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纯铁消磁处理

电工纯铁消磁处理

电工纯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力设备和磁学领域的金属材料。由于其高磁导率和低磁滞损耗,电工纯铁被广泛应用于变压器、电机、发电机等大型电力设备中。然而,由于长期使用和磁化过程中的热效应,电工纯铁会渐渐地产生磁留余。

为了消除这种磁留余,需要进行消磁处理。消磁处理是一种通过短暂通电来消除材料中磁场残留的方法。在进行消磁处理之前,需要对电工纯铁进行精细加工,以确保表面光洁度,并清除可能存在的污垢和氧化物。消磁处理时,将电工纯铁置于消磁线圈内,通以交流电,使其经历多次磁化和去磁化的过程,从而消除磁场残留。

在消磁处理中,需要注意控制消磁电流的大小、频率和时间。如果电流过大或时间过长,可能会对电工纯铁产生热效应,导致失去原有性能甚至烧毁。因此,在进行消磁处理时,需要根据电工纯铁的厚度、尺寸和材质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参数设置。

总之,消磁处理是电工纯铁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通过消除磁场残留,可以保证电工纯铁在使用期间具有更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磁粉检测概念

0引言 磁粉检测是利用电磁现象检测工件表面缺陷的无损探伤方法之一,主要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和工件表面或近表面裂纹以及其他一些缺陷。经磁粉探伤机磁化后的铁磁性工件内部存在磁场,而在工件表面缺陷处形成漏磁场,将会吸附磁粉探伤机中磁悬浮液的磁粉,形成磁痕,从而显示出工件的表面缺陷。其中漏磁场的宽度比表面缺陷处的实际宽度大数倍甚至数十倍,磁痕实际将工件表面的裂纹放大了,便于进行检测和观测。直至目前为止,磁粉检测仍然被认为是表面裂纹检测最灵敏的方法之一,尤其是在表面不平或表面不规则性与所需检测的裂纹相比大得多的情况下,磁粉检测通常被考虑为表面裂纹检测最好的方法。在检测过程中影响漏磁场形成的因素有很多,但磁粉检测的原理决定它只对表面缺陷最灵敏,对内部的缺陷将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本文主要分析了磁化、磁痕特征、影响磁痕形成的因素,以便提高产品表面缺陷磁粉检测的质量。 1磁粉检测发展历史 1922年,美国人Hoke发现,由磁性夹具夹持的硬钢块上磨削下来的金属粉末,会在钢块表面的裂纹区形成一定的花样;1929年,Forest 运用该原理首次实现对油井钻管裂纹检验,但并未获得成功;1930年,干磁粉成功应用于焊缝及各种工件的探伤;1934年,生产磁粉探伤设备和材料的美国磁通公司成立。 20世纪50年代,部分大型国有企业设立无损检测部门,新中国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工作开始起步。60年代,在仿制的基础上,研制出大型交流磁粉探伤机。设备与器材研制工作初露端倪。197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磁粉、渗透检测专业委员会成立,并首次召开全国性技术交流会。1982年,国内首次开办磁粉检测专业Ⅱ级人员培训班,结束了检测人员无证操作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通过引进吸收和再创新,我国的磁粉检测技术获得快速发展,迅速缩短了与先进国家间的差距。90年代,标准化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磁粉检测技术标准化体系基本形成。2000年以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磁粉检测技术开始进入半自动/自动化和图像化时代。 2 磁粉检测的物理基础 2.1磁粉检测中的相关物理量 2.1.1 磁的基本现象 磁性:磁铁能够吸引铁磁性材料的性质叫磁性。 磁体:凡能够吸引其他铁磁性材料的物体叫磁体。 磁极:靠近磁铁两端磁性特别强吸附磁粉特别多的区域称为磁极。每一小块磁体总有两个磁极。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2.1.2 磁场和磁力线

