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富营养化控制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中国是世界上湖泊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受到工业和农业污染的影响,许多湖泊存在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湖泊中营养物质过量积累,导致藻类大量繁殖,使湖泊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现象。

为了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1. 水质净化技术水质净化技术是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关键技术之一。

传统的水质净化技术包括植物修复、生物控制和化学混凝沉淀等方法。

近年来,中国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创新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水质净化技术。

利用生态加速器(即利用植物根系和微生物的生物排泄作用)来降低湖泊中的氮和磷含量,从而减少水体富营养化。

生物床滤池等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有效去除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悬浮物。

2. 藻类控制技术藻类是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控制藻类的生长是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关键环节。

中国科学家采取了多种控制藻类的技术。

利用特定的细菌来控制蓝藻的生长。

这些细菌具有抑制藻类和促进湖泊水体氮和磷循环的作用。

人工添加氧气、利用超声波技术等也被用于控制藻类生长。

3. 生态修复技术湖泊富营养化导致湖泊生态系统的破坏,生态修复也是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重要手段。

中国科学家开展了一系列湖泊生态修复的研究。

利用人工湿地进行湖泊富营养化的修复,在湖泊周边建立人工湿地,利用湿地植物吸收和降解水中的污染物质,减缓湖泊富营养化的进程。

人工鱼礁和生物堆肥等技术也被应用于湖泊生态修复中。

4. 综合管理技术湖泊富营养化治理需要综合考虑湖泊的生态环境特点、行业排放和湖泊流域的管理等因素。

中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综合管理技术。

建立湖泊富营养化监测体系,对湖泊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制定湖泊富营养化治理规划,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如减少农业和工业废水排放,加强湖泊流域的生态修复等。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湖泊富营养化是指湖泊中营养盐的浓度过高而导致水质恶化的现象。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在中国逐渐加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湖泊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的研究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湖泊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氮、磷等营养盐的过量输入,导致水体中藻类繁殖过盛。

湖泊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是利用人工手段调节湖泊水体的营养盐浓度,减少富营养化程度。

常用的物理方法包括水量控制、人工漂浮物清理、湖底泥沉积清理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湖泊水体中营养盐的浓度,阻断富营养化的发展。

化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化学物质来调节湖泊水体的营养盐含量。

常用的化学方法包括草鱼放养、溶解性氧化物喷施等。

通过添加草鱼等消耗藻类生长所需的营养盐和浮游生物,可以有效地降低湖泊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

生物方法主要是通过调节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降低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常用的生物方法包括湖泊生态修复、生态调控等。

湖泊生态修复是指通过人工手段恢复湖泊的生态系统,提高湖泊生态功能,减少湖泊富营养化程度。

生态调控是指利用生物相互作用调控湖泊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现象,常用的生态调控方法包括种植水生植物、鱼虾饲养等。

综合利用上述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湖泊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效果。

目前,中国在湖泊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

在物理方法方面,研究人员通过人工增加湖泊出流水量,减少湖泊水体中营养盐的积累。

对湖底泥沉积进行清理,降低湖泊富营养化程度。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化学方法方面,研究人员通过溶解性氧化物喷施、草鱼放养等方式,降低湖泊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程度。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湖泊水体中藻类的繁殖,改善水质。

中国在湖泊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技术的操作和管理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效果需要长期观察和评估。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中国的湖泊数量众多,占世界总数的六分之一,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然而,由于过度开发和污染,我国的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湖泊的水质、生态和景观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和恢复湖泊生态系统,研究人员积极探索湖泊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不断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湖泊富营养化是指湖泊富含营养物质,如氮、磷等,导致藻类和水生植物繁殖异常,水质变浑浊,光合作用减弱,水生生物死亡。

富营养化会导致湖泊水质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影响湖泊景观和人类健康。

因此,治理湖泊富营养化已成为我国湖泊保护和生态修复的重要任务之一。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技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态三大类。

物理方法主要是通过机械手段,如机械取水、吸泥器、网箱等,清除底泥和富营养物质,达到减轻富营养化的效果。

化学方法则是通过化学药剂,如氯化铜、硫酸铜、过氧化氢等,杀灭藻类和水生植物,清除富营养物质,达到快速治理富营养化的效果。

但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如物理方法会破坏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化学方法会导致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对湖泊生态和人类健康会产生长期不利影响。

