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民培训方案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模板
一、培训目标1. 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培养具有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
2. 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3.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4. 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二、培训对象1. 具有农业生产经营经验的农民;2. 农业生产经营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3. 农村基层干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三、培训内容1. 农业政策法规:解读国家农业政策,宣传农业法律法规。
2. 农业科技知识:现代农业种植、养殖技术,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
3. 农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项目管理、团队建设等。
4.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绿色生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
5. 农村电商:农产品网络营销、电商平台运营、直播带货等。
四、培训方式1. 线上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远程教育、在线课程、在线交流等。
2. 线下培训:举办培训班、讲座、研讨会、现场观摩、实践操作等。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农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 互动交流:组织学员开展小组讨论、经验分享、互动交流等活动。
五、培训时间与周期1. 培训周期:根据培训内容,分为短期班、中长期班、长期班。
2. 短期班:3-5天,每周开展1次,共计2-5次。
3. 中长期班:15-30天,每月开展1次,共计1-2次。
4. 长期班:3个月以上,每月开展1-2次,共计3-6次。
六、师资力量1. 邀请农业专家、学者、企业家等担任主讲教师;2. 邀请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业经营管理人员等担任实践指导教师;3. 邀请优秀农业生产经营者、农村基层干部等担任经验分享嘉宾。
七、培训效果评估1. 定期组织学员进行考试、考核,评估培训效果;2. 通过学员反馈、实践操作、项目实施等途径,了解培训效果;3. 根据评估结果,不断优化培训方案,提高培训质量。
八、经费保障1. 政府部门提供培训经费支持;2. 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培训,提供资金、物资、技术等支持;3. 学员自筹部分培训费用。
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新型农民培训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培养和提升农民的专业技能和创业意识,帮助农民融入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益和生活质量。
本项目将以全面扶贫、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造一支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队伍。
二、项目目标1.提高农民农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科学化、标准化。
2.培养和推广农业科技人才,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
3.提升农民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的发展。
4.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三、项目内容1.农业技术培训:通过组织专家讲座、实地考察等方式,向农民传授现代农业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帮助农民了解最新农业科技成果,掌握农业生产的先进技术和方法。
2.创业培训:通过开展创业讲座、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农民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帮助农民了解创业的机会和风险,引导农民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提供创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指导。
3.技能培训:根据当地农业产业的需求,组织农民进行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如农机操作、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等,提高农民的实践能力和竞争力。
4.实践锻炼:组织农民参观学习农业科技先进单位,开展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让农民亲身感受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培养农民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四、培训机制1.建立健全培训管理机构,负责培训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估,组织专家和培训师资源的整合和调度。
2.制定培训大纲和培训教材,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
3.培训实施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灵活选择培训形式。
4.建立培训档案和培训评估机制,对培训过程和培训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纠正和改进培训工作。
五、资金保障1.项目资金主要包括国家、地方和企事业单位的经费支持,通过招标采购外购培训服务。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
七、政策支持与保障
1.政策支持:充分利用农业、财政、人社等部门的政策资源,为培训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2.经费保障:合理使用培训经费,确保培训质量。
3.跟踪服务:建立培训学员档案,提供技术指导、市场信息等后续服务。
八、实施步骤
1.调查研究:了解农民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
3.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产业效益。
4.为农业现代化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三、培训对象与内容
1.培训对象:年满18-55周岁,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农业从业经历的农民。
2.培训内容:
(1)农业基础知识:作物生理、土壤肥料、农业气象、农业环境保护等。
(2)农业技术: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与储运技术、农业机械化等。
第2篇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
一、前言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培养一支具备现代化农业知识、技能和创新精神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本方案旨在系统性地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培训目标
1.提高农民的农业知识水平,增强农民的实践操作能力。
2.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
第1篇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
一、背景与目标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方案旨在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增强农民创业创新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培训对象与内容
1.培训对象:年龄在18-55周岁之间,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和农业从业经验的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范文(二篇)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范文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稳步增长及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速,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成为推动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备现代农业技能和经营管理知识,能够实现多样化、综合化发展的农业生产者。
