析和解释;4、元代、明代数位科学家进行了小孔成像光学实验。

•第一节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三·色散现象的发现和感光化学应用1、北宋药学家寇宗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石英类晶体折射并发散色光的记载;2、公元三、四世纪的中国炼丹术记载金属的化学反应;苏轼《物类相感志》记载“盐卤写纸上,烘之字黑”;两千多年前的中国陶瓷制造也应用了感光化学的方法。

•第二节新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一·托马斯·韦奇伍德(Thomas Wedgwood)(英)•二·尼埃普斯(Niépce Joesph Nicéphore)(法)“阳光摄影术”(Heliography)•三·达盖尔式摄影法(Daguerreotype)银版法:标志着摄影术的诞生•四·塔尔博特(W.H.F.Talbot)与卡罗式摄影法(Calotype)•第二节新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一·托马斯·韦奇伍德(Thomas Wedgwood)(英)•第一位在暗箱内用感光材料录下影像以达到记录目的的人——数次不成功的实验•暗箱(Camera Obscura)——一个黑暗的房间•第二节新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二·尼埃普斯(Niépce Joesph Nicéphore)(法)“阳光摄影术”(Heliography)•Niepce拍摄的《窗外的风景》,Paysage a Saint-Loupe de Varennes(法文) •以沥青为感光材料,这幅特长时间曝光的作品产生相当特殊的影像,由于曝光时阳光角度产生了改变,所以光线就产生了趣味的变化。

世界摄影史大事年表

世界摄影史大事年表

世界摄影史大事年表(1881年—2004年)1881年在美国,弗雷德里克• E.艾夫斯发明了网版照相制版工艺,让照片和其他影像的复制操作变得同印刷文字一样。

1883—1890年使用干版或胶卷的小型相机问世(特别是乔治•伊斯曼的柯达相机),曝光与胶片冲印的商业流程分离,从而使得人们对摄影的兴趣增加。

1888—1890年查尔斯•德里费尔德和斐迪南•胡尔特确立了测定影像亮度、曝光度和感光乳剂敏感度的方法,并于1890年发表了一篇关于感光测定的文章。

雅各布•里斯出版了关于纽约贫民窟生活的图片集《另一半是怎样生活的》。

1889年英国摄影家彼得•亨利•爱默生出版了《自然主义摄影》(Naturalistic-Photography)一书。

普罗塔F7.5镜头——第一款去像散透镜镜头发明。

乔治•伊斯曼为透明胶卷申请专利。

1890年照片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流行的期刊上,并逐渐取代手绘插图。

越来越多的女性涉足摄影,有的作为专业,有的仅仅作为业余爱好,尤其是在美国。

1890—1910年摄影艺术运动在欧洲和美国盛行:连环会、巴黎摄影俱乐部、摄影分离派和其他的画意摄影组织兴起。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展示了一种照相投影仪,可以每秒显示16帧画面。

1897年采用埃夫斯和斯蒂芬•霍根发明的网版技术,网版图片第一次通过电动印刷机在报纸上印刷出来。

1898年美国摄影家吉米•赫尔在古巴拍摄美西战争。

尤金•阿杰在巴黎开始摄影生涯,并持续到1927年。

1900年定焦伊斯曼•布朗尼相机问世。

1903年艺术摄影杂志《相机作品》在美国发行。

1904年刘易斯•海因在纽约开始了作为社会摄影师的职业生涯。

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里昂发明了制作全彩照片的奥托克罗姆工艺,并于1907年投入商业使用。