[整理]06 法拉第实验

实验法拉第效应 1845电法拉第(Faraday)在探索电磁现象和光学现象之间的联系时,发现了一种现象:当一束平面偏振光穿过介质时,如果在介质中,沿光的传播方向加上一个磁场,就会观察到光经过样品后偏振面转过一个角度见(图1-10-1),亦即磁场使介质具有了旋光性,这种现象后来就称为法拉第效应。 法拉第效应有许多方面的应用,它可以作为物质结构研究的手段,如根据结构不问的碳氢化合物其法拉第效应的表现不同来分析碳氢化合物;在半导体物理的研究中,它可以用来测量载池子的有效质量和提供能带结构的知识;在电工技术测量中,它还被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磁场;特别是在激光技术中,利用法拉第效应的特性,制成了光波隔离器或单通器,这在激光多级放大技术和高分辨激光光谱技术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器件。此外,在激光通讯、激光雷达等技术中,也应用了基于法拉第效应的光频环行器、调制器等。 本实验要求了解法拉第效应的经典理论,并初步掌握进行磁光测量的基本方法。 一实验原理 (一)法拉第效应实验规律: 1.当磁场不是非常强时,法拉第效应中偏振面转过的角度θ,与沿介质厚度方向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及介质厚度L成正比, 即(1-10—1)

或(1-10—2) 式巾比例常数V叫做费尔德常数。 几乎所有的物质都存在法拉第效应。在不同的物质偏振面旋转的方向可能不向。设想磁场B是由绕在样品上的螺旋线圈产生的。习惯上规定:振动面的旋转方向和螺旋线圈中电流方向一致,称为正旋(V>0);反之,叫做负旋(V<0)。V由物质和工作波长决定,它表征物质的磁光特件。 2.对于每一种给定的物质,法拉第旋转方向仅由磁场方向决定。而与光的传播方向无关(不管传播方向与B同向或反向)。这是法拉第磁光效应与某些物质的固有旋光效应的重要区别。固有旋光效应的旋光方向与光的传播方向有关。对固有旋光效应而言,随着顺光线和逆光线方向观察,线偏振光的振动河的旋向是相反的,因此,当光波往返两次穿过固有旋光物质时,则会一次沿某一方向旋转,另一次沿相反方向旋执结果是振动面复位,即振动面没有旋转。而法拉第效应则不然,在磁场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光线往返穿过磁致旋光物质时,法拉第转角将加倍,即转角为2θ。利用法拉第旋向与光传播方向无关这一特性,可令光线在介质中往返数次,从而使效应加强。 3.与固有旋光效应类此法拉第效应包有旋光色散,即费尔德常数V随波长λ而变。一束白色线偏振光穿过磁致旋光物质,紫光的振动面要比红先振动面转过的角度大。这就是旋光色散。 实验表明,磁致旋光物质的费尔德常数V随波长λ的增加而减小。旋光色散曲线又称法拉第旋转谱。 (一)法拉第效应的旋光角 一束平面偏振光可以分解为两个不同频率等振幅的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如(图1—10—2)。设线偏振光的电矢量为E,角频率为ω,可以把E看作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ER之和,通过磁场中的磁性物质(以下 简称介质)时, 的传播速度为VL,的传播速度为,通过长度D的介质 后, 和之间产生相位差 (1-10—3) 式中,为光通过介质的时间和折射率,, 为光通过介质的时间和折射率,c为真空中的速度。

真空热处理工艺

真空热处理工艺 屠恒悦 目录 前言 (1) 一、真空热处理工艺原理和真空热处理和加热特点 (1) 1、工艺原理 (1) 2、真空热处理的加热特点: (3) 二、真空热处理工艺参数的确定 (3) 1、真空度: (3) 2、加热和预热温度: (4) 3、真空淬火加热时间 (4) 三、真空热处理的冷却方法 (5) 1、气淬 (5) 2、真空油淬 (7) 3、为减小工件变形采用的分级冷却。 (9) 4、真空水淬。 (9) 5、真空硝盐淬火。 (9) 6、炉冷或控速冷却。 (9) 四、真空退火、真空淬火、真空回火及常用金属材料的真空淬火、回火工艺规范 (9) 1、真空退火目的 (9) 2、真空淬火: (14) 3、真空回火 (19) 四、常用金属材料的真空淬火、回火工艺规范。 (20) (1)合金结构钢和超高强度钢 (20) (2)弹簧钢 (22) (3)轴承钢 (22) (4)合金工具钢 (22) (5)高速钢 (23) (6)不锈耐热钢 (24)