为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助力农村经济高速增长,特制定本培训方案。
一、目标1. 培养具备职业素养、技术娴熟、市场敏感度高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2. 提升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村现代农业的发展;3. 增强农民的经营管理技能,提高农村农业经济效益;4. 培育农民的创新精神和科技应用能力,推动农村科技创新。
二、内容1. 培训课程设置(1)农业技术课程:涵盖作物栽培、养殖管理、农业机械操作与维护等,旨在提升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
(2)经营管理课程:包括农产品市场分析、加工与销售、农业经营管理等,旨在增强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
(3)科技创新课程:涉及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科技应用等,旨在提高农民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2. 培训方式(1)集中培训:在农产品市场或乡村会议室等地,组织专业培训机构进行授课,结合乡村实践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2)实践培训:组织农民参观现代农业示范园、企业等,进行实地观摩和实践操作,亲身学习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
(3)网络培训: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线上培训平台,提供学习资料和视频教程,方便农民随时学习。
3. 培训机构管理(1)完善农民培训机构管理制度,明确机构职责,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优秀农业专家和企业管理人才,提高培训水平。
(3)定期进行培训机构和培训成果的评估,实施动态管理和监督,提升培训质量。
三、实施1. 资金保障(1)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投入,确保培训经费充足。
(2)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参与培训,提供场地、设备等支持,并给予适当补贴。
2. 培训对象(1)主要针对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已从非农业行业转移的农民。
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方案
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培养素质较高、技术水平较强的新型农民成为当务之急。
为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方案,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培训内容:1.农业技术培训:提供农业生产常识、农作物种植技术、农药、化肥使用技巧、病虫害预防和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农民对农作物的培育、种植与管理的技术能力。
2.现代农业观念和理念培训:宣传推广新农业观念,介绍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的使用,引导农民主动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并将其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农业生产中。
3.农业规划和管理能力培训:通过培训农民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学习农民合作社的管理和运作模式,提高农民对农业发展趋势的敏感度和应对能力。
4.农产品加工和市场销售培训:教授农产品初步加工技术和市场营销知识,提高农民对农产品深加工、品牌塑造和市场推广的认识,培养农民的创业能力。
三、培训方式:1.工作站培训:建立农民培训工作站,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培训,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农民的学习效果。
2.现场培训:组织农村示范基地参观学习,实地感受和学习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
3.互联网平台培训: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线上培训课程,让农民可以随时随地学习。
4.合作社培训:组织农民参加合作社的学习培训活动,培养农民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培训机构:1.农技推广部门:利用农技推广网络,通过专家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素养。
2.农业职业学校:与农业职业学校合作,利用其教学资源和实践基地,进行农业技术培训。
3.农民合作社:组织农民合作社内部培训和外部学习交流,加强农民的经营管理技能。
五、培训评估与考核:1.考核方式:通过考试、实践操作和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估。
2.考核内容:评估农民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能否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等方面。
3.奖惩措施:根据培训评估结果,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农民予以奖励,以激励农民积极参与培训。
新农人培训计划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特制定本培训计划实施方案。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2. 培养一批有创新意识、有市场意识、有社会责任感的新型职业农民;3.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三、培训对象1. 具有农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农村居民;2. 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3. 农村基层干部。
四、培训内容1. 农业政策法规;2. 农业科技知识;3. 农业经营管理;4. 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知识;5. 农村电商、农产品品牌建设;6. 农村金融服务;7.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五、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邀请专家学者、农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题讲座;2. 实地考察:组织学员参观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农场等;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互动交流:组织学员开展经验分享、座谈讨论等活动;5. 在线学习:利用网络平台,提供远程教学、在线测试等服务。
六、培训时间与地点1. 培训时间:每年举办2期,每期培训时间为10天;2. 培训地点:根据培训内容选择合适的培训基地或田间地头。
七、培训师资1. 邀请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业企业的专家学者担任主讲;2. 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农艺师、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担任辅导;3. 邀请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分享成功经验。
八、培训经费1. 政府补贴:争取政府相关部门支持,为学员提供培训补贴;2. 自筹资金:通过企业赞助、社会捐赠等方式筹集部分培训经费。
九、考核评估1. 出勤率:学员培训期间应保证出勤率达到90%以上;2. 考核成绩:培训结束后,组织结业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3. 跟踪服务:对学员进行跟踪服务,了解其培训成果转化情况,持续提供技术支持。
十、预期效果通过实施新农人培训计划,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素质、较强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_共10篇.doc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_共10篇范文一: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1)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教案罗天兵引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就是“农民创业”,我们主要围绕“什么是农民创业”“为什么要创业”“创业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怎样去创业四个方面来学习和探讨”。
