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锈病的发生因素及防治对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农业科技
2011—1
小麦锈病的发生因素及防治对策
孙苏阳
摘
李海军王永军徐文静
(江苏省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23001)
要:根据近年江苏徐淮地区小麦锈病的发生情况,笔者阐述了小麦锈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发病因素,并提出
了较完善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小麦锈病・症状,发病因素,防治措施
小麦锈病是导致小麦产量波动、品质降低。效益不高的 主要因素,是目前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主要发生在河北 ,山西、内蒙古.河南,山东.贵州、云南,黑龙江,吉林 等地。但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品种布局和耕作制度的改变, 小麦锈病的发生在江苏省呈上升趋势,严重田块发病率达 30%,严重影响着小麦产量水平,因此,了解和认识小麦锈病
万方数据
127
小麦锈病的发生因素及防治对策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孙苏阳, 李海军, 王永军, 徐文静 江苏省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23001 上海农业科技 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1)
引用本文格式:孙苏阳.李海军.王永军.徐文静 小麦锈病的发生因素及防治对策[期刊论文]-上海农业科技 2011(1)
2.1
种是简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效的防治措施;结合深耕灭茬,合理密植、合
理施肥、排水系统配套等农业措施,可减轻该病的发生。(2)
合理控制播期。偏春性小麦品种在徐淮地区可推迟播期,减 少冬前病菌侵染的条件,适宜播期为10月25日~11月5日。 (3)合理种植制度。小麦锈病发生严重地区可与油菜.豆类 等非禾本科作物轮作,从而减少小麦锈病病菌的循环侵染。 (4)合理施肥。结合本地区肥力水平,实行配方施肥,N,P, K及微肥合理施用,促进麦苗健壮生长,增强麦株的抗病能 力。提倡施用堆肥或腐熟有机肥。麦收后及时耕翻灭茬,使 病残组织当年腐烂,以减少下年初侵染源。(5)加强田间管 理。建立内外墒沟体系是麦田排涝,降渍的关键,确保沟系 通、畅,深,达到雨停田干,减轻病虫危害程度。冬前化学 除草,提高麦株的抗病能力。 5.2化学防治 (1)药剂拌种。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孢子堆为圆形或近圆形,呈桔红色。 3传播途径 3种锈病的萌发和侵入均要求与水滴或水膜接触,因此, 露、雾和雨有利于锈病的发生。锈病病菌寄生性强,其夏孢
子可以随风在不同地区或海拔水平远距离迁移,在适宜的寄
主体内越冬,越夏,并产生孢子作为再侵染源。锈病的发生 与气候,菌源及感病寄主的关系密切。 4发病因素 4.1品种大面积种植易感病品种是小麦锈病常年发生的原 因之一。可选用当地丰产性好、抗耐性相对较强或轻感病的 良种种植,在同等条件下可降低田间发病率。 4.2气候因素温度和降水量均会影响发病程度。在5--20 ℃,小麦锈病菌都可生长,近年早春气温回升快,3--4月降 水量大,土壤潮湿,光照不足,极利于病菌的扩散蔓延。 4.3耕作制度连作麦田发病重。由于小麦连年种植,土壤 中菌源逐年增加,为侵染循环创造了条件。 5防治对策 5.1农业防治 (1)选育、选种抗耐病品种。种植抗病品
收稿日期:2010-09—18
60~1009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O.1%和20% 井冈霉素粉剂拌种。(2)春季喷药防治。返青拔节期是防治
小麦锈病的最佳时期,一般每667m:用5%井冈霉素250mL
(或粉剂1509)左右,对水向麦苗茎部喷粗雾,使药液淋到发 病部位,病重田隔7—10d再用药防治1次,或每667m2用20% 粉锈宁乳油50~609对水喷雾防治,如喷后2d内遇雨,雨后 则要再喷1次。
小麦条锈病是由专性寄生的条形柄锈菌(小麦条锈病
