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双脊波导传输特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矩形双脊波导传输特性研究
李龙洲;雷前召;张修兴
【摘要】为了寻找最佳传输特性的波导结构,通过矩形波导内电磁波的波方程、矩形波导内截止波长特性,结合微扰理论以及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矩形波导、双脊波导内电磁波传播特性,计算分析矩形波导、双脊波导截止波长随波导结构尺寸的变化.结果表明:双脊波导的脊间距越小,单模带宽越大,矩形双脊波导的截止波长较同尺寸矩形波导大;模拟的双脊波导内电磁波主模与第一高次模的场结构图显示,在对称双脊波导的脊点处场强变化、能量损失最大.
【期刊名称】《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8(032)006
【总页数】5页(P516-520)
【关键词】矩形波导;脊波导;微扰理论;时域有限差分法;截止波长
【作者】李龙洲;雷前召;张修兴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数理学院,陕西渭南 714099;渭南师范学院数理学院,陕西渭南 714099;渭南师范学院数理学院,陕西渭南 71409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62
当今世界,波导的应用已经非常普及,光纤甚至铺设到世界每个角落。
利用波导传输光电信息不仅能够克服光、波在空中传播的扩散,而且能够有效克服外界干扰
[1]。
在波导中传播的电磁场形式(即电磁场结构)又称为电磁波传输模式。
Cohn[2]于1947年率先将脊波导应用于导波系统,较好地克服了矩形波导传输电磁波信号时特性阻抗大[3]、截止频率高、带宽窄的缺陷[4-5],且能够多模传输[6],因此随后脊波导在微波和毫米波器件中得到快速普及[7-8]。
这些微波、毫米波器件包括
宽带传输测试系统,宽带脊波导滤波器[9],微波导管中的变频器、移相器,低阻
抗负载匹配时的波导过渡以及定向耦合器、双工器[10-11]、脊波导缝隙天线以及
功率分配器(简称功分器)等[12]。
功分器已经广泛应用于相控阵雷达、天线馈线系
统以及功率放大器等微波设备中。
分析脊波导内的电磁场及其分布、波导截止频率[13]常用的方法有变分法、矩量法、有限元法[14-15]、有限差分法[16-17]等。
本文中利用有限元法和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分别研究矩形脊波导的传输特性以及
波导内电磁场分布特征。
1 矩形波导的传输特性
矩形波导如图1所示,设宽边长度为a,窄边长度为b,波导内填充介电常数为ε、磁导率为μ的理想媒质,波导壁为理想导体。
由于矩形波导是单导体波导,因此
不能传输横电磁(TEM)波。
a—宽边长度;b—窄边长度。
图1 矩形波导图
1.1 矩形波导中横磁波与横电波
根据矩形波导内电磁场满足的麦克斯韦方程,可求得横磁(TM)波的横向场分量[18-19]
(1)
式中:Ex(x, y, z)、Ey(x, y, z)分别为电场强度的x、y分量;Hx(x, y, z)、Hy(x, y, z)分别为磁场强度的x、y分量;Em为电场强度的模;γ为传输常数;kc为截止波数;m、n的每一个取值就代表一种传播模式;ω为电磁波的角频率。
同理,可求得横电(TE)波的横向场分量
(2)
式中Hm为磁场强度的模。
对于矩形波导中的TE波和TM波,有以下结论:
1) m和n有不同的取值,即不同的m、n的组合TM(m, n)或TE(m, n),分别对
应相应的TMmn传播模式或TEmn传播模式;
2) 截止波数kc值由波导的形状、大小和传播的波型决定。
传输常数γ的值决定了TM波和TE波的传播特性。
1.2 矩形波导的截止频率
截止波数的计算公式[6]为其中传输常数为γ=α+j β(α为衰减常数,β为相移常数)。
为了满足传输条件,必须使其中即k的大小取决于频率ω的大小。
当角频率ω
由小到大时,将出现以下3种情况:
时,γ2>0, γ=α,波不能传输;
时,γ2>0, γ=j β,波可无衰减的传输;
时,为临界状态,是决定波能否传播的分界线。
由所决定的频率称为截止频率或临界频率,记为fc,对应的波长称为截止波长,记为λc。
根据关系式(v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可求得截止频率fc和截止波长λc。
(3)
(4)
截止波长和截止频率是传输线最重要的特性参数。
由上面分析可知,只有即当
f>fc(或λ<λc)时,电磁波才能在波导中传播,因此波导具有高通滤波器的性质。
按式(2)可以计算,对应不同m、 n取值的各种波型Hmn的截止波长,为
(5)
当波导尺寸a和b选定后,各波型截止波长λc的具体数据即可获得。
由式(2)确定的波导内电磁波模式如图2所示(设
截止波长分布TM、TE—横磁波、横电波的传播模式;a、b—宽边、窄边长度。
图2 波导内电磁波传播模式模拟图
由图可以看出: 1)能传播的最大波长为(λc)H10,即当λc>2a时,波导中就没有电磁波存在; 2)在a<λc<2a时,只能传输H10波,此区间为单一的主模(H10)工作区,称为单模区; 3)当0<λc<a时将出现高次模,此后波导中将同时出现多种模式,该区域称为多模区。
