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肝炎预后影响指标及预后模型

重型肝炎预后影响指标及预后模型

重型肝炎病情危重,预后较差,病死率高。目前针对重型肝炎的治疗方案主要为①内科药物综合治疗;②人工肝支持治疗;③肝移植治疗;另外,肝细胞移植、干细胞移植也在临床研究过程中。准确判断患者的预后,有助于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因此,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指标进行了大量研究,并通过现代统计学方法进行归纳分析,相继建立了一些预后模型,对准确判断预后奠定了基础。

一、影响重型肝炎预后因素及指标

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因素及指标很多,现选择研究较多且临床意义较大者分述如下。

(一)、诊断

1. 重型肝炎的命名与诊断:

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重型肝炎的命名与诊断不同,重型肝炎的概念最早由Lucke提出,将发病后10天内死亡,尸检肝脏示大块肝坏死或亚大块肝坏死者,命名为暴发性肝炎。此后,因欧美国家由药物、酒精等因素引起的肝功能衰竭者较多,相继提出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急性肝衰竭(acute hepatic failure)、亚急性肝衰竭(subacute hepatic failure)、缓发性肝衰竭(late-onset hepatic failure)等概念,其定义特征为(1)不论病因只要临床出现肝功能衰竭症状者;(2)起病后以发生级以上肝性脑病为特定临床表现来界定肝衰竭的诊断;(3)以起病到出现脑病的时限来区分急性、亚急性或缓发性。但对上述分型方法尚存在争议,如有学者认为应将急性肝功衰竭的范围扩大到无肝性脑病者,另有学者提出应增加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肝衰竭者(acute-on-chronic, AOC)。

我国肝炎专家组经过充分讨论,于2000年西安全国第十届病毒性肝炎会议上将重型肝炎分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为便于判定疗效及估计预后,亚急性重型和慢性重型肝炎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早、中、晚3期。其诊断标准详见《病毒性肝炎》章。

2.重型肝炎诊断对预后的影响

重型肝炎不同分型及不同分期病死率不同,各研究机构报告病死率也有较大差别。例如,刘安等报告24例急性重型肝炎病死率87.5%(21/24);郑桂兰等报告小儿急性重型肝炎病死率77.3%(17/22);缪正秋报告140例亚急性重型肝炎病死率16.43%,均发生于晚期,早中期无一例死亡;张玉贵等报告亚急性重型肝炎病死率40%(16/40);曹长安等报告151例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病死率为64.9%;隋云华等报告l020例重型病毒型肝炎中,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219例存活率71.69%,慢性重型801例存活率52.93%,早、中、晚存活率分别为77.13、52.72%、14.12%;李均报告160例慢性重型肝炎病死率44.38%,早、中、晚存活率分别为0%、25.9%、63.6%。一般均认为,急性重型肝炎病死率最高,慢性重型肝炎病死率高于亚急性重型肝炎,早、中、晚期病死率依次升高。

(二)、年龄与性别

年龄对预后有较大影响,年龄越大,病死率越高,国外研究表明HBV患者年龄>40 岁时预后差,国内也有研究显示患者年龄<40岁时死亡率52.94%,>40岁者死亡率72.41%。年龄小于10岁者,死亡率明显升高,但也有统计认为重型肝炎病死率与年龄无关。

一般研究均认为性别对于病死率无明显影响。

(三)、病原因素

单一病原所致病毒性肝炎中,预后好坏依次为甲型、戊型、乙型、丙型,其他原因不明者亦预后不佳,但也有不同结果认为,单纯HAV、HBV、HCV、HEV感染时重型肝炎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重叠感染在肝衰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对肝细胞的损害作用是共同加强的,尤多见于乙丙、乙丁二重感染,其死亡率最高。对于乙型肝炎病毒野毒株与变异株对病死率的影响尚存在争议,有研究提示变异株感染病死率较高,但另有研究显示二者无明显差异。

(四)、生化指标

1、胆红素:

多数学者认为总胆红素与病情严重程度平行,总胆红素水平越高,病死率越高。另有报道HBV导致的肝衰竭中,重型肝炎死亡组有31.5%存在

TBil/DBil >2.2,存活组仅有7.7%。但是,TBil与DBil受诸多因素影响,敏感

性不够高。

2、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比值/丙氨酸转氨酶(AST/ALT):

门冬氨酸转氨酶(AST) 80%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内,正常肝细胞浆的AST/ALT 比值为0.6左右。AST/ALT的比值与预后亦有一定关系,比值在1.20~2.26之间预后不良,死亡率高,比值在0.31-0.63之间预后良好,存活率高。

3、白蛋白/前白蛋白:

白蛋白是反应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一般认为,白蛋白水平降低程度与预后关系密切,白蛋白水平越低,死亡率越高。由于白蛋白的半衰期约为两周,不能及时反映肝脏病变情况,缺乏敏感性,白蛋白水平降低的速率更能准确地反应肝细胞坏死的程度,与病死率呈正相关。前白蛋白(PAB)比白蛋白更及时地反映病情的严重性。据报道,PAB≤50mg/L时,病死率为80%,PAB≥ 100mg/L时病死率为30%。但是,蛋白代谢受肝病持续时间和治疗的影响,临床应用时经常不能准确地反映预后。

3、总胆固醇(TChol):

胆固醇主要在肝脏合成,反映肝坏死较为灵敏的指标,重型肝炎时胆固醇常下降。有研究显示血清总胆固醇(TCho1)<1.6mmol/L时重型肝炎病死率为92.98%,而TChol≥2.6mmoL/L时病死率仅为16.7%,存活组TCho1 2.37±0.63 mmo1/L,死亡组1.58±0.42mmo1/L。另有研究显示TChol水平与慢性乙肝及重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变程度Ishak计分呈明显负相关(P<0.01,r=-0.56)。因此可用于判断重型肝炎预后,但需注意患者基础胆固醇代谢水平情况。

4、血糖(Glu):

重型肝炎时血糖代谢紊乱,多表现为低血糖,但由于血糖受影响因素太多,影响了它的准确性。

5、血钠:

各种原因所致低钠血症能导致机体平衡失调,可诱发和加重肝昏迷和肝肾综合征。有研究显示显示死亡组Na+120.34mmo1/L,存活组Na+130±2.Olmmol/L,另有研究显示低钠血症组病死44.3%,钠正常组病死率22.5%,因此低钠血症可作为预后判断指标。

6、胆碱脂酶:

胆碱酯酶主要由肝细胞合成,重型肝炎时血清胆碱酯酶活性降低。一般认为胆碱脂酶活性水平与预后相关,活性越低,预后越差。但亦有学者认为胆碱脂酶活性虽可判定病情轻重,但与病死率无正相关。

7、动脉血酮体比(AKBR)

其反映肝细胞能量利用情况,是肝细胞功能及再生潜力的标志,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Ymasaki等研究发现,急性肝衰竭患者AKBR比值<0.6者易患肝性脑病,更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肝性脑病发生3日后AKBR<0.6的16例急性肝衰竭患者有15例死亡;反之,AKBR>0.6的10例急性肝衰竭患者全部存活,提示其可作为判断急性肝衰竭预后的良好指标。

(五)、凝血指标

国内外学者研究一致认为,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或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下降是重肝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预测预后较为灵敏的指标,PTA值越低,死亡率越高,PTA<10%者,存活率不足3%。现国外推荐采用国际标准比率INR代替PTA。凝血因子V活性比PT更为敏感和可靠。

(六)、甲胎蛋白

肝细胞再生时甲胎蛋白(AFP)释放增加,是反应肝细胞再生的指标,重型肝炎AFP升高,是肝细胞再生良好的指标,预后佳;反之,则预后不良。有报道显示48%存活者AFP升高,死亡患者中这一比例仅为9.8%;AFP<300ng/ml者病死率为75.56%,而AFP≥300ng/ml者病死率仅为35.71%。但是,AFP水平不能特异地反映肝细胞坏死严重程度,也未能准确的反映肝细胞再生数量,而且,持续的过高的AFP还可能为肝细胞癌变所造成。

(七)、甲状腺激素代谢

重型肝炎会影响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低T3、高T4综合征,TT3下降的同时伴有TT4、rT3的升高,可一定程度反映重肝的预后,这种异常变化愈明显,预后愈差,反之,则预后较佳。我们的研究提示低T3综合征最为常见,FT4升高,但TT4也低于正常,同时TSH下降。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TT3有显著差异。