前言 所谓真空热处理是工件在10-1~10-2Pa真空介质中进行加热到所需要的温度,然后在不同介质中以不同冷速进行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真空热处理被当代热处理界称为高效、节能和无污染的清洁热处理。真空热处理的零件具有无氧化,无脱碳、脱气、脱脂,表面质量好,变形小,综合力学性能高,可靠性好(重复性好,寿命稳定)等一系列优点。因此,真空热处理受到国内外广泛的重视和普遍的应用。并把真空热处理普及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热处理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真空热处理技术是近四十年以来热处理工艺发展的热点,也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领域。 一、真空热处理工艺原理和真空热处理和加热特点 1、工艺原理 (1)金属在真空状态下的相变特点。 在与大气压只差0.1MPa范围内的真空下,固态相变热力学、动力学不产生什么变化。在制订真空热处理工艺规程时,完全可以依据在常压下固态相变的原理。完全可以参考常压下各种类型组织转变的数据。 (2)真空脱气作用,提高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 (3)真空脱脂作用。 (4)金属的蒸发:在真空状态下加热,工件表面元素会发生蒸发现象。 表一各种金属的蒸气压

磁粉检测知识点总结

磁粉检测(MT-Ⅱ)知识点总结 磁粉检测原理铁磁性材料和工件被磁化后,由于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磁感应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形成在合适光照下目视可见的磁痕,从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大小和严重程度。 磁粉检测的基础是不连续性处漏磁场与磁粉的磁性相互作用。 磁粉检测是靠漏磁场吸附磁粉形成磁痕显示缺陷的。磁痕显示程度不仅与缺陷性质、磁化方法、磁化规范、磁粉施加方式、工件表面状态和照明条件等有关,还与磁粉本身的性能如磁特性、粒度、形状、流动性、密度和识别度有关。 磁粉的性能1、磁特性:高磁导率、低矫顽力、低剩磁2、粒度3、形状4、流动性5、密度6、识别度 衡量磁粉性能最根本的办法还是通过综合性能(系统灵敏度)试验的结果确定。 磁粉检测适用范围1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工件表面和近表面尺寸很小、间隙极窄和目视难以看出的缺陷。2适用于检测马氏体不锈钢和沉淀硬化不锈钢材料,但不适用于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和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条焊接的焊接接头,也不适用于检测铜、铝、镁、钛合金等非磁性材料。3适用于检测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裂纹、白点、发纹、折叠、疏松、冷隔、气孔和夹杂等缺陷,但不适用于检测工件表面浅而宽的划伤、针孔状缺陷、埋藏较深的内部缺陷和延伸方向与磁力线方向夹角小于20°的缺陷; 4适用于检测未加工的铁磁性原材料和加工的半成品、成品件及在役与使用过的工件及特种设备。5适用于检测管材、棒材、板材、型材和锻钢件、铸钢件及焊接件。 磁粉检测的优点:1可检测出铁磁材料表面或近表面的缺陷2能直观显示缺陷位置、大小、形状和严重程度3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可检测微米级宽度的缺陷4单个工件检测速度快,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污染少5.采用合适的磁化方法,几乎可以检测到工件的各个部位,基本上不受工件大小和形状的限6.缺陷检测重复性好7.可检测受腐蚀的表面 局限性:1.只能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不适用于检测奥氏体不锈钢及其他非铁磁性材料22.只适合检测工件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 3.检测时的灵敏度与磁化方向有很大关系,若缺陷方向与磁化方向近似平行或缺陷与工件表面夹角小于20°,缺陷就难以发现。4.受几何形状影响,易产生非相关显示 5.若工件表面有覆盖层,将对磁粉检测有不良影响,在通电法和触头发磁化时,易产生打火烧伤6.部分磁化后具有较大剩磁的工件需进行退磁处理 磁粉检测的七个程序:(1)预处理;(2)磁化;(3)施加磁粉或磁悬液;(4)磁痕的观