第一章农民创业与基本素质◆教学目的:1.了解农民创业的含义。
2.区别创业与打工的异同。
3.了解作为一名农民创业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
◆教学重难点:1.区别创业与打工的异同。
2.了解作为一名农民创业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
◆教学方法:1、课程讲授;2、讨论;3、案例分析;◆教学工具:1、电脑、投影仪;2.、记号笔;3、白板。
◆教学过程:导入:我们都羡慕那些开着小轿车,住别墅、当老板的人。
其实,这没什么好羡慕的。
因为我们也可以这样。
有人可能会说:这怎么可能呢?我不知要奋斗多久才能这样,而现在的年轻人大多都是“房奴、债奴、啃老族”。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有开小轿车、当老板的那一天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创业。
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习今天的内容——农民创业与基本素质。
一.什么是创业创业:捕捉机会,开创基业。
指某个人发现某种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某种技术,利用或借用相应的平台或载体,将其发现的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的技术,以一定的方式,转化、创造成的财富、价值,并以获得金钱的回报、个人的满足和独立自主为目的的社会行为。
二、区别打工与创业1.打工的现象:进厂、服务员、搞建筑、当搬运等,甚至有人为了生活,背景离乡,抛弃妻子,这些现象在农村都是很常见的。
区别:(1)个人角度:打工:给别的老板干活创业:自己当老板(2)社会角度:打工:为老板和公众服务创业:除了为社会和公众服务之外,还是一种个人的创造和能力体现(3)事情过程:都是对个人能力和智慧的挑战,只不过创业的过程要艰难些三、农业创业农业创业是指一个人或一组人,通过寻找和把握农业行业机遇,去创立、创设或创新农业事业和职业岗位。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服务工作方案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服务工作方案一、目标定位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这些农民不仅要掌握现代农业技术,还要具备市场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二、培训内容1.农业基础知识:从土壤、气候到作物种植,让农民了解自己耕作的土地,掌握基本的农业知识。
2.现代农业技术: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如无人机喷洒、智能灌溉、生物防治等,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3.市场营销:教授农民如何分析市场、定位产品、打造品牌,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管理与经营:培养农民的企业家精神,教授他们如何管理农场、规划财务、开展合作经营等。
5.法律法规:让农民了解国家关于农业的政策法规,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三、培训方式1.线上培训: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课程,让农民随时学习。
2.线下实训:组织农民到实训基地,实地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3.外出考察:组织农民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开阔视野,借鉴经验。
4.交流互动:定期举办座谈会、研讨会,让农民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四、培训流程1.调查摸底:了解农民的需求、现状和潜力,为培训提供依据。
2.制定计划:根据调查结果,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时间、地点等。
3.实施培训:按照计划开展培训,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4.考核评估: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评估,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
5.跟踪服务:培训结束后,持续关注农民的生产经营情况,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
五、预期成果1.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2.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
3.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4.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六、保障措施1.政策支持:积极争取政府相关政策支持,为培训提供资金和资源保障。
2.人才保障:引进和培养一批专业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培训师资。
3.质量监控: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计划
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计划一、背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培养一支具有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新型农民队伍是当前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因此,制定并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1.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2. 培养一支具有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新型农民队伍;3. 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三、培训内容1. 农业生产技能培训(1)农业科学知识培训:包括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知识;(2)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包括土壤改良、植物保护、农业机械操作等技能培训;(3)现代农业生产管理培训:包括农业信息化、农产品营销、财务管理等管理技能培训。
2. 农村经济发展培训(1)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协助农民了解当地农业市场需求,调整种植、养殖品种,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2)农村企业经营培训:培训农民开展农村综合经营,包括农家乐、农产品加工等领域;(3)农产品营销培训:协助农民了解市场销售规则、经营模式,提高农产品销售能力。
3.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培训(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培训:协助农民了解科学施肥、机械化作业、农田水利建设等措施,保护农业生态环境;(2)资源循环利用培训:协助农民了解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3)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培训:协助农民了解国家和地方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四、培训方式1. 线下课堂授课: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到农村乡镇开设课程,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2. 线上网络培训: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远程教学,提供农业生产技术资料和案例分析;3. 实地考察学习:组织农民参观学习现代化农业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了解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4. 培训班团队作业:组织农民开展案例分析、项目策划等实践操作,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流失的加剧,农村地区面临着严峻的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
为了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项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工作方案。