(八)、内毒素和炎性因子

内毒素血症在重型肝炎的发生率为64%~100%,且随病情加重内毒素水平升

高,

患者机体的免疫状态和炎症反应程度的指标可反映肝炎活动的严重性。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aR)水平以及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等细胞因子水平存活组均低于死亡组。重型肝炎患者CD3、CD8百分率降低,并且随病情加重,CD8百分率下降。

(九)、并发症

重型肝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肝性脑病、脑水肿、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继发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其中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对病死率的影响最大,肝性脑病程度越重,病死率越高,也有作者认为肝性脑病出现的速度与预后无关;肝肾综合征常出现在重肝晚期,一经出现,预后极为不良,病死率居各并发症之首;其它并发症的出现对于病死率也有明显影响。有研究显示并发症越多,病死率越高,无并发症死亡率57.14%,存在1种并发症死亡率26.47 %,存在2种并发症死亡率81.63%。

(十)肝功能试验

注射利多卡因后检测代谢产物单乙基甘氨酞二甲苯(MEGX),可以反映肝细胞代谢功能的强弱、有代谢功能的肝细胞数量、肝脏血流量及侧支循环的程度。半乳糖负荷试验结果能较好地反应肝脏的储备功能。吲哚靛青绿试验(ICG)ICG包括15min储留率(ICGRs)和最大清除率(ICGRmax),可以用于重型肝炎的预后判断。D-山梨醇清除率用以测量肝功能性血流量,结合ICG就能够全面的反映肝储备能。但上述方法较复杂,且有可能加重病情,故临床中较少应用。

二、重型肝炎的预后模型

单一指标无法十分准确地判断重型肝炎的预后。目前倾向于采用综合指标的分析方法,即选用多个有关指标,进行统计处理,找出相关性强的部分指标,进而得到能反映预后的多指标临界值或综合指标数值,进行预后判别。多因素预后分析是近年的研究热点,哪些因素是主要的危险因素,这些主要的危险因素之间量化关系,或这些主要的危险因素对预后判断的重要性如何,是多因素预后分析的重要内容。

(一)、Child-Turcotte-Pauh分级

最初用于门脉高压者手术承受能力、治疗效果的估计,最早由Child –

Turcotte最早于1964年提出,并于1972年由Pugh修改,以腹水、PT时间、胆红素、白蛋白和肝性脑病5个因素构成,评价结果分A、B、C三级。

表:Child-Turcotte-Pugh系统(CTP)

分级PT时间(INR)胆红素(mg/dl)白蛋白(g/L)腹水肝性脑病

A <4秒(<1.7) <2 >3.5 轻度轻度

B 4~6秒(1.7~

2.3)

2~3 2.8~3.5 中度中度

C >6秒(>2.3) >3 <2.8 重度重度

注:A级≤6分;B级7~9分;C级≥10分

用于重型肝炎预后判断时发现,如果将评分分为5~6,7~9和10~15三区间,其判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平均达到80%。

(二)、MELD评分

出于肝移植器官分配优先权方面的需要,美国MayoClinic的Kamath等提出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并将其用于研究TIPS术后患者生存情况,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其具体计算公式为:MELD分值=3.8×log(TBil[mg/dl])+11.2×log(INR)+9.6×log(Cr[mg/dl])+6.4×病因(病因:淤胆性或酒精性为0,其他为1)。

刘青等应用MELD系统预测慢性重型肝炎的预后及其治疗效果,显示患者人院时MELD分值能够非常好的预测重型肝炎患者3个月内的病死率c.statistic 为0.894(敏感性100%,特异性71%)。MELD系统在慢性重型肝炎早、中、晚三期的分值是:早期24.0±4.6,中期31.1±2.9,晚期41.4±10.0(P<0.001)。二者之间有明显地相关性(r:0.756,P<0.001)。应用MELD系统预测慢性重型肝炎的预后,无论是预测能力、可靠性,还是实用性均优于其它4种预测系统。其优点如下:(1)使用三个客观变量为指标,没有腹水、肝性脑病等主观指标干扰评价结果;(2)三个客观变量(INR,TBII ,CRE)在不同医院甚至国际之间的检测方法差异很小;(3)MELD分值与早、中、晚三期慢性重型肝炎间有明显的相关性;虽然MELD具有众多优点,但从临床肝病学的角度看仍并非完善,例如,年龄、肝性脑病、腹水/腹膜炎、肝脏大小、白蛋白水平及其降低速率(反映肝细胞生物

合成功能)等无疑仍具有重要影响,此外,MELD公式将病因中淤胆性或酒精性设为0和其它疾病设为1亦不尽合理,因此,今后有必要加强有关研究,设计出更为合理而有效的预后判断模式。

(三)、London指标(KCH指标)

英国皇家学院医院( Kings College Hospital,KCH)指标(又称London指标):该系统用于扑热息痛和非扑热息痛引起的急性肝功能衰竭,扑热息痛所致的急性肝衰竭标准为:扑热息痛过量24 h后血pH<7.3,或Ⅲ/Ⅳ肝性脑病+肌苷>300 μmol/L+PT>100 s(INR 6.5)如果入院后4h血乳酸水平>3.5 mmol/L或入院后12 h血乳酸水平仍>3 mmol/L,预后十分差。非扑热息痛所致急性肝衰竭包括病毒性肝炎(A,B,C,D,E),自身免疫性肝病,Wilsons病,非嗜肝性病毒(cMv,EBV,HSV,herpes zoster)等。标准如下:pH<7.3或PT>6.5(INR)或者以下任意三项为阳性者:年龄<10岁或>40岁;病原学:非甲,非乙,药物反应;自黄疸发生到出现脑病>7 d;PT>3.5(INR);血清胆红素>17.6 mg/d。

KCH广泛用于评估急性肝衰竭病人的严重程度和肝移植时机。O’Grady等曾用该标准预测非扑热息痛性急性肝衰竭的预后,阳性预测值为96%,特异性为90%,敏感性为93%,准确度为92%。刘青等应用KCH用于慢性重型肝炎预测能力(c-statistic分别为0.84和0.81),较MELD系统预测能力差。

(四)、Chily指标

Chily(法国地名)指标 1:急性病毒性肝炎出现肝昏迷或意识障碍,而且凝血因子V<20%(年龄<30岁),或凝血因子V<30%(年龄>30岁),预后不良,建议

为0.89,行肝移植术。评判重型肝炎预后时,死亡前48小时的阳性预测价值PV

为0.36。

阴性预测价值PV

(五)、Yoshiyata危险系数

Yoshiyata的危险系数(risk criteria,RC)值:对于HBV导致肝衰竭,RC=2.75 ×BL+2.75×BR+2.7AG +2.3×WB +1.67×CD + 1.56×AL-0.098×PR- 0.88。(变量取值方法:TBil>20mg/dl者BL=1;TBil/DBil>2.2者BR=1;年龄>40岁者AG=1;WBC<4000/mm3或>18000/mm3者WB=1;ALT<100正常值上限者AL=1;同时存在其他一种严重疾病者CD=1。不合以上条件时相应变量分别记。PR为PTA 值)。取分界值为0时,RC的敏感性为0.94,特异性为0.7。

(六)、国内一些研究概况

由于国内外关于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存在较大差别,为准确判断重型肝炎特别是慢性重型肝炎的预后,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建立了几个预后判断模型,但尚未得到国内外学者一致公认。

1. 马琳等回顾总结320例慢性重型肝炎病例,研究了预后的影响指标并建立了回归方程。

公式为:P=1/(1+e-y),

Y = 1.7262 - 0.0948X

1 + 2.9846X

2

+ 0.6992X

3

+ 1.6019X

4

+ 2.0398X

5

(注:

X 1—PTA、X

2

—消化道出血、X

3

—肝性脑病、X

4

—肝肾综合征、X

5

—肺部感染)。

P>0.5,病人预后差;P<0.5,病人好转,判断符合率83.55%。

2. 张楠等研究了影响385例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各种因素,采用Cox比例

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建立生存模型。

预后指数(prognostic index,PI):PI=0.016×年龄(实际值)+1.148×肝性脑病(有=l,无=0)+0.294×总胆红素(对数值)-0.826×凝血酶原活动度(对数值)。