相对而言,生态方法是一种更为综合和可持续的治理方式,其主要思路是通过生物、物理和化学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维持湖泊水质的良好状态。

因此,生态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目前,湖泊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水生植物控制技术。

水生植物能够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氮、磷等富营养物质,抑制蓝藻和绿藻等富营养化的微生物,同时也有一定的美化和景观效果。

二、微生物治理技术。

通过将一定量的微生物培养入湖泊,使其在湖泊中繁殖和生长,降解湖泊中的有机物和富营养化物质,提高湖泊水质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健康性。

三、湖泊生态补偿技术。

采用湖泊生态补偿技术主要是通过建设湿地和防护林带等绿色生态基础设施,来避免快速水流对湖泊的冲刷和污染,进而达到提高湖泊水质、生态和景观的目的。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防治与控制策略研究进展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防治与控制策略研究进展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防治与控制策略研究进展一、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湖泊面临的环境压力日益加剧,富营养化现象愈发严重。

湖泊富营养化不仅破坏了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水生生物种群结构改变,而且严重影响了湖泊的水质和供水功能,甚至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对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与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对于保护湖泊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我国在湖泊富营养化防治与控制策略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这些研究涵盖了湖泊富营养化的成因、机理、监测、评价、预测、防治等多个方面,不仅提高了对湖泊富营养化现象的认识,也为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湖泊富营养化防治与控制的新技术、新方法也不断涌现,为湖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提供了新的可能。

也应看到,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防治与控制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

湖泊富营养化的形成机制复杂,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使得防治工作具有较大的难度。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湖泊的富营养化程度和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实施防治策略。

未来在湖泊富营养化防治与控制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完善防治策略,提高防治效果,以更好地保护我国的湖泊生态环境。

1. 湖泊富营养化的定义与成因湖泊富营养化是指湖泊中营养物质(如氮、磷等)的过量输入,导致水生生态系统中的藻类和其他微生物大量繁殖,进而引起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失衡的过程。

这一过程往往伴随着溶解氧的减少、水华爆发、底泥淤积、水体发臭等现象,对湖泊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造成湖泊富营养化的成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如降水、地表径流等,将土壤和岩石中的营养物质带入湖泊,这是湖泊营养化的自然过程。

相对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在近年来对湖泊富营养化的贡献更为显著。

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农业活动、工业排放、城市污水排放、水产养殖等,这些活动导致大量富含营养物质的废水、废渣进入湖泊,加速了湖泊的富营养化进程。

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进展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进展摘要:水体富营养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

本文以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和防治措施为研究重点,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进展。

文章通过分析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包括农业、工业、城市化、氮磷排放和“水华”等多种因素,探讨了这些因素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

同时,针对不同成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包括农业源污染的农田管理措施、工业源污染的技术改造、城市雨水的处理与利用、氮磷排放的减少和水华治理等。

通过对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旨在加深对该问题的认识,为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1. 引言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过量积累,导致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繁殖过多,进而造成水质恶化甚至生态系统崩溃的现象。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严峻环境挑战之一。

2.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2.1 农业源污染农业活动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之一。

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和农药使用过量,造成了大量氮、磷的流失入水体,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

2.2 工业源污染工业活动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含氮、含磷化合物,这些物质进入水体后会促使水体富营养化。

尤其是一些大型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氮、磷物质。

2.3 城市化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中的大量污染物会被径流带入水体,使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加剧。

城市雨水带来的油污、重金属和有机物等物质,极大地影响了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2.4 氮磷排放农业、工业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氮、磷排放也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氮、磷是水体富营养化最主要的营养物质,其过量积累可导致浮游植物大量繁殖。

2.5 “水华”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直接体现,是由于水体中浮游植物过度繁殖而引起的水体藻类大量聚集的现象。

水华不仅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还对水质和水生态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

富营养化是指湖泊水体中营养物质的过度富集,导致水体中植物生长过度,水质变差,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现象。

富营养化不仅影响湖泊的生态平衡,还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如何进行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治理成为了当前科研和工程技术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中国在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不断探索和尝试着各种治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果。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介绍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的进展情况,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一、物理生态治理技术物理生态治理技术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改善水体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包括水动力学调控、藻类生物学控制、水生植物修复等。

