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自主加餐练 阅读组合增分练12 文言文+古诗歌+名句默写(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组合增分练12 文言文+古诗歌+名句默写
(时间:30分钟满分:34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
《辋川图》记
刘因①
是图,唐、宋、金源诸画谱皆有,评识者谓惟李伯时《山庄》可以比之,盖维平生得意画也。癸酉之春,予得观之。唐史暨维集②之所谓竹馆、柳浪③等皆可考,其一人与之对谈,或泛舟者,疑裴迪也。江山雄胜,草木润秀,使人徘徊,抚卷而忘掩,浩然有结庐终焉.之想,而不知秦之.非吾土也。物之移人,观者如是,而彼方以是自嬉者,固宜疲精极思而不知其劳也。
呜呼!古人于艺也,适意玩情而已矣。若画,则非如书计、乐舞之可为修己治人之资,则又所不暇而不屑为者。魏晋以来虽或为之然而如阎立本者已知所以自耻矣维以清才位通显而天下复以高人目之彼方偃然以前身画师自居其人品已不足道。然使其移绘一水一石一草一木之精致,而思所以文.其身,则亦不至于陷贼而不死,苟免而.不耻,其紊乱错逆如是之甚也!岂其自负者固止于此,而不知世有大节,将处己于名臣乎?斯亦不足议者。予特以当时朝廷之所以享盛名,而豪贵之所以虚.左而迎,亲王之所以师友而待者,则能诗能画、背主事贼之维辈也。如颜太师④之守孤城,倡大义,忠诚盖一世,遗烈振万古,则不知其作何状。其时事可知矣。
后世论者喜言文章以气为主,又喜言境因人胜。故朱子谓维诗虽清雅,亦萎弱少气骨;程子谓绿野堂⑤宜为后人所存,若王维庄虽取而有之可也。呜呼!人之大节一亏,百事涂地,凡可以为百世之甘棠者,而人皆得以刍狗之。彼将以.文艺高逸自名者,亦当以此自反也。予以他日之经行,或有可以按.之以考。夫俯仰间已有古今之异者,欲如韩文公画记,以谱其次第之大概而未暇,姑书此于后。庶几士大夫不以此自负,而亦不复重此,而向之所谓豪贵王公或亦有所感而知所趋向焉。三月望.日记。
(有删改) [注] ①刘因(1249—1293),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人,宋元之际著名理学家、诗人。
②维集:指王维的集子《王右丞集》。③竹馆、柳浪:同属辋川别业。④颜太师:指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安禄山叛乱,他起兵抵抗。⑤绿野堂:唐代裴度的别墅,旧址在今河南洛阳。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而思所以文.其身文:文饰,修饰
B.而豪贵之所以虚.左而迎虚:不真实的
C.或有可以按.之以考按:考察,研求
D.三月望.日记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解析:选B “虚”意为“空出”。“虚左”指空出左边的座位。古代以左为尊,“虚左”表示恭敬之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浩然有结庐终焉.之想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 而不知秦之.非吾土也凌万顷之.
茫然 C.⎩⎪⎨⎪⎧ 苟免而.不耻吾尝终日而.思矣
D.⎩⎪⎨⎪⎧ 彼将以.文艺高逸自名者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解析:选A A 项,均为兼词,于此。B 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C 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D 项,介词,用;连词,因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文章开篇指出《辋川图》在绘画史上不同凡响的地位,接着写它带给观者的感受。由此可知,《辋川图》技艺十分精湛。
B .文章第一段在肯定《辋川图》的地位后,转而写画的“移人”作用,不着痕迹地由画过渡到人,由“画之观者”过渡到画之作者,为后文议论做铺垫。
C .作者对王维失节之后仍以名臣自居的行为进行了否定,并援引颜真卿等人的事例,形成鲜明对比,认为王维在“陷贼”期间的所作所为与当时的政治风气不合,不值得称道。
D .文章由画及人,由事及理,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由隐而显地表达主旨。在文章的末尾,作者以“人之大节一亏,百事涂地”奉劝“士大夫”和“豪贵王公”,彰显写作目的。
解析:选C “与当时的政治风气不合”错,由原文“予特以当时朝廷之所以享盛名,而豪贵之所以虚左而迎,亲王之所以师友而待者,则能诗能画、背主事贼之维辈也”可知,王维的做法合乎当时的政治风气。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魏晋以来虽或为之然而如阎立本者已知所以自耻矣维以清才位通显而天下复以高人目之彼方偃然以前身画师自居其人品已不足道
解析:作答本题,首先应初步了解语句大意,然后根据语言标志和结构特点,先断开容易判别的地方,再根据对上下文的理解来破解难点。此句开头“魏晋以来”是时间,表述完整,其后应断开;“虽……然而……”明显是一个转折句,“然而”前应断开;“矣”作语气助词,往往在句子结尾,故“矣”后应断开;通读后面的语句,可知有“维”“天下”“彼”“其人品”等主语,故“而天下”“彼”“其人品”前均应断开。
参考答案:魏晋以来/虽或为之/然而如阎立本者/已知所以自耻矣/维以清才位通显/而天下复以高人目之/彼方偃然以前身画师自居/其人品已不足道(错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岂其自负者固止于此,而不知世有大节,将处己于名臣乎?斯亦不足议者。(4分)
译文:
(2)庶几士大夫不以此自负,而亦不复重此,而向之所谓豪贵王公或亦有所感而知所趋向焉。(4分)
译文:
参考答案:(1)难道是他的自负原本就使他的认识水平仅限于此,却不知道世间有大的气节,会把自己置于名臣之列吗?这也不值得讨论了。(得分点:“岂”“止”“处”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希望士大夫不要凭画画自负,并且不再看重绘画这门才艺,同时希望以前的那些所谓王公贵族或许也能有所触动而知道该推崇什么样的士风。(得分点:“庶几”“向之”“趋向”各1分,句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这幅《辋川图》在唐、宋、金的画谱里都有收录,品论写评语的人认为只有宋朝画家李公麟的《龙眠山庄图》能够用来与之相比,这大概算是王维平生得意之作。癸酉年的春天,我有幸能够观赏这幅《辋川图》。唐代历史著作和王维集子里所说的“竹馆”“柳浪”等都可以在画作中得到考证,其中的一个时而与王维对坐谈话,时而一起乘船漫游的人,可能就是裴迪。画面上江山雄伟奇丽,草木滋润秀美,让人(对画)流连,持卷细品以至忘了掩卷,胸怀开阔从而萌生在那里构筑庐舍度过晚年的想法,却不知道(画中的)秦地早已不是我们国家的领土了。外物能够让人心旌摇荡,观赏画的人正是如此,而那画画的人以此自我娱乐时,原本就应该是用尽心思而不知道疲劳的。
啊!古代的人对于技艺这类事,不过让自己顺心合意懂得欣赏情趣罢了。至于绘画,它不像书写、计算、音乐、舞蹈那样可以当作修养自身管理他人的依托,一般人而又没有时间甚至不屑去钻研它。从魏晋以来,即使有人钻研过它,但是像阎立本这样的人,已经知道它引发自取其辱的原因。王维凭卓越的才能取得显贵的官位,并且天下的人又把他看作高人,他同时安然地用前身是画家来自居,他的人品已不值得称道了。但是假如他把绘制一水、一石、一草、一木的细密心思,转移到思考如何来修养自身的问题上,那也就不至于落到陷于叛贼之手却不愿意主动牺牲生命,苟且免祸却不认为可耻的地步,他(思维的)混乱悖逆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