二、工作目标1. 培养一支具备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2. 提高农民的创业能力和素质,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3. 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三、工作内容1. 制定培训计划:根据农民的需求和农业发展情况,制定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培训计划。
计划涵盖理论知识学习、实践操作、技能培训等内容,确保培训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2. 开展理论课程培训:通过开设农业现代化理论、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课程,提高农民的农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专业能力。
3. 组织实践操作培训:组织实地考察、示范和操作演练活动,让农民亲身参与,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培训,提高农民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水平。
4. 推广示范农田:通过选取一批具有现代农业特色的示范农田,组织培训班学员进行实地学习和观摩,引导他们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效益。
5. 建立咨询指导体系:成立专业化农业咨询顾问团队,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和管理指导。
通过定期走访、电话咨询和在线服务等方式,解答农技难题,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6. 开展拓展培训:组织农民参加农业创业培训、农产品加工培训等拓展性培训,提升农民的创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7. 搭建交流平台:建立农业信息交流平台,组织农业技术交流会、经验分享会等活动,促进农民之间的互动和学习。
同时,与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工作。
四、工作步骤1. 确定培训对象:根据农村地区的农业特点和需求,明确培训对象的范围和数量。
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可以组织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如精准扶贫农民培训班、技能培训班等。
新型农民实训基地培训计划
新型农民实训基地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 培养新型农民,提升农民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2. 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农民的市场竞争力;3. 帮助农民了解现代农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引导农民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二、培训内容1. 农业生产技术培训(1)种植技术培训:包括选种、播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2)养殖技术培训:包括养殖管理、饲料配制、健康养殖等;(3)农产品加工技术培训:包括蔬菜加工、水果加工、畜禽产品加工等。
2. 农业经营管理培训(1)市场营销培训:包括农产品品牌打造、市场定位、渠道拓展等;(2)财务管理培训:包括成本核算、预算管理、资金运作等;(3)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训:包括产业链拓展、农业合作社建设、农业企业发展等。
3. 现代农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培训(1)政策解读培训:包括国家农业政策、乡村振兴政策等;(2)市场调研与预测培训:包括市场需求分析、市场趋势预测等;(3)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绿色食品认证等。
三、培训方式1. 线下培训(1)课堂教学:由专业的教师和专家团队进行授课,讲解相关的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和政策法规;(2)实地实训:安排学员到农业生产基地进行实地操作和实践,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2. 线上培训(1)网络课程:建立网络课程平台,提供相关课程的在线学习和视频教学;(2)远程指导: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等方式,进行远程教学和指导,帮助学员解决实际问题。
3. 实践培训安排学员到当地农业企业或示范基地参观学习,实地感受现代农业生产和管理模式,学习成功的案例和经验。
四、培训方案1. 初级培训班:面向初次接触现代农业的农民,主要围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农产品营销培训,培养学员的基本农业知识和经营技能。
2. 中级培训班:面向有一定农业生产经验和基础的农民,主要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训和现代农业政策培训,培养学员的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意识。
3. 高级培训班:面向有一定农业产业经营经验的农民,主要围绕农产品加工技术培训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培养学员的产品加工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新型职业农民不仅需要具备传统农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现代科技、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能力。
因此,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势在必行。
二、培训目标。
1.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包括种植、养殖、农业机械操作等方面的能力;2.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科技水平,包括农业科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3.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管理能力,包括农业生产组织、规划、营销等方面的能力;4.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道德素养,包括诚信、勤劳、奉献等方面的品质。
三、培训内容。
1.农业技术培训,包括农作物种植技术、畜禽养殖技术、农业机械操作技术等方面的培训;2.科技知识培训,包括农业科技政策、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农业科技示范等方面的培训;3.管理能力培训,包括农业生产组织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的培训;4.职业道德培训,包括诚信守法、勤劳致富、奉献乡村等方面的培训。
四、培训方法。
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学员传授农业技术、科技知识、管理技能等方面的理论知识;2.实践操作,组织学员参与农业生产实践活动,加强对农业技术、管理方法的实际操作和应用;3.现场观摩,组织学员参观农业示范基地、现代农业企业等,开阔视野,学习先进经验;4.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员学习成功的农业经营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管理水平。
五、培训评估。
1.考核方式,采用考试、实际操作、论文写作等多种方式对学员进行综合考核;2.评价标准,根据学员在农业技术、科技应用、管理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表现,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3.评估周期,定期对学员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促进学员全面发展。
六、培训保障。
1.师资力量,培训机构要组织具有丰富农业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保障培训质量;2.教学设施,提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场地,保障培训教学的顺利进行;3.政策支持,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包括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
新型农民培训实施方案(精选3篇)
新型农民培训实施方案(精选3篇)新型农民培训实施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农业、繁荣农村、加强基层、富裕农民为目标;以提升我县扶贫开发水平,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为己任。