水生植物修复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生态治理技术。

通过引入水生植物,利用其吸收养分的能力和生物群落的固氮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在物理生态治理技术方面,中国科研工作者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实践工作。

混凝土屋顶花园,在城市区域内关键高处喷射清洗雨水中的颗粒和业务性水污染物。

清水池方式用于城市区域雨水水污染物处理,在居民区安装工业级过滤器以帮助降低地面水污染,等等。

这些实践为减少城市区域水污染上都取得了重要的实践成果。

化学生态治理技术是指利用化学方法改善水体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包括化学絮凝、微电解、臭氧氧化、高级氧化等。

在化学生态治理技术方面,中国科研工作者也进行了许多探索与实践。

利用高级氧化技术来清除水体中的有机废物、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使水质得到有效改善。

在化学生态治理技术的研究中,中国科研工作者也不断针对不同水体状况和治理需求调整和优化技术方案,力求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微生物生态治理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改善水体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包括生物除磷、微生物修复等。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突出。

富营养化的湖泊水体会导致水质恶化、水华爆发、底泥积聚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对湖泊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介绍。

二、湖泊富营养化的成因湖泊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人类活动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等,这些活动释放出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湖泊水体,导致湖泊水体富营养化。

自然因素则包括湖泊自身营养循环和气候等因素。

富营养化的湖泊水体通常会出现水华、藻类过度繁殖、水质恶化等问题,对湖泊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湖泊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中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生态治理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

目前,湖泊富营养化的生态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生物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和化学修复技术等方面。

1. 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通过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的作用,将湖泊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生物量,从而达到减少湖泊富营养化的目的。

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湖泊湿地修复、水生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

湖泊湿地修复是通过修建湖泊周边的湿地,使湿地植物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水生植物修复是通过引种具有吸收营养物质能力的水生植物来净化湖泊水体。

微生物修复则是通过引入特定的微生物来分解水中的营养物质,达到净化湖泊水体的目的。

生物修复技术在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广泛应用。

2. 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是通过物理手段来改善湖泊水体的营养物质含量,包括生物滤料技术、增氧技术、曝气技术等。

生物滤料技术是将一定量的人工填料投放到湖泊中,利用填料表面的微生物降解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氨氮等营养物质。

增氧技术是通过投放增氧设备,提高湖泊水体的氧含量,促进水中的微生物代谢,降低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氮磷含量。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发展,中国的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湖泊水质中的氮、磷等养分物质浓度过高,导致湖泊生态系统失衡,水产资源减少,水质恶化,甚至造成水生态系统崩溃的现象。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在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技术方面,近年来我国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是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

湖泊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氮、磷等养分物质的大量输入,其中磷是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磷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在湖泊水体中的循环和去除对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湖泊水体中的磷主要来自于底泥和外源输入,磷的去除需要从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终端控制三个环节入手。

源头控制主要是通过限制底泥中磷的释放,减少外源输入;过程控制主要是通过湖泊富营养化水体的截流、过滤和沉淀;终端控制主要是通过湖泊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和底泥的处理,使湖泊水体中的磷浓度降低。

针对不同湖泊类型和治理目标,我国开展了一系列生态修复的技术研究,如沉淀沟、人工湿地等。

二是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不仅要降低水质中的养分浓度,还需要恢复湖泊的生态功能,提高湖泊自净能力。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主要目标是恢复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实现湖泊水质的持续改善。

为此,我国开展了一系列水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如湖泊生态系统修复、湖泊环境容量恢复等。

三是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

生物修复是指通过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的作用,促进湖泊水体中营养物质的去除和湖泊生态系统的恢复,实现湖泊富营养化的综合治理。

随着生态系统修复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生物修复技术在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菱角、藻类等水生植物可以吸收湖泊水体中的养分物质,从而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一些特定的微生物能够通过生物转化过程,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从而使富营养化水体得到净化。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研究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研究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研究【摘要】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是当今环境问题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治理措施、研究进展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来自人类活动引起的过量营养输入,导致水体富集营养物质,引发水华等问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需要深入研究。

本文还强调了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重要性,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并展望了治理工作的前景。

对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深入研究,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来源、危害、治理措施、研究进展、影响因素、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结论、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是当前环境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严重影响着湖泊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凸显,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风险和挑战。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来源于城市排放的污水、农业化肥和养殖业废水等,通过各种途径输入到湖泊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逐渐加剧。

