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力学性能
材料的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也称机械性能(Mechanical property),是材料抵抗外力作用引 起的变形(Deformation)和断裂(Fracture)的能力。 包括:强度(Strength)、硬度(Hardness)、塑性(Ductility)、韧性 (Toughness)、耐磨性(Wear resistance)等。 力学性能影响因素: ▪内因——材料的成分、显微组织、应力状况; ▪外因——载荷大小种类、加载速率、环境温度、介质。
常见晶体结构的滑移面是原子最密排面,滑移方向是原子最密 排方向。一个滑移面和其上的一个滑移方向构成一个滑移系。
晶体结构
体心立方
面心立方
密排六方
滑移系
滑移面 滑移方向 滑移系数量
(110) [111] 12
(111) [110] 12
(001) [001] 3
产生滑移的力学条件
假设滑移面法向与外力F的方向夹角为,滑移方向与外力 F的方向夹角为,那么,作用在滑移方向上的分切应力为,
⑶ 滑移时,晶体两部分的相对位移量是原子间 距的整数倍。滑移的结果在晶体表面形成台阶,称 滑移线,若干条滑移线组成一个滑移带。
⑷ 滑移的同时伴随着晶体的转动。转动有两种: 一种是滑移面向外力轴方向转动,另一种是在滑移 面上滑移方向向最大切应力方向转动。
(5)滑移是通过滑移面上位错的运动来实现的。
滑移系
F0 l0
P F
l
P
材料静拉伸试验
静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塑性材料在静拉伸载荷作用下从开 始变形到断裂可分为三个阶段: • 弹性变形阶段 • 塑性变形阶段(加工硬化) • 断裂
/MPa
e
s
b K
E
e
K
塑性材料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弹性变形
弹性变形——材料在载荷作用下发生的可以完全回复的变形
实质——反应原子间作用力大小 性能指标:
件>c,滑移容易产生,因此该滑移方向称为软取向;相 反,取向因子小的滑移方向称为硬取向。
单晶临界分切应力
位错线的观察
经缀饰的位错网络
随塑性变形的进行,不断产生新位错,位错密度增加,互相缠结, 使位错运动越来越困难。
孪生
材料滑移系少或环境温度低,位错运动不容易进行时,也可在切应力作用下以孪生方式 实现塑性变形。
冷变形纤维组织
冷变形纤维组织使材料性能产生各向异性
加工硬化
材料经塑性变形后晶粒拉长,晶格变形,形成亚结构;S P / F F0 (1 )
位错增殖缠结;产生内应力。这些都阻碍位错的运动,使 材料的强度增加、塑性降低。这种现象称加工硬化,又称
l dl
l
e de ln
l l0
l0
ln(1 )
形变强化。
一般多晶体金属在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上均匀塑性
变形阶段,应力与应变之间符合Hollomon关系式,
S Ken
其中,S为真应力,e为真应变,K为常数,n——形变强
化指数。
一些金属材料的形变强化指数
材料 n
Al ~0.15
-Fe ~ 0.2
Cu ~ 0.30
18-8不锈钢 ~ 0.45
金属压力加工
F cos F cos cos A / cos A
只有当达到某一临界值c时,滑移才能开始,此时宏观上 材料开始屈服,F/A等于s,因此,
c s cos cos
c称为晶体的临界分切应力,其数值取决于材料的本性、温 度和加载速率。
cos cos 称为取向因子。取向因子大,容易满足条
2 e
2E
e
金属材料弹性变形特点 • 变形可完全回复 • 变形量小
弹性变形原子水平解释
弹性模量影响因素
弹性模量是组织不敏感参量,主要取 决于原子本性与晶格类型。 原子间作用力越大,弹性模量越大; ——因此,熔点越高,弹性模量越大 原子间距增大,弹性模量减小。 ——因此,温度升高,弹性模量减小
弹性模量与熔点的关系
载荷
静载荷:静拉伸、压缩、弯曲、扭转
周期变动载荷:如交变载荷,大小方向均作周期性变动 动载荷
随机变动载荷
几类典型载荷
应力、应变
应力——材料受外加载荷作用时单位 面积的内力,单位:MPa
= P/F0
应变、 ——材料单位长度(或面积)
上的伸长或收缩,单位:无
=(l-l0)/l0, = (F0-F)/F0
滑移
滑移是指晶体的一部分 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相 对于另一部分发生滑动 位移的现象。
滑移的特点
⑴ 滑移只能在切应力的作用下发生。产生滑移 的最小切应力称临界切应力。
⑵ 滑移常沿晶体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 发生,这是因为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之间间 距最大,结合力最弱,产生滑移所需切应力最小。
多晶材料在大于屈服应力的载荷作用 下,不同取向晶粒变形协调进行:软取向 晶粒较早达到临界分切应力,首先变形; 硬取向晶粒变形启动较晚。较早变形的晶 粒受周围较晚变形晶粒的约束。
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由于晶粒的转动, 当变形达到一定程度(70%以上)时,会 使绝大部分晶粒的某一位向与外力方向趋 于一致,这种现象称为形变织构(texture) 或择优取向(preferred orientation)。
塑性变形
塑性变形——材料发生的不可 逆变形。 特点: • 应力-应变关系非线形; • 变形不可逆; • 通过原子价键的断开、重排实 现(晶体材料中,通过滑移和 孪生的方式实现)
切变强度——理论值和实际值的巨大差异
理论切变强度:G/30 实际纯金属单晶最大切变强度:G/100,000~G/10,000 Why?