为了保证波导中单一模工作,应采用主模E10模式,工作波长应为a~2a。
在某一频率范围内,总能够对波导a、b进行选择,使波导只能通过E10模式。
1.3 矩形波导主模电磁场分布
根据式(1)、(2),主模E10波方程[20]为
(6)
(7)
设金属良导体波导内为真空,波导尺寸及参数a=20 mm, b=8 mm;电磁波频率 f为9×109Hz;截面选择z=12 m,模拟结果如图3所示。
a—宽边长度; b—窄边长度。
图3 矩形波导管内主模电磁场分布
2 矩形双脊波导的传输特性
2.1 矩形双脊波导的TE基模截止波长
脊波导就是在矩形波导截面的中部加一对对称的导体脊。
如图4所示的矩形双脊
波导宽边长度为a,窄边长度为b,脊间距为d,脊宽度为s,波导壁为理想波导。
a—宽边长度; b—窄边长度; d—脊间距; s—脊宽度。
图4 矩形双脊波导的截面图
波导内电磁波求解有赖于本征值及本征向量的求解。
波导的截止频率其实就是某谐振腔谐振频率,波导的微扰公式[21]为
(8)
式中: S为波导的横截面积;ωc为截止角频率; E0、 H0分别为波导内扰动前
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的模。
将波导的微扰理论应用于矩形脊波导,再利用等效电路法,就可以计算矩形双脊波导主模的截止波长[21]。
表1所示为s/a、 d/b值分别变化时矩形双脊波导TE主模截止波长λc/a的计算
结果(其中a=0.025 m, b=0.012 5 m, b/a=0.5)。
表1 矩形双脊波导归一化截止波长的计算结果
s/ad/b0.050.100.300.500.700.900.15.070 34.085 42.857 12.408 22.116
42.031 60.36.685 37.328 85.330 02.645 22.286 62.065 40.57.501 15.524 83.390 02.692 12.314 42.076 60.76.678 85.000 03.150 02.555 32.248 82.061 10.94.616 74.166 62.865 82.353 52.158 62.023 9 注:a为矩形双脊波导宽边长度,b为窄边长度,d为脊间距,s为脊宽度。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1) 矩形双脊波导主模截止波长λc/a(归一化)取值范围(2,7.5);
2) 归一化截止波长的变化与d/b值的变化呈反向相关,d/b值越大,截止波长越小,反之亦然。
截止波长值越大,当s/a=0.5、 d/b=0.05时,得到截止波长最大值7.5。
3) 对于TE10基模而言,矩形波导的对称脊所在处主要为电场,截止频率
小于原矩形波导主模截止频率,但是,对于第一高次模TE20,矩形对称脊波导的截止频率比原矩形波导大。
此外,脊的高度还可以改变脊波导的阻抗特性,因此脊波导也常用于阻抗匹配或阻抗变换。
2.2 矩形双脊波导横截面场分布
矩形双脊波导内的双脊可视为引入一个金属微扰体腔壁,而导体的引入会导致腔壁上的切向电场和法向磁场为0。
波导尺寸选择同图4,d=7.48 mm。
将该边界条
件应用到规则形状的矩形双脊波导的内腔壁,应用式(1)、(2),数值计算主模、高
阶模特征值和特征向量[22]。
应用FDTD法[23-24],再将边界条件进行差分离散,脊波导内电磁场模拟结果如图5所示。
(a)基模(TE10)磁场分布
(b)基模电场分布
(c)第一高阶模(TE11)磁场分布
(d)第一高阶模电场分布 a—宽边长度; b—窄边长度。
图5 矩形双脊波导内电磁
场模拟结果
图中随机自动选择的不同颜色的曲线为电场线或磁场线,按照惯例,用其线密度表示场强大小。
模拟结果显示,在矩形对称双脊的对顶角附近,电场或磁场最强。
由图5(a)、(b)的模拟场图可知,基模的电力线集中在矩形的两脊之间,其中线密
度越大,场强越大。
由图5(c)、(d)可以看出,第一高次模的场关于波导的轴对称,显然在脊的2个顶角处场强线最密,有最大的场强。
该处场强变化也是最快,稍
远之处场强迅速减弱,说明能量损失大。
另外,波导变形也能引起衰减常数变大[11]。
3 结论
从矩形脊波导传输特性的计算结果及场结构图分析来看,相对于传统的矩形波导,矩形双脊波导能够传输多模,双脊使得波导工作频率范围大为增宽,基模截止频率
更小,而对TE20模截止频率更大。
矩形脊波导随着脊间距的变化,也能提供不同的截止波长多模模式,因此矩形双脊波导具有较矩形波导更加优良的传输特性,这些结果将为波导器件的小型化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中对波导内纵向电磁场未加以讨论,因而其在管壁侧壁感应的面电流及其分布也尚未触及,当侧面发生断裂、开裂时是否会对脊波导电磁波的传输产生影响,还需要在今后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DUMAN C, CAKMAK B. Comparative modeling results for ridge waveguide MQW and hybridSi/III-V lasers[J]. Journal of Radiation Research & Applied Sciences, 2018, 11(2): 139-143.