富营养化的水体容易引发水华和蓝藻爆发,破坏水体透明度,降低水质,甚至造成水生动植物大量死亡,影响生物多样性和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

研究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深入了解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机理和影响因素,才能有效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保护湖泊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1.2 研究意义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对于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过程中,可以深入了解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以及治理措施,从而为湖泊健康管理和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不仅影响到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还会影响到湖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因此研究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对于整个生态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

微生物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

微生物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

微生物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引言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过量的营养物质输入,导致水中藻类和植物生长过度,并消耗大量的氧气,从而使水体中的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这对水体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都带来了严重威胁。

目前,微生物治理已成为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方法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微生物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的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

一、微生物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的应用1. 生物吸附微生物在水体中的各个层次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具有吸附和降解营养物质的微生物可以通过吸附和降解过量的营养物质,有效地减少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程度。

例如,一些微生物可以通过吸附磷酸盐和氮化物等营养物质,改变水体中的化学平衡,从而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盐浓度。

2. 生物除藻微生物通过控制和抑制藻类的生长,可以有效地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

一些微生物可以分泌抑制藻类生长的物质,抑制藻类的繁殖。

此外,一些特定类型的微生物还可以利用藻类作为其营养来源,并在此过程中控制藻类的数量。

3. 生物循环微生物在水体中可以参与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循环过程。

例如,一些特定的微生物可以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进而完成氮的硝化作用。

这种微生物参与的循环过程可以有效地减少水体中氮的浓度,进而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

二、微生物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进展1. 微生物筛选和应用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致力于筛选和应用适于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微生物。

通过采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手段,可以快速筛选出具有降解和吸附富营养化物质能力的微生物菌株。

同时,工程学家们还研究了如何应用这些微生物,以实现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

2. 微生物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微生物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效果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温度、光照、浓度等环境因素都可能影响微生物的生长与代谢过程。

因此,研究者们对于微生物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寻找最佳的微生物与环境因素的匹配关系,提高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效果。

3. 微生物技术的创新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生物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应用。

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进展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浓度升高,特别是氮和磷元素的浓度,导致水体的生物生产力显著增加,从而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的现象。

水体富营养化是当前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对水生态系统、水下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重大威胁。

因此,研究和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价值。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主要包括点源和非点源两方面。

点源是指密集的人类活动区域,如农业、城市和工业区域等,通过排放废水、化肥、农药等直接向水体中释放大量的营养物质。

非点源是指由于土壤侵蚀、流域水循环等因素,导致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浓度升高。

从全球范围来看,人类活动对于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更为显著。

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过高的氮和磷浓度会导致水体中藻类等原生生物的大量繁殖,形成大面积的藻华。

藻华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溶解氧浓度下降,甚至出现水体缺氧的情况。

缺氧会对水生生物产生直接的影响,使其生活环境恶化甚至死亡。

同时,藻类的大量繁殖还会对光照、水温、营养盐分布等多个因素产生影响,扰动水生态平衡,降低水中生物多样性。

对于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措施,目前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点源管理方面,加强废水处理工艺,特别是农业、城市和工业废水的处理效果显著。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膜分离和生态修复等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营养物质。

此外,加强农业管理也是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方面。

对农田施肥进行合理规划,减少过度施肥的现象。

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采取轮作休耕、种植抗性强的农作物等措施,减少养分流失。

在非点源管理方面,加强流域综合治理是关键。

因为非点源污染不仅仅是水源区的问题,涉及到整个流域的水资源保护。

建立起流域综合治理体系,制定流域规划,加强水土保持,治理土壤侵蚀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加强水体监测是及时发现和控制富营养化现象的有效手段。

建立水体监测网络,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分析数据,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一、富营养化定义与危害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增加,进而引起藻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异常繁殖,导致水质恶化、生态平衡失调的现象。

富营养化会导致水华、蓝藻等有害藻类的暴发,不仅影响水体的美观和透明度,还会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甚至危害人类健康。

二、富营养化形成机制富营养化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外源输入和内源释放。

外源输入包括农业排放、城市污水排放、工业废水排放等,这些活动会向水体中输入大量的营养物质。

内源释放则是指底泥中营养物质的释放,当底泥中的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因扰动或氧化还原条件改变而释放到水体中。