金属的再结晶
再结晶过程通过两个阶段完成: 1) 回复——位错减少形成亚晶粒,内应力 消失,但保持加工硬化效果; T回=(0.25~0.30)T熔
/MPa
e
弹性模量——反应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正变弹性模量:E=tg=/ (虎克定理)
弹性极限e——材料由弹性变形阶段过渡到塑性
变形时的应力,一般规定以产生一定残余伸长
(如0.01%)时的应力为弹性极限,记为0.01
弹性e——可以回复的最大变形量
弹性比功e——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
e
1 2
e
e
孪生变形沿特定晶面(孪生面)和特定晶向(孪生方向)进行。发生切变的部分称为孪 生带或孪晶,沿其发生孪生的晶面称孪生面,孪生的结果使孪生面两侧的晶体呈镜面对称。
与滑移不同,孪生使晶格位向发生改变;所需切应力比滑移大得多,变形速度极快,接 近于声速;孪生时相邻原子面的相对位移量小于一个原子间距。
多晶体塑性变形特点
材料的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也称机械性能(Mechanical property),是材料抵抗外力作用引 起的变形(Deformation)和断裂(Fracture)的能力。 包括:强度(Strength)、硬度(Hardness)、塑性(Ductility)、韧性 (Toughness)、耐磨性(Wear resistance)等。 力学性能影响因素: ▪内因——材料的成分、显微组织、应力状况; ▪外因——载荷大小种类、加载速率、环境温度、介质。
常见晶体结构的滑移面是原子最密排面,滑移方向是原子最密 排方向。一个滑移面和其上的一个滑移方向构成一个滑移系。
晶体结构
体心立方
面心立方
密排六方
滑移系
滑移面 滑移方向 滑移系数量
(110) [111] 12
(111) [110] 12
(001) [001] 3
产生滑移的力学条件
假设滑移面法向与外力F的方向夹角为,滑移方向与外力 F的方向夹角为,那么,作用在滑移方向上的分切应力为,
⑶ 滑移时,晶体两部分的相对位移量是原子间 距的整数倍。滑移的结果在晶体表面形成台阶,称 滑移线,若干条滑移线组成一个滑移带。
⑷ 滑移的同时伴随着晶体的转动。转动有两种: 一种是滑移面向外力轴方向转动,另一种是在滑移 面上滑移方向向最大切应力方向转动。
(5)滑移是通过滑移面上位错的运动来实现的。
滑移系
F0 l0
P F
l
P
材料静拉伸试验
静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塑性材料在静拉伸载荷作用下从开 始变形到断裂可分为三个阶段: • 弹性变形阶段 • 塑性变形阶段(加工硬化) • 断裂
/MPa
e
s
b K
E
e
K
塑性材料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弹性变形
弹性变形——材料在载荷作用下发生的可以完全回复的变形
实质——反应原子间作用力大小 性能指标:
件>c,滑移容易产生,因此该滑移方向称为软取向;相 反,取向因子小的滑移方向称为硬取向。
单晶临界分切应力
位错线的观察
经缀饰的位错网络
随塑性变形的进行,不断产生新位错,位错密度增加,互相缠结, 使位错运动越来越困难。
孪生
材料滑移系少或环境温度低,位错运动不容易进行时,也可在切应力作用下以孪生方式 实现塑性变形。
冷变形纤维组织
冷变形纤维组织使材料性能产生各向异性
加工硬化
材料经塑性变形后晶粒拉长,晶格变形,形成亚结构;S P / F F0 (1 )
位错增殖缠结;产生内应力。这些都阻碍位错的运动,使 材料的强度增加、塑性降低。这种现象称加工硬化,又称
l dl
l
e de ln
l l0
l0
ln(1 )
形变强化。
一般多晶体金属在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上均匀塑性