1905年阿尔弗雷德•施蒂格里茨在纽约第五大道291号开办了摄影分离派的小画廊。

1906年第一批全色干版在英国问世。

1907年美国摄影家爱德华•S.柯蒂斯开始刊出《北美的印第安人》。

世界摄影史

世界摄影史

世界摄影史
18939年8月19号.摄影史的开端.摄影正式诞生的日子.
摄影PHOTOGRAPHY 希腊语原意是: 用光线绘画
Photography 一次在1939年.经英国科学家赫谢尔John Frederick William Herschel
定名一直沿用至今.
摄影的诞生
摄影的实质就是以光对感光材料的作用而产生稳定的影象
人类在很早以前就用其他手段留影响.典型的是暗室成像.针孔成像和牛眼等.
暗室成像针孔成像是现代相机的雏形.牛眼是镜头的前身.这些捕捉影象的方式.无疑为摄影的发明和诞生做下的铺垫.
早在亚里士多德时期.波尔塔就用暗箱做绘画辅助工具.
米兰物理学家卡尔达诺推崇的一种方法将双凸镜镶在孔上面得到明确的影像
1573年.佛洛伦斯数学家兼天文学家丹拉在<欧几里德远近法>一书中发表了摄影法的第二改良方案.证明了如果使用凹面镜子可以把倒像还原成正像.1636年阿道夫大学数学教授休温特把3块焦距不同的透镜组合在一起.用木头做了一个叫牛眼睛的球.球中间穿过一个通光的孔.孔的两端镶上焦距不同的透镜.把这个球镶在暗房的窗口.如果不断的变化角度来旋转.那么在对面的墙或者帐幕上.就会出现各个方向的风景.
后来天文学家开普勒使用帐幕型的暗箱,这种暗箱一直使到19世界初叶.
之后,又出现了奇尔克尔的撒手提式暗箱和一种由两个大小不同的暗箱组成/把小箱套进大箱来调节焦点的暗箱.在这座雏形摄影机的镜头子里.镶有2块凸面镜,只要调节镜头就可以得到正像.
1685年,彪尔次堡修士查恩在<远离光线曲折信息学的人工眼>一书中图解了几种旅行用的小暗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摄影史大事年表来源:作者:1789年:尼普斯兄弟——约瑟夫·尼塞尔·尼普斯和克洛德·尼普斯首次用暗箱尝试化学固定图像。