计算患者的预后指数PI并进行生存概率的预测,>0.5预测为生存,<0.5预测为死亡。与实际的生存情况进行比较,模型预测的敏感度为92.1%,特异度为76.2%,总正确率为88.1%。

3. 赵志新等应用多因素Cox模型生存分析模型统计方法对190例慢性重型肝炎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危险因素为肝性脑病程度(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尿素氮(BUN)、血清总胆红素(TB)、血清钾(K+)、白细胞总数(WBC),得出危险指数(PI)方程如下:

PI=(71.84HE+0.29TB+10.38BUN+124.5K++5.99WBC-9.01PTA) 1/100。

方程中血清钾以正常血钾或高血钾为1,低血钾为0,其他全部为原测值;当患者PI为3.17时,其1个月时刻的瞬时死亡概率为99.52%。

4. 赖宁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301例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得出影响预后的独立的危险因素为PTA、尿素氮、血钠、肝性脑病。并确定这四个因素各自的相关系数,构建出重型肝炎预后评分公式如下:

预后评分=10×(1.082 ×肝性脑病分值)+O.944 ×尿素氮分值+O.915×

血钠分值+O.593×PTA分值)。

表:重型肝炎预后评分系统数据转化表

分值肝性脑病凝血酶原活动度血钠尿素氮

0 无>40% ≥135 <7.5

1 Ⅰ度30%~40% 126~135 7.5~10.0

2 Ⅱ度<126 10.0~19.9

3 Ⅲ度20%~30% 20.0~29.9

4 Ⅳ度>30

5 <20%

经过统计,低于40分组,治疗有效率为76.9%,40~80分组,治疗有效率仅12.5%,80分以上组,治疗均无效。

5.单晶等提出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MSLD评分系统,其具体评分工模型如下:

表影响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4项独立危险因素评分模型

指标0分1分2分3分肝炎临床类型慢性亚急性急性

肝性脑病程度1~2度3度4~5度PTA >0.80 0.60~0.80 0.40~0.60 <0.40

血清钠(mmol/L)>135 125~135 120~125 <120 研究显示,1~4O分段,治疗有效组有效率达76.9%;4O~8O分段,治疗有效组有效率仅12.5%;8O分以上,治疗有效组为0.30~5O分段,治疗有效率为47.4%;40分以上转归迅速恶化。

分析重型肝炎的预后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单一指标很难准确反映预后,结合前述各指标、方法的优劣,多指标综合评价成为必然。不同指标在决定预后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一,只有数量化各个主要指标的权重系数,才能准确地反映预后,这正是近来研究者们努力的方向。随着人们对重型肝炎治疗、肝移植治疗经验的积累,预测重型肝炎病情转归的方法也将得到不断的改进。

参考文献

1.钱义顺. 120例亚急性重型肝炎临床分析. 交通医学, 1998, 12(3): 303,

311

2.连粤湘, 吴婉芬, 石裕明,等. 重型病毒性肝炎不同病因与预后的关系. 中

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1999, 13(4): 355-357

3.柴一红, 林明华, 王争武. 105例重型肝炎预后因素分析. 中西医结合肝病

杂志, 1999, 9(Suppl.): 60-61

4.刘安, 杨谢雯, 段雪飞. 急性重型肝炎24例临床分析. 实用肝胜病杂志,

2000, 5(4): 208-209

5.郑桂兰, 张帮杰, 赵巍峰. 急性重型肝炎22例.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1,

16(5): 298

6.隋云华, 许家璋, 高蕾. 各型重型病毒性肝炎疗效分析.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1, 9( Suppl): 55-57

7.缪正秋. 亚急性重型肝炎140例临床分型分期.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3;

21(4): 290-291

8.隋云华, 许家璋, 高蕾, 等. 重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特点及转归. 临床肝

胆病杂志, 2002, 18(2): 111-112

9.赖宁, 郭树华, 张大志. 重型肝炎预后单因素分析与评估系统研究. 中华

肝脏病杂志, 2005, 13(8): 586-589

10.曹长安, 邹正升, 李保森. 151例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临床内科杂志, 2006, 23(2): 96-98

11.徐静, 常立非. 影响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因素分析.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05,

8(4): 215-216.

12.连粤湘, 吴婉芬, 石裕明,等. 重型病毒性肝炎不同病因与预后的关系. 中

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1999, 13(4): 355-357

13.任星峰, 赵甫涛, 葛娅, 等. 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对重型肝炎诊断及预后判

断价值.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4,14(1): 11-12

14.朱凤群, 霍康, 邵飞. 低钠血症对慢性中、重度、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 西

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5, 26(6): 614-615.

15.王思奎, 刘凤华. 重型肝炎甲胎蛋白动态分析.山东医药, 2004, 44(28):

45.

16.方国平, 张锁才, 孙启源. 重型肝炎血清内毒素水平检测及意义(附60例分

析). 江苏临床医学杂志, 2000, 4(3): 220, 222

17.缪国励, 黄己实. 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72例预后因素分析. 新医学, 1998,

29(2): 96-97.

18.刘铮. 慢性重型肝炎预后模型的评价.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OO6, 2(2):

143-144

19.刘青, 刘铮, 王泰龄, 等. 应用MELD系统预测慢性重型肝炎的预后及其治

疗效果. 中华医学杂志, 2005, 85(25): 1773-1776

20.王宇明, 陈耀凯. 肝衰竭/重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临床内科杂志2002,

19(4): 247-250

21.马琳, 李小毛, 杨越波,等. 慢性重型肝炎的预后预测研究. 实用医学杂志,

2004, 20(11): 1244-1245

22.张南, 王宇明, 邓国宏, 等.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及预后模

型的建立.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 13(10): 730-733

23.赵志新, 崇雨田, 罗瑞虹, 等.慢性重型肝炎近期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广东

医学, 2OO5, 26(8):1033-1035

24.单晶, 徐瑞平, 丁小君,等.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模型的临床应用分析.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5, 17(10): 586-588

25.Salerno F, Merli M, Cazzaniga M, et al. MELD score is better than

Child-Pugh score in predicting 3-month survival of patients

undergoing 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J Hepatol, 2002, 36: 494-500.

26.Gill RQ, Sterling RK. Acute liver failure. J Clin Gastroenterol, 2001,

33: 191-198.

27.Yoshiyata T,Hiromitsu K,Masaru S,et a1.A mtthicenter study on the

prognosis of fulminant viral hepatitis:early prediction f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Hepatology,1994,19:1065-1071.

28.Acharya SK,Dasarathy S, Kunr TL et a1.Fulminant hepatitis in a

tropical population:Clinical cause,and early predictors of outcome.Hepatology,1996,23(6):1448-1455.

29.Akihito tsubota,Yasuji Arase, Yoshiyuki suzuki,et a1.Lamivadine

monotherapy for spontaneous severe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hepatitis B.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005,20.426432.30.Borroni G,Maggi A,Sangiovanni A,et a1.Clinical relevance of

hyponatremia for the hospital outcome of cirrhotic patients.Dig liver Dis,2000,32:605-610.

31.Boin IF,Leonardi MI,Pinto AO,et a1.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

mortality on the waiting list:long-term comparison to Child-Pugh classification and MELD.Transplant Proc,2004,36:920-922,

32.Trotter JF,Brimhall B,Arjal R,et a1.Specific laboratory

methodologies achieve higher model for end stage liver disease (MELD)scores for patients listed f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iver Transpl,2004,10:995-1000.

33.Akyildiz M,Karasu Z,Arikan C,et a1.Impact of pretransplant MEID

score on post transplant outcome in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Transplant Proc,2004,36:1442-1444.

34.Dunn W,Jamil LH,Brown LS,et al.MELD accurately predicts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lcoholic hepatitis.Hepatology,2005,41:353-358.35.Bailey B, Amre DK, Gaudreault P. Fulminant hepatitis failure

secondary to acetaminophen poisoning: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rognosis criteria determining the need for liver transplantion.Crit Care Med.2003.31:299-305.

36.Ke WM,Ye YN,Huang S.Discriminant function for prognostic indexes

and probability of death in chronic hepatitis B.J gastroenterol,

2OO3,38:861

37.Fujiwara K,Mochida S.Indications and criteria f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J Gastroenterol,2002,

37 suppl 113:74-77.