通过选拔农村基层干部和优秀青年接受高等教育,为农村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综合素质好、有培养发展潜力的农村基层干部,使他们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推广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实现科技致富和推动农村社会进步的骨干力量,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扶贫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流域重点治理和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从年开始,选拔100名(今年春季招生10名、秋季招生90名)农村基层干部和优秀青年,开展不脱产学习的大专以上学历教育,通过二至三年的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知识,成为“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综合性、实用性的农村实用人才、农村基层干部和后备干部,提高全县村级干部整体素质。
三、培训对象和模式(一)培训对象。
“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对象是:各村具有高中(含职高、中专同等学历)文化程度,政治素质好,身体健康,有培养前途的村“两委”班子成员、村后备干部、退伍军人、致富能手、农村经纪人、农村优秀青年。
培训采取个人报名,村委会、乡镇推荐,扶贫办把关,组织部审核,广播电视大学党校教学点组织实施的程序进行。
(二)培训方式。
“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采取远程开放教育加集中面授辅导的学习形式进行,不脱产。
由广播电视大学党校教学点组织实施培训。
学制2-3年,学员修完规定课程学分,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文凭。
同时,学员在学习期间参加相应职业资格和技能认定考试资格的,也要颁发国家职业资格和技能证书。
(三)培养专业及课程设置。
按照培养农村所需的综合型、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要求,设置涉农专业,重点开设种养加工等农业生产实用技术以及市场营销、农村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农村政策法规等课程。
XX县202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
县202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
县作为我国农业大县,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深厚的农业文化,但农民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仍有待提高。
为此,制定本方案,旨在通过培训,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培训目标1.提升农民的科技素养,使其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
2.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3.培养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三、培训内容1.农业基础知识:包括农作物种植、畜牧兽医、水产养殖等。
2.先进技术:如智能农业、无人机植保、土壤改良等。
3.农业法律法规:让农民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提高法律意识。
4.市场营销:教授农民如何进行农产品营销,提高市场竞争力。
5.创业指导:为农民提供创业项目、政策支持等方面的指导。
四、培训方式1.线上培训:通过手机APP、网络平台等,让农民随时学习。
2.线下培训:组织专家深入乡村,进行面对面授课。
3.实践操作:让农民在培训基地进行实地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4.考察学习:组织农民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借鉴成功经验。
五、培训对象全县范围内年龄在18-60岁的农民,重点面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成员等。
六、培训时间2024年1月至12月,为期一年。
七、培训效果评估1.培训结束后,对农民进行考试,检验培训效果。
2.对农民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3.组织专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法。
八、组织保障1.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领导小组,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
2.落实培训经费,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培训质量。
4.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的参与度。
九、后期跟进1.建立农民培训档案,记录农民的学习情况。
2.定期开展后续培训,满足农民的持续学习需求。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方案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农业生产力不断下降,农民收入水平不断下降,农村面临着严峻的人才荒。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提出了培养和引进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
新型职业农民具备多种专业技能,不仅熟悉传统农业技术,还能适应市场需求,开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
他们是农业生产的中坚力量,对推动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国有必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培养一大批适应市场需求、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技能的新型农业人才,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培训目标1. 培训内容(1)传统农业技术:包括种植、养殖、农机操作等基础农业技术,培训学员对传统农业生产技术有全面的掌握。
(2)现代农业技术:包括精准农业、农业物联网、智能农机等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学员了解并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
(3)农业经营管理:包括农产品销售、市场营销、农业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学员具备农业经营管理能力。
(4)创新创业:培训学员具备独立创业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助于促进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经济发展。
2. 培训对象本次培训主要对象为农村劳动力、农业专业毕业生、农民合作社成员、农业企业员工等。
三、培训内容和课程设置本培训计划的培训内容和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统农业技术培训:入门课程包括农作物种植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动物饲养技术等基础技术,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培训学员掌握传统农业生产技术。
2. 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主要包括精准农业、农业物联网、智能农机等现代农业技术,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操作,培训学员了解并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
3. 农业经营管理培训:主要包括农产品销售、市场营销、农业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培训学员具备农业经营管理能力。
4. 创新创业培训:主要包括创业理念、创新设计、项目策划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创业指导,培训学员具备独立创业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方案
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方案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素质要求的提高,培训新型农民已成为农村发展的关键环节。
为了提高农民技能和知识水平,增强其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制定该工作方案。
二、培训目标1、提高农民的实际生产技能,培养其农业科学知识;2、培养农民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3、增强农民的农村经济管理能力;4、提高农民的市场营销意识和销售技巧;5、培养农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三、培训内容及方式1、农业科学知识培训:a:农作物种植技术;b:畜牧养殖管理;c:农业机械操作与维护;d:农产品质量与安全;e:农业科技应用。
