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疼痛诊疗规范版解读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痛
四、癌痛治疗
➢ 增加“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机制区别于非甾体抗炎药物,无外周抗 炎作用。由于两种非甾体药物联合应用,并不增加疗效,但可能 增加毒副反应,故不主张联合使用。”
➢ 增加“肝功能损伤是对乙酰氨基酚的常见不良反应。” ➢ 根据NCCN指南增加“考虑到对乙酰氨基酚的肝脏毒性,对乙酰氨基
酚-阿片复方制剂使用时需考虑到对乙酰氨基酚的最大剂量。”
江苏省肿瘤科质控中心癌症疼痛 诊疗规范2017年版解读
钱军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
苏州市立医院(东区) 肿瘤科
苏州市肿瘤诊疗中心
2017-04-07 苏州
江苏省肿瘤科质控中心癌症疼痛诊疗规范框架
规范框架
概述 癌痛病因机 制及分类 癌痛评估
癌痛治疗 门诊癌痛患
者管理 患者随访与
宣教
附件
癌痛病因
癌痛机制与 分类
EAPC:小剂量强阿片类药物治疗中度疼痛
Lancet Oncol. 2012;13:e58-68
在第二阶梯治疗中 可选用低剂量强阿片类药物
(如吗啡或羟考酮)
2012年ESMO临床实践指南
WHO第二阶梯镇痛药物的使用尚存争议
• 缺乏确凿证据证明弱阿片类药物有效性 • 现有研究未显示第二阶梯药物与第一阶梯
治疗原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治疗方法
癌痛量化评 估方法
简明疼痛评 估量表
ID Pain量表
常见不良反 应药物治疗
辅助用药
病因治疗 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 基本遵循了 2011版癌痛诊 疗规范框架
➢ 参照国际、国 内(北京与广 东)诊疗规范 更新的内容
➢ 增加了门诊癌 痛患者管理部 分
➢ 在附件部分调 整增加了内容
一、概述
See the FDA website
SUCCESS
THANK YOU
2020/6/4
四、癌痛治疗
➢ 增加“阿片类药物是癌痛治疗的基础用药,不论是肿瘤相 关性疼痛、抗肿瘤治疗相关性疼痛(如放疗)。”
➢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短效的阿片类药物,增加“羟考酮即释 制剂”,因羟考酮注射剂已上市,另羟考酮胶囊预计2017 年上市
• 治疗方法
– 病因治疗 – 药物止痛治疗 – 非药物治疗
四、癌痛治疗
➢ 基于WHO癌痛指南及ESMO癌痛指南,将“口服为最常见给 药途径”,改为“口服为首选给药途径”
四、癌痛治疗
➢ 在“按阶梯用药”部分,根据EAPC指南、ESMO指南及相 关临床研究,修改为①轻度疼痛:可选用非甾体类 抗炎药物(NSAID);②中度疼痛: 3<NRS<7分,可 使用弱阿片药物,也可使用小剂量强阿片类药物代替 弱阿片类药物给药;如果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且 无严重的不良反应,轻度和中度疼痛也可考虑使用强 阿片类药物。
药物间在疗效上的明确差异 • 第二阶梯药物疗效仅持续30-40天,患者
将因镇痛不佳而转换为第三阶梯药物 • 弱阿片类药物存在“天花板效应” • 建议取消WHO第二阶梯镇痛
➢ 推荐
对于轻中度疼痛,可考虑以低剂量强阿片类
药物替代弱阿片类药物与非阿片类药物联合
Ripamonti CI, et al. Annals of Oncology. 2012;23 (Suppl 7):vii139-
– 常规 – 量化 – 全面 – 动态
三、癌痛评估
➢ 添加了肿瘤科急症疼痛的处理:如果存在肿瘤科急症相关 的疼痛,如病理性骨折、脑转移、感染以及肠梗阻等急症 所致的疼痛,应首先对引起疼痛的相关疾病进行治疗,从 而缓解疼痛
➢ 将各种量化评估方法从正文移到附件部分 ➢ 规定“中、重度疼痛(NRS ≥4分)应该有医护交班记录。” ➢ 增加“癌痛全面评估建议使用《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
NCCN成人癌痛指南
➢ 进一步明确了对乙酰氨基酚日剂量上限仅适用于正常肝功能的患者 ➢ FDA正在评估对乙酰氨基酚的每日最大使用剂量,并已经考虑长期使用的每日
最大剂量限定在3g/天或更少。 ➢ 考虑到对乙酰氨基酚的肝脏毒性,为防止过量,对乙酰氨基酚与对乙酰氨基
酚-阿片复方制剂使用需慎用或根本不要使用
➢ 增加“对于癌症相关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辅助抗抑郁药和 抗惊厥药等。”
常用辅助镇痛药物
类型
名称
三环类抗抑 阿米替林
二、癌痛病因、机制及分类
• (一)癌痛病因
– 肿瘤相关性疼痛 – 抗肿瘤治疗相关性疼痛 – 非肿瘤相关性疼痛
• (二)癌痛机制与分类
– 按病理生理学机制
• 伤害感受性疼痛 • 神经病理性疼痛
– 按发病持续时间
• 急性疼痛 • 慢性疼痛
三、癌痛评估
• 是合理、有效进行止痛治疗的前提 • 应当遵循的原则
钱军 主任医师/教授
苏州市立医院东区,科主任,博士,硕士 生导师 中国医师学会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CFDA新药评选咨询专家 江苏省医学会乳腺癌学组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分会委员、化疗和生物 治疗分会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委员会常委 江苏省免疫学会肿瘤诊治多学科协作学组 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员
(见附件2)。可使用ID Pain量表(见附件3)等辅助诊断 神经病理性疼痛。”
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
ID Pain量表
四、癌痛治疗
• 治疗原则
– 癌痛应当采用综合治疗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 体状况,有效应用止痛治疗手段,持续、有效地消除 疼痛,预防和控制药物的不良反应,降低疼痛及治疗 带来的心理负担,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时间
➢ 增加了疼痛的定义、疼痛所致的后果及规范更新的目 的与意义,以下为增加部分:
疼痛是“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联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 验”。它是继心率、血压、脉搏、呼吸之外的第五大生命体征。疼痛分为 急性疼痛与慢性疼痛。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长期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中枢 神经系统的病理性重构,导致疼痛疾病的进展和愈加难以控制。及早控制 疼痛,可以避免或延缓这一过程的发展。 ……原卫生部制定并发布了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自该文件发 布以后,在国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通过医护人员的努力,癌痛 诊疗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为了能更好地适应这种现状,进一步规范江苏 省内癌痛诊疗行为,特参照原卫生部发布的《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 年版)制定《江苏省肿瘤科质控中心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