变形阶段,应力与应变之间符合Hollomon关系式,
S Ken
其中,S为真应力,e为真应变,K为常数,n——形变强
化指数。
一些金属材料的形变强化指数
材料 n
Al ~0.15
-Fe ~ 0.2
Cu ~ 0.30
18-8不锈钢 ~ 0.45
金属压力加工
F cos F cos cos A / cos A
只有当达到某一临界值c时,滑移才能开始,此时宏观上 材料开始屈服,F/A等于s,因此,
c s cos cos
c称为晶体的临界分切应力,其数值取决于材料的本性、温 度和加载速率。
cos cos 称为取向因子。取向因子大,容易满足条
2 e
2E
e
金属材料弹性变形特点 • 变形可完全回复 • 变形量小
弹性变形原子水平解释
弹性模量影响因素
弹性模量是组织不敏感参量,主要取 决于原子本性与晶格类型。 原子间作用力越大,弹性模量越大; ——因此,熔点越高,弹性模量越大 原子间距增大,弹性模量减小。 ——因此,温度升高,弹性模量减小
弹性模量与熔点的关系
载荷
静载荷:静拉伸、压缩、弯曲、扭转
周期变动载荷:如交变载荷,大小方向均作周期性变动 动载荷
随机变动载荷
几类典型载荷
应力、应变
应力——材料受外加载荷作用时单位 面积的内力,单位:MPa
= P/F0
应变、 ——材料单位长度(或面积)
上的伸长或收缩,单位:无
=(l-l0)/l0, = (F0-F)/F0
滑移
滑移是指晶体的一部分 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相 对于另一部分发生滑动 位移的现象。
滑移的特点
⑴ 滑移只能在切应力的作用下发生。产生滑移 的最小切应力称临界切应力。
⑵ 滑移常沿晶体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 发生,这是因为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之间间 距最大,结合力最弱,产生滑移所需切应力最小。
多晶材料在大于屈服应力的载荷作用 下,不同取向晶粒变形协调进行:软取向 晶粒较早达到临界分切应力,首先变形; 硬取向晶粒变形启动较晚。较早变形的晶 粒受周围较晚变形晶粒的约束。
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由于晶粒的转动, 当变形达到一定程度(70%以上)时,会 使绝大部分晶粒的某一位向与外力方向趋 于一致,这种现象称为形变织构(texture) 或择优取向(preferred orientation)。
塑性变形
塑性变形——材料发生的不可 逆变形。 特点: • 应力-应变关系非线形; • 变形不可逆; • 通过原子价键的断开、重排实 现(晶体材料中,通过滑移和 孪生的方式实现)
切变强度——理论值和实际值的巨大差异
理论切变强度:G/30 实际纯金属单晶最大切变强度:G/100,000~G/10,000 Why?
金属的再结晶
再结晶过程通过两个阶段完成: 1) 回复——位错减少形成亚晶粒,内应力 消失,但保持加工硬化效果; T回=(0.25~0.30)T熔
/MPa
e
弹性模量——反应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正变弹性模量:E=tg=/ (虎克定理)
弹性极限e——材料由弹性变形阶段过渡到塑性
变形时的应力,一般规定以产生一定残余伸长
(如0.01%)时的应力为弹性极限,记为0.01
弹性e——可以回复的最大变形量
弹性比功e——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
e
1 2
e
e
孪生变形沿特定晶面(孪生面)和特定晶向(孪生方向)进行。发生切变的部分称为孪 生带或孪晶,沿其发生孪生的晶面称孪生面,孪生的结果使孪生面两侧的晶体呈镜面对称。
与滑移不同,孪生使晶格位向发生改变;所需切应力比滑移大得多,变形速度极快,接 近于声速;孪生时相邻原子面的相对位移量小于一个原子间距。
多晶体塑性变形特点