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主要特点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主要特点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主要特点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主要特点

【摘要】中国古代廉政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理论精华,是促进当代社会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借鉴。文章概括了古代廉政文化的特点:第一,古代廉政文化理论丰富;第二,古代廉政文化形式多样;第三,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中重人而不重制度的理念对廉政监督及实施无疑是中国古代廉政文化明显的特征和缺陷。

【关键词】廉政文化;主要特点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指出:“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并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教育的工作机制。”吴官正同志在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倡导廉政文化,促进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2005年1月,中共中央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2006年3月,胡锦涛同志又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对建设社会主义廉政文化起到了指导作用。

廉政文化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从事工作的廉政思想以及行为方式中,是有助于人们作出廉洁从政、选择正确事物、做出正确判断、制定(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行为的总和。中国的腐败现象自古都是滋生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关系与标准化等级观念中。在春秋时,齐国大夫晏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廉政”概念的人。他

廉政文化标语

廉政文化建设标语 1、抱朴守拙淡泊名利,求真务实平常人生 2、病从口入,腐从贪起 3、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给自己半点腐败的念头 4、不勤,无以成就事业;不廉,难以凝聚人心 5、倡导廉政新风,创造美好鑫达 6、倡廉洁之风,养浩然之气 7、倡廉重在反腐,反腐重在治本 8、诚实是做人的行为支撑,廉洁是从业的行为准绳 9、逞一时贪欲,陷半生囹圄 10、吃拿卡要可耻,热情服务光荣 1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2、从我做起,对我监督,向我看齐 13、大力弘扬廉政文化,携手共建和谐文明 14、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大力营造反腐倡廉氛围 15、大事小事秉公办事,大节小节守廉为节 16、大兴企业廉政文化,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17、淡泊以明志,清廉以正风 18、顶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 19、遏制腐败,重在预防 20、反腐不论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 21、反腐倡廉乃立身之本,私心贪欲乃祸害之源

22、反腐倡廉预防为主,群众监督警钟长鸣 23、反腐倡廉重在标本兼治,廉洁自律务求身体力行 24、反腐大业无小事,倡廉更需勤用功 25、反腐当从自身做起,倡廉应由小处着手 26、非己物戒贪心一丝不取,是他利弃私欲一点不沾 27、风正一帆顺,清廉得民心 28、腐败行为人人恨,自强自励要自重 29、腐败皆因贪欲起,自律方能守廉洁 30、腐败是祸,勤廉是福 31、腐败是祸事前兆,勤廉是幸福源泉 32、公生明,廉生威,无私无畏奔前程 33、红灯不能闯,红包不能收 34、坚持廉洁自律,争做先进表率 35、监督就是爱护,公开就是倡廉 36、俭以养德,廉以立身 37、讲法纪、讲道德、守诚信、守清廉 38、教育监督制度并重,搞好反腐惩防体系建设 39、今日伸贪手,明日进班房 40、经营贵在求实创新,廉洁贵在持之以恒 41、警示教育常抓不懈,廉政监督匹夫有责 42、敬廉崇俭,反腐治奢 43、克勤克俭,戒骄戒躁,勤政廉政

廉洁文化宣传标语

廉洁文化宣传标语 导读:廉洁文化宣传标语50句: 1、树清廉风气人人争先,创文明站所个个一流。 2、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3、强化措施,改进方法,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4、清官双肩明月,廉吏两袖清风。 5、端正党风人人有责,反腐倡廉事事关心。 6、镜不蒙尘可照人,人不贪脏可扬名。 7、要做好腐朽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必须上下形成共识,切实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责任同负。 8、惟俭可以生廉,惟廉可以助俭。 9、竹以直为美,人以正而尊。 10、反腐倡廉不折不扣,勤政为民实实在在。 11、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廉洁自律,党性长存。 12、构建惩治和预防腐朽体系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 13、崇勤尚俭持家敬桑梓,倡廉奉洁治国顺天下。 14、努力树立?风险无处不在,人人都有风险?的'思想理念。 15、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 16、责任重于泰山,形象重于生命。

17、莲因洁而尊,官而廉而正。 18、树廉洁之心,行廉洁之事,做廉洁之人。 19、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主。 20、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 21、为人自私私尽名衰,做官贪财财多身亡。 22、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长思百姓冷暖。 23、爱国奉献明礼守信,清正廉洁勤政为民。 24、建设文明廉洁窗口,敞开热忱为民心灵。 25、为官清廉洁如水,点点滴滴为人民。 26、加强廉政建设,塑造政府形象。 27、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构建预防腐朽的长效机制。 28、建立廉政风险教育机制,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升拒腐防变能力。 29、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构建预防腐朽长效机制。 30、廉政文化建设,大力营造反腐倡廉氛围。 31、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做人。 32、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33、以廉为荣,以贪为耻,以勤为标,以惰为戒。 34、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其身。 35、建立健全腐朽风险化解机制,超前防范和及时处置各种风险因素,让广大党员干部远离危险。