磁光调制实验

磁光调制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磁光效应的原理,掌握光线偏振面旋转角度的测量方法。 2.通过试验,验证费尔德常数公式,并计算荷质比。 实验原理 184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Faraday)在探索电磁现象和光学现象之间的联系时,发现平面偏振光沿着磁场方向通过磁场中的透明介质时,光的偏振面发生了旋转,其旋转的角度正比于磁感应强度及光波通过介质的路程。这种现象叫做磁致旋光效应或法拉第效应。 1. 在磁场作用下介质的旋光作用 在磁场作用下,处于磁场中的介质呈现各向异性,其光轴方向为沿着磁场的方向。当一束平面偏振光和沿着磁场方向通过磁场中介质的时候,便会产生如图1所示的情形: 图1 平面偏振光沿磁场B 通过介质 图2 在波振面内平面偏振光电矢量的旋转 设平面偏振光的电矢量为,角频率为ω,研究问题时我们可以把看成两个圆偏振光成分(左旋圆偏振光L 和右旋圆偏振光R )的矢量合成。在磁场作用下通过介质时,我 X Y Z O B L E R E Y Z O L R E E E +=

们可以认为R E 传播速度比L E 慢,那么通过介质后R E 和L E 之间将产生相位差θ,合成矢量E ,则旋转一个角度φ: 2 θ φ= (1) 这就是说,在磁场作用下,一束平面偏振光沿着磁场方向通过介质后,它的电矢量的振动方向旋转了一个角度,也就是该平面偏振光的偏振面旋转了一个角度。 设介质的厚度为D ,L 的传播速度为L V ,R 的传播速度为R V ,则有: )()( )(L R L R L R n n C D V D V D t t -=-=-=ωωωθ (2) )(2L R n n C D -= ωφ (3) (2),(3)中R n 为在磁场B 作用下,右旋圆偏振光通过介质的折射率,L n 为左旋圆偏振光通过介质的折射率,C 为真空的光速。 2. 法拉第旋光角度的计算 由量子理论知道,介质中原子的轨道电子具有磁偶极矩μ: m e 2- =μ (4) 其中e 为电子电荷,m 为电子质量,为电子的轨道角动量。 在磁场B 作用下,一个电子磁矩具有势能V : 轴L m eB B L m e B V 22=?= ?-= (5) 其中L 轴为电子轨道角动量的轴向分量。 在磁场B 作用下,当平面偏振光通过介质时,光子与轨道电子发生交互作用,使轨道电子发生能级跃迁。跃迁时轨道电子吸收角动量 ±=?=?轴L L ,跃迁后轨道电子动能不变,而势能则增加了V ?: m eB L m eB 22V ±=?= ?轴 (6) 当左旋光子参与交互作用时: m eB 2V = ? (7)

真空热处理工艺

真空热处理工艺 所谓真空热处理是工件在10-1~10-2Pa真空介质中进行加热到所需要的温度,然后在不同介质中以不同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真空热处理被当代热处理界称为高效、节能和无污染的清洁热处理。真空热处理的零件具有无氧化,无脱碳、脱气、脱脂,表面质量好,变形小,综合力学性能高,可靠性好等一系列优点。因此,真空热处理受到国内外广泛的重视和普遍的应用。并把真空热处理普及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热处理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真空热处理技术是近四十年以来热处理工艺发展的热点,也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领域。 一、真空热处理工艺原理和真空热处理和加热特点 (1)金属在真空状态下的相变特点。 在与大气压只差0.1MPa范围内的真空下,固态相变热力学、动力学不产生什么变化。在制订真空热处理工艺规程时,完全可以依据在常压下固态相变的原理。完全可以参考常压下各种类型组织转变的数据。 (2)真空脱气作用,提高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 (3)真空脱脂作用。 (4)金属的蒸发:在真空状态下加热,工件表面元素会发生蒸发现象。 表一各种金属的蒸气压