1802年:托马斯·韦奇伍德在伦敦发表了关于玻璃上复印绘画的方法和通过光在硝酸银上制作剪影的报道。

1816年:尼普斯用自制的相机装在他工作室窗户上拍摄了首批纸照片。

1819年:英国科学家约翰·F.W.汉克尔发现了硫酸钠可以溶解银盐。

1822年:尼普斯使用涂了柏油的玻璃板制作出第一张不褪色的平面凹版照相图片。

1826年:尼普斯通过眼镜制造商文森特·查瓦里(Vincent Chevalier)结识了制作了辉煌的巴黎实景模型的路易·雅克·达盖尔。

1827年:尼普斯制作了第一张幸存下来的不褪色照片(直接的正片),使用一块涂了感光沥青的薄板,在他的工作室窗户上曝光了8小时。

1829年:尼普斯和达盖尔为摄影技术发明的商业应用签订了和合同。

1834年:英国学者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开始在感光纸上实验摄影。

1835年:塔尔博特从里面拍摄了实验室窗户,由此生产了第一张负片,由此产生了第一张负片。

他用自己的小相机拍摄了许多自家的负片。

除早期的成功外,塔尔博特没有把自己的实验公之于众,到1839年,达盖尔的摄影法变得众所周知。

1837年:达盖尔在对塔尔博特的研究不知情的情况下,经过了漫长的实验后,发现了食盐可以做定影剂。

1839年:物理学家和国会议员弗朗西斯·阿拉哥向巴黎法国国家科学院报告了达盖尔的发明。

伊伯里·贝亚德在纸上的直接正片摄影机械实验成功,他随即在拍卖大厅举办了面向公众的30张照片的展览会。

卡尔·奥古斯特·凡·史蒂希尔和弗兰兹·凡·卡博尔开始在慕尼黑实验。

法国ZF决定购买达盖尔的发明。

阿拉哥在巴黎参加艺术和科学院会议时详细介绍了尼普斯和达盖尔的发明。

1840年:达尔博特发明了碘化银纸照相法(使用纸负片的正片印相法),这种方法对照片的印制不在有限制。

亚历山大·S.瓦尔科特(Alexander S.Walcott)在美国开办了第一家肖像摄影工作室。

1841年:理查德·比亚德在伦敦开办了欧洲的第一家肖像摄影工作室。

诺尔-马内·佩默尔·兰博斯在法国的第一家商业工作室制作了1500张肖像作品。

1842年:亨内曼·比欧乌和弗迪纳德·史特尔次纳用相机拍摄记录了德国汉堡的大火灾,因此成为首次摄影报道。

1843年:戴维·奥克塔维厄斯·希尔和罗伯特·亚当姆逊用4年半的时间完成了大约1800张碘化银纸照片。

1844年:塔尔博特出版《自然之笔》,第一本使用摄影作品作为插图的书。

1847年:戴维·布鲁斯特发明了双镜头立体相机。

阿博尔·尼普斯·德·圣·维克多在表面涂有蛋清的玻璃平板上制作负片。

1850年:路易斯·迪塞尔·布兰考特-伊文德把蛋清涂在纸上。

1851年:费雷德里克·斯科特·阿查出版了介绍湿版法的著作,本书介绍了直到1889年最重要的摄影方法。

古斯塔夫·雷·哥瑞采用水洗的方法改善了纸负片的透明度。

1852年:英国人罗杰·芬顿首次用摄影的方法拍摄了他旅游基辅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见闻。

1854年:安德·阿道夫-迪塞尔为他的肖像名片申请了专利。

1855年:罗杰·芬顿首次通过摄影报道了战争,他拍摄了350张有关德国战争的照片。

法国化学家J.M.塔蓬特在9月发布了他的染色法。

1858年:以纳达名字著名的加斯帕·菲利克斯·图内肯首次完成了他的空中摄影。

1860年:纳达使用手提式光源拍摄了巴黎的地下墓穴。

1861年:美国摄影师马太·B.不拉第使用一系列流动式摄影器材记录了美国内战。

1862年:法国钢琴家路易斯·杜斯·德·欧伦出版了他对彩色摄影的研究。

1868年:欧伦提供了首批彩色照片。

1871年:巴黎公社社员被允许在他们设置的障碍前拍照,这些照片后来被当局用于辨别和惩罚社员的依据。

理查德·里奇·麦道克斯介绍了他们发明的胶印法。

1873年:摄影化学教授赫尔曼·威廉蒙·佛格尔公布了呈现天然浓淡色的感光负片材料。

1877年:爱德沃德·买布里奇完成了他的首批连续运动摄影作品。

1879年:柏林的约翰·萨切斯、德国人弗雷德瑞奇·王尔德和卡尔·哈克在维也纳制作了几乎可以瞬间报告的溴化银胶盘。

卡尔·克里在维也纳开发了凹版摄影技术。

1880 年:斯蒂芬·H.哈根(Stephen H.Horgan)在纽约每日画报上发表了网版摄影图片,随后被乔治·梅森博(Georg Meisenbach)在1883年的《Leipzig Illustrierte Zeitung》上转载。