三、富营养化监测方法富营养化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水质监测和生物监测。

水质监测包括测定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含量、透明度、叶绿素a等指标,以评估水体的营养状态。

生物监测则通过观察水体的生物群落结构、数量、生物量等指标,反映水体的生态状况。

四、富营养化风险评估富营养化风险评估是指对富营养化现象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评估,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风险评估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营养物质的输入量、水体的自净能力、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等。

五、控制技术概述针对水体富营养化,目前已经发展出多种控制技术,包括物理控制、化学控制、生物控制和生态修复等。

这些技术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六、物理控制技术物理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底泥疏浚、水体曝气、人工湿地等。

底泥疏浚可以去除底泥中的营养物质,减少内源释放;水体曝气可以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抑制厌氧微生物的活动,减少营养物质的释放;人工湿地则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的功能,实现对水体的净化和修复。

七、化学控制技术化学控制技术主要包括添加化学试剂、凝聚沉降等。

添加化学试剂如铝盐、铁盐等可以与水体中的营养物质结合,形成不溶性沉淀物,从而降低营养物质的含量;凝聚沉降则是通过向水体中添加凝聚剂,使悬浮物聚集成大颗粒,进而通过沉降去除。

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研究内容

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研究内容

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研究内容摘要:一、富营养化水体的定义和成因二、富营养化水体的危害三、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方法四、我国在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的研究进展五、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正文:富营养化水体是指在水体中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导致水生植物过度生长的现象。

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于人类活动,如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水排放,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引起的。

富营养化水体的危害表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过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会导致水体中的氧气含量降低,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生长。

其次,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过多,会刺激蓝藻等藻类的过度生长,形成水华,严重影响水质。

此外,蓝藻等藻类在死亡后会被微生物分解,产生有毒物质,进一步危害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

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目前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吸附等,可以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和悬浮物。

化学方法则通过加入石灰、铝盐等化学物质,改变水体的pH值,抑制藻类的生长。

生物方法则是利用水生植物、浮游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群落,通过生态平衡的方式控制藻类的生长。

在我国,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例如,我国科研人员发现,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如芦苇、香蒲等,可以有效地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减轻富营养化程度。

此外,利用微生物制剂、生物炭等技术也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富营养化水体治理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和研究空白。

例如,对于气候变化对富营养化影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如何适应气候变化,制定相应的治理策略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对于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的研究也亟待加强,以期找到更有效的生物治理方法。

总的来说,富营养化水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

水体富营养化研究进展

水体富营养化研究进展

水体富营养化研究进展水体岀现富营养化现象时,由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往往使水体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叫水华,在海中叫赤潮。

在发生赤潮的水域里,一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水成红色,所以称为赤潮”这些藻类有恶臭、有毒,鱼虾不能食用。

藻类遮蔽阳光,使水底生植物因光合作用受到阻碍而死去,腐败后放岀氮、磷等植物的营养物质,再供藻类利用。

这样年深月久,造成恶性循环,藻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而又腥臭,水中缺氧,造成鱼类窒息死亡。

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与氮、磷的含量及氮磷含量的比率密切相关。

反映营养盐水平的指标总氮、总磷,反映生物类别及数量的指标叶绿素a和反映水中悬浮物及水体富营养化胶体物质多少的指标透明度作为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一组指标。

有文献报道,当总磷浓度超过o. lmg/1 (如果磷是限制因素)或总氮浓度超过0. 3mg/l (如果氮是限制因素)时,藻类会过量繁殖。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0ECD )提出富营养湖的几项指标量为:平均总磷浓度大于0. 035mg/l;平均叶绿素浓度大于0. 008mg/l;平均透明度小于3m。

富营养化主要是氮、磷等物质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人类无节制的行为,将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以及在使用农田化肥不合理的条件下等排入缓流水体后,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随之水体溶氧量下降,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

微生物分解的过程中,又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使水体内溶解氧含量急剧下降,水质恶化,以致影响到鱼类的生存,大大加速了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

近年来,随着太湖周边地区排污量的增加,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夏季水华频繁发生,严重时造成绿色藻细胞覆盖整个水体,水厂停水,水乡居民喝污水的现象,同时,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含量严重超富营养化标准,特别是溶解性DOC有机物占总有机物COD的比例为88%。