Zr 1660 1861 2001 2212 2549 1830 Sn 922 1042 1189 1373 1609 232 Pb 548 625 718 832 975 328 V 1586 1726 1888 2079 2207 1697 Nb 2355 2539 - - - 2415 Ta 2599 2820 - - - 2996 Bi 536 609 693 802 934 271 Cr 992 1090 1205 1342 1504 1890 Mo 2095 2290 2533 - - 2625 Mn 791 873 980 1103 1251 1244 Fe 1195 1330 1447 1602 1783 1535 W 2767 3016 3309 - - 3410 Ni 1257 1371 1510 1679 1884 1455 Pt 1744 1904 2090 2313 2582 1774 Au 1190 1316 1465 1646 1867 1063 (5 各种金属氧化物的分解压力 金属的氧化反应是可逆的:Mo≒2M+2O 2O→O2↑ 取决于气氛中氧的分压和金属氧化物的分压的大小。 当氧分压大于金属氧化物的分压时,反应向左进行,金属表面产生氧化。反之,如氧化物的分解压大于氧的分压,反应向右进行,其结果是氧化物分解。 亚氧化物理论和真空炉中碳元素存在,使炉内氧的分压低于金属氧化物的分压,使金属不会氧化。 表二真空度和相对杂质及相对露点关系 真空度Pa 1.33×104 1.33×103 1.33×102 1.33×10 1.33 1.33×10-1 1.33×10-2 1.33×10-3托100 10 1 10-110-210-310-410-5 相对杂质含量 % 13.2 1.32 0.132 1.32×10-2 1.32×10-3 1.32×10-4 1.32×10-5 1.32×10-6 PPM(百 万分比) 1320 132 13.2 1.32 0.132 0.0132 相对露点(℃)+11 -18 -40 -59 -74 -88 -101 (6

2.纯铁

一, 纯铁 铁元素的基本资料: 铁是元素周期表上的第25个元素,相对原于质量为55.85,属于过渡族元素。在一个大气压下,它于1538度熔化,2738度气化。在20度时的密度为387.7cm g ()一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如前所述,铁具有多晶型性,图4.1是铁的冷却曲线。由图可以看出, 1. 纯铁在1538度结晶为Fe -δ,X 射线结构分析表明,它具有体心立方晶格。 2. 当温度继续冷却至1394度时,Fe -δ转变为面心立方晶格的Fe -γ,通常把 Fe Fe -⇔-γδ的转变称为4A 转变,转变的平衡临界点称为4A 温度。 3. 当温度继续降至912度时,面心立方晶格的Fe -γ又转变为体心立方晶格的 Fe -α, 把Fe Fe -⇔-αγ的转变称为3A 转变,转变的平衡临界点称为3A 温度。 4. 在912度以下,铁的结构不再发生变化。 这样一来铁就具有三种同素异构状态即Fe -δFe -γFe -α 其他零星知识: 纯铁在凝固后的冷却过程中,经两次同素异构转变后晶粒得到细化,如图4.2所示。 铁的同素异构转变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它是钢的合金化合热处理的基础 Fe -α磁性转变和铁的居里点: 1. 应当指出,Fe -α在770度还将发生磁性转变,即由高温的顺磁性转变为低 温的铁磁性状态。 2. 通常把这种磁性转变称为2A 转变,把磁性转变温度称为铁的居里点。