1888年:柯达首批使用胶卷的I型相机面市,相机的设计轻便,价格便宜,还装有一个100张胶卷。

1889年:彼得·亨利·爱默生在他的教学课本《写实的摄影》一书中提出了反对浪漫主义摄影的观点。

1891年:加博尔·里普蒙(Gabriel Lippmann)出版了他的著作《通过有效的手段拍摄彩色摄影的方法》。

1892年:Linked Ring摄影组织成立,这是从英国皇家摄影协会分裂出来的团体。

1894年:科拉德·贝尼特(Conrad Bernitt)为铁版照相法发明了博斯科自动相机,这是自动相机的前身。

1896年:爱德华·S.柯蒂斯开始了他20卷北美印第安部落的拍摄工作。

到 1930年,他拍了4万张负片。

1898年:乔治·吉斯蒙·本南(George Grantham Bain)成立了蒙特克(Montauk)摄影事务所,这可能是第一家摄影社。

1902年:阿道夫·麦斯和阿斯·特洛伯改善了摄影中橙色和红色的感光效果,这是彩色摄影中最重要的技术要求。

阿尔弗雷德·施蒂格利茨和爱德华·施泰肯在纽约组织了摄影分离派,并创办了他们的机关刊物《摄影作品》。

1904 年:在卡洛·安纳(Craig Annan)主持下成立画报摄影师国际协会,首次尝试把世界上的艺术摄影师联合起来。

1907年:鲁米亚兄弟开始在里昂制作彩色摄影器材,德累斯顿的英里蒙公司展示了一个机械的全景相机,可以拍摄360度。

1908年:德国爱克发公司生产了硝酸纸的闪光灯,经过改善后,这种灯泡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一直使用。

开始生产醋酸盐纤维的防火安全胶卷。

1912年:弗兰克·约根(Frank Eugene)在欧洲首次承担了德国莱比锡图形艺术皇家学院艺术摄影的教学课程。

1913年:奥斯卡·巴纳德设计了第一台徕卡相机,采用了新规格的 24×36厘米胶卷。

1916年:摄影镜头上连接的测焦表使测焦表变得更快更准确。

1922年:曼·雷出版了他名为《Champs Delicieux》的“雷式照片”的折叠册子。

1924年:Ermanox相机问世,德累斯顿制造,装有功能良好的Renovator镜头,带来了新闻摄影的革命。

亚历山大·罗德钦科为马雅科夫斯基的诗集《Proeto》拍摄了富有的摄影插图。

1925年:在一系列的手工制作模型于1923年经过市场检测并被专业人员拒绝后,莱卡相机开始进入市场。

保罗·沃克特设计了镁闪光灯改善了闪光灯的质量。

蒙赫利-纳吉的《绘画、摄影、电影》作为包豪斯系列书之一出版。

1928年:阿尔伯特·兰格-巴奇出版摄影集《世界是美丽的》。

美国摄影师并鲁尼斯·阿保特从尤金·阿特热的财产中购买了许多负片,因此而使这位摄影师在死后为人所知。

德夫特(Dephot)摄影社成立。

卡尔·勃劳斯菲尔德在插图本的系列著作《自然的艺术形式》中发表自己对植物的研究。

艾德斯·威德和安德尔·诺特发明了银卤扩散的方法,成为办公复印和瞬间摄影的基础。

1929年:弗兰克和赫德克展示了Rolleiflex相机,这是第一台6×6的双镜头反光相机。

世界最现代摄影作品展览“胶卷和摄影”(FIFO)在德国斯图加特的德国工业联盟中展出。

1931年:爱瑞克·萨洛姆的插图卷本《著名的当代瞬间》出版:哈罗德·艾格顿改善了瞬间电子闪光灯的设计,因此可以拍摄连续的图片。

1932年:以爱德华·韦斯顿威为中心的“F/64”摄影小组成立,最初在旧金山。

1933年:首批爱克发小规格彩色幻灯片胶卷问世,基于光栅线原理。

1935年:弗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成立了“农庄安全管理处”(FSA),管理处雇佣了许多美国著名的文献记录摄影师。

1936年:首批彩色幻灯片胶卷在美国(柯达)和德国(爱克发)开发出来。

德累斯顿的Ihagee公司设计了首批小型反光相机。

格斯勒·芙露德用关于摄影社会学的论文结束了她在巴黎 Sorbonne的学习,这后来成立摄影领域里水平参考。

第一份《生活》杂志出版。

怀特·本杰明在巴黎出版《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工作》。

1942年:柯达公司在美国为业余爱好者生产负片胶卷和彩色相纸。

爱克发在德国宣布了彩色相纸的开发,但战争组织了产品面市。

1946年:复制工业领域引入摄影方式。

1947年:经过一系列的改善。

兰德的立拍得相机被介绍给世界。

爱德华·史蒂芬成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