重型肝炎

重型肝炎是以大量肝细胞坏死为主要病理特点为表现的一种严重肝脏疾病,可引起肝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是肝病患者病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重型肝炎的原因很多,包括乙肝病毒感染,甲、戊病毒及其它泛嗜病毒如EBV、CMV等感染,药物中毒,慢性酒精性肝损害等等,其临床分型常用急性、亚急性及慢性重型肝炎来划分。 主要病因:肝炎病毒感染,药物中毒,慢性酒精性肝损害,等 重型肝炎因其病情重、预后差而影响患者寿命,在我国,引起重型肝炎的最常见原因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约占所有重型肝炎的三分之二,此外,甲型、丙型、丁型重型乙肝及戊型肝炎病毒亦能引起重型肝炎,其它病毒如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疱疹病毒、腺病毒、登革热病毒、Rift-vnlley病毒也可以引起,药物性肝损害、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所引起的重型肝炎在临床中也时有出现,尤其是药物性肝衰竭,在美国重型肝炎中占有较高的比例。随着乙肝抗病毒领域药物的推广,乙型肝炎所致的重型肝炎在我国也在下降,因此使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所致的重型肝炎比例上升,此外,妊娠急性脂肪肝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重型肝炎。重型肝炎疾病的特点:病情重、合并症多、预后差、死亡率高。发病机制 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复杂,从细胞损伤、功能障碍,直到细胞凋亡、坏死,其机制至今未完全阐明。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重型肝炎,其发病机制既与病原有关,也与机体的免疫有关。 发病机制与病原关系:病毒可直接引起肝细胞损害,最后形成大块肝细胞坏死,例如甲型与戊型肝炎发病时,肝细胞的严重病变(溶解和坏死)是这些病毒在肝细胞内大量复制的直接后果,也就是说被感染破坏的肝细胞数越多,病情越严重。就乙肝而言,感染的病毒量多是一个因素,但病毒的基因突变也是另一个因素,基因突变后导致病毒数上升,也与乙型重型肝炎的发生相关。 发病机制与免疫关系:乙型肝炎患者发生重型肝炎占重肝的2/3,但并非是这些重型肝炎患者体内乙肝病毒很多,更重要的机制是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异常所致,由乙肝病毒激发机体的过强免疫时,大量抗原-抗体复合物产生并激活被体系统,以及在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内毒素等参与下,导致大片肝细胞坏死,发生重型肝炎。 病因分类 重型肝炎的病因及诱因复杂,最常见的是机体免疫状况改变后免疫激活,乙型肝炎基础上重叠戊型、甲型肝炎感染、乙肝基因突变、妊娠、过度疲劳、精神刺激、饮酒、应用肝损害药物、合并细菌感染、伴有其它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等,其分类主要按病情发展速度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其中,慢性又分为慢加急肝衰竭和慢性肝衰。 诊断鉴别 (一)当某一肝病患者出现以下表现时,应高度警惕重型肝炎: 1、极度乏力和严重的消化道症状。 2、神经、精神症状(如嗜睡、性格行为改变、烦躁不安、昏迷等)。 3、有明显出血倾向:鼻衄、牙龈出血不易止住。 4、黄疸迅速加深伴有中毒性鼓肠、肝臭等。 5、化验检测时PTA﹤40%,Tml大于正常10倍。 (二)诊断 “三高一低”,即高度乏力、高度黄疸、高度食欲不振伴肠胀气;低PTA(PTA﹤40%)。 1、急重肝:2周内出现神志行为异常伴“三高一低”。 2、亚急性重型肝炎:起病2周以上至半年出现肝性脑病,同时亦有“三高一低”症状检测。 3、慢重肝:在慢性肝损害基础上出现“三高一低”或者肝硬化基础上出现肝功进行性衰竭。 (三)相关检测 1、PTA: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是诊断重型肝炎的重要依据,当PT延长致PTA﹤40%时应疑为重型肝炎,PTA的变化也是判断重型肝炎预后的最敏感的实验室指标。

重型肝病患者人工肝治疗的生存分析

重型肝病患者人工肝治疗的生存分析 武文芳;张晶;马斌荣;段钟平 【期刊名称】《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7(28)2 【摘要】目的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对照分析研究,探讨人工肝治疗对重型肝病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择5家医院的肝病患者916例,将患者分为人工肝治疗组和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记录其诊断、分期等原始资料并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Log-Rank以及Breslow检验进行生存情况分析.结果人工肝治疗有延长生存时间的趋势;人工肝治疗对急性重型肝炎的生存时间有明显影响,能够延长急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存时间;人工肝对晚期患者的短期生存率有影响;人工肝治疗次数对患者生存时间有明显影响;人工肝治疗次数对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存时间有明显影响.结论人工肝治疗能够延长急性重型肝炎患者、慢性及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存时间,多次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次治疗和内科治疗.【总页数】3页(P249-251) 【作者】武文芳;张晶;马斌荣;段钟平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5.1 【相关文献】

1.人工肝治疗对重型病毒性肝病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J], 武文芳;杜菁;张晶 2.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的终末期肝病模型分析 [J], 张友祥;王渭康;王冯滨 3.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系统预测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短期预后的价值 [J], 林志鹏 4.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的终末期肝病模型分析 [J], 张友祥;王渭康;王冯滨 5.不同类型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病的不良反应观察 [J], 周观林;张伦理;邱湖海;张琼;刘春文;杨沛华;谢志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PAB、AFP与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关系

血清PAB、AFP与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关系 摘要:目的:观察血清前白蛋白(PAB)、甲胎蛋白(AFP)与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48例重型肝炎患者和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48例。自患者入院后观察3个月后根据患者是否生存再分为重型肝炎存活组和重型肝炎死亡组。在患者入院次日、健康体检者体检当日抽取空腹不抗凝静脉血4 ml。PAB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AFP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结果:48例重型肝炎患者经住院保守治疗3个月后死亡28例,占58.33%;存活20例,占41.67%。28例死亡的重型肝炎患者中死亡病主要集中在AFP含量<100 ng/ml 者,其中尤以<25 ng/ml为主。28例死亡的重型肝炎患者中死亡病主要集中在PAB含量<100 mg/L者。结论:PAB、AFP可作为判断重型肝炎预后的指标。 关键词:重型肝炎;前白蛋白;甲胎蛋白 重型肝炎是各种肝炎的病情变化最重、最复杂,病势最凶险,并发症最多,病死率最高的一种恶性疾病。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血清前白蛋白(PAB)、甲胎蛋白(AFP)的浓度对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的判断有一定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感染病科住院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17~77岁,平均(45.0±5.2)岁。按病程可分为急性重型肝炎l4例,亚急性重型肝炎11例,慢性重型肝炎23例。 1.2 试剂与仪器:ELISA试剂盒购自美国Sigma公司,离心机(0412-l)由上海手术器械厂生产,酶联免疫检测仪由南京华东电子集团医疗公司生产,OLYMP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由日本科联国际有限公司生产。 1.3 方法:标本采集:重型肝炎患者均于入院后次日空腹抽取不抗凝静脉血4 ml,健康体检者于体检当日清晨抽取不抗凝静脉血4 ml。ABP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AFP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具体操作规程严格按操作说明书进行。 2 结果 2.1 住院3个月后重型肝炎组存活情况:48例重型肝炎患者经住院保守治疗3个月后死亡28例,占58.33%;存活20例,占41.67%。 2.2 重型肝炎患者AFP含量与病死率的相关性:28例死亡的重型肝炎患者中死亡病主要集中在AFP含量<100 ng/ml者,其中尤以<25 ng/ml为主。见表1。 <100 mg/L者。见表2。

病毒性肝炎概述

病毒性肝炎 疾病医学概述 [定义] 肝炎:即肝脏的炎症,是指累及所有肝细胞的弥漫性或片状肝细胞坏死为特征的肝内炎症过程,可以是急性,也可以是慢性的,可以是病毒性,也可以是非病毒性肝炎。 [临床分型] 根据黄疸的有无、病情的轻重和病程的长短,临床上可将肝炎分为急性肝炎(可分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慢性肝炎(迁延性和活动性)、重症肝炎(急性和亚急性)和淤胆型肝炎。 一、急性肝炎:是病毒感染的结果,这些病毒包括甲肝、乙肝、丙肝和戊肝等病毒,还可以由药物或中毒(如酒精中毒)造成的损伤引起的。 1.病程:在6个月之内的,急性黄疸型肝炎病程约2-3个月,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病程大约在3-6个月内,但部分病例转为慢性,常见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2.临床表现:急性黄疸型肝炎有皮肤及巩膜出现黄染,以甲型肝炎多见;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较黄疸型为多,大多数缓慢起病,临床表现无黄疸症状。 二、慢性肝炎:是急性肝炎发展的结果,不论病因如何,持续时间超过六个月的任何肝脏炎症均可被定义为慢性肝炎。最常见的类型为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或是自身免疫性(或狼疮性)肝炎、中毒性肝炎