3. 在发生磁性转变时,铁的晶格类型不变,所以磁性转变不属于相变。 ()二铁素体与奥氏体 铁素体和奥氏体的晶体结构和本质: 铁素体是碳溶于Fe -α中的间隙固溶体,为体心立方晶格,常用符号F 或α表示。奥氏体是碳溶于Fe -γ中的间隙固溶体,为面心立方晶格,常用符号A 或γ表示。铁素体和奧氏体是铁碳相图中两个十分重要的基本相。 δ铁素体及其溶解度: 碳溶于体心立方晶格Fe -δ中的间隙固溶体,称为δ铁素体,以δ表示。其最大溶解度于1495度时%09.0=C W 铁素体和奥氏体的溶碳能力: 铁素体的溶碳能力比奥氏体小得多,根据测定,奧氏体的最大溶碳量%11.2=C W 于1148度,而铁素体的最大溶碳量仅%0218.0=C W 于727度,在室温下铁素体的溶碳能力就更低了,一般0.008%以下。 面心立方晶格比体心立方晶格具有较大的致密度 但为什么奧氏体却比铁素体具有较大的溶碳能力呢 显然,这与晶体结构中的间隙尺寸有关。根据测量和计算,Fe -γ的晶格常数(950 度)为0,36563nm ,其八面体间隙半径为0.0535nm ,和碳原子半径0.077nm 比较接近,所以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较大。Fe -α在20度时的晶格常数为0.28663nm ,碳原子通常溶于八面体间隙中,而八面体的间隙半径只有0,01862nm ,远小于碳的原子半径,所以碳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很小。 铁素体和奥氏体的性能描述: 1. 铁素体的性能与纯铁基本相同,居里点也是770度

电工纯铁的热处理及疵病的防止

电工纯铁的热处理及疵病的防止 电工纯铁是很多工业生产品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金属原料,它有着冶炼成本低、准确度高、无杂质等优点。由于它拥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一般来说,电工纯铁是电工行业和工业领域中最主要的材料。然而,电工纯铁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例如容易出现疵病,而且疵病难以治疗,对它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热处理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 电工纯铁的热处理包括淬火、回火和正火三种处理过程。淬火是将电工纯铁放入高温环境,使它的硬度和强度得到增强;回火是将淬火后的电工纯铁回火处理,使它的抗冲击性能更强;而正火是将电工纯铁通过连续正火热处理,使它的小孔和内部残留应力得到消除。每种处理都能改善电工纯铁的性能,有利于预防疵病的发生。 电工纯铁的热处理过程中还可以使用一些化学添加剂,有利于改善电工纯铁的冶炼性能。例如,向电工纯铁中添加碳和氮会使熔点更低,使材料更脆,因此对于热处理过程中的淬火和回火,添加合适的化学添加剂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当电工纯铁想要改变形态时,可以吊挂在热处理机上,然后用空气把材料加热,使电工纯铁受热更加均匀,而且可以保持形态较小的变化。 同时,为了确保电工纯铁热处理的质量,也要注意控制一些因素,比如热处理温度、风速、炉箱内的氧化物污染等。这些因素如果不控制好,会导致电工纯铁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热处理性能,最终影响电工纯铁的使用性能。

总之,热处理是电工纯铁缺陷的有效预防措施。它能够增强电工纯铁的机械性能,改善它的结构,也能消除电工纯铁的内部残留应力,有效的防止疵病的发生。同时,热处理工艺也要十分重视,确保温度、氧化物污染等参数处于良好的控制范围,以确保电工纯铁热处理质量。