菌)引起的病害。病源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可发生在叶鞘和 穗上,夏孢子堆小,沿叶脉纵向排列成虚线状,呈鲜黄色。该 病主要发生在华北,西北、西南和淮北等地的冬麦区。 2.2小麦秆锈病是由禾柄锈菌引起的病害,病源主要发生 在叶鞘、茎秆和叶片基部,严重时也发生在麦穗的颖片和芒 上。有时会在短期内造成较大损失。夏孢子堆为红褐色,星 长椭圆形,散生,不排列成条。 2.3小麦叶锈病是由小麦隐匿柄锈菌引起的病害。病源主 要发生在叶片上,也能侵害叶鞘,很少发生在茎秆或穗部。夏
的发病症状、流行规律及危营陛,对今后做好小麦锈病的预
报和防治工作,控制大区域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1病症鉴别 1.1与赤霉病的区别小麦锈病由小麦条锈菌、小麦叶锈菌 和谷物秆锈菌3种担子菌引起,分叶锈、条锈、秆锈3种,且 病菌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在麦叶表面出现褪绿的斑点,以后 长出黄色、橙黄色或红褐色的粉孢。而小麦赤霉病由镰孢属 真菌若干种引起,出现苗腐,秆腐和穗腐,初期在小穗颖壳 上出现水渍状淡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到整个小穗,再蔓延到 临近小穗,病穗枯黄。气候潮湿时,小穗基部或颖片合缝处 产生粉红色霉层,空气干燥时,病穗枯白,不产生霉层。病 菌侵染穗茎或穗轴时,侵染点变为褐色,穗部枯死变为白穗。 1.2主要症状小麦感染锈病后,初期在麦叶或麦秆的表面 出现褪绿的斑点,以后长出黄色、橙黄色或红褐色的粉孢,后 期又长出黑色的孢斑或粉孢。锈病病菌吸取寄主养分,破坏 叶绿素,形成大量孢子堆突破寄主表皮,使小麦水分蒸腾量 大增,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一般情况下,小麦的株高、穗长, 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都比正常植株显著下降,小麦品质 也变劣。锈菌夏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条锈为5~12"C,叶锈 为15~20℃,秆锈为18"C。 2发病规律
2011—1
小麦锈病的发生因素及防治对策
孙苏阳
摘
李海军王永军徐文静
(江苏省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23001)
要:根据近年江苏徐淮地区小麦锈病的发生情况,笔者阐述了小麦锈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发病因素,并提出
了较完善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小麦锈病・症状,发病因素,防治措施
小麦锈病是导致小麦产量波动、品质降低。效益不高的 主要因素,是目前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主要发生在河北 ,山西、内蒙古.河南,山东.贵州、云南,黑龙江,吉林 等地。但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品种布局和耕作制度的改变, 小麦锈病的发生在江苏省呈上升趋势,严重田块发病率达 30%,严重影响着小麦产量水平,因此,了解和认识小麦锈病
万方数据
127
小麦锈病的发生因素及防治对策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孙苏阳, 李海军, 王永军, 徐文静 江苏省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23001 上海农业科技 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1)
引用本文格式:孙苏阳.李海军.王永军.徐文静 小麦锈病的发生因素及防治对策[期刊论文]-上海农业科技 2011(1)
2.1
种是简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效的防治措施;结合深耕灭茬,合理密植、合
理施肥、排水系统配套等农业措施,可减轻该病的发生。(2)