(药物和毒性物质)、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酒精性肝炎。慢性肝炎中的肝脏活检表现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活动性不强且不太严重的肝炎)或预后不良的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肝炎又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慢性迁延性肝炎(CPH):是指急性肝炎病人迁延不愈,病程超过半年,有乏力、食欲不振、肝区隐痛、腹胀等症状,肝功能轻度异常或反复波动,以上情况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慢性迁延性肝炎常见于丙型肝炎感染。预后通常较好,且病变没有恶化的倾向。此病进展为慢性活动性肝炎的可能性较小。 2.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指症状和体征持续1年以上,可出现肝外多脏器损害。肝脾多肿大,常有压痛和质地改变,肝功能持续异常或有明显波动,部分病人出现皮肤黝黑,进行性脾肿大、蜘蛛痣、肝掌等表现。慢性活动性肝炎预后不良,通常进展为肝硬化、发生肝功能衰竭和肝细胞癌的风险较高。 三、病毒性肝炎:是指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广泛肝脏炎症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发病率高等特点。1.临床表现:主要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胀痛、肝脏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及发热,有些病人出现荨麻疹、关节痛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2.病程:急性肝炎病人大多在6个月内恢复,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易变为慢性,少数可发展为肝硬化,极少数呈重症经过。慢性乙型、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性有密切关系。 3.病毒分型:根据其感染病毒的不同而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

重型肝炎预后影响指标及预后模型

重型肝炎预后影响指标及预后模型 重型肝炎病情危重,预后较差,病死率高。目前针对重型肝炎的治疗方案主要为①内科药物综合治疗;②人工肝支持治疗;③肝移植治疗;另外,肝细胞移植、干细胞移植也在临床研究过程中。准确判断患者的预后,有助于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因此,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指标进行了大量研究,并通过现代统计学方法进行归纳分析,相继建立了一些预后模型,对准确判断预后奠定了基础。 一、影响重型肝炎预后因素及指标 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因素及指标很多,现选择研究较多且临床意义较大者分述如下。 (一)、诊断 1. 重型肝炎的命名与诊断: 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重型肝炎的命名与诊断不同,重型肝炎的概念最早由Lucke提出,将发病后10天内死亡,尸检肝脏示大块肝坏死或亚大块肝坏死者,命名为暴发性肝炎。此后,因欧美国家由药物、酒精等因素引起的肝功能衰竭者较多,相继提出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急性肝衰竭(acute hepatic failure)、亚急性肝衰竭(subacute hepatic failure)、缓发性肝衰竭(late-onset hepatic failure)等概念,其定义特征为(1)不论病因只要临床出现肝功能衰竭症状者;(2)起病后以发生级以上肝性脑病为特定临床表现来界定肝衰竭的诊断;(3)以起病到出现脑病的时限来区分急性、亚急性或缓发性。但对上述分型方法尚存在争议,如有学者认为应将急性肝功衰竭的范围扩大到无肝性脑病者,另有学者提出应增加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肝衰竭者(acute-on-chronic, AOC)。 我国肝炎专家组经过充分讨论,于2000年西安全国第十届病毒性肝炎会议上将重型肝炎分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为便于判定疗效及估计预后,亚急性重型和慢性重型肝炎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早、中、晚3期。其诊断标准详见《病毒性肝炎》章。

重型肝炎案例分析报告

重型肝炎案例分析报告 1. 引言 重型肝炎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很高。 本文将对一个重型肝炎的案例进行分析,以了解该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案。 2. 案例描述 该案例涉及一名50岁的男性,他在体检中被发现患有重型肝炎。据患者自述,他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一直感到疲倦和食欲不振,且有时伴有黄疸和腹水。 3. 病因分析 重型肝炎的常见病因包括病毒感染、药物中毒和酒精滥用。在这个案例中,我 们怀疑该患者的病因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 4. 症状和体征 该患者的症状包括疲倦、食欲不振、黄疸和腹水。体检发现他的肝脏明显肿大,并有压痛。 5. 诊断 为了确诊该患者是否患有重型肝炎,医生进行了一系列的诊断测试。其中包括 血液检查、肝功能测试、乙型肝炎病毒检测和肝脏超声扫描。结果显示,患者的肝功能异常,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 阳性。肝脏超声扫描显示肝脏肿大。 6. 治疗方案 根据诊断结果,该患者被诊断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重型肝炎。治疗方案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抗病毒治疗: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以控制病毒复制和减少肝脏损伤。 •肝保护治疗:使用肝保护药物如乳蓟酸、氨基酸等,以保护和修复受损的肝细胞。 •营养支持:通过合理的饮食调配和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促进肝脏的康复和修复。

7. 随访和预后 患者应定期进行随访,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重型肝炎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治疗及时性、病毒感染程度、肝功能状态等。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肝功能指标和病毒复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愈率和预后。 8. 结论 重型肝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是导致重型肝炎的主要原因。早期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此外,患者还应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避免酒精滥用和接触其他有害物质,以保护肝脏健康。 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7).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care and treatment of person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infection. 2.Liaw, Y. F., & Chu, C. M. (2009).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The Lancet, 373(9663), 582-592.

肝功能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肝功能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肝功能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一) 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很多,不要把肝功能异常都认为是病毒性肝炎。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原因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寄生虫病、药物性肝损害、其他内科疾病等引起的肝功损害。当然,一旦化验结果提示肝功异常,需要重视并仔细检查肝功能异常的原因。下面介绍常见的肝功能化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一、肝脏血清酶学的检测指标 (一)转氨酶 转氨酶又称氨基转移酶。临床最常用的是丙氨酸转氨酶(ALT)和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它们的正常值由于各医院检测方法不同而有差别。血清转氨酶活性降低的临床意义不大,具有临床意义是酶活性升高。各种肝脏疾病病人和一些肝外疾病病人,其血清转氨酶活性均可升高。ALT活性增高提示肝细胞破坏、细胞膜通透性增强;AST活性增高常提示线粒体损伤。二者是监测病毒性肝炎的敏感指标。常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血清转氨酶活性已经增高,故检测ALT、AST可以发现早期的急性肝炎和隐性肝炎病毒感染,是目前诊断肝病应用最普遍的酶学检查项目。 血清转氨酶活性的高低与肝细胞受损的程度一致,故有助于病情估计、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ALT显著增高,见于各种肝炎急性期、药物性肝损害;中度增高,见于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及心肌梗死;轻度增高,见于脂肪肝、阻塞性黄疸及胆道炎症。AST显著增高,可见于心肌梗死急性发作、各种严重的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及酒精性肝病;中度升高,见于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心肌炎;轻度升高,可见于轻度慢性肝炎。患有重型肝炎时,若出现胆红素迅速升高,转氨酶反而下降,称为酶胆分离,提示预后不良。 血清转氨酶活性测定反映肝细胞损害及其程度,对肝病的病因鉴别诊断意义不大。ALT存在于肝细胞胞浆水溶性部分,AST存在于细胞浆水溶性部分及线粒体中。肝细胞损害严重者,AST不仅胞浆中的酶释放出来,而且线粒体中的酶也释放出来,故测定AST/ALT比值可用于判断肝细胞损害程度和肝病类型。急性肝炎