热处理分厂实习报告

热处理分厂实习报告 ——侯昀伯孙良郭靖王之千 孙丁丁张宏武贤璐 经过为期两周的实习,我们组对热处理分厂的相关情况,有了详细的了解。实习报告,将从热处理分厂的基本概况、典型热处理的生产设备、热处理的基本知识、典型零件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工艺,以及此次实习的感悟与收获几个方面做详细介绍。 1.热处理分厂相关情况简介 热处理分厂共有员工约105人,其中正式员工约70名,年吞吐量约为五千吨,热处理分厂整体分为热处理区和表面处理区。 热处理生产区,含有电炉、立式炉、盐炉、渗氮炉、高频炉等五个作业点,可进行可控气氛零件渗碳、碳氮共渗、光亮、淬火,长轴类热处理淬火、正火、回火、退火、齿轮压淬、氮化、真空热处理,高中频表面淬火、实效、固溶处理,校直、抛丸等多种热加工处理。 表面处理生产区,含有法兰、镀镍、镀锌、达克罗四个生产作业点,可进行零件的镀铜、化学镀镍、镀锌、氧化、磷化、酸洗及达克罗等表面防腐处理加工。 下图为热处理分厂的组织管理结构简图: 2.热处理分厂相关设备介绍 热处理分厂有两个工段,一个是进行表面处理,一个是进行热处理。由于表

面处理工段没有机器机床设备,这里主要介绍热处理工段的各种设备。 热处理分厂有很多机床机器设备,进行各种需要的热处理。有的设备很新,也有的设备已经快淘汰了。这里有箱式多用炉、井式炉、感应淬火机床、转底炉、盐浴炉等各种设备。 2.1感应淬火机床 这几台设备在热处理分厂基本算是比较先进的设备了。它的型号是 GCJ10150。产地是天津。 该机床为立式感应淬火机床,其中运动为工件的升降运动,由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控制经滚珠丝杠,使主滑板沿机床导轨作升降运动。工件旋转运动,采用直流电机,经可控硅控制无级调速。 本机床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实现连续淬火,同时加热淬火,分段连续淬火,分段同时淬火等多种自动淬火程序。具有连续淬火、同时淬火、分段连续淬火、分段同时淬火、主要适用于光轴、台阶轴、凸轮轴、传动轴、齿轮轴及盘类、环类零件的端面淬火、工件的冷却方式喷液淬火。 GCJ10150立式淬火机床主要技术参数: 夹持零件最大长度: 1500 mm 滑板最大行程: 1600 mm 工件最大淬火直径:¢400 mm 工件最大重量: 150 kg 滑板移动速度范围: 2-80mm/s 内无极调速 工件旋转速度范围: 20—150r/min 冷却方式:喷液 2.2多用箱式炉 主要技术参数: 型号:VKEs3-60/65/110CN ; 电容量:180KVA; 工作尺寸:1100×600×650mm; 工作高度:1400mm 自重:15000kg 最高使用温度:950°C 主要用途:主要进行渗碳、氢化、油浴淬火等。 它的前室可防止装料时氧气渗入炉内并可保护热处理工件在前中冷却和油浴淬火过程中不致氧化。炉外有火幕,可大大减少渗入炉内的氧气量,同时防止在前室内形成炉气和空气的爆炸性混合物。 前室中任何可能残存的氧气彻底清除后,才可将工件送入,确保加热室中的炉气组分不因工件的送入而受影响。前室为双壁结构,用油冷却。前室可设计为两层,以便将处理后的工件在保护气体中在前室上层进行冷却。同时可在下层像加热炉装入新料。前室设有压力释放安全阀,防止前室压力过高。 2.3可控气氛井式炉 加热功率:110KW 额定温度:700°C 主要作用:气体渗碳、渗氮、氮碳共渗或碳氮共渗、保护气氛下得淬火回火