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现代价值与实践意义

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现代价值与实践意义 浏览:[792] 大中小 南通大学文学院吴洁 [摘要]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对中国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当今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当推动反贪立法,不断健全廉政制度;多设监控渠道,不断强化监督机制;加强官德建设,不断增强执政能力。 [关键词]传统廉政文化;现代价值;实践意义 一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廉”在古汉语中是指堂屋的侧面,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用通俗的语言对这一含义做出了明确表达:“堂之侧边曰廉,故从广”[1]。由于“堂之侧边”的特点是平直、方正、有棱角,因而“廉”又做正直、方正、干净、节俭等道德含义之解,从古至今,“廉”都表达着人们对待财利的一种正确态度,其基本要义是不取不义之财、不贪不义之利;而“政者,正也。正也者,所以正定万物之命也”[2],即正直公道的基本原则是治理一方的基本前提。因此我们可以将廉政理解为一种源于传统清廉观的为政之德和政治氛围,而廉政文化,则正是以廉政为根本内容的文化传统、文化形态与文化精神,并与之形成的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 中国传统廉政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和风气都产生了行之有效的促进,并对中国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的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极端低下,氏族和部落首领还没有什么特权意识,却有着强烈的为民父母的原始公仆意识,他们不仅广泛听取民众意见,而且以戒言、铭言诲人律己。尧曾有过有“尧戒”:“战战栗栗,日慎一日,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址”,[3]认为继承人必须有极好的德行,必须能经受住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而不后退,因为日后他是千万臣民的公仆,而不是高压于人上的至尊。舜也曾告诫他的臣子要清明正直,并每三年对公职人员进行一次考核,清正廉明的就升迁,否则就降级。上述可谓中国廉政思想文化的最初萌芽,说明“廉”作为一种朦胧的为政道德活动,已经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 “廉”作为一种文化意识的觉醒,是在阶级社会产生以后,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及贪贿现象的盛行应运而生的。商朝提出重民用德,不任用贪财聚货的人,而任用努力为臣民生财造富的人。周朝清醒的认识到夏商灭亡的原因在于暴政压迫和贪污腐化,倡导勤政廉政,并采取了保民、任贤和勤政等措施,认为一个明智的统治者应当尽力接触小民,了解他们的疾苦,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这种勤政思想在今天看来仍是十分可贵的。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大变动和文化大繁荣,廉政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管仲在《管子?霸言》中明确提出了“以民为本”的论点,认为既然人情是欲利而避害的,为政者必须能顺民所欲,满足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使人民得到快乐、富贵、安定。孔子、孟子等这一时期的儒学大家也是廉政思想的积极倡导者,并实践着廉政文化。孔子认为,为政者欲把政治搞好,就要自身廉洁,不以权谋私,为民做出榜样。孟子则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认为人民才是国家中最可贵的,人民是政权之本,而国君的地位完全次于人民,并且还提出了给民以恒产,施教化,救济穷人等具体措施。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半封建社会中,由于阶级社会的本质所限,社会战乱不止,衰世

管理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管理思想史》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公共事业管理(教育方向专升本)学生的必修课,也可以作为与管理相关的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是: 1.使学生全面了解管理思想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历史进程,进而掌握推动管理思想发展的因素、条件和动力,认清管理思想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便提高学生的管理理论素养。 2.拓宽学生的管理知识视野,为学生研究教育管理理论和从事教育管理及其它管理实践提高借鉴,进而提高学生们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3.通过介绍管理学家们的成功之路,引导、激发和增强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管理思想史》属专业基础课,知识体系具有独立性,应在《教育管理》等相关课程前开设。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全面讲述中外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客观介绍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思想渊源及在管理思想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恰当地联系当前的管理实际,努力增强课程教学的生动性和科学性。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1.通过文字教材的准确叙述和音像教材的精要讲解,使学生对管理思想史有较全面的了解。

2.文字教材的编写要全面系统、逻辑严谨、阐述清晰、分析深刻、便于自学;音像教材和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材主要讲授本学科的重点和要点,教材的制作力求准确、生动。 3.学员要掌握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技能,善于使用中央电大提供的多种学习媒体,以自主学习为主;各级办学实体要给学员提供必要的面授辅导等学习支持服务。 4.在教学过程中,中央电大将利用电视直播课堂,网上教学平台等多种手段进行教学辅导或发布教学信息。 5.除主教材《管理思想史》外,录象教材《管理学名著提要》、IP课程《<管理思想史>复习指导》作为文字主教材的辅助教材,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拓宽教学渠道,进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6.教学过程要统一布置复习思考题和5次以上的作业。 7.本课程54学时,3学分,全年滚动开出。 8.本课程课内学时及配套音像教材分配: 章节名称课内学时录像I P 备 注 绪 论 2 一国外早期管理思想 4 1 二中国的管理思想 3 1 1 三工业革命和管理思想的发 展 3 1 1 四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4 1 1 五古典组织理论 5 1 1