肝功能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2肝功能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人体的肝脏具有合成、排泄和代谢转化功能,狭义的肝功能试验就是指反映上述肝基本功能的试验,是肝脏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病情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在临床实践中,如何解读肝功能的结果,对临床患者的病情诊断起着重要作用。现着重介绍临床上常用的肝功能检验的一些内容。 1常用临床肝功能检验项目 肝功能试验主要选用反映肝胆损害的各种酶试验,其中以转氨酶(ALT、AST)、碱性磷酸酶(ALP)和谷氨酰转肽酶(GGT)最为常用。由于自动化检测的发展和应用,近年来又增加了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ALB)、总胆汁酸(TBA)和胆碱酯酶(CHE)。。 2常用临床肝功能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2.1转氨酶血清转氨酶主要有丙氨酸转氨酶(ALT)和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肝富含这两种酶,只要有1%的肝细胞被破坏,其所释放的转氨酶即足以使血清中转氨酶水平升高1倍。在肝内,转氨酶主要含于肝细胞内,胞内/外酶活性为5000:1。肝细胞变性坏死时,肝内的酶释放入血,引起血清中转氨酶活力升高。 目前,血清转氨酶测定仍被认为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标准试验。但在判断结果时,应注意下列事项:各种肝病均可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但超过正常值10倍的血清转氨酶主要见于急性病毒性或药物性肝炎、休克时肝缺氧和急性右心衰竭时肝淤血。在急性肝病时,血清转氨酶水平与肝损害程度不成比例;慢性肝病时,转氨酶水平反映了疾病的活动性。如果转氨酶高于正常值10倍伴球蛋白升高1倍,且持续8周以上,则几乎可以肯定为慢性活动性肝病。胆系疾病时,转氨酶也升高,但一般不超过正常值的8倍。少数胆总管结石患者转氨酶可高达正常值10倍以上,但24~48h后即大幅度下降或降至正常范围。酒精性肝病时,转氨酶轻度升高,可能与酒精耗竭了作为丙氨酸转氨酶的辅酶的吡哆醛有关。为了提高血清转氨酶测定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在病毒性肝炎时,同时测定AST/ALT的比值(正常值1.15左右)则更有意义。急性肝炎早期肝损害时,大多数丙氨酸转氨酶和胞浆部分的门冬氨酸转氨酶被释放出来,致使AST/ALT降至0.56左右I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时,AST/ALT 比值常>2;胆汁淤积及肝癌时,AST/ALT比值亦可增高。 门冬氨酸转氨酶是检查有无肝细胞损伤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在人体内,其主要分布在心肌内,而心肌容易受缺氧、酸中毒、感染等因素影响而损伤,从而释放出门冬氨酸转氨酶等多种酶。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也会因感染、缺氧等因素使心肌细胞受损,门冬氯酸转氨酶活性升高。因此,门冬氮酸转氨酶的升高不能说明肝细胞损伤的程度。 2.碱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是一组特异性很低的酶,几乎存在干身体各种组织中,尤以成骨细胞、肝脏、胎盘及白细胞中含量丰富。碱性磷酸酶是胰结合酶,在碱性环境中能水解很多磷酸单酯化合物。生理性的升高只见于正常妊娠、新生儿骨质生成和正在发育的儿童。而妊娠期妇女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妊娠3个月即开始升高,随着孕期增长而逐渐增

重型肝炎严重程度评诂

•重型肝炎(Severe hepatitis)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肝细胞的严重损害,是肝脏疾病中最危险的临床类型,其发病急骤、病情重、进展快、疗效差、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预后不良。国内外学者先后总结归纳出多个用于判断重型肝炎预后的数学模型、评分系统或标准,并经大量临床资料反复验证、补充、修改、完善,对重型肝炎预后评估、提高诊断率、降低病死率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就重型肝炎预后评分系统及其临床应用、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Child-Turcotte-Pugh评分 1964年Child与Turcotte提出Child-Turcotte分级。采用白蛋白、腹水、肝性脑病、胆红素和营养状况将肝硬化患者分为A、B、C组,用于评价肝功能的贮备。 1973年Pugh将其完善,即Child-Turcotte-Pugh评分(简称CTP评分),目前用于评价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贮备、手术风险及预后,亦用于评价重型肝炎预后。具体评分标准见表1。 CTP评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慢性重型肝炎病情的严重程度,CTP评分越高预后越差。蒋忠胜等研究显示重型肝炎死亡组的CTP评分高于生存组,慢性重型肝炎晚期患者的评分高于早期和中期,证实CTP评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慢性重型肝炎病情的严重程度。但是,CTP评分在判断重型肝炎预后时尚存在很多缺陷:①分值范围限定在5??15分,不能区分同一分级同一分值但病情差别较大的两组患者;②某些参数主观性较大,难以做出正确的分级;③某些客观参数如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由于检测方法与试剂的不同而测定结果不同,存在实验误差,因此可比性较差;④白蛋白容易受治疗因素的影响;⑤缺少重要的参数指标,如:血清肌酐。CTP评分目前主要用来评价肝硬化患者手术的危险性,评价肝移植术后死亡率,但它是否可以准确预测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仍存在争议。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及其改良评分系统 2001年,Kamath等为了弥补CTP评分的缺陷和局限性,提出“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即:R=3.8 × ln[胆红素(mg/dL)]+ 11.2×ln(INR)+ 9.6×ln[肌酐(mg/dL)] + 6.4 ×(病因:胆汁性或酒精性0,其他1),结果取整数。Wiesner等对3437例准备肝移植的终末期肝病患者进行 MELD评分,发现患者生存与否与MELD分值高低有直接关系,MELD分值<6的患者病死率是1.9%,而>40的患者病死率为71.3%,提示MELD评分可较为准确地评估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病情的轻重,并可以预测患者3个月的死亡率。相对于CTP评分来说,MELD评分有以下优点:①使用前瞻性统计学方法分析资料所得,因而其预测结果较为准确地反映病情的发展变化;②MELD评分中的3项指标均以客观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作为依据;③MELD评分评价病情的范围增宽,且分值是连续的,能较好地区分病情轻重,对病情做出更精确的划分;④MELD评分中使用的3项指标易获取,可以重复测定;⑤参数中剔除白蛋白,增加了反映肾功能的重要参数指标SCr,评价病情较为精确。虽然MELD评分避免了CTP分级中的很多缺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MELD评分中使用的血清肌酐清除率、PT、TBIL的变化,可受感染、进食、维生素K缺乏等因素影响,将直接影响对真实肝病病情的判断。 一些研究者对MELD评分进行了两方面改良:即动态MELD(△MELD)评分和将血清钠指标添加到原始MELD评分中。研究显示:随时间变化的MELD评分(△MELD)作为晚期肝硬化的预测因素能提供更准确的预后信息,可弥补静态MELD评分的不足。Biggins等分析了753例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数据,提出了血清钠与终末期肝病模型的联合公式(MELD-Na)即:MELD-Na=MELD+1.59×(135-Na)。MELD-Na模型能更全面反映病情严重程度,较好地将不同预后的患者区分开来。薛冬云等研究指出:MELD-Na模型中血清钠水平更好弥补了MELD评分的不足,且其短期预测能力明显优于MELD评分,能更准确预测预后。 但是也有研究认为:MELD和MELD-Na模型没有反映年龄、基础疾病、消化道出血、特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其他感染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也没有反映治疗差异对预后的影响,因而还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评估MELD评分系统和MELD-Na模型预测重型肝炎预后的价值以及不同治疗条件下预测的准确性。 KCH标准

丁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研究报告

丁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研究报告 疾病别名:丁肝 所属部位:腹部 就诊科室:内科,传染科,消化内科 病症体征:乏力,肝脏病变弥漫,黄疸,食欲下降 疾病介绍: 丁型病毒性肝炎是怎么回事?丁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丁型肝炎病毒与乙型肝炎 病毒等嗜肝DNA病毒引起的急性和慢性肝脏炎症病变,HDV是一种缺陷病毒,极少有单独HDV感染,只能存在于HBV感染的人及某些嗜肝DNA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动物中 丁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同时伴随的HBV感染状态,HDV 与+HBV重叠感染后,可促使肝损害加重,并易发展为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 化和重型肝炎,丁型肝炎主要通过输血和血制品传播,与乙型肝炎的传播方式 相似 症状体征: 丁型病毒性肝炎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丁型病毒性肝炎的症状介绍: 1、HDV与HBV同时感染,见于既往无HDV感染,同时感染HDV与HBV,表现急性丁型肝炎。潜伏期4~20周。临床表现及生化特征与单纯急性乙型肝 炎相似,可有乏力、食欲缺乏、黄疸及肝脏肿痛等。部分患者有两个转氨酶高峰。在病程中可见两次胆红素和ALT升高。血清中HBSAG先出现,然后肝内HDAG阳性。急性期患者,血清中HDAG阳性持续数日即转阴,继而抗-HD IGM阳性,持续时间短,滴度低。抗-HD IGG则为阴性。HDV/HBV同时感染 多数预后良好,发展为慢性肝炎的危险性不比单纯HBV感染更高,少数患者亦 可发展为重型肝炎。 2、HDV与HBV重叠感染,慢性丁型肝炎指在原有慢性HBV感染的基础上 又重叠HDV感染,其临床经过主要取决于HDV感染时HBV感染的状态及肝脏损害程度。多见于慢性HBV感染者,其症状主要决定于HDV感染前是慢性HBSAG携带者,抑或是HB慢性肝病者。如为HBSAG携带者,感染HDV后 则表现似急性HBSAG阳性肝炎,但抗-HBV IGM阴性,较单纯HBV感染重。 如为HBV慢性肝病,由于HBV持续感染,HDV不断复制,使已有肝组织病变 加重,可表现为肝炎急性发作,或加速向慢活肝和肝硬化发展。因此,凡遇慢 性乙型肝炎,原病情稳定,突然症状恶化,甚至发生肝功能衰竭,颇似重型肝炎,应考虑为重叠感染HDV的可能。可有如下表现。