磁粉检测知识点总结

磁粉检测原理铁磁性材料和工件被磁化后,由于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磁感应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形成在合适光照下目视可见的磁痕,从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大小和严重程度。 磁粉检测的基础是不连续性处漏磁场与磁粉的磁性相互作用。 磁粉检测是靠漏磁场吸附磁粉形成磁痕显示缺陷的。磁痕显示程度不仅与缺陷性质、磁化方法、磁化规范、磁粉施加方式、工件表面状态和照明条件等有关,还与磁粉本身的性能如磁特性、粒度、形状、流动性、密度和识别度有关。 磁粉的性能1、磁特性:高磁导率、低矫顽力、低剩磁 2、粒度 3、形状4、流动性 5、密度 6、识别度 衡量磁粉性能最根本的办法还是通过综合性能(系统灵敏度)试验的结果确定。 磁粉检测适用范围1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工件表面和近表面尺寸很小、间隙极窄和目视难以看出的缺陷。2适用于检测马氏体不锈钢和沉淀硬化不锈钢材料,但不适用于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和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条焊接的焊接接头,也不适用于检测铜、铝、镁、钛合金等非磁性材料。3适用于检测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裂纹、白点、发纹、折叠、疏松、冷隔、气孔和夹杂等缺陷,但不适用于检测工件表面浅而宽的划伤、针孔状缺陷、埋藏较深的内部缺陷和延伸方向与磁力线方向夹角小于20°的缺陷; 4适用于检测未加工的铁磁性原材料和加工的半成品、成品件及在役与使用过的工件及特种设备。5适用于检测管材、棒材、板材、型材和锻钢件、铸钢件及焊接件。 磁粉检测的优点:1可检测出铁磁材料表面或近表面的缺陷 2能直观显示缺陷位置、大小、形状和严重程度3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 ,可检测微米级宽度的缺陷 4单个工件检测速度快,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污染少 5.采用合适的磁化方法,几乎可以检测到工件的各个部位,基本上不受工件大小和形状的限 6.缺陷检测重复性好7.可检测受腐蚀的表面 局限性:1.只能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不适用于检测奥氏体不锈钢及其他非铁磁性材料22.只适合检测工件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 3.检测时的灵敏度与磁化方向有很大关系,若缺陷方向与磁化方向近似平行或缺陷与工件表面夹角小于20°,缺陷就难以发现。 4.受几何形状影响,易产生非相关显示 5.若工件表面有覆盖层,将对磁粉检测有不良影响,在通电法和触头发磁化时,易产生打火烧伤 6.部分磁化后具有较大剩磁的工件需进行退磁处理 磁粉检测的七个程序: (1)预处理;(2)磁化;(3)施加磁粉或磁悬液;(4)磁痕的

磁粉检测(MT-Ⅱ)知识点总结

精心整理磁粉检测(MT-Ⅱ)知识点总结 磁粉检测原理铁磁性材料和工件被磁化后,由于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磁感应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形成在合适光照下目视可见的磁痕,从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大小和严重程度。 磁粉检测的基础是不连续性处漏磁场与磁粉的磁性相互作用。 6 局限性:1.只能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不适用于检测奥氏体不锈钢及其他非铁磁性材料22.只适合检测工件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3.检测时的灵敏度与磁化方向有很大关系,若缺陷方向与磁化方向近似平行或缺陷与工件表面夹角小于20°,缺陷就难以发现。4.受几何形状影响,易产生非相关显示5.若工件表面有覆盖层,将对磁粉检测有不良影响,在通电法和触头发磁化时,易产生打火烧伤6.部分磁化后具有较大剩磁的工件需进行退磁处理 磁粉检测的七个程序:(1)预处理;(2)磁化;(3)施加磁粉或磁悬液;(4)磁痕的观察与记录:

(5)缺陷评级;(6)退磁;(7)后处理。 磁力线具有以下特性:1)磁感应线是具有方向性的闭合曲线。在磁体内,磁感应线是由S极到N极;在磁体外,磁感应线是由N极出发,穿过空气进入S极的闭合曲线。2)磁感应线互不相交。3)磁感应线可描述磁场的大小和方向。4)磁感应线沿磁阻最小路径通过 磁场强度H=I/(2πr)在SI单位制中,磁场强度的单位是安(培)/米(A/m)奥(斯特)Oe;磁感应强度又称为磁通密度。在SI单位制中,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T)=104高斯(Gs) μ μo= α ,用Br (1) (2) 通电圆柱导体的磁场 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用右手定则确定。 磁场大小:安培环路定律计算 通电长导体导体表面的磁场强度为:H=I/2πR 导体外r处(r>R)的磁场强度:H=I/2πr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