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5第四章_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油脂
课前预习案
学习目标:1、了解油脂的概念。

2、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3、理解并掌握油脂的化学性质(氢化、水解和皂化反应)
教学重点:油脂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油脂氢化、水解的基本原理。

课前自主学习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1、油脂的分类:
记住:饱和脂肪酸:软脂酸(),结构简式为
硬脂酸(),结构简式为
高级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结构简式为
亚油酸(),结构简式为
油脂的分类
简单甘油酯
油脂
混甘油酯(天然油脂大多是)
油——(常温下呈液态)油酸甘油酯,亚油酸甘油酯
油脂
脂肪——(常温下呈固态)硬脂酸甘油酯,软脂酸甘油酯
2、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植物油(如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动物脂肪(牛油、羊油等),它们是高级脂肪酸(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有机酸)与甘油(丙三醇)经酯化反应后的产物。

⑴、常见高级脂肪酸(硬脂酸、油酸)及甘油的结构简式:
⑵、分别写出硬脂酸、油酸与甘油生成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结构简式:
3、油脂的物理性质:
课堂学习交流
4、油脂的化学性质:
【问题思考】:
①.花生油、豆油、猪油、牛油、奶油等油脂与作为燃料的汽油、煤油、柴油是否
同类物质?
②.根据生活经验和油脂这个名称,它应属于哪类物质?
【总结】:油脂的典型性质是发生 反应,水解分为 情况。

⑴、酸性水解
※可用于制备 和 。

⑵、碱性水解——皂化反应:
: 。

【练习1】
、分别写出油酸甘油酯在酸性、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2】、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常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沾有油脂的器皿?
+3C O C O C O CH 2CH 2CH C 17H 35C 17H 35C 17H 35H 2O 3+CH 2CH 2CH OH OH OH C 17H 35COOH O O O +3O C O O C 17H 35C 17H 35C 17H 353C 17H 35COONa +CH 2CH 2CH OH OH OH NaOH CH 2CH 2CH O O O 硬脂酸甘油酯 硬脂酸钠 甘油 (肥皂的主要成分) 工※动、植物油脂 混合液上层: 下层: ,−−−−−−→加填充剂压滤干燥−−−−→提纯分离NaOH △ 工业制皂: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属于酯类
B.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2、油脂皂化后,使肥皂和甘油充分分离,可采用的方法是( )
A.萃取
B.蒸馏
C.结晶
D.盐析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牛油是纯净物B.牛油是高级脂肪酸的高级醇酯C.牛油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水解D.工业上将牛油加氢制造硬化油
4、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
A.反应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B.反应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C.反应后静置,反应液分为两层 D. 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
5、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是()
A、软脂酸甘油酯
B、油酸甘油酯
C、油酸
D、乙酸乙酯
6、下列不属于油脂的是:()

④花生油⑤润滑油⑥石蜡⑦菜油
A、①②③④⑦
B、①②④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③⑤⑥
7、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溴水中提取溴可用植物油作萃取剂
B、用热的烧碱溶液可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
C、含Mg2+、Ca2+较多的水使肥皂去污能力减弱是因为发生的沉淀反应
D、生产盐酸和人造脂肪都必须用氢气作原料
8、下列各组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软脂酸甘油酯和硬脂酸甘油酯
B、甲酸甲酯和乙酸
C、对加基苯酚和苯甲醇
D、油酸酸甘油酯和软脂酸甘油酯
9、下列有关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油能使溴水褪色B.皂化反应是指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过程C.硬水使肥皂的去污能力减弱是因为发生了沉淀反应
D.油脂的水解反应称皂化反应
10、基本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
A.反应液使红色石蕊变蓝色B.反应液使蓝色石蕊变红色
C.反应后静置,反应液分为两层D.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
11、某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3.5g,加入50ml 0.5mol/L的NaOH后共热,当水解完全时,过量的NaOH恰好被13mL 0.1mol/L的盐酸中和,此水解后的饱和脂肪酸碳原子个数为()
A.13 B.14 C.17 D.18
12、下图为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装置图。

进行皂化反
应时的步骤如下:
(1)圆底烧瓶中装入7~8 g硬脂酸甘油酯,然后加入2~3 g的氢氧化
钠、 5 mL水和10mL酒精。

加入酒精的作用
为。

(2)隔着石棉网给反应混合物加热约10 min,皂化反应基本完成,所
得的混合物为(填“悬浊液”、“乳浊液”、“溶液”或“胶体”)。

(3)向所得混合物中加入,静置一段时间,溶液分为上下两层,
肥皂在层,这个操作称为。

(4)图中长玻璃导管的作用为。

(5)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二节 糖类(第1课时)
课前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
2、掌握葡萄糖、果糖的结构简式、化学性质和用途。