专题总复习(一)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发展史

历史高考备专题总复习(一)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发展史 专题一:中国古代各少数民族的发展 一、知识归纳 1、匈奴族(1)先秦:①祖先:北狄(蒙古高原一带)。②以畜牧业为主,也从事农业生产。公元前3世纪广泛使用铁 器。③战国:秦、赵、燕三国筑长城防御。 (2)秦汉时期:①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北方草原,占领河套地区(奴隶制国家)。②西汉初期,汉匈和亲(被动和亲)。③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反攻匈奴,匈奴被迫迁徙漠北。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其它各部仍游牧于漠北或西迁。④西汉元帝,王昭君出嫁呼韩邪单于(主动和亲),四十多年和睦相处。⑤东汉初年,匈奴分裂。南匈奴向汉称臣,北匈奴退居漠北威胁中原及河西、西域。⑥东汉前期,窦固、窦宪大败北匈奴。北匈奴政权瓦解,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最后解除。 2、西域各族(秦汉时期)①汉朝时期,(西域位于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新疆天山南北等地)②公元前138年和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西域诸国回访。③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④东汉初年,西域各国重被匈奴控制。⑤东汉明帝时期,班超担任西域都护。 3、突厥族 (1)南北朝: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中期统一西北地区,中亚各国归附。突厥是沟通中原和中亚贸易的桥梁。(2)隋唐:①隋初,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②隋末东突厥南扰。③唐朝贞观初期,唐俘获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并设都督府管辖东突厥故地(“全其部落,顺其土俗”)。④西突厥在隋唐之交控制天山以南,影响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⑤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统辖高昌故地。⑥唐高宗,西突厥灭亡。⑦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 4、维吾尔族(1)隋唐:①祖先:回纥,7世纪初,受突厥汗国奴役。②东突厥灭亡后,唐太宗任命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 府都督。③8世纪中期,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④安史之乱期间助唐平叛,自唐肃宗 始与唐和亲。⑤8世纪后期,回纥改为回鹘。⑥9世纪中期,回鹘瓦解。西迁(新疆,维吾尔族); (甘肃,裕固族);有的西迁至中亚地区。 (2)宋元:元朝称畏兀儿。(3)明清:清称回部,1757年乾隆平定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1762年设伊犁将军。 5、女真族(满族) (1)隋唐:祖先是唐朝时期的黑水靺鞨。8世纪前期,唐在黑水靺鞨设都督府,正式划入唐版图。 (2)宋元:①两宋称女真。居住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一带。②北宋中后期,完颜部统一女真各部,受辽的统治。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推行猛安谋克制度,1125年与北宋联合灭辽。1127年灭北宋(“靖康之变”)。③与南宋 形成南北对峙局面。1234年蒙古灭金。④辽金时期黄河流域的女真人不断与汉族融合,元朝时被视为“汉人”。(3)明清:①明初期,东北建州等部归明朝奴儿干都司管辖,②明后期,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八旗制度。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③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④1644年清军入关,经20多年战争, 基本统一全国。 6、契丹族(1)隋唐:居辽河上游。唐末开始农耕生活。 (2)宋元:① 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并逐步接受汉族封建文化,② 916年建契丹国。后改为辽。 ③创制契丹文字,实行“蕃汉分治”。④1005年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宋辽对峙局面形成。⑤1125 年,辽被金灭。⑥元朝,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人与汉族不断融合,元朝时被视为“汉人”。 7、藏族 (1)隋唐:①祖先:吐蕃。②战国到东汉,西羌陆续进入西藏地区与当地的游牧和狩猎部落融合,成为吐蕃人的祖先。 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定都逻些,仿照唐朝官制,创制了吐蕃文字。③唐太宗,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后两百年间,新赞普必请唐天子“册命”。④8世纪初,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⑤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长庆会盟”。 (2)宋元:蒙古政权建立后,吐蕃臣服于蒙古。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征收赋税,中央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 (3)明清:①明称西藏为乌斯藏,设立卫所,建立僧官制度,整个明代,西藏各教派势力都一心拥护中央政府。②清朝时顺治和康熙册封“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雍正时,设

中国古代的廉政文化

中国古代的廉政文化 2014-08-25 15:45来源:检察日报我要评论0 字号: 故宫乾清宫“正大光明”匾,象征着封建统治者对“言行正派”的推崇 现实中的反腐形势正如火如荼,考察数千年的政治文化尤其是廉政文化,以古为鉴,我们或可把握现实中的一点一滴。 “廉政文化是政治文化的一个分支,它以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并构建了一定的政治结构为前提。没有相应的政治和政治制度产生,廉政文化也就无从谈起。由于廉政文化与特定的政治文化紧密相连,因此,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廉政文化的产生道路是不完全相同的,即使研究同一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廉政文化也要注意它的特定含义,不能作简单的解释和比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卜宪群告诉记者的这句话,既是对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客观叙述与评价,也蕴含着廉政文化的历史镜鉴意义。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这一重大课题的主持人,卜宪群对记者说,这一课题正是以宽广的学术视野来观照中国廉政文化的缘起与发展。