2、创业意识和管理培训:a:创业机会与创新能力;b: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c:制定创业计划和项目管理;d:资金管理和风险评估;e:农产品加工与管理。
3、销售技巧和市场营销培训:a:销售技巧和沟通能力;b: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策略;c:网络销售和电商技巧;d:渠道管理和客户关系维护。
4、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训:a:农田环境保护和土壤改良;b:水资源管理和节水技术;c:农药使用安全和农产品无公害标准;d:农村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四、培训方式1、课堂培训:专家讲座、理论知识传授;2、实践培训:农田实习、技术操作演练;3、实地考察:参观示范农田、农产品加工企业等;4、线上学习: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
附件:1、培训课件资料;2、培训实践手册;3、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农民自愿组成,按照民主经营原则,实行统一经营,共享利益的经济组织形式。
2、环境保护税:指国家对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污染环境所得税。
新农民培训计划
新农民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随着农业的现代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新农民培训计划旨在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农业管理和经营能力的新型农民,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加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培训内容1. 农业生产技术新农民将接受包括农作物种植、养殖业、温室大棚管理、农业机械操作等在内的农业生产技术培训,通过讲座、实践和示范,学习现代农业生产的最佳实践和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 农业经营管理新农民需要学习农业经营管理知识,包括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借助案例分析、调研讨论等方式,帮助他们了解市场需求,优化生产方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 农产品加工市场了解并学习农产品加工与市场推广的方法,培养新农民开发自己的品牌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实现农产品的增值。
4. 农村生活与文化通过农村生活与文化的培训,帮助新农民了解农村社会的发展状况,增强农村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新农民对农村发展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培训新农民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方法,引导他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倡导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
三、培训方法1. 理论讲座通过邀请农业专家、学者等进行农业生产、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专题讲座,让新农民了解最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
2. 实践教学组织新农民到先进的农业生产基地、农业企业等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加深对相关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的理解。
3. 专题研讨通过组织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等方式,让新农民参与讨论,分享经验,促进相互学习和成长。
4. 实训实习组织新农民到农业企业、合作社等进行实训实习,让他们亲身参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提高实践能力。
5.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管理、市场推广等方面的经验,培养新农民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训方案1. 培训时间新农民培训计划通常为期半年至一年,通过分阶段的培训,使新农民逐步掌握和应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
2024职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
2024职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
2024年职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如下:
农业是我国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为了提升农民的职业技能和素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我国决定在2024年实施职业农民培训计划。
具体方案如下:
1. 制定培训计划。
根据各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地区的特色农业进行精准培训。
2. 搭建培训平台。
建设现代化培训基地,配备先进的设备和教学资源,为农民提供优质的培训服务。
3. 招募优秀讲师。
邀请农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才担任培训讲师,为农民提供专业的培训指导。
4. 开展实践教学。
组织农民参与实地实践教学活动,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农业生产的技术要领。
5. 加强考核评估。
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估机制,对参加培训的农民进行定期测评,激励他们提升技能水平。
6. 提供就业服务。
培训结束后,为农民提供就业推荐、创业指导等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就业和创业目标。
7. 定期监督检查。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培训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相信2024年的职业农民培训计划将取得良好效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 1 页共 1 页。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方案样本(3篇)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方案样本为全面加强新形势下农民群众的教育管理,提升农民群众综合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加快___新农村建设,促进全乡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根据___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___县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___》(孟___发〔___〕1___号)要求,结合景信乡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___理论、“___”重要思想及党的___届___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推进___新农村及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整合资源,创新机制,进一步改进培训方式,拓展培训功能,提升培训能力,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开展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加速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人才,为建设___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目标任务以培育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文明诚信、知法守法的新型农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社会发展为总体目标,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体培训对象;以政策法规、道德规范、科技文化“三进村”为主要培训内容;以培训农民掌握政策法规、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授课到组、指导到户、培训到人,着力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道德水平、文化素质、科技技能和发展创新水平。