【基础知识】乙醛能发生什么反应,这和它具有什么结构特点有关?
乙醇能发生什么反应,这又和它具有什么结构特点有关?
一、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1、定义
2、分类
⎪⎪⎪⎪⎩⎪⎪⎪⎪⎨⎧⎩⎨⎧⎩⎨⎧⎩⎨⎧n n O H C O H C O H C O H C O H C O H C )()(5106510611221211221261266126纤维素淀粉多糖麦芽糖蔗糖低聚糖中重点掌握二糖果糖
葡萄糖单糖糖
【问题1】糖类就是碳水化合物吗?
【问题2】糖类和甜的关系是什么?
课堂学习交流
探究一:根据下列信息推出葡萄糖的分子结构
1、P80实验4—1 ,认真观察现象,由实验现象分析葡萄糖具有什么官能团?
2、在一定条件下,1mol葡萄糖与1molH2反应,还原成己六醇。

3、葡萄糖能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五乙酸葡萄糖。

(同一个C原子上连接2个羟基不稳定)
【结论】葡萄糖的分子结构为:
探究二:葡萄糖的化学性质(由结构猜想)
探究三:P80科学探究
讨论完成: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果糖是否有还原性?并用你设计的方案验证。

【随堂练习】
1、出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葡萄糖与新制Cu(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葡萄糖是一种单糖的主要原因是()
A.结构简单B.不能水解的糖
C.分子中含羟基和醛基的个数少D.分子中含碳原子个数少
4、把NaOH溶液和CuSO4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该尿液中含有()
A.食醋B.白酒C.食盐D.葡萄糖
5、归纳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
【自主学习】P81科学视野——分子的手性
不对称碳原子:
手性分子:
第二节糖类(第2课时)
学习目标: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教学重点:掌握糖类重要的代表物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以及与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课前自主学习
三、蔗糖与麦芽糖
课堂学习交流
【实验探究1】探究蔗糖和麦芽糖中有无醛基。

请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假设。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探究2】探究蔗糖水解产物有无还原性,请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四、淀粉和纤维素
I、淀粉
(1)淀粉在人体内的水解过程
淀粉(C6H10O5)n →糊精(C6H10O5)
m_______C12H22O11_______C6H12O6
(2)酸作用下水解反应:
【思考】A.如何证明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没有水解?
B、如何证明淀粉正在水解?
C、如何证明淀粉已完全水解?
II、纤维素
物理性质:白色、气味、味道纤维状、溶于水.
(1)纤维素的一个最大用途就是造纸
(2)在人体消化道内________(能不能)消化,但同时又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可以帮助肠子__________。

在反刍动物的消化道内,有分解纤维的__________,因此对植食性动物,它具有营养价值。

纤维素在催化剂的条件下,最终水解生成。

【巩固练习】
1、如图所示:淀粉水解可产生某有机化合物A,A在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下,可以
生成B(C6H12O7)或C(C6H10O8),B和C
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A、B、C都可以被强还
原剂还原成为D(C6H14O6)。

B脱水可得到五
元环的酯类化合物E或六元环的酯类化合物F。

已知,相关物质被氧化的难易次序是:
RCHO最易,R—CH2OH次之,最难。

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写A、B、C、D、E、F的结构简式。

A:B:C:
D:E:F:
2、化合物A最早发现于酸牛奶中,它是人体内糖代谢的中间体,可由马铃薯、玉米淀粉等酵制得,A的钙盐是人们喜爱的补钙剂之一。

A在某种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氧化,其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在浓硫酸存在下,A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反应。

试写出:
化合物的结构简式:A、B、D、
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A→E A→F
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
学习目标
1、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了解肽键及多肽;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3、认识蛋白质、酶、核酸等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体会化学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学习难点:蛋白质的组成。

课前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一、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
定义
分类
组成蛋白质的的氨基酸几乎都是。

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常见的α-氨基酸有:
甘氨酸谷氨酸
丙氨酸苯丙氨酸
1.物理性质
天然的氨基酸均为色晶体,熔点,在200-300℃熔化时分解。