“六廉”: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内核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产生时间很早。文明诞生之初的氏族首领已经注意到了在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对自身素质的要求。”卜宪群介绍,《尚书·尧典》记载帝尧为政“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以及要“敬授民时”,其思想涵盖为政者要勤政、节用、爱民、尚贤等多层次含义。《尚书·皋陶谟》中提出的所谓“九德”,也主要是针对为官者的素质要求。值得注意的是,《皋陶谟》中表达的“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是传统“民本”思想的渊源所在,也构成了中国古代廉政制度、行为、思想的深层次价值观,是古代廉政制度形成的重要文化基石之一。 随着国家的产生及其形态的完善,廉政文化的内容也日渐丰富。三代(夏、商、西周)王朝的更迭使统治阶级认识到“天命”无常,要保持统治的长久就必须把剥削和压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必须对被统治者“民”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人们所熟悉的“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夫民,神之主也”等等言论就是“民本”思想触动统治阶级政治神经后的感慨,也是三代廉政制度、行为、思想产生的深层文化意识之一。 卜宪群认为:“三代对贪贿的惩处是否都出自于民本思想的价值观,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但以条规刑律对贪加以惩戒,这是在以往基础上的一种发展。”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国家形态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廉政文化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政治家、思想家们关于“廉政”问题的思考多姿多彩。齐相晏婴说:“廉者,政之本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晏婴还与齐景公专门讨论过“廉政”问题。一次,景公问晏婴:“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晏婴对曰:“其行水也。美哉水乎清清,其浊无不雩途,其清无不洒除,是以长久也。”意思是廉政能否持久,关键在于各级官吏能否做到坚守美德,出污泥而不染,做廉洁的表率。 这个时期廉政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首推法家的廉政文化学说。法家从人具有贪欲的天性出发,既主张从制度上设官分职,加强监督,防止腐败的产生,也主张从道德的层面对包括君主在内的各级官僚进行教育。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 说:“所谓廉者,必生死之命也,轻恬资财也。所谓直者,义必公正,心不偏党也。”法家的另一代表人物管子认为:“国有四维”,即礼、义、廉、耻。他还说:“欲民之有廉,则小廉不可不修也。小廉不修于国,而求百姓之行大廉,不可得也。”

廉政文化标语口号

廉政文化标语口号 篇一:廉政宣传标语 廉政宣传标语 1、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 2、马吃夜草一时美味,马失前蹄一生终悔 3、做官做事做人应清清白白,为公为政为民需勤勤恳恳 4、松竹梅,岁寒三友;廉正清,为官三要 5、廉洁自律三个我:从我做起,对我监督,向我看齐 6、为政不贪,头顶蓝天;为政不廉,脚踩地雷 7、地位是脚下的台阶,并非你的真正高度;官衔是脸上的脂粉,并非你的真正肤色 8、只有廉政的人,才心安理得。 ——[古希腊] 伊壁鸠鲁《格言集》 9、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我们所追求的金钱,则是使自己当奴隶的一种工具。 ——[法] 卢梭 10、对于不知足的人,没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 ——[美] 富兰克林 11、那怕对自己的一点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前苏联] 高尔基 12、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就是一个奴隶。 ——[德] 歌德 13、明道德以固本,重修养以安魂,知廉耻以净心,去贪欲以守节 14、朝省、夕省,朝夕自省;上廉,下廉,上下齐廉 15、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1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7、谦受益,满招损。 18、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宋-包拯) 19、律己廉为首,立德世在先 20、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 21、自警、自省、自重、自律 22、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 23、门如市,心如水,一尘不染;提得起,放得下,百事敢为。(明-谈迁) 24、莫作名利双收之想,但立名扬万古之志。(清-曾国藩) 25、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 26、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2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9、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代李商隐《咏史》

中国古代廉政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古代廉政制度 篇一:中国古代廉政文化要点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 一、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涵义和起源 廉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是一个重要概念。在古籍中“廉政”一词很少同时出现,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问下四》“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中。“廉”字可见的最初含义是堂屋的侧边,语出《仪礼乡饮酒》“设席于堂廉东上”。用廉字表示政治行为出自《周礼天官冢宰》中所记载的“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 五曰廉法,六曰廉辨。”汉代以后,“廉”成为了官吏具备的一种职业道德。而“政”在《释名》中的解释是“正也,下所取正也”,这就要求官员具有正直、正义、无私的优良品德。 廉政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是使政治廉洁,按照现代政治实践理解,廉政是与贪腐直接对立的一种行为,此 外还应当包含勤政务实,政府清廉和政治清明等方面。 决定廉政文化形态的根本因素是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

一般来说,只要有公共权力的出现,贪与廉、勤与惰的对立观念,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就必然产生。中国古代廉政思想同样是随着公共权力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更为重要的是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的出现为贪腐行为的出现打下了物质基础。贪腐行为出现后,廉洁政治就成为了人们的普遍诉求。在上古五帝时期先民们就有了朦胧的廉政意识,如部落联盟中的首领推举在五帝时期发展到了禅让制,使有德者居于首领之位,此时勤政、节俭、爱民、尚贤的公仆意识随之出现。这就成为了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源头。 二、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外延——德治思想 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理论基础来自于对义利关系的不 同认识。古代廉政思想是德治思想的核心,而德治思想则是廉政思想的理论外延。 德治思想就是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廉政思想是古代廉政思想的主流,它包含以民为本、清廉节俭、举贤任能、正己修身等方面。其中以民为本主要体现为重民贵民、爱民仁民和安民保民。西周时期先贤们提出了“敬天保民”、“民惟邦本”的思想观念, 之后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春秋战国时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轲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和“君民同忧乐”思想,充分的表现出对民众的重视。北宋时期,范仲淹将孟子这些

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对现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意义

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 对现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意义 中华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我国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出现贫富分化,公共权力也集中到少数人手中,由于人类自私利己的本性,加之权力易被滥用的特点,贪污腐败现象也随之产生,到了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体制,加之民主制度的缺失,腐败现象更为盛行。过于泛滥的腐败往往会引起民众的不满和抗争,从而危害统治阶级统治基础,因此,我们的祖先总结出了深刻的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中国古代的廉政文化就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社会大众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实践并形成的关于廉政制度建设的思想、廉政行为的道德规范意识、社会评价,廉政时代与廉政人物颂扬与传播的艺术方式等方面的总和。它们中的许多内容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家、思想家结合中国实际对廉政问题的缜密思考,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卓越智慧。我们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同时,中国古代的廉政文化就有大量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与大力宣扬。 一、借鉴古代廉政文化产生的途径来推动中国廉政文化