由于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本身存在着对有机物微污染物,氨氮等无法完全有效去除的弱点,并且氯化过程不能有效地消灭活水中抗氧性的病原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还导致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的有机氯化物的形成,因此处理后的生活饮用水安全性难以保证。

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聚磷菌研究进展

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聚磷菌研究进展

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聚磷菌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难题。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并深入探讨聚磷菌在控制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文章首先分析了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影响因素及其引发的环境问题,随后重点综述了聚磷菌在去除水体中过量磷元素、抑制藻类过度生长以及改善水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本文旨在为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现状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这一挑战。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工业、农业活动的不断增加,国内外许多水体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

在国内,许多湖泊、河流和水库都受到了富营养化的影响。

例如,太湖、巢湖、滇池等大型淡水湖泊都出现了藻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水生生物群落结构改变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对周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威胁。

同时,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也成为了国内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国际上,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同样严重。

许多国家的湖泊、河流和近海水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污染。

特别是在一些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更加突出。

例如,北美五大湖、欧洲的波罗的海、亚洲的东海和南海等水域都面临着富营养化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全球性问题,国内外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治理工作。

在治理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减少污染源排放、改善水生态环境、加强水质监测等。

在研究方面,针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机制和防治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然而,由于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治理工作,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水体富营养化成因现状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水体富营养化成因现状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水体富营养化成因现状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难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现状以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信息,以期为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本文将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进行详细分析。

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大量排放,导致水体中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过度繁殖,进而引发水质恶化、生态系统失衡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农业、工业、城市生活等多个方面探讨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成因。

本文将对当前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进行梳理。

通过对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当前水体富营养化治理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重点关注水体富营养化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通过对国内外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各种技术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发展趋势。

本文还将探讨未来修复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以期为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为政府决策部门、环保工作者和广大公众提供有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全面认识,为推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其成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自然因素中,土壤侵蚀和河流携带的养分,以及水体中自然生长的生物死亡后的分解过程,都可能导致水体中的营养物质积累。

然而,相较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在近年来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更为显著。

在人为因素中,农业活动是最主要的来源之一。

过量的化肥和农药使用,以及不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导致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

同时,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直接排放,也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水体富营养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水体富营养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水体富营养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突出问题。

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藻类暴发、水生生物减少、水质恶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水体富营养化修复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介绍水体富营养化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旨在强调水体富营养化修复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水体,促进藻类快速繁殖。

这些藻类消耗水中氧气,导致水生生物死亡,进一步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研究者开展了大量水体富营养化修复技术的研究。

目前,水体富营养化修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生态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

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湖泊疏浚、水生植物种植和底栖动物移入等;化学修复技术主要是向水体中添加化学药剂,促进藻类沉降和分解;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或植物提取物等生物活性物质,抑制藻类生长。

虽然这些修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生态修复技术可能需要长时间才能见效,且对环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化学修复技术可能会对水生生物造成毒害作用;生物修复技术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效果不稳定。

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新的修复技术,提高治理效果和环保性。

未来,水体富营养化修复技术的研究将更加深入。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1)深入探究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机制,为修复技术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依据;2)研发高效、环保的修复技术,结合多种手段,提高治理效果;3)研究不同区域的富营养化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修复方案;4)加强修复技术的实际应用,通过与政府、企业等合作,推动修复技术在更多地区的应用。

水体富营养化修复技术对于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当前修复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通过深入探讨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机制、研发高效环保的修复技术、因地制宜制定修复方案以及加强修复技术的实际应用等措施,有望为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

《2024年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进展》范文

《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与农业的迅猛发展,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导致水生生物异常繁殖,水质恶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就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防治措施及其研究进展进行详细探讨。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1.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中,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对水体富营养化有一定影响。

例如,某些地区的地质条件可能导致地下水富含营养物质,而气候条件如降雨量、水温等也会影响水体的自净能力和生物繁殖速度。

2. 人为因素(1)农业活动:农业活动中施用的化肥、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等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通过雨水冲刷、农田排水等方式进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2)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如化工、造纸、制药等行业的废水,常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如氮、磷等,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

(3)生活污水: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如洗涤剂中的磷、家庭污水中的有机物等,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

三、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措施研究进展1. 控制外源污染(1)源头控制:通过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推广有机农业,降低农业活动对水体的污染。