努力营造“争做新型农民、争当文明农户、争创和谐新村”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全乡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具体培训任务是:在___年内完成全乡所有村组干部和以青壮年为主的农民群众的轮训工作。
其中,以村为单位,完成村组干部教育培训___期,培训人数___人次;以自然村为单位,完成农民教育培训___期,培训人数___人次;完成劳动力就业培训___人次。
三、培训原则(一)因地制宜,分类培训。
按照各村组农民的文化水平、经济发展程度、产业分布和存在突出问题等实际情况,区分不同的培训对象,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三篇)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为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满足农村发展需求,我国将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
新型职业农民指的是具备先进农业生产技能、农村经营管理能力以及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的农村从业人员。
二、培训目标1.提升农民的职业技能水平。
通过培训,使农民了解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
2.培养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
通过培训,使农民了解市场需求,掌握农产品销售和品牌推广技巧,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3.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
通过培训,使农民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提高对法律法规的认识和遵守意识,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
三、培训内容1.农业生产技术培训(1)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介绍:包括节水灌溉技术、智能农机设备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等。
(2)绿色农业技术培训:包括有机农业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农药、兽药合理使用等。
(3)农产品品种培育与推广:包括新品种选育、新技术推广、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技术指导等。
2.农村经营管理培训(1)农产品市场需求分析:包括市场潜力分析,消费者需求调查,市场细分与定位等。
(2)农产品包装与运输管理:包括包装设计与规范,冷链物流管理,农产品运输安全控制等。
(3)农产品品牌推广与市场拓展:包括品牌形象设计与传播,电子商务平台运营与推广,农产品营销策划与执行等。
3.职业素质和文化课程培训(1)法律法规培训:包括农村土地管理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农民合作社管理法规等。
(2)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培训:包括职业农民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修养,职业操守等。
(3)文化修养与社会行为培训:包括乡村文化传统,公共服务意识,社会公德等。
四、培训方法1.统一规划和实施。
由农业部门组织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并统一组织实施,确保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分类培训和个性化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讷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文件讷职发[2014]9号—————————————————————————讷河市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为全面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建设,遵循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2014年3月14日下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紧密结合省部共建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县和国家级职成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立足于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按照讷河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部署,我们准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
为确保培养工作顺利进行,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总体要求,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为导向,以全面提升农民职业技能、经营水平和创业能力为目标,根据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综合配套改革和齐齐哈尔市“三化”建设的战略构想,遵循齐齐哈尔市“四项改革”的整体部署,全面深化我市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稳定和壮大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和人才支撑。
二、招生对象年龄一般在16-50岁,具有初中以上学历,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工作的务农农民及农村新增劳动力。
招生重点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和农村基层干部等。
三、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具有较强农业生产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能力,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
四、基本学制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6年,采用半农半读、农学交替等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累加学制,学分银行管理模式。
五、专业类别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分为种植、畜禽养殖、农业工程和经济管理等专业,每个专业类包含若干专业方向。
专业类的内涵可以适当拓展,专业方向可以根据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各地农业农村人才培养的特点进行动态调整。
(一)种植类专业方向包括粮食作物生产、经济作物生产、蔬菜生产、食用菌生产、—柞蚕生产、林木繁育与苗圃经营等。
(二)畜禽养殖类专业方向包括生猪养殖、肉牛养殖、奶牛养殖、羊的养殖、家禽养殖、特种动物养殖、动物疫病防治等。
(三)农业工程类专业方向包括产品贮藏与加工、农机作业与维护、农村信息技术与应用、农村能源开发利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农村水利与节水灌溉等。
(四)经济管理类—专业方向包括农产品市场与流通、家庭农场经营管理(合作社)、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农村综合管理、农村财务会计、农资经营与管理、农村土地纠纷调解等。
六、课程设置(一)课程类型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技能)课和能力拓展课三大类。
三大类的课程设置和选择具有开放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需要调整课程内容或增开其他课程。
1、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是为保证职业农民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使学生掌握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科技、文化和农业基础知识,为其专业知识学习、职业技能培养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供支持的课程。
1、专业核心(技能)课专业核心(技能)课是使学生了解、掌握和应用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专业基本知识及专项技能而设置的课程。
学校可在学生入学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调研,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选择性的学习专业核心(技能)课。
2、能力拓展课学生所学的其他专业类的专业核心(技能)课,都可以作为本专业的能力拓展课选择学习,目的是突破专业限制,满足农业产业综合化需要,培养学生一专多能,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执业能力。