的产生。 廉政文化是政治文化的一个分支,它是以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并构建了一定的政治结构为前提的。没有相应的政治和政治制度产生,廉政文化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廉政文化与政治文化之间紧密相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进一步加大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必须继续在加强教育上下功夫,使领导干部自觉拒腐防变,带头廉洁自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形式,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由此充分说明了作为一种先进文化的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且成为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为广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推动了中国新时期廉政文化水到渠成的产生。 二、借鉴古代廉政文化的特点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廉政文化。 1、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严惩贪官污吏 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注重立法,运用法律来规范官员行为。早在夏商时期,对贪贿就有了正式的刑律。《左传〃昭公十四年》引《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

廉政文化标语口号

廉政文化标语口号 1、端正行风,服务经济,一心为民。 2、反腐倡廉,发展经济,文明和谐,振兴承德。 3、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4、加大纠风工作力度,切实保护群众利益。 5、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6、加强廉政建设,塑造政府形象。 7、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8、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 9、反腐倡廉,执政为民,端正行风,以民为本。1 0、强化民主监督,推行政务公开。 1 1、强化政风行风建设,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1 2、从严治党,从严治政,严明纪律,严明责任。1 3、克勤克俭,戒骄戒躁,勤政廉政。 1 4、为民、务实、勤奋、清廉。 1 5、心里装着老百姓,永远保持先进性。 1 6、反腐倡廉预防为主,群众监督警钟长鸣。 1 7、正世界观,正人生观,正权力观,正政绩观。 1 8、权力来自人民,权力服务人民;人民监督权力,人民评议权力。l 9、讲理想、讲道德、讲纪律、讲奉献。 2 0、敬廉崇俭,反腐治奢。

21、位不在高廉洁自名,权不在大为公则荣. 22、淡薄名利名远扬,追求钱财自寻亡. 23、长廉养得好心境,洁身如玉家太平. 24、廉气养人心肺,腐败毁我长城. 25、勤奋成就事业,廉政凝聚人心. 26、官廉士气高,行业风气好. 27、做官品廉相等,为政两袖清风. 28、得志贵在清廉,成功需要平衡. 29、要振伟大事业,必先兴廉政之风. 30、勤俭清廉正道行,遵纪守法万事兴. 31、做廉政公务员,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2、要问廉政歌曲能唱多久,唱到青松白头河水倒流. 33、廉政者的泪水洗不去腐败者带来的耻辱,只有行动起来才能捍卫一方洁土. 3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优化发展环境. 35、弘扬廉洁新风,共创文明事业. 3 6、一路温馨,一路廉洁,一路平安。 3 7、闻一声您好,献一颗爱心。 3 8、政风行风大家管,服务如何大家评。 3 9、人人是发展环境,人人是承德形象。 4 0、开展阳光服务,建设文明窗口。

管理思想史1

第 1 题: D 《政治学》是古希腊人()的一部著作,该著作在某种意义上揭示了管理者和被管理 者的关系问题。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色诺芬 D. 亚里士多德 选择答案:A. B. C. D. 标准答案:A. B. C. D. 答案解析:1-P12. 分值:2 第 2 题: A 柏拉图的管理思想主要是研究了国家范围内的( )问题。 得分:0
A. 分工 B. 秩序 C. 等级 D. 经济 选择答案:A. B. C. D. 标准答案:A. B. C. D. 答案解析:1-P11 分值:2 第 3 题: C 《家庭管理》,又称《经济论》一书,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专门论述经济问题的 得分:2
第一部著作,该著作是由( )写成的。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色诺芬 D. 亚里士多德 选择答案:A. B. C. D. 标准答案:A. B. C. D. 答案解析:1-P10 分值:2 得分:0

第 4 题: C 《家庭管理》,又称《经济论》一书,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专门论述经济问题的
第一部著作,该著作是由()写成的。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色诺芬 D. 亚里士多德 选择答案:A. B. C. D. 标准答案:A. B. C. D. 答案解析:1-P10. 分值:2 第 5 题: B 在()的建立过程中,积累了集权、分权到再集权的实践经验。 得分:0
A. 古埃及 B. 罗马帝国 C. 古希腊 D. 古巴比伦 选择答案:A. B. C. D. 标准答案:A. B. C. D. 答案解析:1-P14. 分值:2 第 6 题: D 汉穆拉比为了巩固其统治,编制了()作为国家行为的标准。 得分:0
A. 政治学 B. 家庭管理 C. 理想国 D. 法典 选择答案:A. B. C. D. 标准答案:A. B. C. D. 答案解析:1-P8. 分值:2 第 7 题: 得分:0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发展史(匈奴、丁零部分)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发展史(匈奴、丁零部分)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发展史简介(1)中国的古代史就是一部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冲突、融合和发展的历史。我国的少数民族曾经创造出了辉煌的历史,其中的匈奴、突厥、蒙古更是影响了欧洲的历史。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史,对于我们学习历史特别是古代史有重要的帮助作用。本人通过互联网搜索,把在网上登载的关于少数民族的历史内容复制下来,略加整理,将之前后加以贯穿,并发布在自己的博客里,仅供喜爱历史的朋友阅读。需要说明的是,我所发表的所有内容都是在网上搜索的,并不是自己研究的,本人只是喜欢历史而已,因此,我即没有专利,也不存在剽窃,更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望读者自鉴。少数民族指的是多民族国家中人数最多的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在中国,少数民族指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民族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暂定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这种分类仅仅是相对而说,决没有丝毫的轻视或贬义的意思。现在按人口统计,排在前十位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其实,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