同时,加强工业废水处理,确保达标排放,减少工业污染。

(2)截污治污:建立污水处理厂,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减少污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

同时,加强河道、湖泊等水域的清淤工作,减少内源污染。

2. 生物修复技术(1)水生植物修复: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同时,水生植物还能提供生态栖息地,促进水生生物的多样性。

(2)微生物修复: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分解水中的营养物质,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常用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包括生物膜技术、生物反应器等。

3. 生态修复技术(1)湿地修复:通过恢复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提高湿地的自净能力,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凸显。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过度的营养物质输入,导致水体中的植物生长过度,从而破坏了湖泊的生态平衡。

由于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水质恶化、藻类大量繁殖、水生植物减少等问题,给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成为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开展了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技术进展。

我国开展了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监测和评估技术研究。

监测和评估是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工作的基础,只有准确了解湖泊富营养化的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方案。

我国在这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监测评估体系,包括了对湖泊水质、营养盐、藻类和水生植物等指标的监测方法和评估标准。

并且,我国还开展了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深入探讨了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的治理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我国积极探索适合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生态修复技术。

生态修复是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可的一种治理方式,其核心理念是通过恢复湖泊自身的生态系统功能来实现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

我国在生态修复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通过修复湿地和湖泊周边的生态环境,可以有效减少营养盐的输入,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采用人工湿地和人工湖泊的方式,可以增加湿地和湖泊的面积,减少水体中的营养盐浓度。

我国还开展了水生植物和藻类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通过引入适当的水生植物种类和藻类的天敌来控制湖泊水体中藻类的生长,从而改善水质环境。

我国在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技术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工程实践和技术创新。

目前,我国已经建设了大量的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工程,并逐步推广了一系列新技术和新方法。

通过利用生物吸附技术和生物过滤技术来降低湖泊水体中的营养盐浓度,或者利用化学沉淀技术和生物滤池技术来去除水体中的藻类和废弃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城镇路面大部分是不透水的 ,人类产生 的
生 活污 水 、生 活 垃 圾 以及 某些 工 业废 水 中含 有 高 浓
度 的氮磷化合物 ,这些氮磷化合物易随地表径流进 些蓝绿 藻本身也释放 出对鱼和人类有 毒的藻毒素 ,
入地表水 中造成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美 国环保局把 使水中生物大量死亡 。 如果富营养化程度严重 , 在底
裸露 ,其 中的磷 酸盐等含磷化合物随地表径流进人 被破坏 , 生物链等水体功能退化。 湖泊 、 水库 、 江河 、 海湾 , 从而导致水体污染。 此外 , 水 23 影响 城 市供 水 和人 体健 康 . 体中的底泥在厌氧状态下会释放磷酸盐 ,从而增加 磷 的含量 ,特别是在一些 因硝酸盐引起的富营养化 的湖泊 中 , 即使停 止加入磷酸盐 , 问题也不会解 决。 人们赖以生存的水库 、 河流 、 湖泊以及城市工业 和生活用水 , 如果污染或者产生富营养化 , 会使水体 中有机质增加 以及藻类毒素的产生 。含有藻毒素 的
富营养化现象出现 以后 ,大量藻类铺满水体表 受阻, 氧的释放量减少 。 当藻类大量繁殖水体 营养消 耗枯竭时又会发生大面积死亡 ,尸体在被微生物分 解时会消耗大量氧 ,两种作用 的结果导致水 中溶解 氧浓度降低 , 从而引起水生动物 , 如鱼类 的死亡 。有
食 品厂 、 化工厂 、 毛皮工业等都会带来 大量的营养物 面 , 阻断光线向水底透射 , 使下层水生植物光合作用
制工程.
近些年 ,由于工业 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
环境研究与监测
第 2 卷 5
的提 高 ,工业 废 水 和生 活 污水 的大量 排 放 成为 主 要
22 破 坏 生 态 环 境 .
的营养物质来源之一。 如一些含磷的洗涤剂的应用 ,
质。
14 城 镇 与 矿 区地表 径 流 .
1 水 体 富营 养 的形成 原 因
11 水土 流失 和农 业施 肥 .
收稿 日期 :0 2 O 一 6 21一 l2
会使正常 的氮循 环变成 “ 短路循环” 即尿素 和氨氮 , 的大量排入 , 破坏 了正常的氮 、 比例 , 磷 并且 导致 在
这一水域生存 的浮游植物群落完全改变 ,原来正常
的浮游植物群落是 由硅藻 、 鞭毛虫 和腰鞭虫组成 的, 而这些种群几乎完全被蓝藻、红藻和小 的鞭毛虫类
(ancl i属 ,th ccu 属) N noho s S coocs 所取代。 r i
1 生 活污水 与 污水灌 溉 . 3
作者简介: 陆洪有( 7一 . 1 2) 9 副教授,  ̄ , t 研究方向: 废) g 污( 水待染控