它们能溶于溶液中,除少数外一般都能溶于,而难溶于。

2.化学性质
(1)氨基酸的两性
(2)成肽反应
二、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
组成和结构
组成元素:还有少量的
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
化学性质
(1)水解:
条件:
水解生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肽类化合物,最终水解得到
(2)盐析:定义:。

盐析是
过程。

目的:采用多次盐析和溶解,可以。

(3)变性:
物理因素包括:等
化学因素包括:等。

蛋白质的变性过程是的过程。

(4)颜色反应:
含苯环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变。

(5)灼烧:
课堂学习交流
【类比】酯化反应,加深对这两类物质相关性质的认识。

肽键将甘氨酸和丙氨酸放在同一容器内发生成肽反应,有几种二肽生
成?
多肽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思考交流】
1、在临床上解救Cu2+、Pb2+、Hg2+等重金属盐中毒的病人时,要求病人服用大量含蛋白质丰富的生鸡蛋、牛奶或豆浆等。

为什么?
2、为什么医院里用高温蒸煮、照射紫外线、喷洒苯酚溶液、在伤口处涂抹酒精溶液等方法来消毒杀菌?
3、松花蛋腌制原理是什么?
4、为什么生物实验室用甲醛溶液(福尔马林)保存动物标本?
5、为什么在农业上用波尔多液(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制成)来消灭病虫害?
6、盐析与变性有什么区别?
常用盐析来分离提纯蛋白质,因为盐析是可逆的。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盐溶液,
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析出的蛋白质又能溶于水中,并不影响它原来的性质。

应该注意将盐析与蛋白质的变性凝结相区别,当蛋白质在热、酸、碱、重金属盐、乙醇、甲醛、紫外线等作用下发生性质改变而凝结起来,这种凝结叫变性,不可逆,不能再使它们恢复为原来的蛋白质。

4、蛋白质的鉴别方法:
①有些蛋白质分子中有苯环存在,这样的蛋白质跟浓HNO3作用时呈黄色;
②蛋白质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常以此来区别毛纺物和棉纺物);
③一般多肽与蛋白质在分子量上有区别,当分子量小于10000时是多肽;
当分子量大于10000时是蛋白质。

三、酶
酶是一类有细胞产生的、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所数是蛋白质
酶的催化作用的特点:
四、核酸
核酸是一类含磷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

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DNA:大量存在于中,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

RNA:大量存在于中,根据DNA提供的细细控制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巩固练习】
1、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分别是()
A、纤维素、脂肪
B、淀粉、油脂
C、蛋白质、高级烃
D、蛋白质、硬化油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橡胶的老化②油脂的硬化③石油的裂化④蛋白质的盐析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3、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物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可以选用的方法是()
A、滴加浓硝酸
B、滴加浓硫酸
C、滴加酒精
D、灼烧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纯净物
B、油脂是含热能最高的营养物质
C、蔗糖和淀粉都不显还原性
D、人造丝、蚕丝的主要成分属于蛋白质
5、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
A、甲醛溶液
B、CuSO4溶液
C、饱和Na2SO4溶液
D、浓硫酸
6、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
B、甘氨酸和硝基乙烷
C、醋酸和硬脂酸
D、甲醇和甲醚
7、利用蛋白质的变性可以为我们的日常生活,
医疗卫生服务。

下列实例利用了蛋白质的变性的是①利用过氧乙酸对环境、物品进行消毒;②利用高温、紫外线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③蒸煮鸡蛋食用;④松花蛋的腌制;⑤用蛋白质灌服重金属中毒的病人()
A、全部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8、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糯米中的淀粉一经水解反应,就酿造成酒
B、福尔马林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但不可用作消毒饮用水
C、棉花和人造丝的主要成份都是纤维素
D、室内装饰材料中缓慢放出的甲醛、甲苯等有机物会污染空气
9、酶对许多化学反应及生物体内的复杂的反应具有很强的催化效果。

下列不是酶催化所具有的特点的是()
A、条件温和不需加热
B、不受溶液酸碱度(pH)的影响
C、高度的专一性
D、高效的催化性
10、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3 ②(NH4)2S ③Al(OH)3④NH4Cl⑤甘氨酸⑥CH3—COOH
A.①②③B.①②④⑤C.⑤⑥D.①②③⑤
11、下列关于氨基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氨基酸是羧酸的取代酸,氨基取代了羧酸烃基上的氢。

B、天然的氨基酸均为无色晶体,且多为α-氨基酸
C、氨基酸不能溶解于水、乙醇、乙醚等溶剂中
D、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能够溶解与强酸和强碱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