他们都有共同的祖先,那就是古中国人,或者说古中国人是他们的祖先之一,作为创立了古代四大文明之一古中国人,不论哪个民族都应为之骄傲。从夏、商、周至秦汉时期,当汉族的先民“华夏族”人开发黄河流域的时候,各少数民族的先民也同时在开发其周围的广大地区。从东北的东胡、肃慎到北部的匈奴、鲜卑;从西北部的戎、羌、氐到南部的彝、苗等,各民族祖先在各个地区,以他们辛勤的劳动,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政权,标志着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到强盛的汉王朝时期,由于汉王朝政治、经济及军事实力的强盛,汉军征服西域、打败当时强大的匈奴帝国,汉军扬名于外族及外国,因此华夏人逐渐被外族和外国人称为汉人,汉民族逐渐形成,华夏族正式成为汉族。此后的两千多年历史发展中,一部分少数民族在边疆地区建立割据政权,也有部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政权,成为统治民族,他们都为我们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融合始终是发展的主流,但是,我国的汉民族也始终同少数民族在对抗中发展,在对抗、战争中融合,有的少数民族在同汉民族或其他民族的斗争中失败,直至融合到汉民族和其他民族中而消失,如契丹民族等;也有的则是在融合发展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借鉴和启示 摘要: 中国古代社会的廉政文化是一个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兼容各派学说、规模宏大、结构庞杂、内容丰富和体系完备的廉政理论体系。它包括传统社会的廉政观、民本观、德治观、吏治观、法治观、制衡观、教化观和修齐观。传统廉政文化是传统社会实现政治清廉、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精神支柱,是当代中国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根基。 关键词: 中国; 古代社会; 廉政文化; 借鉴;启示 引言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产生的时间很早。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尚书》反映,文明诞生之初的氏族首领已经注意到了在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对自身素质的要求,记载了为政者要勤政、节用、爱民、尚贤等内容。历经漫长的历史长河,各个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社会大众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实践总结,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体系。这其中,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批判的加以继承。 1、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特点 1)十分注重思想教化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积极大力倡导廉政,多种途径传播廉政信条,力图使官吏能够自我约束、自我克制。在教育内容上,主要以儒家思想中的伦理道德为主,强调“修身为本”、“为政以德”“洁身自律”、“淡泊名利”。儒家伦理道德既是社会整体价值取向,又是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构成了古代传统廉政文化的主体内容。在教育途径上,包含:一是家庭廉德教育;如宋代司马光为教诫儿子,专门写了篇《训俭示廉》的家训。二是学校伦理教育;从私塾、乡学到国子监,“平政爱民”、“节用而爱民”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思想贯穿始终。三是皇帝圣谕教育;古代皇帝为圣上天子,金口玉言,其一言一行均对官员和社会有很深的影响。官吏自踏入仕途后,皇帝经常对他们进行”仁、义、廉、耻”的朝廷教育。 2)积极塑造清廉典范 历代王朝还都十分注意弘扬宣传清官廉吏,引导官场廉洁奉公的正气。经过历代文学家、艺术家的艺术加工,各类廉政思想、廉诗、廉文、廉事,使得“一钱太守”刘庞、“三汤道台”汤斌、“古今第一廉吏”于成龙,汉代的杨震,宋朝的包拯,明朝的于谦、海瑞、况钟以及清初的张伯行等等,一大批清官廉吏的故事,在不同时代都能始终保持形式的新颖性和内容的艺术性,构成了我国古代廉政建设过程中独特的清官文化。古代君王还十分注重表彰和重用廉吏,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汉代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举孝廉”,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孝顺父母,行为清廉的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

廉洁宣传标语

廉洁宣传标语 廉洁宣传标语 1、树清廉风气人人争先,创文明站所个个一流。 2、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3、强化措施,改进方法,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4、清官双肩明月,廉吏两袖清风。 5、端正党风人人有责,反腐倡廉事事关心。 6、镜不蒙尘可照人,人不贪污可扬名。 7、要做好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必须上下形成共识,切实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责任同负。 8、惟俭可以生廉,惟廉可以助俭。 9、竹以直为美,人以正而尊。 10、反腐倡廉不折不扣,勤政为民实实在在。 11、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廉洁自律,党性长存。 12、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 13、崇勤尚俭持家敬桑梓,倡廉奉洁治国顺天下。 14、努力树立“风险无处不在,人人都有风险”的思想理念。 15、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