合理控制播期。偏春性小麦品种在徐淮地区可推迟播期,减 少冬前病菌侵染的条件,适宜播期为10月25日~11月5日。 (3)合理种植制度。小麦锈病发生严重地区可与油菜.豆类 等非禾本科作物轮作,从而减少小麦锈病病菌的循环侵染。 (4)合理施肥。结合本地区肥力水平,实行配方施肥,N,P, K及微肥合理施用,促进麦苗健壮生长,增强麦株的抗病能 力。提倡施用堆肥或腐熟有机肥。麦收后及时耕翻灭茬,使 病残组织当年腐烂,以减少下年初侵染源。(5)加强田间管 理。建立内外墒沟体系是麦田排涝,降渍的关键,确保沟系 通、畅,深,达到雨停田干,减轻病虫危害程度。冬前化学 除草,提高麦株的抗病能力。 5.2化学防治 (1)药剂拌种。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孢子堆为圆形或近圆形,呈桔红色。 3传播途径 3种锈病的萌发和侵入均要求与水滴或水膜接触,因此, 露、雾和雨有利于锈病的发生。锈病病菌寄生性强,其夏孢
子可以随风在不同地区或海拔水平远距离迁移,在适宜的寄
主体内越冬,越夏,并产生孢子作为再侵染源。锈病的发生 与气候,菌源及感病寄主的关系密切。 4发病因素 4.1品种大面积种植易感病品种是小麦锈病常年发生的原 因之一。可选用当地丰产性好、抗耐性相对较强或轻感病的 良种种植,在同等条件下可降低田间发病率。 4.2气候因素温度和降水量均会影响发病程度。在5--20 ℃,小麦锈病菌都可生长,近年早春气温回升快,3--4月降 水量大,土壤潮湿,光照不足,极利于病菌的扩散蔓延。 4.3耕作制度连作麦田发病重。由于小麦连年种植,土壤 中菌源逐年增加,为侵染循环创造了条件。 5防治对策 5.1农业防治 (1)选育、选种抗耐病品种。种植抗病品
收稿日期:2010-09—18
60~1009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O.1%和20% 井冈霉素粉剂拌种。(2)春季喷药防治。返青拔节期是防治
小麦锈病的最佳时期,一般每667m:用5%井冈霉素250mL
(或粉剂1509)左右,对水向麦苗茎部喷粗雾,使药液淋到发 病部位,病重田隔7—10d再用药防治1次,或每667m2用20% 粉锈宁乳油50~609对水喷雾防治,如喷后2d内遇雨,雨后 则要再喷1次。
小麦条锈病是由专性寄生的条形柄锈菌(小麦条锈病
菌)引起的病害。病源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可发生在叶鞘和 穗上,夏孢子堆小,沿叶脉纵向排列成虚线状,呈鲜黄色。该 病主要发生在华北,西北、西南和淮北等地的冬麦区。 2.2小麦秆锈病是由禾柄锈菌引起的病害,病源主要发生 在叶鞘、茎秆和叶片基部,严重时也发生在麦穗的颖片和芒 上。有时会在短期内造成较大损失。夏孢子堆为红褐色,星 长椭圆形,散生,不排列成条。 2.3小麦叶锈病是由小麦隐匿柄锈菌引起的病害。病源主 要发生在叶片上,也能侵害叶鞘,很少发生在茎秆或穗部。夏
的发病症状、流行规律及危营陛,对今后做好小麦锈病的预
报和防治工作,控制大区域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1病症鉴别 1.1与赤霉病的区别小麦锈病由小麦条锈菌、小麦叶锈菌 和谷物秆锈菌3种担子菌引起,分叶锈、条锈、秆锈3种,且 病菌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在麦叶表面出现褪绿的斑点,以后 长出黄色、橙黄色或红褐色的粉孢。而小麦赤霉病由镰孢属 真菌若干种引起,出现苗腐,秆腐和穗腐,初期在小穗颖壳 上出现水渍状淡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到整个小穗,再蔓延到 临近小穗,病穗枯黄。气候潮湿时,小穗基部或颖片合缝处 产生粉红色霉层,空气干燥时,病穗枯白,不产生霉层。病 菌侵染穗茎或穗轴时,侵染点变为褐色,穗部枯死变为白穗。 1.2主要症状小麦感染锈病后,初期在麦叶或麦秆的表面 出现褪绿的斑点,以后长出黄色、橙黄色或红褐色的粉孢,后 期又长出黑色的孢斑或粉孢。锈病病菌吸取寄主养分,破坏 叶绿素,形成大量孢子堆突破寄主表皮,使小麦水分蒸腾量 大增,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一般情况下,小麦的株高、穗长, 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都比正常植株显著下降,小麦品质 也变劣。锈菌夏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条锈为5~12"C,叶锈 为15~20℃,秆锈为18"C。 2发病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