[2] COHN S B. Properties of ridged waveguide[J]. Proc IRE, 1947,35: 783-788.
[3] McKAY M, HELSZAJN J. Voltage-current definition of impendence of single-ridge waveguide[J]. IEEE Microwe Guided Wavelet, 2002, 9(2): 66-68.
[4] HELSZAJN J, McKAY M. Voltage-current definition of impedance of double ridge waveguides[J]. IEE Proceedings-Microwaves,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1998,145(1): 39-44.
[5] 韩国军, 王伟, 张黎明.山字脊波导传输特性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22(7):91-95.
[6] 邱立.双脊波导输出系统技术研究[D].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2012.
[7] 陈小强, 李明, 任恩恩, 等. 两种新型双脊波导传输特性的研究[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4(3): 495-499.
[8] 陈小强,任恩恩,李明.倒梯形对称双脊波导传输特性的有限元分析[J].电气传动自动化, 2009,
31(1): 29-31.
[9] 张流洋, 张黎明, 李波, 等. 基于有限元法的新型双脊波导传输特性的研究[J]. 光通信研究,
2008(6): 63-64.
[10] 李纪三, 王勇. 对称加脊波导传输特性的边界元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 11(25):6188-6191.
[11] 李向葵,陈小强,陈彩虹. 变形对称梯形单脊波导衰减等传输特性影响[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2012,48(5):124-128.
[12] 苏丽丽.低插损Ka波段双工器的研究[D].南京: 南京理工大学, 2013.
[13] DAI Q, KLYMYSHYN D M,PRAMANICK P. Ridge waveguide structures with improved fundamental mode cutoff wavelength and bandwith characteristics[J]. Int J RF Microw Comput Aided Eng, 2002,12(2):190-197.
[14] 金建铭.电磁场有限元方法[M]. 王建国, 译.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
[15] LU M, LENARD P J. Design of trapezoidal-ridge waveguide by finite-element method[J]. IEE Proceedings-Microwaves, Antennas and Propagate, 2004, 151(3): 205-211.
[16] 臧冀原. 非对称双脊波导传输特性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7,26(3):81-84.
[17] 李杰.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脊波导损耗特性研究[D]. 兰州: 兰州交通大学, 2011.
[18] 谢处方, 饶克谨. 电磁场与电磁波[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9] 雷前召. 矩形波导中电磁场分布特征研究[J]. 电子设计工程, 2011, 19(19): 162-164.
[20] 雷前召. 矩形波导中主模电磁波传播特性研究[J]. 电子设计工程, 2011, 19(20): 121-123.
[21] 黄彩华. 矩形变形脊波导主模截止波长和特性阻抗计算[J]. 雷达与对抗, 1997(3): 16-22.
[22] 孙岐峰, 刘伟. 矩形双脊波导的脊变形对主模截止波长影响的分析[J].激光杂志, 2014, 35(8): 10-11.
[23] 陈小强, 陈国春, 逯迈.对称梯形脊波导传输特性的FDTD的分析[J]. 激光杂志, 2009, 30(5): 25-27.
[24] 乔海亮, 王玥, 陈再高, 等. 全矢量有限差分法分析任意截面波导模式[J].物理学报, 2013, 62(7): 07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