16、责任重于泰山,形象重于生命。 17、莲因洁而尊,官而廉而正。 18、树廉洁之心,行廉洁之事,做廉洁之人。 19、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主。 20、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 21、为人自私私尽名衰,做官贪财财多身亡。 22、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长思百姓冷暖。 23、爱国奉献明礼守信,清正廉洁勤政为民。 24、建设文明廉洁窗口,敞开热忱为民心灵。 25、为官清廉洁如水,点点滴滴为人民。 26、加强廉政建设,塑造政府形象。 27、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构建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 28、建立廉政风险教育机制,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升拒腐防变能力。 29、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构建预防腐败长效机制。 30、廉政文化建设,大力营造反腐倡廉氛围。 31、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做人。 32、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33、以廉为荣,以贪为耻,以勤为标,以惰为戒。 34、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其身。 35、建立健全腐败风险化解机制,超前防范和及时处置各种

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经验与启示

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经验与启示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历朝历代在反腐倡廉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以清官情结为代表的传统廉政文化,对当代社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廉政建设进一步深化,有着重要的启示。 文化与廉政文化 目前学术界关于文化的定义,概其种类,有164种说法。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将文化当作名词来进行界定的。但笔者以为,文化还有一个重要层面,即动词,取“文而化之”之义。 最早的记载见于〈〈易经》,“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贲》)。这是“文化”概念得以发端的源头。在早期文字中,“文”通皱纹的“纹”,意指人在年幼之时虽无皱纹,但也不具备相应的知识、智慧、经验、教训;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丰富,逐渐有了相应的知识、智慧、经验、 教训,同时也有了皱纹。故“人文”就是指人类社会知识、智慧、经验、教训的积累,再用这样的积累去教化天下,天下之人也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便是“文化”。文化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有了种种“文”的积淀,更在于用它去教化人,并使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可见,将“文化” 一词作为动词来对待和理解,实具有鞭辟入里之功效,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文化的真 谛。 传统中国社会,民众期盼清官、拥戴清官,官员集团亦以做清官作为道德指引,国家也出台相应的政策制度,在选拔和考核环节加大道德评价的比重,从而形成一种社会认同,出 现一种清官情结,进而成为传统廉政文化中最具说服力的容。纵观历史,各朝各代的清官可 谓层出不穷,所以历代正史中常常会为之立传,〈〈循吏传》便是其例。众人熟知的包公、海 瑞、于成龙等,更是其中的典。 以清官情结为代表的传统廉政文化,就是要用在清官政治的实践中积累的知识、智慧、经验、教训,去教化天下,使人们的思想认识随之产生变化,从而全面提高官员集团的道德修养和工作能力,推动政治清明和法制进步。 传统廉政文化的经验 以清官情结为代表的传统廉政文化,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智慧。换言之,乃是在追求做清官的价值导向之下,逐渐凝练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文化品格,成为引导更多官员向清官的目标渐行渐近的成功经验。 (一)清廉:对待财富的品格 〈〈广雅》中解释:“廉,清也。”即要求人对待财富要保持廉洁自律的心态,无论是对待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荣誉这种种利益,不能有贪心。这样的文化品格,刚好和贪官相对应。 宋朝的包拯,是位著名的清官,他一生克己奉公、刚正廉洁。因担心自己死后,会有子后代凭借着自己的威望,去贪赃枉法,特意立下遗嘱,告诫后人说:我的后世子,为官者若贪赃枉法,便要将他从族谱上除名,死后不准葬入祖坟,还要将其丑恶“事迹”刻成碑文,立于堂屋东墙以警示后人。 明朝海瑞,在当县令时,要靠挖野菜才能吃饱,母亲过生日,他只能买两斤肉去贺寿,结果这事都被当成“稀罕事”传到总督胡宗宪那里(〈〈明史?海瑞传》)。清朝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在赴任途中,居然要以萝卜充饥,仅有一袭官衣蔽体。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上述这些官员,身上有着一种共同的品质,那就是对待财富能保持廉洁的态度。可以说,为官清廉是传统廉政文化的第一层要求。 然而“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人都会有追逐利益财富的欲望。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由简朴变得奢华,容易,因为这是在放纵欲望;由奢华变得简朴,困难,因为这需要克制欲望。作为官员,手握实权、占据资源,面临的诱惑远高于常人,真正要做到克制私欲、廉洁不贪,并非易事。正因如此,故而历代特别重视廉政文化的教化。