生物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一例报告

生物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一例报告 【病例摘要】 高××,男,43岁,湖北省随州市人,职业:干部。主诉:肝病史26年,乏力、腹胀4个月,加重10天。 现病史:26年前体检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肝功正常,无不适,未予治疗。此后间断复查,ALT波动于100 U/L左右,间断服用“保肝”药物。 2年前,无诱因自觉明显乏力,尿黄,黄疸进行性升高达400μmol/L,HBV-DNA为3.32×106 copies/ml,诊断为“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度”,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出院。 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乏力、尿黄如浓茶、进食后腹胀,于当地医院及武汉协和医院治疗,总胆红素最高达400μmol/L,HBV-DNA106 copies/ml,PTA最低为23%。诊断为慢性重型肝炎。先后行5次血浆置换治疗,总胆红素波动于199.5~375μmol/L之间,并予贺普丁抗病毒治疗,复查DNA定量7.434×103 copies/ml。患者自觉乏力腹胀逐渐加重,为进一步治疗于2006年5月25日入院。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情,精神弱,面色晦暗。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蜘蛛痣阴性,肝掌阳性,未见淤斑。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饱满,肝脏肋下未及,脾脏肋下可及2 cm。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入院后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血常规: WBC 6.5×109/L, N55.3%,HGB 97 g/L, PLT 120×109/L; 凝血项: PT 24.6 s, PTA 23.97%,

INR 3.28, FIB<140 mg/dL; 肝功及生化: ALT 84 U/L , AST 120 U/L, TBIL 595.7μmol/L, DBIL 268.8μmol/L, D/T=0.45, ALB 41.8 g/L, A/G=1.91, GGT 213 U/L, AKP 236 U/L, PA 81 mg/L, TBA 234μmol/L, CHE 3 929 U/L, BUN 7.7 mmol/L, Cr 41μmol/L, Glu 3.15 mmol/L. K+ 4.56 mmol/L, Na+ 123 mmol/L, Cl- 126 mmol/L; 超声:肝脏包膜成波纹状,回声粗糙,脾厚径4.0 cm,PV 11 mm,sv 7 mm,腹水阴性。 HBVM:HBsAg,HBeAg,抗HBc阳性。 HBV-DNA<103 copies/ml。 初步诊断: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型,中期,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 诊断依据: 乙肝病史26年,多次查乙肝五项、HBV-DNA阳性、肝功反复异常。查体面色晦暗,肝掌阳性,脾大,超声示弥漫性肝病表现,包膜

丙型肝炎的临床分期及示踪指标

丙型肝炎的临床分期及示踪指标 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肝脏疾病,其临床分期和示踪指标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深入探讨丙型肝炎的临床分期及示踪指标,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该疾病。 1. 丙型肝炎的临床分期 丙型肝炎的临床分期指的是根据病毒感染时间、肝功能损害程度、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因素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类和评估。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肝脏病学会(AASLD)推荐使用METAVIR分期系统进行分期。 METAVIR分期系统将丙型肝炎分为F0-F4五个阶段,分别代表了肝纤维化程度的不同。F0表示无纤维化,F1表示轻度纤维化,F2表示中度纤维化,F3表示重度纤维化,F4表示肝硬化。通过对肝组织进行活检,可以确定患者的纤维化程度,从而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 2. 丙型肝炎的示踪指标 丙型肝炎的示踪指标是用于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和预测疾病进展的重要指标。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示踪指标: 2.1 病毒学指标 病毒学指标主要包括病毒载量和病毒基因型。病毒载量是指血液中HCV RNA 的浓度,可以反映病毒的复制活性和感染程度。病毒基因型是指HCV分离株的基因型,不同基因型对治疗反应和预后有一定影响。 2.2 肝功能指标

肝功能指标主要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凝血功能等。ALT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其升高可提示肝炎活动性。TBIL升高则可能反映肝细胞功能受损。凝血功能异常可能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受损有关。 2.3 肝纤维化指标 肝纤维化指标主要包括血清纤维化指标和非侵入性纤维化评估技术(NITs)。血清纤维化指标如血清透明质酸(HA)、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IB)等,可以辅助评估肝纤维化程度。NITs如FibroScan、FibroTest等可以非侵入性地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减少了对患者的创伤和疼痛。 3. 丙型肝炎的临床意义 丙型肝炎的临床分期和示踪指标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确定患者的纤维化程度和病情分期,可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治疗的持续时间和药物选择等。示踪指标的监测可以评估患者的治疗反应和疾病进展风险,及时调整治疗策略,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临床分期和示踪指标对于预测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肝硬化是丙型肝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及早发现和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通过监测肝纤维化程度和示踪指标的变化,可以预测患者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的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综上所述,丙型肝炎的临床分期及示踪指标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了解临床分期和示踪指标的含义和应用,医务人员可以更好地指导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甲型肝炎的病程与预后评估

甲型肝炎的病程与预后评估 甲型肝炎是一种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肝炎,主要通过食物或水源传播。本文将探讨甲型肝炎的病程以及预后评估。 病程: 甲型肝炎的病程通常可分为四个阶段:潜伏期、前症期、黄疸期和恢复期。 1. 潜伏期: 潜伏期是指从病毒感染到出现症状之间的时间段,通常为2至6周。在这个阶段,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但已经携带病毒并有传染性。因此,潜伏期是甲型肝炎传播的高风险期。 2. 前症期: 前症期是指患者开始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等。这些症状可能持续数天至数周,并逐渐加重。在这个阶段,患者的肝功能可能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但尚未出现黄疸。 3. 黄疸期: 黄疸期是甲型肝炎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也是肝功能受损最为明显的阶段。患者 的皮肤和眼球可能出现黄疸,尿液变深,粪便变浅。此外,患者可能出现肝区疼痛、肝肿大等症状。黄疸期一般持续2至6周,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更长。 4. 恢复期: 恢复期是指患者开始逐渐康复,肝功能恢复正常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黄疸逐 渐消退,其他症状也逐渐减轻。大多数患者在恢复期内完全康复,但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肝功能不全的并发症。 预后评估:

甲型肝炎的预后通常是良好的,大多数患者在病程结束后能够完全康复。然而,预后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1. 年龄: 年龄是一个重要的预后因素,儿童和老年人通常预后较好。年轻人的免疫系统 较为强健,老年人则可能有较好的免疫记忆。 2. 免疫状态: 免疫状态也会影响甲型肝炎的预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如免疫抑制剂使用者、艾滋病毒感染者等,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病程和较差的预后。 3. 肝功能损害程度: 肝功能损害程度是评估甲型肝炎预后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肝功能损害越轻,预后越好。严重的肝炎可能导致肝功能不全,甚至死亡。 4. 治疗干预: 及时的治疗干预可以改善甲型肝炎的预后。目前,甲型肝炎的治疗主要是对症 治疗,如休息、补液、维持营养等。在一些严重病例中,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总结: 甲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肝炎,其病程可分为潜伏期、前症期、黄疸期和恢 复期。大多数患者在恢复期内能够完全康复。预后的评估因素包括年龄、免疫状态、肝功能损害程度以及治疗干预等。及时的治疗和合理的护理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最后,提醒公众加强个人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和饮用未经消毒的水源,以预防甲型肝炎的发生。