要: 水体 富营养化 已经成为人们 日益关 注的环境 问题之 一。针对 我国湖泊 和近海海域出现的富营养化现状 , 分
析 了导致 富营养化产生 的原 因及 影响因素 ,总结了近几年富营养化控制的研究进展 ,提 出了控制 富营养化包 括物
理、 化学和生物法多种方法综合控制的措施 。
关键词 : 湖泊 富营养化 氮磷化合物 中图分类号 : 2 X5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G)1 o7 (0 2 O — 卜 0 ( 0 一 0 92 1 ) 1 7 3
第1 期
综 述( 17 7 ~ 3】
环境研究 与监测
21年3 0 2 月
水体 富 营 养化 控 制 的研 究 进展
陆洪省 曹晓强 昭 日格 图 z 程 建光
( 山东科技大学化学 与环境工程学院 山东 青 岛 269) 650 通辽 080 ) 200
( 内蒙古民族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内蒙古
城市地表径氧层 形成 ,水 中 的物质 会 在 厌 氧 微 生
大污染源。 另一方面 , 磷矿区也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物 的作用下 被还原为 HsN C 2、 H 、 H 等有 害气 体 , 加 的重要 因素。降雨和人类的破坏活动导致含磷矿石 上藻类 自身的腥味 , 使水质完全恶化 , 水体生态结构
在我 国,富营养化湖泊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
湖 区、 云贵湖区, 部分东北 山地及平原湖区与蒙新湖
不 同地形集水 区和不 同肥力土壤输 出的氮 、 磷
量不同,水土流失提高了水体 中营养物质的量 。而 区。 国五大淡水湖泊 中营养盐浓度 , 我 尤其是氮浓度 且, 营养物质从土壤 中流失量与施肥量有密切 的关 均 已超过 富 营 养化 水 平 1 以上 。其 中 , O倍 太湖 和 巢 系 。 为提 高农 产 品的产 量 , 们 常施 用较 多 的氮 肥和 人 湖 已经进入富营养化状态 ,部分水体 已经达到严重 磷肥 , 它们极易在降雨或灌溉时 随地表径流或渗滤 富 营养化水平 ,其他三个湖也 已临近水体富营养化 方式进入地面水体中或地下水体中 ,这是导致地表 状态[ 1 】 。近年来 , 国近海海域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呈 水 富营养 化 的主要原 因。 我 加剧趋势。 阚文静等 渤海湾水体富营养化进行研 12 畜牧 业 、 . 渔业 究 ,指 出了 2 0 年渤海湾近海域为富营养化水平 , 08
畜牧养殖过程 中,畜禽会排泄 出大量的营养物
有机污染程度 3 。洪雄业和袁倩 对天津金岸海 质 , 级 这些营养物质进入土壤后 随地表径流进人 江河 、 域的水体富营养化进行 了研究 ,提出了天津近岸海 湖泊而污染水体 另外 , 家畜排出的粪水有些情况下 域无机氮污染严重 , 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高的结论。 吴 直接被排入水体 , 因此 , 在养殖业发达 的地 区, 养殖 斌斌等对珠海近岸水体营养盐状况及潜在性富营养 过程 中产生 的粪水对 水体 富营养化 的影 响非 常严 化程度进行了评价 ,得 出了珠海近岸水体在赤潮多 重 。 最近 , 国的有关研究部门发现 , 美 含有尿素 、 氨氮 发期为磷限制潜在性 富营养化海区i s ] 。还有 2 1 年 为主要氮形态 的生活污水和人畜粪便 ,排入水体后 0 1 7 月发生的青岛栈桥近海域的浒苔现象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