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公司价值评估案例分析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啤酒公司价值评估案例分析
4案例分析
4.1青岛啤酒简介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青岛啤酒)始建于1903年,前身由英、德商人合
资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于解放后转为为国营企业。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生
产厂家。
10多年前,青岛啤酒就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造,在一个资产百分之百国有、经营长
期按政府计划运行的老国有企业里,第一次掺进了归属不同的国有资本。但股份制改
造并不是万能,1994年和1995年青岛啤酒的效益又连续两年出现下滑。现实让企业
的决策者们明白一个道理:观念不转、机制不改,国有企业还是会“穿新鞋,走老路”,关
键的就是要把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建立起来。1999年青岛啤酒结合董事会、监事会换
届选举,增加了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的比重,在国内上市公司中率先搭起了由独立董
事和外部监事占多数的董事会和监事会架构。董事会决定干什么,总经理研究怎么
干,监事会监督哪些不能干,清清楚楚。在青岛啤酒的改革与发展中,青岛市委、市政
府该帮忙的时候帮忙,该放权的时候放权。过去副总经理都是市里定的,现在提名权
给了总经理,然后由董事会聘任。逐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所带来的高效、科学的决
策机制,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保障了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公司积极推行“高起点,低成本扩张”的并购战略,1994年至今先后兼并了数十
家啤酒生产企业,目前在国内拥有40多家啤酒生产厂和三个麦芽生产厂,总生产能
力超过371万/年。其全国性销售网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重大转变。目前
公司已在全国各地建成48家销售分公司和办事处,成立了华南、华东、淮海、鲁
中、北方、东南等八个区域性事业管理部,指导和监督辖区内并购企业的生产经
营,优化配置区域内的各种资源。
“1993年7月15日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同年8月27日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1年2月增发1亿A股。2002年10月公司与世界最大的啤酒制造企业A——B公司签署《战略性投资协议》,分三批向A——B公司发行价值1.82亿美元的定向可转换债券。公司拥有中国驰名商标“青岛牌”青岛啤酒以及崂山、汉斯、山水、五
星等知名品牌,在2004年青岛啤酒品牌价值已达168.73亿元,继续位居啤酒行业全
国第一。公司管理层计划2005年达到年生产啤酒500万吨、2008年800万吨的规模,并使青岛啤酒成为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啤酒制造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为啤酒,目前主要品种有11°清爽、11°精品、11°特制听装啤酒、
12°特制精品、12°冰啤酒、10°干啤、10°超干啤酒、8°低醇啤酒、纯生啤酒、菊花保健啤酒、柠檬果味啤酒、红啤酒、本色啤酒等形成了不同工艺不同风格不同档次
多种产品结构的青岛啤酒。
4.2青岛啤酒历史绩效分析
投入资本收益率作为公司业绩分析的重要工具,与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
率指标比较更能反映公司的业绩,揭示公司资本经营效率的高低。资产收益率将经
营绩效与财务结构合在了一起,降低了同业公司分析和趋势分析的意义,很难了解
来自公司主业的经营绩效。总资产收益率指标存在总资产和净利润界定不一致的问
题,总资产中没有扣除无息负债,但是净利润扣除的费用中包括了这些负债的隐含
筹资成本。下面对与投入资本收益率相关量进行计算:
投资者资金总额是反映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投入的资本总量,包括股权所有者及
付息债权人的投资。从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来反映就公司的所有资产减去付息债务;
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方表述为公司的权益加上付息债务。依据资产负债表的项目计
算如下:
21
4.3青岛啤酒战略分析及构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类消费大幅度提高其中啤酒的消费
增幅最大。虽然九五期间啤酒产量的增速有所放缓,但由于啤酒具有酒精度低、饮
用面广、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消费者对啤酒的认知和认同度不断提高具有较大的市
场拓展潜力。目前世界啤酒消费的年人均消费量为30升,消费大国捷克、爱尔兰、
德国的年人均啤酒消费量分别为158升149升和125升,世界最大啤酒生产国美国的
人均啤酒消费量亦达到82升,而中国年人均啤酒消费量仅为17.5升,约占世界年人
均消费水平的2/3。
1995年起中国已成为世界啤酒产销量第二大国,1999年啤酒产销量首次突破
2000万吨,2004年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目前中国啤酒产销量已占到整个酒精类
饮料的70%左右,但我国啤酒生产企业较为分散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全国十大啤
酒集团只占据了36.12%的全国市场,而分散在全国各地300多家年产量5万吨以下的
小型企业分割了一半多的市场份额,啤酒市场的集中度非常低。中国啤酒业发展的
真正出路在于迅速地超常规发展,组建超大型的企业集团增强抗风险能力、盈利能
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因此,未来5年内中国啤酒企业的整合并购活动将更频繁,啤
酒企业向规模更大、效益更高、产品更精的方向发展。从以上两方面说明中国啤酒
行业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运用波特行业结构分析模型建立青岛啤酒的战略构想,分析模型如图4-2。借
助于模型,能够对五种力量的分析发现青岛啤酒的获利潜力,五种力量分别是:替代产品、现有竞争厂商的之间的竞争、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顾客的讨价还价能
力、进入/退出壁垒。
22
啤酒行业的五种竞争力量如下:
1)潜在进入者
进入威胁的大小取决于六种主要的进入壁垒及行业内企业报复情况。规模经
济:啤酒行业存在规模经济效应,新进企业在规模上会有所压力,但目前行业集中度低,行业整体规模不经济,两极分化明显,因此新进企业仍有机会。
产品歧异:产品基本都以中低档为主,但品牌因素和新工艺的推行使得产品歧
异逐渐显现。
资本需求:较高,尤其要获得行业领先地位
分销渠道:主要以经销商代理为主,成本较高
预期的报复:进入要遭受的报复可能性较大
与规模无关的成本劣势:专有产品技术上的壁垒不大;原材料来源构成一定的
壁垒,大企业在采购来源、成本方面具有优势。
总体上看,啤酒行业的进入壁垒较大,尤其是要在行业内占据领先地位。23
2)现有竞争厂商的之间的竞争
竞争对手实力的对比:缺乏行业领导者,众多对手势均力敌。
产业增长:可继续增长,但速度放缓,由快速增长到有节制增长。
固定成本或存货成本:较高
大幅度增容:产能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