管理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美国管理思想史学家丹尼尔·A·雷恩博士(Daniel A.Wren)所著的《管理思想的演变》书于1979年出版。P6 2.研究历史问题要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地总结、辩证地否定、批判地吸收,在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在学习的基础上创新。P7 3.体现古巴比伦人的许多管理思想的著名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P18 4.希伯来人很善于利用宗教来控制人和管理国家。P19 5.古巴比伦人的许多管理思想都体现在法律上,他们在法律上做出了民事控制、事故责任、生产控制与激励以及最低工资等规定。P35 6.巴比伦人首先认识到责任不能推诿给下级这一原则。P18 7.古埃及人在管理中已有了萌芽状态的管理咨询制度、例外原则、授权等思想。P17 8.都江堰工程,规模宏大,地点适宜,布局科学合理,兼有防洪、排灌、航运三种作用,在世界古代水利工程史上也是罕见的奇迹,充分展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工程设计和管理水平。P41 9.“为政以德”是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治国思想。P44 10.孟子全部管理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和前提是对人及人性的认识和理解。P46 11.“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是管子所强调的管理者应有的创新精神。P50 12.管子的“四民分业”,强化了士、农、工、商的社会分工。P52 13.工业革命之前,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是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P62 14.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的观点对早期古典管理理论的发展具有突出的意义。P65 15.萨伊第一个明确承认生产力继土地、资本、劳动力之外还存在第四种要素——管理 P63 16.尤尔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著作是1835年出版的《制造业的哲学》。P65 17.普尔发现了建立健全管理体系的三个原则,它们是组织原则、沟通交往原则、信息原则。P73 18.泰勒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P83 19.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P86 20.在组织管理方面,泰勒认为应该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取代传统的凭经验工作的方法。P89 21.甘特特别出名的原因是他发明了甘特图(生产计划进度图)。P94 22.泰勒认为,必须在雇主和工人之间进行一场“心理革命”,双方才能变相互对立为相互协作,共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P90 23.古典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是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这一阶段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P107 24.韦伯在管理思想上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集权制理论”。P118 25.韦伯提出的法定权力是指理性—法律规定的权力。P121 26.古尔德纳提出了实证的行政集权制理论。P122 27.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它正式被命名为行为科学,是在1949年美国芝加哥的一次跨学科的科学会议上。P133 28.行为科学是由人际关系学说发展起来的,它和工业心理学有密切的关系,后来又融入了人力资源学派。P141 29.霍桑实验是在位于美国芝加哥城郊的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中进行的。P143 30.霍桑实验得出了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的企业领导能力在于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来提高其士气的主要结论。P147 31.许多行为科学家对行为科学做了更细致深入的研究,从“社会人”假设发展到“自我现实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等,研究的内容更为广泛。P152 32.梅奥指出,人除了有经济方面的需要以外,还有社会方面、心理方面的需要。P157 3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在《人类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的。P160 P190 34.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埃德加·沙因在1965年出版的《组织心 理学》中对人性进行了归类并提出了四种人性假设。 P169 35.团体动力学所研究的团体指非正式组织。P172 36.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社会关系计量学,又叫做团体成 员关系分析法,是一种分析和计量团体中人际关系的学说和方法。 P180 37.雷定认为,领导效率的模型,取决于对工作的关心、对人的关 心和效率高低三种因素。P198 38.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认为,不存在“最好的”领导方式, 一切取决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因素。P199 39.王经理的信息传播者角色面向的是组织内部,而其发言人角 色则面向外部,把本组织的信息向组织周围的环境传播。P207 40.在所有的管理工作中,对人的领导是最重要的中心工作。其 他工作都取决于它。P213 41.当一个大企业经过短时期的激烈变革以后,必将继之以一个巩 固时期,经理也将从“企业家”变为“内当家” P209 42.一般认为现代管理理论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直到20 世纪80年代初的整个历史阶段中西方的管理理论。P221 43.“老三论”是指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P224 44.“新三论”是指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理论。P224 1.管理学者一般认为法约尔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P238 45.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看作是一个过程,其研究对象就是过 程和职能。P238 46.切斯特·巴纳德使用社会的、系统的观点来分析管理问题, 后人称他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P244 47.西蒙用“管理人”来代替最优准则的“经济人”。P252 48.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热潮的兴起源于日本经济的腾飞。P272 49.彼德斯在分析了美国的许多大小企业后,提出了成功的公司必 须遵守的八条原则。P291 P326 50.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人类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是以 儒家为主导,儒、道、佛互补的文化。P318 51.知识型企业是以知识为主要的投资主体,以知识投入、知识 传播、知识转化和创新为目的的社会经济组织。P301 52.知识管理的两个直接目标是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P301 53.圣吉认为改善心智模式和团队学习这两项修炼是基础;自我 超越和建立共同愿景这两项修炼形成向上的张力;系统思考是核心。P307 54.企业再造理论是由哈默和钱皮提出的。P342 55.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是管理的第一次飞跃。从科学 管理到文化管理是管理的第二次飞跃。P334-335 56.管理创新作为一个过程和一个结果,可将创意分成创意形 成阶段、创意筛选阶段、创意验证实施三个阶段。P340 57.文化管理的激励方式是以塑造企业文化为主。P334 58.企业再造与事业重组的区别在于,企业再造着眼于任务是怎 样完成的,以及如何相应地重新设计业务流程,从而带动整个组 织的全面变革;事业重组则是通过改革事业结构提高经营效益, 并没有触及业务流程,它只适用于企业发展的一定阶段。P344 二、选择题 1. B 美国的管理思想史学家克劳德·小乔治(Claude S.George)撰写的《管理思想史》于1972年正式出版。P6 2.对管理思想史的研究总体上可分为 A两个阶段。P4 2.《理想国》是 D柏拉图的代表作。P21 3.最早用音乐来规定劳动动作、愉悦劳工心态是 C古希腊人。 P21 4.色诺芬首先提出了管理水平优劣的判别标准。他认为,检验管 理水平高低的标准是 A财富是否得到增加。P22 5.巴比伦的商业交易大都是在 B石板上刻上文书作为控制手段。P18 6.古巴比伦的纺织女工工资是以食物形式支付的,而其数额则取 决于每个女工的 C生产量。这是早期的计件工资制,的确是一 种基本的和有高度刺激性的工资制度。P19 7.罗马人发展了一种类似工厂的体制。第一个类似公司的组织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