(二)课程体系新型职业农民中等教育总学时数不少于2720学时(170学分),分为三种学习形式:其中集中学习640学时(40学分),远程学习640学时(40学分),学员自主实践1440学时(90学分)。
集中学习和远程学习的公共基础课均为为160学时(10学分),专业核心课均为480学时(30学分)。
另外,能力拓展课占一定学时数。
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学习时数不设上限。
)能力拓展课没有具体学时要求,学生可以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核心(技能)课学习之余自由选择其他专业的专业核心(技能)课。
每门课程的学习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组成。
公共基础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大致为1:1;专业核心(技能)课和能力拓展课重在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大致为1:1-1:2。
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学时要求、类别课程要求学时数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比例公共基础课3-4门以上)不少于320学时1:1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4门,本专业类专业核心课若干。
不少于960学时1:1-1:2自主实践结合本专业课程进行;不少于1440学时能力拓展课任选其他专业类的课程。
1:1-1:2总计-不少于2720学时备注毕业总学时不少于2720学时,总体上理论教学学时与实践教学学时时数的比例为1:1-1:2。
七、教学形式(一)理论教学理论教学应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使学生了解、掌握农业生产经营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为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打好理论基础。
要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能力。
1、教学形式(1)课堂教学授课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在教学点进行授课。
实行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
(2)远程教学授课教师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体方式进行授课,组织学生在线或实时学习相关课程。
2、学习方式@(1)集中学习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集中进行学习。
在集中组织教学过程中,要灵活采取课堂讲授、现场演示、分组讨论、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分散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利用多媒体教材、网络辅导资源或教学包等自主学习。
分散学习时,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自身学习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和答疑。
(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延续、扩展和深化。
构建符合务农农民职业教育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教学形式(1)实验实习根据课程学习需要组织学生验证理论知识,学习实际操作技能,以教师演示、学生操作为主要形式,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2)专业见习组织学生到现代农业园区、科技示范园等地进行考察、交流,使学生了解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了解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拓宽现代农业发展理念。
(3)技能实训(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地进行技能训练,使学生通过职业岗位实践训练,掌握关键环节操作技能,巩固加深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获得专项操作技能的实际工作经验。
(4)岗位实践学生结合本职岗位进行生产实践,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
2、组织方式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集中实践教学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实验实习、专业见识和技能实训。
>一般采取集中方式进行。
分散实践教学由学生在本职岗位上,按照规定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实习和岗位实践。
八、教学管理(一)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实施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包括课程内容、学习要求、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时间分配和教学考核及评分办法等。
教学计划由学校根据培养要求制订并组织实施。
具体组织教学时,应遵循农业生产规律,与农时季节紧密结合,农忙时多实践指导生产,农闲时多安排理论教学,突出针对性、实用性,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
(二)学员管理\1、以送教下乡方式开展培训,一般以乡镇为单位进行,根据所学专业编排培训班,根据培训班的学员数量设立1---2名班主任,同时班级成立班委会,协助班主任抓好日常管理工作。
2、加强学员实习实践管理。
学员要严格按实践方案要求和规定参加岗位实践。
要对学员的岗位实践提出明确的任务,通过实践报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反映实践成果。
在学员自主实践期间,职教中心学校将派出考核组进行跟踪问效和实地考核,考核成绩计入学员学分卡。
九、考试考核(一)考试考核方式对学员的考试考核分为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和实践成果考核。
一门课程要求以上三种考核都要达到合格以上方能通过并给予学分。
1、过程性考核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测评,包括考核学生的课堂教学出勤情况、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实验实习的实际操作水平、实验学习报告、学习日志、实验实习表现情况等。
综合成绩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级别进行评定2、终结性考核对一门课程的结业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60分以上为合格。
3、实践成果考核对学生的生产经营技能、实践能力和实践成果的综合测评,成绩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
(二)考试考核时间各门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根据学员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综合考评,课程\结束后完成测评;终结性考核在完成阶段性培训工作后集中进行;实践成果考核根据需要随时进行。
十、学分制认定办法学分是计算学员学习量和学习成效的单位,是否修满规定数量,总学分是能否认定资格的依据。
学分的计量以授课学时为主要依据,16学时=1学分。
学员每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通过相应的考试,即可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累计修满2720学时、获得170学分即可毕业。
(一)学分的构成1、课程学分学员参加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能力拓展课课程学习,考试考核合格,获得相应的学分/2、认定学分学员具备的农业生产经营技能、学习培训经历、专业资格、表彰奖励等,经认定可以折合一定的学分,最多不超过50学分。
学分认定对照表1学习培训经历认定学分类别]等级获得学分职业培训特有工种等高级15…12中级初级6阳光工程培训绿色证书等…5-10职业技能文体、知识竞赛国家)20、15、10省级10、7、5市级5、3、2中、高职理论实践学习10外语、计算机、自考单科、高中会考10立项、创新课题;10专利、科研著作文学作品发表10~ 2职业技能认定学分基本操作计算机一般可5-10项每项可折抵3学分具备英语听说读能力熟练操控拖拉机农机维修【电工专业技能瓦工专业技能木工专业技能钳工专业技能3从业经历认定学分两年农村会计可选择若干项折抵学分每项可折抵3学分技术员、植保员、防疫员果蔬、林木育苗畜禽繁育技术规模贮藏、加工技术学分分配课程学分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自主实践课认定学分总分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理论实践不少于20不少于60不少于900——50不少于170(二)学分银行统计根据有关要求,学员完成相应的学时课程,通过该学科的考试考核,合格者获得相应的学分,由教学管理员及时存入其学员学分帐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