肝病患者血清谷氨酸脱氢酶的检测及其预后变化规律

肝病患者血清谷氨酸脱氢酶的检测及其预后变化规律 目的通过观察患者血清中谷氨酸脱氢酶(GLDH)的变化情况,以及该酶在肝细胞损害性疾病中的活性,结合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等指标鉴别诊断肝病的基本类型和预后的判断。方法采用德意志临床化学协会(DGKC法)检测GLDH,同时检测AST、ALT、TB及GGT等常规生化项目,并作相关性分析,统计有关指标。结果对于肝细胞损伤性疾病患者,血清中GLDH的活性明显高于健康者和其他疾病患者(P<0.05)。其中急性肝病患者GLDH阳性率可达76.0%,慢性乙型肝炎为57.5%,原发性肝癌为46.2%,肝硬化为25.6%,急性脂肪肝为71.4%。结论谷氨酸脱氢酶作为肝细胞病变,特别是急性乙型肝炎和急性脂肪肝的诊断指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并对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谷氨酸脱氢酶;肝损伤;临床应用 谷氨酸脱氢酶(GLDH)为一种含锌线粒体酶,主要分布于肝脏、心肌和肾细胞线粒体的基质及内膜中,而以肝组织活性最高。GLDH为肝线粒体特异性酶,健康人正常情况下血中含量很低,但在肝细胞损伤或坏死时可进入血流,使血清中GLDH活性明显增高。它催化谷氨酸脱氢、脱氨最终生成α-酮戊二酸之间的可逆反应[1]。此反应是体内大多数氨基酸经脱氢联脱氨基的关键步骤,也是体内非必需氨基酸由联合脱氨逆向反应生成的重要反应,还是连接氨基酸代谢,三羧酸循环的中心环节,故主要分布于肝细胞线粒体内的GLDH只有在肝细胞受损害时才明显升高[2]。本文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5800系列测定各种肝病患者的血清GLDH水平,并与常规肝功能指标对比,以分析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分肝病组和正常对照值,肝病组近一年来本院就诊患者共236例,男120例,女116例,年龄12~68岁。其中慢性肝炎80例,急性肝炎25例,原发性肝癌26例,肝硬化82例,其他肝炎23例,其中慢性肝炎的诊断及国家肝病临床分型按标准划分。正常对照组选自近6个月本院健康体检者,共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16~65岁。 1.2试剂谷氨酸脱氢酶(GLDH)试剂批号:321505为英国RANDOX公司提供。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试剂盒批号:AUZ2224,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试剂盒批号:AUZ1831,均为贝克曼库尔特实验系统(苏州)有限公司提供。γ-谷氨酰转肽酶(GGT)试剂批号:ZCMARO009,总胆红素(TB)试剂批号:ZCJANO020,均为上海执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标准品均为英国RANDOX公司提供。 1.3仪器Bekmancoulter 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血清铁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预后的评估

血清铁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预后的评估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它会引起肝脏炎症,导致肝细 胞功能障碍,甚至出现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后果。血清铁是衡量人体铁代谢状态的指标之一,其水平的改变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血清铁是人体铁代谢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情况下,血清铁浓度应该处于正常范 围内,这个范围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人群之间会有所不同。血清铁的浓度受到多个因 素的影响,其中包括饮食、内分泌、炎症反应等。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病情的 严重程度和病程的进展状态都会对血清铁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通过检测患者的血 清铁水平,可以为临床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研究表明,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血清铁水平的变化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一些研究发现,低血清铁水平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不全和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 因素。这是由于铁在肝脏中的过多积累可能会导致肝脏受损,同时也可能加速肝纤维化的 进程。此外,一些研究还显示,血清铁浓度低可能会增加患者出现脑血管事件的风险,这 是由于血液中铁的不足可能导致脑部神经元缺氧,从而增加了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另一方面,一些研究也显示,高血清铁浓度可能会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预后 产生不良影响。高血清铁浓度可能会导致自由基的过度生成,从而导致肝细胞受损和炎症 反应的发生。此外,高血清铁浓度还可能导致肝纤维化的进程加速,从而加重了慢性肝炎 患者的病情。 鉴于上述研究结果,血清铁水平可以作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评估的一个参 考指标。具体来说,在评估患者的预后时,不仅需要考虑血清铁浓度的绝对值,还需要结 合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肝功不全和肝纤维化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在临床实 践中,还应该根据患者血清铁浓度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 效果。

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肝细胞指标分布、损伤相关血清指标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肝细胞指标分布、损伤相关血清指标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反映肝细胞损伤的生化指标。 ALT主要分布于肝细胞胞浆,肝内浓度较血清高3000倍,是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AST主要分布于肝细胞线粒体,少数分布于胞浆,如肝功能试验中发现AST浓度升高,说明肝细胞损伤的比较重,或者说主要损侵犯肝细胞的线粒体为主。 测定血清AST、ALT水平及AST/ALT比值有利于肝功能异常的诊断和鉴别。 参考范围 对于血清ALT和AST的正常值上限(ULN),目前尚无一致意见。 正常情况下,血清ALT和AST的浓度低于30-40U/L。一般按照国际惯例,ALT ULN:男40U/L,女35U/L。 临床意义 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的轻型:肝细胞虽有损伤,但细胞内的线粒体仍保持完整,故释放入血的主要是存在于肝细胞浆内的ALT和AST,以ALT的升高为主,AST/ALT<1。 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炎的中型和重型:肝细胞内的线粒体也遭到了破坏,AST从线粒体漏出,表现出AST/ALT>1。但当肝脏损伤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症状恶化时,肝细胞大量坏死导致ALT枯竭,而胆红素进行性升高,表现为黄疸进行性加深,即出现“酶胆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严重破坏,预后不佳。 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线粒体的破坏程度更加严重,AST升高更加

明显,AST/ALT>1,甚至>2。 酒精性肝病患者:AST升高明显,ALT可正常,AST/ALT常>2,可伴γ-谷氨酰转肽酶(GGT)明显升高。 自身免疫性肝炎:ALT、AST明显升高,同时γ-球蛋白或IgG≥1.5倍正常值上限。

MELD—Na评分对判断HBV相关慢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意义

MELD—Na评分对判断HBV相关慢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意义 【摘要】目的研究MELDNa评分对判断慢性肝衰竭患者并发症发生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对125例HBV相关慢性肝衰竭患者使用MELDNa评分系统评分后随访6个月中顽固性腹水、急性肾损伤的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125例患者中顽固性腹水及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均随MELDNa分值增高而增多,随访期6个月中,HBV相关慢性肝衰竭患者死亡数随MELDNa分值增高而增多。结论MELDNa评分对预测HBV相关慢性肝衰竭患者顽固性腹水及急性肾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预后均有意义。 【关键词】MELDNa评分;慢性肝衰竭;预后 慢性肝功能衰竭是各种原因肝硬化患者的终末期表现,病情重,疾病进展快,病死率高,准确评估此类患者的预后在临床上非常重要。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大国,大多数慢性肝功能衰竭与HBV感染相关。顽固性腹水和肝肾综合征是终末期肝病严重并发症。在终末期肝病患者中急性肾损伤的发生较肝肾综合征早,如果急性肾损伤不能得到有效纠正,将迅速发生肝肾综合征[1]。笔者使用MELDNa 评分系统分析HBV相关慢性肝衰竭患者随访6个月中顽固性腹水、急性肾损伤的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从而研究MELDNa评分对判断慢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1月到2012年6月,在中国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住院治疗的HBV相关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125例,男83例,女42例,年龄29~75岁,平均(43.2±13.1)岁,所有患者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制定的《肝衰竭诊疗指南》[2]诊断标准,排除原发性肝癌患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采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及补充白蛋白、血浆等对症、支持治疗。 1.2.2 观察指标患者入院当天或第二天完成总胆红素、血肌酐、血清钠离子浓度、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指标测定。记录随访6个月期间视病情变化复查腹部超声、肾功能、尿量等指标。使用美国BeckmanCoulter CX5 PRO生化分析仪系统及其配套试剂检测血生化学指标。 1.2.3 MELDNa计算公式MELDNa分值=MELD分值+1.59×[135血清钠离子浓度(mmol/L)][3]。其中MELD分值=9.6×ln[血肌酐(mg/dl)]+3.8×ln[总胆红素(mg/dl)] +11.2×ln(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6.4×病因(胆汁瘀积性或酒精性肝硬化为0,其他原因为1),在本研究中病因值均为1。血清钠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